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争霸繁荣度,先秦文化的主要内容?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孝悌,一方面,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维护礼制进而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调作为民众的独立人格。
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礼”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强调维护内部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竞争角逐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能得以特别的任用。但是人们如果因此就认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确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战国时代,已经遍布七雄诸国。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杀方士、术士时,公子扶苏就以其中有些人毕竟是儒生为理由,为他们辩护;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为臣。这些都说明秦朝是并不特别排斥儒生的。所谓“坑儒”,其实是坑杀包括一些儒生在内的方士、术士。一旦统一,维护政权统一就成了当务之急,儒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的思想骨干之一。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外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显著的、惊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并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奔走诸侯之间,寻求任用。因为他们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道”即“自然”是永恒常在的、无所为的,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成,那么“道”又是“无不为”的。作为国家统治者,如果能够谨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慢而无所作为。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时顺应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家对战争等剧烈的社会动荡,十分反感。他们进而认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乐业,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们处处能感觉到管理者的痕迹,进而认为高质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赐的看法道家并不认同。在西汉初年,统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为主要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所能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人。他们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法律统一,不分亲疏。但事实上法家这种“法治”与现在的法治大相径庭。因为在战国时代,由于各国以贵族世袭,贵族拥有特权,并把持国家政治,这造成了君权旁落和政治腐败。法家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提高君权,反对贵族特权而被君主所赏用。在法家理论中,君主同时具有立法和司法权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为民众遵守的同时,统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对属下进行考核和考验,甚至动用一些“术”,目的是使权力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使人畏君,从而战战兢兢。这也是后世君权被一再抬高的理论源头之一。而且统治者虽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响,比如吴起就主张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法家和儒家,对后世影响很深。有人说“阳儒暗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虽然尊崇儒教,却曾经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为诱饵贿赂官员,然后对这些不知是计的官员予以重罚,这其实是对“术”的一种使用。儒家是维护旧有的君权与贵族制度,法家则是抬高君权,压抑贵族的权力。
4)先秦其他学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2、先秦平民政治与士风的形成
