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纹和米字纹区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都有哪些有头有脸的大神?
我总结了一下,上古大神有以下几位:
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 。
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汉朝后与青帝太昊合并,因此再往后世有时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神农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 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中国)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三皇中的娲皇,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三清
元始天尊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玉清元始天尊“。《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道的化身。
全称:“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无上帝”。
道德天尊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以资地生,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变,谁能识真?”按道教说老子为其化身,著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经王《道德经》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教创始者-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1]三清者为玉清、上清、太清。法力无边,上天入地,有七十二变,长生不老,点石成金,与天地同寿,还会腾云驾雾,入海成龙之术。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是为天宗。
灵宝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 又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即灵宝大法师,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
天之四灵
东方青龙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 东方青龙 但据考证,佛教所谓的龙--娜迦不过是蟒蛇。 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 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
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像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西方白虎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 西方白虎 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在古代中国人民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东西,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而在一些古书中,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猫头鹰,但后因古羌族的图腾在由熊变为龙的时候。而又到黄帝的向东发展时,龙的图腾被带到东方,跟‘东方苍龙星座’合而为一,朱鸟则成了统一南方时凤图腾在天国的新居,因两大部族融合而终于成‘龙凤呈祥’。作为古代图腾是东凤而西龙,作为星象则是东苍龙而西朱鸟。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划分,朱鸟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斗争及迁移,西北方的龙向东移,东方的凤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国显示一个大周转的观念运动。到汉代五行观念成了统一的思想,再补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在《史记.天宫书》中‘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
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来,成为了各庙宇的门神。
南方朱雀 朱雀不属于凤凰而是四灵四象之一,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 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
朱雀或者凤凰浴火重生的记载只出现在在郭沫若的一篇小诗中。
南方朱雀,为乐之本也,五分其身,以三为上,以二为下,三天两地之义也。上广下狭,尊卑之象也。中翅八寸,象八风。腰广四寸,象四时。轸圆象阴阳转而不穷也。
北方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北方玄武 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灵一样,玄武也由天上二十八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而古时后的人对玄武它的解释有以下的数种,‘玄武’即龟。《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
《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曰:‘玄武宿于壳中兮,腾蛇蜿蜒而自纠。’李善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贤注云:‘亡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为水神、北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帝览嬉>:‘北方玄武所生,...镇北方,主风雨。’但玄武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净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
五大祥瑞
九尾狐在神话传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所谓青丘之国以及涂山氏所言都是九尾狐。
九尾狐,中华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来自于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而后来传到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瑞应图》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宋书·符瑞志》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
九尾狐在《山海经》里是食人怪物,最早在汉朝时期被视为祥瑞,在北宋初期被视为魅惑之妖。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应龙的后代,与凤、龟、龙在礼记中被称为“四灵”。
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文》:“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兽也。”段玉裁注云:“状如鹿,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因而被称为"仁兽"。
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凤凰是中国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亦称为丹鸟、鹍鸡等。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因此凤凰一词为合成词结构。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它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自古以来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
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鸟,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是祥鸟。
孔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凤凰的原型。
勾陈,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
《易冒》:“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也…”上史书上所记“句陈,勾陈,钩陈”,均为“勾陈”。《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均作:句四星。正史中《晋书·天文志》开始作“钩陈六星”,但是一些保留下来的纬书中已经有作“钩陈六星”之说,也就是说在后汉时出现六星之说了。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但正统古籍中记载甚少。白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通晓天下鬼神万物状貌,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至于“栖息在昆仑山,浑身雪白,有翼”等皆为后人杜撰,不可信。
《今昔百鬼拾遗》躯干左右和额间的眼睛大概是鸟山石燕自行想象。《三才图会》中白泽大致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因为是好听的有着美好寓意的神兽之名,所以后人常用来当姓名使用。
高领毛衣怎么穿才时髦?
高领衫怎么穿才好看?(技术篇)
【丫七,旅欧华裔女作家协会副会长,曾任法国华文杂志《海外今朝》副社长、主编。MBA。时尚情感自媒体人。】
推送了《高领衫怎么穿好看?(实例篇)》后,真的如七七所料,脖短脸大星人们纷纷表达了深深的忧伤。
表着急,今天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脖子短粗、脸大的姑娘们真是不适合高领衫吗?
非也!!!
