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域,但使龙城飞将在其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柴荣的先北后南和赵匡胤的先南后北哪个正确?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回答:
1、先来说周世宗柴荣:
一、“先易后难”是柴荣的既定战略柴荣,史称“五代第一明君”,是五代十国乱世之中难得的有雄心、有策略的贤明之主。即位初年就有统一天下的雄心,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夙愿,于是一改周太祖郭威务求稳定的统治方式,在对内推行深化改革、精兵强将、招抚流民、广开言路等措施的同时,对外推行武力开边:首先让群臣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个大题目,充分发表意见,广泛采纳建议。而柴荣的统一战略,就是在这一次的意见征求中,形成了基本的方向。
周世宗柴荣提出《平边策》的后周大臣王朴柴荣的谋士、大臣王朴,进献《平边策》,分析前代王朝在治理上的缺陷,他们为何会让天下四分五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平定天下的战略。
在《平边策》中,王朴提出先夯实平天下的内政基础,形成“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和将和,有必取之势”的局面。
而在对外用兵方略,或者说征讨顺序上,王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凡攻城略地之道,应从易处着手开始。(“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如今惟有吴地(南唐)方便攻取。东起黄海,南至长江,我朝与南唐间的国境线沿着淮河长达两千余里,南唐不可能处处分兵把守。我们可以先从他们守备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若他们防备东边我们则攻击他们西侧国境,若他们防备西边则袭击他们东边国境。到时候南唐必定奔走两端以救急。当敌军来回奔走之时,可以得知他们的虚实,并攻其弱势,则我军就所向无前了。攻其弱势之法,则在于不必大张旗鼓,只以少数精锐对其进行袭扰,打完就撤。南唐若知我朝进攻,必定会倾全国之力来救援。就这样,经过数次袭扰,敌方接二连三地倾国来援,其国内必定会民生凋敝。只要有一次他们不是举众来救,我方则可趁机掠取。等待南唐国势衰竭,则江北诸州尽归我朝所有。如果能得到江北之地,则可以直接坐拥此地民众,扬我朝兵威,南唐江南之地就无险可守了;倘若能攻下吴地,则桂、广两州便与我朝接壤,在我朝兵威之下可以顺理成章使其成为附属;而巴蜀之地我们则可旦夕征召其入朝,如果他们胆敢抗命,则我朝将四方并进,合围席卷蜀地,顷刻间即可将其平定;而幽州方面脱离中原统治时间并不长,只要平定了南方,展现出我军的强大实力,则幽州可望风归附;只有河东并州(北汉)是我朝死敌,不可以恩信招诱,必须出动大军攻击他。但是自高平之战以后,北汉已经被我们打的心惊胆寒,气力衰竭,不足为患,可将此事暂时放到一边,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王朴的想法就是为柴荣规划的对外扩张路线:先平南唐,后巴蜀,再幽州、并州。按王朴的想法,“得吴”之后,“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江南、巴蜀平定之后,“幽可望风而至”,幽州可以望风而至。而并州“必死之寇,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简单地说王朴认为,“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他认为后周与南唐边境线,沿着淮河近两千里,最容易被搅乱。因此,应从南唐的江北(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带开始夺地。得到江北,则南唐江南一带就容易平定。南唐一灭,则岭南(南汉)、巴蜀(后蜀)不需要动用武力,可“传檄而定”。只要平定了南方,那么幽燕之地必然望风归附,河东并州(北汉)则可作为最后一步,等到天下平定后,再一举降服。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先易后难”。
不仅如此,柴荣还通过改革禁军组建了殿前诸班,取代了经常爆发兵变的侍卫亲军系统。他持续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还将威胁皇权的重臣加以制衡,提拔了一批没有背景的后起之秀,比如赵匡胤等人。
二、柴荣的统一之路是随着平天下的过程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王朴的《平边策》一上,柴荣大为欣赏,史称“世宗览之,愈重其器识”,可见柴荣是极为赞同王朴的见识,王朴可算是说出了柴荣的心里话。
