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高塔,你觉得脑洞最大的影视作品是哪部?
那就要提到1998年到2004年亚视推出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三部曲了。
这是一部致敬林正英的僵尸片,脑洞大开,情节新颖,里面的僵尸和林正英绝不相同,在无数影迷心中最好的僵尸就出自林正英和这部神剧。
你已经习惯僵尸是穿着清朝朝服的面色惨白狰狞恐怖的恶魔?
这部剧告诉你,僵尸是帅到爆炸,有情有义的大帅哥!
你已经习惯僵尸是一蹦一蹦,见人就扑上去咬的怪兽?
这部剧告诉你,僵尸是可以拥有入梦杀人、瞬移、意识控制等超能力的无敌存在!
你已经习惯抓捕僵尸的道长是保守、正义、无私、不贪财的毛小方(林正英饰)?
这部剧告诉你,道长可以是一个贪财、穿着迷你短裙、露出电人大长腿的马小玲(万绮雯饰)!
你已经习惯毛道长收僵尸的办法,就是贴符咒、撒糯米、泼狗血?
这部剧告诉你,马小玲各类极具创意的破格道具层出不穷,还有超级无敌的必杀技:收一般小鬼,靠幸运星超度,对付大boss,喊一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诛邪!”然后“召唤神龙”!
你已经习惯僵尸片就是道士抓僵尸的打怪通关游戏?
这部剧告诉你,这是一个融合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古代历史典故彻底颠覆中国神话体系、传统思想的玄幻世界。
这个世界是一个僵尸的世界,更是人的世界。
片中没有绝对坏的僵尸,只有比僵尸更可怕的人性。
片中有句台词,是山本一夫说的——
僵尸为了生存所以吸人血,但却能给予人不老不死的生命。人杀人,常常都是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你说做僵尸好还是做人好?
这是一部命途多舛的神剧,刚开拍的时候已经跟林正英谈好,有他出演,结果林正英病重去世,无法开拍,只好推翻重写剧本。
在当时,林正英是香港僵尸剧的旗帜,如果他无法参演,这剧基本被判死刑。
然而,一个神奇的编剧挽救了这个神奇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传奇,他的名字叫陈十三。
就让我们走进陈十三创造的脑洞大开的僵尸世界,领略不一样的僵尸风采。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开头就致敬林正英扮演的毛小英系列。
“僵尸,集天地怨气秽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
在人间世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但是物性相克,既有僵尸遗祸,亦有正义之士守正辟邪。北上有驱魔龙族马氏一家,而南下有一代僵尸道长毛小方。
毛小方凭借高深道法,独闯阴阳,以众生安危为己任,更是僵尸中的克星。可惜人力有尽时,毛道长亦比不过轮回之苦,法归道山,留下一代侠骨英名流颂千古。”
然后,就到驱魔龙族马氏出场了。
观众们赫然发现,马氏一家的道长都是美女
紧接着镜头一转,观众发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故事开头讲的是全面抗日战争期间,时局变动让沉睡了上百年的僵尸王将臣重现天日。
况国华(尹天照饰)带游击队潜入日军基地进行破坏,负伤的况国华被复生(张国权饰)父子带回红溪村养伤,而之后村民为了保护况天佑被山本一夫(陈启泰)一行人杀害。
况国华决定杀死山本一夫为同胞报仇,不想两人流到溪水里的血竟然引来了僵尸王将臣。
况国华、复生、山本一夫被将臣咬伤,三人变成了吸血僵尸。
时光飞逝,况国华改名况天佑,成为香港警察,与仍是八岁模样的况复生相依为命,两个僵尸靠喝过期血为生。
当僵尸成为守护正义的警察,这故事真带劲。
更带劲的是山本一夫也成为日本跨国公司的总裁,两个僵尸,一正一邪,将延续抗战时期的恩怨纠葛,展开大战!
就在这时驱魔龙族第41代传人马小玲也借着清洁公司的名义将驱魔的工作发扬光大。
而后况天佑到日本执行遣送任务,而马小玲也带着朋友王珍珍到日本工作。
两人就此结识,并合力渡化日本民间女鬼形象的初春杀死。
当况天佑和马小玲在酒店重逢,两人之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僵尸和驱魔道长的爱情故事就此开始。
接下来,编剧陈十三借小混混正中(杜汶泽饰)拜师马小玲后,竟然引出了许仙和白娘子的传奇爱情故事,完美嫁接《白蛇传》。
这脑洞,真是服,不过这只是一道开胃菜。
神奇的是,片中的僵尸虽然可以长生不老,可他们要以血为生,要忍受与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
这些僵尸是有爱的,但他们不敢爱。
他们是无所不能的僵尸,却不想成为僵尸,况天佑和山本一夫找到妙善(观音菩萨化身),他们想重回抗战,改变历史,不再被将臣咬,不再成为一个僵尸。
结果以失败告终。
亦邪亦正,表面冷酷无情,野心勃勃,其实善良慈祥,内心火热富有爱心,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山本未来的山本一夫,其善良脆弱的内心被永生的生命所扭曲,企图将整个世界变成僵尸的世界。
最终引发况天佑和山本一夫的大战。
自古邪不胜正,经过大战后,况天佑成功了,他许愿改变历史,不做僵尸。
第一部就此结束。
接下来第二部才是经典中的经典。
第二部一开头,一样出现了一个香港警察况天佑,他是况国华的孙子。
况国华改变历史后,他还是被将臣给咬了,成为一个僵尸,但是在咬之前他和阿秀成亲了,留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又生了个儿子,就是况天佑。
况天佑和马小玲是青梅竹马的发小,彼此互生情愫却又因为马小玲的身份无法表白。
而后况天佑带着女友王珍珍和马小玲一起去了英国,引出了一个英国古堡堡主莱利(谢君豪饰)的故事。
谁曾想,这个莱利其实是一个僵尸,最终一场大战,况天佑被莱利打死,况国华因为心灵感应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现场制伏莱利,而后他代替孙子以况天佑的身份,开始了新的故事!
这个开头非常惊艳,虽然只有两集,但莱利和女堡主诗雅的爱情故事真是惊煞观众。
五十年前,僵尸莱利爱上了诗雅,他克服困难不再吸血,本想和诗雅结婚,共度一生。
但是他给诗雅的礼物天使之泪引来土匪觊觎。
一桩惨案就此发生,惨案中诗雅被土匪杀死,鲜血刺激了莱利,他为了救诗雅,将诗雅也咬成了僵尸。
莱利想重生成人,获得爱情,可人类的贪婪和狠毒又让他成为了僵尸。
人和僵尸到底谁更可怕?
更神奇的是,莱利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原来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徐福去求长生不老药。
结果徐福找到了将臣,苦苦哀求将臣咬他一口,成为僵尸。
如愿以偿的徐福随后就将秦始皇咬成了僵尸,秦始皇真的长生不老了,只不过他成为了一个僵尸(陈十三真的太厉害了,居然能如此鬼斧神工地化用秦始皇求长生的历史典故)。
而后为了剪除后患,他逼迫手下大将况中棠斩杀马氏一族的祖先护国巫女马灵儿。
最终这对相恋的爱人自相残杀,纷纷殒命,马灵儿临死前立下诅咒,马家女儿绝不可为男人落泪,否则会流失法力!
