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赏金赛战报,弓箭长矛的印第安人真的对英国殖民者毫无抵抗力吗?
弓箭长矛的印第安人抗击英国殖民者有用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把所提的问题理清楚。因为被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不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得到的答复可能是答非所问。
问题应该是两个问题。
一。弓箭长矛作为兵器在印第安人抗击英国殖民者的战争中有用吗?
二。用弓箭长矛武装起来的印第安人能打赢抗击英国殖民者的战争吗?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首先,弓箭长矛作为原住民的狩猎工具是其繁衍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把狩猎工具当做部落冲突战场上的兵器又是捍卫部落生存的最基本的装备。弓箭长矛的功用就是能对生命造成伤害,这就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原住民与殖民者的战争中发挥作用,尽管面对的是热兵器装备的人。
其次,如果,考虑到原住民以人力优势以密集投掷兵器压制对方的火力的战术,并在冲突中利用土著的生理和对环境了解优势采用不间断攻击以拖垮敌人的战术,冷兵器还是能给敌人造成极大伤害的。
在与热兵器的对抗中,弓箭长矛有用。但是不会决定战争胜负。
部落间对抗,以及与非印第安人的民族主义对抗、敌对情绪和扩张主义欲望加剧了这些紧张关系。由此产生的白人-印第安人冲突发生特别残酷的转折,最终导致原住民几乎灭绝。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
先回顾一下白-印冲突历史。
白-印之间的战争在十七世纪很常见。在冲突的早期,由原始狩猎工具武装的原住民联合起来的波瓦坦部落邦联依仗人力优势,到1622年,几乎消灭了挣扎中的北美由五月花号清教徒建立的第一个北美英国殖民地詹姆斯镇。詹姆斯镇之战正式拉开了北美白-印战争的序幕。
间歇性战争也困扰着早期纽约的荷兰殖民地。然而,在1636-1637年期间,在新英格兰,英国清教徒消灭了佩库特人部落。
1864 年 11 月 29 日,650 名科罗拉多州白人志愿民团攻击沙溪沿岸的谢延和阿拉福印第安人部落。虽然两个部落在压力下开始与美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在攻击中150多名美洲原住民被杀害或受伤,其中2/3以上是妇女和儿童。
1813 年初,在莱辛河发生小规模冲突后,数百名美国战俘被杀害。在东南部,克里克人在西梅斯堡对美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此过程中杀死了许多战俘。
阿拉斯加也是白-印激烈冲突的战场。原住民强烈反对俄国人对阿拉斯加的占领。十八世纪俄罗斯人击败阿留特人,但发现不可能阻止他们的对狩猎活动和贸易站的骚扰。
在获得了从西班牙人手中割让的佛罗里达后,华盛顿总统开始将该领土的部落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从1835年至1842年,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中,印第安人发动了最激烈的游击争。在塞米诺尔领袖奥西奥拉于1837年的和平谈判中被诱捕后,近三千名塞米诺尔人最终被迁移。第三次塞米诺尔战争(1855-1858年),战争结束时,部落成员只有少数成员得以幸存。
在19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当白人推入密西西比河流域时,清除政策只遇到零星的武装抵抗。萨克和福克斯印第安人部落在黑鹰战争(1831-1832 年)中被彻底摧毁。而与此同时,面对白人正在修建的越来越多的堡垒和军事道路,整个地区的原住民部落只能束手无策。这预示着越来越多的较弱小的印第安部落的消失。
在19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军队,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也饱受零星冲突的困扰。在南部平原上印第安骑兵对白人领土开拓者发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未来10年里,军队对苏族、谢延内斯、阿拉帕霍斯,科曼奇斯(美军武装直升机命名来源)和基奥瓦等原住民部落的攻击将加剧未来的白-印冲突。
铁路扩张、新的采矿企业出现、野牛数量的减少以及白人对土地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剧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紧张局势。用南方军队的火器武装起来印第安骑兵在大平原上给一支长期缺乏骑兵的美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挫败。
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冲突不那么壮观,但同样致命。1867-1868年,乔治·克鲁克击败了北加州和俄勒冈州南部的派特人。
1878-1879 年,班诺克人、派尤特人、牧羊人和乌特斯人对美国军队的武装抵抗也未获成功。
在遥远的西南地区,科奇斯、维克托里奥和杰罗尼莫带领各种阿帕奇部落抵抗白人和西班牙人的侵占,越过边境,重新进入墨西哥,。在漫长的战役中,美国军队更频繁进入墨西哥以清剿印第安武。原住民部落中最骁勇善战的阿帕奇(美军武装直升机坦克杀手的命名来源)部落被迫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向联邦政府投降。
白-印冲突历史的启示
到了1873年美国主要的白-印冲突已经结束。在军事上,若干趋势已经很明显。新技术往往给白人一个暂时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不是普遍的;十九世纪后期,携带来复枪印第安战士战士有时比对手联邦军队更具有军事优势,他们装备了更便宜(但通常更可靠)的单发步枪和卡宾枪。随着战场从东部山林地转移到西部平原,白人军队发现越来越难以与印第安对手展开战斗。
印第安人从弓箭长矛武士到来复枪战士的转变从而为狩猎工具不足以抗击白人武装的事实提供了确凿证据。
历史上真正的香妃究竟是怎样的?