《平边策》的用兵顺序,归纳起来为“先易后难、先南后北”,这说明柴荣平定天下,是有一整揽子统筹规划的,并不是想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事实上,柴荣对外用兵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平边策》,而是随着平天下的进程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柴荣在战术实施上,对王朴的战术路线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总体上“先易后难”的战略没有变动。
955年,柴荣派向训、王景西征后蜀,取得秦、凤、成、阶四州。经过此战后周巩固了在关中地区的统治,进而确保了中原西部的战略安全。956至958年,柴荣三次亲征南唐,夺取南唐的江北淮南十四州并迫使南唐元宗李璟去帝号。此番征伐不但打残了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南唐,还极大地震慑了其它割据势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周世宗三次亲征南唐,将南唐彻底打回原形(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959年,柴荣率军突袭契丹,夺取四州三关十七县(“四州”是瀛、莫、宁、易四个州,其中宁州是辽国方面设立的,易州不在燕云十六州范围内;“三关”是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幽云十六州959年周世宗率军收复三州三关周世宗收复三州三关后又派兵攻克固安和易州959年周世宗北伐契丹后两国的分界线北移至易州—巨马河一线(以上图片来自今日头条作者“读史问路”)
就在这一年,柴荣由于长期的亲力亲为,一病不起,不久病死于开封。
从周世宗柴荣的作战方针来看,周世宗属于南北齐头并进。但其重心还是偏向于南方。这也就证明了周世宗柴荣也懂得“先易后难”这个概念。
2、再来说宋太祖赵匡胤:
一、通过篡位登基的赵匡胤只能选择“先南后北”公元960年,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但即位之初赵匡胤面临的形势比柴荣严峻得多:由于赵匡胤是通过篡位当上的皇帝,他当时最棘手的任务是稳定内政,继续分化和控制禁军,避免再次出现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威胁皇权的情况。另一方面,宋朝建国初期的疆土,仅占全国的一半。长江以南,有大小七八个割据政权;在北方山西境内有北汉,而燕云十六州又被契丹占领着;在西北方面还有党项军队在不断骚扰边境。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赵匡胤坚持攻守并举,在对南方采取攻势的同时,在北方采取了守势。到开宝七年(974年),又主动与辽国议和通好,以解除进军南唐时的后顾之忧。从而基本上获得了“累年天西北之虞,得以尽力东南”的效果。显然先易后难是赵匡胤的正确选择。如果此时赵匡胤贸然北伐契丹,一旦失败,国内很可能又一次爆发兵变,南方一些国家也会趁机起兵进犯。这个险赵匡胤是不敢冒的,风险太大。而南方几个小国皆实力不济,早取晚取都不足虑。赵匡胤采取“先易后难”的战略既可以给自己增加“资本”,又可树立威信。因此赵匡胤的决策是符合当时的情势的。
二、赵匡胤在追随柴荣南征北战时,对契丹有着清醒的认识宋太祖赵匡胤从懂事开始,先后经历了契丹灭唐(赵匡胤9岁)、契丹灭晋(赵匡胤20岁)和高平之战(赵匡胤27岁)。在柴荣短短几年的南征北战中,凡是有柴荣的地方,就有赵匡胤。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赵匡胤都是柴荣最忠实的跟随者,也是柴荣“先易后难”统一战略的实践者、参与者,他对这一战略的理解和认识,显然比其他人更为深刻。他对契丹军队的战斗力和契丹处于上升期的国力有清醒的认知:凭借黄河流域的战略纵深和力量积累不可能正面击败契丹,只有整合十国力量,统一南方后才能找机会与契丹决战。以下是赵匡胤的真实想法:
“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廪虚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富饶矣”。
所以赵匡胤在用兵统一南方的同时又设置了封装库积累财富,目的是通过赎买或者充作军资攻打契丹的方式夺回幽云十六州。当时契丹处于最混乱、最腐败的辽穆宗统治时期,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宋太祖赵匡胤本以为自己会有这个机会,等统一南方后趁辽穆宗执政的时候夺回幽云。可惜历史不会那么完美,在北宋灭南唐之前(公元969年)辽穆宗就被弑杀。赵匡胤趁乱发动的攻击北汉的战斗也无功而返。等赵匡胤统一南方后,契丹国主已经到了中兴之主辽景宗耶律贤统治时期。此时契丹国力基本达到巅峰,不但在燕云地区站稳了脚跟而且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夺回幽云的希望。
三、赵匡胤不但严格执行了柴荣的路线,还将其发扬光大柴荣死后,赵匡胤在后周的基础上,建立起北宋王朝。
