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联盟,为何唯独剑圣鲜有人知?
引言
一部千年的历史,里面蕴涵了无数的人与事。
在这千年历史之中,各个领域里面都涌现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对于这些人才,后世的人们为了表达对其敬仰。
让这些人由原本的具象化,变得开始信仰化,这样一来,就有了“仙”“圣”一流。
分析无论是“仙”还是“圣”都代表了后人对前人的尊重。
当然,“仙”与“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仙”更为飘逸,行云流水,难以琢磨,譬如说诗仙李白,兵仙韩信,酒仙刘伶;而“圣”则是偏向于稳重,厚德载物,譬如诗圣杜甫,兵圣孙子,医圣李时珍。
• 何为圣?谁是圣?
什么叫做“圣”呢?看过封神演义,对中华神话谱系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圣”是合道之人,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才可以为之“圣”。
整个中国神话体系,神仙众多,但在众仙里面被称之为圣的,却寥寥无几。算来算起,不过七个人而已。不过这些神话中所谓的“圣”,基本上都有一个必经的路,那就是合道。
领悟了“道”的境界才可以被称之为圣。不是修道领域,而是凭借技能的,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称之为圣呢?
通达事理,才智过人者为圣。通达事理,就是“德”,就是“道”;而才智过人,就是他在这一领域能够达到的水平。
提起来圣,除了能力本身之外,还要在德行上有一定境界的,才能被人称为圣。很多领域里面被称之为圣的,也都由具象的人格化,称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
那么,中国古代的“圣”有哪些呢?
题目中所说的,中国古代有八圣,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中国古代的“圣”绝对不止八位。接下来,咱们就简单地聊几个被人称之为“圣”。
酒圣杜康:据《史记》记载,杜康是夏朝的国君。他是酒的发明者,与创作者。后来卖酒、酿酒的行业都供奉杜康为始祖。
兵圣孙武子:《孙子兵法》可以说是流传至今,最全面的,最古老的一本军事理论著作。后世的兵法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独立于《孙子兵法》之外。
琴圣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身为楚国大夫的俞伯牙,一生钟爱抚琴。后来遇到了知己钟子期,可以理解其音乐,为他喝歌。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生不再抚琴,这是琴道之圣,也是交友之典范。
元圣周公旦: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是后世名臣追随,效仿的典范。被儒家尊为元圣,是儒家思想真正的开端。
文圣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造者,是后来读书人都要供奉的祖师爷。历代帝王,基本没有不尊重孔子的。在世之时就是天纵之圣,后来被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复圣颜回: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就连孔子都觉得他是圣人,到了唐朝的时候,颜回被封为兖公,宋朝封他为兖国公,元朝封他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又尊为复圣颜子。
亚圣孟子:孔子儒家思想重要的继承人,曾提出过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在元朝的时候被封为亚圣。
武圣关羽:亘古一人,才色不爱。是历代武将追随的典范,雍正年间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有了相同的地位。
茶圣陆羽:中国茶文化之大成者,后世之人想了解茶之文化,不可不读陆羽。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药圣李时珍,一部《本草纲目》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是集药学研究之大成者。
当然,中国的圣人绝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医圣万密斋(还有张仲景也被尊为医圣)、百工圣祖鲁班、盗圣柳下跖、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诗圣杜甫
总而言之,“圣”基本上就代表了一个领域的顶级人才。常常被后世的人们供奉为祖师爷的。
• 剑圣是谁?为何鲜有人知?
“剑”被誉为百兵之尊。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名剑,比如说湛卢剑、巨阙剑、鱼肠剑、赤霄剑、承影剑、寒光剑,这些名剑现如今已经成为各种武侠小说中的常见客户了。
而擅长使剑的人也有很多,三国时期的马超就是用剑高手,他所创的出手法也被后世所流传;同时代的魏文帝曹丕,也是用剑高手;唐代的公孙大娘,以剑化舞名动一时;近代的李景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剑仙,创立山东国术馆,还曾在张作霖手下当过兵。
那么谁又是剑中之圣呢?他就是唐朝的著名将领裴旻。裴旻曾参加过对契丹、吐蕃的作战,被封为左金吾大将军。
唐文宗的时候,裴旻的剑舞,与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被并称为“三绝”。据说他曾教授过李白剑术,那个以剑舞闻名的公孙大娘也是裴旻的弟子。
可是大家不禁要问了,同为唐代三绝,裴旻剑圣的名号在后世为什么不如前两位,甚至和他的弟子公孙大娘相比还有所不如呢?
