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斯特,为什么有人说放牛班的春天是每个老师必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告诉你什么才是教育的真谛,什么叫有教无类,什么叫因材施教,什么才是师者!】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的法国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3,算得上是佳作中的佳作。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的耳机里正在循环着电影里孩子们天使般的声音,电影的画面开始在脑里回放,不知不觉眼眶就红了。
能够感人肺腑、让人热泪盈眶的关于孩子话题的电影真的非常多,但是于我而言,这部却一直都没有被超越。电影的故事其实特别的简单,没有很复杂的情节设计,也没有那种为了感人而感人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设计。电影的一开始,从皮比诺在大门处出现,知道他在等待周六父母来接他的那一刻,眼泪就已经夺眶而出。然后看电影的过程中,总是不断会心地笑一笑,再不受控制地哭一哭。强调一下,我是一个大叔,不是女士,不是眼浅,而是真的被深深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因为在电影里只有池塘之底,并没有出现过什么放牛班。其实这个电影的名字来自于台湾地区,在台湾一些学校会把差生集中在一个班级管理,里面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也是被大家定义为基本没有未来的“差生”,这样的班级就叫放牛班。电影用了这样的一个名字做了比喻,还算贴切,只是不知道来由的观众会觉得莫名其妙。
电影大概的内容是讲一位失意的音乐教师马修,到了一所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再教育学校任教。孩子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马修刚入职,就遇到学生重伤职工的事件,而校长则是采取关禁闭、体罚等暴力手段管理学生。但是马修显然不能接受用暴力手段管理孩子,他发现孩子们虽然调皮捣蛋,但是却都喜爱音乐,马修就想到了教孩子们合唱的方式,尝试让孩子们找到兴趣,并且找到被欣赏和尊重的感觉,精彩的故事就此展开……
看完这部电影,我会更加地坚定一件事情,所有的孩子本身都是天使。至于他最后呈现出来是天使还是魔鬼,或者用我们中国人的哲学语言形容性本善还是恶,其实在于教育者。
池塘之底的学生是怎么来的,他们天生就是坏孩子吗?这些孩子或许是孤儿,或许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都是家长疏于管教的结果,或者社会造成的结果。但是这些孩子却必须背负这个结果的责任,他们被认为调皮捣蛋、不懂事、无药可救,大人们在给他们定义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负责任,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刚才说了“放牛班”的存在,又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学校里都会分重点班、普通班、差班。这种先入为主的分类,变相把孩子们定义成标签,而在差班的学生自然被贴上了“不好”的学生标签。其实这是一种人格侮辱,可是谁又在乎孩子的感受?
这种标签化难道是对的吗?除了为了应试教育,它有何实际意义?在我们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反而并没有这样把所谓的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分开,孩子们不是一样健康成长吗?
所以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其实是被教育者定义为坏孩子的,给他们贴上了标签。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在电影里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1、校长的强压式教育
孩子不听话就打,打到他们怕为止,自然贴贴伏伏,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在电影里校长的强压式教育只是换来了学生们的表面畏惧,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真心接受。
只要校长不在的时候,孩子们该做坏事做坏事,该捣蛋还是继续。而且从学生们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体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会彻底失去对你的信任。所以在电影里发生重伤职工事件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站出来说出实情,因为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大人都是不可信的。
其实采用这种教育手段的家长在我们的身边特别的多,他们总是强调说孩子不打不行,总是告诉你,你不打孩子的想法最终一定会放弃。但是我就是不相信,我依然深信体罚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他们说服不了我,我也没办法说服他们。
2、一般教师的放弃式教育
比如电影里被马修接替的那位老师就是这一类,他对这些学生是完全失望、完全放弃了,在他的心底里其实已经对这些孩子的未来判了死刑,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放弃的。
部分的老师对于那种问题学生很多都是采取这种态度,反正改变不了,就放弃孩子。调皮捣蛋、不读书、成绩差不及格,都不是事儿,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老师的评分之类。坏孩子想怎么折腾随便。
3、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师者
在电影里马修是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一个师者,真正的师者。马修是一个能给人带来温暖的人,他才华横溢,对孩子们充满爱。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力,包括对中途转校来的蒙丹他也尽可能去尝试挽回了,虽然最后他没做到。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孩子,连他们的父母都放弃了,别说孩子的老师。坦率地说,我们现在的教育非常的功利化,成绩成了评价每个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有多少个人关心过孩子的内心呢?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的内心。
其实大部分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都是心病,比如绝大部分的孩子的叛逆之初,都只是想引起关注而已,他们寂寞了、孤单了、缺爱了,他们只是希望家长哪怕多一个拥抱或者多五分钟的陪伴,但是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根本无法理解。
我们的教育太缺乏耐心了,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我们有多少人能像马修那样耐心地和孩子的心靠近呢?大部分的人如果是马修,估计当自己的乐谱被偷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放弃了这些孩子。
一个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师者太难得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师者,只有这样的师者才能把大部分的孩子变回天使。
学习不是唯一的才能,有些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就会涅槃重生在电影里,皮埃尔是真正的天才,他的声音极具穿透力,说是天使的声音也不为过。只要他一开声,我就会全身起鸡皮疙瘩,好几度被他的歌声感动落泪。他的歌声里充满着最纯净的东西,是一种希望之声,能治愈灵魂。马修帮他找到了自己在唱歌上的天赋,让他最后成为知名音乐家。
在电影里其实有一个小小的逻辑缺陷,这么多学生里几乎所有孩子的兴趣都是唱歌,而没有天赋的只有两个孩子。按理来说这么多孩子,他们的兴趣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不重要,因为故事太美妙了,这个逻辑可以忽略不计。
马修让孩子们学合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发现这个是孩子们的兴趣。所以他是帮孩子们去找到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音乐。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在于你有没有发现他而已。
马修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个词源于《论语》,几千年前的教育理念,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在执行呢?我们不是在因材施教,我们是根据制定的标准筛选人才而已,不知道多少的人才被筛走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马修的音乐最后改变了所有的孩子,除了蒙丹因为马修的不放弃,把这些顽劣的孩子基本都改变了,让他们喜欢上了音乐,也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当马修被解雇离去的时候,孩子们放出了纸飞机给马修送行,并且伸出了小手掌向马修挥别,感人万分。
和传统学习对立的往往就是艺术,而音乐是艺术里最容易入门的一种,也正是音乐陶冶了这些孩子的情操,改变了他们的性情。在真实生活中,能改变孩子的不仅仅是音乐,而是孩子真心喜欢的一样东西,只要你能找到它,孩子的一生可能就会改变。
孩子们发生改变的原因并不复杂,是因为当他们从事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他们能表现得异常出色。这个时候他们会受到表扬、被欣赏和被尊重,其实孩子特别需要被尊重,可惜很多的大人们都不屑于尊重一个孩子。
在电影里有一个人被有被改变,就是最后放火烧了宿舍的蒙丹。为什么蒙丹最后没有改变呢,并不是他不能改变,只是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他从未被尊重,一开始就被放弃,校长因为偷钱的事冤枉了蒙丹,让他受冤入狱。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后果,教育者成为了霸凌者,蒙丹就是被校长逼成了真正的坏孩子。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
孩子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性本善还是恶,在于教育者而不在于孩子电影里每次当孩子们一起合唱的时候,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治愈心灵,你还觉得他们是问题学生吗?这些孩子一开始的时候都被定义为“坏学生”,但是在马修的努力之下,他们都转变成了出色的孩子。
蒙丹最终成为了复仇者,真正的坏孩子,也不是天生的,他是被校长定义成为坏孩子,并且被校长逼迫为坏孩子,他是真正的受害者。
所以不要再让孩子去背负变坏的责任和罪名,孩子是善是恶,其实只是大人们一念之间,一念为善,一念亦可为恶。教育者应该学习做一名像马修一样的师者,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教育的初心不是为了培育会考试的孩子,而是为了教化人心,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他的生命价值,无论价值高低,他们的灵魂都是平等的。
是个比76还精通射击的医疗兵?
