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武则天粘土,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都是木头不用石头?
跟文化有关。
按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对应“东西南北中”、“心肝脾肺肾”,也对应“生老病死苦”。
其中,木对应的是生,石(土)对应的是死。
所以,阳宅(活人住的)都是用的是木质材料,认为人可以从木头里吸收生命元素,有益身心健康。
而阴宅(陵墓)才采用石头材料,可以在地下永享富贵。
这跟偷懒没关系,而且中国古代砖石建筑的技术,并不比西方差。
所以古建筑中,活人呆的,诸如故宫、岳阳楼、寺庙等都是木结构为主。
相反,什么秦始皇陵、十三陵、坤陵(武则天的陵墓)都是石头材料。
多说一句,按风水学说,现代的房子都是砖石结构,所以在装修时,应多采用木质材料,如木地板、木家具、木门窗……同时应该多种花草,这样才有利健康。
能否报一下当地名菜?
你好,我是小姬,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能否报一下当地名菜!
我来报道一下河南的当地名菜,河南地处中原,夏朝以来不少古国都在这里定都,特别洛阳,像白居易、武则天、唐高宗等等,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君王之人,都喜欢这个地方,当地的美食名菜更是数不尽[机智]
我来报道一下河南洛阳开封一带的美食吧!
1、手擀拌凉面,小麦粉加温水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的面皮,然后切成薄丝,放上黄瓜丝和豆瓣酱,接着淋上一层芝麻红油,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芝麻香,而且手擀面非常劲道爽滑,在河南洛阳靠近西安一带真的非常有名,很多食客中午都在餐馆来一份,除去一天的疲惫。[耶]
2、不翻汤,要是提到洛阳当地的名菜,不翻汤以及水席这两道名菜必须占据一席之地,不翻汤原意是在喝汤的时候不要用筷子搅拌汤,慢慢地喝下去,现在演变成了不翻汤这个名字,在不翻汤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胡椒和辣椒,以胡椒和辣椒为原料,汤骨熬制至少10个小时,倒入装有胡椒和辣椒的碗中,撒上葱花和香油,如果需要加料可以加上薄薄的牛肉片,一碗不翻汤喝下去以后,晚上一整天的疲惫的去掉了,而且不翻汤也有接腻胃胀气的功效。[呲牙]
3、灌汤包,灌汤包皮薄馅多,汤汁饱满,在当地非常闻名,一笼灌汤包,每一个咬下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汤汁入口香浓,人人都爱吃![玫瑰]
4、炒凉粉,炒凉粉,你没有听错,在我们河南,凉粉不直接吃,可以炒碎加上辣椒花生米以及葱花,非常的美味香糯,在洛阳各种著名的小吃街上,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炒凉粉,香辣爽口,凉粉软糯,而且还拌有花生的香味,可以说也是我们当地非常出名的菜之一。
此外,洛阳当地的名菜还有水席、羊蝎子火锅、驴肉火烧、胡辣汤等等,如果有机会来到河南洛阳玩一趟吧,我保证这些当地的名菜会把你的胃留住![大笑][大笑]
中国古人烧不出大缸?
这个问题应该说不太严谨。古人和大缸这个两个概念太大,反正明朝以后,基本上你能看到的直径接近2米的大缸都可以烧制出来了。
现在是不常见那种大口径的缸了,因为已经不实用了。以前缸可贵,而且容易坏,所以普通人家用不起。即便破了,也舍不得扔,找个锔匠给锔起来,照常用。
瓦缸怕拍,但是看到缸,人们又喜欢上去拍一下,听一听那金属般的回声。所以以前农村里怕缸破,通常埋一半在地里,这样放着稳,蓄水、储存粮食,都没有问题。
而且这有个好处,以前口径越大的缸,缸身越容易瘪,越容易不圆润,影响美观。这放在有钱人家或许当次品处理了,但是一般人家会当个宝拿来用的,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原来缸为什么不宜太大。
缸身并不是烧制之前做瘪了,而是因为缸壁薄,缸口粗,在烧制的过程中,因为应力的原因,次品率太高,所以古人奢侈不起。
在明朝以前,也就是大口径缸流行之前,最流行的是瓮。瓮的物理设计实际上比缸更合理,因为“敞口为缸,收口为瓮”。因为瓮到了口上,开始往里收紧,这样对瓮壁的压力会小很多。
大口径缸出现得较晚,并不代表刚也出现得晚,实际上缸出现得非常早,基本上在新石器后期,有陶土文化的时候,就已经有缸了,比如河南临汝出土的鹳鱼石斧彩陶缸。缸这个字出现得也很早,《史记·货殖列传》里就明确记载过这个字。
之所以有宋朝之前究竟有没有大口径缸这个争论,跟马爷对“司马光砸缸”提出疑问有关。
很显然“司马光砸缸”是一个文学语言,目的是为了押韵。因为《宋史》里明确记载的是“司马光砸瓮”。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实际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孩掉进去之后,不从缸口趴出来,而要把缸砸了。毕竟缸是开口的,而且缸口是缸体最开阔的地方,理论上更方便爬出来,小孩掉进缸里,水有浮力,是很容易扒住缸口的,基本上不太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但是瓮就是方便理解了,因为瓮口是收口的,小孩掉进去,那是真危险,由于紧张害怕瓮口那么小,进去容易,出来难。加之瓮中有水,必须当机立断,砸破瓮壁,才能救出来。
所以“司马光砸缸”肯定是错误的。但宋朝那会有没有大口径的缸呢?马爷也说了,至少宋朝以前没有大口径缸的文物被发现。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被发现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
