真武大帝的真身,西游记为何孙悟空500年前可以大闹天宫?
首先说结论,对于孙悟空来说,500年被压山下的苦日子磨练了他的性格,每日里吃铁丸喝铜水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神通法力,所以500年的山下囚困事实上降低了他的实力,但磨练了他的性格,他不再一味的蛮力致胜了,某种意义上也是成熟长大了。
首先我们来看孙悟空被喂食铁丸、铜水的描写: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正是——
妖猴大胆反天宫,却被如来伏手降。渴饮溶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在这里,写的是如来发了一个“慈悲心”,让土地山神在孙悟空饿了的时候喂它吃铁丸,渴了喝铜汁,其实照理来说孙悟空已经是太乙散仙了,吃喝于他而言应该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喂它吃铁喝铜呢?,有一种看法是认为这是如来在打熬孙悟空的体魄,锻炼他,我认为这个原因站不住脚,虽然孙悟空是天产石猴,实际上金石本就一属,所以吃食铜铁实际上是补他的本源,应该是好事,但想想猴子在山下只能露个头和一只手,每日里动都不能动,修炼实际上是不能的,那么补进去的铜铁怎么运化,耗费的还是猴子自己的本源法力运化,这个过程实际上比扔进炼丹炉还要痛苦,你说是锻炼吗?肯定是锻炼,但需要本源来耗费,所以一定程度上应该是耗费了他体内的本源能量的,当然这些能量也有一些是从金丹、蟠桃、御酒中转化而来,某种意义上也许是帮他运化了体内的庞杂能量,只是从后期孙悟空的表现来看,孙悟空的肉身实际上是变弱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被二郎神抓回天庭后,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从这一段描写来看,这时候孙悟空是不怕火不怕雷的,就算是进了炼丹炉,经受文武火其实也没真的怎么样他,烟熏虽然难受,却也给他熏出了个火眼金睛,但是五百年后的孙悟空就完全不是这副牛逼状态,在五庄观,镇元子要拿油锅炸他,当年天火天雷都不怕的齐天大圣怂了,把人家锅给打破了。。。
“顷刻间,那油锅将滚。大圣却又留心,恐他仙法难参,油锅里难做手脚,急回头四顾,只见那台下东边是一座日规台,西边是一个石狮子。行者将身一纵,滚到西边,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也这般捆作一团。他却出了元神,起在云端里,低头看着道士。“
如果这时候还看不出来孙悟空肉身变弱了,我们再看看他面对红孩儿的时候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虽然之前还说孙悟空怕烟不怕火,可这里又说火气攻心,差点死掉了,由此可见他的肉身弱了很多了。。。
同时在山底下500年,孙悟空有大量的时间反思己过,而且这猴子应该是在反思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知,他也许真的想通了他之前之所以能够在天庭闹出动静,其本质原因并不是自己真的有多强大,一个五方五老级别的如来就可以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了,说穿了,之前自己能抢金箍棒是因为金箍棒本就认主了,至于上天为官,主要是天庭不愿意多动兵戈,希望用最低成本解决问题,而偷吃蟠桃、金丹,大闹蟠桃会也情况比较诡异,似乎是命运的大手推着自己前行一般,一切都太顺利了,顺利到自己错误的评估了自己的实力,导致在犯下大错后还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过关,所以回过头来再看看天庭中那些曾经称兄道弟、玩笑嬉闹的各路神仙,孙悟空莫名的产生了一些恐惧感。
这实际上是经历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挫败后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就是孙悟空在后来面对各路妖魔鬼怪时的畏手畏脚,因为不知道还会有什么阴谋诡计或者是玄机安排,那要解决问题怎么办?一个是找源头,一个是扩大因果,避免直接冲突,也就是不自己一个人傻扛事,这某种意义上是孙悟空情商的提高,也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毕竟取经路上,能够完好无损的通过考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是孙悟空应变能力的提升,并不完全是他实力的变弱。
西游记中小雷寺的黄眉怪为什么不用搭包把唐僧四人收了?