裴旻是以剑舞闻名,而并非剑术。他的剑术到底有多高明,战场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古代作战来看,剑并非是主要武器,将军们之所以佩剑,以剑指挥的作用要大于实际拼杀。
再者说,裴旻的剑术并没有被传承下来,后世的练剑之人也没有人练过裴旻的剑法。
这或许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在于“信仰”“供奉”。其他的“圣”都由人格化,变成了信仰。成为了一个行业领域的鼻祖,被后人所供奉。
可裴旻并没有成为信仰,后来练武的人即便是练剑,他们更为尊奉的也是武圣关羽,没人会在意裴旻是谁。再加之,裴旻的剑圣之名,乃是民间所推,没有得到官方的封号。也是其影响力不高的一个原因。
结语中国古代圣人,并不只有八位。几乎每个领域中,都有其中的“圣”。
而裴旻作为剑圣,在当时虽然有“唐代三绝”的美誉,但他的剑舞并没有能够一直流传下来。更何况,他缺少了由人格成为信仰的转变。
也就是说裴旻始终停留在人格化而没有晋升为神格化。没有成为领域的祖师爷,以剑技搏杀在古代多为刺客,而刺客领域有自己的祖师荆轲。
同时,裴旻剑圣的名号也是民间加在他身上的。官方并没有封他为剑圣,这样一来,裴旻剑圣之名就慢慢地被人遗忘了。
温瑞安全部武侠小说?
四大名捕系列:
《会京师》
《斗将军》——《少年冷血》《少年追命》《少年铁手》
《斗僵尸》
《打老虎》
《震关东》
《大对决》——《碎梦刀》《骷髅画》《杀楚》《逆水寒》
《战天王》——《纵横》《风流》
神州奇侠系列:
《正传神州奇侠》——《剑气长江》《两广豪杰》《江山如画》《英雄好汉》《闯荡江湖》《神州无敌》《寂寞高手》《天下有雪》
《外传血河车》——《大宗师》《逍遥游》《养生主》《人世间》
《后传大侠传奇》——《大侠传奇》
《别传》——《唐方一战》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
《温柔一刀》《一怒拔剑》《惊艳一枪》《伤心小箭》《朝天一棍》《群龙之首》《天下有敌》
神相李布衣系列:
《杀人的心跳》《夜梦色》《天威》《神医赖药儿》《刀巴记》
白衣方振眉系列:
《龙虎风云》《长安一战》《落日大旗》《小雪初晴》
七大寇系列:
《凄惨的刀口》《祭剑》《战将》《闯将》《锋将》
侠者系列(今之侠者):
《空手道》《石头拳》《铁线拳》《天台》《台风》
七帮八会九联盟:
《杀了你好吗》
游侠纳兰系列:
《请借夫人一用》《请你动手晚一点》《绝对不要惹我》《杀手善哉》
不平社系列:
《黑火》《金血》《红电》《蓝牙》《绿发》
武侠文学系列:
《杀人者唐斩》《刀丛里的诗》《吞火情怀》《侠少》《乱世情怀》《短篇》《极短篇》
现代推理小说:《七杀》
其它:《江湖闲话》《散文杂文》
刘禅为何娶张飞的女儿为后?