对于自己曾经的上司柴荣的战略,赵匡胤几乎全盘接受。尤其是对外征战上,继续采用了柴荣的“先易后难”战略。只不过在平定巴蜀之前,赵匡胤需要顺便解决荆湖的问题。
963年,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攻灭荆南、湖南。964-965年,王全斌、刘廷让兵分两路,攻灭后蜀,孟昶投降。971年,潘美率军攻灭南汉。974-975年,曹斌率大军攻灭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南唐,后主李煜投降。至此,宋太祖赵匡胤基本上完成了柴荣平定南部中国的大业。
而北部中国,赵匡胤已经无力平定了。976年,赵匡胤暴死宫中。未竟之业,留给了代替他的赵光义。
赵匡胤终其一生,都在柴荣制定的战略框架内,平定割据势力。只是由于莫名的突然死亡,才失去了面对契丹的机会。
所以仔细梳理后周世宗柴荣的统一的脉络就会发现,方式依然是先易后难也就是先南后北。所谓的“先北后南”只不过是柴荣南征北战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宋太祖赵匡胤正是在柴荣统一方略的基础上完成大宋统一的。
北宋统一战争所以题主所说柴荣的先北后南和赵匡胤先南后北的冲突并不存在,二人的统一思路和脉络如出一辙。都是以稳为主,整合十国的力量认真寻找战机才有可能收回幽云。即使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也是选择契丹时局动荡的时候,而不是和契丹硬碰硬,否则后周军队战力再强大也很有可能在契丹的精锐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乾隆四川全图的完整版好看吗?
①本文曾以《乾隆〈雅州府志·土司图〉考》为题提交2017年第七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发表增补了较多内容。
②经学友段润秀、杨林咨询云南省图书馆,该馆所藏乾隆《雅州府志》旧抄本为乾隆抄本,线装书一册,仅存卷之二。根据阎实馆员考证并描述的版式信息,此当据刻本抄录。按:本文乾隆《雅州府志》引文均出自《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引用不再注明出处。文内[]<>( )等符号为笔者所加,表示误、脱、注文。③《中国方志丛书(西部地方·第廿八号)·西康省》,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63辑,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5辑第37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陈玉宇主编《西藏旧方志(增编)》第17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按:惟林超民等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48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采用嘉庆十六年补刻本影印。④参见民国年间《江安县志》《荥经县志》《绵竹县志》,分别有光绪23年、27年、29年雷登门在当地任知县的记载。《四川官报》1904年第6期(甲辰三月中旬,第六册),第80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全宗档号:03-5448-095,题名:[四川总督锡良]奏为四川教习知县雷登门任内款项交清无亏短迟延循例保荐请准予该员遇缺尽先补用事,具文时间:光绪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参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目录查询(http://www.lsdag.com/nets/lsdag/page/topic/Topic_1697_1.shtml?hv=2020年6月26日检索),沈欣《景山官学教习与学生若干问题探析》,《故宫学刊》,2015年第2期,第267-270页。⑤参见柳成栋,宋抵编《东北方志序跋辑录》卷二《辽宁方志》,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5-236页。⑥《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38,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一月乙未条;卷543,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三月辛卯条,壬辰条;卷549,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九月癸酉条,《清实录》第5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页,第215-216页,第216-217页,第286页。