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王朝,为什么从汉朝到隋唐蒙古都要发兵进攻朝鲜?
老龙史社品读历史,希望让你有所收获!
在朝鲜旧土上曾经存在多个政权,比如卫氏朝鲜、高句丽、新罗、百济等等,这其中有一些和当时的华夏政权是处于友好的,也有冲突不断的,但是抛开政治军事等方面不谈,之所以数个朝代都欲对这个地方的政权除之而后快,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一、大陆接壤的唯一农耕国家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是农耕文明强大,还是游牧文明强大,虽然很多人会认为在彪悍的游牧骑兵面前,农耕文明灿烂的文化也顶不过一把马刀,但是事实是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中,虽然游牧民族不断骚扰农耕文明,真正建立起统一性质政权的游牧民族政权无非元、清,而且在他们建立政权之后无一不过渡为农耕文明,事实证明生命力最顽强的是农耕文明,而游牧文明则容易被同化。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中古古代统一政权的眼中,朝鲜是东北亚唯一有威胁的农耕政权,当然这并不说朝鲜有多少的耕地,有多少的粮食,而是朝鲜的文明类型属于农耕文明,那么一旦扩张起来,将能够支持军队进行的长期的战争,而不是游牧文明秋高马肥来抢劫,抢完就走的这种侵扰。尤其朝鲜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农牧兼修,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状态,是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的一个过程,这个时代往往兼具游牧民族军队的简洁和彪悍,又具备农耕文明的耐力和科学技术,西夏、后金都属于这种文明形态。
例如高句丽在隋唐时期就多次蚕食中央政权的边境土地,如果不及早压制,未来可能会成为心头大患。
二、地理位置特殊
朝鲜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他是中古古代和大陆地缘政治联系很紧密的一个地区,最早的卫氏朝鲜就是汉朝卫满推翻箕子朝鲜后建立的。这个地区和东北大部接壤,而且文化上有趋同性,如果朝鲜地区有明君励精图治,国家强盛后是非常容易渗透到东北地区。汉唐统治中心虽然在关陇一带,但是都十分清楚原燕赵旧地作为边防的重要性,所以但凡有明君都不会希望自己卧榻之侧有这么一个潜在的强国出现。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还未强大的时候提前消灭掉,这一个感觉可能很像刘慈欣小说中的“暗黑森林”理论,对潜在的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提前打击。
三、曾经劣迹斑斑
虽然中央政权大都忌惮朝鲜的威胁,但是如果朝鲜的统治者能够称臣纳贡,进入东北亚的朝贡体系之中,也完全可以避免战争。但是朝鲜方面不仅没有称臣纳贡,反而是有过很多劣迹斑斑的行为。比如卫氏朝鲜多次侵扰国境,招诱汉朝燕、齐两地人民逃亡,还阻止周边其他国家向汉朝纳贡,更有可能和匈奴联合,这样将让汉朝被迫面两线作战,这是汉武帝所不能允许的。而高句丽则勾结突厥企图形成对隋朝的军事同盟,而高句丽平阳王居然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这都再次证明在东北方向如果存在一个未臣服的地方政权的,对整个大陆的防御体系将是致命的。所以一旦中原王朝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之后,眼界就必然会瞄准到东北的朝鲜地区,这个地方如果不臣服,必然影响到帝国的整体安全,这也就是为何历代王朝必先臣服朝鲜的原因了。
你觉得历次朝鲜战争中,战果最大的是哪一次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有人说明朝是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时代?
