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观剧情站,袁绍手下有哪些名将?
小院之观
小院之观
不要逼我,我凶起来连自己都打!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是名不符实还是实力超群
471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4 分钟
袁绍的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这也只是后世小说家的叫法,在正史上,不要说“四庭柱”,连“五虎将”,“五子良将”这些说法都未曾见过。
如何评价这四根柱子,结合正史来看一下,在《三国志》中,除了张郃,并没有其他三人单独的传,几次出现,都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来得到的印象,先看看颜良、文丑。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可见颜良、文丑此时已是袁绍手下统兵的大将,攻许的主将,当仁不让的武力担当。
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颜良、文丑的形象,在孔融眼里得到了证实,是勇冠三军的将领,以武力见长。
那么在自己人眼里呢?袁绍派遣颜良进攻曹将刘延驻守的白马,沮授这样对他说:"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眼里,颜良也是勇将,但性格不佳,气量狭小,不能让他独自领军。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惜袁绍并没有听进去。
不过在对手荀彧眼里,却是另一回事: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荀彧其人,有“王佐之才”,他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定的计策,最后都得以实现,他看人极准,曹操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上面说到二荀,颜良、文丑之死,则都与另一荀——荀攸有关,荀攸画策,曹操以轻骑突袭白马,颜良仓促中被关羽击斩。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关羽固然是勇将,但这样的情节,恐怕电影都未必敢拍,如果是真的,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颜良的性格缺陷导致身边的人离心离德,竟然无人肯为他效死力。毕竟赤兔马再快,也快不成一道闪电,万军之中来去耗时也要以分钟计算,关羽刀法再好,刺颜良还要斩首也得以十秒为单位计算,这么长的时间,没人能挡住关羽,可见颜良的失败。
文丑死得就更搞笑了,两军对垒,胜败未分的情况下,作为统兵大将,竟然不能约束住部下去捡曹军故意丢弃的辎重。仗,是这么打的吗?军纪之差,可想而知,这也是荀攸的诱敌之计,所以文丑在乱军中被杀,也就一点不冤枉。
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
以这些表现来看,颜良、文丑是徒具勇力的匹夫,荀彧对他们的评价,一点都没有错。单论武力,他们或许不输于曹操账下典韦、许褚之流,怪只怪袁绍不会用人。看看典韦、许褚在曹操身边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典韦被拜为校尉,负责曹操的安全工作,他完成的相当完美,最后力战身亡。典韦死后,许褚接任,同样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甚至到了曹操死后,曹丕升许褚为武卫将军,负责的还是宫中的安全,在曹营中,才诠释了“人尽其用”这个词的意思,
张郃就不同,他是《三国志》里河北四庭柱中唯一一位有传的。张郃的才干其实长期被压制,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表现,从袁绍取冀州后由韩馥处归附袁绍开始,张郃就屡立战功,平灭公孙瓒居功至伟,或许因为他不属于袁绍心腹,所以并不能掌握军权,只能排在勇夫颜良、文丑之下。
张郃投曹后,曹操对他评价极高,将他比为商朝的微子、汉朝的韩信,可见张郃的分量。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不过比归比,你张郃既非我宗族,也非我心腹,还是个降将,韩信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要谋反?所以一把手是不会让你当的,曹操这点还是很有原则的。
这就是张郃的郁闷之处,他降曹已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三次更换主子,先韩馥后袁绍再曹操,和吕布有的一比,虽说在三国时期并不是不能接受,但在曹操账下,能成为五子良将之一,已经是到头了,哪怕他后来立功无数,终其一生,也没能当上过领军一把手。
虽然这样,张郃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光是武将,还可称智将,刘备阵营、曹操阵营都能看得出来,定军山也全靠了张郃,曹军才能全身而退。小院认为,单论能力,张郃在曹营中出类拔萃,他欠缺的只是出身。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另外一位高览,在史书上记载实在太少,只记载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后就再也没有出场了,据说是病死了。如果以这样寥寥的记载来推论,有资格被称为河北名将,同张郃一起出场,实力应当也不会太差,不然也不会被选入四庭柱。不过具体资料实在太少,无法做出评价,大家就以演义里的说法当结局,权当他是被赵云一枪刺死了罢。
总体而言,这四人的境遇可以说是“未遇明主”,被袁绍给耽误了,如果袁绍能重用张郃、高览,能使颜良、文丑也人尽其才,官渡之战的结果,或许还说不定。
逆战光电厂突击者烟雾弹的使用技巧是什么?