先秦时代,失势贵族、布衣平民通过游说宣传自己政治观点和主张这个办法来影响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过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和政治理论,或提高君权的实力以更好地控制国家,或提高国家的实力以称霸。而一些贵族也迎合这个潮流,大量收养门客,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纵政局,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参与政治的形态,我们可以称为“门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议论政治,而一跃成为官僚乃至贵族的门客政治形态,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落贵族、平民百姓均用这种方式以图任用。这种风气在战国时代最为盛行。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变得并不森严。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格得到时人重视,“士风”盛行于人际交往、政治活动之中。士风具体体现在:一、重视个人尊严;二、个人尊严要靠个人道德来承托和维持;三、个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认同来达到。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尊严是神所赋予,而中国人的个人尊严,则是通过众人的认可来取得的。春秋战国之士人,为了“士”的精神,可以抛弃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成为了士人的信条,以“忠”、“信”作为个人准则。士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延续千年而不变。人们相对于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倾向于使他人认同自我。表现在政治文化上,经常会倾向于忽略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不惜损失利益和退让或者进而以过激手段以求得到对方的尊重。士风传承千年,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时代,它的内涵,也有很大变化,但都不会离开以严守个人道德与价值观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个人意志。
3、先秦历史文化教育:
传说虞、夏、商、周四代分别在乡邑和国都设有庠、序、校、小学、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对贵族子弟以至平民施行伦理教育。这恐怕是战国秦汉儒生们的理想。其实,商代以前的学校教育尚无可靠材料说明。西周春秋的学校教育则以六艺为主要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讲礼、乐意在培养道德情操;射、御是军事训练;书、数是治民从政所需要的技能。西周铜器麦尊、静簋铭文提到王室有称为辟雍、学宫的大学,对贵族子弟进行射箭教学,并举行周王亲自参加的射猎活动加以考核,还奖励负责教射有功的官员。盂鼎、师■簋铭文提到的小学,也是培训贵族子弟从政的场所。
《礼记·王制》称,周王出兵时要“受成于学”,作战获胜,“反(返)释奠于学,以訉馘告”。可见学校也是战前制订作战计划和战后举行庆功典礼的地方,它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周礼·师氏》记载,国学中的贵族子弟同时还是周王近卫亲军,随时随地担负着守护警戒的重任,说明国学培育的正是精悍的武士。地方上的庠、序同样以教习射箭为主,并为当地祭祀和社交活动的场所。春秋时,郑人在乡校议论政事,开明执政的子产甚至将此舆论视为良师。就是孔子本人也曾以射御自许,孔门弟子多能卫国杀敌,冉有即因领兵击破入侵齐军受到孔子的赞赏。
但是孔子开创的私学却使古代学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出现了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以从事政治活动为目标的文士集团,六艺也转变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典文献。私学培养的是“从政”、”治赋”、“使于四方”的治国安邦的人才,它面向社会招收各阶层子弟,为官僚政治、布衣卿相局面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继起的战国诸子也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师,墨子、孟子有成百上千的学生,不求利禄的许行亦有门徒数十人,就连避世隐居的老子、庄子都各有自己的学生。这些私学扩大了教学领域,促进了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有些君主创办学术活动中心,如魏国的西河、齐国的稷下等,都聘任各家各派大师“不治而议论”,讲学争鸣,以吸引四方游学之士,这些实际上就是新型的大学。
七国争霸建筑都点满了繁荣度不够怎么办?
提升繁荣度的方法非主线任务的建筑不用加速。 只要是空地的地方,在基础建筑建好后,平均建设民房和军营。 除主线任务的建筑,其他建筑从底级开始升级,这样快速提高繁荣度。七雄争霸繁荣度对于玩家而言就是城池经验条。七雄争霸繁荣度满了之后才能提升城池等级。玩家经常苦于七雄争霸繁荣度的提升上面。七雄争霸城池升到4级是很快的,也就脱离新手保护。到了4级以后七雄争霸繁荣度提升会逐渐变的慢下来,城池等级的提升是需要建筑物建完之后的七雄争霸繁荣度堆砌起来的,而建筑物级别越高,需要的时间越长,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玩家多多利用系统赠送的点券来秒建,但是每天的点券都是有固定量的,如何利用点卷提高城池的七雄争霸繁荣度。七雄争霸城池建设部分城池等级LV4官府上限11城池4~5分镇全部等级达到8级左右七雄争霸繁荣度达到上限。城池等级LV5官府上限13城池5~6要求全部等级达到11级左右七雄争霸繁荣度达到上限。城池等级LV6官府上限15城池6~7要求全部等级达到13级左右和主要建筑达到14七雄争霸繁荣度达到上限。城池等级LV7官府上限未知。可能17或者18城池7~8要求七雄争霸繁荣度上限达到15W。
大同市在中国的存在感怎么样?