谢谢邀请~
昨天,《守望先锋》公布了第三十位英雄巴蒂斯特的故事介绍视频。
简而言之,巴蒂斯特是一名孤儿,为了活下去,曾加入黑爪组织,成为了一名医疗兵。有一天,突然良心发现,反了水,决定为更好的世界而战。
目前官方还未公布巴蒂斯特的具体技能。我们因此只能通过此前官方透露的“精通射击的医疗兵”定位以及角色外形猜测。
从外形的定位来看,巴蒂斯特和士兵76比较相似。相同的战术目镜,又同样擅长射击与治疗。
士兵76:目镜和我这么像,又是医疗兵,完了完了地位不保。
那么问题来了,巴蒂斯特会以何种方式为队友提供加血服务呢?
从他左手医疗包右手榴弹发射器的炫酷造型来看,X博士猜测有以下几种可能。
仔细观察这个榴弹发射器就会发,它有两个扳机。很有可能是通过鼠标左右键不同方式开火。
比如左键榴弹造成伤害,右键榴弹加血。
由于是榴弹,加血和输出都是范围带溅射效果。
此外,从手持血包的造型推测,很有可能像小锤,丢个小血包给一个指定队友。
↑从胸前三个小血包推测,小技能可能是可以丢三个血包↑
加上他年轻时拥有卢西奥的同款发型,说不定还带有DJ的部分天赋,大招会不会是全体加血呢(笑)。
如果他的火力够猛(榴弹炮),奶量管饱,士兵76恐怕就没有上场机会啦~
谁知道爱德华弗朗拍过哪些电影啊?
鳄鱼波鞋走天涯 (真情世界)两个主角都是小正太电影温暖动人终结者爱德华 弗朗 放牛班的春天让 巴蒂斯特 莫尼耶人间失格冈山智树
乡村里的订婚是谁画的?
《乡村订婚典礼》是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格雷兹(1725-1805)的作品,创作于1761年。布面油画,长117厘米,宽92厘米。这个作品是为蓬巴杜侯爵夫人的兄弟,国王建筑部的主管,马里尼侯爵而作。
在1770-1780年间法国绘画出现了新的情感表现方式,学院派画家开始注重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这幅画开启了一类多愁善感的艺术类型。
物理学有尽头吗?
第一章:“宏观”物理学的探索史,是你无法想象的美!
我相信每一个了解过物理学探索过程的人,都是会觉得这是一首晦涩的诗歌,这是一幅抽象的图,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战争,这是一个让无数青年才俊沸腾的天堂。
今天我带大家来走进宏观物理学的殿堂,来认识一下有哪些人在这个殿堂里留下了名字? 他们说了什么? 他们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们知道物理学主要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它是最早形成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最早的物理学著作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成物理学的元素主要来自对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的研究,而这些研究通过几何学的方法统合在一起形成了物理学。
自希腊远古时期 (公元前 650–480 年),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逐渐理性地认识自然。 其中米利都的哲学家泰勒斯因为他拒绝以各种超自然,宗教或神话的方式解释自然现象,所以人们称他为科学之祖。此外,泰勒斯宣称每个事件皆有仅需诉诸自然的原因。
公元前 580 年,泰勒斯贡献良多,他推测水是万物之源,作磁铁与琥珀的吸引实验,并且形式化史上第一笔的天文学知识。作为史上首位提出演化思想而闻名的人,阿那克西曼德,并不同意泰勒斯的“水是万物之源”观点。他主张无穷才是万物的基石。
大家注意,无论是泰勒斯还是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都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水是万物之源的观点,类似中国的五行说。而无穷是万物基石的感念,和中国老子的道如出一辙。但老子的学说更形象化。所以古往今来,至今不衰。
大约于公元前 500 年,赫拉克利特主张只有少数几个掌控宇宙的基本定律才是万物变化的原理,并且,任何事物随时都在变化;没有事物能永恒地维持在相同状态中。这个观点在当时来说很前卫。
早期的哲学家,留基伯坚决反对神、上帝借由天意来影响自然现象,并主张任何自然现象都是必然的。留基伯与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为史上首先提出原子论的人,主张任何一切物质皆由各种不可分割、不灭的称作原子的元素所组成。
在经典希腊时期以及希腊化时代,亚里士多德写下史上第一本被称作物理学的书,日后成为著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他企图借由四元素解释物体的运动(以及落体现象)。亚里士多德相信,所有物质都由以太,或另外的四元素所组成:土、水、风、火。
根据亚里士多德,这四个陆地上的元素能够相互转换,并且朝向它们各自的自然位置移动。因此,石头往宇宙中心【即地球中心】坠落,但火总是往地球外围靠近。
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理论在现在人看来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认识就是从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否定又肯定,否定又肯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物理学体系。
先是经典物理学迅速发展起来,经典物理学指的是不涉及到量子力学或相对论的物理学,例如,牛顿力学、热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等等。
而经典物理学,绕不开谈力学。力学是最原始的物理学分支之一,而最原始的力学则是静力学。静力学源于人类文明初期生产劳动中所使用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古希腊人从大量的经验中了解到一些与静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定律,这是我们初中学习的内容。
从1609至1619年期间,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先后发现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准确估算出从天文观测获得的行星绕着太阳的公转数据,总结了他的老师第谷·布拉赫毕生的观测数据。他的贡献为人类进一步研究天体物理,和后来的牛顿万有引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17世纪,自然哲学家逐渐展开了一场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进攻,他们持有的观点是,从力学和天文学研究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将适用于描述整个宇宙中的运动。被誉为“现代自然科学之父”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就是这场转变中的领军人物。
伽利略所处的时代正值思想活跃的文艺复兴之后,在此之前列奥纳多·达芬奇所进行的物理实验、尼古拉斯·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注重实验经验的科学方法论都是促使伽利略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因素,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是直接推动了伽利略试图用数学对宇宙中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
伽利略意识到这种数学性描述的哲学价值,他注意到哥白尼对太阳、地球、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所作的研究工作,并认为这些在当时看来相当激进的分析,将有可能被用来证明经院哲学家们对自然界的描述与实际情形不符。
伽利略进行了一系列力学实验阐述了他关于运动的一系列观点,包括借助斜面实验和自由落体实验批驳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落体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观点,还总结出了自由落体的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以及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来思考运动的问题。他在1632年出版的著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提到:“只要斜面延伸下去,球将无限地继续运动,而且不断加速,因为此乃运动着的重物的本质。”。伽利略在天文学上最著名的贡献是于1609年改良了折射望远镜,并借此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黑子以及金星类似于月球的相。
可以夸不夸张的说,很多现代物理学大咖们都是受伽利略的影响最深。他的实验方法,他的理论都是经典物理的基础,基石。牛顿据此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通过深刻了解惯性,惯性系和运动的关系,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1687年,英格兰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正式建立。牛顿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用一组普适性的基础数学原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宇宙间所有物体的运动。
牛顿放弃了物体的运动轨迹是自然本性的观点(例如开普勒认为行星运动轨道本性就是椭圆的),相反,他指出,任何现在可观测到的运动、以及任何未来将发生的运动,都能够通过它们已知的运动状态、物体质量和外加作用力并使用相应原理进行数学推导计算得出。
