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守卫军中文版,日本陆军和海军互相倾轧到了什么程度?
二战之后,日本天皇裕仁在《昭和天皇独白录》之中,曾认真总结了日本战败的原因,其间他曾反复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陆海军之间关系恶劣。
在他看来,陆海军之间的互斗,严重影响了相互之间的作战协同,对战争的走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世界军史里,因各军种之间差异而产生的不和、竞争等对立关系,在军队演化过程当中,十分常见。
然而像二战时期,日本这种海、陆军尖锐对立、相互拆台的情况,确实相当罕见而又奇葩。
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就曾经评价过日本军队内部的矛盾现象:
“日本陆军的强,是世界少有的,海军的强,也是世界少有的,然而,两个强加在一起,却成为了弱。”
在描述陆、海军之间的矛盾锦集之前,咱们先简单介绍下,这俩军种相互看着不爽的原因。
历史积怨咱们都知道,日本的天皇最后是通过“倒幕运动”,才最终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然而,当时的日本天皇手中并没有多少军队,全靠着下面的一群强藩小弟们支持,才最终得以扬眉吐气,当家做主。
因此,当德川幕府轰然倒台之后,那些立下大功的强藩们,自然成为了新政府的重要元老。当初参加倒幕的强藩主要有四个: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以及肥前藩。
但是后来随着土佐、肥前两个势力的不断衰弱,明治政府内的主导势力,便只剩下了长州藩和萨摩藩两个强藩。
而这两个强藩之间,那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早在元治元年(1864年),面对洋人入侵局面,持尊皇攘夷观念的长州藩(保守派),主张武力解决外国人对日本的经济侵略等问题。
但萨摩藩却在前不久,刚刚经历了“萨英之战”,战败赔款的耻辱,让萨摩藩深知当时的日本确实干不过欧美列强,因此它对长州藩的激进观念,并不认同。
随后,在“池田屋事件”(长州藩激进人物被捕杀)的刺激之下,长州藩内部激进势力开始召集军队,入京清君侧,并在京都与会津藩、桑名藩的军队发生了激战。
原本长州藩的军队一度占据上风,但不久,把守乾门的萨摩藩军队闻讯赶来,并投入了镇压长州藩的行动之中,使得战局迅速逆转,长州藩军队最终不支败北。
随后,主张出兵的长州藩藩士们被迫纷纷自杀谢罪,长州藩在朝廷的打击之下,最终向幕府投降屈服。
双方自此算是结下了难解的梁子。
而日本军队里面的陆、海两军的背后,却恰恰正是这两个强藩,您说,他俩能对付得了吗?
更何况,后来日本军队的制度,也间接造成了双方谁也看不上谁的现实。
制度埋雷咱们都知道,打仗历来讲究一个协调一致,然而,日本军中的二元制度,却使得海、陆两个军种,相互之间互不妥协,成为了一个很现实、又解不了的问题。
日本天皇也知道海、陆军之间不对付,因此在最初军队构架理念当中,他所设想的完美构成是:
天皇下面设立直属天皇额参谋本部,而其下的分支陆、海军部则统一由参谋本部的掌管、调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深受“陆主海从”的陆军方面,对于双方对等的地位,一直耿耿于怀,双方的博弈也在后来发展过程当中,愈演愈烈。
1893年,日本出台了《战时大本营条例》,这里面规定:
战时,参谋总长不仅拥有陆军的军令权,还掌控海军的军令权。
而参谋总长的设置却在陆军之下,也就是说,战时,陆军说了算,海军打辅助。
当然,条例这种东西,在固执的权力面前,也不一定好使。为了平息海军方面的不满,在战争发生之时,日本政府方面,往往会协调双方精英,共同担任海陆军司令,以促成双方和谐融合、友好相处。
条例的约束加上政府的和稀泥,原本海军也就忍了,但随后爆发的甲午之战,却让日本海军彻底膨胀了。
陆军,你瞅瞅来!