塞外古城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她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许多威武雄壮的篇章和可歌可泣的人物,从而名著典籍,显赫中外。
1976年至1977年间,在城西8.5公里处青磁窑村的考古发掘中,获得了一千多件打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据鉴定,其历史有十万年之久。另外在城西高山镇附近和云冈南梁等地,发现了一批磨制的细石器和许多陶片(在沿长城的大同一段,也发现有这种文化的分布)。经考古判断,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距今大约为一万年左右。
这些文物充分说明,早在十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着,并以惊人的毅力,用简陋的石制工具,创造着远古的文化。
有关大同的历史,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根据记载,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春秋初期,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楼烦”占据(《史记·匈奴传》)。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七雄争霸期间,三晋之一的赵国逐渐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传》)。此时,大同东北属代郡,西南属雁门郡,赵国名将李牧常镇守在这一带,以“备匈奴”。李牧训练了一支包括骑士、勇士和射士的十多万强大的边防军,修筑报警的烽火台,以及部分地段的长城,使匈奴不敢轻易入犯。显然,此时的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大同当时隶属雁门郡。为防御匈奴的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又调集民众修建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并在大同城西的十里河谷修建了武周塞,以防备胡人的入侵。同时,还在长城沿线修筑连结九原、云中、雁门、代郡、渔阳等重镇而至碣石的驰道,以便于调动军队和运输。在这条北部防线上,大同地区是守备重点之一。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镇压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抽调了大批兵力,造成了边防空虚,致使匈奴乘虚占领了大同。
西汉初,大同称平城县,隶属于雁门郡。汉高祖七年(前200年),韩王信降胡,联合匈奴单于冒顿攻打晋阳(太原地区)。这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匈奴,在铜(革是)(晋东南地区)、晋阳两战两胜后,便不顾天寒地冻和后援不继,以及娄敬等人的劝阻,乘胜追击到了平城(大同),结果中了匈奴的诱敌深入之计。刘邦在白登山(今大同市城东五公里的马铺山)被围困七天七夜,后援军赶到,并采用了陈平的反间计,送重金和美人图给冒顿的阏氏,促使匈奴撤开一角,刘邦才乘机得以突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从此,白登与平城便名振中原。历代都有仕人、墨客、商人来此凭吊,写诗作赋,抒发怀古之情。
刘邦自白登战败之后,鉴于当时羸弱的国力,不得不采纳娄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了“和亲政策”,从而促进了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其中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民族和睦史上灿烂的一页。王昭君,字嫱,南郡(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入宫,后于竟宁三年(公元前33年)为了民族和睦,远嫁了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封为阏氏。传说当她北行途经大同时,曾在东胜店(今大同大西街四十六号院)住过几天。她每日都怀抱琵琶弹奏抒怀,解忧****。死后,被葬在今呼和浩特市南。匈、汉两族人民为感念她对民族团结和睦所做的贡献,于是高筑其墓,广植花草树木,墓地终年郁郁葱葱,所以昭君墓又称为“青冢”。东胜店后来也因此改名为“琵琶老店”。现在,市博物馆还保存着《琵琶老店》牌号一块,相传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书。唐朝宗显通年间节度使段文楚,将此牌号挂在该店门上。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赠别前蔚州契(艹必)使君》的诗中写道:“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它生动地反映了白登与昭君的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匈奴仍然时扰北方,但此时汉朝已国力兴盛,兵强马壮。为了北方的安宁,遂以大将卫青、霍去病为统帅,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决定性的大战役。平城虽不是主要战场,但一直是屯兵和进击的集结地区之一。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十二部将、十八万骑兵,亲征匈奴。经雁门关,出平城,北登单于台(今内蒙呼和浩特西),终于迫使匈奴降附。
东汉献帝建安未年,平城县被废。三国曹魏时复置,属冀州新兴郡。
两晋南北朝之际(公元265至589年),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大动乱、大迁移的年代。此时的大同,却因此而繁荣昌盛起来。其间北魏定都于此,前后计九十六年之久。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该部原先生活在长城以北,后来逐步向长城以南发展。到340年什翼犍时,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初称代国,什翼犍之孙拓跋(王圭)又改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平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这时,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为代尹(尹:北魏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州、郡)为万年尹。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复名为平城县,兼为恒州治。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太平县。北周改名为云中县。治所在今大同市西15公里处。此时,大同称为恒安镇兼恒州治。
从道武帝天兴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作为北魏京城的大同,一直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举世闻名的云冈五窟,就是在此期间内开凿的。这一时期是大同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在这座繁荣的城市里,还涌现出了一批封建社会中精通蹈略、能攻善守的文武之土,如冯太后、孝文帝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真可谓是“人杰地灵”。这两位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并对促进民族大融合、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以及我国北方的统一与繁荣,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冯太后死后,葬在大同城北25公里的方山永固陵。在永固陵后(北面)0.5公里处,建有孝文帝寿陵一座,为冯氏陪葬。后因孝文帝迁都洛阳,死后没有葬入此陵,取名为“万年堂”。