光电厂:突击者爆雾弹使用核巧与介级,
这张地图属于单点爆破,对与突击者来说是比烧有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峰线攻击个点比好寒破,这5个位置是我们进攻时最近的位置,通这之力子要清理掉这里的敌人。在木箱的旁边投放烟雾弹,爆雾不仅可以触我们在与致人对战时更加有利,还可以维护我们选攻
我们也可以从这重攻击敌人的侧面,从侧通谢功A点,这条通道上遮挡物较少,地形简单,选功起来比核雅,容易受到敏人的攻击,所以在遇通过这里之旗我们需要在集装痛的后面投放烟雾弹,利用烟雾来掩护我们进攻
后,集可以在高处观购放人的时间,历以这个位室菲量巢,故人对这里的防等也是菲常重机的。在未箱的后面投放烟露弹,利用烟赛媒挡敌人的规线,若是故人火为太照奥椒不了,我们也可以和用烟嘉的脆护直这个位置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用很快的速魔到达这里,通过这里观察下方敌人的动向,随时准备在窗户旁边投放烟雾弹,利用烟雾让敌人不容易锁定我们,有利我们进攻,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侧面可能会曰
有人说二战时法国拥有强大陆军?
1940年4月,德国发起对丹麦、挪威的进攻,5月10日,发起对法国的进攻,令人吃惊的是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到了6月27日,法国就宣布投降。英国退守英伦三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法国的一个转折点。作为二战前的世界大国,号称欧洲最大陆军强国,却在短短的六个星期被德国彻底击溃,这对法国自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法国的溃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远较法国本身衰亡严重。法国的败亡引起了欧洲和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是什么原因让在一战中坚持了四年多,并最终赢得战争的英法,在新的战争中,仅仅一个多月就迅速溃败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俄国(苏联),一战中虽然俄国的政治腐朽,其整体战斗力低下,但是它的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对德国的军事力量有着非常大的牵制作用。但是二战初期由于德国的分化,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没有了介入战争的理由,从而使德国的主要力量可以基本上完全用于对付法国。
法国对于科技的发展对战争带来的变化认识的不深刻,在眼前已经有的例子(波兰被德国用闪击战迅速击败)前面麻木不仁、墨守成规。在法国眼中坦克是一种支援步兵的武器,尽管在法国国内也有一些军事家指出了,坦克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成为战场上主角,并且提出了集中使用坦克的作战理论,但是其军队的高层却并不重视。
相反的德国对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理论十分重视,并且运用到了实战当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从这里可以借鉴的就是一句话:“胜利者往往产生保守思想,从而成为下一次战争的失败者”。
战前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也是法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英国为了让德国对抗法国,进攻苏联,对德国军国主义的复苏采用了纵容的政策,这使希特勒有了发动战争的可能和底气。
从实际作战来看,英法的作战计划的失误是十分明显的。英法判断德国进攻法国有三条路。
一是德法边境,但是因为一战之后,法国斥巨资修建了马其诺防线,德军如果正面攻击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二是阿登山区,英法判断阿登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兵团的作战,因此认为德国不可能从这里进行主要突击。
三就是沿用一战的史里芬计划,即通过比利时中部进攻法国,英法方面认为这是德国唯一可能是进攻路线,因此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孙子兵法》云:“夫兵行象水,水之行因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德国将领曼施坦因提出了从阿登山区进行主要突击的方案。这一方案使英法方面针对性的部署,反而使德军进攻时得以从侧后方插入英法防线,德军突破色当之后,迅速攻向海边,将已经向北进入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包围在敦克尔克。这时,英法方面竟然没有战略预备队了。法国撑了一个月便向敌国投降了。