甲午之战日方的胜利,使得表现出色的海军开始有了和陆军叫板、向政府叫屈的勇气,朝野上下,“陆海对等”呼声,不绝于耳。
为此双方军事大臣们纷纷上奏天皇,要求天皇给个说法,陆军提出《战时大本营编制》,而海军则提出《战时大本营条令》,双方自然是怎么对自己好,怎么来。
最终,在天皇的裁决之下,日本政府最终对先前《战时大本营条例》进行了修改,条例里面规定了一条重要变更:
“参谋总长及海军军令部长为各自的参谋之长,参与最高统帅部军事机密事务的处理。”
这便使得日方在战时,陆、海军队各自的军令部门,保持了最大程度上的相互独立、对等,双方制衡削弱、互相脱钩,海军跟陆军之间,再也不用强行拧在一起了。
也正是这种陆海二元制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在战场之上,发生了形形色色的奇葩事件。
陆海奇葩矛盾锦集抢占青岛
1938年1月,日本华北方面军调集军队进攻青岛,鉴于青岛的重要战略位置,日方还专门派遣了一个海运基地建设队前往青岛,打算在青岛建立一个陆军基地,方便以后运输兵员、战略物资。
然而,还没等这个建设队到达青岛,1月10日,海军方面提前登陆青岛,随后在青岛境内各个重要建筑之上全部张贴“海军管理”,一天之内,青岛全部军用物资、建筑、战略要地全部归入海军名下。
陆军一路急行,到达青岛之后,才发现,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随后,双方因为青岛的归属权问题,互相责骂,这事儿一直闹到了东京大本营,最后在双方高层的调解之下,才勉强达成了合作协定。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更精彩。
互相隐瞒战争信息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损失四艘航母,以惨败告终,对于战败的消息,海军方面选择不告诉陆军。
作为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同时兼任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事后无奈地吐槽:
“自己被告知中途岛战败,是在事后一个月的时候,而且详细情况至今不得而知。”
1942年8月,美军攻占日本海军占据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抵挡不住的日本海军,最终不得不向日本陆军求援,而直到这个时候,陆军方面才知道,日本先前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岛,而且还在上面秘密修建了一个军事机场。
想想陆军攻击东南诸岛之时,一直不知道航线下面还藏着一个自己的军事基地,那种不爽,可想而知。
陆军造船,海军造坦克
鉴于运输、海上协作的需要,日本陆军客观上需要海军的协同作战,但面对海军的傲娇,日本陆军最终选择了,我自己来。
海军有造船厂,我也要有,海军有航空母舰,我仿着也要来,海军有潜艇,我也要做。
就这样,陆军在海事方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走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日美开战之前,海军船舶总吨位只有150万吨,而同时期的陆军方面的船舶总吨位已经达到了210万吨,其中麾下还拥有“神州号”、“秋津丸”、“熊野丸”等一系列类航母舰船,以及大批潜艇。
秋津丸
面对日本陆军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海军方面也开始了“登陆计划”。
因为在进行攻防战之时,单凭船只的火炮攻击,无法完成有效攻防。
因此,刚开始,海军方面是打算让陆军帮忙搞一下陆地上的进攻,然而陆军方面却示弱,我坦克少,这活儿,真干不了。
一看陆军撂挑子,海军方面也发了狠,自己开始了火炮、坦克的研究,并自行研发了“特二内火艇”两栖坦克、九三式装甲自动车等一系列陆式装备。
这种内卷,最终在飞机上,达到了巅峰。
一式两份,造飞机对于飞机来说,日本陆军和海军都有需求,按说大家一起买不就得了,可人家俩偏不。
日本陆、海军方面在研究飞机的过程中,同时需要一款水冷活塞发动机,双方互相技术保密,最终导致了两者分别在德国两家公司,花了两份巨额专利钱,购买了同样一种试验发动机,用于研究,而且事后,双方还互不通告研究结果。
更奇葩的是,负责给日本海、陆军制造飞机的三菱公司,在制造飞机之时,还将工厂的土地、厂房、原材料、人员、机器都一式两份,厂内人员之间,也相互保密,不同团队,在飞机制造方面不得技术沟通。
为了防止双方飞机互通,海军飞机和陆军飞机操作方式还不一样,彼此的飞行员互相开不了对方的飞机,而且在维修方面,海军、陆军飞机的螺丝都是相反方向,互相不能通用。
这种奇葩的做法,简直像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完全看不到协同一致的影子。
而且,到了大家都需要的能源方面之时,双方的关系就再也装不下去了,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资源的制衡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对占领地的石油拥有优先分配权力,而尴尬的是,陆军方面占领的石油产地较多,但其本身对石油的消耗却远远低于海军方面。
而海军方面虽然非常缺油,但自身占领地不多,特别是石油出产地大多都在陆军占领区,这便使得海军亟需石油,但陆军方面却打官腔:
我也不富裕。
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的航母大战之中,就曾有一支日本舰队因为燃料不足,最终被迫停在战场附近的海岛边,眼巴巴看着己方的舰队挨揍,却无法上前支援。
对于陆军这种故意卡脖的情况,海军方面甚至一度扬言,再不给自己石油,就要扣下所有发往日本的油轮。
而日本陆军方面对此的反应是,嗤之以鼻,爱咋咋地。
综合上述,日本陆、海之争,从历史上来看,是长州藩和萨摩藩之间的世仇纠葛;而从制度上来看,二元制的现实,使得双方互不统属,造成相互看不上的尴尬;从陆海思想上分歧,也使得双方徘徊在“北上”、“南进”战略之间,难以达成共识。
这种分歧直到日本战后,通过军事教育,才从根源上缓和、淡化了军种对立的矛盾。
陵都是什么意思?
坟、墓、冢、陵都是丧葬之所,但其形制和规制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淆乱用。
“墓”字从莫从土,“莫”表否定,不能、不要的意思,在这里是不能看见,看不见的意思。墓的本义就是看不见封土的(葬所)。葬而不封不树,没有任何标志,这样的葬所即谓之墓。墓是丧葬之所的最早形制,临潼姜寨原始村落基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这个村落基址有严格的布局。两条壕沟将整个村落分成居住区和墓地两部分,沟外有三片墓地,沟内为居住区。在母系氏族社会,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集体墓地,氏族成员死後都葬在这个墓地里,但并不做任何特殊标志。
《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于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唐孔颖达疏:“不封不树者,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丧期无数者,哀除则止,无日月限数也。”《周易•系辞》的原文和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的解释的大致意思是:古代的葬制,都是用木柴把遗体厚厚地包裹起来,埋葬于氏族各自的墓地中,不建封土堆(坟丘),也不植树以做标示,也不规定什么丧期。後来有圣人改用棺椁代替薪柴收敛死者,大概是受了《大过卦》卦形的启示吧?
