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不是统治战场,为什么美国从叙利亚突然撤军?
一方面因为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亚太地区,另一方面因为美军在叙利亚已经很难再取得更大的突破了。在叙利亚内战之初,美国就开始寻找可以培养的代理人力量,当时,美国看上了多个反对派力量,但是那些武装都在不同的阶段被俄叙联军击溃,俄罗斯似乎看准了美军的力量打,最后没有办法,美国只能选择和土耳其站在对立面,支持了库尔德人武装。
叙利亚局势已经在俄叙联军的掌控下了。
但是库尔德人武装并不想要整个叙利亚,他们只是想要建立一个自己的自治政权,甚至这个政权都可以是在叙利亚政府的领导下的,而且,就在库尔德人武装占据了足够的地盘停止扩张之时,土耳其终于直接进入了叙利亚战局,虽然土耳其一开始击落了俄罗斯的战斗机,导致了一些摩擦,但是俄罗斯看准时期拉土耳其下水,让土耳其发动了对库尔德人的打击。
叙利亚政府军目前高歌猛进,难以阻挡。
于是,库尔德人在土耳其的打击下失去了曼比季等重要地区,面对被俄叙联军主导,又和俄罗斯伊朗站在一起的土耳其,美国人感到自己在叙利亚要面临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其他的反对派武装又基本被消灭完了,美国无法寻找更合适的代理人,于是,如果美国决定在叙利亚继续打下去,就要面对和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伊朗、土耳其的直接对抗,因为目前的叙利亚局势中只有这几个力量了。
美军的大撤离,还需要等到最后的任务的完成。
他们都不是好对付的,美国面对目前的国际环境,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了。美国现在决定从叙利亚逐步抽身,原因是美国已经发现,他们的战略重心应该在亚太地区。在那里,有一个国家让美国很是头疼,打仗,他们不一定能在亚洲打败他们,而采取的经济措施,也被人家回应了对等措施,人家毫不认输,让美国感觉到自己的霸权地位被动摇了。
当前的叙利亚格局中,美国发挥的余地已经不大。
在过去,哪有美国打击不了的国家,军事不行就上经济,可是唯独那个国家让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都动不得,还得谈,在如此态势下,如果美国还要转移重心,去对付中东和东欧的压力,那么美国就无法再应对主要方向上的对手了。所以美国必须选择从叙利亚抽身,只是这个撤退,美国还是有些不舍,于是提出来一个两步走的撤退计划。
图为驻扎在叙利亚的美军车辆。
这个撤退计划的实施恐怕还需要好多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在叙利亚棋局中,只能选择退出了。
如果在一场必败的战争中我选择了投降?
我认为如果战斗必败,且你已经尽力的情况下,是可以投降的,这点没问题。
其实允许士兵投降,一直是西方军事当中的一个传统,只是相对来说我们东方这边不提倡投降,认为投降是耻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实在打不过了投降,至少可以保住士兵的性命,让他活下来,每个人都有活下来的资格。
士兵们上了战场,其实是有些顾虑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怕死,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允许士兵投降的情况下,军队作战士气反而会高昂。比如美军或者二战时期的德军,一般在作战无望的情况下都会允许投降,但这些军队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作战士气非常高昂的部队。
▲真正善于作战的军队,也善于投降
现在有很多键盘侠,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允许别人去投降,其实是把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强加给了别人,很多时候我也可以说,如果在作战陷入绝境的情况下,不允许你投降,你会做么?说白了就是要别人去死的时候,他们会无所畏惧,但是一旦要他们自己去死,他们就会神神叨叨了。
把一个很高的标准强加给别人,要别人去执行,却从来不要求自己,就是很多人的心态。
其实在军事上来说,即便是允许投降的军队,作战士气也非常高,甚至比布允许投降的军队作战士气还要高。因为允许投降的部队他们在心里上更有一层保障,实在打不过了可以投降保命。而不 允许投降的军队,一旦作战陷入困境,往往就容易出现紧张和慌乱,因为不允许投降,所以一旦战败就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冷静的举动,反而不利于军事作战。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更多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人性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把问题想的更为全面。牺牲一个人,绝不是敲下键盘,或者纸上说说的那么简单,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要付出人命的代价。
请问怀旧服奥山战场里巴罗夫服务器部落是不是已经被工作室统治?