虽然投降时法军陆军和空军已经被重创了,可是法国海军却基本上完好无损,当时的法国海军世界第三,势力远胜德国和意大利,而且,法国尚有2/3的领土没有丢失。法国人可以撤退到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利用海军阻止德国的追击,在国内利用剩余的军队死守。
如果守不住撤退到英国或者英国的殖民地,再或者法国的殖民地。同时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当时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还是不少的,加上英国和美国的援助,法国完全有能力组织力量反击。可是法国却很快便向敌国投降了,为什么呢?往下看可能能明白。
6月9日,德军逼近巴黎,巴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乱,1940年6月10日,总理雷诺在内忧外患之下不得不宣布政府撤离巴黎,国防部长魏刚竟然擅自决定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总统逃了,总理带着内阁逃了,议长带着议员逃了。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6月16日,雷诺政府辞职,贝当出任总理,决定停战投降。6月19日,法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6月24日向意大利投降。1940年6月14日清晨,德军第4军的步兵师进占“不设防城市”巴黎。
道路上挤满着难民,法军的调动开始受阻,本就丧失信心的法军这下连最后一搏的勇气都逃没了,四处传来德军到来的消息,法军官兵们不是困在原地骂卖国贼,要不就是成了逃兵做了劫匪,官非官,军非军,匪非匪!两个德国人此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一座人口上万的法国城镇。
法军因为害怕被人们指责而不敢向德军开枪,南部甚至发生了整个城市的妇女出来阻止守城将军的炸桥行动,桥是保住了,可是通向南法国的门户洞开!法国的一些城市的市民自发的去迎接侵略军,法兰西的地方官们抓紧时间巴结新来的“友好军”。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法国政府逃到了康热古古堡,但是在法国人民的帮助下德军迅速逼近他们的政府。虽然英国首相丘吉尔不断的周旋于法国的政府的总统、总理和部长之中。可是混入政府中的投降派早就决定了法国走向灭亡不可逆转的趋势。
6月14日,政府被迫退到西南部的波尔多市,法军败绩,本应人不责而自责,可法军倒好,败军之将照旧骄横,公开对抗政府。灰心丧气的雷诺总理不得不在6月16日向总统勒伦布请辞。总统只能任命贝当为总理,贝当立即拿出了一份内阁名单,这可能是第三共和国历史上组阁最快的一届内阁,同时也是最后一届了。这表明贝当早就在窥伺时机,上台秉政。
贝当内阁迅速的开始向希特勒乞降,贝当在广播中要求全国军民:“必须停止战斗”!在几番接触之后,6月21日,法国代表魏刚来到了停在贡比涅森林中的福煦的专列,1918年11月正是在这里,德国签署了一战的投降书。6月25日,法德停战协定正式生效,法兰西沦于纳粹德国的铁蹄之下了。法兰西这个世界上响当当的大国在短短46天里就投降了,使世界各国震惊!
根据停战协定的条款,德国将占领法国北半部以及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法国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予以遣散。法国将支付德国占领军的费用,所有的德国政治难民将交还给德国。
所有图片均来网络
空城计司马懿是不是有意放诸葛亮一马?
很多人说诸葛亮北伐之所以能够打的魏国统帅司马懿不敢应战,是因为司马懿养寇自重。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第一次交锋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策反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司马懿快马加鞭,半个月就平定了孟达叛乱。如果司马懿真的是养寇自重,打的那么快干嘛?走慢一点拖延时间养寇自重不好么?
第二次交锋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从上邽割麦到卤城之战,司马懿仅仅为了养寇自重,又是损失粮草又是损兵折将真的值得不?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的部队都被打的要奔溃了,陇右粮草又被诸葛亮抢了,朝廷不得不紧急增兵司马懿,并且从关中运输粮草。当初的形势对于魏国来说十分危险,司马懿仅仅为了养寇自重,把自己陷入如此危险的境地值得么?真要养寇自重,那就别让诸葛亮抢走陇西小麦呀,反正诸葛亮这次退兵下次会再来。真要养寇自重,那就别贸然出击诸葛亮呀,固守坚城和诸葛亮对峙不久好了?要知道卤城之战司马懿可是亲自上阵,出动了魏国主力的,自己都差点兵败被抓,仅以身免,而且雍凉军团可是司马懿权力的根基,差点搭上自己性命,损失大量自己的根基部队,即将面临朝廷追责,这算是养寇自重重么?
如果不是李严延误粮草又假传圣旨,诸葛亮被迫撤退,司马懿还能活着离开么?