《西游记》中黄眉怪这一难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这一难表现出很多佛教内部斗争。
解密1,黄眉怪,自己变成了如来佛祖,自己又变出一个小雷音寺,寺里也变化很多的菩萨和罗汉等,但是孙悟空感觉不对,事有蹊跷。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问,为什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怎么不好使了?其实孙悟空分辨神仙和妖怪的主要方法,就是看烟和闻味道。为什么要看烟和闻味道呢,妖怪吃的都是活人,座驾都是黑烟,味道也都是腥风,但是在小雷音寺外孙悟空啥都没看出来,因为味道不腥,没有黑烟。所以孙悟空感觉事有蹊跷。所以吃怪定有神仙后台。
解密2,弥勒佛,被称为东来佛祖,也叫未来佛。燃灯古佛是过去佛,如来是现在佛,弥勒是未来佛,也就是佛教现任的二把手,等如来退休,弥勒就成了老大。在原著里弥勒看到悟空时说了一句话“你可认得我”,不是大领导根本就不能这么说。原著里孙悟空还说了一句“小的失回避了”。这两句就能表现出,弥勒佛在佛教的地位可不一般。
解密3,佛教的内部斗争,只有这一难才真真正正提现出佛派内部斗争的厉害,原著《西游记》中,只要师徒四人有难,一定会有佛教和道教的人过来帮忙,只有这一回,只出现了弥勒佛,大家都会认为是弥勒佛帮忙的,其实这是弥勒佛要给如来敲响一下警钟。因为取经计划是如来设计的,佛教东扩纯属于跑马圈地,这样如来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如来的势力越大,反之弥勒的势力就越来越小。所以弥勒就出此计策,也让如来和亲如来势力的佛教人员知道知道弥勒佛的厉害。所以此难佛教和道教没有人出来帮忙,也包括观音菩萨。
黄眉怪变成如来佛祖,最后只是弥勒佛带走了,也没有受什么惩罚。但是黄眉怪也是知道大小王的,对唐僧说了一段话“.......到西天拜见我佛......”,想想如来不可能说自己还是“我佛”,应该是“我”。所以这句话就已经点出如来是黄眉怪变化的。
不知道小编解答的是否满意!不对可以评论。谢谢大家
为什么说沙僧是隐藏的最深的一个人?
沙僧,绝对是《西游记》中一个不出世的高手,他的实际表现和真实实力之间的反差,再一次告诉了我们普通人这样的一个道理:和尚真的不一定老实,有时还很可怕。
印象中,清代文学家李渔笔下有位叫权老实的,平时踏实稳重,实际一点不老实。古龙《陆小凤》里面有个叫老实和尚的,也是一点不老实。
现在看来,也许是李渔和古龙对于《西游记》看得很深很透,把看上去沉稳、内敛、老实的沙和尚,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最有实力。现在,唐僧身边,一只猴、一只猪、一只马,恰恰只有沙僧是最沉默的那个人。
一、沙僧降妖宝杖的背后隐喻
降妖宝杖重5048斤,据说,宝杖的木材是吴刚所提供,就是广寒宫里那个伐树不停的吴刚。杖心为金质,杖表缠有万道珠丝,长短粗细可随意变化。
奇怪的是,师兄弟三人,除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是13500斤,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也是5048斤,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其实,这就和唐僧的名号唐三藏有关了。
佛学上,三藏代表修行圆满后成就的所有大法大智慧。具体为经藏、律藏、论藏,包含了人道修行的所有佛法。佛祖曾说:“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所以,唐僧之所以又叫唐三藏,实乃已经预设其成佛去成就三藏了。
而一藏之数呢,恰恰就是5048。一藏之数又代表佛法本身是圆满的,其对应的是经藏。经藏度鬼,所以你看,沙和尚、猪八戒拜师唐三藏之前,是否就是魔鬼的模样?三藏之数15144,金箍棒13500斤,同样也在暗示,孙悟空最后虽然和唐三藏一样成佛了,终究修行未能圆满。
兵器是人使用的。
师兄弟三人,只有沙僧是人,他的降妖宝杖又暗合一藏之数,本身就已经隐喻其佛法是圆满的了。对沙僧而言,西天取经之行,只是走个流程、以完成正果,如何去走其实并不重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站在沙僧的角度,你以为他有必要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展示出来吗?