伽利略、笛卡尔的动力学研究(“地上的”力学),以及开普勒和法国天文学家伊斯梅尔·布里阿德在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天上的”力学)都影响着牛顿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布里阿德曾特别指出从太阳发出到行星的作用力应当与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虽然他本人并不认为这种力真的存在)。
1673年惠更斯独立提出了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公式(牛顿在1665年曾用数学手段得到类似公式),这使得在当时科学家能够普遍从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平方反比律。
罗伯特·胡克、爱德蒙·哈雷等人由此考虑了在平方反比力场中物体运动轨道的形状,1684年哈雷向牛顿请教了这个问题,牛顿随后在一篇9页的论文中做了解答。在这篇论文中牛顿讨论了在有心平方反比力场中物体的运动,并推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其后牛顿发表了他的第二篇论文《论物体的运动》,在这篇论文中他阐述了惯性定律,并详细讨论了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性质以及引力在全宇宙中的普遍性。这些理论最终都汇总到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原理》一书中,牛顿在书中列出了公理形式的三大运动定律和导出的六个推论(推论1、2描述了力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叠加原理;推论3、4描述了动量守恒定律;推论5、6描述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由此,牛顿统一了“天上的”和“地上的”力学,建立了基于三大运动定律的力学体系。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理论的诞生,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的。每个人的理论都是在他人的理论之上创新的。
牛顿的原理引起了欧洲大陆哲学家们的争议,他们认为牛顿的理论对物体运动和引力缺乏一个形而上学的解释,从而是不可接受的。
从1700年左右开始,大陆哲学和英国传统哲学之间产生的矛盾开始升级,裂痕开始增大,这主要是根源于牛顿与莱布尼兹各自的追随者就谁最先发展了微积分所展开的唇枪舌战,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牛顿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他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假设之上的,牛顿对时间和空间有着如下的理解:
1、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2、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牛顿从绝对时空的假设进一步定义了“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为了证明绝对运动的存在性,牛顿还在1689年构思了一个理想实验,即著名的水桶实验。
在水桶实验中,一个注水的水桶起初保持静止。当它开始发生转动时,水桶中的水最初仍保持静止,但随后也会随着水桶一起转动,于是可以看到水渐渐地脱离其中心而沿桶壁上升形成凹状,直到最后和水桶的转速一致,水面相对静止。牛顿认为水面的升高显示了水脱离转轴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依赖于水相对周围物体的任何移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作为他理论体系的基础假设,却在其后的两百年间倍受质疑。特别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在他的《力学史评》中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做出了尖锐的批判。而爱因斯坦从马赫原理收到启发,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在此期间,热力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知道热学起源于人们对热现象的概念和本性的研究,热和温度的概念是在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计之后逐渐理清的。
而人们最初对热的本性的认知可以用所谓“热质说”来概括,即热是一种会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物质,同时根据实验结果,热这种物质没有质量,它被称作“卡路里”。
热质说能解释很多热现象,但到了十八世纪末,英国的伦福德伯爵在慕尼黑兵工厂领导钻制大炮的工作时,发现“铜炮在钻了很短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大量的热;而被钻头从炮上钻出来的铜屑更热(像我用实验所证实的,发现它们比沸水还要热)。”伦福德认为“在这些实验中由摩擦所生的热的来源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他认为热“绝不能是具体的物质”。
在当时力学的发展已经使人们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有了初步的理解,特别是笛卡尔的运动不灭理论和莱布尼兹的“活力守恒原理”,他认为这个代表“活力”的量在运动中是守恒的。
德国医生、物理学家尤利乌斯·冯·迈尔在工作中受到启发,在1841年发表了他关于热是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猜测,他还进一步将这个理论推广到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中,归纳出能量的守恒性。
他的陈述“能量既不能被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在今天被看作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最早的表述形式之一。而与此同时,英国实验物理学家、酿酒师詹姆斯·焦耳则从实验上验证了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的猜想,并在1843年给出了热功当量的实验测得值。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同样从“活力守恒原理”出发,进而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推广到机械运动以外的各种过程中,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1847年的论文《力的守恒》中。
在这些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于1850年给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其后这一定律在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等人的修订下成为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说的是,永远不要忽视你身边小现象,这些小现象就是上帝给你打开通往天堂的路。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起源于人们试图提升热机效率的探索。法国物理学家尼古拉·卡诺研究了一个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可逆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并得出结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差有关,而与热机的工质无关。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能高于可逆热机的效率。”卡诺的结论被看作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身,这一成果后来被开尔文采用,利用卡诺热机只与温差有关而与工质无关的特性建立了绝对温标。
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循环中发现,在循环中有一部分热量能转化成机械能,而大部分热量则是从高温热源传递到低温热源,这两部分热量和产生的功有着确定的关系。他在1850年发表了《论热的移动力及可能由此得出的热定律》,重新阐述了卡诺定理,并在1854年的另一篇论文中进一步表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永远不能从冷的物体传向热的物体,如果没有与之联系的、同时发生的其它的变化的话。— 鲁道夫·克劳修斯
詹姆斯·麦克斯韦
最早尝试建立分子运动论的人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他于1729年曾假设空气由大量旋转的球形分子构成,并且在任意温度下分子速率都相同。从这个假设出发他推导出气体压强和密度成正比,也就相当于在理论上证明了波义耳定律。而荷兰-瑞士物理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1738年出版的《水力学》一书中,认为气体中存在大量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分子,这些分子对容器表面的冲击效应构成了宏观上的气体压强,他同样从分子运动得到了更具普遍意义的压强公式。然而这些观点在当时并未被接受,原因之一是在当时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还没有广为人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56年,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克罗尼格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气体分子平动模型,由此可以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857年,克劳修斯在独立于克里尼希理论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建立了一个相似但更为复杂的分子运动理论,这里不但考虑了气体分子的平动,同时还考虑了转动和振动。在这一理论中克劳修斯引入了研究分子运动论的统计思想,建立了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这一概念。不过,克劳修斯的理论只是使用了分子的平均速率,没有考虑到实际气体分子的速率实则呈现出一个分布函数。
