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是什么节日,描写三人节日习俗吃饺子的话?
今天晚上是中秋佳节,妈妈包了一大盘子饺子
吃饺子习俗由来?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如何看待过节吃饺子的传统?
谢谢邀请,北方有一句俗语叫“好吃不如饺子,自在不如倒着(躺着的意思)”以前生活不是那么好时 ,吃一顿饺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都要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饺子的外形像金元宝,吃饺子寓意发财,用饺子待客也显得对客人的尊重。北方人邀请别人来家里做客也会说“你来我家,我给你包饺子”。
饺子是饭,也可是菜。“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饺子的馅多种多样,北方的巧媳妇可以包出几十种馅料的饺子。总有一种是你喜欢吃的。
有些地方不吃饺子,可能是生活习惯不同,也有的是怕费事,不会擀饺子皮,又不想学。就说饺子不好吃。
记得在部队一改善伙食包饺子,X东地区的兵就找各种借口,溜走不干活。
到了吃饺子时,嘴里喊着饺子不好(汽),左一碗右一碗,吃起来没完没了。把大家气得半死。
去丈母娘家煮饺子吃什么意思?
个人感觉北方的过节很多是吃饺子的,闽南的就不一定了,想吃就吃,应该也没什么意思,反正也不是坏的意思的
去对象家吃饺子是什么意思啊?
突然想起来有一次去前男友的属下家里做客,他属下的老婆接待的我。
那个妹子是重庆人,10来岁就举家去了云南,算是个南方妹子。
我是西安人,标准的糙妹子,绝对的西北人。
那会儿我俩坐沙发上看电视,在我肚子连着咕咕叫了3回后。
妹子问我,你是不是饿了呀,我下饺子给你吃。
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胃呀。我说,好呀,麻烦你啦。
厨房一阵叮叮当当后,妹子过来问我,9个饺子你能吃完吗?
我……我没听错吧,9个饺子……能不能吃完???
可…
在西安,吃酸汤水饺一般是按两算的,一两是6个饺子。
我上小学的时候,吃3两,18个饺子。
我上初中的时候,吃4两,24个饺子。
我上高中的时候,吃5两,30个饺子。
现在……
我是来做客的,我…不好意思说我一顿能吃多少个呀。而且听厨房的声响,饺子应该是已经下锅了,着实没脸麻烦妹子再给我煮一次。
所以我说,够了够了。
妹子过来还跟我说,她平常一顿吃7个都吃不完……blabla,真的刷新了我对南方妹子饭量的认知。
最后,9个饺子我连味儿都没来得及回味就吃完了。
后来自己去厨房盛了一大碗面汤喝了,靠面汤扛过去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