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名将传于吉战马搭配,有哪些文臣和武将死于箭下?
在《三国演义》中,死于箭下的人可不少,下面就按照死亡顺序罗列一下:
一、韩忠韩忠是黄巾军余党。张角死后,韩忠和赵弘、孙仲聚众数万占据了宛城,却被朱儁就带着刘关张兄弟击败。韩忠弃城逃跑时,在乱军之中被箭射死。
二、孙仲韩忠死后,赵弘、孙仲重新占据了宛城。不久被官军攻破,孙坚杀死了赵弘。孙仲带着残兵突围,刚出了北城,就遇到刘备。孙仲不敢恋战。落荒而逃,却被刘备一箭射死。
三、陈生陈生是黄祖部将,孙坚跨江击刘表时,首战就遇到了黄祖。陈生被孙策一箭射死。
四、孙坚孙坚击败黄祖后,趁势包围了襄阳。刘表命健将吕公去向袁绍求救。孙坚得知有人出城而去,就带了三十余骑紧追不放。结果在岘山中了埋伏,身中石箭而死。
五、薛兰薛兰是吕布的部将。在吕布和曹操之战中,他和李封奉命驻守衮州。曹操率军来攻时,李封被许褚斩杀,薛兰见势不妙急忙逃跑,被吕虔追上一箭射于马下。
六、成廉成廉是吕布的部将。定陶之战吕布战败时,成廉跟着吕布一起逃跑,被乐进一箭中,当场毙命。
七、陈横陈横是秣陵守将薛礼部将。孙策攻打秣陵时,中箭受伤,于是命军中诈称自己身死,拔寨撤走。薛礼果然中计,带兵来追,却被孙策伏兵杀得大败,混战中陈横被蒋钦一箭射死。
八、典韦典韦其实有些争议。宛城张绣之叛时,典韦死守营门掩护曹操撤退,连杀数十人。张绣军不敢靠近,远远用箭射之,典韦中箭无数,但是还是死守寨门不退。只是此时已经有军马从后面杀入,典韦背后中枪而死。
所以典韦是枪伤、箭伤混合而死,不是单纯中箭身亡。
九、曹昂曹昂也是死在宛城之乱中。曹操在典韦掩护下逃出营寨后,张绣军紧追不放,曹操的马中箭而死。曹昂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自己逃跑不及,被追兵乱箭射死。
十、孙策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以后,许贡的门客不甘心,于是趁孙策打猎是进行暗杀,孙策被箭射中,又被枪刺伤。由于箭头有毒,孙策后来怒气冲激,引发箭疮迸裂,最终身死。
十一、史涣史涣是徐晃部将。仓亭之战时,史涣出战袁尚,战了三合以后,袁尚诈败而走。史涣不知是计,紧追不放,被袁尚翻身背射一箭射中左眼,当场身死。
十二、沮鹄沮鹄是沮授之子,奉袁谭之命守邯郸。曹军来攻时,沮鹄率兵迎击,却被张辽击败。沮鹄败逃时被张辽一箭射死。
十三、凌操凌操是孙权的部将。孙权率军攻打夏口时,黄祖大败,凌操趁势率军冲入夏口,不想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孙权见势不妙,只能引军退走。
十四、黄祖甘宁射死凌操,击退江东军以后,却没有得到封赏,一怒之下改投了孙权。孙权二次攻打夏口时,黄祖抵挡不住败走,甘宁追上去一箭将他射杀。
十五、蔡壎蔡壎是蔡瑁的弟弟。曹操和周瑜的三江口之战时,蔡壎作为先锋出战,结果被甘宁一箭射死。
十六、周瑜周瑜也是有些争议,他是在南郡之战时受了箭伤,最后被诸葛亮三次戏耍,一怒之下箭疮复发而死。所以属于气死还是箭伤,也有不同意见。
十七、宋谦宋谦是孙权的部将。在孙权第一次攻打合肥时,乐进突袭孙权被贾华、宋谦击退。然而宋谦追赶乐进时,被李典一箭射死。
十八、太史慈太史慈是在攻打合肥时,中了张辽之计,身中数箭,最后伤重而死。
十九、李堪李堪是韩遂的部将。在马超和韩遂反目以后,韩遂和曹操联手攻击马超。于禁想暗箭射马超,却被马超躲过,误中李堪。
二十、邓贤邓贤是刘璋手下大将。雒城之战时,邓贤和泠苞击败了魏延,却被赶来的黄忠一箭射死。
二十一、庞统刘备一攻打雒城时,庞统在落凤坡中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
二十二、王必王必是曹操手下的长史,他奉命留守许昌期间,耿纪、韦晃等人发动叛乱。王必肩膀中箭,后来箭疮发作而死。
二十三、成何成何是庞德的部将。关羽水淹七军时,成何和庞德一起死战,被关羽一箭射死。
二十四、黄忠黄忠是在刘备伐吴时,中了吴军之计,被马忠射中肩窝,因为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死。