况中棠和马灵儿就是况天佑和马小玲的前世。
然而,马灵儿虽死,秦始皇却发现自己所追求的长生不老,其实就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怪物。
最终,秦始皇流落天涯,化名莱利,来到了英国。
自此一生,秦始皇都陷入了无尽的孤独当中。
所谓的长生不老就是一场笑话,伴随而来的是一世孤独,终生不敢爱。
僵尸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为求长生不老想变成僵尸,成为僵尸后又想变成人。
在整个电视剧中,没有人想成为僵尸,每个僵尸都因为长生不老痛苦不已。
唯一的例外就是山本一夫的外孙堂本静(吴廷烨饰)。
堂本静一直幻想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僵尸,最终他如愿以偿的成为僵尸,一个拥有入梦超能力的僵尸。
并且将女友金未来(张文慈饰)变成僵尸,生下了救世主尼诺(梁荣忠饰)。
接下来剧情依旧精彩,在堂本静和况天佑大战中,将臣(任达华饰)出现了。
将臣的出场简直拉风到爆炸。
更神奇的是陈十三对将臣的设定!
陈十三笔下的将臣不是一个简单的僵尸。
将臣是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族人,将臣诞生的时候,还没有天地。
自其降生在人间以来,他一直浑浑噩噩,心地单纯,并未拥有人的感情
天地混沌,太初有情,这时另一个盘古族人女娲用泥土造人,炼彩石补天,为人类缔造生机。
谁知人类贪婪成性,自我走向灭亡。
女娲为了使人间重归洁净,不惜耗尽心力,将人类的五种劣根性:权力、妒忌、怨恨、迷茫、痴恋,自人间抽出,化成五色彩石,成为五色使者。
代表权力的是蓝大力、代表嫉妒的是黄子、代表怨恨的是黑雨、代表迷茫的是红潮,代表痴恋的是白心媚(她就是九尾狐,也就是妲己)
可惜,女娲所做的努力成为枉然,五种劣根性性在人间再生,女娲心痛恶绝,决定向人类发出最后通牒,矢言在万世后回归之日,人类若仍是杀戮不断,便要将天地毁灭。
说罢,女娲把肉身封在五彩精魂之中,自我流放于九天。
其实,将臣的使命就是监督女娲,如果女娲想灭世,他的任务就是斩杀女娲。
谁知将臣降世后失去了记忆,非人非鬼亦非神的他居然爱上了女娲,尽管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爱。
自女娲去后,将臣便进入沉睡中,静待女娲的回归。
直到在抗日战争期间,将臣醒来,遭遇马氏一族追杀。
他为了救咬了况天佑和况复生后,将两人变成僵尸。
当他看到变成僵尸的况天佑那么痛苦,方才产生了思考,想要了解人类的感情。
在大学里学习知识的时候,他遇到马家传人马叮当,两人相爱了,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一直爱着女娲。
当女娲重返人间要进行灭世时,他的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不想人世就如此灭亡,努力地去改变,但另一方面却因为如果不灭世女娲就得死而忧烦。
在这样的矛盾中,他惟有希望被他咬成僵尸的况天佑能成长起来,与他一战,是生是死由天抉择。
整个第二部,完美地融合了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西方灭世、封神榜妲己、秦始皇求长生等一系列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构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僵尸世界。
这个世界里,爱才是僵尸最大的力量来源,况天佑和马小玲的旷世情缘,将臣和女娲以及马叮当的爱情,堂本静和金未来,乃至金正中和女鬼、莱利和诗雅的虐恋,都谱写了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第二部凭借其强大的剧情,成就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收视神话,当年收视率曾击败TVB大剧《创世纪》。
到了第三部时,陈十三又为观众奉献了更加瑰丽神奇的故事。
第三部讲述的故事是,将臣和况天佑大战后,况天佑、马小玲、将臣两败俱伤,将臣沉沦太空,身负重伤的况天佑和马小玲幸运地被盘古族人所救。
这对饱经劫难的爱侣被他们带到没有眼泪、没有仇恨的盘古族圣地中生活,可是一直被盘古族监禁的瑶池圣母(陈炜饰),为与曾经离弃她的人王伏羲(郑浩南饰,剧中后羿、成吉思汗都是他的化身)再续前缘,不惜以红雪病毒将整个盘古灭族,况天佑也是身受病毒之苦。
而后她抢去了《天书》上卷逃到人间,欲将人界毁去,与人王共创永恒国度。
原来,《天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只要三卷合一,便可拥有控制三界十方六道众生的力量,威力足以毁天灭地。
为免人间浩劫再现,盘古长老使用了仅余的力量,将况天佑和马小玲送回现世,阻止瑶池圣母夺取天书的阴谋,况天佑和马小玲因此再次肩负起救世的重任,与命运对抗。
这一部脑洞再次大开,第一集就回到宋金大战,岳飞北伐中原,朱仙镇大捷的故事。
原来马小玲为了拯救生死未卜的天佑,回到宋朝,找到况天佑前世箭头。
这段故事中成为僵尸的完颜不破和岳银瓶的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了所有观众。
而后陈十三几乎重塑整个中国神话体系,整个神话中的人物几乎都是盘古族人。
而且,陈十三突发奇想,将盘古设定成为上一代文明创造出来的不受命运摆布的神。
盘古在对抗命运,却又操作了人类。
更绝的是陈十三将虚无缥缈的命运(陈展鹏饰)拟人化,他操作了所有的一切,哪怕是盘古也逃不开他的拨弄。
最终,人神佛鬼僵尸联合,终于把命运给引诱了出来,最终地藏王菩萨(也就是佛)化作一只箭,伏羲用弓把这只箭射向了命运,最终命运被所有人合力给消灭了。
整个《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集玄幻、打斗、古装、惊悚、灵异、穿越、传说、神话、悬疑、搞笑、幽默于一体的爱情悲剧。
乍一看上去,像是一过大杂烩,可是陈十三却将这一锅大杂烩煮成了美味,让看过的人欲罢不能。
而里面的演员,把每一个角色都饰演得很到位,里面的人物,各有命运,却又紧密相连。
将他们串联起来的主题就是爱、生死、人性。
这样的神剧,脑洞之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篇幅有限,食堂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绝对不亏。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生活中编剧陈十三成为的马小玲饰演者万绮雯的丈夫,这或许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最好的结局。
中国当年原子弹实验成功后?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离阿拉木郭多50英里的一片广阔荒芜地区成功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核试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45年8月6日美国飞行员保罗·提贝兹驾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这是核武器在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实战使用。广岛核爆的瞬间造成了七万人死亡、七万人受伤。广岛核爆三天后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又造成四万人当场死亡。
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展现的巨大威力震惊了世界各国。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的米什克瓦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1年6月在巴黎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屋子里一个中年法国男人对身旁站着的一名中国青年说道:“你回去转告你们的主席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先拥有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有自己的科学家:钱啊、你啊、钱的夫人啊、汪啊......”