奥山联盟的优势就是战术单一,部落战术至少三种!三种战术还是冲突的,唯一不变的是不能先分兵杀女人。对冲照样赢过!但是是部落思想统一,联盟野队。至于不会坑杀联盟的,放虎归山的都是新人,不听指挥!不动脑筋的!!!
作为近战利器的霰弹枪为什么没有像冲锋枪一样在二战大放异彩?
唧筒式霰弹枪本质也只是个半自动枪械,如何能与冲锋枪这种自动化的喷子相比?二战淘汰霰弹枪丝毫不足为奇,不过尽管如此,美军的霰弹枪在太平洋战争中依然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为大炮和机枪盛行,军队又缺乏机动化的机械突击力量,因此战争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往地下发展的“堑壕战”。简单点说,就是双方通过挖战壕、挖地道、修碉堡来顶住对方的持续炮轰和进攻,不断制造肉磨子的战法。
一战中的那些著名战役,什么索姆河、凡尔登、香槟战役、伊普雷战役、阿图瓦战役等等等等,几乎全是打的这种堑壕战,双方用密密麻麻的土木工事群顶住对方,然后持续的轰炸、渗透和冲锋,一不小心十几万人就填进去了。
堑壕战打到一定阶段,双方便会在犬牙交错的壕沟战线上想办法搞“地下突破”——地表不是冲不过去么?那咱干脆把壕沟挖个对穿,直接杀到那边去抢阵地。或者干脆来个佯攻大部队搭配精锐小部队的的虚实打法,一举夺取对方的堑壕核心,就连直接打地道堆积炸药搞爆破的都有……总之,各种抢壕战术相当的多。
霰弹枪正是堑壕战的一种专门利器,或者说它是当年参战的美军的“种族武器”(主要为温彻斯特M1897,军版名M1917)。在战场上,这些霰弹枪被称为“战壕枪”(需要区分德国战壕枪),它以较快的射速和呈面状的杀伤为优势,专用于清理战壕。
说白了,就是利用霰弹枪强大的近距离火力优势,让装备它的士兵获得以一当十的攻击能力。
普通的士兵进入或攻击战壕,他们顶多用栓动式步枪开上那么一枪,然后开始刺刀肉搏战,显然这种打法无法持久,对方只要多几个人,这个士兵在无险可躲的堑壕中顶多来个1换1或1换2,便会被迅速解决。
而霰弹枪则不同,当持有战壕枪的士兵跳进敌方战壕后,这些具备面杀伤能力的半自动武器却能统治战壕,它只需要不停朝前喷洒火力即可,而且相当有利于在战壕中突击前进,可以获得极快的突破速度,以至于令同盟国士兵胆寒,成为协约国的“战壕清扫器”(Trenchsweeper)。
结果因为霰弹枪在堑壕中表现的太BUG了,直接导致了一场国际争端,协约国方面表示美军的霰弹枪“有违人道,过于残忍”所以必须禁止。美国肯定不答应,于是德国表示“凡抓到使用霰弹枪的美国兵一律枪毙”。美国也不含糊,他们的回应是“凡有霰弹枪兵被处决,即相应处死一名德国俘虏”。
这件事儿的真实性与否就不做评价了,总而言之,在美国人的霰弹枪不断抢镜头的时候,深受刺激的德国人也拿出了一个新产品——冲锋枪。
冲锋枪的概念并不是德国人提出的,最早拿出产品的是意大利人,他们在1914年就制造出了Villar-Perosa冲锋枪(VP冲锋枪),而德国人则在1918年才造出MP18冲锋枪,它也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
冲锋枪被德军拿来搭配他们琢磨的新兵种“暴风突击队”使用,以替换过于笨重的MG-08-15式水冷机关枪。“暴风突击队”被德军寄予了“打破堑壕战僵局”的厚望,这种采用精锐小分队攻关的打法成为后世“闪击战”的鼻祖,MP18冲锋枪也表现出了凶残的一面,也获得了“战壕扫把”之名,但一战没多久就结束了,冲锋枪和战败的德军一起被打入违禁品行列。
不过,自一战以后,自动化武器的科技树已经被点亮,采用弹簧往复自由枪机的武器也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冲锋枪技术开始大爆发,并且直接开始挑战部队中传统步枪的地位。有的国家很认同冲锋枪,比如第三帝国,有的国家死都不待见它们,比如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冲锋枪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武器,它们密集火力的背后其实是“廉价”在支撑。二战几乎所有的冲锋枪(除了索米)都是廉价的代名词,它们省事儿、省工、省钱,还省人员的训练。像苏联就最爱干这种事儿,厚重稳定的“波波沙”配上大弹鼓,新兵蛋子都能扫出个十环,泼起雨来对面拿毛瑟枪的老兵都得发慌冒汗。
霰弹枪这时候就不行了,它们本就是一种专用型的小功能武器,离开堑壕环境几乎无仗可打,顶多在丛林内发发威,遇到巷战都不一定HOLD住,不然难道让它们在二战打CQB吗?