刘禅的皇后史籍记载有两位,一位是敬哀张皇后,另一位同样也是张皇后,只不过因为刘禅降魏,没有谥号。这前后两任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敬哀张皇后是由刘备做主娶进门的,第二位张皇后,也就是刘禅曾经的小姨子,则是他自己娶进门的。
张飞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下属之一,在镇压黄巾暴动之时便已经跟随刘备,和关羽二人是刘备最早的班底。同时,张飞还是刘备最初的“金主”。张飞虽不是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但家底还算殷实。可张飞却变卖了所有家当,跟随刘备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革命感情”是旁人无法相比的。
之后张飞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刘备最落魄之时也从未离弃。长坂坡刘备兵败之时,张飞更是率领二十骑断后,使得曹军不敢追击,救了刘备的肉体生命和政治生命。刘备率师入蜀后,张飞又在巴郡收服了巴郡太守颜严,在巴西郡击败了曹魏大将张郃,为刘备在大西南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章武元年,刘备正式称帝,张飞被刘备任命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司隶校尉是什么?是负责监督京师和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刘备让张飞领这个差事,足见对其的信任。
关羽这个人虽然资格老、功劳大,对老板刘备也算是忠心耿耿。但是,为人比较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和同僚的关系都不是很和谐。而且,关羽身上一直背负着一个政治污点,曾经兵败降曹。他的汉寿亭侯正是彼时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给的,原因是关羽帮曹操斩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关羽对此十分受用,离开曹营之后也一直以这个汉寿亭侯为荣。虽然关羽是主动离开曹操回归刘备麾下的,但是,这个政治污点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洗刷的。刘备之后虽然对关羽依旧大为重用,但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点儿芥蒂的。这或许正是刘备和张飞更加亲近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章武元年,刘禅娶妻之时,关羽已经兵败被杀。而此时的张飞在刘备阵营中绝对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彼时,马超虽然官居骠骑将军,名义上在张飞之上。但是,马超毕竟是个外来户,其实际权力和地位远无法与刘备的铁杆跟班张飞相比。政治是现实的,关羽已死,作用已然不大。而与张飞联姻,既是对老部下的肯定,同时也是结成政治联盟。毕竟入蜀之后,老班底、外来户和新同志之间并不十分和谐,刘备也需要有人镇场子,而张飞自然是首选。于是,章武元年,张飞的女儿成了刘备的儿媳妇。刘禅即位后,张飞的女儿随之成为了皇后。
但是,建兴十五年,这位敬哀张皇后去世后,刘禅又娶了小姨子为继后就与张飞无关了,毕竟张飞都已经死了近二十年了。虽然张飞死了,但是作为首席外戚的张氏家族影响力还在。张飞的小儿子张绍在姐夫手下不仅承袭了父亲张飞的爵位,而且官拜侍中、尚书仆射,加之又是皇后的亲弟弟,其实力不容小觑。恰好建兴十五年又处于一个政治节点建兴十二年之后不久。这一年正是蜀汉权臣诸葛亮死后的第三年。这个时侯的刘禅正处于摆脱诸葛亮政治阴影、树立皇帝权威,自己独立掌权的起步阶段。面对诸葛亮的旧人、事实存在的派系和错综复杂的朝局,想要牢固握住权柄的刘禅同样需要有人来镇场子、帮把手。而这个时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小舅子张绍就成了不二人选。这可能就是刘禅两任皇后都是张飞女儿的原因吧。
最后说一句,很多人肯定会说,张飞豹头环眼的,生的女儿能好看吗?刘禅怎么受得了,连续娶两个。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并不像秘书作品中那样,虽然算不上帅哥,但还是非常MAN的,而且并不丑。因此,张飞的女儿即便算不上是美女,起码应该也不丑。更何况,政治联姻,就算是丑八怪,刘禅也只能认了。
我们常把黎民百姓连在一起说?
黎民百姓这个词我们没少听,但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古代人所说的“百姓”并不是因为《百家姓》,《百家姓》成书实在宋代,但是这个时候宋代,早就已经有了百家姓的称呼了,这两个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百姓”在前,《百家姓》在后。
我们知道了百姓这个称呼的由来非常早,但是为什么他却总是与黎民放在一起被人们所提及呢?黎民百姓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在那个时期的“黎民”跟“百姓”是分开的两个词,而它所代表的是两种人。
“黎民”一次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的“九黎族”,这个九黎族就是蚩尤的后人,《山海经》中记载,在四千多年前,黄帝跟炎帝联合打败了蚩尤之后,蚩尤的族人就来到了炎黄部落后被称作“黎民”。所以说“黎民”代表的其实是蚩尤的后人。
而“百姓”在当时代表的就是炎黄部落的民众,但是为什么要用“百姓”这个词呢?因为当时炎帝跟黄帝的联盟其实是迫于无奈才联合,因为当时的蚩尤实力太强大,所以两个人被迫组成的联盟对抗蚩尤,但是这个联盟并不牢靠,在打败蚩尤之后两个部落就发生了冲突,而最终胜利的一方是黄帝,也就是黄帝将两个部落统一了。
但是在当时,部落都是有氏族组成的,炎黄两个部落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多个氏族,而在每个氏族之中又都有着自己的姓氏,所以炎黄部落的族人被称作了“百姓”。
而到了西周时期这两个词就有了等级地位的不同,西周是一个奴隶制王朝,“百姓”一词到了西周的时候就变成了贵族的象征,但是不同于它的“黎民”有的是自由身,而还有一些就是奴隶,总结来说,“黎民”跟“百姓”更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对立面。
而这种对立的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土地的私有制出现了,宗族世袭制度被破坏,所以“百姓”的地位就被降低了很多,甚至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降到了“黎民”的行列。
也就是这个时期,“黎民百姓”组合在了一起,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百姓的称谓其实还有很多种,每一种称谓都有其来历。常见的有百姓、黎民、布衣、平民、草民、黔首、黔黎、生民、庶民、齐民、庶人、黎庶、卑庶、苍生、黎元、黎氓、黎苗、氓隶、细氓、细民、下民、下人、生灵、苍生、苍民、丁口、白身、白丁、白士、白屋、编户、生民、民众、匹夫等。
唐宪宗时期和吐蕃之间有什么战争发生吗?