关于香妃的传说可谓层出不穷。这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大约在乾隆年间我国新疆地区的一个维吾尔部族中生活着一个浑身散发着奇异香味的女子。乾隆二十二年(1757)新疆地区的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军随即入疆平叛,在这一过程中定边将军兆惠俘获了这名会散发异香的女子。兆惠回京献俘时乾隆皇帝对此女大为倾心,于是将其册封为香妃。香妃因为部族被清军屠灭的仇恨、自己被掳的耻辱,因此对清王朝深怀仇视之心,于是她在身上暗藏利刃,准备在乾隆宠幸她时伺机刺杀,如果失败就自寻短见。乾隆似乎是知道香妃的心思,因此他命人严加看管,以防香妃自杀。与此同时乾隆想方设法讨香妃欢心——他命宫人按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伺候香妃的饮食起居,又按伊斯兰教的风格在宝月楼(就是现在西长安街中南海的新华门楼)对面盖了一座礼拜寺。此后每当香妃思念家乡心切之时就叫宫女陪着登上宝月楼,向南眺望对面的这座仿照她家乡样式盖的礼拜寺,香妃看着身穿民族服饰、出来进去的家乡同胞也算是对思乡之情的一种慰藉,后来这座楼被叫做望家楼。此事为太后得知之后召见香妃问道:“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后怒道:“那么今日就赐你一死。”于是趁乾隆帝单独宿斋宫之际命人将香妃缢死。关于太后处死香妃的原因有说是太后担心乾隆帝为香妃所害;也有说是由于香妃受乾隆帝宠爱使诸妃妒忌,于是向太后进谗言所致。关于香妃系清军虏获,入宫后为诸妃妒忌,最终被太后所害的说法流传甚广。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和琼瑶的《还珠格格》中都采纳了这一说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香妃和传说中的有出入吗?
事实上乾隆皇帝一共有四十多位嫔妃,这其中并无一人被册封为香妃,但却有一位容妃和卓氏来自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乾隆皇帝的后宫嫔妃之中来自新疆者仅此一人,历史上的容妃和传说中的香妃均来自新疆、都是维吾尔族、都信奉伊斯兰教、封号都是妃,也就是说家乡、民族、宗教信仰、封号是一样的,因此史学界一般认为容妃应该就是香妃的历史原型。那么这位容妃究竟是何来历呢?事实上容妃并非清军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俘获的。清军入疆平叛时得到了世居叶尔羌的图尔都台吉的支持,叛乱平息后乾隆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图尔都则送妹妹伊帕尔罕入宫,以示联婚友好。这位嫁入清宫的维吾尔女子伊帕尔罕随即被册封为和贵人。显然这是一场出于巩固民族团结的政治联姻。贵人在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中属于第六个等级,在其之前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五个等级,而在其后还有常在和答应。据说和贵人入宫时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结出了200多颗荔枝,因此被视为祥瑞,而和贵人也由此得到乾隆皇帝和皇太后的垂青。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乾隆皇帝再次嘉奖她的哥哥图尔都当年的助战之功,因此将其加封为辅国公,太后也下旨晋封和贵人为容嫔。乾隆三十年春乾隆携皇太后、皇后、庆妃、容嫔、图尔都以及大学士傅恒等王公贵戚1000余人第四次南巡江南。一路上乾隆对容嫔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羊池士等。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再下懿旨:容嫔晋升为容妃。三年后乾隆又携容妃等六位妃嫔东巡游历泰山、拜谒孔庙。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皇后亡故之后乾隆声称不再立后;乾隆四十年皇贵妃又病死。至此容妃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时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时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容妃离世,享年55岁。
容妃是否如传说中的香妃一样浑身散发异香如今已不可考证,不过容妃貌美当属确凿无疑,否则乾隆皇帝即使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而迎娶容妃,也不至于在后来一再晋升其地位。当然乾隆皇帝之所以宠幸容妃除了天生的美貌之外,可能也和容妃的异域风情或多或少有些关系——毕竟后宫之中从来不乏美人,但这种迥异于满洲女子和汉族女子的异域美人却仅此一人。也许正因为这一原因才使后来无数文人墨客围绕她编造出诸多的传说故事。至于容妃到底有多美,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流传下来的画像进行判断了。目前流传于世的容妃画像四种:一是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欧式盔甲、手握战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长裙、一手提花篮、一手拿花铲、头戴凉帽的坐像,四是太仓陆夫人在东陵裕妃园寝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其中旗装像流传最广;戎装像曾于1914年古物陈列时所展出,据说出自郎世宁的手笔。关于香妃的传说即使是在其历史原型容妃死后也没终止,这也因此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她的埋葬地的谜团:传说香妃死后乾隆皇帝本想遵从香妃生前遗愿望而将其归葬喀什,然而清代祖制却规定后妃只能葬于皇家的东陵后妃园寝中,绝不准移送原籍。陷入两难境地的乾隆冥思苦想之后命人仿照香妃生前的体型相貌加工了一个与真香妃一模一样的“香妃”。全身裹以白布,只留出面部以便香妃家人现瞻吊唁。这居然蒙过了一大家族人。此时被册封为辅国公的香妃的哥哥图尔都亦已去世,乾隆便传旨将其兄妹俩一真一假两具遗体同时迁葬喀什,由香妃的家人护送灵柩回新疆。乾隆用这种办法将香妃的遗体安葬在了清东陵,而那个用檀香木雕制的香妃遗体则被安葬进了如今新疆喀什的香妃墓中。
在面对日本陆军时?