二、为什么是赤脚大仙为其求情?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之时,在蟠桃宴上失手打碎了玉帝心爱的琉璃盏,遂被“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关键时刻,赤脚大仙出面求情,玉帝于是将其贬下凡间,每七日用飞剑穿其胸胁百余下,以示惩罚。
赤脚大仙何许人物?《西游记》中如此描述: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赴蟠桃添寿节。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是一个有资格去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仙。同时,也是一个在天庭没有任何职位的神仙,因为赤脚大仙属于散仙。
另外,从赤脚大仙去瑶池赴会途中、被孙悟空连哄带骗去了通明殿、再幻化成他的模样去蟠桃会上骗吃骗喝来看,这位大仙也是个实诚的人,心里的弯弯绕很少、比较听信于人。
现在,玉帝动怒之下,要对身边人下手,天庭这么多有职有位的神仙都默然无语,他一个体制外的却主动出面去求情了,不是很蹊跷吗?
俗话说,疏不间亲,又说家丑不可外扬。天庭这么多位高权重的神仙,天天看着卷帘大将在玉帝身边鞍前马后地把帘子卷来卷去,难道不知道他们关系很亲近吗?
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卷帘子的下人吗,有啥亲近的?只能说,那是你没有做过领导。要知道,一个能够随意进出领导办公室端茶送水、抹桌扫地的阿姨,绝对是领导放心信任的人,要不,你办公室偶尔做点好人好事还不马上给你捅出去?
既然大家都知道玉帝和卷帘大将很亲近,那为什么又不去劝解呢?这是因为,从古至今,外臣干涉过问内侍的事情是很犯忌的,不唯人间,上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玉帝当然更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赤脚大仙的出面求情根本就是玉帝本人授意之下的行为,一则他是体制外的,本身没有多少顾忌,二则实在赤脚大仙太实诚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诸葛亮要军法从事来惩罚关羽,不就吃准了刘备、张飞他们肯定会求情吗?
玉帝显然比诸葛亮更高明,他是看清了可能没有人会出面求情,所以早就把肯定喊会刀下留人的赤脚大仙给安排好了。
实在是,这根本就是卷帘大将配合玉帝演的一场戏,虽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毕竟,事情本身是来不得半点疏忽的。
三、演这出戏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卷帘大将幼年时,游荡乾坤遇真人,修得三千功满,才被玉帝亲口封为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到底什么样级别的真人教出的徒弟,才能得到玉帝如此信任、垂青、厚爱呢?
道教体系中,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其中,三清指的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所以,答案是只有三清教出的徒弟,玉帝才会如此亲近地放在身边。卷帘大将遇到的那位真人,应该就是三清中的一位。
如此,一切疑问也就迎刃而解。天庭这么多神仙,演这一出戏的目的就是既要培养提拔卷帘大将,又要堵住众神仙之口。
于是,玉帝找借口将卷帘大将贬下凡间,并让其受尽每七日飞剑穿胸肋之苦,以减轻各方面的议论和压力。沙僧呢,也装得苦不堪言,并且连吃九个取经人,既示对惩罚的不满、也示对佛教的抗拒。
一时,佛、道双方众多高层对他们主仆的真实目都摸不着头脑。
而玉帝的真实目应该就是:提拔卷帘大将的同时,让其作为佛道之间隐秘沟通的桥梁。换句话说,沙僧本人就是玉帝想了解掌握佛教动向的最为可靠的信息渠道。
佛教那边呢,即使有人会怀疑沙僧,也会止步于此。一则唐僧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历经十世转世而来,前面九世的转世,是否就是被沙僧吃掉的也未可知,现在如果怀疑人家过份了,沙僧趁孙悟空、猪八戒不在,干脆把唐僧吃了怎么办?