二十五、甘宁刘备伐吴时,甘宁带病出战,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甘宁带伤逃到富池口,死在一棵大树之下。
二十六、张辽张辽是在曹丕伐吴时,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虽然被徐晃救下,不过回营以后,张辽重伤不治,最后还是死于箭伤。
二十七、韩琼韩琼是韩德的三子。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韩琼跟着韩德出战,被赵云一箭射死。
二十八、徐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孟达意欲在上庸起兵作乱。司马懿带兵去平叛时,徐晃作为先锋先到,却被孟达冷箭射中头额,伤重而死。
二十九、张郃诸葛亮五出祁山撤军,张郃率军追击时在木门道中计被乱箭射死。
三十、吴班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司马懿在渭水对峙时,命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浮桥。结果被司马懿识破,命张虎、乐綝设伏,吴班中箭落水而死。
三十一、郭淮铁笼山之战时,郭淮用计击败了姜维。然而郭淮在追赶姜维时,却被姜维接了自己射去的箭,反手射回中箭而死。
三十二、张嶷姜维段谷战败被邓艾大军包围时,张嶷率数百人冲入重围,救出姜维。自己却被魏军乱箭射死。
三十三、夏侯霸洮阳之战时,夏侯霸中了魏军之计,率军入城时被乱箭射死。
三十四、卢逊卢逊是南郑关守将。钟会伐蜀时,卢逊用连弩射退魏军,却在追击时被魏兵荀恺回身一箭射死。
三十五、钟会钟会和姜维密谋造反时,遭到魏军围攻。钟会亲自杀死数人,最后被乱箭射倒枭首而死。
以上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中箭而死(包括箭伤发作而死)的共有三十五人。因为系个人整理,如有疏漏欢迎指出。
如果马超加赵云双战吕布结果会怎样?
如果马超加赵云双战吕布,不用说,吕布必死无疑。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这三人的武艺来源,吕布的师傅李彦,是赵云的师傅童渊的师弟,师出一脉,都是大师玉真子的徒弟。
而马超则是师授祖传武艺,其父马腾和祖父马援,都有万夫不挡之勇。
李彦的天龙戟法和童渊的百鸟朝凤枪法,都是闻名天下的武艺,传说李彦和童渊打斗多次都是战平,到老了谁都不服谁,后来两厢不往来。而马超的枪法是祖传马家枪,以猛、狠、准、快著称。
知道了吕布、赵云、马超这三人的武艺来源,我们再来论一论这三人的武艺特点。
吕布,生得猿臂熊腰,身高臂长,是李彦最得意的弟子,其天龙戟法的“刺”、“割”、“钩”和“啄”练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在后来的打斗中所向披靡,让对手闻风丧胆。
赵云,生得玉树临风、气宇轩昂、高大威猛、金枪银甲神态非凡,是童渊一生最得意的关门弟子。
童渊的徒弟个个了得,还有被誉为“神枪”的张绣,“智勇双全”的川中名将张任,都是勇不可挡的万人敌将才,是赵云的师兄。
但若论武艺,还要算赵云的枪法最快,武艺最强,特别是在打斗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上,整个三国演义中,无人能及,这也正是童渊最喜欢赵云,最引以为傲的一点。
马超,高大威猛、长相俊朗、白袍银甲,素有“锦马超”之称,风度翩翩。
西凉马家枪法,横扫南北无敌手,马超是西凉“马家四豪杰”之首,马家四豪杰是马超和他弟弟马休、马铁、堂弟马岱。
马休和马铁被曹操捕杀,马岱随马超归顺刘备,后封平北将军,其勇被称“拼命将军”,击败曹魏勇将牛金,奉命斩杀蜀将魏延。而马超的武艺是马家四豪杰之首,其武艺特点以狠、猛、准和快而闻名天下。
知道了吕布、赵云、马超的武艺特点之后,我们进入主题,来了解一下这三人的武艺对比如何。 吕布,最巅峰之战“三英战吕布”,此时的吕布,从未有过战败,甚是狂傲。