《大过卦》有棺椁之象。《大过卦》上兑下巽,“巽为木”,“兑为口”,木上有口,故为“棺”之象。棺木倒置则是“椁”之象。《大过卦》综而倒之,皆为《大过卦》,故《大过卦》有“棺椁”之象。且“兑”为西方之卦,其性为敛,“巽为入”,将尸体敛而入之,是棺椁的用途。将尸体置入棺椁,至今谓之“入敛”,即“殓”。“殓”从“歹”从敛省,“歹”本指残骨,这里指尸体。用棺椁代替薪柴,更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关怀。
传统认为,不封不树的墓葬形制,其最初出发点是为了隐藏葬所,怕人盗墓,实则不然。墓葬形制源于氏族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样过着水平低下的生活,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私有财产,丧葬也没有什么陪葬品,根本不存在盗墓一说。再者,由于原始共产制社会以氏族为社会基本单位,同一氏族内部成员人人平等,还没有亲疏远近的宗法关系,所以丧葬时“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正是当时这种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这种平等无差别的关系根本没有必要在丧葬中加以严格区分。
原始共产制下的墓和之後阶级社会中的墓完全是两个观念。原始墓葬不封不树,是因为氏族成员之间没有宗法关系,也没有尊卑贫富之别,大家都是平等的。私有制产生后,社会结构也发生变化,私有个体家庭成为社会最小单位,原始宗法观念也产生了,人各亲其亲,各祀其祖,丧葬中多有珍贵的陪葬品,所以才产生为了防盗的墓葬形式。
成吉思汗的葬所是典型的为了防盗的墓。据说成吉思汗下葬後,不仅不封不树,还令万马踏平葬迹,并令人守护至青草重新长出,凡参于葬事的知情者皆一律处死,所以成吉思汗墓至今未被人发现。
“坟”字从土从贲(bì),贲就是文饰美化的意思,故简化汉字时把墳写作坟。坟的本义就是积土成堆的葬所。封土是对葬所的一种装饰,成为葬所的标志。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坟者,封也。封土的高低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依规定皇帝的封土堆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的封土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则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的。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陵”字从阜从夌。阜者,土堆也;夌者,高而在上也。陵的本义是高大的土山,引申特指帝王的坟。在这个意义上讲,陵就是超级高大的坟。天子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就称为“陵”。
“冢”字形似“家”,是指把葬所修建成一个家的样子,有房舍有院落,这一般是土豪家庭之所为。活人之居为家,死人之居为冢。冢就是阴宅。“家”字从宀从豕。宀俗称宝盖头,代表房屋,宝盖头上面的一点就是屋顶上的烟囱。豕就是猪,古代的家庭在院内养猪,猪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故在这里实际借代财产。有房有财产就是一个家。“冢”字从冖从豖。冖就是宀少了上面一点,表示有房而房上没有烟囱。死人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所居之房没有了烟囱。豖(chù)就是在豕的足上绑了绳子,意思就是被捆绑住的猪,在这里特指绑着陪葬的猪。《说文》:“冢,高坟也。”这个解释并不太准确,冢应当是仿造活人之居而建的葬所,象家的模样。冢的形制一般比较美观华丽,所以没有隐藏防盗的功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古人于是多建假冢,以假乱真,以达到防盗的目的,称为“疑冢”。
为了宣扬“孝”的思想,儒家主张厚葬,这是儒家常被诟病的地方。我们提倡的新风尚是厚养薄葬,不要不必要地浪费大量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但在某些地方,暴发户们却大肆地修扩建祖坟地,据报到曾有的当权多财户竟把祖宗坟冢修成天坛的模样,规模宏大华丽,这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的僭越行为,在今也未必是好事。“德不配位,必有余殃”,招灾惹祸之举。
(子夏故坛原创)
韩信被封王后衣锦还乡?
众所周知,韩信在老家受过胯下之辱,他曾是一个落魄贵族,是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韩信不会耕种劳作,也不会做生意,更没能谋个一官半职,几乎一无所有,只有一把祖传的宝剑随身携带。所以韩信只能在淮阴四处流浪蹭吃蹭喝,周边的人大多都比较讨厌他。
功成名就的战神在被封王衣锦还乡后,都做了哪些事情?他又是如何对待他的老乡们呢?
按照有些人的做法,当了王侯可能会快意恩仇,把当初欺负、嘲笑、瞧不起自己的人统统干掉。但是,韩信终究是韩信,他不仅会忍辱负重,也懂得知恩图报,甚至是以德报怨。在衣锦还乡后,韩信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找到当年常去混吃混喝的南昌亭长,给他一百两银子。为什么韩信只给南昌亭长一百两银子呢?因为韩信觉得他好事没做到底。当韩信在南昌亭长家吃了一段时间后,亭长的老婆实在受不了,就组织家人在半夜就把早饭做好并吃了,等天亮后,韩信来时已经没得吃了,韩信愤怒之下一走了之,和南昌亭长绝交了。在衣锦还乡后,韩信还是感激亭长给他的关照,所以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二、找到当年在河边给他饭吃的洗衣大娘,给她送上千两黄金。当时韩信离开了南昌亭长,实在饿得不行就跑去河边钓鱼,可韩信实在没钓鱼的天赋,饿得他两眼冒金星。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大娘看韩信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给他吃。这韩信倒好,一看有得吃了,就天天跑来蹭吃。终于有一天,洗衣大娘说以后再也不来了,吃饭的事情只能靠韩信自己解决。韩信说,大娘的大恩大德以后必当涌泉相报。但是洗衣大娘却说,我只是同情你而已,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谈什么报答?