让“战壕清扫器”成名的半自动射击能力这会儿什么都不是,冲锋枪可是全方位适应战争的武器,霰弹枪无论如何也无法像冲锋枪那样,在短期内武装出一支火力猛烈、低成本、快速训练、多功能的部队出来。
所以,嘛,霰弹枪就只好下岗咯。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霰弹枪依然在一些战场上表现出了自己的能耐,比如与日军对阵的太平洋战争,霰弹枪的“面杀伤”成了马润们的宝贝疙瘩,无论是消灭“树冠狙击手”,还是面对日军企图打白刃战的“板载冲锋”,霰弹枪都表现的游刃有余,夜战中霰弹枪常常表现的比冲锋枪还好。
而且在近战中霰弹枪还有个好处——它们的霰弹射程衰减较大,不怕重伤远处的队友,更不怕打坏自己的装备,因此可以毫不避讳的在混战中对鬼子狂喷。这种特性让霰弹枪一度成为美军最重要的防卫用枪之一,大量被各军种的后勤和安全守备部队、宪兵等等装备使用,在欧洲都是如此。后来这些武器被部分M1卡宾枪取代,然而有部队仍然表示更信赖霰弹枪,美军有浓厚的霰弹枪情节,坚持要在一些单位配备霰弹枪,至今都是如此。
二战美军使用的是温彻斯特M1912霰弹枪,这种枪在一战中被购买了19000多杆,而在二战中却被购买了80000杆,只能说在二战的战场上,这些霰弹枪很难再找到让自己发光发亮的主场,而单论应用规模,它们反倒比一战时还强许多倍。1912这杆枪的总产量从1912年开始到1963年停产,总共达到200万只以上。
直到今天,霰弹枪仍然是战场重要的补充部分,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虽然失去了“战壕清扫器”的光环,却依旧没有被淘汰,也许它大放异彩的时刻你并没有看到呢。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战斗机被打掉机舱盖,居然敢横滚后倒擦着山顶尖飞行,飞行员的头部距离山顶树梢仅有1米多。美国王牌飞行员雷斯纳看到中国志愿军飞机飞出犹如特技般的动作,唯有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
雷斯纳原以为飞行技术如此高超的一定是苏联飞行员,可等其临近能看清楚对手时,却惊讶地发现一张年轻的东方人面孔,而且这位东方飞行员还向其示威性地挥了挥拳头。
而这位令美国王牌都频频惊叹的东方飞行员,就是我志愿军英雄飞行员王海的“铁杆僚机”焦景文。
也许雷斯纳对中国飞行员能拥有如此娴熟的飞行技术颇觉匪夷所思,可其却不知我志愿军飞行员敢与其如此硬拼,凭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的超人智慧。
1926年,焦景文出生于河北武安,1945年参军,后在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正式成立时,被编入空军第四混合旅成为王海的默契搭档。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完全占领了朝鲜上空。美机想炸那就炸那,想飞多低就飞多低,甚至有时我军锅里冒个烟都能引来美机扫射。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急需空军入朝协同作战。
可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足一年,飞行员课程训练还远未结束,但因战争需求,也只得让苏联教官加紧速成训练。1950年12月21日,首批新中国空军进驻安东基地,由秘密出动的苏联空军带领进行实战锻炼。
当时我空军各方面实力确实无法与美空军相比。我空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300架,而美军在朝鲜战场出动飞机1200余架,甚至最多时可达2400架。
我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68小时,而美飞行员多参加过二战,平均飞行时间已多达数千小时,其中不乏雷斯纳这般与德国、苏联等顶尖飞行员交过手的王牌,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虽然我空军实力不占优势,可我志愿军飞行员也多是抗战时期参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枪林弹雨中一路闯过来的,胆量绝非常人可比,遂面对自视甚高的美空军并无任何畏惧心理。
中美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对决,我军空四师飞行大队长李汉就创下了击落美军F-84战机一架,击伤两架的惊人纪录。我空军就是如此以战代练,逐渐淬炼出足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的实力。
1951年10月,焦景文所在空3师抽调50架米格-15战机赴安东,代替空四师执行作战任务,当时正逢美空军实施大规模“绞杀战”。