说这话的法国男人正是当初发现镭元素的居里夫妇的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和他的岳父、岳母一样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法国共产党员和爱国者。纳粹占领法国时他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并参加过巴黎起义。1945年戴高乐返回巴黎后就任命他为法国第一任原子能高级专员。1948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领导建立了法国第一座反应堆,然而后来他却因为共产党员这一身份被排除在法国的核计划之外。
站在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身旁的中国青年是新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杨承宗。两个月后杨承宗携带包括测量辐射用的100进位计数器和由居里夫人亲手提炼的碳酸钡镭基准源在内的各种神器回到祖国。就在此前的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面对记者有关是否会向中国使用原子弹的问题说出了一个含糊其辞却又充满威胁的答案:“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力”。1951年4月在朝鲜战场屡屡受挫的美国将曾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B-29战略轰炸机调往冲绳,同时公开威胁要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
1955年1月14日地质专家李四光、地质部副部长刘杰、负责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工程的建设委员会主任薄一波与钱三强一起被请进了周总理的办公室。钱三强正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口中所说的“钱”。总理先请李四光介绍了中国铀矿的储量和勘探情况,随后又请钱三强介绍了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状况。总理在充分听取他们的介绍之后宣布:明天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会听取相关情况,请两位带上铀矿石标本及相关仪器到现场进行演示。
1955年1月15日下午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齐聚中南海丰泽园观看李四光、钱三强的现场演示。这实际上是一场专门研究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我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这一基本原则。195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启动了旨在研发本国核武器的"596工程"。在此之前苏联一度承诺将对中国的核研究提供支持,然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撕毁了两国间的协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此后工作在中国国防科技部门的苏联专家顾问们陆续撤走。
中国的核武研究就此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当时主席对此有明确表态:“以前有苏联人援助我们,现在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要干好!我们只要有人、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党中央先后从全国调集高、中级专家二百多人充实到核武器研究所,形成了以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等人为核心的核武器研制骨干力量。196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19日中央军委批准国防科委成立领导原子能工业的专办。
党中央先后从全国调集高、中级专家二百多人充实到核武器研究所,形成了以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等人为核心的核武器研制骨干力量。当时中国在浓缩铀方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与科学院一起针对甲种分离膜和氟油等关键材料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在核工业上打一场空前绝后的“人民战争”——全民找矿,土法炼铀。美国学者刘易斯和薛理泰因此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一枚“人民炸弹”。人民战争的手段在新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可谓处处体现。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我国原子弹是研究人员用算盘打出来的。原子弹的物理原理是核裂变: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后会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235原子触发下一次核反应,如此反复进行从而形成链式反应。维持这一链式反应持续下去的一个基本条件是需要足够多的重核材料。这里的足够多是指需要多到链式反应自持下去的最小质量。这个最小质量就称为临界质量。原子弹选择临界质量同材料的形状、密度以及环境都密切相关。
选择的临界质量是多大,压缩的过程如何、什么时候到达超临界,什么时候点火,用什么材料防止中子泄漏......这些都需要计算解决。这些计算可不是我们在中小学接触的加减乘除这样简单的四则运算。这些计算涉及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开方、求幂等相对复杂的运算。这些运算在普通人听起来可能头都大了,然而实际上这些运算都是可以人工计算的。要知道上文提到的这些运算方法可都是在计算机发明之前就早已存在的。
当然毫无疑问如果要通过人工完成如此复杂的运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后来人们制造了计算机来进行繁重的计算任务。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从这个时间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传统认识中的一个误区:美国的原子弹是用计算机算出来的,中国的原子弹是用算盘算出来的。美国其实是为了原子弹计划而开始研制计算机,然而还没等计算机发明出来就在1945年先把原子弹给造出来了。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曾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模拟电子计算机,而不是已正式成型的计算机。美国在研制原子弹时用的是只能计算十四位数以内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后来美国在研制氢弹时就用上了真正的电子计算机,所以氢弹的研发速度就比原子弹快了很多。相比之下我国是在1957年开始对苏联电子计算机进行仿制的。1958年我国成功量产了第一部103型电子管计算机,1959年和1960年又分别研制成功104型计算机和107型计算机。
这几款计算机的水平接近了当时西方先进水平,是我国独立更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成果。中国研制原子弹时计算机事业也在稳步发展,而且当时全国计算机的算力95%都提供给了原子弹研发。然而当时我国的计算机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全国的算力加起来仍不足以完全满足原子弹工程。参与原子弹工程的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回忆:当时他的组一周只能有一天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验算。在平时则需要使用每秒计算10次的德国手摇计算机和每秒计算100次的苏联乌拉尔电动计算机。
彭桓武当时想出了一种被称为“粗估”的办法:一方面用心算对公式进行简化,另一方面集中大批专业人员将复杂步骤逐渐拆分。拆分后的每一步骤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在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运用手摇计算机、算盘、计算尺等工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每个人的计算结果逐一整合起来。中国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从而得以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当时的美国报纸是这样报道这一事件的:“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军事技术中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表面上美国媒体的这番措辞似乎是对中国的一种肯定,然而实际上背后更多反映了美国方面的震惊,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方面一直以为中国造不出原子弹。就在我国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时任美国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突然取消了自己多个行程,而且还公开表示:“今天是让世界最难过的一天”。
新中国成立时有一部分对共产党不了解的知识分子出于担心而去了海外。在他们之中有一位北大的中文系教授。这位教授去了美国纽约。他在国内是教授,可当时的美国并没多少人学中文的,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找了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当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在此之前这位教授到处投递简历而无人问津,然而随着中国试爆原子弹的消息传到美国之后美国各大高校开始主动联系他。这时美国各界已意识到无论喜不喜欢都无法再忽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了。
在中国进行核武器研究的早期阶段曾得到过苏联方面的大力援助。沈志华教授在《苏联研究核武器的帮助和制约》一文中的研究显示:苏联不仅帮中国建造了一座小型试验性核反应堆,赠送了一大批和平利用核能的影片和书藉,还由苏联顶级核专家给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核研究人员。在苏联专家来华之前中国仅有核科学家60人。1959年11月苏联专家离华前中国核研究人员已达到6千人。尽管随着中苏关系出现波折后苏联撤走了专家,但苏联的确是当时对中国的核武研究内情了解最多的国家。