隋唐以来,大同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换,又数易其名。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于文帝父亲名忠,所以避讳“中”字,改云中县为云内县,大同仍称恒安镇,属马邑郡。
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置北恒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名为定襄县,兼为云州治,至永淳初年被废。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
唐初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开始兴起,并很快发展成为东起辽东,西至里海,北至贝加尔湖的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经常取道大同南下,不断骚扰中原。
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命兵部尚书李靖等分兵六路北击突厥。第二年唐军一路经大同出塞,与李靖会师,消灭突厥军队二十万。此后,大同便一直成为唐代北方的重要军事前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他的古诗《平城下》中写道:“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当时士卒戍守大同的艰苦生活和边塞的军事风貌,读来历历在目。
906年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大同仍称云中县,兼云州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做了儿皇帝,把北方包括大同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宋、辽、金、元时代,大同开始称作云州,并成为辽金的陪都。后又作为元朝的路治。这时的大同已成为我国北方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城市。
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国。以临潢府(内蒙古林西)为上京,幽州为南京,辽阳为东京,大定府为中京(内蒙古赤峰南),改云州为西京,并设西京道大同府作为辽的陪都。
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王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以统一中国,曾先后发动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对辽战争中,宋太宗兵分三路,分别以曹彬、田重进、潘美为东、中、西三路主将,直指幽州。杨业为西路副将,在打下云州(大同)后,由于战局急变,杨业在朔州南陈家峪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玉及部将皆战死。这种英勇不屈的精神,为历代所传颂。戏曲中的杨家将金沙滩大战的金沙滩,就在今大同市南几十公里处。北宋末年,宋、金达成协议,大同归宋,遂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设为云中府治,并为云中路治,领一府八州。
公元1115年,金灭辽建立大金国,迁都燕京,以宋之汴京为南京,大定为北京,辽阳为东京,仍以大同为西京,兼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在辽、金统治期间,大同为中国北方西部的一个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一座经济相当繁荣的城市。
元代全国开始设省。中央设中书省,全国各地设十一行省。大同则隶属于中书省河东山西道,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治所在今大同市,领八州五县。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并说“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大将常遇春经太原打下了大同。明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全,把大同列为全国“九边”之一,并派大将军徐达镇守于此。
为了防范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侵略,明王朝又在大同以北整修了长城,构筑了宏赐堡、镇川堡、得胜堡等二十多座屯兵堡和上百个烽火台。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坐镇大同(封藩于大同)。此际,大同又开始了大兴土木,兴建和修整寺院庙观和楼阁府邸。当时大同有新旧寺院、尼庵、道观上百座。真可谓是寺庙林立,殿堂壁连,香烟缭绕,经诵不绝,这座古城俨然是佛国胜地。耸立在城东御河东岸高岗上的曹夫楼,也是此时所建。传说明末一位忠直大臣曹某被魏忠贤阉党所害,曹府老仆曹夫护送其女曹玉莲从虎口逃出,投奔大同的公爹李知府而死在途中。戏剧《走雪山》即以此为题材。曹夫楼即为纪念这个忠贞事主的老仆曹夫而建。楼前还建有真武庙一座。
同时,由于大同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在嘉靖与隆庆年间,曾两度成为贸易城,实行互市,使大同成为蒙古与中原、蒙古与西域地带的贸易集散地。
大同是塞上古城,明王朝有几位皇帝曾慕名来大同饱览壮丽的塞外风光。尤其中传为佳话的有:正德皇帝微服“巡幸”大同,与酒家女李凤姐(也有称李倩倩)夜宿“久盛楼”酒家。从此,该酒楼得名“凤临阁”。后来,这一传说以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如传统剧目《游龙戏凤》、电影《一夜皇后》等。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太原后,经宁武关,于三月初一兵临大同城下,明大同总兵姜(王襄)率部投降。李自成进城后,把代王府作为临时指挥部,在大同驻留六天,于三月初六离开大同,经宣化,很快攻下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
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大同两个多月。当起义军退出北京后,满清贵族派恭顺侯吴顺华进攻大同,姜(王襄)难以守城,便又背叛了起义军,杀死起义军驻大同的首领张天琳等,投降了清军,仍任大同总兵。
清朝推行省制。大同为山西省大同府。公元1649年,由于姜(王襄)反清失败,大同惨遭清兵“屠城”之灾,使这座曾经一度繁华的城市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间里,大同又陆续重修与新建了楼阁寺观和街道。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去西安,途经大同,在总兵府(今雁北军分区大院)居住,曾登东街太平楼,纵览大同古城。当慈禧看到高大的城墙、城楼、角楼、望楼和清代以前时毁时修的历代寺庵道观、楼阁亭台,以及清代重建的三元宫、龙王庙、圆通寺等上百座丹柱瓦顶、金碧辉煌的建筑,以及井然有序的大街小巷,和繁荣的商业时,不禁大为赞叹说:“大同可为福地宝城”。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同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二十六县。大同亦废府留县,隶属雁门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三月废道。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为察哈尔省省辖市。这座塞外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大同为山西省省辖市。
大同市现辖四个区: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人口270万,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
1993年的7月,原雁北地区撤销,左云、大同县、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等原雁北地区所属部分县,划归大同市管辖。
大同钟楼,摄于1937年
大同西门,摄于1937年
大同南门,摄于1937年
到底是什么关系?