我们在客观立场看待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明朝是最黑暗朝代,那为什么能有276年之久呢?要知道,被号称没有昏君的清朝,从入关到灭亡才268年。明朝那么黑暗,为什么会出现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徐霞客等等这些人才呢?为什么四大名著三部载明朝诞生呢?为什么外国人对明朝有那么多好的评价呢?而对没有昏君的清朝评价却少不了野蛮落后贫困这些词。[抠鼻]
为什么感觉雍正王朝中经常出现倒马桶的镜头?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确经常出现太监宫女倒马桶的镜头。
这部清宫剧因为唐国强,焦晃等老戏骨倾情演绎,一经播出,便俘获万千观众的心。该剧一时间声名鹊起,万人空巷,久盛不衰。
那么,这部名声大噪,被许多人追捧并反复欣赏的良心作品,当中却不止一次地出现宫女太监倒马桶的镜头,这到底是导演随意而为的败笔,还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
笔者认为,这部历史题材大剧之所以能如此受广大观众青睐,是因为这部剧整体制作精良,可称良心制作。整部剧既基于真实历史,又不局限于历史事实,故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张施有度。
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围绕着诸皇子夺嫡之争而展开。矛盾首先在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集团之间爆发。康熙帝热河行宫狩猎,太子随行。太子胤礽跟郑贵妃私通,被康熙帝发现,再加上八爷党假造太子手谕谎称太子逼宫夺位,大阿哥也趁机挤兑太子。太子胤礽失德在先,众兄弟拆台在后,这才有了康熙帝第一次废掉太子。此后又有议举新太子之事,八阿哥胤禩上窜下跳,先搞出江湖术士的“八大王,八王大”的伎俩,后有军机大臣佟国维的热灶冷灶两边烧。太子又制造科考舞弊案,致使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后又康熙帝临终安排接班事宜,隆科多借机加入四爷党成功上位。雍正继位,然而八爷党依然上下串联,作妖不断,直至导演出逼宫闹剧。
对于喜欢历史剧的观众而言,此剧堪称经典。然而频繁的倒马桶镜头,导演意欲何为?
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考量。
第一,丰富剧情,展现宫廷生活。该剧是历史剧,以夺嫡为中心的政治斗争无疑是该剧的中心内容。然而如果只呈现给观众政治斗争,不免失之于单调乏味。所以,导演便设法在紧张的政治斗争间隙,穿插一些宫廷生活琐事,比如倒马桶,康熙教育皇孙弘历等,以此丰富剧情。我想这应该也是导演的苦心所在。
第二,为了使剧情张施有度,减缓剧情节奏。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怕没有波澜。平铺直叙太寡淡,但是总是高潮也不现实。电视剧也一样,剧情既有激流勇进又有涓涓细流方可打动人心。为了在剑拔弩张的政治斗争间隙,让观众随着剧情发现高度紧张的情绪有所放松,导演便刻意加入了像倒马桶这样的宫廷生活琐事的镜头,目的就是让观众调节一下情绪,放松一下心情,反正倒马桶这样的情节也无关紧要,趁此机会去趟厕所,岂不是更好?
第三,剧情过渡,承上启下。基本上每次出现诸如倒马桶此类的镜头,就说明上一个政治斗争高潮已经过去,而下一次斗争高潮尚未到来。中间穿插此类倒马桶这样的情节,算是两个政治冲突之间的一个节点。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恰恰能起到剧情过渡,承下启下的作用。
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偶尔出现的宫女太监倒马桶的镜头,并非导演无意为之,可有可无的败笔。恰恰相反,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宫廷生活琐事,既丰富了剧情,又缓解了节奏,还可以作为两个政治斗争高潮的过渡。导演如此安排,实在是煞费苦心啊!
有哪些架空历史的小说比较好看?
总共一十六本穿越历史小说,喜欢看书的小伙伴记得关注噢。
1《卑鄙在汉末》 作者:神圣智狼
一个21世纪的生物学家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的一个春天……
本书创意之新颖,立场之坚定,角度之明确,真是令人“高山仰止,仅行仅止”。
本书作者是站在了YY主义必将胜利的高度,用世界之大同的博爱之心,在兼顾YY主义和强者逆天
等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目光、积极创新的手法,针对目前的YY主义思潮以及网络局
势大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对立阶级间迸发的新矛盾,淫民群众内部产生的新问题,从新世
纪精神文明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宗旨,以极富中国kuso特
色的文学手法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评定。
2《曹贼》 作者:庚新
《曹贼》是庚新所著三国题材网络小说,于2011年2月17日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这本书是讲
述一个小曹贼的故事。一如恶汉的热血,但会尝试着加入一些新的素材。不再是一位的争霸,其
实望父成龙。
3《三国之最风流》 作者:赵子曰
一个年轻人穿越汉末,从亭长做起,争雄天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东一方
超级特种兵狙击手王灿回到三国,得到太平要术真武篇秘籍一卷。长弓在手,天下我有!一套现
代特种战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取敌首级于千里之外,神马李广、神马黄忠
都不禁泪流满面,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收猛将、抢地盘、收美女,与诸侯争霸纵横三国!