唐宪宗李纯是中唐时期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其在位的十五年间(805-820,年号“元和”),任用李吉甫、杜黄裳、李绛、裴度等几位贤相,力主革除弊制、养兵削藩,讨刘辟、除李琦、收魏博、平淮西、灭李师道,中学课本上《李愬雪夜入蔡州》便发生在这一时期。[1]
随着唐庭权威的再度树立,沉疴数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几乎一扫而空,各地藩镇都开始重新上缴赋税,接受朝廷任命的官吏。如果不是之后穆宗、文宗等几位皇帝实在不堪,唐朝的国祚尚有逆转的可能。
正因于此,目前史学界多将目光专注于“元和中兴”时期,“两税制”推行和“削除藩镇”之上,少有人关注宪宗在位期间唐蕃两国的博弈。
今天,我们就宪宗在位的十五年,从唐蕃二百年的关系史中抽离出来。看看这个颇有意味的时间段里,唐蕃两国是如何在朝堂、沙场两个层面角逐博弈的。如果用一条曲线来勾勒出唐蕃二百年的关系史,那太宗时期处于上扬周期,最高点是文成入藏后的十年。
之后,在高宗武后时期开始震荡下行,中宗李显嫁金城公主入藏,至玄宗天宝年间,两国关系开始转暖,虽依旧上下摇摆,但总体保持平稳,算是一段略有上升的盘整阶段。
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并吞河拢西域,两国关系断崖式跳水,战争成了对话的主要方式,尤其在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平凉劫盟事件爆发后,唐蕃关系跌入谷底,几乎断了使臣互访。
宪宗即位后,曲线再度上扬,两国在朝堂、边疆两个战场上斗得你来我往。
(这其实恰好说明了,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历经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的黑暗期,至宪宗时已有了还手之力。)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的盐州之战以唐军获胜告终,此后两国再也无心恋战,和谈成了双方唯一的选择。
公元821年的“长庆会盟”(唐穆宗长庆元年),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最后一个高点。之后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内政外交彻底崩盘,吐蕃王朝灭亡,再无唐蕃关系可言。
这条绵延二百余年的曲线,波动之剧烈,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古代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史上极为罕见,以至唐庭上下皆以“边患莫大于吐蕃”为论。
对于这点,我在之前的文章《唐蕃百年国战的阶段与转折中》中,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不过那篇文章主要关注两国的战事,对外交层面涉及较少,今天我们会从外交和军事两个维度入手,把元和时期的博弈细细讲来。首先需要申明一点,两国百年的关系史是不可能用一句话简单描述的,这是一曲和缓与紧张反复出现的乐章。
在这个乐章里,强与弱不但相对,而且是个不断转换的变量,没有谁一直强或一直弱。
要知道,在唐蕃交往的二百年里,有纪录可查的战事多达197次,边境摩擦无以计数,如果某一方持续积弱,早就亡国灭种了。
因此,不要拿某一场或某几场战例出来说事儿,一战胜败、一城得失都不足以左右国战的走势。
就比如,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曾攻入长安,但之后数十年却再也无力染指关中,并不是吐蕃军力变弱了,而是唐朝以泾源(甘肃泾川县)为节点,构筑更严密的防御体系,并将最有战斗力的朔方军调至西部防守陇山(六盘山)。
古代战争通常都有很复杂的历史背景,有时候战役的酝酿期,甚至比战役本身更值得玩味,就像吐蕃入长安的战例,远不像网上流传的那么简单,有机会我们把这段仔细说说。
好了,经过刚才叙述,大家对唐蕃间绵长的关系,已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现在,我们来始说宪宗时期唐蕃关系的变化。
刚才提及德宗朝“平凉劫盟”爆发后,两国关系全面进入冰冻期。
在此期间,德宗接受了李泌“北和回纥、西联大食、南通南诏”的连横之策,在东亚构建了一个“反吐蕃联盟”,史称“贞元之盟”[2]。
应该说“贞元之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回纥(后改称回鹘)在与唐朝结盟后,同吐蕃在天山南北爆发了多次血腥的战争,极大消耗了吐蕃的军力。