由清末重臣李鸿章所创建的淮军,毫无疑问是大清朝当时最精锐的军队。后来的北洋新军,就脱胎于淮军。只是,大清朝如此精锐的军队,在日本陆军面前,却是不堪一击,屡战屡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淮军的战绩如此不堪呢?
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印象中,都觉得应该是淮军的武器装备过于落后所导致。淮军在面对装备有火枪、火炮的日军时,只能挥舞着马刀,手持长矛等落后的冷兵器,或者简陋的鸟铳等火器,拼命的冲锋。然后,一批批的倒在敌人的枪弹之下。
而实际上,还真不是这个情况。
淮军拥有当时世界上,由英、德、美、比利时、奥地利等国所研发的,最先进的枪、炮。
淮军不仅仅装备有单发步枪,如单响毛瑟枪、林明顿后膛枪等等;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栓动连珠快枪,如十响、十三响连珠毛瑟枪、斯宾塞连珠枪等等。所谓的连珠快枪,即具有储弹器,类似现在手动步枪上弹方式,在当时是绝对的速射枪。另外,步兵还装备有加特林机枪、马克沁机枪。骑兵还装备有各种型号的马枪。
同时,淮军还装配有克虏伯炮、奥地利快炮,以及其他各式大小快炮,用的弹药也是类似于现代榴弹的开花弹。
当时,美国人称北洋海军世界前三,陆军也在世界前五之列。清朝的大臣们,也是洋洋自得,向朝廷奏报:“大清快枪快跑之多,甲乎天下!”
不能不承认,当时的清军的确如此,装备有众多的先进武器。只是,打仗不仅仅靠优质武器及其数量,还有很多其他的要素。而包括淮军在内的清军,仅仅是“一支拥有世界先进武器装备的古代军队”!
淮军面对日本陆军,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一支古代军队”,在跟“一支现代军队”作战。
之所以称淮军是一支古代军队,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淮军缺乏训练有素的军官群体,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
有句俗话,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淮军就是如此。
淮军的士兵,在作战之前,通常都会受到比较现代化的训练。李鸿章曾经聘请英国军官训练过会字营,请法国军官训练过庞字营。后来,因为担心军队会被洋人控制,则采取了聘请洋人为教习的方式。
淮军中的这些洋教习,不仅仅教授士兵射击、开炮的方法,还会教授西方先进的战阵。所以,淮军中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基本素质还是具备的。
重点来了。洋教官知道作战的时候怎么指挥士兵布阵,如何让士兵防御、进攻。可是,淮军中的将领不知道。而日军当时已经建立有军校,培养职业军官。当时的淮军将领,不要说上军校了,识字的都很少,打仗的经验全是从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中得来的。
这些指挥作战的中下级军官,恰恰是作战时的中枢、核心,他们指挥不利,就很难取胜了。到了两军对垒之时,战场上的士兵,总不能不服从将领的指挥吧。所以,作战时,洋教习们教授给士兵的作战方法,在淮军将领的指挥之下,马上就被弃之不用了。淮军将领,硬生生将淮军变为了一支古代军队。这一点,可以从下一个原因中得到印证。
其次、指挥方式落后,作战杂乱无章,这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
根据日军军官写给上级信件中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淮军的指挥、作战情况。
因为淮军军官的指挥问题,导致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中国古代作战多有帅字大旗,还有各个将领的旗帜,以及各营、队的旗帜。将领、士兵,包括火炮,通常都聚集在旗帜左右,全都是重点目标。
冷兵器时代,竖大旗没问题,毕竟对方的士兵无法一下子冲到近前。而在远程火器时代,这不就是给对方指明了进攻的方向和地点。所以,日军很快就摸清了淮军的模式,集中大炮,以及其他火力,猛攻这些树有旗帜的地方。淮军将士,拼死命,也要护住大旗不倒,誓死也要给日军“通风报信”。
这……
同时,淮军将领的指挥方式也是挥舞大旗。旗帜一挥,日军一看,对方要开枪了,赶快躲一波。再一毁,要开炮,再躲。而且,淮军的射击,也是看到射击命令之后,随意发射,没有齐射,轮换。枪尽管开,炮尽管打,总之,什么时间弹药打没了,什么时间停。