我想,这时候的韩信心里一定感触颇深,以前的韩信只是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落魄贵族。也正是洗衣大娘的刺激,让韩信决定要好好干一番大事业。
三、找到让他受胯下之辱的无赖,不仅不杀,还给他一个中尉的官职。在韩信发迹之前,他只是一个让人讨厌和看不起的人,就算没有这地痞无赖让韩信受胯下之辱,也会有其他的流氓来欺负他。韩信衣锦还乡后的身份是楚王,想要杀死一个小无赖还是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让这位无赖给自己效力。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韩信看来,当初他被无赖欺负,自己是弱势群体,是值得世人同情的。如果此时以王的身份报复这位无赖,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只会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没度量的人。
所以韩信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要让这个无赖感激自己,还要让他帮自己宣传以德报怨的美名。
总之,韩信衣锦还乡后,他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是报恩,报恩就说明自己在老家是备受关照的,被羞辱的“传言”就不攻自破,这相当于韩信是在给自己平反。不得不承认,韩信此举真的非常明智。
整个明代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个什么来头?
沐王府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的创始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氏子孙世代承袭云南王,镇守云南边陲280余年,与明朝政权相始终。沐氏子孙对巩固祖国西南边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在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
《鹿鼎记》提到韦小宝7个老婆中有一个名叫沐剑屏的,她的身份是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是小说虚构人物,而沐王府却是真实存在的,沐王府第一代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开国将领沐英。
沐英,生于1345年,自幼父母双亡,是一名流浪孤儿。1352年8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遇上了朱元璋,那时25岁的朱元璋与马氏膝下无子,两人见沐英可怜,便收其为养子。
朱元璋自己是苦孩子出身,也做过流浪儿,在乱世中九死一生,受尽战争饥荒之苦,所以对于沐英感同身受。由于沐英还没有名字,朱元璋给他取名为“朱文英”。
从此,朱元璋和马氏对他视如己出,倾心抚育。多年后定鼎中原时,朱元璋回忆起还饱含深情说:
“朕怜其孤且幼,特抚育如儿,夜卧同榻,数番鼾睡于朕怀。“
其实,当时的朱元璋收养沐英,有将他培养成接班人的想法。毕竟那时朱元璋过的是刀口舔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不奢望一儿半女,更没想到日后会当上皇帝。
此后,朱文英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军中一员骁勇威猛的大将,18岁出征,屡立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不得不说朱玩璋教育很成功。
(朱元璋与马氏剧照)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为大都督佥事,年纪轻轻就在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担任要职,可见其能力卓著,也说明朱元璋对他很信任。
当然朱元璋养子不只朱文英,他还陆续收养了朱文忠、朱文辉、朱文刚、徐司马、平安等。在开创大明王朝战争中,朱家养子们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堪称朱元璋有力的心腹精锐。
在平定天下后,朱元璋已经儿女成群了,亲生儿子也不少了(一共26个)包括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
于是,朱元璋令养子们改回原来的姓。朱元璋很会处理,每次养子立了功,就恩赏其恢复原姓,朱文英在镇守建宁时恢复为“沐英”。
朱元璋有了子嗣后,便不再把沐英视为继承人,大明江山自然要传给有血缘维系的真正朱家子孙。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封沐英为西平侯,赐予丹书铁券。
不管怎样,沐英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骁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加上与马皇后和朱标关系极好,对朱元璋又忠诚有加,让朱元璋对他非常倚重。
(黔宁王沐英)
尽管朱元璋称帝后,沐英一再被朱元璋找名目往外调,不让他待在京城。但当朱元璋真正需要他时,还是会尽可能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沐英也自然也会全力以赴。
比如,坐镇云南,戍守边疆。
由于元朝宽松政治制度,云南在明朝前就不是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有多股不稳定的势力。除了元朝贵族梁王势力外,还有之前大理国段氏王族后裔,继续保有领地和很大权势,以及众多地方土司势力等,使得云南管理松懈。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沐英、傅友德、蓝玉3员大将率30万军队平定云南残元势力,元军大败,梁王饮鸩自杀。
云南平定后,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继续一边平叛,一边让民众休养生息。
洪武十五年,云南全境平定,回归大明版图。
明朝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布政使司,划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置卫、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统。
朱元璋还迁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云南,当时有江南巨富就被他遣戍云南,以充实云南人口。
(沐英画像)
据明代《三迤随笔》记载,明军初平云南时,当地人口只有7万多户,后来从江南、中原等地迁来商贾士名后就多达20万户了。
但这样还不够,朱元璋有了新烦恼:云南是打下来了,如何治理成为一大难题。云南远在千里之遥,又独立了600多年,经济文化等与中原相差很大,如何有效控制它呢?
唐宋的管理方式是册封,元朝管理也仅限于与土著大姓接触,这都谈不上真正管理。真正有效管理就要中央直辖,派官员过去,才能把云南牢牢控制在大明版图之内。
说白了,就是在云南当地安插一个权力楔子。
所以,明朝迫切需要选派一个名臣重望者去镇守云南,执行中央政策,这个人必须对朝廷忠诚,地方治理能力好,谁能堪此大任呢?
(明朝治下的云南版图)
这个人选,沐英再合适不过了。养子镇守云南边陲,亲儿子要镇守北方,这个安排很合适!
平滇第2年,沐英回京时,朱元璋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并关切询问:“官云南苦否?”
