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马虎,辛苦追随老板创业3年的前同事,被无情辞退了
你觉得“细节”重要吗?
可能有人会说不重要,毕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但我想说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你就会明白细节到底有多重要!
2019年的最后2个月,我的前同事致远被辞退了,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追随老板组建现有团队创业3年,在集团公司辛苦打拼4年的职场老员工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员工,还是被无情辞退了。谁都没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离开,连他自己也没想到。
3年前,致远还是老板从其他部门挖过来的第一个员工,一路追随老板从0到1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有二十多人的独立子公司。按说这样一个对老板忠心耿耿的人,稍微有点良心的老板都不可能炒他。然而现实是,他,被无情辞退了。
临走时,他一直愤愤不平地说,老板太无情了,是我太认真太傻逼了,把他的话太当真了。我沉默不语,毕竟,在他被辞退这件事情上,我也是被牵连的受害者,被扣了一个月绩效。他走,看似偶然,实则,也是必然。因为他身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做事太马虎。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说过:“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一个不注重细节管理的人,无论他多忠诚多优秀,在职场都不可能走太远。
02
你不可不知的“细节管理”
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海恩法则”中讲: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出必有因。
再说致远事件,导火索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个月连着2次平面设计文件上把文案复制错,造成两批产品包装印刷报废,直接损失2万元左右。其实损失不算大,关键是这件事恰好被集团大BOSS知道了,于是施压给老板,老板迫于无奈,只能辞退了他。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为了这一点小损失就把人开掉,老板真的是太无情了,都不会替员工争取一下。表面看,确实如此,然而真相是,老板给了他很多次机会。
这不是他第一次犯这种低级错误了,每次,他总说,哎呀,对不起,是我太马虎了,下次我一定会注意。然而下一次,他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在同样的坑里跌倒。虽然他设计能力很强,但是因为做事马虎、不注意细节,3年里,这样大大小小的失误犯了很多次,他也因此从公司的核心元老级人物,逐渐沦为老油条、隐形人。
老板念及一起创业的情分,念及他的忠心和专业,每次出错,都还是选择包容他,给他改正的机会。但3年过去了,他粗心的毛病还是改不掉,结果就是经常造成印刷品报废,经济损失不算,还有随之而来的客户投诉和同事抱怨,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效率和公司的专业形象,这才有了这次被老板狠心辞退。这就是不注重细节管理的严重后果。
所谓细节管理(Details Management),就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找任何借口,哪怕是合理的借口,都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开始,从细节入手。
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也说过:“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
细节决定成败,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成就大事。反之,再宏伟的计划和辉煌的现在都有可能因为某个细节的漏洞而一败涂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03
为什么要特别注重“细节管理”?
1.总是追求“差不多”,只会毁了你
我们总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是讲做人不要太斤斤计较。但在做事上不拘小节只会害死人。做事更需要的是斤斤计较、分毫必究的态度。高手和普通人、精品和普通产品、五星级和无星级,真的差不多吗?其实差很多。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提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职场做事也是一样,认真做完了和用心做好了,其实差很多。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但做事马虎不注重细节,迟早只会害死自己和他人。
2.注重细节,是职场最基本的要求
老板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制造问题的。如果你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还总是因为马虎不断给公司制造麻烦,带来损失,试想,哪一家公司敢重用你,不淘汰你淘汰谁?
3.细节决定成败,世界级的竞争,都是细节竞争
苹果的成功,就离不开乔布斯近乎表态地注重细节打磨。为了重新设计OS 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
正是因为这样近乎变态地注重与产品有关的细节及其带给用户的体验,苹果的产品才会如此叫好,一次又一次带给用户惊喜。
而2019年票房破20亿的国产动画《哪吒》的成功,也离不开饺子导演和团队近乎疯魔的细节控。据饺子导演说,制作《哪吒》时,光剧本就打磨了两年,修改66次,先后找了60多家外包公司,超1600位制作人员历时三年才完成制作。仅哪吒的形象设计就有超100个版本,逾1000个面部细节控制点,经过千挑万选后才选择了其中最丑的一版。制作申公豹变豹子头的特效师,还因为被逼疯辞职,结果到了新公司还要接着做申公豹特效的新闻上了热搜,被誉为最惨特效师。当然,结果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可见,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是近乎完美地追求细节的必然结果。
04
职场中,如何做好“细节管理”?