1859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在阅读了克劳修斯的论文后,在论文《气体动力理论的说明》一文中建立了气体分子速率的麦克斯韦分布,这一分布函数描述了在特定速率范围内分子数量所占比例。这一定律是物理学中第一个基于统计规律的物理定律,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在麦克斯韦发表分子速率分布理论之后,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受其启发开始了对分子运动论的研究。他指出分子运动理论必须依靠统计手段来建立,并通过修订麦克斯韦分布于1871年得到了气体分子在势场中的速率分布函数,这被称作玻尔兹曼分布或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是经典统计力学中最基本的分布函数。
1872年,玻尔兹曼在论文《气体分子热平衡的进一步研究》中证明,非麦克斯韦分布的气体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趋向麦克斯韦分布,这也就是所谓H定理,是熵增原理在非平衡态下的推广。
H定理指出了过程的方向性,从而引出了所谓“可逆性佯谬”的争议:微观上分子的碰撞是可逆的,为何宏观上的整体效果却是不可逆的?玻尔兹曼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诠释。
他指出如果能把所有分子的微观运动同时反向,则确实可以回到初始状态;然而在实际中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绝大多数状态都是平衡态,因此在宏观统计规律上表现为熵总是增加的。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条几率的定律,它的结论不能由一条动力学方程来检验。玻尔兹曼证明了熵和系统的热力学概率的自然对数成正比,这成为了玻尔兹曼熵的定义。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统计诠释下可表述为:“孤立系统的熵对应着系统分子的热力学概率,并总是趋向最大值。”
我曾经在《变化》中反对韦尔兰德的关于“熵引力”的假说,其中一点就是韦尔兰德无法就宇宙系统的开放和封闭做出回答。那么熵引力就是一个尴尬。
在麦克斯韦和玻尔兹曼引入统计诠释之前,热力学始终是基于一组唯象学定律基础之上的。美国物理学家约西亚·吉布斯在麦克斯韦和玻尔兹曼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统计力学,从而能够用力学定律和统计方法来从本质上精确描述热力学定律。吉布斯的统计力学引入了系综的概念,并以刘维尔定理作为统计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热力学宏观量实则就是求解系综在相空间中的几率分布(配分函数)。统计力学通过统计诠释建立了热力学定律与分子运动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至此成为物理学中又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
然后再来了解一下电磁学的发展史,静电和静磁现象很早就被人类发现,由于摩擦起电现象,英语中“电”的语源为希腊语“琥珀”一词。然而直到1600年,由于威廉·吉尔伯特的严谨治学态度,才开始对于电与磁的现象出现系统性研究。
吉尔伯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皇家医生,他对于电和磁情有独钟,撰写了第一本阐述电和磁的科学著作《论磁石》,其中,他指出,琥珀不是唯一可以经过摩擦产生静电的物质,钻石、蓝宝石、玻璃等等,也都可以演示出同样的电学性质,这论述成功地摧毁了一个持续了2000年的错误观念,即琥珀的吸引力是其独特性质。
吉尔伯特制成的静电验电器可以敏锐的探测静电电荷,在之后的一个世纪,这是最优良的探测静电电荷的仪器。由于在电学给出众多重要贡献,吉尔柏特被后人尊称为“电学之父”。
库仑定律是静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主要描述了静电力与电荷电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反比的关系。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翰·罗比逊(1759年)和英国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等人都进行过实验验证了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律,然而他们的实验却迟迟不为人知。
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库仑于1784年至1785年间进行了他著名的扭秤实验,其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证实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律,因为他认为“假说的前一部分无需证明”,也就是说他已经先验性地认为静电力必然和万有引力类似,和电荷电量成正比。通过扭秤实验库仑的结论为:对同样材料的金属导线而言,扭矩的大小正比于偏转角度和导线横截面直径的四次方,且反比于导线的长度。— 夏尔·库仑
库仑在其后的几年间也研究了磁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他也得出了磁力也具有平方反比律的结论。不过,他并未认识到静电力和静磁力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而且他一直将电力和磁力吸引和排斥的原因归结于假想的电流体和磁流体——具有正和负区别的,类似于“热质”一般的无质量物质。
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律确定后,很多后续工作都是同万有引力做类比从而顺理成章的结果。1813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西莫恩·德尼·泊松指出拉普拉斯方程也适用于静电场,从而提出泊松方程;其他例子还包括静电场的格林函数(乔治·格林,1828年)和高斯定理(卡尔·高斯,1839年)。
十八世纪末,意大利生理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接触金属刀片时会发生痉挛,他其后在论文中认为生物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神经电流”。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对这种观点并不赞同,他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这不过是外部电流的作用,而蛙腿肌肉只是起到了导体的连接作用。
1800年,伏打将锌片和铜片夹在用盐水浸湿的纸片中,得到了很强的电流,这称作伏打电堆;而将锌片和铜片浸入盐水或酸溶液中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这称作伏打电池。伏打电堆和电池的发明为研究稳恒电流创造了条件,这也是目前所有电池的前身。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格奥尔格·欧姆从傅立叶对热传导规律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在傅立叶的热传导理论中,导热杆中两点的热流量正比于这两点之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猜想电传导与热传导相似,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某种驱动力(欧姆称之为电张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首先尝试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量电流强度,但效果不甚精确,后来欧姆利用了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结合库仑扭秤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扭秤,让导线和连接的磁针平行放置,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即代表了电流的大小。欧姆测量得到的偏转角度(相当于电流强度)与电路中的两个物理量分别成正比和反比关系,这两个量实际相当于电动势和电阻。欧姆于182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直流电路的数学研究》,明确了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电流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的电学定律也因此被命名为欧姆定律。
库仑发现了磁力和电力一样遵守平方反比律,但他没有进一步推测两者的内在联系,然而人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电流的磁现象(如富兰克林在1751年发现放电能将钢针磁化)促使着人们不断地探索这种联系。首先发现这种联系的人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他本着这种信念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的实验,最终于1820年发现接通电流的导线能对附近的磁针产生作用力,这种磁效应是沿着围绕导线的螺旋方向分布的。