这次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先和张飞大战五六十回合,关羽恐张飞不敌也加入打斗,吕布以一敌二战至二三十回合,初显败迹,而这时刘备也冲过来加入战团,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三英战吕布”,也是吕布的颠峰之战。
其实,就算刘备不加入,吕布很快抵挡不住,这二个万人敌的狂轰滥炸,刀茅夹击,吕布很快将败下阵来。
可以说,刘备的加入一定是有他一番的想法,或许,想在被吕布吓破胆的众诸侯面前显示刘关张的英雄勇武,或许,是想让关张知道桃园结义,兄弟齐心之情义无价,又或许,刘备赏析吕布英勇,有心想收吕布为己用,而故意放吕布一条生路。
吕布从这次被刘备关羽张飞所败之后,也开始了从藐视一切的高傲转变为心虚不自信的开始,以至于后期的连连败仗,先有许褚与其战平三十多回合,然后曹洪、李典、乐进等五将加入战团,吕布败走。再有被郭氾、李催合力战败,后在徐州和小沛多次和张飞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而张飞战平马超,马超战平许褚,许褚是曹操第一保镖,人称“虎侯”,骁勇异常,也为超一流的万人敌,许褚七八十回合战平高览,高览和文丑、颜良、张郃同为“河北四庭柱”,是袁绍的猛将。
至于马超的武艺,在潼关之战,马超战许褚,几百回合难分胜负。曹操更见识马超之勇,被追杀至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曾说过“马超有吕布之勇”,可见马超实力比吕布差不了多少,也是势均力敌。 赵云,武艺肯定在马超之上,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道来,话说张飞战马超,大战几百回合而不分胜负,后在诸葛亮用计归顺刘备。
刘备深知马超乃是山间猛虎,林中野马,怕难以驯服,为了让马超知道帐下不止张飞关羽这样的高手,也为了起到让马超心服诚悦的效果,在张鲁命刘晙、马汉二将来叫阵时,特意命赵云出马应战,马超还来不及上楼观战,此二将已被赵云所杀,赵云杀将之快,让马超“亦惊,倍加敬重”,因为马超在张鲁处时,亦知此二将非等闲之辈。
赵云号称天下第一快枪,嗖嗖嗖,枪狠准快集于一身,很多战将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己死于赵云枪下,在襄山之战上,赵云为救刘备,以一敌三,独战许褚、乐进和徐晃而不败,危急中为救刘备,一枪刺死拦截的高览,虽有点运气成分,但主要还是高览无法适应赵云的“快”,高手过招,瞬间的迟缓,让高览丧命于第一快枪赵云之手。
汉水一战时,赵云勇闯敌阵,救老将黄忠,独战曹操的“五子良将”张郃等几员虎将而不落败,让许褚、曹洪、徐晃等诸将胆寒而不敢近前,而许褚是不怕吕布的,还说要找吕布大战三百回合。 更让人叹服的是长坂坡赵云救阿斗,经过一日一夜的奋战,赵云七进七出,在饥饿疲惫,怀抱阿斗的情况下,杀死曹将五十余员,兵勇马匹无数,奋勇杀出许褚、曹洪曹仁、徐晃张邰等猛将的合围,杀出曹操百万大军的重围,此战绩,无人能及。
再说赵云和吕布同是师承一脉,都是玉真子的徒孙,赵云的师傅童渊,是吕布师傅李彦的师兄,吕布是李彦调教出来最得意的徒弟,而赵云也是童渊最得意的关门弟子,论戟法和枪法都是半斤八两,论力量难分高低,论速度还是赵云更快,论耐力和胆略赵云更加是高一等,因为,赵云被刘备称为“子龙通身是胆”,被曹操称“想不到天下还有比吕布更勇之人”。
赵云是遇强更强,越战越勇,悟性极高,反应力超强之人,而吕布是碰上超一流之将就无法打败,因为他缺乏自信,因而战平张飞,战平许褚都显无乃,看张飞多次向他挑战就知,吕布碰到超一流高手时,斗志和耐性是不够的,既没有张飞的“一战至死方休”的勇气,又没有许褚的“大战三百回合”的豪情,更没有赵云的“通身是胆”的魅力。
因此,别说吕布战赵云加马超谁胜谁负,就算吕布战马超,想一二百回合内胜马超都难,更别说吕布独战赵云马超二人,根本就是找死。
因为,一个赵云他都无法战胜,何谈独战二人?赵云枪舞有若梨花带雨,嗖嗖之快天下无二,吕布战赵云,有可能还会丧命于天下第一快枪赵云之手!