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 ——资治通鉴
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下一次交锋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屯田渭滨,司马懿固守不战。这并非司马懿养寇自重,而是真的被诸葛亮打怕了。司马懿差点中诸葛亮的计策,被诸葛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如果不是郭淮给他擦屁股,诸葛亮的计划就要成功了,问题在于,司马懿为什么要听从郭淮的建议?如果真的是养寇自重,有必要听从郭淮建议么?反正去了北原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还可以多对峙一会儿让自己继续“养寇自重”,让诸葛亮去北原不好么?
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懿乃使淮屯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淮逆击却之。——资治通鉴
司马懿如果真的是养寇自重,得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为何第一时间出兵追击?意图消灭蜀汉主力?保留蜀汉主力,让姜维得以继承诸葛亮北伐的旗帜,继续留下蜀汉北伐的火种,让魏国朝廷因为忌惮蜀汉,不得不继续留用司马懿不好么?当姜维让杨仪反旗鸣鼓,假装要主动攻击司马懿,司马懿又为何仓皇撤退不敢追击?为何在得知诸葛亮确实去世的情报以后,又快马加鞭想要追上蜀汉军队?
司马懿如果真的是养寇自重,到了诸葛亮生前的营垒,又为何感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如果只是养寇自重,他有必要捧一个被自己耍的团团转的手下败将么?既然感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可见司马懿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诸葛亮,又岂会养寇自重?
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帝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晋书
实际上诸葛亮去世以后,司马懿依然平步青云,没有因为“寇”没了而被打压呀,最后甚至成为明帝任命的托孤重臣。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百日破公孙”,打的都是千里奔袭、闪电作战,对付孟达、公孙渊、诸葛恪,这时候怎么不养寇自重了?所以说司马懿并非养寇自重,而是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晋书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晋书》
为何曹操会让关羽出战?
关羽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斩颜良诛文丑了。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能力最强的将领,位居“河北四庭柱”之首。关羽在斩杀他们之后,每当要表示对敌人的蔑视时,就会说“你比颜良文丑如何”。不过曹操知道关羽要为他立功后离去,为何还要让关羽出战颜良文丑呢?
一、关羽出战颜良文丑经过的诡异之处。在徐州之战中,刘备在遭到失败后就投奔袁绍去了,留下关羽在下邳独守孤城。为了完成对刘备的承诺,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眷,准备死守下邳到底。敬佩关羽的人品能力的曹操,用诱兵之计引出关羽,夺取下邳,围困关羽于土山之上。后来经过张辽从中斡旋,关羽土山约三事归降了曹操。
曹操为了收服关羽,对他优待有加。但是关羽心怀故主之恩,始终无意留在曹营。张辽奉曹操之命去试探关羽的心意时,关羽明明白白地对张辽坦露心意,他说一定要立功报效曹操,在回报曹操的恩义后就去找寻刘备,回到他的麾下。
曹操在得到张辽的报告后,不但没有恼恨关羽,反而对他更加钦佩。他听取张辽的建议,倍加优待关羽,并不给他上战场的机会。可是在白马之战中,曹操遇到了袁绍手下的第一猛将颜良,被迫请出关羽出战颜良。
当时曹军先后有三员将领迎战颜良,前两个是昔日吕布手下八健将的成员宋宪、魏续。这两员将领与颜良交手,一个战不三合被颜良斩于马下,一个被颜良交马一合,照头劈于马下。随后徐晃出马,和颜良交手二十合败归本阵。曹营将领见了都心下慄然,再也无人出马。
在这种情况下,程昱举荐关羽出马。曹操听取了他的建议,请关羽出战颜良。关羽立刻前来白马,在短暂观察后,便单枪匹马冲入袁军阵中斩了颜良,袁军因而大败。在随后与文丑军作战时,在文丑战败张辽、徐晃两人后,关羽率领十几位手下赶到,阵斩了文丑。
不过,我们看关羽出战颜良文丑的过程,就感觉其中透着一丝诡异,整个曹营上下都有着一种不正常的气氛。首先,曹操明明知道关羽在立功报效后就会离开自己,却又要派人去请关羽出马。这岂不是违背了他原本的初衷吗?
