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是腾讯什么部门,的大部门平台与内容事业部PCG即将人员优化?
有手就行。
腾讯在贵阳有分公司吗?
没有,只有代理,但据说他们在贵安新区在弄分公司了,
腾讯在全国有四家公司。
1、深圳总部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天二路33号腾讯滨海大厦
邮编:518054
总机电话:+86-755-86013388
2、中国香港湾仔
地址:皇后大道东1号太古广场三期29楼
电话:+852-31485100
3、中国香港尖沙咀
地址:海港城环球金融中心南塔10楼
电话:+852-31485100
4、中国台湾
地址:台北市信义区忠孝东路5段68号21楼A1室
邮编:110
电话:+852-31485100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腾讯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华为畅连能否取代微信?
同事花了8888元买了一台华为p40Pro+,出于对价格的好奇,我拿他的手机试玩了一下。在试玩过程中我看到了畅连这个app,我问他:这个app是干嘛用的?同事告知:和微信差不多,一个社交工具。我问:这个畅连比微信好用?同事说:比不上微信,有时候会发送一些不良信息,烦的很!所以我几乎不用。听到同事的答案,我才知道,并不是华为做什么app都能够成功。好比华为联名汽车极狐阿尔法,一个月卖出的数量还不大特斯拉的零头,所以华为并不是万油金招牌。
那么华为畅连有没有可能取代微信呢?我的答案是:毫无可能!原因有五,第一,微信很强大,市场规模大,想要取代微信没有10年时间几乎不可能。第二,微信有社交基础,而华为没有,从来只听说强者取代弱者,没有弱者取代强者的道理。
第三,微信体验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畅连做不到。第四,畅连只是华为手机功能的延伸,华为没有取代微信的野心。第五,和米聊一样,畅连只限于华为用户,米聊的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下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我简单说明下畅连是什么?和微信有什么区别。
1,华为畅连是干嘛的?和微信有哪些区别华为畅连是华为推出的一款高质量通话、语音、视频、发送信息的app,这个app早期是融合在通话界面,由于运营商的压力,华为把畅连打造成一款独立的app。畅连的功能有不少,可以多方通话,更可以跨设备使用,在鸿蒙系统的加持下可以实现平板、手机、电视之间的通话联系,更为难得的是畅连还可以实现屏幕共享,所以在通话方面,畅连确实有过人之处。
而微信也具备通话、语音、视频、发送信息等功能,但微信已经打造成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有具备了社交、购物、娱乐、支付、交通、游戏、搜索、资讯等各种各样的功能。毫不夸张的讲,微信已经深入用户的方方面面,是广大用户生活中不可取代的app。
总结下来:畅连是华为推出的专业级别交流平台,除此之外,畅连在其他方面没有过人之处。反观微信就不一样,它是广撒网,而且每一张网都还做的不错。那么畅连无法取代微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接着讲。
2,微信已经成为社交巨头,米聊、飞信不能抗衡,畅连也无法抗衡微信是做即时通讯的第一吗?显然不是!中国移动的飞信,小米的米聊都比微信早。但微信和qq用户打通了账户开环,qq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在qq强大的用户基础上面微信在短短一年就获得了上亿的用户,自此,微信成为了仅次于qq的社交平台。经过8、9年的发展,微信打造了游戏、抢红包、公众号、支付、娱乐等优质体验,特别是二维码支付让微信的使用频率达到巅峰。因此微信不再是简单的社交平台,而是一款综合性功能的生活平台。
微信的强大有目共睹,除了微信之外,你再也找不到一款即时通讯的app,比微信早些发展的飞信、米聊已经消失匿迹,比和微信同一时期的钉钉、旺旺也只能偏安一隅,不成气候。而畅连和钉钉一样,只能在各自的领域被使用,钉钉是工作中使用,而畅连也只被华为用户熟知。面对微信这样的巨头,畅连就像一只雏鸟弱不禁风。所以畅连想取代微信,也许10年后会有希望,但现在几乎不可能!
3,微信有11亿人的社交基础,华为的社交基础可忽略不计据不完全统计,微信的用户达到惊人的11亿人,每天活跃用户更是达到3亿。毫不夸张的讲,微信是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app,这得益于微信的社交属性,以及qq强大的用户支持。微信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这个金钥匙就是:自带社交属性。
没办法,有腾讯这个大靠山,有qq这个大哥,微信在社交方面先天占有优势。反观畅连就不同了,他自带社交属性吗?并没有!畅连说白了就是华为内部的一个交流app,你不用也可以,用也行。面对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你觉得他能和微信竞争吗?