高领衫穿对了,不仅能显脖子长,还能显脸小。穿不对,连天鹅颈一样成灾难。
所以,本篇就来解答脖子短、脖子粗、脸大、胸大的姑娘们如何将高领衫穿出“天鹅颈”的高贵感。
TIPS 1:领子的高度就是脖子的高度无论脖子是短还是长,都是被高领遮住的,别人看到的,只有领子的高度,视觉上领子的高度就是你脖子的高度。
所以穿高领衫时,脖子往往不是关键,而领子才是关键!▼
利用一条V型的项链,巧妙地拉长了脖子的视觉长度。▼
利用外套的V领搭配,也能极大地延长脖子的视觉效果,不会有人认为你脖子短哦~ ▼
如果高领衫的衣领只露出很短的一截,好看的脖子也会穿出短粗的感觉,看着也觉得堵得慌。所以穿高领衫请务必保持脖子处视线的延伸。▼
TIPS 2:脸大脖粗者,衣领不宜紧绷脸大脖粗的姑娘,衣领不适合穿紧贴脖子的,紧身的高领会将脸衬托得更大,粗脖子也无处遁形。
尤其是大脸且没有下巴的,衣领切忌将脖子封满,会有脑袋装在支架上的感觉。
要么衣领低1-2厘米,要么用宽大的领口遮住下巴。▼
宽松的大围脖,并且距离下巴留1-2公分的距离,能起到显脸小的效果。▼
也可以利用外套的大V领来衬托脸小。▼
再或者用宽松一些的立领遮住鼻子以下,这跟用围巾裹住下半张脸是类似的效果,不会有人发现你脸大滴~ ▼
TIPS 3:胸大不宜紧身其实大胸与高领完全没有矛盾,既然有姑娘们提出了,就顺便提一下。大胸穿针织衫时注意不要紧身,因为紧身款会显胸大。如果要穿紧身款的,就留作内搭,可以利用外套来遮胸也无妨。大胸的姑娘可以查看以前的文章《大胸不时尚?看这位姑娘怎么穿》▼
TIPS 4:简洁、向上提升的发型更精神因为高领围住了脖子,有时候还是厚厚的一圈,视觉上容易造成沉闷感,这时候,向上梳的发型会显得更为精神。
比如下图中,右边一张向上梳起的发型,比左边的披肩发,会显得更加轻盈,立刻打破了高领的厚重感,向上提升了视觉。
尤其是发量厚的,如果披肩发,将头发散开在肩头,会感觉脖子周围的视觉负担过重,有点“堵”的感觉。▼
当然如果你是属于怎么打扮都美的类型,你就可以随意啦。看戚薇这样打扮也很美了,不过七七认为,如果扎个马尾或丸子头,会更添气场。▼
适合高领毛衣的发型有如下几款:
短发-象宋佳这款短发发型,配高领毛衣,显得相当简洁干炼。▼
丸子头-萌得很干净利落,如果是粗针毛衣,萌值会更翻倍,比较适合喜欢软萌的妹子们。▼
高马尾-简简单单的一个高马尾,配高领毛衣,也是极其和谐的。▼
低马尾-虽然未起到提升视觉的效果,但脖子周围至少是没有视觉负担。▼
头发扎进发毛衣里-这种穿法也是无法向上提升视觉, 但有减少头发散开的厚重感,总之高领的周围尽量要保持简洁干净。▼
TIPS 5:利用高领的领型打造V字效果有些高领毛衣自带V领效果,视觉上有延长脖子长度的感觉。▼
TIPS 6:选择脖子以下留白的外套时髦精们都知道,高领毛衣+V型领的大衣、西装,是极佳的搭配,V领的道理大家都懂,就是为了延伸脖子以下的长度。如果没有V领的外套,例如飞行员夹克、牛仔夹克,就尽量敞开来穿。▼
高领毛衣配上背带裙,也会让脖子以下有了开阔的感觉。但诗诗这张,发型显得厚重了些,短发或者扎发会更加清新简洁。▼
这一身以高领毛衣配牛仔背带裤,配上短发造型,显然比长发清爽多了。▼
TIPS 7:利用配饰延伸视觉简约的项链,不仅能延伸视觉,也能打破脖子处的沉闷感。但注意不是过了时的毛衣链哦~ ▼
将围巾简单地挂在脖子上,也能起到同样的延伸效果。▼
戴一顶帽子,与扎丸子头同理,起到向上提升视觉的作用。▼
基本上掌握了这几点技巧,短粗脖子、大脸的妹子们都能轻松驾驭高领衫。穿好高领衫,不仅能藏住粗脖子,还能制造出长脖子的假象!