吴丰培主编《联豫驻藏奏稿》之《联豫小传》,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第一册)卷五(四川总督任内折片,起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迄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6-457页。有关联豫在任雅州知府的事迹极少,作为晚清最后一任驻藏大臣,其治藏功过和历史作用更得到学者的关注。参见黄维忠《联豫功过论》,《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50-54页。唐春芳《晚清驻藏大臣联豫及其历史作用》,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⑦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武汉大学图书馆是现存乾隆《雅州府志》原刻本为数不多的收藏单位之一,第791页。经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映清同学相助,实地查阅,该藏本为古籍普本,确认为嘉庆补刻本。⑧参见《四川历代旧志提要》(光绪)《雅安县志》条,《中国地方志综录》有载日本东洋文库收藏有嘉庆十七年(1812)趙模修,郑存仁纂《雅安县志》6卷,但未见原书,且后代修志均不曾提及此事,其纂修情况不明。光绪25年雅安知县唐枝中倡修,余良遇、贾鸿基等纂《雅安县志》,但未见刊行,今仅存四川省图书馆抄本一册;民国14年贾鸿基在旧稿基础上,整理为《雅安历史》。(光绪)《雅安乡土志》条,纂修者王安黻、王安民,雅安县人,二人为兄弟,皆岁贡生。此志修成于光绪末年。该书有民国8年(1919)铅印本。⑨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雅安市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6-727页。介绍乾隆刻版《雅州府志》仅存嘉庆16年(1811)补刻本和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线装12册两种版本。据笔者实地调研,目前仅雅安市图书馆存光绪刻本3套(一套全本,另两套有缺)。又,何金文撰《四川方志考》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5年,第118-119页。作者提及“如今未见乾隆年间刻本流传”。⑩倪晶莹主编,张锡康校订《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地方志目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42页。著录清光绪十三年(1887)补刻本,编者注称“光绪本又有雷登门补刻序”。又,2006年版校注本,将雷登门识语署年“乙巳”改作“丁亥”以合光绪十三年之数,2016年版校注本又将“乙巳”年重新改回。2006年校注本序称“光绪十三年(1887)知府联豫委托雅安知县雷登门第三次刻版再重印,即现存的光绪版。”则有误解雷序之嫌。参见王斌、艾茂莉《残本〈四川土夷考〉辑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第75-84,第106页。旷天全《〈四川土夷考〉辨证》,《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第127-131页。又,赖锐《〈全蜀边域考〉的成书与版本问题初探》,《史志学刊》,2019年第1期,第76-80页。认为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万历三十六年之间的《全蜀边域考》正是据程正谊所著《四川土夷考图说》一书增修而成,相比《四川土夷考》而言,有着更高的史料价值。四川省图书馆藏《康熙舆图》刻本8册,第1册盛京、直隶(首幅为《山海舆地全图》);第2冊江南、江西(《建昌卫所属卫所南图》《建昌卫所属卫所中图》《建昌卫所属卫所北图》以上3幅误入江西省,应属四川省);第3册山东、山西、河南;第4册陕西(《九溪永定二卫图》1幅误入陕西省,应属湖广省);第5册云南、贵州;第6册湖广、四川;第7册广东、广西;第8册福建、浙江。另,《中国古代府州县舆图集成》(共3辑46册),北京:线装书局,2012年。第3辑第5册(四川省)收乾隆《雅州府志》雅州府属图、星野、建置沿革、疆域,第1793-1878页。相关土司图参考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参考李宗放《对“土司”名称的出现、内涵、使用范围的考析》,《民族学刊》,2018年第2期,第25-34页消失在地球历史上的十大超级帝国有哪些?
不知道超级帝国是指什么,其实在最近的一百年,就有三大帝国消失了。
亲们知道,现在最牛的是美国,说美国是人类第一大帝国也不为过。那美国当然也是拍着前浪冲上来的。
在过去的一百年,就有三个在历史上雄起过的帝国消失了。
奥匈帝国
西方八大列强之一。1900年,打进北京的列强中就有他们的身影。
当然,那个时候的奥匈帝国基本已经不成了,说是到北京打酱油也不为过。
但在历史上,这个帝国很强大,国土面积大,仅次于俄罗斯跟奥斯曼帝国,人口也多,工业也发达,尤其是军火业很发达。
那为什么这个帝国崩盘了呢?