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国物理学家让-巴蒂斯特·毕奥和费利克斯·萨伐尔进一步详细研究了载流直导线对周围磁针的作用力,并确定其磁力大小正比于电流强度,反比于距离,方向垂直于距离连线,这一规律被归纳为著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
而法国物理学家安德烈-玛丽·安培在奥斯特的发现仅一周之后(1820年9月)就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份更详细的论证报告,同时还论述了两根平行载流直导线之间磁效应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在这期间安培进行了四个实验,分别验证了两根平行载流直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磁力的矢量性、确定了磁力的方向垂直于载流导体以及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强度和距离的关系。
安培并且在数学上对作用力进行了推导,得到了普遍的安培力公式,这一公式在形式上类似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1821年,安培从电流的磁效应出发,设想了磁效应的本质正是电流产生的,从而提出了分子环流假说,认为磁体内部分子形成的环形电流就相当于一根根磁针。1826年,安培从斯托克斯定理推导得到了著名的安培环路定理,证明了磁场沿包围产生其电流的闭合路径的曲线积分等于其电流密度,这一定理成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方程之一。安培的工作揭示了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将电磁学研究真正数学化,成为物理学中又一大理论体系——电动力学的基础。
迈克尔·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早年跟随化学家汉弗里·戴维从事化学研究,他对电磁学的贡献还包括抗磁性的发现、电解定律和磁场的旋光性(法拉第效应)。
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的1821年,英国《哲学学报》邀请当时担任英国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的法拉第撰写一篇电磁学的综述,这也导致了法拉第转向电磁领域的研究工作。
法拉第考虑了奥斯特的发现,也出于他同样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力能够相互转化的信念,他猜想电流应当也如磁体一般,能够在周围感应出电流。从1824年起,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试图寻找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然而始终未获成功。直到1831年8月29日,他在实验中发现对于两个相邻的线圈A和B,只有当接通或断开线圈回路A时,线圈B附近的磁针才会产生反应,也就是此时线圈B中产生了电流。如果维持线圈A的接通状态,则线圈B中不会产生电流,法拉第意识到这是一种瞬态效应。一个月后,法拉第向英国皇家学会总结了他的实验结果,他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包括五类:变化中的电流、变化中的磁场、运动的稳恒电流、运动的磁体和运动的导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从而表述为:任何封闭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穿过这一电路磁通量的变化率。不过此时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仍然是一条观察性的实验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方向的是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他于1833年总结出了著名的楞次定律。法拉第定律后来被纳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从而具有了更简洁更深刻的意义。
法拉第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力线和场的概念,这些思想成为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爱因斯坦称其为“物理学中引入了新的、革命性的观念,它们打开了一条通往新的哲学观点的道路”,意为场论的观念是有别于旧的机械观中以物质为主导核心的哲学观念。
詹姆斯·麦克斯韦对电磁理论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麦克斯韦自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1856年他发表了首篇专论《论法拉第力线》,其中描述了如何类比流体力学中的流线和法拉第的力线,并用自己强大的数学功底重新描述了法拉第的实验观测结果,这部分内容被麦克斯韦用六条数学定律概括。
1861年至1862年间,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二篇电磁学论文《论物理力线》,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尝试了所谓“分子涡流”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存在大量排列的分子涡流,这些涡流沿磁力线旋转,且角速度正比于磁场强度,分子涡流密度正比于介质磁导率。这一模型能很好地通过近距作用之说来解释静电和静磁作用,以及变化的电场与磁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预言了在电场作用下的分子涡流会产生位移,从而以势能的形式储存在介质中,这相当于在介质中产生了电动势,这成为了麦克斯韦预言位移电流存在的理论基础。此外,将这种介质理论应用到弹性波上,可以计算求得在真空或以太中横波的传播速度恰好和当时已知的光速(斐索,1849年)非常接近,麦克斯韦由此大胆预言:
我们难以排除如下的推论:光是由引起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同一介质中的横波组成的。— 詹姆斯·麦克斯韦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他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在论文中他坚持了电磁场是一种近距作用的观点,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在此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方程组,一共包含有20个方程(电位移、磁场力、电流、电动势、电弹性、电阻、自由电荷和连续性方程)和20个变量(电磁动量、磁场强度、电动热、传导电流、电位移、全电流、自由电荷电量、电势)。这实际是8个方程,但到1890年才由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给出了现代通用的形式。
这是赫兹在考虑了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在1881年的实验(也是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先行实验)中得到了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后对麦克斯韦的方程组进行的修改。
1887年至1888年间,赫兹通过他制作的半波长偶极子天线成功接收到了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电磁波是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振动,同时赫兹还测定了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是物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胜利,同时也标志着一种基于场论的更基础的物理学即将诞生。1931年,在麦克斯韦百年诞辰的纪念会上,爱因斯坦盛赞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工作是“牛顿力学以来物理学中最伟大的变革”。
而前段时间,有民科提出“电荷不存在”的论文就显得多么幼稚。我自己也算民科。但从来不敢如此妄想。看看上面关于电学,关于磁学,关于电磁学的整个历史,还有比用“电荷理论”更好的理论吗?显然没有,而且电磁学理论经过如此严格的实验验证,更是说明其正确和可靠性。所以民科说什么没有犯罪,但说什么得认真。
本来我们就专业性不如相关院校和科研人的水平,再肆意妄想,也难怪不为正统科学所接受。关于这点,就说这么多吧。
正是有了前面无数先贤对电和磁有了本质的认识,人们才开始认识光。 对于光的认知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此之前,人们认识了光的反射,折射,散射等性质,但光的本性问题是物理学界长久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牛顿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将他所擅长的物质、粒子和力等概念渗透到光学中,从而将光的本性解释为物质的微粒。