【丫七大小姐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丫七,旅欧华裔女作家协会副会长,曾任法国华文杂志《海外今朝》副社长、主编。MBA。时尚情感自媒体人。】
想变美的小仙女们,欢迎关注【丫七大小姐】哦~,我就是时尚圈的排雷工~
对京剧脸谱的认识?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京剧脸谱艺术是享誉国外的一门艺术,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京剧脸谱:
一、脸谱来源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脸谱的远祖。
二、脸谱的特点
脸谱能标志出戏曲人物的面貌、性格、身份和年龄特点,因此不仅具有塑造人物个性的艺术价值和辅助表演、夸人物的功效,而且还有分善恶、辨忠奸、寓褒贬的评议意味。一般说来京剧中的脸谱主要有以下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三、脸谱应用
在京剧中,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
而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四、脸谱的色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1.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真性的脸谱。
如: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
2.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
如:文官勾脸的典型——包拯。 只勾白眉子,不勾眼窝和鼻窝,额面勾白色弯月,表示包拯日断阳,夜断阴。
3.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如:《三国演义》的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
4.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
如:子明是京剧中采用破脸的典型人物。
五、脸谱谱式
京剧化妆使用浓重的色彩,以强烈的对比形式,按照脸部的结构、肌肉的走向、骨骼勾画在脸上;同时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善恶组合成许多不同类型的谱式。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大约十来种基本谱式,把基本谱式作为一种程式,为各类人物的勾法提供了大致样式,从中可演变出无数个脸谱来。
以下为主要的脸谱谱式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尖三块瓦”“花三块瓦”“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4.六分脸: 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也称“老脸”。
5.碎花脸: 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6.歪脸:主要用来夸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7.僧脸:“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8.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只是夸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 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
9.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10.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11.神仙脸: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12.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徵。