二则沙僧拜师唐僧、投奔佛教,实为观音菩萨指点,众所周知,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最为信任的菩萨,等同于佛教的发言人。不信别人可以,怎么能不信观音菩萨呢?
要知道,观音菩萨在道教那边也被深度接纳。观音菩萨前身慈航道人本为玉清元始天尊门下高徒。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观音菩萨代表的是悲。可是在民间,历来称颂观音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很显然,这里也有慈航道人的影响在内。
所以,低调寡言的沙僧,实在是佛道双方本质上都能接受的人物,也是双方都需要的人物。
四、沙僧的实力
《西游记》里,沙僧貌似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甚至经常不是被这个妖怪打败,就是被那个妖怪抓去。如宝象国不敌黄袍怪而被抓。如通天河与猪八戒合战金鱼精,两个时辰不分胜负。如敌不过六耳猕猴,驾云逃走。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说,这就是沙僧真实的实力,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大家想一想,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凡,曾经一殿为臣,人家也是带有秘密任务才偷偷下凡,沙僧会去赢他吗?金鱼精是观音菩萨手下的,沙僧和八戒借机讨好还来不及,会去赢它吗?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本领差不多,沙僧赢的话不是让猴哥下不来台吗?
所以,沙僧输是正常的,赢才是不正常的。
也许有人会说了,明明沙僧本领不行,你别叽叽歪歪、生搬硬套帮他找各种理由了。
那好,我们就让沙僧自己说。
在流沙河大战悟空和八戒时,沙僧是这么说的:“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可以说,不但没有一句谎话,反而把他最关键的工作职责也表露了出来。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不就是妥妥的御前带刀侍卫吗?李连杰演的《中南海保镖》大家都看过吧,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通常,高层上面,要么有地位,要么有实力。新闻里大会,经常看到清一色的工作人员倒茶、一众的黑衣人把门,如果你只是把人家想象成服务人员,那也没有办法。但可以明确的是,里面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能干趴下三五个民间壮汉,这就是实力。
而卷帘大将,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心腹中的心腹。卷帘只是他的副业,警卫才是他的本职。
“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
这是沙僧另外说的一段话,个中信息丰富异常,一句话,他的人脉资源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知道的秘密也绝非普通神仙可以比拟的。
很明显,这是一个内在实力和实际地位都高高在上的和尚,只是他的低调、谦虚、内敛,让大家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五、南无八宝金身罗汉
“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幸皈吾教,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这是佛祖对沙僧个人表现的总结和表彰。
金身罗汉,原本是授予乌鸡国国王的。向日,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乌鸡国国王早证金身罗汉。文殊菩萨囿于工作纪律要求,以凡僧见之,国王不知好歹,把菩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如来知情后,即改变了主意。
这次灵山大封,佛祖就把本来一国之君才得配享之的封号,转赠给了沙僧,以示肯定和鼓励。
佛教中,通常佛的地位高于菩萨,菩萨的地位高于罗汉,罗汉的地位高于使者。但是,这只是一概而论,只能说大体如此。比如,观音菩萨的实际地位就要远远高于大多数佛。
实际上,猪八戒受封的为净坛使者菩萨,白龙马受封的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沙僧受封的为金身罗汉菩萨,虽然比不了佛,实际地位要高于罗汉、使者的。区别在于,猪八戒和白龙马成就的正果等级都是职正果,沙僧成就的正果等级为大职正果,比猪八戒和白龙马要更高一些。
这么解释吧,比如同是市委书记,有的是省委候补委员、有的是省委委员、有的甚至是省委常委,这些书记的真实地位也就有了明显的差距。虽然,称呼上,他们都叫某书记。
沙僧所获赏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虽然是菩萨的封号,却获得了佛的荣誉。理由为,唐僧和孙悟空分别被封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成就的就是大职正果。
也就是说,沙僧已经是佛的正果等级,相当于一只脚已踏入佛位,可以说是“准佛”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由卷帘大将而金身罗汉,沙僧妥妥地一直在道、佛两家的高层认真工作,却又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语。这样的工作经历,除了观音菩萨,又有谁能比得了呢?