5《凤穿残汉》作者:黑色柳丁
蔡子梅(女主)吞了五百万赃款;蔡子梅被别克车撞飞了;蔡子梅重生成了蔡吉。什么?这是群
雄并且起的东汉末年?什么?这是万物为刍狗的修罗之世?什么?汝一女子竟敢叫日月换新天?
下一刻,重生的蔡吉笑了。该死的终究要死,不该死的终究会活。关键在生与死之间你做过什么
……
6《三国蜀汉之我做主》 作者:三七开
这是一本刘封踢开刘备,单干蜀汉,逆袭成就霸业的故事。
7《三国之宅行天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早知道要穿越,我一定将那些什么火药啊,玻璃啊的制作方法百度一下……”江哲看着门前的
大树叹了口气,不自信地说道,“玻璃,恩,应该是沙子烧的吧,那火药呢,硝石,黑炭还有啥
来着?硫酸还是硫磺?” “夫君……”秀儿走到江哲身边,奇怪地问道,“夫君还不去上工吗
?” “去了去了……”江哲摇摇头走远了,“辛辛苦苦就为那几百文钱……得瑟……”
8《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作者:关驹
贾仁禄外号“路人甲”,一个小公司的网管,痴迷于网游
。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
现自己重生在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成了曹操手下一个普通普通的曹兵甲,而三国里无人
不知无人不晓的绝色大美女貂婵竟是他的老婆。手里捧着这个超级烫手的大山竽,在三国乱世中
挣扎求存,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决定竭尽全力的保护这个身世可怜的美女,但以他那微薄
的力量,他能做到吗?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乱臣贼子》 作者:奥丁般虚伪
颠倒纲常,坏大汉江山的乱臣;弑兄辱嫂,欺孤儿寡母的贼子;一段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伦理恩怨
。...
10《三国董卓大传》 作者:吴老狼
现代坏学生穿越三国,成为董卓,如何摆脱遭人痛恨、凄惨死去的结局?厚黑学、拍马屁轮番上
阵,抚恤伤兵,稳得军心;舌战群雄,子龙归顺……不良学生不但玩转三国,还发现了诸葛亮被
历史掩盖的一面……
11《三国云飞扬》 作者:燕云
一个普通人在乱世中挣扎奋斗的史实;
一个平民建功创业的神话;
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一面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真实写照;
一篇辉煌而真实的英雄传说!
12《我是阿斗》 作者:劏个老鼠
谁说阿斗是扶不起的?我还需要人扶吗?我被誉为三国时期第一博学多才之人,诸葛亮、司马懿
都对我赞誉有加。什么?木牛流马?那是什么原始人用的破烂,我九年义务教育加3年高中加4年
大学,怎么也懂一点机械知识吧,随便拿点出来就秒杀诸葛亮、马均啦。什么?诸葛弩?都什么
年…
13《新三国策》 作者:晶晶亮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真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豪气贯长虹
,成败复谁论! ------高宠手语。 也或狂喜,也或狷狂,高宠是怎样的一个人?没有人知道,
即使是奋笔疾书的作者也不能完全的描述出来。 在获得自由的那一刻起,年少的高宠如同一片
纷飞飘落的叶子,时尔被命运的狂风吹落,时尔又被推到时世的风口浪尖。 神亭岭上,当高宠
拧矟刺向孙策的那一刻,他不会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延续多久,也不能预料孙策将会成为他最强
悍的对手。 江南——,一段新的吴楚争霸故事娓娓展开。 面对高宠这般顽强不弃的对手,曹操
、刘备、孙策、刘表、袁绍这些纵横一时的诸侯不知又会作如何动作? 柳絮桃花,自在飞莺,
恰恰马蹄,浅草闲人,英雄多情无悔。 当高宠第一次意识到男女之情时,他的生命也因为陆缇
、慕沙、大乔等妙龄女子的出现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而这才是高宠心中的三国。
14《后三国之新汉》 作者:落寞的时节
老套的选材,新的理解,写这部作品只为了弥补读三国的遗憾。
主角“我”系一名酷爱三国的大学生。每读三国总是遗憾于诸葛亮与姜维历次北伐失败,痛
恨刘禅的不战而降。在一场大梦里穿越到三国,附身于刘禅。然而此时正是蜀汉经历数次大败,
风雨飘摇的时候。“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内任用能臣,练就精兵,积蓄人才,平定叛乱。
在外合纵连横,大起刀兵。终于在十数年后利用魏国内乱机会,一举平定了雍凉。而后接连诸胡
,重收西域,以两川粟米、雍凉雄兵、西域战马,又经十年发展,审时度势一举而灭魏,完成了
刘备与诸葛亮‘还于旧都’的遗愿。临到晚年,终于做完一生夙愿,一统全国。醒来以后,却知
乃是一梦里。
15《一统三国》 作者:司马
丹心碧血,壮志柔情,道不尽的英雄胆,说不完的中华心。 一场心灵风暴,两行男儿热泪,三
分传奇天下,四卷玄幻精品。 依稀当年三国事,如今西窗漫道来。