13.小妖脸:“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这两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14.英雄脸:“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六、脸谱色彩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它以夸的色彩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它是性格化的。
1.红脸: 忠勇义烈,有血性,如关羽、荆轲、后羿等。表示其他时,常含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2.白脸: 阴险奸诈、凶恶或愚蠢,如操、高、司马懿等。也可代表和尙,太监脸谱或表示老人年迈。
3.黑脸: 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如飞、包公、崇黑虎等,也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
鬼魂。
4.蓝脸: 刚强、粗旷、骁勇、桀傲不驯,如窦尔敦、雷震子、吕蒙等。
5.黄脸: 智勇兼备、骠悍、凶残、工于心计,如典韦、宇文、土行等。
6.绿脸: 刚勇、强横、猛烈、暴躁,如程咬金、牛邈、越等,也可表示绿林好汉。
7.紫脸: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常遇春、专诸、徐延昭等,也可表示面色不好或丑陋。
七、常见京剧中脸谱人物介绍
悟空(猴脸) ,《闹天宫》中人物。有火眼金晴,能七十二变化。因偷仙桃、闹天宫,玉皇大帝派天兵神将捉拿,未成。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故事见《西游记》第五回。悟空是神猴,顽皮、机智,故用猴脸。火眼金睛,眼圈用金色或黄色。额头上有佛珠。
天君(黑色六分脸) ,《闹天宫》中四大天王之一。道教神将。曾与众天兵神将捉拿悟空。因他是财神、火神,故双颊勾金钱纹,眉额勾火纹。印堂有神目。
温天君(绿色碎花脸) ,《闹天宫》中四大天王之一。道教神将,东岳大帝部下,泰山之神灵。为天火之精,能镇除疫厉,为民除灾。故额头勾火葫芦。面部呈蝶形展翅,示为喜神。
天君(红色三块瓦脸) ,《闹天宫》中四大天王之一。道教神将。精于五雷掌诀能呼风唤雨。用红色三块瓦表示其忠勇,额头勾有雷火之形。
马天君(白色花三块瓦脸) ,《闹天宫》中四大天王之一。又称“灵官马元帅”、“马王爷”,道教神将。民间也称他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还称“马王爷三只眼”,故额头勾画火形、神目。
天王(红色尖三块瓦神仙脸) ,《闹天宫》中天神,称托塔天王靖。一手持剑,一手托塔,其塔可镇魔降妖。曾奉玉帝之命,率天兵捉拿悟空。红色示其忠勇。眉眼间勾云头纹,示为天将。额头画有戟,为重兵器,“戟”与“吉”谐音,有“吉祥”的双关含义。
巨灵神(黑色花元宝脸) ,《闹天宫》中天王的先锋官。手挥巨斧迎战悟空,败阵而逃。以相貌凶狠、怪异著称。故其脸谱黑面獠牙,额头勾绘慈悲、佛相及佛珠。
北斗星君(紫色三块瓦脸) ,《闹天宫》中天宫星宿。悟空大闹蟠桃会,偷喝玉液琼浆。玉帝大怒,派天王、二十八星宿、东西星斗、南北二神等天兵神将禽拿悟空。紫红色三块瓦脸,表示稳重、老练、忠勇。额头饰有北斗七星之形,表示其身份。
天罡(蓝色神仙脸) ,《安天会》(即《闹天宫》)中天官星宿。天罡(gāng),即北斗七星之柄。其脸谱蓝色表示。脑门勾绘慈悲佛相三面。獠牙示其凶猛。
青龙(蓝色象形脸) ,《闹天宫》中天宫星宿,是武神。曾与众天神一道捉拿悟空。民间把青龙()与朱雀(南方)、玄武(北方)、白虎(西方)并称四方之神。面相为龙头造型。眉为龙角,鼻下勾龙须。额头画神火。
白虎(白色象形脸) ,《闹天宫》中天宫星宿,是西方武神。曾与众天神一道捉拿悟空。民间把白虎(西方)与朱雀(南方)、玄武(北方)、青龙()并称四方之神。白虎为凶神、恶相。脑门绘“王”字纹,表示其为兽中之王。翻鼻孔,虎须,虎牙。
大鹏(金色象形脸) ,《狮驼岭》中之三妖怪。原本是如来佛身边护法之鸟,名为大鹏金翅雕。偷偷下凡作怪,有一宝物,叫“阴阳二气瓶”,能将人吸入,三刻便化为浆水。悟空曾被吸入瓶中,但钻破逃出。后来大鹏被如来佛用手指断了翅筋,不能飞,只得皈依佛门。故事见《西游记》第七十七回。其脸谱勾鸟嘴,嘴边饰飞翅图案。脑门勾佛珠,为佛门之相。