在中国进行核爆试验之前苏联方面就已知道中国已具备进行核试验的能力。就在中国首次核爆试验的前几天赫鲁晓夫在接见日本外长藤山爱一朗时明确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进行核试验”。中国核试验成功后没多久赫鲁晓夫就下台了,而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形成的新的苏共领导层主张对华强硬。新的苏共领导层认为必须在中国具备核武投射能力之前给中国一点教训。1969年的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战役和铁列克提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在1969年8月27日召开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公开表示:“必须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一劳永逸的核打击”,而以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则对格列奇科关于武力打击中国的方案持反对意见。身为最高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更倾向于支持格列奇科,所以他在会后立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任命战略火箭军副司令托庐勃科上将为远东军区司令;同时命令在远东的苏军战略导弹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等候发射命令。
勃列日涅夫完成这一系列部署之后就给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打了一个电话:“我军大本营准备对中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这么做是为了解除中国的核武器。请你秘密咨询一下美国当政者对此的意见”。多勃雷宁在勃列日涅夫的指示授意下试探性地向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透露: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得到这一信息的基辛格赶紧在第一时间向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汇报。尼克松立刻召开内阁成员紧急会议就此事进行商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苏联才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而中国在美苏冷战博弈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发挥制衡作用,但美国也不能让苏联方面看出自己的战略方向,所以在反对苏联动用核武器时不能涉及中国,而只能提美国自身的利益。最后尼克松决定背着苏联人暗中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中国方面,从而使中国能及早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当时中、美两国之间积怨甚深,所以美方很难把这个消息直接传递给中国,况且也很容易引起中国方面的误解。
最后尼克松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某家报社的记者。让记者把这事捅出来就和美国政府没关系了,勃列日涅夫即使看出来了也无话可说。1969年9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文称:“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消息传出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中国方面随即在1969年9月23日和9月29日进行了两次当量更大的核试验。
中国方面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准备打仗的临战状态,北京等大城市开始挖起了地下工事。这时美国也表示:“美国不能对苏联的行动坐视不管,因为核战争产生的污染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亚洲的数十万驻军的安全。一旦苏联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那么我们就会对苏联的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苏联在这种形势下于1969年10月20日同中国在北京举行边界谈判。由珍宝岛时间引发的紧张对峙局面由此缓解,中国面临的核危机也随之烟消云散。
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继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二战以后英国就一直在外交上采取追随美国的策略,所以在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英国就开始安慰美国了。英国安慰美国的理由是:中国的原子弹是塔爆。中国并没原子弹的运载根据,这就好比是有子弹却没枪。英国表面上若无其事的样子,实际上只是在装绅士而已。其实英国感受到的恐惧感绝不亚于美国。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可比美国更早,而香港在当时还处于英国的控制下。
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英国不是不慌,而是实在无可奈何而已。既然连美国都默认了既成事实,那么英国也就只能装装绅士了。当时美、苏、英三国在公开层面都是不支持我国拥有原子弹的,只是后来见到实在没办法才逐渐默认了既成事实。相比之下法国的态度要更缓和一些。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就发现了镭元素,继之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又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穿透性强的辐射现象并比美国人早几星期发现了原子裂变。
不过在二战之前法国始终没想到要把自己在核物理研究方面的成果用于军事目的。1944年7月14日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人戴高乐访问加拿大期间会见了三位流亡在此的法国原子物理学家。三人无一例外向戴高乐力陈法国研制原子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时连国土都尚未光复的法国根本不具备研制核武器的条件,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戴高乐才成立原子能委员会。战争期间流亡海外的法国科学家们陆续回国参与到核武器的研究当中。
1958年4月11日法国政府正式签署命令:制造一颗核装置并于1960年第一季度爆炸。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的拉甘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2年肯尼迪为了逼英、法放弃独立的核计划就抛出了一个名义上隶属北约而实际上由美国控制核按钮的“多边核力量”。如果这个计划得以落实,那么英、法的核按钮就都掌握在美国手上了。一旦法国加入这个计划就会从一个有独立自主的核武系统的国家变成了美国的导弹发射基地。
法国方面明确拒绝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这一计划。在1962年6月法国政府提出的耗资达300多亿法郎的“军事装备计划法案”中有60多亿法郎被用来建立核威慑力量。法国很快便建立起了由陆基导弹、潜艇导弹、飞机携带的核导弹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独立核力量。正因为法国的原子弹研发之路也是极其坎坷,所以中国在研制出原子弹之后法国也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弗雷德里克·约里克·居里当初对杨承宗所说的“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先拥有原子弹”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法国的主流观点。
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美国的禁令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仅仅9个月之后中国首枚原子弹就试爆成功了,而这时的中法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所以法国方面对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和肯定的。当时法国国内的权威媒体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提升了中国在亚洲的威望,改善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这与中国八亿人口的大国地位是相符合的。法国、中国相继成为核大国将有助于打破两个超级大国对无核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
美、苏、英三国尽管在公开层面都不支持中国拥有原子弹的,但对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感到最紧张的国家可能还是印度。1962年印度和中国爆发了边境战争,仅仅7年后中国就研制出了核武器。印度当时既没像美、苏、英三国那样反对中国拥有原子弹,也没像法国那样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进行肯定,而是拒绝在公开层面对中国原子弹的研发问世提出任何看法。嘴上没发表任何意见的印度其实却是深受刺激,从此以后印度也萌发了研制原子弹的念头。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禁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其中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这意味着只有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已拥有核武器的美、苏、英、法、中五国外其他国家都不能合法拥核。印度坚持认为这是核垄断,是核霸权主义,所以拒不签署该条约。1974年印度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拉进行了代号为“微笑的佛祖”的核试验。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西部博克兰地区进行了5次小当量的核试验后正式对外宣传拥有核武器,然而在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之后进行核试验的印度始终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与印度存在领土争端的巴基斯坦在得知中国拥有核武器之后也深受震动。今天的巴基斯坦因为对华友好而被中国人民称为“巴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巴基斯坦是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巴关系真正变得密切起来却是在中国首枚原子弹试爆之后。