这种打法呢,把日军的确吓得不轻,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好恐怖。只是,很少有打中的。为什么?因为淮军士兵枪法不准,根本就没练精,更不知道利用地形、地物,或者是卧射,增加稳定性。随意,随意,大家随意呀,热闹点就好,一定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而大炮的炮弹呢?更是很少能打到日军,这让日军军官惊讶不已。亦或是有几颗瞎猫碰到死耗子,打过去了,却不爆炸。日军更惊诧了,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负责指挥及操作大炮的淮军将士,根本就不知道弹道为何物。一个个不要说计算了,字都不认识几个。有些士兵,可能连炮弹引线怎么设置也没学会,炮弹一填,咚一下发射出去了,可就是不爆炸。淮军的士兵只能对天祈祷,砸死一个两个日军吧。
估计洋教习教的时候,脑壳都疼,算了,你们打着玩,高兴就好。于是乎,这帮炮兵,在日军眼中就是一帮放烟花的。咚咚当当一阵热闹过后,炮弹没了,那就歇了吧。
淮军有钱,而且大方,有弹药就发射,没了再说。这么一帮淮军,运气好的时候,的确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可以重创日军。但是,多数时候,结果不说也能猜到了。
而且,按照日军军官信中的说法,淮军很少进攻,多数是防御。这也就更不要说什么奇袭、掩护、侧击、包抄之类,在古代战争中,就已经很常见的战术应用了。即使有冲锋,也是如同打太平军和捻军时一样,一窝蜂的如同孤注一掷般,冲呀,杀呀,抢呀……只是面对日军,冲出去的淮军没过多久,还会一窝蜂的退回来。
淮军防御的时候,阵线上会有很多薄弱的地方,却根本不会留下预备队,伺机支援。说白了,淮军的战法就是,守住了,胜利,守不住,被动挨打,最后败退。
再有,淮军将很多先进武器,留给了日军。
有句名言,叫做“没有抢,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淮军跟日军之间,却恰恰颠倒了。
淮军将领指挥能力弱,撤退的时候,也是一窝蜂,跑吧,日本打过来了。于是乎,那些让日军经常流着哈喇子渴求的先进大炮,连珠枪、全都缴获到手。日军对这些大炮、快枪,还非常的爱惜,之后,掉转炮口、枪口,成了屠杀淮军的利器。
正所谓此消彼长,日军越打越有经验,越战越勇,缴获越来越多。而淮军,则是越打士气越低落。
还有,淮军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多数时候士气不足。
淮军脱胎于湘军,湘军前期军纪严明,后来也是非常败坏。淮军同样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随着时间推移,淮军军纪开始涣散,作战时经常抢掠地方,逐渐发展到了“见贼即溃,遇物即掳,毫无顾忌”的地步。而且,淮军也不像最初的湘军,多数是亲戚乡邻,缺乏忠义血性。淮军将领激励士兵,只有功名利禄,却没有更多的家国情怀教育。这就导致了士兵以利为目的,无利则溃的结果。
因此,在日军军官的眼中,淮军非常畏惧白刃战。只要日军挡住了淮军前期的乱射,迫近淮军阵地之后,多数淮军就会扔下已经上了膛的枪支逃跑。
日军军官的描述不免夸张,但是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占尽优势的叶志超,就临阵脱逃,导致平壤失守。将领都是个熊包,士兵又能怎么样呢。
再加上清廷对列强的反抗意识不够坚定、强烈,进取意识不足,更让士兵无法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仅仅是功名利禄,号召力不强,导致士兵的士气进一步下降。
最后,淮军数量总体上,的确要少于日本陆军。
淮军在装备上强于日军,而装备是靠金钱就能得到的。所以,清廷缺钱么?真难说。但是,在训练、制度、战术上,淮军都弱于日本陆军。而数量上,主力淮军更是远远少于日本陆军。
日本陆军当时的机动作战兵力有7个野战使团,约12万人以上。每次作战,一般都是两个以上的野战使团配合。清军总数量很多,但是淮军数量有限,裁撤之后大概在5万余人。所以,为了补充兵力,李鸿章不得不补充很多未经系统训练的士兵进入淮军,导致作战能力进一步下降。
不过,这一缺点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战略、战术的使用,来弥补的。比如做好侦查工作,进行伏击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局部的弱势敌人。随着敌人数量的减少,兵力不足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其他还有诸如淮军体系不完善之类的,都不是大的问题。淮军以500人的营为主干,高级将领可以直接指挥到营。比如,守卫平壤的叶志超就直接指挥了20个营的兵力。这跟现代化的军师旅团营的体系,指挥效能上大大降低,但并不是致命的。
总结淮军之所以在面对日军时,不堪一击,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经过系统训练的军官群体。军官缺乏战术素养,指挥不利,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武器,也是无济于事,战争自然就难以取胜。
为什么不偷偷跑掉?