794年6月(唐德宗贞元十年)南诏国也与唐朝重归盟好,并与吐蕃兵戎相见。面对南诏国的背离,吐蕃朝廷极为愤怒,称南诏为“两头蛮”,以斥其“首鼠两端”[3]。
身在多国围攻之中,吐蕃也有点招架不住,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开始谋求同唐朝缓和关系,以便集中军力同回鹘死磕。
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五月,吐蕃首先向唐朝伸出了橄榄枝,吐蕃使臣论颊热入贡长安,商讨和谈会盟之事。
这次,德宗没有执行他著名的对蕃“三不政策”(不许入境、不接盟书、不见使臣),不但接待了蕃使,还在六月遣右龙武大将军薛抷还使吐蕃。
这次十七年间的首次互访,意味着两国冰冻期的结束。
德宗态度的转变,有可能基于上年唐军在维州(四川理县)大胜吐蕃,生擒了吐蕃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大使论莽热[4]。这让他觉得,有底气开始和吐蕃恢复接触。
两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充满悖论,有时“接触反倒需要更多勇气,而封锁却源于怯懦”。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依旧反复出现。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李适驾崩,长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改国号“永贞”。但顺宗李诵只干了八个月皇帝,便禅位其子李纯,自己做了太上皇。
李纯便是我们的主角,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宪宗,年号“元和”。
李纯继位后,唐蕃关系继续缓和,两国会盟之论不断发酵。但朝堂上使臣往返的热络局面,并没有映射在边疆地区,吐蕃军队依旧岁岁寇边,唐军也在随时谋求反击。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古代王朝文武之间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军功是武将晋升的唯一途径,所以发动战争变成了一件可以获利的买卖。
而吐蕃则更为严重,由于吐蕃军队的战果是分账制,赞普和边将各得其利。导致战争成了边将及其家族,获取财货的最佳手段,会盟就意味着断了豪门的财路,边疆节度当然不愿意了。
对此,中原史料里很几条很有意思的记载。上面三条记载,前两条记于《册府元龟·将帅部》和《全唐文拾遗》,说的是吐蕃岁岁寇边劫掠唐朝财物;后一条,记载于《资治通鉴》是唐凤翔节度使李惟简,告诫唐朝边将都老实点,别乱搞事情[5]。
由此可见,唐蕃国境线两侧的战争贩子其实都挺多。因此,唐蕃两国的关系始终在战和间左右摇摆,多次发生和谈使臣刚刚到达,边境却以大打出手的情况。
例如元和十三年十月,吐蕃使臣论矩立刚到长安,次月吐蕃边军便入寇河曲、夏州(陕西靖边县)大肆掠夺,引得宪宗下旨斥责[6]。
当时,往来奔走的使臣是个很有风险的工作,唐蕃两国都发生过君主暴怒,扣留使臣的事情发生,有些甚至一直囚禁致死。元和十三年这次,宪宗便直接扣了论矩立。[7]
但元和年间,两国和好已是大势所趋,吐蕃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域,“吐蕃岁西师,故鲜盗边”[8]。
(其实,吐蕃将帅心里也清楚,只要唐军全力防守,受制于攻坚能力太差,陇山一线打不进来。)
而对于唐朝来说,缓和西部边防的压力,全力以赴搞定国内割据的藩镇更为重要。
正式基于两国战略重心的转移,虽然边境依旧烽火不熄,但整个元和十五年间,决定性、转折性的大战几乎没有。这也是史学界,一直不太关宪宗时期两国关系的根本原因。
另外,和谈之所以能一直磕磕绊绊进行的重要原因是,吐蕃手里拿的筹码,恰恰是唐朝想要的。为了缓和之前冰冻期结下的宿怨,吐蕃在和谈初期便抛下了一个巨大的诱饵,引唐朝上钩。
关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巨大馅饼,唐庭曾有一个颇有趣味的君臣奏对。[9]
这是时任宰相李吉甫,向宪宗表明自己对吐蕃求盟的态度。可以看出宪宗初年,吐蕃至少两次向唐庭表示了和谈的意愿。
其中第一次,李吉甫认为“南诏国已经与唐重修旧好,如果同吐蕃和盟可能会使南诏心存疑虑,不利于‘反吐蕃联盟’的稳定(南诏怨望,边隙丛生)”,结果是“帝辞其使”。
吐蕃见状,增加了筹码“复请献滨塞亭障南北数千里求盟”,这个大馅饼扔出来,宪宗马上就被砸晕了。
南北数千里呀!这对有志于中兴唐庭的宪宗来说,简直就是“致命诱惑”。
要知道,宪宗和中晚唐那些致力于飞鹰走马、顿吃等死的皇帝相比,还是很有进取之心的。《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样一段宪宗的内心独白。[10]