沐英淡定答道:
“云南不苦,四季如苦,冬不穿袄,夏至温和。那里的溪水清凉可口,喝多了也不肚子痛。
不过,臣还记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将士心切,置生死于不顾,有百余将士打完仗后拉了一裤的稀”。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亲生儿子也莫不如此!
(云南当时产大象)
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王沐英领命镇守云南。初入滇时各地土司时常发动叛乱,洪武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的几次云南土著叛乱,都被他轻松平定。
在征讨当地土司时,沐英曾面对百头大象围攻,由于火药装填慢,明军先进火器难以派上用场,由此沐英发明了著名“三段式”战术。
什么是三段式”战术?
就是把火枪手和弓箭手混编,分成前后3队,大象逼近时,第1队士兵集中射击,然后退到队伍后装弹药,第2队、3队再相继跟上。
如此火炮劲弩齐发,使得当地土司连连败退、损失惨重,沐英还生擒了37头大象。
如此战术确实很有创意、很给力。如此几番战斗下来,云南土司也被制伏得服服贴贴,不敢再生叛乱了。
还有,沐英在当地屯田耕种,教授文化,十年间屯田百万余亩,使西南边疆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到宣德年间,云南粮食除满足军需,还有大量盈余,他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沐王爷”,沐府自然就成了“沐王府”。
史书记载,沐英为人宽宏仁毅,居贵不骄,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唯独喜欢养马。因此在明一代,云南战马充足,还可大量输送省外,为明朝的军备做了很大的贡献。
沐英,确实是一代让人尊敬的将才。
也难怪朱元璋听到养子在云南政绩后,将其召回京师表扬,不得不说朱元璋双商真高。在朝堂上,朱元璋当众拉着沐英的手赞叹:“使我对南方能高枕无忧的人,就是你沐英啊。”
沐英平定云南叛乱后,开启了他的第一代沐王府时代,此后沐家人一直在云南边锤戍守了近300年之久,一直尽忠职守到明朝灭亡,可说与明朝政权相始终。
沐王府,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沐英与朱标感情深厚,闻之伤心欲绝,哭到呕血,终在云南病逝了,终年48岁。
消息传来,朱元璋悲恸不已,命长子沐春奉柩入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据说一路上为沐英送葬的百姓多达数万人。
沐英去世后,其长子沐春接任镇守之职,朱元璋仍恐西南生变,几次当着朝臣面叹息,但看到沐氏子承父业,将云南打理得井井有条时龙颜大悦:“西南得人,朕无忧也”。
沐春死后,因无子嗣,其弟沐晟继任。
建文四年,朱棣篡位成功想削藩,但考虑到云南情况复杂,自己又新登基需要稳定,于是加封沐晟为黔国公,赐世系铁券,在制度上确定了沐氏永久镇守云南。
从沐晟开始,沐氏子孙世袭黔国公。
也就是说,从朱棣时代开始,沐氏虽然不是朝廷藩王,但在大明王朝政治体系中,已经将其视为藩王了,只是没有藩王名分而已。
沐氏,也是明朝唯一允许存在的异姓藩王。
到了沐氏第3代沐斌袭位时,朱家子孙已是第5代了,君臣关系渐于疏远,不再像朱元璋与沐英那般还有一层养父子关系加持的亲密。
这时的朝廷考虑到了要防着沐氏了。
1440年,明英宗向云南派出了首任云南巡抚丁璿,首任巡抚还有一个身份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也就是中央派到云南的钦差大臣,是监督云南三司和沐王府的。
如此才让朝廷有所放心。
但毕竟天高皇帝远,沐氏作为镇守一方的诸侯,势力逐渐庞大,沐氏子孙也良莠不齐,但基本上恪守祖训,尽职为大明王朝驻守边疆。在沐氏镇守期间,云南也没发生重大变化。
到了沐氏第十代,沐氏十世孙沐启元承袭黔国公后骄横跋扈、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残害百姓。云南巡抚看不过去,抓了其家奴。沐启元竟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企图炮逼巡抚放人。
沐启元母亲宋氏闻此大惊失色,这可怎么了得,与朝廷对着干,岂不是将沐氏家族置于死地?于是宋氏大义灭亲、毒死儿子沐启元后,主动上书朝廷请罪。
如此,宋氏的另一个儿子沐天波成为了新的黔国公,他沐氏18个黔国公的最后一个,即云南沐王府的最后一任主人。
沐天波开始执掌沐王府时,正值崇祯17年(1644年)明朝灭亡之际,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而亡。
云南当地大小土司认为,明朝气数已尽,纷纷发动叛乱,最大一股势力叫沙定洲。沐天波的官军打不过,反被叛军赶出了大理城。
后来大西军在孙可望带领下杀入云南,打败沙定洲,迎回沐天波。但大西军那时与明朝不同心了,他们打下云南,但不还政给沐天波。
自此,云南就不再是沐王府的地盘,而变成了大西军的地盘。此时被孙可望架空了的沐天波投奔南明小朝廷,为永历帝朱由榔效力。
后来孙可望挟天子以自重,囚禁了永历帝朱由榔,沐天波、李定国等人拼死救出皇帝。
永历军队节节败退,朱由榔狼狈逃到缅甸,沐天波依旧陪在永历帝的身边,寸步不离。
1661年咒水之难爆发,缅甸国内发生政变,新任缅甸国王摆下“鸿门宴”邀请永历帝。沐天波陪朱由榔前往遭到围攻,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客死异国他乡。
沐天波曾经说过要与大明共存亡,此后不久南明小朝廷被清朝剿灭,实现了沐王府最后一代主人沐天波的誓言。
(云南沐王府)
对于沐天波舍生忘死、忠肝义胆的举动,清初学者邵廷采这样评价:
“跋涉从亡,流离异域,不屈以死,见危授命,斯亦无愧其祖宗矣。”
沐天波忠贞不二、不屈而死,无愧沐氏列祖列宗,无愧大明王朝,也无愧汉家冠冢。这是对沐天波的极高赞誉,也是对为大明王朝镇守云南近300年的沐氏子孙的充分肯定。
沐氏子孙对大明忠心耿耿,为大明辛苦镇守云南边陲,从沐王府第一代先祖黔宁王沐英到最后一代沐天波,完全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沐王府与大明王朝的政权相始终,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唯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想必就是沐王府的第一代主人-沐英。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神秘的十三陵武警守卫部队是怎样的?