鲸豚沉潜于大海,幽兰沉湎于山谷。果然,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如此的低调和优秀。
沙僧,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西游记中红孩儿冒充观音菩萨?
咱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打狗也要看主人。
这黄眉老祖的主人可是大有来头的东来佛祖弥勒佛,如来即便生气,又能拿他怎么样?
而红孩儿只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没什么特殊的背景,就算有人说他有太上老君的背景,也不是直接的,所以观音不但敢生气,还敢用托塔李天王的天罡刀捅他千百下哩。
黄眉老祖什么来头,他的主子弥勒佛又是什么来头?《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唐僧师徒过了荆棘岭,又误入了黄眉大王设下的小雷音寺骗局,孙悟空也被压在了金铙之下,他孙悟空以前大闹天宫那点本事,在这件宝物之下也显不出来了,幸亏玉帝派了二十八宿星君,才把他救出来,结果孙悟空出来以后,又逞起了威风,一铁棒将金铙给打碎了,然后惊动了睡觉的黄眉大王。
黄眉大王就跟孙悟空聊了起来,这黄眉大王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黄眉大王此来不为别的,因为他听说孙悟空本事大,曾经大闹天宫,要跟孙悟空比试一番:
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像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然后猴子就跟黄眉斗在了一起,两个怪物先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也可见黄眉大王本事真的挺大,能打得猴子五十回合胜不了。然后黄眉拿出后天人种袋,将猴子和二十八宿星君都给装进去了。这是猴子第二次败在黄眉大王手里了,可见黄眉大王后台有多硬,如果后台不硬,哪里学得这身好本领,又哪里得来这么多好宝贝,猴子是处处处于下风啊。
结果孙悟空逃出人种袋,想带着大家偷偷摸摸逃走,被黄眉大王给发现,又是一阵乱打,这次黄眉大王显示出了真正的实力,他一个人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兄弟不落下风,只杀得太阳星西没山根,太阴星东生海峤。
黄眉大王一看天黑了,于是又想用人种袋收人,结果猴子眼疾手快,丢下众人跑了,真是个没良心的。这是孙悟空第三次败在黄眉大王手里,而逃出生天的猴子是什么状态?他不埋怨自己没本事,埋怨唐僧投错了胎:“师父啊!你是那世里造下这迍邅难,今生里步步遇妖精,似这般苦楚难逃,怎生是好!”独自一个,嗟叹多时,复又宁神思虑。
猴子也不傻,经过这么多磨难,打过那么多妖怪了,他也总结出来经验了,这么厉害的妖怪一定大有来头。于是猴子跑到武当山,找真武大帝帮忙去了。
这真武大帝也是个小机灵鬼,他当然知道这妖怪的来头,所以没有帮孙悟空,他找的借口是,以前降妖除魔都是奉了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的旨意,现在旨意没到,自己去不了,就卖了猴子一个小面子,派了几个小喽啰去帮孙悟空。这几个小喽啰哪是黄眉大王的对手,又被人种袋给收走了。
这次猴子是彻底没有信心了,以至于把猴子都给逼哭了:
行者闻言及此,不觉对功曹滴泪道:“我如今愧上天宫,羞临海藏;怕问菩萨之原由,愁见如来之玉像!才拿去者,乃真武师相之龟、蛇、五龙圣众。教我再无方求救,奈何?”这功曹就指导猴子去请国师王菩萨帮忙,国师王菩萨当然也知道黄眉大王的背景,也没敢自己去,又派了一堆小喽啰搪塞猴子。结果跟上次一样,又被人种袋收了。
猴子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对黄眉大王简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站在上坡上怅望悲啼。
这时候,黄眉大王的主子弥勒佛看到猴子被欺负够了,也笑呵呵的现身了,并对猴子讲明了这黄眉老祖的来历:
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然后弥勒佛就把黄眉怪收走了。