当宪宗兴致盎然的和大臣讨论,如何吞下“南北数千里”大馅饼时,又是李吉甫一盆凉水浇了过来。
他对宪宗说:“您仔细看看地图,吐蕃准备放弃的地方,都是‘边境荒岨,犬牙相吞’之地。就是边吏拿着地图去,都不见得能搞清楚具体情况。
现在,吐蕃拿着几张破纸就来了,这不是忽悠咱吗?(有得地之名,而实丧之,陛下将安用此?)”,又把宪宗的热情撅回去了。
虽然,宪宗再次拒绝了会谈,但他也相应的释放出了善意,下令释放吐蕃俘虏17人回蕃。吐蕃这边也跟着投桃报李,于次年8月释放包括僧人在内的450人回唐。[11]
随即吐蕃再度加码,这次他们可是捞干的了,拿出的诱饵是安乐(宁夏中宁县)、秦(甘肃天水)、原(甘肃镇原县)三州。
要知道,此三州可不是之前那个没营养的“千里之地”。安乐州地处灵州(宁夏灵武)的南部,是唐朝朔方军渡黄河南下的必经之路;
原州处于陇山上陇道之要冲,直接威胁陇山防线的战略支撑点庆州(庆阳县)和泾州(泾源县);
秦州地处沿渭河东进之要冲,拥有秦州唐军便可依托陇坻的大震关(甘肃清水东北),构建可靠的防线。
这三个战略性节点被吐蕃占据后,唐朝一直耿耿于怀,只是限于军事力量不足,虽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夺回。
现在吐蕃愿意交还三州表明诚意,迅速就勾起唐朝的兴趣。
但馅饼吃到嘴里不是那么容易的,交还三州的动议在吐蕃国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吐蕃河拢边疆节度大使们坚决反对。
时任蕃相兼沙州都元帅尚绮心儿跳出来表示,“此三州非创侵袭,不可割属大唐来”[12]。面对群情激奋的将领,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和僧相(钵阐布)娘•定埃增似乎也有后撤的意图。
元和四年(809年),吐蕃使臣论与勃藏访唐时,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催促唐朝尽快举行会盟大典。
为此唐使徐复回访时,带去了一封由白居易代笔,署名为宪宗的书信。这封发给吐蕃二号人物钵阐布(僧相)的信中直言不讳的指出,“之前商议交还三州之事,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但这次来的蕃使却不再谈论此事(已具前书,非不周细,及省来表,似未指明)。
如果想要会谈合盟,须重新划定疆界,现在两国谈了几年,只要吐蕃交还三州马上就可以开始下一步工作(必欲复修信誓,即须重画封疆,虽两国盟约之言,积年未定,但三州交割之後,克日可期)。
两国会盟和好不仅仅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志向,怎能不努力完成呢?(朕之衷情,卿之志愿,俱在于此,岂不勉欤?)”[13]
随后,还是由白居易代笔了一封宪宗写给尚绮心儿的书信。
在这封信里直接驳斥了他“此三州非创侵袭,不可割属大唐来”的言论,说道“三州本就不是吐蕃领土,如果不是‘侵袭’,又是从何而来?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又怎能说是‘割属’?(且此本不属蕃,岂非侵袭所得,今是却归旧管,何引割属为词?)”。
会盟之前的重定疆界,必须以归还三州之后的边界为准,否则两国边境如何界定?(若议修盟,即须重定封疆,先归三郡。若三郡未复,两界未分,即是未定封疆,凭何以为要约?)[14]
由上述两封书信可见,吐蕃国内对交还三州意见颇大,即便贵为僧相也难以弹压此类声浪。
即便白居易在信中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吐蕃依旧在元和五年(810年)表示,不能接受唐朝以归还三州作为会盟的先决条件,自此双方会盟的提议正式搁浅。
唐朝之所以一口咬定必须首先归还三州,除了先落袋为安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曾被吐蕃忽悠瘸过。
德宗初期,李适(唐德宗)因做太子时与回纥有旧仇,一心想联合吐蕃共同对付回纥。结果被尚结赞以归还盐、夏二州为诱饵,约在平凉川(甘肃平凉附近)举行会盟大典。
当时,深谙边事的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曾上书直言,“吐蕃强而求盟,必然有诈”(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15],中唐名将李晟也认为“戎狄无信,不如击之”。
但李适拒不纳言,被吐蕃军队在平凉川劫盟使、杀唐臣,这不但成了李适一生的耻辱,也让后世唐朝君臣心有岌岌。
因此,在这次谈和之前,白居易就曾撰文警告宪宗李纯,别高兴的太早。[16]
等到唐庭君臣发现,吐蕃已有三心二意之时(今者赞普来意,欲以再审此言)[17],平凉劫盟的阴影,迅速让双方本就微薄的信任化为乌有。
