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1 - 4.7
1、网信办关停18款传播低俗信息直播类应用
近日,网信办接到网民举报部分直播类应用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核查发现,被举报的直播类应用未能落实主体责任,缺乏内容安全审核机制,有的主播衣着暴露、行为极具挑逗性;有的直播时发布私人微信、QQ,诱导粉丝至社交平台进行色情交易等。经取证后,国家网信办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在应用商店下架并关停服务。
附:下架并关停违法违规直播类应用名单
红杏直播、蜜桃秀、蜂直播、压寨直播、蜜桃约、默默直播、ZANK、蜜播、假装情侣吧、一起秀直播、酸果直播、嗨播、桃花直播、BlueSky、觅蜜直播、悦橙直播、乐秀直播、蜜豆直播
2、警方揭交友APP桃色陷阱
近年来各类手机同城交友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围绕这些App出现的各类骗局也层出不穷。针对这一现象,重庆警方揭秘交友类App背后的诈骗伎俩,提醒网民注意防范。首先是“不盲从”,手机App市场鱼龙混杂,既有诱导用户付费行骗的,更有植入木马、秘密吸费、窃取用户信息等多种骗局,用户切记谨慎点击下载安装。其次是“不轻信”,要警惕满屏的优质主动发的交友资源,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再次是“不转账”,一旦触动“付费”、“打款”、“加会员”等关键词,就立即进行自我预警。
3、快递安全自律平台启动:未来快递单或变成二维码
快递带来的信息泄露引人关注,几大快递企业开始试水“隐私面单”,业内专家表示到最后面单上或许只留下一个二维码。由于不少信息泄露都是快递内部员工监守自盗引起,对此,中国邮政、EMS、圆通、中通、申通、德邦、宅急送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携手加入国内首个行业安全自律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为实现“员工黑名单”的信息共享,为了彻底封杀内鬼,各大快递公司联手,将记录在案的黑名单员工资料实现共享。
小盟观点:快递行业的所谓的“内鬼员工”,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递小哥,他们大部分都是职业的“黑灰产信息贩卖”人员,黑名单机制能有效防止这些蛀虫监守自盗。
4、网络犯罪呈现新型化、职业化、年轻化特点
近日,海淀法院发布了《2007年至2016年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网络犯罪案件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职业“黑客”网络犯罪案件凸显,一些黑客通过漏洞植入木马,利用木马远程控制大量别人的计算机,通过DDOS攻击、窃取机密信息、发送垃圾邮件、钓鱼网络诈骗、广告点击诈骗以及传播恶意软件和广告软件来获得利益。新型网络犯罪不断出现,而且传统犯罪网络化也呈增长态势。相较于普通刑事案件,网络犯罪案件中女性犯罪比例较高,以高学历青年为主。
5、揭秘互联网金融“现金贷”三大毒瘤
“现金贷”泛指无场景、无指定用途的小额贷款业务,近年来呈爆发趋势。但利率过高、野蛮催收、滥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层出不穷。现金贷宣传的往往是日息甚至是“无息贷款”,但用户实际付出的利息可能很高,甚至还有未明示的服务费。费用变相增加,导致有些用户最贷款越积越多,企业对用户实行催收的过程会产生一些恶性事件,比如饱受指责的“裸条”事件。出借资金的平台滥用借款人信息,向他人发送借款人照片等威胁还款,是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小盟观点:现金贷的野蛮生长必然会引起监管的注意,当负面事件越来越多,监管应该会有举动,这也是该行业的洗牌节点。
6、腾讯封停600余个色情传播和倒卖信息QQ群
2017年2月1日起,腾讯QQ安全团队开展了“网络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行动。4月1日,腾讯宣布,QQ安全团队重点针对涉嫌未成年色情传播、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的违法行为,至今共关停违法违规QQ群600余个,关停违法违规帐号500余个,涉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QQ群1500余个,共关停违规帐号1300个。同时腾讯表示,一旦核实某个QQ群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会对QQ群进行关停,并视情节严重情况,对群主和管理员帐号进行封停。
7、阿里巴巴:2016年协助打假超30亿
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在上海召开品牌保护沟通会并发布了《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年报》,年报披露,2016年阿里巴巴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880名;捣毁涉假窝点1419个;破获案件涉案总金额超30亿元,主动拦截删除的商品量是同期权利人投诉删除商品量的26倍。此外,阿里巴巴联手蚂蚁金服发布六大追杀手段,除了原有的平台终身禁止准入、协助公安破案、起诉售假店铺3三大手段之外,还新增了芝麻信用降分、禁止使用信贷产品、花呗和借呗等手段,拦截制售假分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