隋炀帝在洛阳建的最大的一个粮仓是回洛仓,可以装几亿斤粮食。回洛仓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粮仓,主体工程在地穴中,可以存储粮食十年之久,但是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就夸张了。可以说在隋朝末年,得此仓者得天下。
1,隋炀帝修建东都回洛仓隋朝统一陈国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长安和洛阳的百万人口,必须依靠江南的漕粮。
隋炀帝决定大兴土木,同时开工建造东都洛阳和大运河。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大运河通济渠和邗沟修成,从洛阳可乘龙舟到达扬州。
第二年正月,东都洛阳和西苑建成,西苑是一个方圆两百里的人工湖,为大运河洛河段的蓄水池。
隋炀帝在洛河周围建设了三座粮仓,最大的回洛仓,洛阳城里的含嘉仓,靠近黄河的转运仓洛口仓。
“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
回洛仓遗址位于隋朝洛阳城北1200米,在一块缓坡高地上,非常有利于排水。
从2004年起开始对回洛仓遗址进行的考古发现,回洛仓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城墙宽3米;整个仓城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
2,回洛仓是如何建成的回洛仓建在一片高坡上,排水方便,主体在地下,夏天可以保持凉爽的温度。
1)先夯筑窖口的保护槽
窖口外围先挖一直径13-17米、深1.3-1.7米的圆形基槽,进行夯土,加固窖口防止坍塌。
2)开挖仓窖
然后在基槽内开挖仓窖,窖口直径约10米,底径7米左右,深约9米。
3)涂抹青膏泥烘烤
夯打窖壁与窖底,让整个窖变得非常结实。然后在窖壁上涂青膏泥,烧火烘烤仓窖,相当于把整个仓窖烧制成一个大陶缸,可以很好地隔绝潮气。
4)铺垫木板苇席
先在仓窖底铺设木板,再垫3层苇席,窖壁也铺设木板。
5)地上建筑为茅草屋
地上建筑的屋顶用的是厚厚的茅草,防雨防晒。
3,回洛仓争夺战得此仓者得天下,隋朝末年围绕回洛仓展开了激烈争夺战。
1)第一次争夺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夺取洛口仓,建国号魏,李密派裴仁基一度攻入洛阳。然后瓦岗军占领回洛仓。
2)第二次争夺
留守洛阳的隋朝越王杨侗募集7万东都义兵,夺取回洛仓,后驻扎在回洛仓东北方向,靠近黄河渡口的平乐园。
3)第三次争夺
李密带兵10万围攻平乐园,击败东都义兵,重新夺取了回洛仓。
4)第四次争夺
隋炀帝从江都派王世充率10大万援助洛阳,瓦岗军撤走,隋朝重新夺取回洛仓。
5)第五次争夺
大业十四年(618年)正月,瓦岗军攻占洛阳东的金墉城。四月,瓦岗军再次夺取回洛仓。
6)第六次争夺
五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王世充拥立越王杨侗为隋帝。九月,王世充攻打瓦岗军,李密兵败投降李渊。王世充再次夺取回洛仓。
7)第七次争夺
王世充自称为皇帝,国号郑,并杀死了隋帝杨侗。
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东征王世充,首先占领回洛仓,断了王世充的粮道。
王世充从洛阳派出军队数十次,与李世民激战争夺回洛仓,均失败。
公元621年二月,洛阳断粮。王世充不得已,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率10万大军援助洛阳的王世充,因轻敌,在虎牢关中计覆没。
王世充只好投降了李世民。
4,李世民废弃回洛仓李世民通过攻打王世充,知道回洛仓有个最大的缺陷:不在洛阳城里面!
一旦发生战乱,敌人首先攻打的就是回洛仓。
守洛阳城的人无法用城墙保护回洛仓,回洛仓也无法给洛阳城提供粮食!
所以李世民占领洛阳后,就把洛阳城里面的含嘉仓进行扩建,把回洛仓里面的粮食都搬到含嘉仓去。
回洛仓就被李世民废弃了。
唐朝时期,洛阳城里面的含嘉仓成了最大的粮仓。
唐玄宗天宝八年的盛世中,全国官仓粮食总额约15亿市斤,含嘉仓占了全国的46%。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渭南一日游哪里好玩?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渭南一日游哪里好玩,推荐你去号称中国的"1号公路"沿黄公路一日游玩,沿黄公路连通壶口瀑布、洽川湿地、司马迁祠、党家村、韩城古城、华山等50余处旅游景点,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旅游景区及文物古迹众多。
沿黄观光路示意图
沿黄公路200公里以内适合一日游玩的景点沿黄公路200公里以内值得游玩的景点有:潼关古城、丰图义仓、韩城古城等风景区。
1、潼关古城
潼关古城位居晋、豫、陕之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古城墙
2、韩城古城
韩城城隍庙
韩城古城内的明清古街道街景,街道两旁全是临街商铺。
韩城古城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帮助,如满意请点赞!
咸阳为什么被称为金字塔之都?
在咸阳北部的五陵塬上有众多的帝王陵墓,这些就是中国的金字塔,它其实比埃及的金字塔更早,更高,更大。曾有外国的旅行者在游记中写道:这些“金字塔”的构建也跟中国的古建筑一样,用粘土堆砌石块而建成,由于陵墓上面已树木丛生,流水的沟壑中已被碎石子填满,就更显得像是一座座小山体。
在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派人到咸阳来参观了五陵塬后,叹为观止,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群”。据历史学家了解,这里陵墓多达808座,成为众多游客来陕西必要观赏的景点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