这些微粒以一定的速率在真空中保持直线运动,碰撞到光滑的镜面则产生弹性反射,而前文中笛卡尔的理论推导也证明了这种假说能够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微粒说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完整地解释几何光学,而对于色散的问题,则要假设每一种颜色的光对应一种颜色的微粒,不同颜色的微粒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速度,而在介质中则具有不同的速度。然而,关于光的本性很多物理学者一直持有另外一种观点,即光是一种弹性的机械波,持这种波动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胡克和惠更斯等人。
惠更斯在1678年所阐述的观点认为,光是发光体内部的粒子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这种机械波传播所依靠的介质被称作以太。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纵波,从而以太这种物质类似于空气一样,但没有任何质量,弥漫于整个宇宙中而无处不在。
因此在波动说看来,光的本质就是能量通过以太的振动在空间中的传递。波动说同样可以解释很多光学现象,例如波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率要小于在以太中的传播速率,因而这种效应会引起折射。对于色散,波动说认为每种颜色的光对应有不同的波长,因而在以太以外的其他介质中波速不同。尽管波动说能够貌似更简单地解释光学现象(除去需要假设存在以太的问题),当时的科学界由于更相信牛顿的权威,在波动说提出的一百多年里一直更推崇微粒说。
看看对光的发现和探索史,是不是非常有趣? 如果牛顿,惠更斯,胡克等人知道后来人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又会说什么?可以说是人类对光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人类更快的进入到量子力学的世界中。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初,180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实现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这是对波动说的有力证明。他通过实验还初步测定了空气中不同色光的波长,已经接近于现代测定的精确值。
1809年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发现了光的偏振,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托马斯·杨在1817年假设了光波具有一个非常小的振动的横向分量,不过到了1821年,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光的振动完全是横向的。
菲涅耳对波动光学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全方位研究,缔造了波动光学的理论基础,他的主要理论成就包括:提出了两束光的干涉条件,在数学上完善了描述光传播规律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指出光波的包络面实际是各个子波彼此干涉的结果,并描述了近场的菲涅耳衍射;菲涅耳还得到了在物理上定量描述反射和折射规律的菲涅耳方程;以及关于光的偏振的研究,并发现了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尽管波动说在十九世纪的发展非常成功,光是一种横波的事实意味着惠更斯关于以太的理论需要修改:以太不能像空气那样是“气状”的,而必须是弹性“胶状”的。然而,假设一种胶状的以太无疑会带来更多麻烦,例如只有光才会和以太产生相互作用,而物质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评价的那样,需要假设弹性胶状的以太意味着试图完全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光的本性是没有希望的,这也正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提出场的概念的重要意义所在。
被称为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是在1900年4月27日,开尔文勋爵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做了一篇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乌云》的发言,演讲中开尔文声称:
动力学理论认为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和明晰,正被两朵乌云笼罩着。— 开尔文勋爵
开尔文所言的两朵乌云分别是指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测量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问题。出自对牛顿理论的高度信任,开尔文也相信这两个问题会被最终扫清,发言中他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对于波动说中为何光以外的其他物质不会和“胶状”以太发生相互作用的问题,开尔文提出假设以太是可伸缩的,从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不能完全否定以太的自由运动;而对于黑体辐射的问题,开尔文认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和瑞利等人对能量均分定理永远成立的维护是不必要的,“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否定这一结论”。开尔文对这两个问题的在意程度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对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普遍忧虑,但他很有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两朵乌云给物理学带来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这场风暴颠覆了旧理论体系的框架,分别导致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理论体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
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X射线开始,物理学界在短短十年间诞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研究发现,包括天然放射性(贝可勒尔,1896年)、塞曼效应(塞曼,1896年)、电子(约瑟夫·汤姆孙,1897年)、α和β射线(卢瑟福,1898年)、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居里夫妇,1898年)、电子质量随速度增长(沃尔特·考夫曼,1901年)等。其中X射线和电子的发现都可以追溯至人们在真空放电管内所做的真空放电实验,这种放电现象被称作阴极射线。
1895年11月8日,时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的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
1895年12月28日他完成了初步的实验报告《一种新的射线》并发表于《维尔茨堡物理医学学会》上。为了表明这是一种新的射线,伦琴采用表示未知数的X来命名(尽管很多人建议他将其命名为伦琴射线,这后来也成为了X射线的别名)。伦琴为此获得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弄清这种新射线的本质,直到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冯·劳厄通过晶体衍射的方法确定了X射线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而后来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塞莱则指出X射线产生于原子内部内层电子的跃迁。
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汤姆孙自1890年起开始研究阴极射线,他在1897年重做了赫兹的实验,但精细程度上有相当大的提高:他使用了真空度更高的放电管和更强的电场。实验中他观察到了电场中稳定的偏转,并利用测量的偏转角度计算了这种未知粒子的荷质比,这个测量值不依赖于电极的材料和气体的成分。汤姆孙等人又测定了这种粒子所带的电量,发现其与氢离子的带电量相同。其后汤姆孙又采用类似方法研究了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和热电发射效应中的电流,发现它们也都是由相同粒子组成的。这些事实加上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可勒尔对β射线成分的研究结果,证明这种粒子普遍存在于电流中,并且是比原子更小的组成单元。汤姆孙采用“电子”这个名称来称呼这种粒子,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它的发现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
紫外灾变这一概念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热辐射定律的研究,或更准确的说,是从基尔霍夫1859年提出黑体辐射的概念开始的。1879年,斯洛文尼亚物理学家约瑟夫·斯特藩经验性得到黑体辐射能量正比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的结论,并由玻尔兹曼于1884年从理论上证明,这被称作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1893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维恩得到了描述黑体辐射的电磁波波长与黑体温度之间反比关系的定律,即维恩位移定律;而后在1896年又得到了一个描述黑体辐射能量和波长之间关系的定律,即维恩近似(也叫维恩辐射定律)。
