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煨三国杀,在三国演义里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的名字?
周泰,周仓,周瑜,曹操,曹仁,曹洪,曹真,曹彰,曹休,曹纯,曹值,曹冲,典韦,曹爽,张飞,张辽,张郃,张范,张苞,关羽,刘备,诸葛亮,司马懿,赵云,黄忠,马超,马岱,廖化,刘封,刘琦,刘表,刘璋,姜维,孙权,孙策,吕布,华雄等等。
吕布为何在三国进程中被淘汰?
办事犹豫,遇事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是吕布失败的重要原因
先回答问题,吕布为何在三国进程中被淘汰?我的回答是吕布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办事犹豫,遇事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是吕布失败的重要原因。
话说纪灵表示吕布勇力过人,强攻不成,不如联姻。袁术有一个儿子,而吕布的正妻严氏也有一女,如果能够结婚,吕布必然会帮助亲家袁术,此叫“疏不间亲”之计也。说实话,纪灵的这个计策实在不高明。历代以来的所谓和亲,真正能够取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对和亲的那个对象,无论是公主也好,是普通女子也好,只不过是一时的需要。一旦势力强大,矛盾必然突出,而和亲者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当然,具体在袁术和吕布之间,还是多少有些用处。这个在《三国志》吕布传也记载:术(袁术)欲结布(吕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吕布)女,布(吕布)许之。术(袁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吕布),并求迎妇。
当吕布听说袁术前来提亲,心中迟疑。可是妻子严氏却说,听说袁术兵多将广,早晚必然会做皇帝。而且袁术仅仅就是一个儿子,那么自己的女儿以后就是太子妃、皇后了。女儿终身有托,而徐州也必然可以了无忧患了。严氏的算盘也打得挺想的。只是他光看到了袁术的强大和野心,却没看到袁术的缺陷和短命。曹操也好,孔融也好,都曾经评价袁术是冢中枯骨,早就死去多时,根本就没有明天。原本吕布是个明白人,可是听到妻子如是说,一下子就糊涂了。吕布重赏使者,答应了这门婚事。
后来,陈宫来求见吕布,告诉吕布必须早些和袁术结亲,不如即刻把女儿送给袁术。陈宫这人,没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告诉吕布,而是顺着吕布的口风,慢慢引导,送女儿晚了,被其他人知道了,难免会打抢亲的主意。吕布一听,相信了,立刻把女儿送走。严氏和陈宫都是吕布最信任的人,在他们面前,吕布几乎就没有什么防范,说什么就信什么,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
此时,之前在徐州帮助过刘备的陈登的父亲陈珪出场了,陈珪和儿子都站在刘备一边,看出袁术吕布结亲会危及刘备,于是前去徐州,告诉吕布不可以和袁术成亲。陈珪的拒绝结亲的理由,和严氏渴望结亲的理由其实是一样的。陈珪认为,袁术意图称帝不假,可是称帝就是造反,必然受到天下人反对。你若是把女儿嫁给他家,就是反贼家属,必然受到天下诸侯的群起进攻。而袁术得到了你吕布的女儿,必然会作为人质来要挟吕布,你不想跟着造反都不成。吕布一听大惊,急忙派人追回女儿。
陈珪和吕布本来不熟,为什么一番话就说的吕布推翻了之前的决定呢?俗话说:“关心则乱。”其实造反不造反的,吕布根本不在乎。就想他从来不在乎投靠谁,杀害谁一样。但是,一旦牵连到吕布唯一的女儿,吕布就方寸大乱。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危,绝对不能给了袁术。最后,吕布和刘备翻脸,也如出一辙。有人告诉吕布,刘备在小沛招兵买马。吕布本来不在意,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想活下去,不招兵买马扩充兵力可以吗?可是,手下将领告诉他,到山东买的三百匹好马被张飞强抢去一半。吕布一听大怒,就率军去小沛和张飞厮杀。
为什么这次吕布一点就着?在吕布的心中,还有一样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他吕布的威名。吕布虎牢关前一战,天下震动。在吕布心中,只要自己手中有一杆方天画戟,那就可以横行天下。这次张飞竟然敢捋虎须,实在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张飞嘴硬不肯服软,于是双方大战。张飞和吕布初次交战,打了三十个回合,这次却能够交手一百多个回合才显出败相,武艺提高不少。当然,也不排除吕布心中气恼,水平下降的成分。刘备却很担忧,追问马匹的下落,主动提出送回一百五十匹马。吕布本来也想答应,可是陈宫说,今天不杀刘备,以后必然会为刘备所害。于是,吕布命令强攻小沛。吕布虽然独立战不过张飞关羽,可是他手下有四员猛将,尤其是张辽、高顺,都是牛人。刘备只能在张飞和关羽的护送下逃离小沛,前往投奔曹操。吕布和刘备短暂的盟友关系,再次宣告破裂。
其实,在正史当中,吕布之所以进攻刘备,恰恰是因为刘备在小沛招兵买马。吕布若是因为夺马匹的事情而发动一场战争,未免显得小家子气。可是,因为刘备扩充兵马而发兵,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正史当中,刘备经历了广陵大败之后,几乎血本无归,只有一两千人回来。之后得到糜竺的大力帮助,糜竺把妹妹糜夫人嫁给刘备当正妻,然后倾尽家财给刘备组建了三千人的部队作为陪嫁。此后,刘备依托小沛招兵买马,兵力迅速又壮大到万人左右。可以说,刘备的强大,已经成为徐州吕布的重大威胁。正因为如此,吕布才发兵击溃刘备。
当然,正史也好,吕布也好,都有明白的一面和糊涂的一面。一般来说,如果是不关吕布的家事,吕布都能够比较清醒的做出判断。一旦牵连到吕布的老婆孩子,吕布就有些犯糊涂。另外,吕布虽然骁勇,却和项羽一样,耳根子软,手下人你一言我一语,经常让吕布无所适从。办事犹豫,遇事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是吕布失败的重要原因。
北地枭雄什么意思?