在派出所当片警的朋友告诉我:古代警察抓犯人相当轻松,即使是满门抄斩的重罪,也绝不会有任何漏网之鱼,背后暗藏的玄机,就连如今的天眼系统都自叹不如。
要说古代什么刑罚最严重,“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可谓排第一,而且这个罪名也是所有古装影视剧里使用得最多、最广泛的。
在影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某某大臣得罪了皇帝,犯下滔天大祸,皇帝怒气满满地挥手道“将他满门抄斩”,之后就看到很多官兵把大臣全家全部拷上枷锁押赴刑场,上至80岁老母,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无一例外。
每每看到此,都让人疑惑不已:古代也没有监控摄像头,皇帝下达完命令到执行命令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立刻就把犯人全家逮捕起来,如果是冤假错案,为什么这些人不想方设法逃跑呢?
即便是在现代一些犯人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不惜跑进深山老林里藏着,甚至不惜整容改头换面,生怕被警察抓到。
比如在2002年3月时,一名云南籍的人贩子,在四川凉山州一个劳改农场进行改造时,找到了机会越狱逃跑,为了防止被警方抓到,这名人贩子藏进了深山里,一躲就是17年,渴了就喝山沟里的水,饿了就吃果子或生肉,为了防止被人发现,即使是在大雪天,也不敢生火取暖。
直到2019年9月初,警方们通过秘密走访、深入摸排,得到了关键线索,在深山中终于将这名人贩子缉拿归案,17年脱离现代社会的逃亡生活,让63岁的人贩子丧失了活力,整个人蓬头垢面,像一个活脱脱的野人。
所以,对于任何罪犯来说,当得知自己要被抓时,几乎没有束手就擒乖乖认罪伏法的,基本上绝大多数罪犯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到深山里躲起来,可以说深山老林就像是个天然的“庇护所”。
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不仅没有信号,更不会有任何监控,而且大山中沟壑纵横,便于罪犯们躲藏,山里的泉水、野果也能让罪犯们饱腹,便于长期隐匿,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人要想躲藏于此,要是不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高清热成像无人机地毯式搜索,全靠人力很难搜索到。
而古代也没有那么多城市天眼,更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搜索技术,更没有先进的公安联网系统,古代的生态环境也比现代的更好,深山老林众多,为什么古代的犯人不往大山里躲呢?
一位在派出所当片警的朋友告诉我:古代警察抓犯人相当轻松,即使是满门抄斩的重罪,也绝不会有任何漏网之鱼,背后暗藏的玄机,就连如今的天眼系统都自叹不如。
一、在古代犯了什么事会被满门抄斩呢?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满门抄斩的剧情,这个词最早是出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具体意思是指没收财产,杀戮全家。
其中,“满门”指的是除了自己家族亲人外,包括丫鬟、仆人、乳母、厨师、车夫等都算在满门之内。
这个词更多是用在中国近代,而在古代的刑罚中其实是没有“满门抄斩”一说的,古代的刑罚中,与满门抄斩比较类似的重罪是“诛族”,相较于满门抄斩,诛族更加残忍。
诛族属于刑罚的统称,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诛九族”,这个也属于诛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诛三族”、“诛五族”、“诛七族”甚至“诛十族”。
“诛族”这种刑罚最早是出现在我国秦朝时期,据《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其中的“夷三族”指的就是“诛三族”,秦朝的丞相李斯就向秦始皇谏言,为了稳固秦朝的江山社稷,建议采用“诛族”的手段,建议秦始皇把所有反对秦朝的人全部赶尽杀绝,以绝后患,一经发现有反秦之人,最好是诛九族。
秦始皇随后就采用了李斯的意见,开始在秦朝实施诛族这样非常重的刑罚,不过让人讽刺的是,后来丞相李斯遭到了赵高陷害,被判了“诛九族”重罪,最后被秦二世改判为“诛三族”。
可以说在古代,只有那种犯了十恶不赦的重大罪责的人才会被判满门抄斩或诛族,比如杀人或者严重盗窃,后来到了明朝,在刑罚上有了很大的改动,虽然依旧保留着满门抄斩的刑罚,但是在明朝律法上,只杀成年男子,1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家中女眷都可以免于一死。
除此之外,像已经跟他人定下婚约、已经嫁人的女子也可以免于一死,这类的女子已经算作富家的人了,不在满门抄斩的刑罚内,所以在古代有些达官贵人在收到死刑的消息后,为了留下后代子孙,都会在灭满门前,赶紧让家中的女儿全部定亲和出嫁。
二、为什么古代满门抄斩的犯人不提前偷偷跑掉呢?古代的犯人们犯下了满门抄斩的重罪,宁可在家坐以待毙,也不想办法偷偷跑掉,是因为太老实了吗?