既然和谈已经进入了死循环,口水解决不了问题,剩下的就是拳头了。
不过此时,陇右的战场形势发生了一点变化。之前,唐军受困于机动能力不足,只能困守城中,面对来去如风的吐蕃骑兵无可奈何。以至于,只能每年焚烧草场,通过增加后勤压力的方式,阻滞吐蕃骑兵的深入。
即便如此消极的防御手段,都引起了吐蕃的不满,置书唐朝泾原四镇节度使朱忠亮,询问“频见烧草,何使如此?”
又是白居易代笔回书给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表示烧草、筑城都是常规操作,用不着一惊一乍的(岁焚宿草,盖是每年常事,何忽今日形言?)[18]。
但随着宪宗连续干倒了,西川节度使刘辟、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元和元年806年)、魏博节度副使田怀谏(元和七年812年),尤其是平淮西节度吴元济(元和十二年817年)、讨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元和十三年818年)之后,各地节度慑于中央的权威,纷纷将子侄送入长安为质。[19]
东部军情的舒缓,让唐庭逐渐有能力向西调动军队,朔方、陇右的防御压力开始缓解,并开始进行有计划的主动出击。
818年(唐元和十三年)十月,吐蕃兵围宥州(今内蒙鄂托克旗东北)。得到消息的唐军纷纷展开救援行动,
唐灵武节度使杜叔良率军北援,在定远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东南)与吐蕃阻援部队相遇,两军在旷野上展开激战,吐蕃军队战死两千余人,一位节度副使被俘。
阻援未果的吐蕃军队,面对唐军坚守的宥州无可奈何,在城外烧掠之后退去。不想,灵武唐军见蕃军退去,竟然来了精神,趁机对吐蕃控制的常乐州(定远城之西)实施了反包围,并攻入罗城纵火焚烧。
其他方向的唐军也没闲着,趁吐蕃的注意力都被宥州吸引,唐平凉守将郝玼,趁机进攻吐蕃占据的原州城(宁夏固原县),在击退了二万吐蕃军队后,成功占据了原州城。
原州这处在两国外交上口水不断的战略节点,对唐西部防御体系极为重要,唐军占据后立刻驻军固守。
同时,剑南唐军也在西川节度使王播的率领下,攻占了吐蕃的峨和(四川茂汶县北)、棲鸡等城。[20]
818年的战果,已预示着吐蕃军队经过连年的战事其战斗力,已经跌落至与唐军持平的状况了。但吐蕃节度大使并没有察觉,几十年来,轻松碾压唐军的印象,依旧牢固的保存在吐蕃将领的头脑中。这次居然被唐军驱逐,令吐蕃边将极为恼火。次年八月,吐蕃节度论三摩、内相尚塔藏、中书令尚绮儿,兴兵15万军队寇关盐州。
这次,吐蕃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事先便制造了大量的攻城器具,督促仆从的党项军队,围住盐州城后,不分主次从四面同时攻城。
但守城毕竟是唐军的强项,盐州刺史李文悦亲自登城拼死而战,苦守州城27日,终于等来了援军。
唐将史敬奉领兵深入大漠绕行至蕃军背后,与盐州守军里应外合,大败蕃军,“杀戮不可胜纪,驱其余众于芦河,获羊马驼牛万数”。[21]
盐州城下的大胜,成了唐蕃国战的终战之篇,自此吐蕃边将也明白了,谈判桌上弄不来的东西,战场上也弄不来了。
随后,以吐蕃僧相(钵阐布)娘•定埃增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两国的会盟和谈走上了快车道。
不过,这和宪宗已经没大多关系了,818年(元和十三年)后,李纯突然迷上了嗑药,准备长生不老多干几年。
结果,嗑完了药反而身体每况愈下,导致他的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韩愈这倒霉孩子上书劝诫差点被杀。
贬抵潮州的路上,韩愈有感而发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也算李纯为唐诗做了点贡献。[22]
大昭寺门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也叫“长庆会盟碑”,就是因为两国会盟的时间是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
而宪宗李纯已于去岁(元和十五年,820年)暴毙宫中,结束了他十五年,前明后暗的皇帝生涯。
纵观宪宗一朝,唐蕃和平是主旋律,但向和平迈进的路上坎坷不断。这其实正是历史的规律,“和平这种奢侈品,通常都以拳脚相加的方式降临。”
也只有拳脚相加后,气喘吁吁、鼻青脸肿之余,才能认识到它的珍贵!
参考文献:
[1][19]、《中国通史隋唐时期》__白寿彝;
[2]、《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__[北宋] 司马光 ;
[3]、《新唐书·南蛮上》__ [北宋] 宋祁、欧阳修 等合撰;