雅利安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人都属于欧洲白人,他们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从欧洲大陆历史的演变说起。
雅利安人与日耳曼人以及斯拉夫人的历史演变在二战时期德国的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曾经称德国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其实这也暴露出了希特勒对历史的不了解,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特征是金发碧眼,是全世界最好看的人种,实际上这完全来自于希特勒的臆断。
希特勒极度崇拜德国哲学家尼采,而尼采却极度崇拜琐罗亚斯德,并在著作书中称其为超人,这个琐罗亚斯德就是雅利安人,他也创造了雅利安人的宗教拜火教,。
雅利安人很勇敢,有闯劲,他们东征西讨,开拓领土,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时,他们从欧洲来到亚洲,先是在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的原住民,之后又称霸恒河流域,还在印度建立起了种姓制度,所以在印度看到高种姓人群,他们有着欧洲人的面孔,也可以把他们算作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后来雅利安人在公元前700年左右时,占据了伊朗地区,而琐罗亚斯德就是在伊朗创建的拜火教,此后拜火教成为雅利安人普遍信仰的宗教,拜火教又称祆教,曾长期在中亚地区流传,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还曾流传到中国,拜火教也是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小说中所称的明教。
直到公元11世纪之后,拜火教才逐渐销声匿迹,被伊斯兰教所取代,但是不要认为伊朗人就是阿拉伯人的后裔,伊朗人实际上更愿意承认自己是雅利安人。
因此来看印度人和伊朗人都像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但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已经很难找到纯正的雅利安人了,在历史的变迁中,雅利安人已经逐渐和各民族融合,这其中也包括了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根据现代人类基因图谱检测,通过对比基因图谱可以发现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印度人、伊朗人以及中国维吾尔族人都具有雅利安人血统。
在这其中以波兰人(斯拉夫人种之一)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最高,达到50%,其次则是俄罗斯人(斯拉夫人种之一)的雅利安人基因占到了47%,而印度人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达到39%,中国维吾尔族人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达到了21%。
而比较愿意承认自己是雅利安人后裔的伊朗人血统中雅利安人的基因占比才只有18%,希特勒认为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后裔,可是日耳曼人血统中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也只有19.5%,也就是说伊朗人和日耳曼人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甚至都不如中国维吾尔族人基因占比高。
从人类基因图谱里可以知道,雅利安人的基因在欧洲大陆上自东而西衰减,自北而南衰减,从基因染色体上来说,斯拉夫人可以算是纯正的雅利安人后裔,而希特勒恰恰认为斯拉夫人是劣种人,而且俄罗斯人和波兰人这些血统里雅利安人基因占比很高的斯拉夫人却对雅利安人的认同感并不强。
希特勒之所以称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后裔,除了他对历史上知识的不了解之外,还在于希特勒对尼采的崇拜进而对雅利安人东征西讨的崇拜,希特勒想对外侵略扩张,心理上他希望是有一个像雅利安人那样勇敢善战,东征西讨的祖先,所以希特勒才自称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从这些也能看出,雅利安人类似于中国的匈奴人,是一个已经被历史长河所融合而消失的古老民族,而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血统里都有雅利安人的基因,按照基因染色体的占比程度来说,斯拉夫人在基因中更像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只不过人家不认可这个说法而已。
战斗民族斯拉夫人在公元前27年时,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由此标志着欧洲大陆进入到了古罗马时代,也就是强盛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就类似于中国的大汉王朝,以欧洲大陆的正统王朝自居,罗马人蔑视北方的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称他们为三大蛮族,这就相当于当时汉朝人对匈奴人和百越人的蔑视,认为汉朝文化礼仪才是正统,所以称匈奴为胡人,称百越为蛮夷。