为什么那么神通广大的什么大帝、菩萨都不愿帮孙悟空呢?因为他们知道,黄眉大王是弥勒佛的人,不敢得罪啊。
那么,这弥勒佛又是什么来头?他是未来的佛祖,是西天的第二号人物,西天第一号人物自然是如来佛,第三号是燃灯古佛。弥勒佛是西天未来的掌门人,是大家预定好的,如来干完,下一届就该弥勒佛干了,所以如来也得让他三分,更何况其他的帝啊菩萨啊。人家弥勒佛可是跟道家老大元始天尊平起平坐的。
因此之故,黄眉大王即使开了如来一个玩笑,如来打狗也得看主人,不敢对黄眉大王怎么样。
红孩儿没啥背景,老爹牛魔王本领不小,可是没啥后台。按说,红孩儿也是一个能人,在火焰山被三味真火烧了三百年,就算他勉强跟太上老君有点关系吧,就这点关系,作为西天的四号人物,观音还是敢得罪的,因为观音毕竟可以和太上老君谈笑风生。
所以,观音对红孩儿一点也不客气,用托塔李天王的天罡刀使劲捅,一点也不讲慈悲为怀了:
即命木叉:“使降妖杵,把刀柄儿打打去来。”那木叉按下云头,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了有千百馀下。那妖精,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好怪物,你看他咬着牙,忍着痛,且丢了长枪,用手将刀乱拔。“菩萨”却又把杨柳枝垂下,念声“唵”字咒语,那天罡刀都变做倒须钩儿,狼牙一般,莫能褪得。看看看看,不客气,还弄倒钩。
如果换作黄眉大王,观音可就不敢这么嚣张了。
正所谓“有背景的妖精都被救走了,而没背景的被打死了”,幸亏红孩儿还有点太上老君的背景,要不然就被弄死了。
唐僧师徒都有可能去哪里?
吴承恩《西游记》大结局第100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唐僧师徒四人连带白龙马在历经十四年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证道,功德圆满,修成正果,成为了天地神佛界名副其实的得到官方正式认可的挂牌神圣。
在小说最后章节中,世间的东土大唐唐王李世民和西天极乐世界的释迦如来佛都对他们五人做出了具体安排,佛法无边,结果是5人都成佛成圣,进入了西天佛祖如来的门下。
那么,真实的结局又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他们5人是不是会有各自的打算呢?如果育,他们都会去哪里呢?真是个烧脑筋的问题啊!亲,你且随本公子来一起脑洞一下吧。
第一、玄奘不辱使命,唐王功德分封。(一)人间天子唐王李世民的敕封待遇。
唐玄奘,玄奘是出家后的发号,俗名陈祎。唐玄奘不辱使命,历经14年寒暑,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从西天佛祖如来那里求得三藏真经,返回东土大唐,荣归故里,向唐王皇兄李世民复命。
唐僧师徒五人所受的各种地上天子的功勋表彰、各种庆功宴不表,这都是唐王天子应该做的世俗礼遇。我们主要来看唐王李世民对三藏经书大乘佛教东渡大唐的接受和后事安排。
1、唐玄奘受王命西去取经之后的第三年,唐王李世民就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准备迎接三藏真经。这经书不但关系到东土大唐万千黎民的大乘教化,而且也关系到他唐王的身家性命以致唐王朝的兴衰国祚问题,所以,李世民是真心非常重视的,早早就修建了望京楼,准备迎接唐玄奘取经队伍的归来。
2、唐王根据唐玄奘的建议,安排唐僧师徒入驻长安当时的名寺、佛教圣地雁塔寺,并要求唐僧在大雁塔下亲授佛法,给当时的唐帝国内各地各寺庙高僧们讲经说法;同时敕命修建新的寺庙誊黄寺,用来存放三藏真经,命令翰林科举等大才手抄真经,用来宣扬展示佛法。
唐王李世民安排唐僧师徒常驻雁塔寺,讲经说法,普度众生。
然而,观音菩萨有吩咐,按如来法旨,他们师徒几个送经到东土大唐后,必须立马返回西天如来大雷音寺复命,而且往返时日有规定,只能是八天时间,这就是法旨的威力,王八的屁股——规定。唐僧没说成法就被护送的八大金刚给卷上了云层,急匆匆回去向如来报道去了。
(二)师徒五人皈依佛门,功德圆满,如来敕封。
如来做了一番演说,神采飞扬,激情四射,他对唐僧取经队伍这五位表示赞赏:各位亲,你们有眼光,慧眼识珠,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西天极乐世界的团队,西天将因你们的到来而更精彩。作为家长,大领导,不说虚话,现在就给你们安排职务,表彰荣誉,我们的待遇那是相当的好哇!