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从50年代初就建立了贸易关系。不过在50年代中巴关系并没今天这样密切,事实上50年代正是中印关系的蜜月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进行谈判时提出的。在中印关系密切的前提下作为印度战略对手的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当然不会有多密切。1954年5月巴基斯坦出于遏制印度的战略意图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在50年代美巴关系远比中巴关系密切得多。
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走的是向苏联一边倒的路线,同时与印度也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外交关系。巴基斯坦既是美国的盟友,又是印度的战略对手,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中巴关系很难得到提升。不过巴基斯坦与美国结盟完全只是为了遏制自己的战略对手印度,所以作为美国盟友的巴基斯坦从未加入过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遏制。然而印度一直以英国殖民遗产的继承者自居,对外推行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政策,这使其几乎与周边所有邻国均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后中巴关系随之开始升温。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想趁机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然而美国从自身的全球战略出发压制住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感觉到在外交上过于依赖美国难免会使自己受制于人,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战争中的表现引起了巴基斯坦的关注。当时就有巴基斯坦官员表示:“印度的扩张主义国策不仅对巴基斯坦构成了威胁,也对亚洲最大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构成了威胁”。中印自卫反击战以后中巴初步建立友谊。
两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更让巴基斯坦看到一个核大国在东方冉冉升起。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巴基斯坦全国轰动:巴基斯坦朝野各界均对我国取得这一巨大成就表示支持和祝贺,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对抗印度的信心。1965年3月有心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 · 汗访华。在7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扮演了促成中美外交破冰的中间人角色:1970年10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提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
叶海亚·汗以此暗示希望由巴基斯坦帮忙在中美之间牵线搭桥。当时中美关系处于相当对立的状态,在此之前双方几乎没任何来往,所以就需要中间人从中牵线搭桥。同年11月10日叶海亚·汗在访问中国时向周总理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叶海亚·汗回国后又把周总理的回复转达给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71年7月8日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出访巴基斯坦。当晚叶海亚·汗总统设宴招待基辛格。晚宴正在进行之际基辛格突然大呼肚子痛。
叶海亚·汗立即声称是伊斯兰堡的高温影响了基辛格的健康,随后叶海亚·汗就邀请基辛格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基辛格在摆脱记者的追踪之后并没前往那蒂亚加利,而是于9日凌晨四点半左右搭乘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基辛格就这样在巴基斯坦方面的配合下完成了秘密访华的使命,为日后尼克松访华打了前站。正是1964年核爆试验的成功奠定了未来几十年间中巴关系的友好局面,正是中巴友好关系的确立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中国以代表第三世界利益的大国自居,而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初衷也是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所以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让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深受鼓舞:朝鲜和北越等11个国家通过正式官方渠道向中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支持;罗马尼亚和蒙古等8个国家没公开表态,但在私下向中国表示了支持。当时很多非洲国家也对我国成功拥有核武器表示了强烈的支持,甚至就连当时尚未与我国建交的埃塞俄比亚和毛里塔尼亚也表示了支持。
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第一个正式通知的国家就是日本。当时我国向日方表态称:我国拥有原子弹完全是为了自卫。我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会对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众所周知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曾对中国造成重大伤害。中国在核试验成功后第一个通知日本其实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提醒警告日本今后在中国面前要老老实实的,不要再对中国心存任何幻想;另一方面也是让日本不要误解我国拥核的动机,从而避免日本方面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日本是全世界唯一曾在实战中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所以日本对核武器的威力比其他国家有更切身的感受。长期以来拥核在日本就是一个敏感的禁忌问题,然而中国拥核之后日本一度颇为恐慌。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曾向美国总统约翰逊试探性提出:日本也应当拥有原子弹,不然实在太危险了。美国作为有核国家自然不希望世界上拥有太多的核武器国家,因为这无疑会削弱美国在世界上的核武优势。况且一旦日本拥有了核武器就不大好控制了。
美国方面向日本保证将持久对日本提供保护,所以日本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这实际上就是要日本打消拥核的念头。后来日本自己也觉得几无可能拥核,所以不久之后就宣布了无核三原则,基本上算是放弃了核武器。日本也和美国一样意识到已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今后无论喜不喜欢都少不了要和中国打交道。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日本国内就出现了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1972年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终于实现了中日邦交关系的正常化。
败逃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和美国人一样也不相信大陆能在短期内研制出原子弹。当蒋介石得知大陆研制出原子弹的消息后顿时感觉犹如五雷轰顶。这不仅意味着他“反攻大陆”的企图已完全破产,而且大陆如果执意动武可能就连台湾这块最后的栖息地也未必能保住。大陆核试验成功后台湾国民党当局一再要求美国在中国大陆核武还无远投能力之前就把大陆的核武器搞掉。美国方面当然没答应台湾当局的要求,但美国承诺将为台湾提供核保护。
大陆核试验成功后台湾当局加强了对大陆沿海的突击,结果在东引海战和八六海战中都被解放军打败。在这一过程中有28名台湾间谍被击毙、168人被俘。从1965年起台湾当局制定了暗中发展核武的"新竹计划"。当年7月台湾当局筹建中山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台湾当局通过与以色列、南非的合作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南非提供铀矿,而台湾和以色列提供技术和人才。1988年1月9日台湾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叛逃美国使"新竹计划"被爆光,此后台湾所有核武设备、草案图纸、文件全部被美国没收。
当时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也为祖国的核试验而欢欣鼓舞。当年香港湾仔的一位商店老板曾说过:“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中国人一向为外国人所小看”。当时香港的各大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头面刊登了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当时在海外坐公交车白人、黑人、黄种人都是分开坐专门的位置。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一位在海外开饭店的中国老板上车后又自觉坐在了后排,却被司机叫住说:“你们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所以你现在可以坐到前排来了”。
看图有感写出优美小诗?
七律《祭忠魂》
(平水韵:一东)
魏魏青山高塔矗,
墓碑血染尽旗红。
硝烟沙场丹心照,
勇往直前立战功。
打出江山无限好,
英雄业绩傲苍穹。
恰逢祭祀清明节,
瞻仰英灵慰太平。
发一张你曾经旅游过的城市的夜景照片?
甲秀楼是闹市中的清幽之地,入夜后灯火辉煌。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
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各种各样的美食,蚂蚱、蝎子、蜂蛹、竹虫、土狗、知了、蜘蛛等等都能在这吃到。
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网红在这直播。
这里曾是清代的按察使衙门
这里是人类文化遗产最杰出的区域之一,地处边疆,民族文化浓厚,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事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原汁原味古城。舞阳河将古城一分为二,天然现成八卦风水,古城拥有许多名胜古迹。
小蛮腰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东京晴空塔。
情侣路全长2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滨观光路。右依高山大厦,左临碧海归帆。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
以上图片分别是哪个城市呢?你都到过几个?知道的在评论区留言,聊聊你最喜欢哪个城市。
描写香松的好句?