日耳曼人主要聚居在西欧和中欧,以现今的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人群为主;凯尔特人主要聚居在英伦三岛,也就是现在的英国;斯拉夫人主要聚居在东欧,现今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都属于斯拉夫人。
公元1453年,由被盛唐打跑的突厥人所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攻入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攻灭东罗马帝国,也标志着罗马帝国彻底覆灭。
在罗马帝国覆灭之后,斯拉夫人就翻身做起了主人,当时的斯拉夫人国家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由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室索菲娅公主,因此伊凡三世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后来莫斯科公国形成了沙皇俄国,也因此沙俄也已罗马帝国的嫡系后裔自居。其实想一想也很搞笑,曾经被罗马人蔑视的斯拉夫人居然成了罗马帝国的嫡系后裔。
其实斯拉夫人内部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以及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就是居住于现今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等地区的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是居住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波兰等地区的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就是指居住于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人,包括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区。
斯拉夫人主要信仰东正教,现在看看俄罗斯人都被称为战斗民族,都很生猛,也说明了斯拉夫人整体都很生猛,其实斯拉夫人的生猛是有原因的。
本身斯拉夫人在历史演变中雅利安人的血统基因上占比就高,要知道雅利安人是个战斗民族,非常勇敢善战,以及历史上斯拉夫人还曾被蒙古人和维京人两大生猛人群融合过,维京海盗当年进入黑海地区就和斯拉夫人融合过一次。
在中国元朝时期,蒙古人西征,东欧几乎都被蒙古人划入金帐汗国统治之下,当时蒙古人对斯拉夫人极其残酷,拿他们当奴隶一样看待,斯拉夫人结婚当夜新娘要先被蒙古王公贵族开下光才能让他们结婚。
因此蒙古人的血统也和斯拉夫人进行过融合,包括现今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的车臣人体内就有蒙古血统,而蒙古族也是俄罗斯国内民族之一,在俄罗斯国内约有90万蒙古族人。
所以就看看斯拉夫人集雅利安人和蒙古人以及维京人的血统基因相融合,他们骨子里就带着生猛的基因,因此他们的民风如何能不生猛。
日耳曼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关系日耳曼人在青铜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在中欧和西欧大陆了,在公元4世纪初期,由于罗马帝国强盛,版图广阔,罗马帝国本身的军事力量无法守护边境,因此罗马帝国允许部分友好的民族以联邦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边境,以帮助罗马帝国守卫边境,而被罗马人蔑视的日耳曼人就是以联邦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帮助其维护边境。
日耳曼人分支哥特人曾经分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这两支哥特人都被汉人赶跑到欧洲的匈奴人所打败,哥特人走投无路之下向西罗马帝国投降,后来也是西哥特人趁着西罗马帝国内部瓦解,趁机攻灭了西罗马帝国。
后来在公元481年日耳曼人的分支法兰克人在首领克洛维的带领下击败了匈奴人以及日耳曼其他的各部落,克洛维统一日耳曼人之后,带领日耳曼人又攻灭了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残余势力,使得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于是克洛维定都巴黎,建立了日耳曼人统治的国家法拉克王国,克洛维所建立的王朝称之为墨洛温王朝。
后来法兰克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时期称霸西欧,而查理曼大帝更是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曾经被罗马人蔑视的日耳曼人后来成了罗马人的皇帝可以说是极其嘲讽。
而盎格鲁撒克逊人其实也是日耳曼人的分支,一部分日耳曼人脱离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这些人从丹麦渡海来到了英伦三岛,被称为盎格鲁人。居住于德国萨克森州的日耳曼人被称为萨克森人,他们也渡海来到了英伦三岛,也被称为撒克逊人。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作为日耳曼人的分支在英伦三岛相遇了,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于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就在英伦三岛联合了,相当于日耳曼分支组合勇闯英伦三岛。