典韦(黄色、花三块瓦脸) ,《战宛城》中人物,操手下猛将。操征伐中原,典韦领兵战于宛城。宛城守将绣惧怕典韦之勇,用计将其兵器双戟盗走,夜袭营,典韦战死,军大败。典韦是忠勇、凶猛之将,故以正黄色示其凶猛,配以三块瓦式示其忠勇。眉间勾双戟,表示所用兵器。
操(白整脸) ,《战宛城》中人物。操凭大将典韦和许褚之勇,战败宛本城守将绣,夺城之后,又谋占了绣婶娘,绣受辱,遂用计邀典韦过营饮酒,灌醉送归,乘机盗走典韦的兵器铠甲,然后偷袭营。典韦战死,操仓皇逃走。这是侯喜瑞先生勾绘的操脸谱,细目、细柳叶眉,眉心多纹,以示满腹奸诈。全谱给人以奸诈多疑,又不失英雄本色的感觉。
许褚(黑碎花脸) ,《战宛城》中人物,操帐下猛将,与典韦一起征战于宛城。其脸谱勾黑色碎花脸,以表现威猛之相。
郃(紫三块瓦脸) ,《定军山》中人物。操手下大将。郃攻打葭萌关,被老将黄忠和严颜战败后,退走定军山,投奔夏侯渊。紫红色三块瓦脸表示其忠勇之相。
夏侯渊(花十字门脸) ,《定军山》中人物,操手下大将。郃攻打葭萌关不利,败走定军山,投奔夏侯渊。黄忠等奉命追击,用计故意射杀夏侯渊之侄夏侯尚,将夏侯渊激怒,并趁机将其刀劈。夏侯渊原勾黑膛破脸,钱金福先生认为破脸有损大将威风,便创此谱式。通天纹勾长“寿”字,显得鼻梁突起,可使人物形象更雄壮。
夏侯惇(蓝色三块瓦脸) ,《定军山》中人物,操的部将。蓝色三块瓦脸表示其骁勇强悍之相。
曹洪(红碎花脸) ,《战潼关》中人物,操帐下大将。
飞(黑十字门蝴蝶脸) ,《汉津口》中人物。与备、关羽在桃园结义,排行老三。其脸谱勾成黑十字门蝴蝶脸,呈“笑脸”状,同时又有豹头环眼之态,表现其凶猛、骁勇之相。
关羽(红整脸) ,《单刀会》中人物。与备、飞在桃园结义,排行老二。其脸谱为揉红脸,表示忠勇,“红脸忠勇”说法即由关羽脸谱而来。勾丹凤眼,双眼俊秀,有儒将风度。
姜维(红色三块瓦脸) ,《铁笼山》中人物。故事取自《三国演义》。维率蜀军伐中原,困将司马师于铁笼山。泰施离间计,使羌王迷当与维失和,羌兵反而助攻蜀。维腹背受敌,大战失利,四十万人马只存七人五骑退走。其脸谱勾红色三块瓦脸,表示忠耿勇猛。脑门勾太极图,表示他通晓天文地理。
周仓(瓦灰花元宝脸) ,《华容道》中人物。周仓是关羽的亲随猛将。在华容道喝一声,将操吓得惊慌失措。
魏延(紫十字门花脸) ,《战》中人物。关羽攻,表部下老将黄忠出战不胜,太守玄欲斩黄忠,适大将延押粮归来,杀玄,救黄忠,将献与关羽,同归备。
黄盖(红六分脸) ,《群英会》中人物。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在群英会上被周瑜怒打,以便假降操,火烧战船。赤壁大战中立下奇功。红色六分脸,示其忠勇之相。
司马帅(红十字门脸) ,《铁笼山》中人物,司马懿的儿子,国大将,被维围于铁笼山,缺水难忍,拜泉得水。将泰来救,司马师才脱险。
马谡(油白三块瓦脸) ,《失街亭》中人物。诸亮帐下的参军。他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劝阻,结果失掉军事要地街亭,为整军纪,诸亮挥泪将他斩首。
蒋干(文丑脸) ,《群英会》中人物,操的谋士。因与吴国都督周瑜有同窗之谊,奉操命去东吴探听。拟劝降周瑜,却反中周瑜的反间计,将假书信盗回营。操中计,错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和允。
廉颇(粉红色六分脸) ,《将相和》中人物。故事取自《东周列国志》。廉颇是国大将,居功自傲,不甘居于大臣蔺相如之下,制造不和,后知蔺相如为国家社稷而忍让的苦心,深感愧悔,亲自负荆到相府请罪。粉红色脸谱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将。
荆轲(三块瓦脸) ,《荆轲传》中人物,故事出自《东周列国志》。荆轲是战国末年的燕国刺客,燕太子丹派他去泰国刺杀始皇,刺杀未成,被杀。其脸谱上脑门中间勾绘一尖锐匕首,以示他刺客身份。
项羽(钢叉无双脸) ,《霸王别姬》中人物。楚汉相争,楚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哀叹大势已去。爱妃虞姬舞剑为项羽消愁后自刎。项羽悲伤之极,突围至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他的脸谱既带有哭相,又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伟力与气质,对这位末路英雄的神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双眉为寿字眉。