[4]、《旧唐书·韦皋传》__[后晋] 刘昫 等撰;
[5]、《册府元龟·将帅部》__ [北宋] 王钦若、杨亿 等合撰;《全唐文拾遗》__ [清] 陆心源;《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__[北宋] 司马光;
[6][20]、《旧唐书·吐蕃传下》__[后晋] 刘昫 等撰;
[7][14]、《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__李天石,《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8]、《新唐书·大食传》__[北宋] 宋祁、欧阳修 等合撰;
[9]、《新唐书·李吉甫传》__ [北宋] 宋祁、欧阳修 等合撰;
[10]、《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__[北宋] 司马光;
[11]、《册府元龟·帝王部》__ [北宋] 王钦若、杨亿 等合撰;《全唐文拾遗》__ [清]陆心源;
[12]、《敕吐蕃宰相尚绮心儿等书》__ [唐]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13][17]、《敕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书》__ [唐]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15]、《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八》__[北宋] 司马光;
[16]、《全唐文》 __[清] 董诰、阮元 等合撰;
[18]、《代忠亮答吐蕃东道节度使论结都离书》__ [唐]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21]、《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__[后晋] 刘昫 等撰;
[2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_[唐] 韩愈;
山东的历史名人孔子?
山东历史名人很多,灿若群星,如孔子、诸葛亮、王羲之等人,他们都在熣灿的中华文明史上流光溢彩,留下了各自浓重的一笔。但以上三人,从他们的历史功绩及对后世影响来看,我最佩服孔子。以下简要分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万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他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崇尚法家思想,治国理念非常严格。他洁身自好,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也是十分严格,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国千百年来将诸葛亮描绘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发明“孔明灯”。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从晋代开始,历代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晋封武兴王(见于《方舆胜览》);唐封武灵王(《舆地碑目》有《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记》),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 明代朱元璋钦定“帝王高”,选从祀名臣37人,汉末三国人物仅有诸葛亮一人被选中,“忠武侯与拥焉”;清代不但把许多纪念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礼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综上,孔子学说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如今广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便是明证。诸葛亮虽然在政治、经济、军事、治国等方面成绩斐然,但正如先有孔后有孟一样,其影响不及孔子。而王羲之仅在书法上独树一帜,卓有成就,但非全才,更非国之重器。择其大者,当推孔子,所以最佩服孔子,你认为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