1、你当然可以骄傲,一身绿装春不着浓,夏不招艳,秋不惧霜,冬倍耐寒。你把一年的风霜雨雪,淡而视之。即使春天来了,你也一样,开几朵洁净的碎花,来昭示一下春天的到来,经过夏雨,也不像花儿一样,招蜂引蝶,惹人媚眼。秋霜偷渡,百花凋零,千绿退色。而你依然把绿色献给人间。寒冷的冬天来到,百草枯黄,百树枝僵。才真正显示你飒爽英姿,傲笑雪冬的豪气,尽显你冬之骄子的美誉。
2、每到去天,别的树上的叶子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给大地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而松树,却很例外。松树不但不落叶,而且也只比原来更有精神,勇敢地面向困难。只有松树遇到困难是迎上去的,而不是退缩。
3、烈夏,又悄悄地来了,经过春天的滋润,牡丹们又开花儿了,都觉得自己高洁圣雅,都瞧不起朴素的松树。在这争奇斗艳的季节里,松树再次接受着太阳的炙烤,默默地撑开了一把绿色大伞,供人们乘凉,晚上,把它的枝和根造成火把,发散着明亮的光,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4、寒冷而又萧杀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怒号着,鹅毛大雪在天空中飞舞着,雪花无情地压在松树的身体上。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抵御寒风的傲气仍然站在原地,依然挺拔,一动也不动。用它坚定的信念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雪……
5、松树不象梅花。有多少诗人来赞美梅花啊,可松树没有;又有多少被梅花的淡淡芳香所迷醉,可松树也没有。但她不因为这个而停止不前。为了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它把根伸到土层五米以下,为了在寒冬时减少水分蒸发,它把叶子变成了一根根小针。松树啊,松树,你何不把这份力用到开出更美丽的花或结出更香甜的果实上去呢?瞧,干旱的土壤上松树长得更加郁郁葱葱;暴风雨袭来,树木被连根拔起,可只有松树安然无恙。
6、松树不仅是“老寿星”,而且还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7、春天里,草木都穿上了新衣服,松树也不例外。它虽没有花那么美丽,可是在和煦的眼光下也蓬勃的生长着。
8、此时,我凝视远方的一排排松树,默默地想:松树有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也要像松树一样,做一个终生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人。
9、当萧瑟的秋风吹落梧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的时候,老家有多少娇贵的树种都“秃顶”了,只有那几棵松树还郁郁葱葱的,它满身的针叶圆滚滚的,已吸足了水份,准备度过漫长而又干燥的冬季。我常常在秋风中欣赏松树的倔强与坚韧,赞美它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精神。
10、冬天,洁白的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而松树却没有在寒风中动摇。它那翠绿的松叶依然衬托着瑞雪,昂首挺胸,远看就好似一座白绿相间的高塔。
11、松树,你是多么的坚强啊!你迎着狂风,迎着风雪坚守在山岭之上,万物都敬佩你,瞻仰你。你那无穷的力量,坚强的毅力不禁使我想起一首歌“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革命的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
12、你当然可以炫耀你生命的顽强,即使贫瘠的荒漠,即使狭冷寂寥的岩缝,你也能播下生命的绿色。你当然可以满足你无私的奉献,你只是默默奉献着永恒的绿色,从不祈求什么,也不索要什么,难怪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赞誉。
13、春天来了,蒙蒙细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万物,松树也在春雨的哺育下开了花。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长在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
14、春天来临的时候,墨绿的树冠上浮起一层嫩绿。夏天,它的'叶子变得碧绿,不管怎样打雷、闪电,它都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大雨过后,松树显得更加挺拔,郁郁葱葱。一到秋天,许多树的叶子已经落了,可松树仍然苍翠挺拔,一片叶子都未落下。冬天到了,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它迎着风,顶着雪,顽强地站立着,无论风吹雨打,它都毫不畏惧。松树四季常青,从没因为风吹雨打而退缩。
15、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生活下来,依然茂绿,但与春天的松树相比较呈深绿色,松树站在风雪中与大雪抗争,迎风斗雪,不畏严寒,坚强挺拔,这可呈现了松树的生命力顽强和对风雪的坚强不屈。
16、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吹着哨,猛烈地摇撼着松树。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17、松树并不像梅花,梅花有许多人赞颂她,但松树没有;梅花的淡淡芳香能让人陶醉,但松树没有;松树能把叶子弄成松针,梅花没有;遇到狂风暴雨,松树还坚强地站着,梅花没有;松树可以做成木材,为人们服务,梅花没有;虽然梅花被人赞颂,但是真正为人们服务的是松树。18、春天,当暖风吹过松树的松枝,那苍翠欲滴的针叶,在春风中左右摇摆着,好像是为这生机勃勃的春天而尽情地舞蹈。
19、北方的的山上有无数的松树,站在一道山梁上极目远眺,远处如同笼屉里肩并肩相连的馒头般的山丘,近处绿绿的宛若一潭深水的山间峡谷,到处是苍翠松林,到处是身着恰似龙之鳞片衣裳的松树,置身林中树下,那浓郁的松油的清香沁扰着你的肺腑,常常会令人醉卧在树下,成就一段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仙境般的童话。
20、啊!多么顽强的松树呀!它披着绿茵茵的叶子,火速般地生长,它那一身顽强的毅力,犹如坚硬的钢铁,谁也无法挡住它坚强不屈的精神。
艺术价值最高的书都有哪些书?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份书单是由全国美术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美术类图书,希望能分享给喜欢的朋友。
中国古代实用造型装饰图集
姜震山 姜贺 编绘
中国古代实用造型装饰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其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这些造型与装饰的高度统一,使中国古代实用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了解认识这些伟大的艺术成果,掌握造型与装饰的内在联系和艺术精髓,才能使民族艺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
本书较全面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实用造型装饰的内容,从服饰、陶瓷器皿、漆器皿、金属器皿、建筑、雕塑、家具、玉器、乐器、灯具、铜镜、车船旗伞、兵器十三个方面,遵照演变的时间顺序,器物反映的时代特征、历史全貌和演变规律记录绘制。同时,图录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为依据,每图注明器物、纹饰名称等内容,整体一目了然,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实用造型装饰艺术提供丰富的参考。

正在发生:罗中立手稿 : 1963—2017
罗中立 著
该书是著名艺术家、前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最完整、详尽的一次个人作品集,呈现了罗中立从1963年至今的400余件珍贵手稿作品、部分创作作品以及近10年来全新的实验性雕塑创作。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父亲》《重读美术史》系列以及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这三组作品分别创作于作者不同的时间节点,手稿作为艺术家创作状态的鲜活记录,勾勒出了罗中立半个世纪的艺术轨迹,均表现了罗中立卓越的艺术成就。本书将以手稿的形式将作者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以及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进行系统的梳理。
刘小东全方位:1978-2018
刘小东 著
刘小东,中国当代油画界的领军人物。本书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历时三年编辑出版,高度还原了刘小东的画作,是一套关于当代知名画家刘小东的文献大全,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刘小东在不同时期留下的作品、文字资料和评论。与其他出版物相比,本书更加系统全面地汇集了刘小东40余年间创作的、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绘画作品和1978年起的速写、草稿、所做访谈以及其他学者、期刊对他所做的述评,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引领作用。

如何看懂一幅画
曹意强 主笔