三国时候的郭嘉很恐怖吗?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
三国时候的郭嘉,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曹操众多的臣子里,曹操文爱郭嘉,武爱典韦,这二人在曹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郭嘉的才策谋略还是很“恐怖”的。毕竟他在前三国时期,还是鲜有对手的,笔者现在通过还原历史来阐述郭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恐怖的原因。
风华正当年的郭嘉第一,乱世下,郭嘉慧眼识主,知道袁绍难堪大用,转投曹操。郭嘉在自己的21岁的时候,经过好友的介绍,去往袁绍处做幕僚,但通过多日的与袁绍的共事,发现袁绍是一个目光短浅,刚愎自用之人,并不是一个明主,在临走的时候对袁绍其他的幕僚辛评、郭图说:“袁绍表面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是实际上谋士不用,做人固执己见,想和他挽救国家于危难,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说完这些话后,郭嘉就离开了袁绍处。
《三国志》: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郭嘉离开了袁绍处,后经过荀彧介绍,到了曹操处,又通过与曹操私下的交谈,发现曹操才是自己的明主,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至此,一段良臣配明主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三国志》: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郭嘉的慧眼识主,以及曹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之心,促成了二人的良缘,至此,郭嘉开了自己的幕僚生涯。
袁绍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不是一位明主。见(上图),郭嘉慧眼识明主,曹操求贤若渴得良臣(下图)。第二,郭嘉屡献奇谋,曹操终问鼎中原地区。乱世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郭嘉向曹操屡献奇谋,曹操依靠郭嘉的谋略,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一方霸主。
现在就看看在郭嘉对于曹操的贡献,如下:
——第一,提出“十胜十败”之说,激励曹操斗志:曹操讨伐张绣新败,儿子和大将典韦都死于宛城之行,使的曹操内心及其痛苦,这时候袁绍写信羞辱曹操,并扬言要率大军来进攻曹操,使的曹操害怕和沮丧起来了,郭嘉这个时候的状态,立马向曹操陈述“十胜十败”,郭嘉的陈述很有说服力,使的颓丧的曹操激起了斗气,而且也为曹操制定了长远的战略规划。
《傅子》: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郭嘉适时提出“十胜十败”,稳定曹操的情绪,激发他的斗志。——第二,力劝曹操东征服刘备,解决前后受敌的危急:曹操现在不敢轻易与袁绍正面决战,因为害怕刘备趁机来奔袭许都,造成自己腹背受敌的局面,此时,幕僚没有一个敢拿策略出来,关键时刻,郭嘉又站了出来,分析到:“袁绍这个人刚愎自用,谋士不用,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的。而刘备,,立足为稳,他又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现在迅速对他用兵,必能大胜。”曹操听完,就按照郭嘉的部署,迅速对刘备用兵,果不其然,结果刘备被曹操大败,使的这种腹背受敌的局面被打破。
郭嘉建议曹操东征刘备,解除了腹背受敌的局面(上图)。果不其然,曹操击败刘备,刘备大败,家眷走失(下图)——第三,郭嘉准确预测孙策之死,使的曹营进一步稳定军心:曹操在与袁绍对峙于官渡地区的时候,江南地区传来了孙策将要来突袭许都的消息,使的曹操军心大乱,前有强敌袁绍,后有孙策举兵偷袭,此时的曹操疲惫不堪,忙于找对策。这个时候,郭嘉又适时的站了出来,说到:“孙策的确很勇猛,但他是一个轻率,不知道自我保护的一个人,并且他刚刚夺取了江东之地,江东之地的豪杰没有几个臣服于他的,他必定会死于豪杰刺客之手,果不其然,孙策最终死于仇敌许贡的门客的手上,至此,许都之危自解。