其实这是欧洲的普遍性问题,一开始是法国崛起,拿破仑把他收拾了一下。到了后面,德意志帝国崛起,而且其铁血首相俾斯麦在建立德意志帝国时,有意识把原本的股东奥地利排除了。奥匈帝国失去了跟德意志帝国联合成一个大国的机会。
另外,意大利这个原本也属奥匈帝国管的地盘,也自己玩了。
到了后面,又开始闹革命潮,那奥匈帝国基本就快崩盘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奥匈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大拼盘。国内有十二个民族,而且每个民族战斗力都很强。又没有绝对主体民族,德意志和匈牙利是最多的,但也只有三分之一。帝国军队的一个班里面,都可能有各种语言。
那一闹事,大家干脆就单过了。
到了1908年,奥匈帝国还吞并原本文化也不同的波黑,最终导致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一战。
一战后,奥匈帝国对地区的控制力瓦解。各地区按文化民族基本全部独立,分出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等等一大波的国家。奥匈帝国,这个欧洲列强就不复存在了。
这个国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原本很深,但从这个帝国分出来的,包括德国意大利,都不提它的历史,搞得它在欧洲史上的存在感很低。
奥斯曼帝国
这个帝国也相当强大,极盛的时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亚欧非结合部的地盘,基本就是这个帝国的。
在这个帝国里,也有相当多的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这种情况,那一定是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够融合到一起的。那奥斯曼帝国也是在一战被肢解的。
一战稍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力,当然,奥斯曼原本的统治力就极弱,很多地盘基本上是完全自治了。只是一战使这个局面变成了现实。
而奥斯曼帝国幸运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土耳其能够继承其主体。
一战结束后,签的巴黎和会中,有一部分称为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大部分的地盘都要分出去。
土耳其的军人就开始不干了,他们搞了一个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瓜分,最终是把侵入国内的法国、希腊等国的军队驱逐了出去。
奥匈没反抗,最后就没有了主体,土耳其打了一仗,奇迹般的赢了,就保有了主体。当然,还要是割地方的,最后签了一个《洛桑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土耳其放弃了一些领土,比如阿拉伯地区的领土。但保住了现在土耳其的领域。因为这个,土耳其的军人凯末尔成为土耳其国父。土耳其又有军人政治的特色,军事政变很常见。
而在《洛桑条约》里,我们还可以看,希腊跟土耳其在爱琴海上的划分很有意思,海全部是希腊的,土耳其基本上只有海滩了。
这个东西,是条约规定的,双方暗地都不太满意,希腊说,按色佛尔条约,陆上也是我的。而土耳其当然还想有点海岛可以玩一玩。
德意志帝国
这个帝国也是很强大的,由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全境而来。当然,前面说了,没有带奥地利玩。
他的建国,就是通过击败法国,打赢普法战争而获得的,建国之后,长期的目标就是跟法国争夺霸权。 曾经是欧洲一哥,力压法国英国。
在一战后,他们输了,德意志帝国就崩盘了。
地方也缩了不少。
法国从德国拿走了不少地盘。比如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因为太苛刻,所以很多人预言德国肯定还要闹事,二战果然闹事了。
美英联手,又把惹事的德国给打下去,二战结束,德国当然要付出代价。
现在德国只有35.65万平方公里,不如挪威、日本。相比一战前,只有一半。但德国依然是世界强国。比奥地利跟土耳其,那不是一个层次了。
这就是三大上个世纪被肢解的帝国。其实清帝国当时也有这个危险,但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战争等等,中国最后保住了大国的疆域,不得不说,天佑中华。
再聊一个贵霜帝国。
这个帝国在现在的印度北部跟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这些地方,国土横陈在丝路之上,人口最多时达数百万,军队就有二十多万。这在当时,尤其是在这一圈,绝对可以称得上帝国了。
不过,这个强大的帝国一开始只是中国甘肃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