16《贼三国》作 者:巴孤
巴孤撰写的一部仿古白话风格的网络小说,共一百四十回。描述了《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
将穿越到了《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曹操、孙权争霸天下的故事。作者文法古朴,采用了古典
小说中古白话的写作风格,使人看起来有一种在读明清通俗小说的错觉。部分网友认为比传统《
水浒传》《三国演义》的续书(如俞万春《荡寇志》和周大荒《反三国演义》)还要技高一筹。
为何却难逃全族被灭悲惨下场?
公元421年,东晋大将刘裕给晋恭帝送了一杯毒酒。可是晋恭帝却坚决不喝,说这样不能转世投胎。兵士将他按在床上,用被子蒙住他的脸,直到他不再挣扎......
至此,司马家创立的晋朝覆灭了,司马一族几乎被灭了全族。
可是,历史上很少有人会同情这个家族,反而都认为他们是因果循环,恶有恶报。
一、白眼狼司马懿,刷新道德底线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爱才心切,看中司马懿,多次软硬兼施,邀请司马懿出山。
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却也看出他有狼顾之相,就像盯着兔子的狼,有机会就会咬死兔子。因此处处提防他。
司马懿将自己的野心隐藏了起来,小心谨慎地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曹操的疑心。
久而久之,司马懿取得了曹操的信任,被曹操任命为太子曹丕的太傅。
曹丕称帝后,极其信任司马懿,对他委以重任。临终时,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曹叡去世后,八岁的齐王曹芳继承皇位。随着司马懿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渐渐露出了嗜血的獠牙。
当时,宗室子弟曹爽与司马懿权力相当,分庭抗礼。
为了迷惑曹爽,司马懿假装生病不上朝。曹爽进行了多次试探,司马懿始终表现得年老体弱,让曹爽彻底放下了戒心。
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
司马懿趁机以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洛阳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不顾曹芳的安危,起兵控制了都城。
当时曹爽手中有天子曹芳这张牌,他如果挟曹芳以令诸侯,未必没有胜算。
司马懿当时许以曹爽身家生命无虞,可永享富贵。于是,曹爽便扔下军刀,投降了,心想自己还可以做个逍遥富贵翁。
没想到曹爽回家后,司马懿就出尔反尔,将他软禁起来。并捏造了曹爽要造反的罪名,将曹爽以及一干亲信全部诛灭三族,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就这样,司马懿不顾曹操的知遇之恩,也不理会曹丕、曹叡的托孤之情,将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一网打尽,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朝政。
如果说司马懿的白眼狼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斩草除根,权位争夺难免充满了狡诈和冷酷,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多有发生,也不算突破道德底线。
他的儿子司马昭则打破了正统观念的束缚,做出了“弑君”这样不为天下容的恶劣行径。
司马昭和父亲司马懿一样,表面上惯会假模假样,道貌岸然。其实他觊觎皇位的心已经无法掩饰。
公元258年,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因大权旁落司马昭,被迫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司马昭九次推辞。
两年后,曹髦被迫再度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再次推辞,没有接受。
司马昭表现得好像丝毫不贪恋权势,演技达到了影帝级别。
曹髦见威权日去,国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司马昭。
没想到事情败露,曹髦迫于无奈,只好带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早已收买了曹髦的亲信成济,成济趁曹髦不备,从背后用利刃刺死曹髦。
司马昭闻讯大惊,假惺惺地伏在地上说:“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随后,他又将所有罪名归于成济,将他斩杀。成济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破口大骂,被军士射杀。
