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至吃什么,冬至要吃啥?
冬至吃饺子流行于北方地区,
一般除夕吃肉馅,大年初一吃素馅。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一般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素饺子多用各种新鲜蔬菜。饺子的形态甚多,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也有推捏、叠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饺,以及挤捏的木鱼饺。
饮食上吃点啥好?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12月22日,就是冬至节气了。
老话讲:“吃罢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时节,阴阳二气自然转化,冬至过后,白天时间逐渐变长。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可见,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冬至时节,北吃饺子,南吃汤圆
北方冬至吃饺子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
很多地方,有“吃了冬至饺,不冬耳朵”之说。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而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他,冬至舍药。
南方冬至吃汤圆
南方人,冬至节,大多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
吃汤圆风俗,更早在南北朝南方荆楚一带就有。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汤团,可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至时节,做好五个字,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字:热
冬至时节,处于仲冬,天气比较寒冷,此时,要注意以“热”驱寒。
喝热水
寒冷的冬季,喝水要选择温热的白开水,切莫喝冷水。冬季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期,一旦受寒,十分容易诱发胃肠疾病。35-40℃开水,是胃肠最舒适的温度,喝水时,要小口慢喝,并且主动喝水。
饮热茶
寒冬时节,喝点热茶,可驱寒暖身。
此外,冬季干燥,饮热茶,还可对抗燥邪。
不同的茶水,对于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同的效果。
刺玫菊茶,泡水喝,可疏肝解郁,改善不良心情,助力健康。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而缺乏光照的环境,易使人产生抑郁性情感障碍,容易心情不佳。
此时,泡点刺玫菊,泡水喝,可疏肝解郁,改善心情。
刺玫菊,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味道芳香,性质温和,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瘀,调节心情,更可滋养心肝血脉,调节内分泌。
红苏子叶茶,泡水喝,可暖胃驱寒,防感冒。
很多人,一受寒,便容易胃胀、胃痛等,此时,用红苏子叶,泡水喝,可缓解。
红苏子叶,可暖胃,行气和胃,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腹泻,呕吐之证,改善胃寒,还可缓解脾胃气滞,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预防干燥导致的便秘,保护肠胃健康。
此外,红苏子叶,还可解表散寒,其发汗力较强,常用于风寒表症,可预防风寒感冒。
冬至时节,经常泡上一杯,不仅胃肠舒服,还可防感冒,少生病,更健康。
热水泡脚
寒从脚起,泡泡脚,可通经活络,温补肾阳,温暖全身。
泡脚水量,要适当多一点,以没过脚踝为宜。水温38℃~43℃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即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
第二字:躲
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此时,要学会"躲",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躲”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所以,切记暴饮暴食。
“躲”咸辣
冬季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宜吃些润肺养肺的食物,如百合、银杏、银耳、莲藕、莲子、雪梨等。
“躲”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
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第三字:补
冬补三九,冬至日,数九的第一天,此时,是进补好时节。
但要注意,进补适当,更要辨证施补。
忌虚实不分
“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
进补的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针对不同体质各有不同的补法。
阴虚之人,多食补阴之物,如芝麻、糯食、蜂蜜、乳品、蔬果、鱼类等。
阳虚之人,多食温阳之物,如韭菜、狗肉等。
气虚者,应食人参、莲子、山药、大枣等。
血虚者,应食荔枝干、黑木耳、淡水鱼、羊肝等。
痰湿者,多食萝卜、紫菜、海蜇、扁豆、白果等。
气郁者,少饮酒,多食佛手、橙、陈皮等。
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
尤其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的生活中,人们的补品也不少。
所以,如果没有病痛,正常饮食皆可,不宜盲目过补。
第四字:忌
忌晨练过早
冬至过后,天气越发寒冷,此时,晨练不宜过早。
清晨,温度过低,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易诱发疾病。
晨练,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或者改到下午4点左右,再进行锻炼。
忌夫妻之道
冬至日,不宜行夫妻之道。
冬至,人体阳气弱,应该要养精蓄锐,以防邪淫伤身。
忌熬夜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此时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
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如果,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阳气就不能归位,慢慢耗散。
因此,冬至时节,切莫熬夜,以养阳气。
第五字:晒
晒太阳,是补阳气,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头为诸阳之首,晒晒头顶,效果尤佳。
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
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北方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做为中国北方的传统美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
这就得先说说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理论奠基人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就是发表中医巨著"伤寒论”学说的中医鼻祖,他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伤寒论的汉方成为当今世界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也成为日本人占领世界中医药市场的伟大宝库。
传说在东汉年间,有一年冬至这天,医圣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受严寒肆虐,人人耳朵冻烂。医圣很难过,就在城门外搭棚,用羊肉,葱姜辣椒,和一些祛寒的中药材用面皮包裹,作成象耳朵形状的食品,煮熟后分给大家食用。经过数天的食用,大家的冻耳朵也慢慢的好起来了。人们叫这种食品为“饺耳”“饺子”,也有叫扁食的。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的在北方养成了冬至,初一吃饺子的传统习俗。除了祛寒,亦演义出许多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美好心愿传说。
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早上吃,冬至在每天12月22.这天大家都要在早上吃饺,传说吃饺子不冻耳朵,每年提前一晚把馅拌好,第二天早上早早把饺包好早饭就把饺孑吃了预防当年冻耳朵?。
冬至当天吃什么最好?
冬至吃饺子最好。
对于北方人来说,冬至这一天大家都是用来包饺子,吃饺子的,但是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大多数会吃汤圆,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