原来1951年7月,作战双方就开始停战谈判,可美军却在我志愿军背后“插了一刀”,派大批飞机全方位轰炸朝鲜北部交通枢纽,试图切断我志愿军物资补给运输线,以便胁迫中朝在停战谈判中做出妥协。
美军将如此大规模的空袭称为“绞杀战”。由此我军空3师一开战就面临艰巨阻击任务,于是他们根据敌我双方优缺点对比开创新战法,很快就有效打击了美空军的嚣张气焰。
尤其是在鸭绿江南岸平原地区形成一条令美空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而焦景文与雷斯纳的那场经典空战就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那天。
战争中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掩护长机。焦景文作为王海僚机,时刻以王海为主,不仅防御敌机右来右打、左来左打,甚至还要舍命挡住射向长机的炮火,尽职尽责履行着僚机的责任。
雷斯纳确实经验老道,那天一开战就已察觉焦景文的重要性,遂在其背后射出的第一炮就击飞了焦景文座舱盖,高空寒冷空气顿时扑向焦景文。
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高空遇到座舱盖破裂,会出现缺氧以及身体冻僵等不利状况,遂大概率会选择弃机跳伞求生。
可就在雷斯纳认为这次基本轻松稳杀时,焦景文也许为避免缺氧、挨冻,竟突然驾机直扑地面,然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英尺(不足2米)高度,又开始拉起改平擦地飞行。
雷斯纳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紧跟着直追下去,可已失去了攻击焦景文的机会。因为战斗机上的机枪有一个稍微向上的角度,无法朝距离地面只有2米的目标开火。
焦景文想把雷斯纳甩掉,雷斯纳则紧追不舍。两架飞机在树梢高度翻滚腾挪,都想找准攻击对方的角度,可都未能得逞,而雷斯纳的僚机已早早被甩在了后头。
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中,我志愿军老兵曾回忆美飞行员敢贴着树梢飞,技术娴熟过硬。可雷斯纳遇到焦景文真可谓棋逢对手,用其自己的话形容“已把最后一点点本事都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才勉强咬住焦景文。”
战斗高潮还在后面,也许焦景文为追求速度上的优势,突然飞出了那个竟雷斯纳惊呼的横滚倒擦山尖飞行的惊险动作。
雷斯纳穷追不舍,两架飞机机翼紧贴机翼沿地面并排而飞。因为焦景文的氧气面罩早已被吸走,所以雷斯纳能清晰看到焦景文的面孔。而焦景文却像单挑的斗士般向雷斯纳伸出了拳头。
焦景文终于飞抵我空军基地上空,我军密集的防空炮火随之掩护而来。焦景文误以为在炮火掩护下可以安全着陆了。可当焦景文刚欲降落时,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的雷斯纳,硬是从密集火力网中钻出,打落焦景文战机半个机翼。
而焦景文也真不含糊,居然凭借超人力量成功迫降。不过焦景文战机落地腾起的尘土,令雷斯纳的僚机飞行员误以为焦景文战机坠毁,兴奋高呼:“Woooh,你刚刚打掉了整个红色空军。”
只是雷斯纳等人兴奋过头了,其僚机返航时被我军地面炮火击中,飞行员跳伞身亡,雷斯纳侥幸得以逃脱。
战后几十年,雷斯纳对此次空战精彩细节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与中国空军有所接触后才知对手就是焦景文。
雷斯纳对精彩空战细节的描述轰动了美国空军,可他们却不晓得焦景文还不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最高水平。
而焦景文随后又在12月2日、3日爆发的中美300余架喷气式飞机大空战中,再度上演机中24弹座舱盖被打掉一半后,掩护长机成功返航的的生死一刻。
1952年12月3日中午,焦景文所在的空三师王海大队正准备吃午饭,却突然听到消息,美军72架战斗机、56架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飞临清川江上空。
王海率一大队12架战机随即升空迎战,经过激烈鏖战成功击落敌机5架。可就在我军12位勇士返航时,作为僚机的焦景文突然发现右上方出现8架美军战机,随后只剩4架了。焦景文明白消失的4架美军战机很有可能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这4架飞机就是美军惯用的“鱼饵战术”。简单说就是美军以单架飞机做诱饵,后面的机群埋伏伺机而动。
这还是王海大队头一次遇到美军的“鱼饵战术”,王海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遂命令12架战机保持编队互相掩护,而作为僚机的焦景文,为完成掩护长机的任务,也时刻警惕着身后的动静。