其次,在颜良连斩宋宪、魏续之后,徐晃的出战也很不正常。按理说徐晃也是曹营中数得上的猛将,他刚一出场就和曹营第一猛将许褚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是他在宋宪、魏续之后立刻出马单挑颜良,却仅仅战了二十合就败归本阵,而且颜良也不追赶,这又是为了什么?
第三,曹营中良将甚多,可是面对颜良却没人出马。即便是颜良能够在二十合内战败徐晃,也比不上吕布的武勇。昔日曹操为了战败吕布,曾经两次派六员猛将围攻吕布,为何面对颜良,曹营却派不出人来呢?如果说众将心下慄然,他们中间的夏侯惇、夏侯渊、许褚等人面对吕布都敢应战,为何会单单对颜良慄然呢?
正是有了以上的这些诡异之处,才使得关羽与颜良、文丑的交手,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轻纱。那么,这一切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多方面的原因迫使曹操只能请关羽出战。曹操请关羽出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人请关羽出马解燃眉之急。在徐晃战败后,整个曹营将领都失去了斗志,偌大个曹营没有一个人主动出战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曹军军心将会崩溃,曹军将面临失败的命运。
另一个原因是程昱所说的,借刀杀人之计。刘备从徐州逃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投奔了袁绍。如果关羽出马斩杀了颜良,就会让袁绍怀疑刘备,甚至杀了刘备。这样失去了故主的关羽,自然也不用怕他再出走了。
不过,在当时的曹营中,在徐晃战败后,所有曹军将领都不再出战,正是这种情况逼得曹操去请关羽,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也同样有着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是曹营将领的派别造成的,这两派分别是亲关派和仇关派。
仇关派的主要人物是以夏侯惇为首的曹军老将们。这些人是跟随曹操多年的将领,从曹操起兵时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他们深得曹操的信任,是曹军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首领夏侯惇更是曹操最信任的亲族大将,在曹操阵营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曹操刚起兵的时候,兵微将寡,是夏侯惇依靠自己的武勇为曹操努力支撑。在曹军中,夏侯惇是第一个与吕布单挑的将领,在多次战斗中,他力挽狂澜,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正是这样一个人,在曹营中对关羽敌意最大。
在关羽离开曹营的时候,夏侯惇的手下群情激昂,要阻止关羽的离去。其中的蔡阳、秦琪死在关羽的刀下,夏侯惇则亲自到黄河岸边拦截关羽,要捉拿关羽回许都问罪。如果我们看夏侯惇在曹营的地位,就会对此释然了。
曹操对关羽的器重,让夏侯惇感到了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再加上关羽生性高傲,对曹营将领看不到眼中,也为他树立了更多的对立面。更让这些老将们不可容忍的是,曹操对关羽用尽了手段,也没有收服关羽,这让他们又羡慕又仇恨。因此,在徐晃败回后,这些将领不再出战,冷眼看曹操的处置。
曹营中亲关派的人很少,仅仅有张辽和徐晃两人。由于他们三人都是北方老乡,再加上意气相投,所以关系不同一般。在多年后的襄樊之战时,徐晃还回忆这段历史,说自己当年跟随关羽,得到了关羽的教诲,实在心存感激。
这些人知道关羽急于离开曹营的心情,也知道关羽在曹营中格格不入的环境,因此他们一起帮助关羽。出战颜良就是徐晃为关羽做好的铺垫。当时徐晃和颜良交手并没有用全力,他只是为了摸清颜良的武艺做的试探。同时也为了吓唬曹营将领,阻止他们出战颜良。
颜良也知道徐晃没有用全力,所以在徐晃败回的时候,害怕中徐晃的计谋,没有追击他。徐晃败回后,一贯奋勇当先的张辽也不出战,暗暗逼迫曹操去请关羽。而其他将领要不震惊于徐晃迅速落败,要不心怀鬼胎,这使得曹操无人可派,只能无可奈何地去请关羽出战。
结语:在白马之战中,曹操手下有着夏侯惇、许褚、夏侯渊、张辽等名将,可是当徐晃战败后,曹操却落入了无人出战的境地,只得派关羽出马迎战颜良。这一切透着反常,不仅仅因为曹操明知道关羽立功后会离去,还因为颜良再勇猛也比不上吕布,曹军将领敢于迎战吕布,怎么会没人迎战颜良呢?