维恩的定律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注意,由于它基本上属于基于实验测量的经验性公式,很多理论物理学家试图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修正。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自1897年起开始进行这项工作,通过将电磁理论应用于热辐射和谐振子的相互作用,他于1899年得到了维恩辐射定律的理论版本。然而,实验观测表明维恩近似并不适用于长波情形,在低频区域需要进行修正。这种偏差导致了普朗克对能量进行了量子化假设,从而在1900年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真正引起紫外灾变的导火索是能量均分定理。瑞利勋爵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过程中,注意到对频率较低的情形能量均分定理应当成立,从而假设在空腔中辐射的电磁波能量按自由度均分。这样得到的公式符合长波情形,然而当频率趋于无穷大时辐射的能量也因此趋于无穷大,瑞利注意到了这种情形的荒谬性并试图对公式加以修正。
1905年,詹姆斯·金斯爵士发现了瑞利公式中系数的错误,修正后这个公式被称作瑞利-金斯定律,代表了能量均分定理应用于黑体辐射的结果。由于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和瑞利等人对能量均分定理正确性的维护,瑞利-金斯定律在紫外区域发散的情形对经典物理学而言是不可理解的,这被奥地利物理学家保罗·埃伦费斯特于1911年称作所谓“紫外灾变”。紫外灾变是二十世纪之初物理学的又一朵乌云,它的存在预示着能量均分定理并非永远成立,而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则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大支柱——量子力学的建立开创了先河。
现在我们该了解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对以太风观测的零结果表明,或者所有有关以太的理论需要修改,例如像洛伦兹那样引入长度收缩因子,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修补工作;或者认为以太存在的理论根本就不成立。其实早在1865年麦克斯韦就已经证明电磁波传播速度只和介质有关,1890年赫兹在研究电磁理论时也得出了电磁波波速与波源速度无关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显然是不符合伽利略变换的,这说明对于运动中的物体需要一种新的电动力学。洛伦兹曾经在维持以太存在性的前提下发展过这样一种电磁理论,这被称作洛伦兹以太论。在这一理论中,以太和其他物质被严格区分开,以太是绝对静止的,这也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反映;然而有别于机械观的以太,洛伦兹的以太是一种“电磁以太”:洛伦兹假设电磁场是以太状态的体现,但他对此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洛伦兹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塞曼效应,为此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895年,洛伦兹给出了长度收缩的假设,并通过他的相关态定理提出了所谓“本地时”的概念,运用这一概念他解释了光行差现象、多普勒频移和斐索流水实验。相关态定理是说相对于以太运动的观察者在他的参考系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应当和静止坐标系中的观察者看到的是相同的。本地时的概念在数学上相当于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同时概念,但在洛伦兹的理论中它只是一种数学上的辅助工具,没有实在的物理意义。同一年,洛伦兹引入了一组适用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相对以太运动的坐标系中时空变换的方程,即洛伦兹变换,并于1899年和1904年对洛伦兹变换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他的1904年的论文《以任意小于光速的系统中的电磁现象》给出的洛伦兹变换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的定义。
所以大家看到了即使是像洛伦兹,开尔文,爱因斯坦都深受以太理论和牛顿权威的影响。改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勇气的。比如现在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我就在《变化》中说了,我们要持高度怀疑态度。因为他们就像是当你的“以太”理论一样。我们需要修改无数种可能情况去迎合它,即使这样,还不自洽。这时候我们如果还不怀疑,那我们才是傻。
后来法国数学家、科学家昂利·庞加莱一直是洛伦兹观点的阐释者及批判者,1900年他对洛伦兹的本地时概念的起源作出了具有物理意义的解释,即本地时来自不同坐标系间通过光速进行的时钟同步,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概念。
1904年庞加莱在独立于爱因斯坦工作的情形下提出了相对性原理:任何力学和电磁学实验都不能区分静止和匀速运动的任何惯性参考系,这条原理后来成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之一。
1905年6月5日,庞加莱在给洛伦兹的信中证明了洛伦兹于1904年论文中给出的电磁方程组不是洛伦兹协变的,并重新修正了洛伦兹变换的方程。庞加莱的这一组方程正是沿用至今的洛伦兹变换形式,也正是庞加莱此时首次将这一组方程命名为洛伦兹变换。
洛伦兹建立的基本观点是,在一组特定的变换下电磁场的方程组形式并不(随坐标系)改变。
他证明了洛伦兹变换是最小作用量原理的一个推论,并用群论的语言描述了洛伦兹变换,即洛伦兹群,这些内容都包含在他于1906年1月发表的论文《论电子的动力学》中。爱因斯坦将洛伦兹和庞加莱称作相对论的先驱,他指出在他之前“洛伦兹已经认识到这种以他名字命名的变换对分析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作用,而庞加莱则做出了更深入的研究……”。 这说明伟大的人物,也需要出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犹太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而后于1901年获瑞士国籍。爱因斯坦首先在各种对以太风观测的零结果中猜想到以太的不存在性,并在对洛伦兹和庞加莱的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了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导致的光速不变性与原本的速度叠加原理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爱因斯坦声称是其好友米歇尔·贝索帮助他领悟到了解决方案,即同时性的相对性。
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完成了划时代的著名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并发表在同年9月的《物理年鉴》上。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开头便指出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应用于运动物体时表现出的内在不对称性(引用了一个著名的理想实验——移动中的磁铁与导体问题来说明),为同时性下了新的定义,从而引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公设(原文用词为“原理”):
1、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竟是两个在互相匀速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并无关系。
2、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的速度c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
第一条公设也就相当于庞加莱的相对性原理,第二条公设来自于从麦克斯韦理论推出的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首先从这两条基本原理出发,从而可以推导出电动力学中坐标系的变换法则,即洛伦兹变换(这有别于洛伦兹首先从坐标变换规律出发的方法)。在洛伦兹变换的基础上,爱因斯坦很自然地在论文的动力学部分中推导出长度收缩、时间膨胀、速度的合成等新的物理概念。
在电动力学部分中,爱因斯坦描述了麦克斯韦-赫兹方程组在洛伦兹变换下的形式,并应用狭义相对论解释了多普勒频移和光行差现象,以及加速电子的动力学。其中在有关加速电子的章节中,爱因斯坦得到了运动电子的相对论动能公式。同年11月,爱因斯坦在另一篇论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中阐述了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等价关系,从此提出有别于经典能量的“静止能量”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氏着手处理引力问题。直到1907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这篇论文标志着他对建立一个基于狭义相对论基础的引力理论的漫长探索的开始。
爱因斯坦试图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加以修改得能够与狭义相对论互相融合。初步结果显示这方向可行,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满意,因其中涉及到一些尚未建立的假说。