1.牢记“海恩法则”,《用心做事》,将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在职场中,总是马虎、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好事,只是没有用心做事,说到底是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只是在假装“很认真”地工作。一个人做事用心与否,其结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我非常喜欢一句话: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连认真做事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天天只是在假装认真地应付工作,就更别提用心做事了,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作家李耀东在《用心做事》一书中提出“一个用心做事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只有用心做事,你才能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只有做事用心,企业和老板才会把你放在心上。”
那怎么用心做事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海恩法则”中找到答案。
海恩法则强调了2点:1.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和结果;2.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这里有两个很关键的点“人自身的素质”和 “责任心”。
人自身的素质,站在职场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一个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人,一定是一个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而对工作认真负责是用心工作的第一步。
责任心,即一个人做好分内事的自觉性。
格力铁娘子董明珠就是这样一个用心做事的人,她刚到格力工作的时候,为了追回一笔原本不属于她管的42万债务,她连续40天蹲守在供应商那里,凭借死缠烂打和坚韧的毅力,最终成功追回了欠款。而针对这段经历,她说,虽然不是她负责的债务,但是是公司的,那就必须追回来,这就是个人责任心和职业素质的良好体现。她在格力工作中,一切以格力的利益为中心,不允许任何有损格力利益的事情,所以一手缔造了格力传奇,这就是用心做事的结果。
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一定是能对事情敢于负责、勇于主动负责的人,他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强烈的责任感会促使他时时审视自己的工作,用尽一切心思去把工作做到最好。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2.用“匠人思维”做事,像工匠打磨产品一样打磨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什么是“匠人思维”?
在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一书中,他指出匠人思维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一种为了把事做好而把事做好的愿望。而所谓的匠人就是那种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为了别的,单纯就是想把事情做好的人。
相信大家买东西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一件产品有瑕疵,我们很大程度上不会去买。所以很多企业在做产品研发时,都力求反复打磨,将最好的产品呈现给用户。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时代,产品质量才是王道。
关于匠人思维做事,在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永不松动的螺母”典型例子。
日本哈德洛克( Hard Lock),这个只有不到100人的小企业,成立四十余年来只关注生产小小的螺母,而他们公司生产的螺母被称为永不松动。要螺母不松动,看起来简单,实现它却并不容易,公司甚至在其网站上公布了 Hard Lock螺母的设计图纸,并附有视烦详细讲解了 Hard Lock螺母的原理和制作过程。即便这样,大家也没法做出来一个与 Hard Lock效果一样的螺。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常年积累的独特的技术和诀窍,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是 Hard Lock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所在。
用匠人思维做事,用匠心精神专注打磨,就连一颗小小的螺母都可以做到如此极致的地步,可见匠人思维有多厉害。做事就如同做产品,任何一件产品,如果各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肯定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甚至被称为良心企业的产品,反之,可能一时能欺骗到消费者,长期肯定会失信于消费者,被列入黑名单。
在职场做事情也是如此道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如果能抱着一颗匠心精神,用匠人思维做事,像打磨产品一样用心打磨自己的工作,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把问题解决到位,那我们的工作还会有那么多问题吗?相信无论是谁都会为你的高度专业性点赞。细节控不可笑,不注重细节才可怕。
3.《刻意练习》摆脱做事马虎的恶习,以《习惯的力量》养成专注细节管理的好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出: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可见,做事马虎的习惯并非是改不了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刻意练习改正的。
那怎么进行刻意练习呢?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进行练习:
a.发现套路,也叫创建模型,即用心去发现你的工作背后的模式模型方法论。比如,做财务工作的都知道马虎是大忌,如何做到不马虎出错,你就要去学习统计学方法,并找到数据核对的套路、方法、工具,才能避免出错的机会。
b.刻意练习,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刻意练习就是去分阶段一块一块地完成工作核心算法下的大量重复动作。比如,拿健身来说,要想看到成功效果,在掌握健身方法后,就要不断锻炼每一块肌肉,重复成百上千次动作,才能塑造出你想要的八块腹肌、马甲线。工作也一样,你必须不断刻意去重复练习大量重复动作,才可能成功。
c.及时反馈,找到你的“教练”,可以是你的同事、上司、竞争对手,让其在工作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及时反馈,像一面镜子一样时时检视自己的工作,这就像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魏征总是敢直言不讳指出唐太宗的问题一样。
21天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项科学研究理论:人的行为习惯,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而重复90天以上,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刻意练习的结果是你会形成做事用心的良好习惯。
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Jack D. Hodge) 在《习惯的力量》中提出了“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于习惯”。
也就是说,倘若我们能看清并且改掉马虎的坏习惯,坚持养成细节管理的好习惯,我们至少就能在职场之路上得90分。
05
总结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细节决定成败,马虎和细心在职场收获的发展是不同的。总是抱着差不多思维做事马虎的人只会逐渐沦为小透明、隐形人、老油条,而那些注重细节管理的人,将会得到时间的奖励,他们会走得更高更远。
那如何改掉做事马虎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注重细节管理的好习惯呢?
1.牢记“海恩法则”,《用心做事》,将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2.用“匠人思维”做事,像工匠打磨产品一样打磨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3.《刻意练习》摆脱做事马虎的恶习,以《习惯的力量》养成专注细节管理的好习惯。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工作也是一样,工作中,0.01%的错误都可能会带来100%的失败。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职场如战场,如果你想比别人更优秀,就要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想把工作做得出色,就必须把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