《三国志》: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郭嘉准确预测孙策之死,至此,许都之危得到了解决。见(上图)——第四,郭嘉建议曹操静观袁氏两兄弟“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袁绍死后,曹操趁机对袁氏用兵,袁谭、袁尚两兄弟一败再败,曹操想一鼓作气,拿下他们,此时,郭嘉站了出来劝诫曹操停止用兵,说到:“袁谭、袁尚两子为了袁绍的继承权,素来不和,并且身边都有权臣乱政,两子之间必有一战。”就这样,曹操听从郭嘉的劝诫,班师回朝,在路上就听到袁谭、袁尚两兄弟火并的消息,于是乎,曹操立即率军北上,击败袁军,至此,北方之地,皆归曹操统治。
《三国志》: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袁谭、袁尚两兄弟兵戎相见(上图)——第五,建议曹操以轻骑兵奔袭乌桓,曹操最终平定北方:袁尚、袁熙兵败逃入乌桓,想借乌桓国之力击败曹操,曹操此时也想远征乌桓,但怕荆州刘表和刘备来偷袭许都,这个时候,又是郭嘉,他看出来曹操发愁的这个事情,又想曹操献策,说:“此时的刘备和刘表正在为荆州之地相互明争暗斗,不会对许都用兵,现在主公,只需要选一个良将,用一支轻骑兵,奔袭乌桓军,乌桓军必败。”曹操按照郭嘉建议的用兵,果不其然,打了乌桓一个措手不及,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最终,乌桓单于蹋顿被斩杀,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三国志》: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率轻骑兵奔袭乌桓军。见(上图)——第六,郭嘉建议曹操招募重用袁绍旧部,补充人才库: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袁绍原先的幕僚和武将,对他们网开一面,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连原先辱骂过自己的陈琳,曹操也是既往不咎,重用他。就这样,越来越多的袁绍旧部知道曹操的宽宏大量,都来投入曹操的帐下。
《傅子》: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率军攻入冀州后,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对陈琳既往不咎。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平定了中国北方,成为问鼎中原的霸主。多年以后,在赤壁之战上,曹操因为郭嘉早死,没有谋士为自己分担解忧。致使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所以说有郭嘉的曹军,和没郭嘉的曹军是两支不同的曹军。
第三,郭嘉深知伴君如伴虎,所以处处谦卑示人,从不让曹操为难,是少有的不被曹操所嫉恨的幕僚。郭嘉作为曹操的幕僚之一,是一个懂的自保的谋士。不像杨修,许攸之辈恃才傲物,触犯曹操,也不像荀彧那样愚忠汉室,对于曹操的专权,霸权,指手画脚。
郭嘉只会处处谦卑示人,想主公之所想,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自己的主公曹操来实现霸业。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郭嘉是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践行者,他认清了了时代潮流的形势,知道东汉政权早晚会成为过去时。所以才会尽全力辅佐新王曹操,这也就是曹操从来不嫉恨郭嘉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7年,郭嘉因为常年劳累,再加上眼疾加重病逝了,至此,曹操失去了自己一个最得力的助手,不久,曹操兵败赤壁。战后曹操的在总结会上一直在念叨郭嘉,说郭嘉在也不会让自己大败。这也正面说明了郭嘉对于战局的影响力。
郭嘉作为一个在曹操身边能够全身而退的幕僚,即使自己因病早逝,但他是一个曹操在评价上一直正面评价的幕僚,而不像杨修、许攸等人,曹操一提到,就是满脸憎恶之相。
所以说,从这方面来说,郭嘉确实是个让人觉的恐怖的大才之人。
郭嘉死后,曹操常常怀念于他三国中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是谁?