其实并不是,古代虽然信息技术不发达,但不代表古代人都很傻,在生死面前,每个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产生本能逃跑的冲动,之所以不跑也是无可奈何。
原因一:古代犯了重罪的犯人之所以不跑,是因为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机会。我们现代生活的社会,信息通讯网络非常发达,罪犯在犯罪后会立刻逃离作案现场,当警察赶到时罪犯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之后警方就会开始多渠道发布信息来缉拿罪犯,特别是那些犯了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基本上都会各个省市进行流窜。
警方为了尽快抓捕犯人,会在电视、各大网络平台、广播电台、线下张贴公告来全国通缉,再加上如今通讯也比较发达,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手机信息、电话来跟朋友家属沟通。
但是在古代可不同,古代通讯不发达,更没有手机、电脑,人与人之间要是离得非常远,想要传递信息需要靠人力,人力一般都是靠骑马、马车或委托驿站来送信,送一次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能送到。
比如当皇帝在朝堂上下达了满门抄斩的命令,下面的官员去一级级地传达这个命令,如果有人想要提前去给犯人及家属通风报信,可能需要10-30天才能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而执行满门抄斩的官员并非一人,一般可能会把任务派给当地的衙门进行,当衙门里的官兵提着枷锁和刀赶到犯人家中时,犯人别说逃跑了,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被问斩。
原因二:古代“君臣”思想太根深蒂固,犯下重罪的臣子不愿意逃跑。我国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现以后,皇帝是整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上到臣子下到百姓,几乎都是奉皇帝命令为尊,皇帝说的话,全国人民都必须照做,没有人会去违抗皇帝的命令。
而皇帝传达的旨意被尊称为“圣旨”,如果人们不按照皇帝的命令去办,后果真的非常严重,在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下,做臣子的逐渐有了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
如果臣子犯了罪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有些臣子过分愚忠,根本不愿意去逃跑,反而会认为:要是老实伏法,没准儿皇帝会顾念多年的君臣之情,饶自己一命。
但也有些臣子压根儿就不屑于逃跑,会觉得逃跑反而显得自己心虚,比如历史上不乏很多被冤枉的忠臣,要是惨遭小人记恨和诬陷,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这些忠臣为了力争清白,基本上是不会逃走的,逃走就意味着心虚,所以宁愿全家都被押送刑场行刑,也不愿意提前逃跑。
原因三:满门抄斩行刑的人数比较多,想逃跑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满门抄斩受罚的只是一人,那么只要有逃跑的机会,成功的机率还是很大的,但是上文中也提到满门抄斩可不是只杀戮一人,基本上杀的都是成年男子,大部分情况不会杀女人,这些家族中的女性事后都会被发配去做官奴。
而古代的刑法虽然严苛,也不会去杀7岁以下的孩子和9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老人和孩子也能免于一死。
但即使是老人、女人和孩子不用死刑,其他人要想一起逃跑难度也是很大的,一是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官兵们抓到,二是这么多人一起逃跑也不利于躲藏。再加上一旦皇帝下令满门抄斩,那么官兵跑到府邸去抓人,那就是有备而来的,安排的官兵无论是数量还是武器都比较充足,想要逃跑成功几率都非常低。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战功赫赫,驰骋沙场多年,难道韩信的追随者不多吗?最后还不是难逃夷灭三族的下场。
再比如据一些史料记载,明朝时期地方孝孺因犯了罪被皇帝朱棣下令“诛十族”,当时把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都列为“第十族”,一并诛杀,当时一共杀了873人之多。
原因四: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一次城,在古代想出城很困难。现代社会交通比较便利,想要去外地的交通工具比较多,跨省旅游也比较方便,如果自驾游可以选择走国道或者高速公路,路过收费站简单的交纳个过路费就可以了;如果乘火车、飞机就更方便了,用身份证买完票后一路上就不需要自己操别的心了。
但是在古代可不同,古代想要出一次城,不夸张地说是比登天还难,特别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一次城。
像一些影视剧里演的,男女主角背着行李驱赶着马车轻松出了城门这样的桥段在现实的古代社会里是不存在的。
因为古代的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围城”,从外到内分别有护城河、城墙、城门、瓮城、巡逻士兵等不同的防御等级,特别是一些靠近国都的城市,想要出城只能走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古代这些城门并非24小时都是开着的,一般都是白天开着城门,晚上有宵禁时间,宵禁时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城门,城门一般也会派重病看守着,每日在规定的时间开城门,规定的时间关城门,一旦城门关了,就不会轻易再打开,哪怕是再大的官职,想要半夜进城都不行,只能等到第二天城门开了才能进。
而且城里晚上还有巡逻兵,要是看到某些鬼鬼祟祟的可疑人,轻则抓起来审问一番,重则可以当场以“奸细”、“小偷”的罪名打死。所以对于被满门抄斩的罪犯来说,本来就被皇帝下了死刑命令,全族死刑的信息基本上是人尽皆知,如果此时拖家带口出城,很可能没有走出家门就被扣押了。
原因五:古代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逃跑跟自我放弃生命无异。犯法之人躲进了深山老林里,看似是个很好的藏身之所,但其实真实情况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可能实际情况更加恶劣,躲进去就跟自杀无异了。