单雄信(蓝碎花脸) ,《锁五龙》中人物。故事取自《说唐演义全传》。唐初,王王世充部将单雄信被唐将尉迟恭所擒,世民苦苦劝降,单不从,乃绑赴法场。临刑前,世民和已投唐的单雄信的瓦岗寨结义兄弟程咬金等来生祭,单痛斥诸人,决心赴死。
程咬金(绿碎花脸) ,《贾家楼》中人物。故事取自《说唐》。单雄信广邀江湖好汉前往为琼母亲贺寿,在贾家楼结拜。这时,程咬金因劫皇杠被捕,贾家楼结拜兄弟劫牢反出。《说唐》中描写程咬金是绿脸,故戏中勾成绿脸。
元霸(黑象形鸟脸) ,《山》中人物。唐王渊之子,勇猛无敌,为隋唐第一条好汉。故事取自《说唐》。隋炀帝被阻山,急召元霸前往救驾。渊怕恩公琼及互岗寨众将遭力大无比的元霸伤害,暗通瓦岗寨众将插黄旗作标志,使元霸避让。琼等依计而行,只有裴元庆自认为勇猛而不从,与元霸交手,被元霸击了二锤,不敌而退。元霸脸谱勾黑贴金云眉、鸟眼、鸟嘴、鸟嘴旁饰展开的鸟翅图案,整体呈鸟形。
尉迟恭(黑六分脸) ,《白良关》(又名《父子会》)中人物。唐初大将,在征讨白良关时,以钢鞭为证,与失散之子尉迟宝林相会,父子共破白良关,杀死仇人国祯。演义小说中,程咬金称尉迟恭为“黑炭”,受此影响,尉迟恭的脸谱勾成黑色,并且以示他刚正猛直的性格。
薛刚(黑碎花脸) ,《九锡宫》中人物,故事取自《薛刚反唐》。奸臣天左、天右向唐王进谗言,陷害薛丁山、薛刚父子。程咬金闻讯后上殿怒斥二,唐王知道真相后赦免了薛氏父子。
子明(恩)(黑歪花脸) ,《斩黄袍》中人物。五代时,大将子明、高怀德拥匡胤为帝,改宋。龙与其妹在匡胤前进谗言,醉后怒斩子明。妻三春闻讯进兵围困京城,酒醒后认错,在高怀德调解下,斩龙,并且让三春斩匡胤所服黄袍,以泄其愤。子明小时候为救人被猩猩在脸上抓了一下,故他的脸谱勾成歪斜之脸,以示其被破了的相貌。
匡胤(红整脸) ,《龙虎斗》中人物。宋朝开国皇帝。民间传说他是火龙下凡,故眉间画红色跑龙,勾红脸也有火的意思。
呼延赞(黑碎花脸) ,《龙虎斗》中人物。北宋大将呼延赞为父报仇,与匡胤交战,被鞭打下马,头上忽视金龙,呼延赞大惊也掉下马,头上现出虎形,二人相互倾心,呼延赞归降匡胤。
孟良(红十字门葫芦脸) ,《穆柯寨》中人物,故事取自《家府演义》。孟良是宋军大将,善用火葫芦火攻,故在其脸谱上勾画红葫芦。
焦赞(黑十字门脸),《穆柯寨》中人物。北宋大将,与孟良情同手足。
七郎(黑碎花脸),《金沙滩》中人物。北宋继业的七子,名延嗣。在金沙滩“双龙会”时大战辽将,与五郎、六郎突围回到宋地,后被奸臣洪所害。民间传说七郎是黑虎星下凡,故脑门书一草书“虎”字,勾黑色花脸。
五郎(白僧脸),《五台山》中人物。继业五子,名延德。六郎至北国取父亲遗骨,归时经五台山投宿庙中,巧偶五郎,互相盘问后方相认,兄弟二人悲喜交集。五郎是出家人,故额头绘有舍利佛珠,以示身份。
公胜(紫道士脸),《黄泥岗》中人物。梁山好汉晁盖与公胜、吴用、唐等人,用计在黄泥岗将志和脚夫饮蒙汗药酒后,劫走生辰纲。公胜是通晓太级、八封的道人,故额头绘太级、八封图。
时迁(武丑脸),《雁翎甲》中人物。时迁乃梁山好汉,善轻功,能飞檐走壁,军师吴用派他去东京,盗回徐宁的雁翎甲,大破连环马。
关胜(红三块瓦脸),《收关胜》中人物。关胜带官兵攻梁山,呼延灼诈降,引诱关胜劫寨,关胜中计被擒,梁山好汉劝他上山聚义。关胜善用大刀,故他的脸谱上双眉勾成刀形。红色三块瓦脸表示他忠耿、勇猛的性格。
七(黑歪碎花脸),《审七长亭》中人物。宋代故事。王良被七诬陷入狱,王良家人塘哀求七,七感悟,遂自己承认诬陷,为王良开脱。七是个杀人越货的强盗,曾被塘用板凳腿打在脑门上,故在额头上画了一个被打破流血的窟窿,整体上给人以蓬头垢面、满脸血污的感觉,经过装饰性的艺术加工后,仍给人以美感。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盗御马》中人物。他是连环套寨主,与镖客黄三太有旧仇,借盗皇帝赐给太尉梁九公的御马,陷害黄三太。其实黄三太已死,官府令其子黄天霸访拿盗马人,在朱光祖的帮助下,查清盗马人,最终以情感感化窦尔墩献出御马而投案。勾蓝色花三块瓦脸,表示其骁勇刚直,桀骜不驯的性格。
猪八戒(黑象形脸),《高老庄》中人物。猪八戒变成人形,占娶高员外之女。悟空保唐僧取经路过高老庄,将猪八戒降伏,一起去西天取经。其脸谱勾成猪嘴、猪脸。额头绘佛珠,表示随唐僧后成为佛门弟子。
沙悟净(蓝僧脸),《流沙河》中人物,人称“沙和尚”。唐僧、悟空、八戒师徒三人,西行至流沙河,遇水怪,悟空请观音菩萨收水怪为徒,赐名沙悟净,共保唐僧往西天取经。其脸谱额头上勾有佛珠,表示佛门弟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