因此他们也就组合成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一批日耳曼人战斗力很强,把英伦三岛当地的地头蛇凯尔特人打的节节败退,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光打的地头蛇凯尔特人躲到偏远地方,连后来占据英伦三岛的罗马人也被他们打的服服帖帖,于是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就称霸了英伦三岛,也就是现在的英国人。
现在的英国人其实绝大部分是征服者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被征服者凯尔特人通过征服同化融合而成的,其实在外貌上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有着典型的区分,虽然都是白人,但是凯尔特人的外貌特征是红头发,而作为日耳曼人分支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则是金黄色的头发,虽然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融合,但是现今如果去英国,仔细观察哪个人头发颜色越浅,那他就是拥有日耳曼血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所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实际上就是日耳曼人的分支,他们都属于日耳曼人的血统,只是彪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跑到了英伦三岛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凯尔特人。
写在最后因此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都有雅利安人血统,雅利安人是这些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雅利安人已经消失,现在已经没有纯正血统的雅利安人了,而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则都具有雅利安人的血统。
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是属于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两个民族,他们都被当时的正统王朝罗马帝国所蔑视,这就相当于汉朝时期西面的匈奴和南面的百越一样。
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是日耳曼人分支,而且战斗力比日耳曼人还强悍,征服了英伦三岛的原住民凯尔特人。
不过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他们都是欧洲白人,只是地域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要知道欧洲大陆面积也不过10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领土面积几乎等同于整个欧洲大陆,而欧洲人至今也不过7.4亿人,还没有中国人多。
所以别看欧洲人又分为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这些种族,实际上就和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一样,简单的来说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中国的汉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等民族关系,都是曾经敌对,后来又互相融合的关系。
谁知道中国历史上打得最久的战争?
中国历史上征战无数,很少有全面太平的年景。兵者国之大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对国力消耗很大,许多国家经不起战争的折腾,一战或者数战就亡国了,也就不用再打了。战争往往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秦灭六国用了大概10年时间,楚汉争霸也就4年,但也有打得比较久的,两个政治势力断断续续能打上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汉匈战争、晋楚争霸战争、宋夏战争,尤以汉匈之战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64年。
汉匈之战汉朝刚刚建立,公元前200年汉匈之间就曾发生过战争,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大军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靠贿赂单于的妻子阏氏才解围。从此刘邦不敢轻易与匈奴较量,被迫委曲求全向匈奴和亲,自刘邦、吕后以及之后的文帝、景帝都继续执行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同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经过文景两代皇帝的长期积累,在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33年开始,汉朝主动发起了一系列攻击匈奴的战争,收复河套取了河西走廊,消灭了匈奴主力,匈奴远遁漠北,漠南已无匈奴王庭。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汉朝同样人口折损严重,海内虚耗,几乎到了亡国的境地,尤其是汉武帝后期,对匈奴作战数次作战不力,甚至全军覆没,而匈奴仍然控制漠北。