司马昭的个性很装,明明很想夺取曹家的权力,却装得人畜无害,仿若一个正人君子。看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熟悉岳不群,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之前的朝代中,皇帝位置要么是皇帝禅让,要么是反对者逐鹿天下,胜出者得。
作为皇帝的近臣,弑君以夺取权力,完全违背了有史以来正统教育中宣传的“忠君”思想。为天下之大不讳,实在是突破了当时人的底线,令人不齿。
司马昭弑君后,立曹氏子弟曹璜为傀儡天子。当然实际的大权全部掌握在司马昭手中。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将这种不齿进一步进行了发挥,他在父亲弑君夺权的基础上,于公元266年,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从司马懿、司马昭到司马炎,为晋朝开国立下最大功劳的三位司马,所作所为均十分狡诈暗黑,不守信义,不重恩情,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违背了正统思想,因此一直为人所诟病。
而他们造成的礼崩乐坏,导致司马家族所建立的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
二、司马家族非蠢即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时代晋朝在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下只清净了25年。他死后,在没有外敌威胁的情况下,皇室内部开始上演自我毁灭的大戏。
这部戏的主角是智商极低的晋惠帝司马衷和喜欢干政的丑女皇后贾南风,配角是八个司马家的王爷,群演那就数不胜数,走马灯地你来我往,将公元306年之前的晋朝搅和得风起云涌。
司马衷9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可是他智商很低,直白点说就是一个白痴。
司马炎之所以选他做皇太子,是因为很看好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认为他有人君之资,希望能够通过司马衷将皇位传递给司马遹。
可是,傻儿子实在没有能力处理朝政,实际上真正的幕后大佬是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贾南风为了夺权,暗中策划,让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兄弟相争。
她趁机诛杀了两位司马家的王侯,掌握了朝政大权。她没想到的是,十年后,她被同样的手段设计,被迫饮下一杯金屑酒,一命呜呼。
公元301年,琅琊王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为帝。
司马伦的行为引起了其他诸王的不满,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伦。
这一战死者近10万人。司马伦战败,被赐金屑酒身亡。
随后,这三位王爷又开始了一轮夺权混战,期间东海王司马越也参加进来,乒乒乓乓一顿混打。此处省略10万字......
公元306年,司马越杀掉七个司马王侯,毒死晋惠帝司马衷,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晋怀帝司马炽。
从公元291年开始,到公元306年结束。历时15年的司马家族的内乱,将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的晋朝折腾得乌烟瘴气。
这些内乱中,可以看出几乎复制了司马家族篡位时的种种不堪,兄弟相残、弑君夺位、背信弃义。在“八王之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这些内乱究其根底还在司马家族篡位时的不择手段,子孙后代皆效仿之。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
千万别以为“八王之乱”已经足够动荡,其实这只是天下大乱的序章。与后面的“五胡乱华”时期相比,“八王之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
西晋灭亡后,公元318年,司马家的一个叫做司马睿的人跳了出来,在南京重新建立了晋朝,史上称为东晋。
东晋只占有原来西晋疆域中南方的一半。原来西晋北方的一半疆域中,已经涌入了一大群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
当时,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五个,匈奴、羌、鲜卑、氐、羯,因此称作五胡。
不同的民族各自为政,在百余年的时间里,胡人和汉人建立了乱七八糟的数十个或强或弱、或大或小的国家。
这些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断地造反、建国、兼并、火拼......局面十分混乱。因此这一时期也被后人称作“五胡乱华”。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老百姓可遭了殃,一遍又一遍地被大清洗。
特别是手无寸铁的汉人,他们身陷于一个不亚于地狱般悲惨的境地。面临的只有死亡、死亡、死亡......