题主这问题问的,三国中敢于和吕布单挑的人不少,像夏侯惇也上去单挑过,不过不到十个回合就败了下来。所以还是讨论一下有哪些人能和吕布打上一段时间。
在《三国演义》里明确提到和吕布长时间单挑,还不落下风全身而退的,只有张飞一人而已。不过在濮阳之战时,刚被曹操收服的许褚曾经和吕布打过一次,两人大战二十合不分胜负。虽然最后许褚是靠着典韦、夏侯渊、夏侯惇等人的帮忙才击败吕布,但是至少说明许褚这个级别的,也能和吕布打上一阵。所以以许褚为标杆,我们可以看一下还有哪些人能和吕布一战。
典韦
曹操攻打颍川、汝南的黄巾军时,典韦和许褚曾经打过一次,两个人从辰时一直厮杀到黄昏没有分出胜负,应该说是势均力敌。所以典韦对上吕布,起码也能二十合不分胜负。
马超
马超也和许褚在渭水之战时打了两百多合不分胜负。后来在葭萌关,马超和张飞也是战了两百二十多个回合打平。所以马超的水平最低可以和许褚持平,如果往高了算的则和张飞相当,所以遇到吕布也足以一战。
颜良
颜良出场时间不长,不过在白马之战时颜良表现出色,二十合就击败了名将徐晃。而徐晃曾经和许褚打过一次,两个人打了五十多合未分胜负,颜良的表现明显要优于许褚。而且徐晃败后,许褚不敢出战颜良,所以综合看,颜良的武艺要高于许褚,对战吕布没有问题。
文丑
文丑虽然在对战关羽是表现不佳,仅仅三个回合就心怯逃跑,严重影响了对他的评价。不过文丑和颜良齐名,而且敢来为颜良报仇,他的武艺应该不亚于颜良。此外在对战徐晃时,他的表现也不错,所以文丑的总体水平应该和颜良相当,也具备和吕布一战的能力。
赵云
赵云刚出道时就在磐河之战和文丑交过手,两个人打了五六十合未分胜负。此外赵云在汉水之战时杀的徐晃、张郃两人不敢迎战,其水平也要高于许褚,对上吕布自然没问题。
关羽
关羽其实和吕布单挑过一次,在曹操攻打吕布的徐州之战时,吕布败逃路上遇到关羽,两个人厮杀一阵以后张飞追了上来,吕布只能落荒而逃。虽然说这次交手吕布是在人困马乏状态下迎战关羽,不能作为直接对比依据,但是关羽在土山之战时曾经一人杀退许褚和徐晃,后来在延津之战面对文丑时,三个回合就杀的对方心怯。综合关羽的表现,他的武艺要高于许褚、文丑,所以即使和吕布在公平状态下交手,关羽也不会落于下风。
黄忠
黄忠在长沙之战时曾经和关羽力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应该说他的武艺也是非常了得的。此外汉水之战黄忠力敌张郃、徐晃两人不败,综合来看,他面对吕布时也有一战之力。
庞德
庞德和关羽战平之时,关羽已经年近六旬,从这点来说庞德应该不如黄忠。不过庞德的表现明显要优于徐晃,大致和许褚相当,所以在面对吕布时至少也能打上几十个回合。
所以在《三国演义》里,能和吕布打上一阵的,起码有张飞、关羽、马超、赵云、黄忠、颜良、文丑、许褚、典韦、庞德这十人。
还有武将能扛住关羽张飞夹攻吗?
演义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打斗场面。吕布一人先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又抗住关羽和张飞的联手二十回合,不落下风。有人说,刘备上前助阵,是画蛇添足,靠关羽和张飞两人,完全可以压着吕布打。而吕布也是拼尽全力,才顶住关羽和张飞的夹击。那么,演义中,还有哪些武将能抗住关羽和张飞的夹击呢?