当时这一块对中原来说都是一个迷,鬼知道这里经历了什么,一直到了汉朝成立,西域这一块也是传说中的地方,只知道每到秋天,这里就会冒出一股又一股的军队,五花八门,然后影响中原的繁荣跟稳定。怎么摆平那一圈,成了汉朝的心头之患。尤其是怎么摆平游牧老大哥匈奴。这个时候,有个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透露了一个消息:在我们那疙瘩,有个叫月氏的部落,它曾经跟匈奴为敌,被匈奴击破,匈奴单于把月氏老大的脑袋弄出来做酒壶,如果汉朝能够跟这个月氏联系上,就可以跟它联合进攻匈奴。
这个大月氏大概是公元前五世纪搬过来的,跑到张掖至敦煌这一带,打跑了以前的乌孙部落,没想到乌孙投靠了匈奴,实现了复仇,又把月氏赶跑了。
汉朝皇帝一听觉得这里面有戏,就搞了一个寻找月氏计划,准备联合月氏。最终项目招标,不怕死的张骞接了这个单。于是,汉武帝派了一百多个人。然后一大堆的礼物。然后就把张骞送出去,就跟现在人类朝太空放了一枚探测卫星一样。是死是活全看天意。
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回来时只剩下了两人。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老张不走运被抓了,然后又走运没被砍死,而被当作技术人员强行引进,还娶了当地的老婆,不过。张骞想啊,我身上还有大汉帝国的使命呢,就想个办法开溜了,最终依靠丝路上的各位热心肠的小国众筹路费,张骞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那太好了,赶紧一起联合,对付这个匈奴。可没想到,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大月氏当年被匈奴打得被迫从甘肃搬家,一路走一路哭,现在找到新地盘了,发现这里太好了,竞争环境远没有以前那块地方激烈,压根就不想回去了。更不用说什么跟大汉一起打匈奴了。
强扭的瓜不甜,人家不干,也不能勉强,张骞就回去了。后面,张骞又出来了一次。虽然没有拉到什么确实的盟友,但张骞是中原第一个把这一块情况摸熟的人。后面的汉朝大军能够饮马阴山,张骞功不可没。张骞也是第一个沟通欧亚文明的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一带一路的创始人。有人说,世界史的第一页就应该从张骞说起。
我们再说一下大月氏。大月氏后面分成了五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就叫贵霜,别问其它四个是什么,说了你也记不住。这个贵霜部落开始南下进攻喀布尔河流域以及喀什米尔,最后打到了印度。
印度这个地方被称为古文明,其实是一盘散沙,历史上最容易被欺负,甚至欺负得爹妈也不认识了。现在根本就没有人能说清印度的历史。因为史上被涮过太多次了。
月氏的贵霜部落打匈奴不行,但打印度那些城邦,还是很有心得的。渐渐地也觉得自己不错,可以跟汉朝平起平坐,就给汉朝写信,要求娶一个汉朝公主。结果直接被拒绝。
没面子啊,贵霜王的玻璃心很受伤,一生气,跟汉朝宣战,正好碰上了班超。然后没有任何悬念的被打败了。到了这个时候,班超还不知道自己打败的是谁,还叫人家小月月(月氏【ròu zhī】王)。
折腾了一下,贵霜跟打了霜一样的,慢慢就不行了,断断续续直到中国南北朝时期,才正式退出世界的舞台。据说现在印度的贾特人就是当年的月氏人。
不管怎样,人家总算雄起过一阵嘛。这就是四大古国,罗马汉朝不用说,贵霜已经聊了,关注脑洞历史观,以后我们聊聊另一位大哥:安息。
明清相对于唐宋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215条回答。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用短文来讲清楚。
我们简单看看最高的政治制度。
唐代的制度就那个时代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三省六部沿用了很多年。
但是,唐代的制度有缺陷,直接出现了两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的原因,是政治制度没有平衡好皇权和其他权力的关系。
皇帝唯恐权臣、外戚、王爷夺权,转而信任宦官,组建了超过正常国家体制的制度,交由宦官负责。实际上,宦官代替皇帝行使最高权力。
虽然宦官没有后代,出身贫寒,篡位可能性极低,但仍然出现唐代后期宦官集团转圈,甚至杀死多个皇帝的情况。
地方由于对付外敌,给与地方节度使很大的权力。他的优点是地方的军政力量很强,尤其是边疆地区,各藩镇可以不需要朝廷大量支援而独立抵抗外敌。
缺点是,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以后,成为土皇帝,可以借此对抗中央政府。
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国家内战,永无宁日。
宋代建国以后,很注意吸取唐代的教训。
宋代较好的进行政治体制的充足,大体上杜绝了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宋代的方法是分权,以对抗权臣为例,曾经手握大权的宰相,在宋代被大为弱化,最初只有行政权力,后期才让他兼顾财政权。而除了南宋外敌大规模入侵少数时期,宰相绝对没有兵权,则以消灭了权臣的威胁。