杰作的艺术价值真实而有据可寻,但是,唯当我们置身于相关的心灵状态,与它进行充分交流时,我们才能真切地感知其价值与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价值是我们直接体验的结果,而不是一种理性定义。本书选介的都是中西美术史中的不朽名作。围绕每件作品所写的文字难以捕捉作品的特质,只是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及某种理解的规则或手段。
如果它们能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上面,引导读者付出努力去创造性地欣赏人类伟大的美术作品,那么读者最终进入不经分析便能体验艺术作品特质的境界就有可能。而对于初涉艺术之门的人来说,没有这类途径与手段,就无法获得完美的艺术体验。《如何看懂一幅画》一书选取了88件西方经典艺术作品和47件中国经典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蒙娜丽莎》等艺术史上有名的杰作。曹意强教授在本书中对这些艺术杰作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说,阅读此书,读者将感受到世界杰作的价值与魅力。

佣书读画录
李军 著
“艺术鉴藏丛书”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系列丛书,一贯以艺术鉴赏的思路为要旨,《佣书读画录》是“艺术鉴藏丛书”中新近增加的一辑。
本书共收录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军的二十四篇文章,是其入职苏州博物馆以后,日常工作中研究明清书画、古籍碑帖的成果。他从平时所见各大博物馆藏品一手资料入手,尤以苏州博物馆馆藏中不曾露面的遗迹,发掘有明以来文人名仕“不为人知的细节”。
其中,明代以‘吴门四家’为中心,从文献学的视角,发掘沈、文、唐、仇研究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同时向外延伸,涉及明代碑刻中篆书名家王理之的生平,清代至民国期间收藏家搜集、辑刻明人书札墨迹的活动,勾勒线索,廓清讹误;清代部分主要以苏州地区的鉴藏活动为中心加以研讨,分别从书画、古籍、手稿、碑拓等实物出发,揭示苏州籍藏家松下清斋陆恭、过云楼顾氏、潘祖荫、吴大澂、翁同龢、吴昌硕、陆廉夫、王同愈、吴湖帆诸家之生平、交游、著述、心境等。考察曹寅《楝亭图咏》的流转,揭示它与苏州的关系;最后,关于明清之际彩笺的几则小考证,可见旧日风雅,特附于纸尾。

王羲之《丧乱帖》临习参考
周萌 著
《王羲之临习参考》撷取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墨迹手札《丧乱帖》,通过对其历史年代、风格特征、技法特点等进行全面的介绍,使读者对唐代这一著名行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利于学习和研究。该帖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动感强烈。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典型作品,也是其欹侧之风的代表作品,历来为书法学习者所推崇和研习。珍贵之处在于其书法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书。
全书共分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丧乱帖》的摹本、基本笔画的技法图解、偏旁部首图解、逐字临习图解,以及章法分析。通读《王羲之临习参考》这本书,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一本给予书法爱好者启示的书,而且是一本可读、可临、可创作的书法实用读本。 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启发和收获。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品系列·金刚经(全11册)
云平、吴行 等编
六祖惠能因听闻《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成其心”顿悟成道。文人雅士也以《金刚经》为修心养性方式,民间更是流传甚广。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金刚经》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当代人从传统文化中完善人格,汲取其“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精神,都是很有裨益。
这套《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品系列》,聚齐了柳公权、苏轼、黄庭坚、张即之、赵孟頫、王绂、文徵明、董其昌、雍正皇帝、翁方纲、溥儒在内的11位书法大家所书写的《金刚经》,收录齐全,风格各异,向世人再现这部佛学经典,本套书将高深哲理与书法神品融为一体,大家名作,吉光片羽,济济一堂,或临摹,或创作,或修心,或诵读……阅金经,调素琴,审美生活由此开始。

艺术里的地狱与天堂
陈彬彬 著
《怪物考》姊妹篇,西方神话、传说事件图文大全。天堂里也有网红水果?为什么勇闯地狱千万不要回头?先知摩西真的能分开红海?堕落的天使与西方的龙有何相同之处?爱上魔女会得到幸福吗?被生老病死困扰的人类,如何在艺术世界中求得超脱?西方名画背后的传说与故事,一一道破。让你在游览博物馆、美术馆、教堂时,能够自在地侃侃而谈。

赵冷月墨迹大成(全八册)
嘉兴博物馆 编
赵冷月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书家之一,其晚年作品很少流传在外,尤其不为外界所知的是赵冷月先生晚年一直坚持临帖,留下50多件大尺幅的临习作品;另外尚有不少创新的少字数作品,非常具有震撼力。本书共甄选其作品850余件,分摹写、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榜书、魏碑8种,此8册卷完整而全面也体现了赵冷月先生晚年临摹和创新的总体面貌,不仅体现了赵冷月先生的传统书法功底,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晚年追求突破,力主创新的状况,全面体现了赵冷月先生晚年作品的全貌。
嘉兴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现馆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始于1958年。嘉兴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结构较完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嘉兴各个时期的文化风貌。馆内 “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和“沃土嘉禾——历史时期的嘉兴” 两个基本陈列,梳理了整个嘉兴的发展过程。嘉兴博物馆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色铅笔技法入门
色铅笔技法入门系列讲解了色铅笔的分类,色彩知识,应用技巧的基本绘画方法,用柔和、细腻的色铅笔将实物描绘出来。每一个范例,从线稿的描绘到上色的过程都有十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能很快地掌握色铅笔的绘画技巧。画面轻松、色彩绚丽、语言流畅,充满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美的感悟,是一本零基础爱好者的实用手绘书。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加拿大]威廉·A. 尤因,[美]容思玉 编著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一书萌芽于作者同时也是策展人的威廉·A. 尤因向摄影展览基金会(Foundation For the Exhibition of Photography)提出的一个简单的想法:我们应该后退一步,从聚焦于个体摄影师的作品,转向以更宽广的视角来观察当代摄影师的“集体”创作成果,看看这些作品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21世纪初文明境况。
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带领观众纵览二十一世纪大规模、秩序井然的人类生活的关键方面。例如,通过帕布罗·洛佩斯·鲁兹拍摄的墨西哥城鸟瞰图和菲利普·尚塞尔记录迪拜天际线的快照等,“蜂巢”探索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城市网络。“一起孤独”着眼于社会关系的维系,包含了劳伦·格林菲尔德展现中学生之间亲密关系的照片和洪浩颇具孤独意味的产品图录。“流动”以人员、货物和思想的流动为主题,其展现对象如亚历杭德罗·卡塔赫纳作品中的拼车者,或是亚历克斯·麦克林照片中密集的航运集装箱……可以说,如此包罗万象又宏大叙事的摄影图录,在摄影书史上也属罕见。同名摄影展览于2019年3月9日至5月19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二十五讲
杨新 著
鉴定中国古书画,主要依据是古书画的本身,特别是其中笔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和个性特征。鉴定者如果不知其中奥秘,是无从着手鉴定的。本书综合了近年杨新先生对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如对《出师颂》《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罗汉图》等画史上重要作品的重新认识与研究;再如对董源名下引起重大争议的《溪岸图》的重新鉴考、米芾名下《研山铭》的鉴定等等,均为后世重新认识这些煌煌巨迹,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断代意见。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几篇对画史研究文章,如《画史小补两则》《八大山人三题》等,亦是杨先生于书画鉴定工作之余的重要发现。通过本书所收录的《我跟徐邦达先生学鉴定》一文,则又见出杨新先生对恩师徐邦达先生的钦佩与感念之情。总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对书画鉴定工作者、艺术史研究者或学习者,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桂林历史文化丛谈:漓江两岸的流年碎影