这主要是整个曹营上下各怀心思。与关羽亲近的张辽、徐晃知道关羽的心思,他们一起合谋帮助关羽达成心愿。敌视关羽的那些曹军将领消极怠工,看曹操的反应。而曹操一方面要解燃眉之急,一方面要借刀杀人。这些原因堆积到一起,使得曹操只能去请关羽出马,达成了关羽的心愿。不久之后,关羽就千里走单骑,离开了曹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明朝真的像明史写的那样不堪吗?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历史,贬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没有篡改、贬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明史》最大不足之处不是“篡改”而是“删除”
近代著名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特意说过《明史》的不足之处,可谓是一针见血。
《明史》有两个不足之处,①、偶有疏漏,间有重复。
当然这个不足之处属于正常情况,在各部史书之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而且相对来说《明史》这个问题不算严重,并非经常性的疏漏、重复。
②、《明史》中对于清朝还没有崛起时的建州女真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是没有记载的,并且选择性删除掉相关历史,总之关于建州女真的历史是一律删除,是一片空白,至于原因很简单,毕竟建州女真曾臣服于明朝二百多年。
诸如王翱、李秉、赵辅、彭谊、程信诸传,这些明朝官员,都曾对建州女真有着抚治或者征讨之过绩,但都被略去这段历史,或有寥寥几笔记载,也是语焉不详,使人辨之不明。
所以总结来说,《明史》最大的不足之处并不是篡改历史,而是有选择性的不记载相关历史,有选择性的删除历史。
二、关于人们对于《明史》误解的解惑
很多人认为《明史》不客观,甚至是认为清朝在修《明史》过程中篡改历史,抹黑明朝。大概有3大原因:
①、清修《明史》时间过长,前后历时长达94年之久。虽然《明史》在二十四史之中规模仅次于《宋史》,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所以有人以此认为清朝在如此长的时间之内,是反复修改历史,贬低甚至抹黑明朝。
其实《明史》修纂的时间很长,还是可以理解的。
顺治二年,也就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年即1645年,设立明史馆,《明史》由此开始修纂。众所周知清朝在入关以后,并不等于统一中国,大规模的战争并没有停止,它还要面对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明小朝廷三大敌手,尤其是与南明的拉锯战长达十几年,才将南明最后一帝永历帝朱由榔赶至缅甸。
既然当时战事延绵,清朝肯定无暇修史,为何还要开修《明史》呢,因为按照传统,一般是前朝亡国以后,下一个朝代为其修史,证明前朝政权的合法性,意思是自己取而代之也具有合法性,是顺应天意,清朝是以此表示自己是继承了明朝的政权合法性,同时又宣告了明朝的灭亡,等于是不承认当时南明政权的存在。
所以说清朝在刚刚入关,立足未稳之际,过早的修《明史》,并非是真的要修《明史》,而是以此表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
我们再来看看因为战乱耽误的时间,顺治一朝,清朝的大规模战事不停,到了康熙帝时期,先是苦于权臣鳌拜擅权,所以智擒鳌拜,不久又是三藩之乱,当时战火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所以这前30多年时间,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修纂《明史》,也就是挂个名,达到实现自己政权合法性的政治目的即可。
因此应该以康熙十八年正式组织班子修纂为开始,再以乾隆四年正式完成来看,一共有着60年时间,虽然即使以这个标准来看,时间也足够长,但作为24史之中仅次于《宋史》的大作,这个时间也算合理。
而且如果真想通过修史来贬低甚至抹黑一个朝代,时间的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如果真想要贬低,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也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等于有什么猫腻存在。
②、《明史》中一些记载被很多人诟病,进而认为是清朝修史过程中,对于明朝的抹黑。关于这点,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应该是目前来说,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认为是清朝抹黑明朝的明显记载之一。
在正德十二年明武宗朱厚照在应州御驾亲征,与蒙古鞑靼部小王子激战一天,双方大约有十万军队,结果却记载双方只有几十个人战死。
对于这个战死人数明显不合逻辑之处,很多人以此认为是在抹黑明武宗,抹黑明朝。
其实关于这点,《明史》记载已经很厚道了,在武宗本纪之中是这样记载的:“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并没有记载战死人数。
而在关于江彬的记载中,对于这场战事是这样记载的:“未几,幸阳和。迤北五万骑入寇,诸将王勋等力战。至应州,寇引去。斩首十六级,官军死数百人,以捷闻京师”。详细记载是斩首十六级,这里的明朝“军官军死数百人”,应该是“官军死伤数百人”。