在汉元帝时代,汉朝与匈奴又打了六次战争,汉朝大胜,北匈奴灭亡,南匈奴归附称臣,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才结束,这一年是公元前36年。从汉高祖匈奴开始交战,到汉朝取得彻底胜利,历经164年,就是不算汉高祖刘邦与匈奴的白登山之战,从汉武帝的公元前133年到汉元帝的公元前36年,汉匈之间的战争也持续了将近100年。
汉匈之战涌现了以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产生了燕然勒石,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及陈汤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历史最强音,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
晋楚争霸战争大家都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无义战,春秋有五霸,但春秋的主旋律是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从晋文公时代(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算起,到吴破楚入郢之战(公元前506年)结束,历经126年。期间晋楚大战13场,其中晋国11胜2败,牢牢掌握着争霸的主动权,成为名副其实的霸国。
晋楚之间的战争,始于晋文公重耳在位期间,重耳在外流亡19年,重回晋国,成为国君,在外期间还曾受到楚国的款待,但为了争夺霸权,晋楚之间仍然要开战。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成功击败楚军左军、右军,取得了战争胜利,灭掉了曹、卫两个亲楚的国家,援救了宋国,确立了晋国的霸权地位。
公元前599年,晋楚之间又发生了颖北之战,晋国小胜。公元前597年,晋楚之间发生了邲之战,此战晋国将帅争论不休,导致步调不一致,被楚庄王击败,从此楚庄王一洗城濮之战的耻辱,饮马黄河,雄视北方,鲁、宋、郑、陈等中原国家又被迫依附楚国,楚庄王也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此后,晋国改变策略,灭掉了北边和东边的小国解除后顾之忧,在公元前583年发动了伐蔡攻楚破沈之战,攻破了楚国的盟国蔡国和沈国,还攻进了楚国,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沈国国君揖初,重新占据了上风。
公元前575年,晋楚爆发了鄢陵之战,这是两国主力之间的战争,此战晋军击败楚郑两国联军,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此后晋国在中原的霸权更加巩固,楚国的霸业则被削弱。
此后晋国采取三架疲楚的策略,每年派1/3的军队会同诸侯之师进攻叛服无常的郑国,调动楚国远道发兵援助郑国,不断削弱楚国的实力,甚至在湛阪之战中攻入楚国的本土,楚国在中原影响日渐萎缩。
晋楚两国连年的战争,晋国占了绝对的上风,楚国不断退却,但中原各国每次都要被逼出兵助战,且饱受战火摧残,早已疲敝不堪。在公元前546,宋国大夫向戌发挥外交特长,往来奔走于晋国、楚国之间,在宋国召开了14国参加的弥兵大会,约定其他国家同时向晋国和楚国进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形成了表面上的均势,而其他国家则免去了征战之苦。
弥兵大会使中原大致维持了40年的和平,公元前506年晋国应蔡国国君所请,率领18国诸侯同聚昭陵,准备讨伐楚国,这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诸侯会盟,会盟宣布撕毁弥兵大会之约,废除楚国的霸主地位,只有晋国才是合法的霸主。
晋国的18诸侯联军攻破楚国的方城,灭掉了沈国,但晋国遭受水患和瘟疫,再加上向蔡国索贿不成,不再继续攻楚。但此时楚国已经江河日下,蔡国、唐国转而与吴国联合,成功攻破蔡国国都,楚国几乎亡国。
后来楚国依靠秦国的帮助得以复国,但霸业已经不再,晋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战乱时期的文化相对比较繁荣更凸显人才?
说二句,那不叫文化繁荣,应该叫文化知识贫乏。在战国争雄期,读起列国志,上有庞涓,孙膑论道,下有萧何,张良,韩信与范增的较量,诸葛亮战曹操兵百万,司马懿统三国谈笑之间。无一不显识知伟大,发达,繁荣。但大家应该知道,这些的文化应叫深山文化。入师就在此山中,学文学武治世通。观社会突变下山注雄,方显吾大略奇人圣灵。儒家,道家,兵家三聚首,打天下推旧世几人能明?真正的众百姓是一窍不通。怎谈起知识文化繁荣?创历史虽是劳苦大众,写历史可是权力纵横。司马千史记也有三分假,刀架脖上也是无办法。在当时社会知识文化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就显得文化繁荣知识奇景。如果给现在人们相比,相差太远,目前全国毛入大学,入学率,达50%以上,上海达80%在整个社会上基上家家有大学生。目前才称得上文化繁荣,人才集集,知识丰富。浅谈古代战乱文化繁荣,个人观点,不足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