地方上,权力也非常分散,各种权力分别有4个官员负责。这导致地方势力大为弱化,却根除了藩镇的出现。
宋代尤其做得比较好的,是军事制度。
宋代将军队的训练权、指挥权和调动权分开,从而杜绝了之前1000多年动辄武将造反、篡位的先例。
在整个宋代,内部兵变反叛是很少的。虽然这些制度减弱了宋朝的军事力量,却保持内部稳定。
元代不提,蒙古人胡闹一通,不到百年就垮台。蒙古人懒政加上没有任何国家法律、制度的意识,导致元代中后期,地方其实已经成为无政府主义,国家各种制度无法执行,形同崩溃。
明代有接受宋代的经验,改革了很多制度。
明代加强中央集权,严格来说已经废除了丞相这个角色,转而出现了内阁。
但宋代丞相虽大为弱化,仍然掌握一定权力。在南宋特殊时期,丞相掌握行政权、财务权甚至掌握兵权。
在明代,这是绝对不存在的。
内阁并没有实权,只有建议权,一切国家大事必须由皇帝批准。
只有皇帝批准并且下令如何执行后,内阁和六部才能照章执行。
但是,朱元璋考虑到子孙可能有无能之辈,赋予了内阁很大的建议权。所有国家大事的奏折,首先经过内阁大臣,尤其是首辅大臣的审阅,在上面写下处理建议以后,才交给皇帝。
皇帝如果能力不足,根本不需要自己思索怎么做,直接批准同意即可。
而内阁大臣本来就是朝廷的政治精英,怎么也比皇帝高明一些,保证国家大事不会有重大失误。
明代同样维持宋代军事分权制度,却尽力改善宋代军队战斗力较弱的缺点。
明代方法是卫所制度,建立职业军人时代负责军事作战,国家给予一定补贴。
虽然卫所制度在明代中后期很烂,初期确实让军队可以经常操练,保持较好的战斗力,又不需要花费朝廷很大的军费。
到了清代,根据明代的制度又进行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皇帝自己,清代的制度比明代要好。
清代康雍乾时期,直接将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内阁,变为了军机处。而军机处虽也有建议权,实际上更多时候仅仅是皇帝命令的执行者。明代皇帝可以基本不处理政务,完全交给内阁去处理。皇帝可以长期不用上朝,躺在后宫批阅少量奏折即可,国家一样可以很好的运转。
但清代将所有权力收归皇帝一个人手上,优点是再也不会出现任何威胁皇权的制度缺陷,将中央集权搞到了最顶峰。
缺点是,这种制度对于皇帝的个人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因为国家大事,尤其是中国这么大国家的大事千头万绪,就算是活神仙,也未必能够每件事都处理的很好。况且,就不谈处理的好坏问题,几亿人口的中国,每天各地惊天大事少说也有上百件。
皇帝一个人掌握所有权利,就必须昼夜忙于政务,一时一刻不得休息。
以雍正为例,在位十三年,发现了3.5万件朱批汉文奏折,以及6000件朱批满文奏折。
雍正都是亲自批示,而有的朱批甚至超过了奏折字数,达到1000多字。为此,雍正每年只有祭祖和生日才休息两天,平均每年睡眠时间每天只有5小时。
他的父亲和儿子寿命都很长,活到七八十岁,而雍正也没有什么严重疾病,50多岁时,也就是上台13年就暴毙了。
这种制度对于皇帝能力要求太大,如果有康熙、雍正的能力,加上国家情况比较好,外敌入侵较少,内部内乱不多,还是勉强可以维持。
一旦出现清末那种列强入侵、全国内乱,洋人国力军力财力又大大超过中国的情况,这套制度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因为一个人能力再强,面对这种纷乱的国内外形式,也是难以有效应对的。
更别说满清皇帝压根没学过洋人的东西,对洋人世界是什么样也不清楚,甚至可以这么说,虽然一个西洋的工程师,也比皇上懂得多百倍。
这种情况下,满清皇帝也就不可能依靠区区个人能力有效执政。
让他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接受整个世界两百年的变化,还要能够处理一切复杂的内外事情,真是神仙也难以办到。
如何改革呢?方法也有,就是让地方贤能人士才协助执政,让他们具有一定实权,才能够建设好国家。
对不起,这又同满清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度根本性矛盾。
所以,满清的封建制度是让自己走向灭亡,让国家差点万劫不复的根源。
只能这么说,明代的制度在当时的世界来说,不算先进,当也不算落后。
清代的制度虽是封建制度的顶峰,但就世界范围来说已经大大落后,到清朝末年就落后的不成样子了。
飞将军李广是卫青陷害的吗?
李广不是卫青害死的。
李广是中国国古代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将,先祖是秦朝时期有名的大将李信,在公元前166年,李广从军开始抗击匈奴,因为立下了战功被封为中郎。
到了汉景帝时期,先后担任了西汉北部边域的七郡太守,等到汉武帝即位,又被召回宫中担任了未央宫卫尉。
在公元前119年的时候,李光因为在抗击匈奴的路途中,迷失了道路,失去了攻打匈奴的最佳时机,没有参战,自己感觉到非常惭愧,于是在愤恨中自杀而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