有一天,他坐在他喜好的椅子上思考问题时,忽然灵机一动,“假若一个人自由地坠落,他必不会感觉到自己的重量。"他后来描述这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思维,其赋予他深刻的印象,激励他继续发展出合理的引力理论。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将弱等效原理扩展为爱因斯坦等效原理:“在足够小的时空区域中物理定律约化成狭义相对论中的形式;而且没有任何局域实验能够探测到周围引力场的存在。”既然非惯性系等价于引力场,爱因斯坦从而将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也做了推广:在狭义相对论中所有的惯性系都是平权的,物理定律形式不变;但在新的理论中,所有的参考系都是平权的,物理定律形式不会因惯性系或非惯性系而改变,这一推广的相对性原理被称作广义相对性原理。
虽然认识到了狭义相对论需要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并确立了两条基本原理,爱因斯坦仍然为探索这一新理论研究了八年之久(1907年至1915年)。这期间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数学工具,直到1913年他在德国数学家马塞尔·格罗斯曼的帮助下发表了一篇突破性的论文:《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纲要》,题目标注了物理部分作者为爱因斯坦,数学部分作者为格罗斯曼。这篇论文中原来单一的牛顿标量引力场被一个具有十个分量的四阶对称黎曼张量引力场替代,从此物理学中的时空不再是平直的,而成为了在全局上具有曲率但在局部平直的黎曼流形。
1914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正式基础》,其中他得到了广义相对论中描述粒子运动的方程:测地线方程,并籍此推导了引力场中的光线偏折和引力红移的结果(此次得出的光线偏折结果并不正确,而爱因斯坦曾于1907年用等效方法推导出引力红移)。
1915年11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他最终推导出引力场方程的四篇论文,其中《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运动》证明了广义相对论能够解释自1859年以来困扰天文学家的水星的反常进动现象,而《引力场方程》则正式给出了描述引力场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
广义相对论创立之初还没有一个稳固的实验观测基础来证实,爱因斯坦本人提出过三种验证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方法,分别为水星轨道的近日点进动、太阳引力场中的光线偏折和光波的引力红移。在当时只有第一种方法是很早就被观测到的现象: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就发现水星的实际轨道进动与预期的并不十分相符,即使考虑到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影响,实际的进动速度还是要比经典力学所预言的稍快一点(根据西蒙·纽康在1882年的计算,这个差值大约为每世纪43弧度秒)。在很长时间内这个原因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经典的假说包括行星际尘埃、太阳本身未被观测到的椭球性、水星未被观测到的卫星、水内小行星的存在,甚至有人猜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非严格的平方反比律,但这些假说都没能获得成功。
191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运动》中计算了水星在太阳引力场中的轨道进动并推导出了进动的角位移公式,所得的理论数值完全符合纽康的结果。
爱丁顿于1919年为验证广义相对论拍摄的日全食底片
1911年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引力对光的传播的影响》中提出光线在太阳附近经过时会因太阳引力场的作用导致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不过直到1915年他才给出正确计算得出的偏折角度。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也由此中断。所幸的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当时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任秘书一职,他通过来自荷兰物理学家威廉·德西特的论文和书信成为了第一个了解广义相对论的英国人。爱丁顿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良好数学功底从而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家,也因为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国际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这都使得他有兴趣去了解一名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
很快,爱丁顿成为了广义相对论在英国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广者。战后,爱丁顿于1919年5月29日前往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观测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他对太阳附近的恒星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偏折,拍摄到的恒星位置将会发生偏移。
爱丁顿指出牛顿理论预言的偏移量将只有爱因斯坦理论所预言偏移量的一半,他的测量结果表明是支持爱因斯坦理论的。次年爱丁顿将这一结果发表并肯定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这一发现随后被全球报纸竞相报导,一时间使爱因斯坦和广义相对论名声赫赫,有报道甚至撰文称“发现了一个新宇宙”。
1925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的沃尔特·亚当斯对天狼星的伴星天狼B谱线的观测表明,谱线的频移基本符合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红移值。
1959年的庞德-雷布卡实验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定的引力红移值和理论值相差不超过5%。此后广义相对论又产生了更多的实验验证方法,但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进入了所谓广义相对论的黄金时代之后的事。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人类试图去用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从力学到牛顿体系的建立,中间有多少人的血泪,是显而易见的。从摩擦生热到热力学系统的建立,和所开创的一系列假想和研究方法,对下一章我们要讲的量子力学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是无法估量的。很多看似偶然的发现,都成为新的突破点。
再从静电研究,逐步深化对电学的认识,磁学的认识,到麦克斯韦完美的将电和磁统一到他的电磁学方程中,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使得人类对光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
后来再由豫庞加莱,洛伦兹,爱因斯坦等人的工作,使得我们彻底跳出了牛顿时空,开启了相对时空的大门,这才是迈向宇宙的真正一步。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都是划时代意义的学说。
人类在将来能走多远,都一定要感谢上文所出现的每一个人的名字。他们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对抗宇宙冰冷的武器。
这就是整个“宏观”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它有多美,我们看到了结果,却永远无法去想象过程了。
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第三章。
吝啬鬼是谁的作品?
1、《吝啬鬼》是莫里哀创作的喜剧。
2、简介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贡气得暴跳如雷。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克莱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玛丽雅娜,保证找到丢失的钱。阿巴贡一口答应。原来钱是克莱昂特的仆人阿剑偷的而不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这时法莱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了他与阿巴贡女儿艾莉丝的恋情。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
3、主题 《吝啬鬼》是一出喜剧。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这出戏剧中,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爱财如命、以儿女婚嫁为致富手段的守财奴的丑恶面貌。
4、作者简介 莫里哀(Moliere)Jean Baptiste Poquelin(Moliere),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