说的应该是张绣。
张绣在游戏《三国杀》中的武将台词为北地枭雄,乱世不败。
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
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从征南皮而击破袁谭。后与曹操联姻,成为皇亲国戚。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
你觉得最容易被低估的人物是谁?
谢邀。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一部是小说,一部是史书,两部书中的人物评述,有不少的出入。演义中的人物,在原始人物的基础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拔高或者贬低。而《三国演义》的传播在受众上远远多于《三国志》,因此,人们对三国时期著名、知名人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演义的影响。也因此,题主才会有这个问题的提出。
言归正传,要说三国将领中,最容易被低估的,恐怕要算是高顺了。客观地说,如果把高顺列为三国时期的一流武将,亦不为过。
要说高顺,就得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高顺都要说,毕竟题主的问题比较笼统,没有区分或者指明是演义中的人物还是史书中的人物。
先说演义中的。《三国演义》第11回:“操从其言,带曹洪、李典、毛玠、吕虔、于禁、典韦六将,选马步二万人,连夜从小路进发。却说吕布于寨中劳军,陈宫曰:“西寨是个要紧去处,倘或曹操袭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输了一阵,如何敢来!”宫曰:“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须防他攻我不备。”布乃拔高顺并魏续、侯成引兵引西寨……将至四更,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曹操自引军马来迎,正逢高顺,三军混战。
这一回,曹兵马步兵共两万,高顺的兵力虽然小说中没提,但可以推测其肯定不及曹兵。一来曹操向来喜欢以多欺少,极少出现以少敌多的情况;二来吕布本身兵力也不及曹操。纵是如此,高顺竟与亲自领兵的曹操混战到天亮。与一代枭雄打遭遇战,并战到天亮不分胜负,无形中就提高了高顺的逼格。只是因为高顺出场时间短,未引起广大读者的足够重视。
《三国演义》第17回:“布乃分兵五路,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
这一回高顺独挡一面。
《三国演义》第18回:......操从其言,即命夏侯惇与夏侯渊、吕虔、李典领兵五万先行,自统大军陆续进发,简雍随行。早有探马探知高顺,高顺飞报吕布。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两百余骑接应高顺,使离沛城三十里去迎曹军。......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放,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惇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走。吕虔、李典将败军退去济北下寨。高顺得胜,引军回击玄德。
这一回,高顺面对五万以上的曹军,毫无惧色。而吕布只派了区区两百来人的骑兵来支援,杯水车薪,还不如不派。但高顺创造了奇迹,不仅以少击多,夺了曹军猛将有夏侯惇的一只眼睛,还转败为胜。按说胜了就胜了,但这还不够,他又接着去打刘备,就这一点来说,绝对够得上虎将的逼格。
《三国演义》第19回:却说高顺引张辽击关公寨,吕布自击张飞寨,关、张各出迎战,玄德引兵两路接应。吕布分军从背后杀来,关、张两军皆溃,玄德银数十骑奔回沛城。
这一回,高顺击关羽,然后与吕布等人合击刘、关、张三军,杀得刘备等人溃不成军。
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高顺实在是不弱于刘备的五虎将,也不弱于曹操的一干猛将?直到吕布完败,与吕布一起被俘被杀之前,完全是一个常胜将军的形象,一生未尝败绩啊。
下面再来说说《三国志》中的高顺。《三国志》等史书中,高顺也是一个完整的虎将形象,尤其与他麾下的“陷阵营”一起,简直就是英雄群像。
《汉末英雄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三国志》:(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布性决易,所为无常。顺每谏曰:“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布知其忠而不能从。
《后汉书·卷七十五·吕布传》:(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
《资治通鉴》:吕布复与袁术通,遣其中郎将高顺及北地太守雁门张辽攻刘备,曹操遣将军夏侯救之,为顺等所败。秋,九月,顺等破沛城,虏备妻子,备单身走。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派高顺、张辽攻打在沛县,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敦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统领的陷阵营打败,夏侯惇失去一目,同年九月,高顺等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
《后汉书》:(吕)布及(陈)宫、(高)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
到这里,已是高顺的大结局了。建安三年(198年)高顺拒绝投降于曹操而默然不语,吕布、陈宫、高顺先后被斩首之后被送到许昌,悬挂三人的首级在许昌城门前示众,然后将其厚葬。
可惜一代虎将,如果他不是跟了吕布,而是跟了曹操或者刘备,结局可能会好得多。比如张辽等。
能推荐几首古风音乐吗?
1.檀烧
2.银临
3.竹桑
4.critty
5.玄觞
6.洛天依
7.凌之轩
8.少司命
9.aki阿杰
10.绯村柯北
11.hita
12.心然
13.泠鸢
14.小爱的妈
15.清弄
16.不才
17.刘珂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