二者在起跑线上就有不可跨越的沟壑,现在微信已经发展成社交巨头,你畅连拿什么和微信竞争?有道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作为强者的微信不可能有被弱者取代的道理。
4,微信的功能是综合性的,畅连功能太单一一款app能否取代另一款app,不仅要考虑基础用户的数量,更要考虑它的体验。虽然很多人对腾讯公司颇有微词,但他们还是每天使用腾讯公司的产品,而微信又是这些人不得不使用的产品。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在微信通讯录里面,要想联系,你不能没有微信吧。甚至你相亲一个对象,别说给你的不是电话号码,而是对方的微信号,这不就是微信社交体验的优势吗?
在社交的基础上,微信还打造了交通、娱乐、理财、支付、游戏等功能,这些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其体验也受到用户的认可。而畅连给大家带来什么呢?你想找家人、朋友、同事聊天,还需要他们使用华为手机,而华为手机并不是人人都有一部,所以畅连的社交体验就局限性很高,体验也差强人意。
华为畅连在社交领域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更不要说交通、娱乐、支付、游戏等方面的体验了。一款app无法满广大用户的需求,它凭什么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5,畅连是华为手机通话功能的延伸,华为无意和微信竞争很多华为用户爱屋及乌,因为喜欢华为手机,所以希望华为的相关产品都获得成功。比如华为推出了联名汽车,这些用户认为华为将超特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的NO1。比如华为推出了无人驾驶视频,很多华为用户就认定华为无人驾驶业内第一。对于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很可惜,华为只愿意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整合商,不愿意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所以华为用户是不是自作多情呢?
同样的道理,华为畅连在推出的时候就是华为通话功能的延伸,它旨在为华为用户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沟通机制,并没有想挑战微信的野心。所以华为用户也看到了畅连只是在沟通机制上进行升级,其使用范围也依然局限于华为用户。
更何况打造一款集社交、娱乐、理财、游戏等功能于一身的平台,其中花费的开发资金、推广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以华为的体量也很难完成。更何况华为面对的是微信这样强大的对手,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花一个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办一件成功率为零的事情,这不是无事生非嘛!
6,米聊是前车之鉴,畅连还能走多远呢?米聊是小米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app,我还记得雷军讲过小米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小米手机、MIUI、米聊。而这三驾马车最有前景的当属米聊,因为雷军看到即时通讯的发展前景。很可惜,雷军有战略级别的眼光,但他还是被腾讯强大的商业模式给击败,米聊在微信推出后就节节败退,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米聊的退出不仅和腾讯微信的外部因素有关,其自身原因也不可忽略。
第一,米聊只能在小米用户之间使用,限制了用户的推广,这和畅连如出一辙。第二,米聊的体验界面相对单一,远不如微信,这和畅连又是同一情况。第三,米聊在后期成为不法分子谋利的方式,这些不法分子利用发送不良信息的方式吸引米聊用户,以此获得不正当谋利。而畅连目前也有这样情况发生。
由此可见,米聊走过的路,畅连也在步入后尘。如果畅连不加以升级,不推出新的理念,那么很可能推出历史的舞台。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取代微信,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7,写在最后华为和腾讯都是国产企业的骄傲,他们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所以不存在谁取代谁。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竞争,并不是把你打到,然后接手你的地位。就像畅连一样,它只是给华为用户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通话声音更清晰,视频对话更流畅,而这只是对微信通话、视频的一个补充。
因此畅连取代微信这种想法,我觉得可以休矣。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消费者服务,这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有没有高人有看中的潜力行业愿意分享?