首先古代的自然生态肯定是要比现代社会要好很多,自然生态是变好了,那也就意味着野生动物也会变多,特别是深山老林里,像老虎、狼、野猪、毒蛇、熊等这样攻击性和野性较大的动物会很多。
犯人们要是一股脑地跑进深山老林里,对于这些野生动物来说就跟送上门的羔羊一样,危险性很大。
其次,如果长期靠山中的水和野果充饥,时间长了身体也吃不消,要是再遇上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下,躲在深山老林估计要不了几天就得病死了。
写到最后。所以,不要小瞧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并不是不愿意逃跑,而是根本逃不了,所以对于古代的警察们来说,捉拿类似满门抄斩的重刑犯们可谓是相当轻松,一群人上门就能把人全部铐起来,根本不用担心有漏网之鱼,连天眼系统都免了,毕竟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这些犯人跑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因此对于古代人来说,与其东躲西藏的还不如听从命令好好伏法,没准儿皇帝突然改变心意不让死刑了呢。
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太监王承恩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能够和皇帝一起被隆重安葬,而且后来还接连有两位皇帝亲自为他树碑立传。
作为一名忠实的仆人和助手,他只是在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这天,尽了自己最大的本分而已。
这一天拂晓,司礼监秉笔太监陪伴着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跌跌撞撞爬上北京煤山。此时的山下,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前一天已攻破了广宁门,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被农民军掌控了。
绝望至极的崇祯帝已经完全处于疯癫状态,披头散发、神情恍惚地连呼“诸臣误我”,无比悲愤地写下绝笔血书后上吊自杀,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原本有机会苟且偷生的太监王承恩,失声恸哭。他以头撞地,血流如注,对着帝王遗体三拜九叩之后,眼中噙满悲愤苍凉的两行热泪,义无反顾地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一、苦命太监的愚忠史料中关于太监王承恩出身的记载很少,只能大致推测他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
据说王承恩出身相当贫苦,他的母亲被恶霸糟蹋致死,迫于生计,他自小净身当了太监。
在崇祯帝出生之前,隶属东厂太监曹化淳名下的王承恩,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准备日后监视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所以他看着崇祯出生,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
两人虽地位上有着天地般悬殊的差异,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却有相似之处。
崇祯皇帝的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自己的母亲刘氏也是王宫里地位低下的婢女,他是父亲朱常洛一次醉酒后跟家中低级婢女刘氏“不小心”生下的。
崇祯五岁那年,刘氏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史书记载:
“失光宗意,被遣,薨。——《明史》”
这话说得很冠冕堂皇。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可能是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
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卧底来此监视,但他看崇祯一个孩子生于深宫中孤苦无依难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尚年幼便父母双亡被送入宫中做了太监。
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经历和感受,让王承恩一路陪着朱由检从信王到崇祯,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着崇祯。有两件事最能说明王承恩的忠诚。
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病逝,临终前下诏让十六岁的崇祯继承皇位。当时朝政把持在九千岁魏忠贤手里,宫里宫外都是“阉党”的人。
崇祯战战兢兢地进宫后,害怕被魏忠贤谋害,不敢吃宫中任何的东西。王承恩偷偷将干粮藏在袖子里,一直守护在崇祯身边,陪伴他度过了登基前最危险的一夜。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统领的几十万大军围攻京城,守城的将领和太监都跑光了。
临时被崇祯任命为提督京营的王承恩,不顾生死,不管自己能不能抵挡城下千军万马,义无反顾地爬上城头“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二、末日帝王的挣扎只是,时不由人,大明的灭亡已是无可挽回,任凭王承恩的一腔孤勇也无济于事。
况且,生死存亡的时刻,整个大明王朝,能够为皇帝分忧的,竟然只有这一位年迈的太监,这真是一幕无比悲哀却又心酸讽刺的景象。
与王承恩肝脑涂地地忠诚针锋相对的是,其他朝臣将领以及皇亲国戚们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变节反水:
内阁首辅大学士魏藻德五体投地跪迎李自成进入皇宫,李自成听说大学士范景文阖家殉国,于是就轻蔑地问魏藻德为什么不殉节,魏藻德却无耻地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大顺军围攻北京的时候,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入京。后来李自成被清军打败,张缙彦又逃到了南京加入南明朝廷中,并谎称自己一直在北方召集义军,搞不清事情来龙去脉的南明朝廷甚至册封张缙彦总督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军务,成了南明的封疆大吏。少詹事项煜甚至这样说道:“大丈夫名节既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把自己的变节行径跟一代名相管仲、魏征去做对比。考功司郎中刘廷在见到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时,请求对方录用。牛金星说道:“公老矣,须白了。”刘廷急忙说道:“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牛金星被这马屁拍得挺舒服,于是勉强将其录用了。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用一句话形容北京城破前,崇祯皇帝的处境就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当偌大的皇宫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太监王承恩陪在自己身边时,崇祯彻底崩溃了。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像疯了一样回到皇宫,开始挥剑砍杀妻女。他怕,农民攻破皇宫后,自己的妻女会惨遭蹂躏,不堪屈辱,他想在死后保留最后一丝尊严。
崇祯哭着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周皇后跪下磕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
直到这时才敢哭着说崇祯独断暴躁,从不听劝告,但已经悔之晚矣。在三个儿子被太监偷偷送出宫后,周皇后上吊自杀。
确认周皇后死后崇祯又逼迫袁贵妃自杀,没想到袁贵妃太胖,上吊带子竟然被压断,崇祯看到后疯狂地将其砍伤。其他多名妃嫔也被砍得死得死,伤得伤,宫中一片哀号。
当时崇祯在世的女儿仅剩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和未成年的昭仁公主。当时崇祯挥剑砍杀两位女儿时,小女儿当场死亡。
长平公主苦苦哀求,崇祯哭着说:“汝何故生我家?”然后挥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昏死过去的长平逃过一劫,这便是金庸武侠巨著《鹿鼎记》中“独臂神尼”的由来。
已经完全疯癫狂乱的崇祯,制造完这一幕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后,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爬上了煤山。
三、清朝统治的需要在煤山上,崇祯皇帝看着山下的一片狼烟,内心悲痛绝望。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威严,在奔跑过程中,他的一只鞋子也不知所踪。
崇祯咬破食指,在衣襟上写下血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庄烈帝纪》
我才德微薄,身体孱弱,触怒了上苍,上天惩罚于我。但这都是诸位大臣害了我。我死后无颜面对祖宗,我自己卸去皇冠,用我的头发盖住我的脸面。任凭贼人把我五马分尸,只愿不要伤及无辜百姓!
写完遗书,崇祯在一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王承恩随后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上吊身亡。
第二天中午,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紫禁城皇宫内苑,下令全城搜查崇祯踪迹,并宣告“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三天后,有人在煤山上发现崇祯皇帝,此时,崇祯皇帝还在树上吊着,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左脚光着。
大顺军将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四月四日李自成才命令明朝遗民将崇祯帝和周皇后的灵柩用牛车运到昌平,于十三陵中和田贵妃合葬。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亲自下旨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并亲自撰写了碑首的“御制旌忠”四字,并将他葬在崇祯帝思陵门外。康熙继位后,又专门在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而他的事迹也被写入了《明史》。王承恩生前的住宅,也被改建成了“理郡王府”,用以纪念他的忠君不二,为国捐躯的义举。于是,王承恩成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陪葬的太监,
与清廷遥相呼应的是,在南京负隅顽抗的明朝残余力量——南明弘光朝廷,也赐了王承恩“忠憨”的谥号,但这一举动,相对于清朝的大张旗鼓宣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清朝之所以高调地把王承恩葬入皇陵,还不遗余力的宣传,其实是有着深远的目的的。
一方面,他们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主张杀进中原,虽然已经问鼎天下,但政权刚刚建立迫民心未稳,而且南方的弘光政权还在让前朝遗民始终抱有希望。
这个时刻,清廷迫切需要有力证明,告诉天下,他们不是来推翻明朝的,他们是帮助明朝皇帝来消灭李自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树立典型的效应,宣扬王承恩这种忠孝精神,让官员和子民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忠心耿耿就能受到嘉奖,所以大清国效忠是最好的出路。
王承恩被清朝皇帝们刻意抬高,也说明了清廷对统治中原一直有存在于骨子里的这种“文化自卑”。
也基于此,导致清朝成了历史上“文字狱”最为泛滥的时代,无数典籍都遭受到人为的篡改的损毁,明朝史籍尤为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崇祯,关于李自成,关于王承恩,或者更多的明朝末年的人物事迹,都已经佚散,我们只能从一些亦真亦假片段中,拼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