自古以来,皇陵地宫都是盗墓贼眼中的首选目标。北京昌平燕山脚下的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帝王最多的墓群。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我武警官兵在上世纪80年代进驻十三陵,担负皇家陵墓守卫任务。他们三十年如一日,在朦胧而又神秘的面纱下,忠实履行着“守陵人”的使命。记者日前来到武警北京总队八支队七中队驻地,记录这支神秘守陵部队背后的艰辛。
耐苦:30年如一日 深山里守陵
关于古代帝王的守陵部队有太多的传说故事,最富传奇的当数达尔扈特人(意为“担负神圣使命者”,是成吉思汗一些功臣的后裔)。据史料记载,自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以来,达尔扈特人从未放弃过守陵职责。
在明十三陵也有一群特殊的“守陵人”,他们穿着制服,身携武器,每一个游人散尽的夜晚,驻守在山林深处,游走在长陵、定陵,默默地守卫着明皇家陵墓的安全。他们就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驻十三陵的武警官兵。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
真的不无辜。可以说,戚夫人落此悲惨下场,全是自己作出来的。
世人评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往往是同情心作祟,把戚夫人当作受害者,批判吕后暴虐无人性,可怜戚夫人下场凄惨。
可,若是我们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先看看吕后的遭遇,以及戚夫人的所作所为,深入了解一下,吕后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她,便很难再同情戚夫人了。
一、娇小姐嫁给穷大叔吕后,本名吕雉。她是个富裕家庭的女儿,因为老爸惹了仇家,于是一家老小搬来沛县避祸。
刘邦当时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所谓亭长,是负责基层管理的一种非常小的官,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外加派出所所长。
吕公搬到沛县后,在家里摆酒宴,招待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刘邦也来凑热闹。
吕公在酒宴上看中了刘邦,觉得他面相相当不错,且胆魄惊人,不是等闲之辈,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于是,主动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当时吕雉不满20岁,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是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
而刘邦已经40来岁了,平时一家人靠他微薄的工资和田里的收成度日,经济条件不怎么样,而且他还和外边的姘头生有一个私生子(也就是和曹寡妇生的刘肥)。
可以说,两个人的结合,属于吕雉下嫁。
但吕雉并没有闹,她遵从父命,乖乖嫁进了刘家,可见吕雉当姑娘的时候,是个柔顺乖巧的女儿。
吕雉婚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首先得下地干活,刘家穷的连个仆人都没有,而且刘邦工作忙事儿也多,经常在外面和朋友喝酒聚会,很少顾家,吕雉就得自己里里外外忙活。
其次,刘邦的老爸健在,一大把年纪,吕雉得伺候老人。
再就是还得养育孩子,他们婚后两三年,连生了鲁元公主和刘盈两个孩子。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吕雉和刘邦婚后生活,有这样一句话:“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翻译成白话就是,吕雉带着俩孩子下地干活。
一个本来娇弱的富家小姐,结了婚,要一边下地干活,一边带孩子,可见其生活艰辛。
二、糟糠妻无端下狱吕雉婚后三四年的时候,刘家的大灾祸来了。
当时是秦朝,暴虐无道的秦二世在位,经常在民间强征民夫,为朝廷干苦活。而且当时的法令很严格,上面征用多少人,就必须凑齐,还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赶到,否则格杀勿论。
这一次,朝廷向沛县征用民夫,刘邦作为亭长,负责押送。
结果在半路赶上暴雨天气,耽误行程,很多人趁机逃跑了。刘邦一看,剩下这么点人,再加上日期延误,到时候大家都得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搏。
于是他把剩下的人都放了,让大家各自逃命。有十几个人很佩服他的胆识,甘愿跟随,于是,他们藏进了芒砀山落草为寇。
这帮人在芒砀山缺衣少食,吕雉就冒着生命危险,靠着两只脚板长途跋涉,送去衣食。
除此之外,她一个女人家,还要独自撑起家。
很快,朝廷知道了。
刘邦跑了,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把吕雉抓进了监狱。
可怜吕雉一个20出头的少妇,就这样被关进了监狱,经受严刑拷打,非人折磨。
吕雉为了保护夫君,只能咬紧牙关,一问三不知,在狱中苦苦煎熬。
三、弱女子刚出虎穴,又入龙潭公元前205年四月,出狱时间不长的吕雉,又被项羽给俘虏了。
这是咋回事呢?