如来法旨,对新来的纳了投名状的5五位新秀们宣布:
唐僧:你本来就是我的二徒弟金蝉子,上课不认真听老师我讲课,小小惩戒你一下,下界取个经,亲,你辛苦了,敕封你为旃檀功德佛。如来心说,十世亲传的弟子,嫡系,那必须要给最好的安排。
孙悟空:你本是女娲遗弃凡间的石猴,家住花果山水帘洞,屡屡闹事,不过,能够辅佐金蝉子肉身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降魔,表现不错,迷途知返还是个好孩子嘛!敕封你为斗战胜佛。心说,没办法,这猴子确实是出了大力的,是西天取经路上贡献最大的人,不给个好待遇,不能服众啊!悠悠众口不好堵。
猪悟能猪八戒:你本是玉帝跟前的大红人,天蓬元帅,虽然一路上基本是打酱油,时不时地开小差,可是能够由天庭班组转向我释迦佛系,也挑了一路的担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敕封你为净坛使者。心说,又扳回一局,玉帝肠子都悔青了吧。
沙悟净沙和尚:你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接受观音菩萨的建议来投靠我西天如来,也算是个乖学生,你给金蝉子牵马有功,敕封你为金身罗汉。
白龙马:你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玉帝惩罚你,是我暗中协调,你才追随金蝉子同学来西天取经,一路上做脚夫也不容易,敕封你为八部天龙马。
唐僧师徒五人成佛成圣,进入西天极乐世界的班组,一切都是大领导如来说了算,失去了自由身。三太子八部天龙马,听起来很不错,实际是被封印到了灵台大雷音寺前的华表石柱上了,就是个看门的老大爷。
那么,这五人有没有可能会走出西天溜达呢?他们各自向往的又是什么地方呢?(一)旃檀功德佛唐僧。
金蝉子唐玄奘本来就是个职业和尚,打出生起就是在寺庙里长大的,清净修为的高僧。作为从始至终就是佛陀死忠粉的他,是没有家的,所谓出家人,进了山门,就断舍离了俗务家事,所以家是回不去的。
但是呢,他其实是负有双重使命的人,作为金蝉子,他是还愿重归释迦如来老师的怀抱;作为唐玄奘,他是奉命唐王取经从而大乘佛法度化东土大唐的僧人。好,那他就极有可能会重返地界,去东土大唐国度宣扬佛法,给芸芸众生讲大乘三藏经。
至于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的那段情缘,恐怕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了。也许,在某个孤寂的夜晚,在大雁塔里,在青灯古佛旁,他,也许会想到那个对他痴情无限的惊艳过他的真实内心的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的女儿国女王陛下吧!我相思成空,请不要叫我情僧。
(二)斗战胜佛孙悟空。
天生石猴的顽劣本性,决定了孙悟空一定想法多多。八大金刚只叫唐僧一人下去面圣唐王,复命立马回来,可是呢,孙悟空就抗议了,我们要一起下去,我师父万金之体,又不会挑担,又不会牵马,还有怎么多经书,不行,我们不放心,必须一起去。这样,他们师徒五人才全部得以下界面圣。其实呢,亲,你想啊,这个时候的唐僧已经是具有了法力神通的了,挥挥手就解决这些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了。猴子好面子,猴子有想法,不按套路出牌。
在被如来敕封为斗战胜佛后,在如来的大雷音宝殿上,孙猴子就对师父唐僧嚷嚷了,他说,师父啊,你念个松箍咒儿把那个该死的如来观音给的圈子给去掉吧,然后俺老孙一棒子打碎了,叫他们以后不能拿来害别人。亲,你看看,斗战胜佛孙悟空,成佛成圣的猴子,他本性暴露无遗啊,精明善良,好动,奇思妙想,剑走偏锋,跟别人真的不一样,这个“斗”字用得好啊!