胡人看到汉人就奸杀淫掠。甚至将俘虏的汉人充当军粮,把他们命名为“两脚羊”,意思是用两条腿走路,可以随意吃肉的,像羊一样的动物。
这个时期黑暗得让人难以想象,汉人几乎面临着灭种的危机。
公元439年,鲜卑族的北魏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三、善恶到头终有报在北方一片混乱,打得昏天黑地时,南方司马家族掌控的东晋主要做了两件事:北伐和窝里斗。
东晋的皇帝,或者被废,或者成为傀儡,或者被杀,简直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要说其中也并非没有出过一个明事理的皇帝,那就是晋明帝司马绍。
晋明帝听人讲述自己的家族史,从晋宣帝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讲到晋文帝司马昭杀曹髦的事。司马绍听后,掩面伏在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可见,晋明帝还是有些羞耻心的。他为自己祖先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晋朝之所以动荡不安,道德沦丧,与祖先不择手段地夺权不无关系,这确实是一语中的。
继晋惠帝司马衷这个白痴皇帝后,东晋还出现了另一位白痴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
晋安帝不仅口吃说话不顺溜,而且愚笨到连冬夏都分辨不清,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
朝政的实际控制者是权臣刘裕。刘裕军功赫赫,就如当年司马懿、司马昭的一样,地位显贵,大权在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公元419年,刘裕指派下属勒死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
晋恭帝仅仅做了半年皇帝。就在公元420年,被废为零陵王。刘裕公然篡位,建立刘宋。这一幕又与司马炎篡位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得不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晋恭帝被废后,日日惶恐,生怕刘裕取了他的性命。
褚皇后为了保护丈夫的性命,日日陪伴晋恭帝不离左右。
实际上,刘裕确实在打这个主意,他曾经下属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鸩杀司马德文。
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叹道:“要毒杀主君却让自己活下去,不如死了!”竟在路上喝下毒酒自尽。
刘裕大怒,找到机会杀死了晋恭帝和褚皇后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随后,派褚皇后的哥哥假意去探望褚皇后,将她引开。
刘裕的亲信趁机翻墙进入晋恭帝室内,将毒酒放在他面前。
晋恭帝摇头拒绝:“佛教中说,自杀的人转世不能再投人胎。”
兵士便将他按在床上,用被子蒙住他的脸,用力闷死了他。
随后,刘裕大开杀戒,将司马家的宗室几乎屠戮殆尽,几乎全族被灭。
四、结束语司马家族的上位史本就非常不光彩,而他们的统治历史更是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无论谁谈到晋朝的历史,都会叹息一声: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继而恨不得对司马家族大骂一场。
司马家族篡位时的阴狠毒辣,给子孙后代立了一个非常卑劣的榜样。造成家族内部混战,朝政动荡。也使得整个社会道德滑坡,出现种种骇人听闻的恶相。
这样的家族,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怎么可能不走向覆灭之路呢?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为何独宠平民出身的马皇后?
也不是独宠,否则老朱也不会有40个子女!马皇后一个人能生40个孩子吗?当然不能了!