凌世君 著
桂林幸有山为座标,我们可以通过老照片去对应方位,还原已经消逝的旧时空。可是,老照片只给了我们空间感,却无法叙述隐藏在旧时空中的老故事。比如,世人熟悉“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不知 “桂林的木屋尤其为天下第一”。桂林旅游之发达,旅行杂志,早有办刊。桂林的渔船、浮桥、十字街、腊味店……该书作者凌世君,多年潜心于对桂林老照片后面故事的调查、钩沉,又用充满诗意美感的文笔将这些故事展现开来,使老照片变得充实有趣而鲜活。时间成全故事,200余张老照片,还原了一座城市的旧时风貌。

历代书法经典:欧阳询
向彬 编著
《历代书法经典·欧阳询》精选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进行研究和资料整理。欧阳询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可谓卓然千古,他的书法被称为“欧体”。无论是楷书、隶书还是行书,都给后人留下了相当珍贵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之作。同时,他在书法理论上留下的千古名作,可从中窥见他在书法方面的独特见解,是后人研究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资料和领悟书法艺术的重要途径。
图书分人物评传、书家交游、书法艺术评介、书法技法分析、年谱五个部分详细阐释欧阳询的艺术人生和书法作品,并附录欧阳询的经典书法作品图录,既可以让读者在理论上对欧阳询的生平、艺术地位、书法风格、作品的书写背景等有全面的认知,也可供学习者作书法临习、赏析的范本。

南方工作室:凡·高在普罗旺斯
(英)马丁·贝利 著 洪潇亭 译
本书讲述了凡·高在阿尔勒的时光。正是在这座小镇,凡·高创作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作者马丁·贝利踏遍阿尔勒,发现了大量关于这位传奇画家的生平的新史料,为世人提供了诸多新线索,令人们对凡·高在阿尔勒15 个月的生活有了更加新鲜和清晰的认识——包括他与高更之间的合作以及最后的悲剧收场。
“马丁·贝利仿佛在谈论一位亲密的朋友,非常详尽讲述着奇闻轶事,文字间散发着令人期待的温暖……生动地描述艺术家在普罗旺斯的生活与创作……这本书将凡·高作为一个男人看待,而不仅仅是艺术家。”

中国画像石精粹(6卷)
杨爱国主编
《中国画像石精粹》是山东美术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书系。全套8开6卷,内容丰富全面,图片清晰完整。所收录的画像石题材涉及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祥瑞、花纹图案等方面,为读者了解汉代社会、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珍贵的形象化资料。
山东是汉画像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在全国最具代表性,分布地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题材内容最丰、雕刻技法最全。书中既有完整高清画面展示,又有索引小图注释,并采用先进扫描技术,色彩真实,忠实还原了拓片的原貌与细节,品质上乘精良。与书配套推出文创产品——《鲁美传承 有凤来仪系列丝巾》,精选画像石中凤鸟与树、莲花与鱼之造型,融中国传统审美元素于现代时尚设计之中,再现传统艺术的精髓之美。

顾洛阜原藏中国历代书画名迹考释
翁万戈编著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赵佶 赵孟頫 倪云林 沈周 文徵明 唐寅 董其昌 王时敏 陈洪绶 髡残 朱耷 恽寿平
顾洛阜是当代西方最突出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晚年将藏品的绝大多数捐赠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世界文化遗产公诸同好,他也是西方以巨资收购国宝级中国法书的第一人。编著者翁万戈是有“两朝帝师”之称的翁同龢之五世孙,今年已百岁,机缘巧合,书画结缘,翁老与顾洛阜保持了20多年的交往和友谊,并且拍摄了顾氏收藏的书画精品,本书分宋元、明清两卷,共计108件作品,集中了顾氏收藏中的精华,向读者介绍“流落异域”的“国宝”及价值很高的中华文化遗产。

西游十年:张墨一画集
张默一 绘
《西游十年 张墨一画集》绘本,历时十年光阴,已全本截稿。 总长七十二卷画(即72幅西游记作品)。按照西游记故事的时间轴进行画集的展开,将独具现代绘画风格的西游艺术绘本呈现给大众,迄今为止,也是数字艺术界、插画界,唯一运用数字绘画艺术将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全部展现的第一人。
张默一老师数年间持续在其个人微博发表《西游记》、《水浒传》等相关题材的数字插画。本书将其创作西游主题插画汇总,成书出版,也是张老师首部数字插画画集,因创作历时较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十年间技法、风格以及审美的转变。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法学学科丛书
陈振濂 主编
书法学学科丛书旨在构建书法学学科理论研究体系,助推书法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主编陈振濂,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已出品种如下:
《书法学》(上下卷,陈振濂主编)是我国首部规模较大的书法学专著,对书法学原理、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实评原理、书法创作原理、书法教育学诸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书法学学科体系的总体构架和基本内容,也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必读的专业理论书籍。本书首版于1992年,此次推出的为最新修订版。
《书法学学科研究》(陈振濂著)探讨了书法的最宏观最抽象的哲学思考,集中展现了著名书法理论家陈振濂先生对书法的最宏观最抽象的哲学思考,与古典书论相比,在方法论上有明显的颠覆,是作者书法理论文章和著作的根源和归结点,也是他书法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的集大成者,是《书法学》在书法理论修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提高篇。

石林月湖村密枝节
何明 主编、陈学礼 著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编
密枝节,是居住于石林彝族自治县、陆良县、泸西县、弥勒市以及丘北县等部分地区的彝族撒尼人最典型的宗教节日。当他们选择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并划定一片靠近村寨的树林作为密林后,就会去寻一块石头,请毕摩念诵经文,赋予这块石头灵性,从此藏奉于林间,每年定期祭祀。
在这些祭祀仪式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都蕴含其中。本书选取石林县两个村子(月湖村和大糯黑村)的密枝节作为描述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入手,力图对的密枝节的仪式活动文化做一个全面介绍,探讨密枝节是如何被发展和丰富,以期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广泛有效开展。

达芬奇笔下的她
Plinio Innocenzi 著 韦暐 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以“达芬奇生命中的女性”为着眼点,不仅限于那些被他封存入画的俏丽女郎,还包括他一生中曾经遇到过的多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主角们。本书分成14个章节,每章节以不同的人物为中心,不仅论及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与草稿中的女性形象,还要将其作品置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语境中考察,以及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在肖像画上取得的成就。在这些章节中,我们可以一面追溯达芬奇的艺术轨迹,一面与“他(生命中遇到)的”女性们相遇,我们将追随看她们的面影深入文艺复兴的腹地,直至抵达蒙娜丽莎的肖像前。

生命本是艺术
刘革 著
《生命本是艺术》(上、下卷)是刘革潜心七年学习、创作、写就的艺术专著,上卷附书名为“一个艺术家的思想札记”,下卷附书名为“绝对精神、纯粹艺术的创造”。书的内容涉及艺术思想、艺术作品、哲学、历史,但从根本上讲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创造的书,而非哲学史专著,其重点是上卷的感悟、第三、第四部分及下卷,强调绝对的创造力和纯粹的艺术。艺术家学习、感悟、分享哲学,将历代哲学家思想进行系统阐述,目的是能清晰理顺和显现中西方思维起源和思想历程的线索,从而把握未来人类思维发展的脉络,进而推导、创思生命思想,创造生命艺术。
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延伸:
广西师大社近期艺术类新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