因为《明史》中这个记载是援引的《明武宗实录》,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者(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舆几陷”。
而《明武宗实录》是由明朝官方修纂的,与清朝并没有关系,所以战死人数这个不合逻辑之处,不能归之为清朝抹黑明朝,是明显不对的。
所以说有些记载,如果有着明显不合逻辑之处,不必过分激动,要考证之后再下定义。
③、就事论事来说《明史》是客观的,除去删除掉不少关于建州女真历史这个不足之处,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但除去《明史》以外,清朝其他书籍并非这么客观。诸如清高宗乾隆帝借着修纂《明通鉴纲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钦定历代职官表》等,就极力推崇清朝的“功德”,把明朝有着显著成绩之处进行了抹杀。
还有乾隆时期修纂的《四库全书》,就借着修书名义,下令将有“抵触本朝之语”的书籍都进行销毁,毁灭了与《四库全书》所收书籍种类几乎相同的三千余种书籍。其中销毁了很多天启、崇祯二朝的档案,造成了明史史料的大量缺失,很多重要的历史细节难以还原,因此很多历史难以考证,基本上成为清朝的一家之言。
再加之清朝入关,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六年颁布的“面谕”中自诩“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意思是得天下之正,清朝是盖过汉、明,而且还超过三代,虽说朝代更替,每个朝代都为自己的政权合法性加以赞美,但是像康熙帝这样如此自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史料被选择性删去不少,加之康熙帝为了政权合法性说出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观点,是极力抬高先祖业绩,当时对于晚明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贬低。
因此虽然《明史》客观,但是清朝修的其他史书,因为政权合法性原因,是抬高先祖,贬低晚明,并且选择性销毁不利于自己的书籍,留下一家之言,所以很多人自然对明朝有着偏见,同样也有很多不太了解历史的人,简单认为《明史》贬低甚至抹黑了明朝。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清朝,明朝亡国以后,那些思念故国的遗民们,对于明朝的灭亡进行多层次的分析,虽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重点在于总结明亡的教训,自然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肯定,这也是很多人为之诟病明朝的一个原因所在。
三、《明史》中对明朝皇帝的记载,及其清朝皇帝对明朝皇帝评价
正所谓要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要对这个人或事物进行足够了解,才可以评价,不然不了解,又何以评价呢?
其实《明史》对于明朝皇帝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是不赞美之词的。
奢
《明史》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是这般评价:“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意思朱元璋雄才大略,是汉朝、唐朝、宋朝这些朝代皇帝所不及的,可谓是评价相当之高!
对于明成祖朱棣是这般评价的:“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可以说很不错了,并没有重点批评明成祖的篡位历史,而是主要在于夸赞。
我们再来看看对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评价:“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遂
这段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对于崇祯帝的勤政和节俭,还有风骨大加赞美,虽然也说了崇祯帝的错误地方,但是对于明朝的亡国,认为不能归之于崇祯帝一人身上,而是因为积重难返的原因,可以说很不错的。
再来说说清朝皇帝对于明朝皇帝的态度:
顾诚先生曾在“南明史”中说过:“康熙皇帝在审阅明史稿以后,发现其中对于明朝皇帝和某些大臣的指责过多,很不满意,指示纂修大臣应严格把握好分寸;后来修成的《钦定明史》显然体现了康熙帝的意图,删改之处多是掩饰明朝统治者的阴暗面”。
康熙帝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治隆唐宋”。
清世祖顺治帝是这般评价明太祖朱元璋:“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顺治三年三月,清廷翻译明《洪武宝训》成,清顺治帝制序颁行天下,直接自认为继明朝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
可以说顺治帝和康熙帝这父子俩,可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铁杆粉丝,对于朱元璋一向是不奢夸奖的。
综上来说,就《明史》而言,清朝对于明朝皇帝的评价可谓是很高,是相当客观的。最大问题在于隐去关于建州女真的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清朝对于明朝皇帝的不错评价,所以《明史》并没有贬低,乃至是抹黑明朝皇帝及其明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