本来刘邦落草为寇后,不断壮大队伍,各处征战,慢慢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来,刘邦归入了项羽麾下。
不过,要知道,刘邦野心很大,并不是真心归顺项羽,他只不过是不得已罢了。一旦时机成熟,他还是会独立的。
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刘邦的机会来了。
项羽的主力军陷在齐地,危险万分,刘邦趁机率领56万大军攻下了彭城,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
项羽得知大本营被刘邦端了,哪里能忍,迅速带了3万兵赶过来打刘邦,结果项羽的3万人愣是打赢了刘邦,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邦的家人被项羽给抓了,成了俘虏。
确切的说,是吕雉和刘邦的老爸被抓了。
家里其他人,阴差阳错逃掉了,吕雉的两个孩子在逃跑路上刚好遇上刘邦,被救了。
我们想一下,刘邦背叛了项羽,项羽对刘邦恨之入骨,他没能抓住刘邦,那就只能拿他的家人泄愤。
吕雉面临的又是屈辱和折磨,她在项羽手里,是人质,也是砝码。
被俘虏期间,吕雉和公公甚至被项羽绑到城墙上,威胁刘邦,要将他们煮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吕雉当时的处境,说是生不如死都不过分。
她整整在项羽的手里煎熬了两年零4个月。
直到公元前203年的九月,项羽和刘邦达成和解,吕雉和公公才被释放了。
而说到吕雉被俘的原因,妥妥的是人祸。
刘邦攻下彭城之后,项羽的军队还陷在齐地呢,这个时候,刘邦是有充分的时间,把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保证他们的安全的。要知道,彭城距离沛县只有200里。
结果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是先忙着去清点美女和财宝了。完全把接家里人的事儿抛诸脑后。
直到项羽的军队打过来了,刘邦才想起接家人。结果家人在战乱中逃散,吕雉直接被俘。
四、贫贱夫妻重聚,已是物是人非公元前203年,吕雉被接回刘邦的身边。
此时,吕雉已经和丈夫分别了7年多。
自从刘邦在芒砀山落草,吕雉被朝廷逮捕,夫妻俩就再没见过一面。
分别的7年多,吕雉为丈夫坐过牢,当过俘虏,为数不多的自由日子,也是拉着一家老小苦苦支撑,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算起来,此时吕雉,也不过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
就在吕雉满心欢喜,以为终于苦尽甘来,和朝思暮想的丈夫团聚了,眼前的情景,却狠狠打醒了吕雉。
刘邦身着华服,已经身为汉王,他身旁站着一个20出头的艳丽女子,女子弱柳扶风一般,时不时娇媚地冲刘邦一瞥,刘邦则紧紧拉住女子的小手,不忍放开。
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两三岁的男童,银娃娃一般,淘气地在大人脚边跑来跑去。
刘邦对吕雉,全然没有夫妻久别重逢的热烈和甜蜜,只剩下那敷衍的客套。
吕雉再见自己离别两年多的儿子和女儿,一番询问,更是心里凉透。
当初刘邦项羽大战,俩孩子和自己走散,误打误撞,孩子们幸运地遇见了刘邦,被接上了刘邦的马车。然而在刘邦溃败逃亡的路上,他为了甩掉累赘,竟然几次把儿子女儿从马车上踹下去。
幸亏刘邦的手下坚持把孩子们抱上车,苦求留下孩子,吕雉这一儿一女才得以保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俩孩子后来跟随着刘邦,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
俩孩子来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刘邦已经有了戚夫人和宝贝儿子刘如意,眼里根本就没有他俩。
他俩只不过马马虎虎过活而已。
我们站在吕雉的角度来体会一下她的感受,老公出去干非常冒险的事业了,自己一个女人在家拉着一家老小艰难生活,还因为老公的原因两次被抓起来,惨遭折磨,小命差点丢了。
过了七年多终于夫妻团聚了,却发现老公身边有了别的女人,锦衣玉食,他对自己非常冷淡。而自己的俩孩子也不受重视。
她心里得多委屈多愤怒啊。
五、刘邦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实,在吕雉暗无天日和丈夫分别的7年多,刘邦却是感情生活多姿多彩的。
自从刘邦拉起队伍干事业,干得稍微像样之后,他便在征战中顺便接收那些“落难女子”了。
等到吕雉回归的时候,刘邦的后宫已经美女如云了,比较有名的,比如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无名的就数不胜数了。其中,最受宠的便是戚姬,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扶风弱柳的女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
“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
也就是在公元前206年,刘邦领兵到定陶后,偶然遇到了美丽的戚姬,就给收编了。
戚姬便是后来的戚夫人,关于她的身世,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有史料写,她是个年轻寡妇。
戚姬冰肌玉质,风流俏丽,而且能歌善舞,非常善于俘获男人的心。刘邦得到戚姬之后,几乎是独宠她。
不久之后,戚姬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刘如意。
刘邦有多宠爱戚姬呢?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今戚夫人日夜侍御……”
刘邦白天黑夜都和戚姬腻在一起,就连吃饭的时候都要黏在一起。
有一次御史周昌进宫,找刘邦汇报工作,结果正撞见刘邦在吃饭,只见他一手搂着戚姬,一手吃饭,这场面把周昌吓得赶紧退出去了。
有了戚姬这么一个妙人儿,刘邦早就把黄脸婆吕雉抛到脑后了。
对于刘邦来说,他是不得不接回吕雉,并让吕雉坐在正妻的位置,因为吕雉在自己起事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如果不这样做,手下人都不服,舆论这关是过不去的。
至于他心里,装的全是戚姬。
吕雉回归后,得不到刘邦任何情爱,过的是守活寡的日子。