焦景文突然发现后上方有4架美军F-86战机扑来,可就在他向长机报告后想转身迎战时,占据高度优势的美机已先发制人向其开炮。
一阵急促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战机。“嘣”的一声,焦景文座舱盖又被打掉一半,一股强劲寒风钻进座舱,犹如钢针刺脸钻心般疼痛。
焦景文稳住心神一看,机翼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升降舵、操纵杆都不太听使唤了,很难保持双机作战了,可为了避免敌机集中火力攻击长机,毅然决定豁出去了。
后来焦景文曾回忆当时情形说:“我飞机也快没油了,我跳伞也回不去了,那就豁出去了,反正我回不去,也不能让敌人回去,我就朝敌机撞了过去。”
狭路相逢殊死搏击,也许美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对手,居然吓得扭头飞走了。焦景文驾使负伤29处的战机奇迹般的返回了基地,当其走下飞机时感觉都有些虚脱了。
焦景文作为僚机以能攻善守、绝不掉队著称,为长机筑起了坚固屏障。难怪长机王海慨叹如果没有焦景文,哪里还有王海。
可焦景文个人先后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1架的战绩,在志愿军空军中还不算显赫。这不仅是焦景文身为僚机的原因,更因王海大队飞行员个个都有英雄虎胆,皆有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的记录。
雷斯纳为焦景文匪夷所思的飞行技术叹服,却不知焦景文只是志愿军飞行员的一个缩影。
譬如长机王海击落4架、击伤5架美军战机,是响当当的九星飞行员,甚至还斩落了美空军51大队中队长加布里埃尔,也就是日后的美国空军参谋长。
还有素有“空军之王”美誉的赵宝桐,同样是击落7架击伤2架的九星英雄。
还有王海大队的孙生禄,居然敢在200米距离发炮,将美机打得凌空开花后,再直接钻到爆炸碎片中去,是名符其实的“空中狙击手”,也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的战绩,只可惜孙生禄在12月3日那场空战中牺牲了。
要知道志愿军飞行员们平均几十小时的飞行时间,对于美军王牌飞行员平均上千小时飞行时间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志愿军飞行员于1951年9月25日,首次参加双方200架次规模大空战时就丝毫未怂,其中李永泰在座舱盖被打碎情况下,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顽强返回基地。
志愿军飞行员们个个是空中英豪,他们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个人素质,更因其心中拥有保家卫国的强大心理支撑。
当时志愿军驾驶的米格战机,除了小部分是苏联免费捐赠,大部分都是半价购买的。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飞机。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给空军买飞机的热潮。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利用增产、捡废铁等方式,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甘肃玉门油田工人用8天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1架。
京剧大师梅兰芳个人直接捐献战机1架。豫剧大师常香玉变卖汽车、孩子的金银首饰,然后又在6省市巡演170余场,为志愿军买了一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机1架,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截止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可以说新中国第一代空军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牙缝中抠出来组建的,而新中国空军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难怪焦景文没有座舱盖也敢横滚倒贴山头飞;难怪李永泰拖着被打了56个弹洞的战机,毅然选择冒险着陆也不跳伞;难怪孙生禄敢冒险钻入爆炸碎片中也要将美机打开花。
这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们知道每架战机都是人民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宁肯个人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血性与勇猛精神?