但老朱对马皇后的确是有特殊的感情的!与其他人发迹当上皇帝就抛弃人老珠黄的结发夫妻不同,老朱还算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始终对?皇后不离不弃。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马皇后对他恩重如山,从争夺天下、出人头地的角度看,马皇后对于朱元璋已经不单单是夫妻关系那么简单了,朱元璋发迹离不开马皇后,她是义军首领郭子仪的养女,当年正是依靠她这层关系,朱元璋才迈开逐鹿天下的第一步。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起义成功的“土鳖”,而且他还是个最穷的乞丐。社会的最底层,穷的不要不要的,父母和哥哥都饿死或冻死了,死后连块埋葬的地都没有,真正的“死无葬身之地”。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吃尽所有的苦,受过无数的罪,万般无奈之下,他投靠红巾军郭子仪所部,初衷也就是混碗饭吃,不至于饿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蒙古族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残酷镇压,不顾百姓死活,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反抗,事实证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不给百姓留活路,那就是官逼民反,自掘坟墓,自古以来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可惜的是,一个王朝的末期,掌权者往往看不透。
朱元璋在郭子仪手下,逐渐展露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卓越的战略眼光及不同凡响的鸿鹄之志,其远大抱负远非郭子仪的手下及三个儿子所能比拟。而老郭为了拴住、拉拢朱元璋,就做主把义女马皇后嫁给朱元璋,而马皇后颇识大体,有情有义,眼光独到又玉树临风,很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质,她一眼就看出朱元璋不是平凡之人,其心中的远大志向,有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于是就尽力帮助朱元璋。
有一次,朱元璋因事获罪,被郭子仪关进牢里,受尽折磨,几乎饿死,马皇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前去探视,怀揣热饼,给朱元璋充饥,胸脯都被热饼烫坏了,留下伤痕。后来,马皇后又在义父面前竭力替朱元璋开脱,并不惜与义父反目,这些恩情,朱元璋没齿难忘。
朱元璋后来成了气候,公务繁忙,马秀英又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只管行军打仗。马秀英想尽一切办法替朱元璋分忧,不仅如此,在大是大非,难以决断的重大问题上,马秀英也很有先见之明,屡次帮朱元璋出谋划策,简直就是一位天生的文武双全的贤内助。
大明朝建立后,马秀英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国母——以母仪治天下的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非常敬重,凡大事都要咨询她的意见,后宫之事更是全权由皇后做主。马秀英虽然是平民出身,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但她天生的大气,胸怀宽广,感念百姓,仁慈善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自然也会犯错,只是天下人不能说他错了罢了。而马皇后头脑清醒,眼光犀利,看事准确,为人善良。所以她屡屡劝诫朱元璋,老朱晚年动辄就大开杀戒,无人敢劝,只有马皇后挺身而出,尽力劝诫朱元璋少杀戮,以德、仁治天下。
《名史》记载:马皇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仁慈的一个,而朱元璋却恰恰相反,他是历朝历代最嗜杀的一位皇帝。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做法并不认同,所以,往往是朱元璋下令杀人,而马皇后竭力救人,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被马皇后救下来的很多。而且,在母后的言传身教以及基因遗传下,太子朱标也天性仁厚善良,反对重刑,其儒家思想深入骨髓,这点与朱元璋正好相反。不仅如此,皇太孙朱允炆也跟父亲朱标相似,反对朱元璋的以酷刑治国的主张策略。而晚年的朱元璋更是疑心重,动辄就大开杀戒,明朝开国功臣能善终的除了汤和与徐达外,几乎都被老朱杀光。比如科考案、蓝玉案、胡惟庸案等,还有火烧庆功楼,将骄兵悍将们一网打尽。朱元璋狠起来,连亲侄儿、亲外甥都要杀,每每这个时候,都是马皇后出面斡旋,劝戒朱元璋。
马皇后在的时候,大明王朝还算安稳,朱元璋也还好,不管怎样说有个人在背后劝诫他,而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失去了管控,大举屠刀,杀得满朝文武几乎不敢去早朝,据说明朝的臣工上殿前,都要先写好遗书,预防自己回不来了。洪武晚年,大明帝国的官员差缺一大半,往往一个县令要兼管两三个县。另外,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几乎养活不了家人,这又使得明朝的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而朱元璋又痛恨贪腐,官员贪腐60两银子就可判死刑,而百姓不但可以举报官员腐败,竟然有权将贪官扭送到上级衙门。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贪官越杀越多,越多越杀。
洪武10年8月,马皇后病重,大臣们请求祭祀仪式,祈求上天庇护。此举正合朱元璋心意,然而马皇后却反对,她看得开,对朱元璋说:“死是命中注定的,祈祷有什么用呢!”临终前,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马皇后道:“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大明朝万古流传,臣民安居乐业而已。”不久,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马皇后的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原本性格刚强的他,当庭痛哭流涕,这并非做作,而是真情流露。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没有立后,这也算是对马皇后的思念报答吧。
当然,影视剧中朱元璋与马皇后,多是艺术加工成分。但马皇后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的皇后,而朱元璋对马皇后也是真心实意的。毕竟皇帝也不能逆天而行,古代人迷信,朱元璋又是一个重情义的人,马皇后对他的帮助那么大,他自然是不能辜负了马皇后的恩情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