不是高人,但愿意分享。
潜力行业是趋势造就的,没趋势生去造是非常难的。首先声明以下是废才君原创,网上搜不到:
第一,针对单身族的产品与服务中国单身人口已破2亿,相当一个大国的人口总量了。但中国尚没有形成专门的单身产品线和服务业。比如生活用品用具这块,她焖个饭不能用三口人以上的电饭煲吧,一个人不能弄套大体量的家具吧。她养个宠物人出门了得有人照看吧,家里乱了谁帮着收拾(收纳整理)啊,没有伴侣找个临时的谁能提供啊等等,展开去想。
第二,针对养老的产品与服务小到护理产品和服务,中到陪伴型机器人,大到养老设施和土地供应(顺便说句,现在买城市周边的地,用不上十年一定大涨),我们都差太远了。
第三,新媒体以及相关的培训和分工服务传统优势媒体都日渐衰落了,手机成了媒体入口了,自媒体人还在成长期,那你说该做什么(这点头条号看的远啊)?很多人拍个抖音都不专业,她需要花钱找人教她。
第四,人工智能及相关配套服务。这个不用细说了,仅无人汽车一项就不知多大的产业链又出现了。
第五,新文化、新教育与新娱乐。现在的中国人文化底蕴差太多,拍个电影都出拍不出几部象样儿的。人的口味变叼了,品味提升了,文化娱乐势必要跟着改变,各种新的作品和创作需求将源源不断,永无止境。
第六,健康与美丽相关现在这些健身房、保健品及美容院未来看都是小儿科,创新提升空间太大。
第七,传统行业精细化有人说,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太对了。因为之前的中国人做啥专业不够匠心,所以,未来看吧,最大的机会在这里。
第八,与上述行业相关的一切制造业、服务业与职业包括生产加工产品的、搞材料供应的、玩动漫的、玩人力资源的、玩理财规划的、玩文字的、玩培训的、玩辅导的等等。
腾讯pcg事业群有哪些产品?
新成立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即Platform and Content Group),掌门人是COO任宇昕,该部门将对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中,与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数字内容、核心技术等高度关联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块,进行有机地拆分和重组。
IEG只保留游戏,新成立的PGC部门整合了其余所有IP内容业务,旗下有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体育、微视、腾讯影业等业务。此次调整没有把微信公众号划归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腾讯方面表示,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开放体系的内容生态以及服务,它是微信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
如果说过去几年我国的云市场属于发展初期的观望阶段,那么2018年则属于云与各垂直行业深度结合的过渡期。无论从政策监管还是客户认可度上,对于推动企业上云都显示极大的利好。
8月10日,在工信部印发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云海巨大众企业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已有391家企业获得我国工信部颁发的互联网资源协作(云服务)牌照。
我国云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在逐渐缩小
从全球范围看,云市场也逐步向巨头靠拢。在2018年基础设施即服务魔力象限中,Gartner大幅缩小了这个领域,只剩下六家供应商:AWS、微软Azure 、谷歌、阿里云、Oracle和IBM。而与此同时,国内云计算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例如,7月份,外媒披露了当时最新一期的2018 Gartner全球云存储魔力象限,全球前四依然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CP和阿里云,与去年相比最大变化是,谷歌和阿里云各自跃升了一个象限,分别跻身领导者和挑战者象限,这是中国云计算厂商首次进入Gartner云存储挑战者象限。
10月26日,Gartner公布了2018年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评选结果,阿里云成为该领域最大黑马,以国内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的身份,首次入选并且进入远见者(Visionaries)象限,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进入该榜单。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双11”阿里云实时计算处理能力已经达到17.18亿条/秒。阿里云新增调用的弹性计算能力累计超过1000万核,相当于10座大型数据中心,创造了脉冲计算的新纪录。阿里云能够经得起如此大计算力和瞬间流量的冲击,足可证明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巨大成就。
与公有云不太一样的是,全球最大的私有云市场就在中国。前不久,计世资讯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除VMware外,“三华”(华为、新华三、华云)悉数登场领导者象限,形成了中国私有云市场新格局。
在具体市场上,日前,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30亿美金,其中IaaS市场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3%。其中,腾讯、中国电信增速均超三位数。
云计算向行业纵深发展 政务云成最大“香饽饽”
在行业应用上,当前,我国云计算的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传统行业渗透,各大云计算厂商纷纷进军行业云市场,行业云进入到了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这其中,政务行业已经成为各大云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根据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目前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已接近 300 亿元,全国超九成省级行政区和七成地市级行政区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政务云平台,政务云用云量增长迅猛,超过了传统产业、金融、互联网等其他行业。包括基础电信企业如电信、联通,IT 企业如浪潮、曙光、华为等,以及腾讯、阿里、京东、数梦工场等互联网企业均在政务云方面重点发力。
此外,在金融云市场方面,银行纷纷建立科技公司,兴业数金、融联易云、招银云创、建信金融、民生科技等银行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在银行云方面进行发力。 工业云市场方面,海尔、中移物联网、阿里云、浪潮等产业链各环节厂商纷纷搭建有自己特色的工业云平台。
作为电信运营商,经过长达十年的云计算探索和积累,中国移动的大云产品也已经面向政务、金融、教育等行业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云解决方案。