志愿军飞行员们之所以能打破美空军神话,赢得对手尊重,凭借不仅仅是匪夷所思的技战术,更因其背后有强大的人民支撑。
2020年8月2日,九星米格的空战传奇王海老将军病逝。2021年8月 10日,名扬海外的焦景文老英雄病逝,享年95岁。
将军罢身追云去,碧天长流屠枭迹。空战英豪血洒长空,铭记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英雄。
叛军要求结清工资才能走?
土耳其是伊德利卜叛军的米饭班主或者叫‘’衣食父母‘’,你不给叛军好处就想独自开溜,叛军于是就翻脸了——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就算想潜逃也得有经费呀!
第一,土军撤离是因为新冠病毒吗?
有一种说法是土军从伊德利卜撤离回国,原因是害怕新冠病毒。伊德利卜乃至于叙利亚有没有新冠?虽说没有报但应该是有的,伊朗那边疫情闹得那么凶,前来叙利亚助拳的伊朗军人也不少,没可能伊德利卜前线保持着疫情的一片净土。
不过对于枪林弹雨的战场而言,小小病毒的危害还真不能算多大事。感染病毒不一定死,挨一发炮弹连‘’重症‘’救治的过程都给省了,直接填死亡名单。
所以我觉得土军由于病毒撤退的说法有点牵强,真实的原因应当是俄土谈判达成了默契。土军撤离后保持八个观察哨,不就是俄土第一次达成停火协议时条件之一吗?
第二,叛军拦截是想‘’维权讨薪‘’吗?
成分复杂的土协军想必让土耳其头大如斗。土耳其方面的设想是养一批忠实的猎犬,叫它咬谁就咬谁,没想到对方不是犬而是狼,掉过头就反咬主人一口。
可叛军不这么想,就算狼也有生存权也要吃肉啊。以叛军那帮乌合之众,单独面对叙利亚联军,尤其是俄罗斯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压根就无法长期支撑下去。不得已土军这才赤膊上阵,带着重装备亲自出手。
但是现在土军要跑路了,你让‘’江南皮革厂‘’还怎么维持?打又打不过,不打想潜逃的话又没有经费,你带着小姨子……哦,带着车队装备风紧扯呼,总得把拖欠弟兄们的薪水给结了吧?现如今打份工不容易,打生打死你土耳其连劳务费都没结清,‘’包工头‘’当得不大合格啊!
其实薪水早结晚结早晚要结,叛军真正想法是留住土军撑腰壮胆——留不住人留武器。总不能让土军轻松跑路,留下江南皮革厂,不对,是伊德利卜战场一地鸡毛。
第三,金钱维持的‘’战友‘’关系不靠谱!
这回前线窝里反的滑稽剧,证明拿金钱维持的‘’战友‘’关系严重不靠谱,更何况叛军还没有拿到多少金钱,土耳其方面打的是一张白条。
其实掰开面子瞧里子,无论土耳其还是大多数叛军,在伊德利卜都是‘’外人‘’,外人窜到别人家里去杀人放火玩凶残,怎么着也心里边发虚——在叙利亚的神圣领土上,容不得侵略者及叛乱分子为所欲为!
土耳其总在怀念奥斯曼时期当地主的风光,但地主的后代目前没余粮,打个仗还要欠薪,真真留给全世界一个笑料。没钱你打哪门子的仗?还不如早点回家织地毯创收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