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怎么读,流觞是哪里?
原生地在西周的洛邑(今河南洛阳)。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意思是昔日里周公在都城洛邑,将酒杯放置在流水上,并作了首关于流觞曲水的《诗》。
qv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去就之际,去暗投明,去甚去泰,
去如黄鹤,去留无意,去故纳新,去就之分,去恶务尽,
去太去甚,去杀胜残,去天尺五,去邪归正,去末归本,
去本就末,去住两难,去故就新,去题万里,取长补短,
取而代之,取之不尽,取法乎上,取诸宫中,取瑟而歌,
取威定霸,屈指可数,屈高就下,屈一伸万,屈己存道,
屈己待人,曲高和寡,曲意迎合,曲尽人才,区区小事。
流觞和流觞什么意思?
“流觞”一般指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是什么意思?
流觞曲水,汉语成语,拼音是liú shāng qū shuǐ,意思是形容春游宴会。出自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曲水流觞参加者都有谁?
共有四十二人参加。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王羲之邀请谢安等名仕聚会,期间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有11人赋诗二首,15人得诗一首,16人未完成即兴创作被罚酒。
王羲之应与会者所请,将作品整理成册,并借酒现场泼墨作序,成为传世名帖《兰亭集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