此外,联通沃云和电信天翼云也均推出基于各行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云网融合上,电信天翼云打造了20毫秒时延的云网络生态圈,让云服务也变得更加快速。并且在传统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基础上提出专属云概念,充分发挥私有云和公有云各自的优势。而中国联通旗下的“沃云”,从最初的云网对接、云网协同,在今年已经发展到云网融合阶段,通过打造“云网一体” 的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网络 + 平台 + 产品+应用”的云网一体化服务。
我国企业在OpenStack开源社区地位日益提升
前不久,IBM以340亿美元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Red Hat,让第二大开源软件OpenStack受到了更多的关注。2013年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OpenStack的初创公司以及OpenStack技术大咖,中国公司陆续获得OpenStack基金会的黄金会员资格、白金会员资格。
截至目前,OpenStack基金会的会员数已经达到10万,覆盖了全球187个国家,675个组织。OpenStack 基金会8 家白金会员中,华为和腾讯就占据两个席位,在20个黄金会员中,更是有九州云、中国移动、EasyStack、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浪潮、新华三、UnitedStack、中兴等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OpenStack中的席位和地位正日益提升。
据了解,华为于2012年加入OpenStack社区,次年即升级为社区黄金会员,2017年又晋级为白金会员,也是亚洲第一家白金会员。近年来,华为在全球建设了众多基于OpenStack的多种部署模式的云,并为社区贡献了大量开源代码。
OpenStack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目前的国家战略和创业浪潮的影响,自主可控的政策推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热情,以九州云、EasyStack、UnitedStack为代表的初创公司在OpenStack进入中国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而华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腾讯等大型企业的加入,让OpenStack的中国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使得OpenStack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远超国外。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年OpenStack用户调查报告》中,华为、EasyStack和红帽位列前三,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占据OpenStack基金会用户调查报告供应商排名榜单的前两名,充分反应出中国新一轮企业客户在OpenStack技术选择上的持续看好,OpenStack已经成为中国私有云事实上的标准。
云途仍存挑战 企业当如何应变
我国云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差距依然明显。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云服务厂商多为国外企业,从营业利润来看我国大部分云企业仍然处于负利状态,而亚马逊AWS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高达21亿美元,利润率达到31.1%,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我国云企业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此外,云安全问题和风险管理形势日益严峻。2018年,网络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美国中央情报局遭遇Vault7黑客攻击,WannaCry勒索软件爆发,以及Equifax公司数据泄露等种种事实成为摆在IT行业面前的不定时炸弹。为此,今年生效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数据处理者的数据保护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未来,云服务商如何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避免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悲剧。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很难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混合云、多云成为新的解决问题的手段,IDC预测全球未来混合云将占据整个云市场份额的67%,根据信通院的混合云评估结果,当前混合云的组网技术主要以 VPN 和专线为主,而 SD-WAN由于其快速开通、灵活弹性、按需付费等特性也逐渐得到用户的青睐。
在走向多云的道路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亚马逊和谷歌提出了“反向混合云”模式,以公有云为主,私有云为辅,将公有云技术在企业数据中心中实现,典型行业场景以互联网为主。国内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华云数据则提出“正向混合云”,从企业复杂的IT现状出发,以私有云为主导,融入公有云能力,为企业客户构建公有云及混合云环境,满足企业按需扩展、易于管理、安全可控的信息化升级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高行业数字化转型能力。
为寻找新的商机和突破,百度、腾讯、阿里也在不断升级扩大云业务版图。9月30日,腾讯迎来时隔6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原有七大事业群(BG)调整为6大事业群,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11月26日,阿里集团进行最新一次组织体系升级和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集团首席技术官(CTO)张建锋(花名:行癫)兼任总裁;12月18日,百度宣布公司架构调整,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
金山云则选择与全球CDN鼻祖Akamai战略合作,金山云依托Akamai在全球超过130个国家的逾1700个网络节点覆盖,打通海外优质CDN资源,形成完备的出海服务能力,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小结
根据《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合规经营、上云安全、实现赢利,当成为云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