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宠,汉桓帝评价为啥那么低?
汉桓帝刘志,是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本初元年,汉质帝驾崩,刘志被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当上东汉第11位皇帝。汉桓帝在位21年,下面是《后汉书》记载的汉桓帝元嘉二年中发生的大事:
四年春正月辛酉,南宫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大疫。
二月壬辰,武库火。
司徒盛允免,大司农种暠为司徒。
三月,省冗从右仆射官。太尉黄琼免。
夏四月,太常刘矩为太尉。甲寅,封河间王开子博为任城王。
五月辛酉,有星孛于心。丁卯,原陵长寿门火。己卯,京师雨雹。六月,京兆、扶风及凉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来山并穨裂。己酉,大赦天下。
司空虞放免,前太尉黄琼为司空。
犍为属国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零吾羌与先零诸种并叛,寇三辅。
秋七月,京师雩。减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
九月,司空黄琼免,大鸿胪刘宠为司空。
冬十月,天竺国来献。南阳黄武与襄城惠得、昆阳乐季訞言相署,皆伏诛。
先零沈氐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十一月,中郎将皇甫规击破之。
十二月,夫馀王遣使来献。
可以看到,这一年里面,地震,水灾,火灾,外敌入侵,国内叛乱不断,经常发生人相食的惨剧,而且汉桓帝在位的每一年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其在位期间,经常发改元大赦天下,发罪己诏,安排救灾救民的政策。
汉桓帝在位初期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
大将军梁冀谋为乱。八月丁丑,帝御前殿,诏司隶校尉张彪将兵围冀第,收大将军印绶,冀与妻皆自杀。卫尉梁淑、河南尹梁胤、屯骑校尉梁让、越骑校尉梁忠、长大校尉梁戟等,及中外宗亲数十人,皆伏诛。太尉胡广坐免。司徒韩纟寅、司空孙朗下狱。《后汉书》中,对汉桓帝的综合评价如下:
论曰: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及诛梁冀,奋威怒,天下犹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赞曰:桓自宗支,越跻天禄。政移五幸,刑淫三狱。倾宫虽积,皇身靡续。从上面可以看出,桓帝刘志在东汉,甚至两汉皇帝中论能力应属中等的,绝没有印象中的那么不堪。而且汉桓帝曾问臣子自己是什么样的君主?大臣爰延说:和汉朝的历朝历代君主相比,陛下只能是中等君主。当时君主分为上中下三等,中等的君主介于圣人和常人之间。汉桓帝听了并不恼火,还升了这位大臣的官职。
从某种程度上说,汉桓帝这个人具备了很多成功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隐忍,韬晦,果敢,制衡。虽然东汉没有在他的手上中兴强盛,但也被过分丑化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东汉在历史上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外戚和宦官的轮流专权,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桓帝造成的,但是其在位期间没有解决好,反而愈演愈烈。汉桓帝虽然诛杀了外戚梁冀家族,但是最终又造成了宦官擅权的局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在位期间爆发党锢之祸。宦官集团广树党羽,到处安插亲信,“兄弟姻戚,皆案州临郡”,而且放肆地搜刮百姓,虐害士民,被形容为“与盗贼无异”,这不仅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而且引起大地主出身的官僚以及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最终爆发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本质是朝廷的权利之争,官僚和知识分子对时政的抨击,使汉桓帝感到了皇权受到挑战,于是坚定的站在了官僚和知识分子的对立面,他们虽然最终被禁锢,失去了做官的机会,但他们依然占据了舆论的优势,在他们眼中汉桓帝当然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3)汉桓帝在位期间开启了一项卖官鬻爵的弊政。由于统治的奢侈腐朽,国家财政基本枯竭。在这种情况下,桓帝一方面采取对农民加重赋税,另一方面也减借百官俸禄,借王、侯国租税,甚至靠卖官鬻爵。
4)在皇宫中为佛教的祖师释迦牟尼和道教的祖师老子设立祭坛,以表示自己有清心寡欲的思想,不过此种行为往往被指责为信异端学说。
5) 不务正业,尤其是喜欢音乐和琴笙。古代皇帝是不能有爱好的,尤其是音乐之类的事情,因为音乐本身就与好靡靡之音有关。
6)好色却无子。“倾宫虽积,皇身靡续”,据记载后宫美女五千,但愣是没生下一男半女。
7)最后,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国演义》的流传。《三国演义》开篇就写道: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刘字都能组什么词?
刘卢、虔刘、应刘、嵇刘、嬴刘、遏刘、刘杜、殷刘、阮刘、干刘、刘基、刘项、徐刘、刘陆、曹刘、刘白、二刘、孙刘、杨刘、谢刘、刘贾、姬刘、刘览、何刘、西刘、屠刘、刘郎、火刘、刘阮、安刘、刘累、咸刘、刘村、三刘、刘柳、刘随州、刘琨舞、杨刘体、刘棉花、刘参军刘寄奴、刘海仙、醉刘伶、刘三妹、刘白堕、刘表牛、刘豫州、前刘海、依刘客、刘伶酒、刘师哥、刘公勇、刘石经、刘仙掌、刘伶锸、刘伶妇、刘晏粟、青菜刘、刘阿斗、王徐应刘、刘毅答诏、刘公嘉话、从善如刘、茂陵刘郎、火钳刘明、刘宠一钱、刘猛将军、前度刘郎、荆刘拜杀、刘四骂人、报刘一丈书
三国演义里姓刘的只有一个姓?
三国时期姓刘的有刘巴,刘永,刘协,刘先,刘表,刘备,刘放,刘宠,刘勋,刘禅等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刘备和刘禅父子两个。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
东汉贤王刘蒜结局?
刘蒜(?―147年),汉章帝刘炟玄孙,千乘贞王刘伉曾孙,乐安夷王刘宠之孙,清河恭王刘延平之子。东汉宗室、诸侯王。
建康元年(144年),继承清河王爵位。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去世,太尉李固想立刘蒜为帝,但大将军梁冀与太后梁妠共立汉质帝。刘蒜无缘帝位,只得返回封国。
刘蒜严谨持重,举止有度,大臣李固等无不倾心于他。中常侍曹腾拜谒刘蒜,刘蒜没有礼遇他,因此遭致宦官们的怨恨。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去世,朝臣议立新帝,李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都认为应立刘蒜为帝。曹腾等劝说梁冀不要立刘蒜,而立汉桓帝。
建和元年(147年),刘文与刘鲔勾结谋反,欲立刘蒜为帝。结果事情败露,朝廷诛杀刘文与刘鲔。刘蒜受到牵连,朝廷下令贬其爵位为尉氏侯,流放桂阳,刘蒜于是自杀而死。
刘岱被称作?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刘岱的家世很不错,他和刘繇都算得上汉室宗亲,祖父刘本因为博学多才被世人称作“通儒”,叔父刘宠就是那位著名的“一钱太守”,三公之位他全都经历过,注意不是与刘岱身处同一时期的那位陈王刘宠。东汉宰相?
东汉的历任宰相名单: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曹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