这一点从吕雉的生育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吕雉一生只生了两个孩子,就是女儿鲁元公主和儿子刘盈,这俩孩子都是她和刘邦刚结婚的那两三年生的,后来,吕雉再没有生过一儿半女。
而刘邦,一直到五六十岁还在和年轻妃嫔们生儿子。
六、皇储之争,你死我活公元前202年,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完成了统一,建立汉朝。吕雉被立为皇后,嫡长子刘盈为太子,戚姬被封为戚夫人。
立吕雉为皇后,和立刘盈为太子,都是按照礼制来的,自然而然的事。
可刘邦有私心,他宠爱戚夫人到了极点,爱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也到了极点,他心里是想立刘如意为太子的。
刘如意小的时候,他见了这个宝贝儿子,就欢欢喜喜把他抱在怀里,称他为“爱子”。
刘邦对于嫡子刘盈,则是一脸的嫌弃,嫌他胆小软弱,叫他“不肖子”。不肖子也就是不像自己的儿子。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
这句话摆明了就是说,刘邦明确表示想要立刘如意当太子。
戚夫人呢,则是一肚子私欲,丝毫不隐藏,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未来当上皇太后。
于是戚夫人经常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哭哭啼啼,让刘邦赶紧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于是在朝臣面前试探,结果朝臣们强烈反对。
一方面立嫡立长的礼制在这儿摆着呢,废长立幼属于动摇国本,是国之大忌;另一方面,吕后那是糟糠妻,那是为了大汉朝建立付出过的女人,蹲过监狱做过俘虏,那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皇后,朝臣们是相当拥护吕后的。
刘邦再三再四地努力,和朝臣们争论改立太子,都没能成功。
刘邦和戚夫人不死心,试图找来有顶级威望的人来支持刘如意,也就是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上的四位高士),结果这四位都不肯出山。
而不久之后,吕后竟然成功请来了商山四皓出山,支持太子刘盈。
商山四皓当时在整个天下的威望都是极高极高的,有了他们态度明朗的支持,改立太子的事彻底泡汤了。
七、刘邦驾崩,吕后复仇公元前195年,事业还没干完的刘邦,就突然病逝了。
刘邦一死,太子刘盈马上登基为帝,吕后成为皇太后,因为刘盈年纪小,由吕后临朝称制。
简单说,就是朝政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
这下戚夫人唯一的靠山没有了,马上成为吕后手里的羔羊。
这么多年,吕后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气,忌惮于刘邦,她一直都隐忍不发,装成一个贤良的皇后。
吕后内心得多恨刘邦,多恨戚夫人?
这下刘邦没了,吕后想怎样就怎样了。
很快,吕后下令,把戚夫人废为庶人,剃光了头发,打发到永巷去舂米。
吕后这么做,是在出这么多年的窝囊气,让戚夫人好好吃吃苦头。
戚夫人非常不甘心,一边舂米一边唱
“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
当时吕后只处置了戚夫人,还没对刘如意下手呢。
但是戚夫人这一唱,彻底激怒了吕后。
吕后发疯一般,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汉书.外戚列传》: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紧接着,她将赵王刘如意也给毒死了。
至此,戚夫人母子全死于吕后之手。
八、戚夫人既蠢又坏,咎由自取我们纵观戚夫人的表现,她全程智商权谋都不在线,能力不足,野心又很大。
1、只会媚上,没有政治头脑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刘邦爱她若珍宝,而且是对她盛宠了十几年,丝毫不变。
但戚夫人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长处了。她不是糟糠妻,是从刘邦发达后才来的,没有任何威望,没有老资格。
她是孤女,娘家没人,培植不起外戚势力。
更糟糕的是,她就是个委身男人的小女人,没有任何政治头脑,更不会去拉拢朝臣,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相比之下,吕后除了没有丈夫的宠爱,其他几条全都远胜过她。
这样一来,戚夫人只要失去丈夫这个靠山,就一点力量都没有了。
2、既蠢又坏,不安分人家吕雉是糟糠妻,是吃尽苦头的原配,皇太后之位和太子之位,理应就是人家母子的。
你戚夫人,都做了顶级宠妃,占有了刘邦的心,却还不知足,还要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良心何在啊?
但凡戚夫人善良一点,安分一点,敬重吕后,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争抢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至于有后面的惨祸。
她和皇后争儿子的皇位,就是在往死路上逼人家母子。一个皇后,若是在立储上输给宠妃,未来肯定死路一条。
也正是立储一事,使吕雉对她结下了深仇大恨。
3、不会示弱,任性作死戚夫人起初被吕雉罚去舂米做苦工的时候,吕雉很可能是没想杀掉他们母子的。若这个时候戚夫人懂得示弱,装作彻底屈服的怂样儿,没准儿可以满足吕后的报复心,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人只要活下来保住命,就还有机会。
结果她蠢到家,都被人拿捏在手里了,还要唱歌表达不甘心,直接激怒了吕雉,母子直接被害死。再无翻身的可能。
九、结语戚夫人遭到人彘的下场,根本不无辜,这全都是她既蠢又坏的结果。
智商、手段和威望,戚夫人都比不上吕后。她唯一拥有的只是美貌年轻和丈夫宠爱,可偏偏又是老夫少妻,刘邦这护身符一死,她就什么都没了。
戚夫人抢了人家的丈夫,还想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要置人家母子于死地,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当对手胜利的时候,她的下场不凄惨才怪。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