所以,不安分出名的孙悟空,他一定会和在天庭上班的时候那样,游山玩水,四处游逛,寻乐子,找快活。去五庄观镇元子地仙之祖那里称兄道弟,去和福禄寿老仙儿们耍耍棋子,甚至再去太上老君那里搞吃搞喝,总之,哪里快活就会去哪里逍遥。
花果山水帘洞,那是他的出身地,父母邦,那里曾经有他童年的各种美好记忆,有他的万千猴子猴孙,他铁定会去拜访、逗留的,玩累了,喝多了,回洞府里打个呼噜,也是很不错的嘛!
如来要的是孙猴子的投名状,挂个牌,以向玉帝道尊表示某种胜利姿态,自然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三)净坛使者猪悟能猪八戒。
八戒其实也是很悲催的,敕封的时候,他就对如来表示不满,如来说四大部洲的人间香火随便他享用,请起来好事啊!实际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亲,《西游记》狮驼岭阻路一节,如来可是对他舅舅大鹏鸟许下过诺言的:舅舅啊,外甥我如来管辖下的所有四大部洲的人间香火,各种供品,酒肉佳肴,您先享用,吃饱喝足带打包后,其他人才有份。
所以你看,猪八戒也就是个舔盘子的待遇啊有没有?吃的都是别人的残根冷炙,大鹏鸟吃剩下的饭菜啊!老猪怎么大食量,男人嘛,也不需要减肥,他能不能吃饱饭,那就要看大鹏鸟能有多挑食了。
老猪会先去天庭跟水军旧部们小聚一番,炫耀一下,我老猪又得道了,别拿老眼光看人,咱又是个受人尊敬的大仙儿了;然后,他会忙里偷闲,去高老庄看看老丈人和老婆翠花,老丈人啊,老婆大人啊,女婿我这可是荣归故里,给咱们老高家长脸了,然后顺带填饱肚子。老丈人一家也不傻啊,女婿高就了,高家庄也倍儿有面子,得仰着脸看女婿了。
至于月宫里的嫦娥仙子,老猪是真长记性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不值得花费如此代价。
(四)金身罗汉沙悟净沙和尚。
哥儿几个里面,就是沙和尚最老实本分了,虽然在通天河里吃过几年人形物,甚至金蝉子9代肉身,证道了,得了正果,老沙还是安安稳稳在雷音寺坐班的好,有吃有喝有待遇,也算不错了。
(五)白龙马三太子。
这个悲催的倒霉蛋,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玉帝惩罚,如来封印,哎!好伤心。你说你犯什么错不好,偏偏去做忤逆父母的事情,这就太招人厌了,道德沦丧,不辨人伦,落得这样的下场,一辈子盘在石柱华表上做个守门人,悲剧了。
人的天性是不会变的,取经只是一种社会的历练,在经历了各种磨难或是磨练后的唐僧师徒五人,证道成功,成佛成圣,但是,他们的天性是永恒的,符合天道的,他们也依然会有赤子之心,有各自不同的新的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