个人认为除了吕布,还有典韦和赵云两人,可能抗住关羽和张飞两人的联手夹击,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第一个:典韦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人称“古之恶来”,与“虎痴”许褚并列为曹操的首席保镖。他是三国时期的超一流武将之一,被夏侯惇发掘并引荐给曹操。他曾三次救曹操于危难之间,可以这么说,没有典韦,就没有曹操的明天。
第一次,濮阳之战中,在曹操大喊:“谁来救我”时,典韦应声而出,冲进吕布大军之中,数十短戟弹无虚发,斩杀数十吕布军士,救出曹操。第二次,曹操中计,被困濮阳城中,还是典韦三次杀出城,又三次冲进城中,最后一次终于救出曹操,杀到天亮,逃离火海。
第三次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了,他的趁手兵器双铁戟被胡车儿偷盗,导致他的战斗力大大降低。可是典韦一点也没有畏缩不前,他慌乱之中,拿起普通士兵的腰刀,就杀奔敌军,守在营寨门口。正是典韦奋不顾身地守在门口,为曹操争取了逃跑的时间,曹操才顺利逃脱。典韦的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典韦守在大营门口,战死许久,张绣军队还是不敢从前门进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因此,“不怕死”的典韦,是有可能顶住关羽和张飞的联手夹击的。有道是,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因此,在战斗中“疯狂”的典韦,无往而不利,只是由于宛城之战中张绣军队太多,他斩杀数十人后命丧当场。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和典韦对战,谁都会头疼。无他,典韦“以命搏命”的打法,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典韦不要命了,可是关羽和张飞还要命啊,不敢和典韦进行殊死搏斗。
如果吕布能有典韦的一半“拼命三郎”精神,也不一定会被刘备、关羽和张飞三英,曹营六将打得屁滚尿流。可惜吕布偏偏没有这种搏命精神,他是“惜命”的,怕死的,喜欢荣华富贵的。如他杀丁原,除董卓,最后白门楼成为阶下囚后,卑躬屈膝地向曹操求饶。这些都证明了吕布爱荣华富贵,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在战场上放手一搏。
第二个:赵云赵云,早年跟随公孙瓒,后跟随刘备,负责保护刘备及其家眷安全,类似于典韦在曹操身边的角色。他的巅峰时期,是长坂坡之战。这一战中,赵云大显神威,七进七出曹营,如入无人之境。他在长坂坡,一共斩杀了晏明、淳于导、钟缙、钟绅、夏侯恩等五十余曹将。
赵云能在乱军之中,坚持那么久,还取得了斩杀如此多战将的战绩,想必当年天下第一的吕布,骑着赤兔马,也不一定能够办得到吧。这其中虽然有曹操不准放箭,只准生擒活捉的因素,可是换做其他人,也不一定能赶得上赵云的一半战绩。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因此,赵云凭借高超的武艺,持久的战斗力,想必可以和关羽、张飞二人打持久战。赵云是除吕布、典韦之外,第三个能够抗住关羽、张飞二人夹击的三国猛将了。
总结:三国演义中,关于24名将排名,有这样一个打油诗,前两句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可知,吕布、赵云、典韦三人都排在关羽和张飞之前。这是相当客观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吕布、赵云、典韦三人,任何一个,都比关羽、张飞任意一人只强不弱。
因此,排第一的吕布能够抗住关羽和张飞的夹击,如果换做典韦和赵云,也勉强能够顶住关羽和张飞两人的联手夹击,只不过不如吕布轻松罢了。
一对一单挑同时死战不退的话?
按演义的安排,虎牢关下张飞与关羽双战吕布,仍打得难解难分。所以,照演义看单挑,那么吕布必定能击败张飞。
而除吕布之外,能在演义中用单挑击败张飞的,估计没有!
然而真实历史中,陈寿并没有像描述关羽、张辽、典韦等人般,大费笔墨去突出张飞的个人武艺。
所以,依此而推测。三国英雄们能单挑打败张飞的,或至少能与张飞难分胜负的,肯定不少。
又或许,有许多其名不能入史册的百夫长与陷阵都尉等基层军官们,能单挑打败张飞的一抓就有一把。
因为古今中外,军中武艺单兵格斗最强的,就是百夫长群体,这就是真历史。
有人要问了。什么,一个小小百夫长也能打败张飞?
嗯,这样说,许多演义迷可能要发脾气了。别急,再听我往下分析。
百夫长,对应的就是现在军中的营连长,这是军队中个人战力与武艺最强的群体,这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
自古猛将皆发于卒伍。被曹操誉为有恶来之勇的典韦,就是百夫长出身。
如同今日的一个集团军,要比拼单兵技术,步兵连长们肯定秒杀军师长,你不服也不行。所以,演义中关于武艺与打斗描述,都是那些基本没有多少真实打斗经历的纯文人们凭空臆想的,所才出现了阵前大将单挑,激战三百回合等荒诞情节。实际武艺是什么呢?
凡是经千锤百炼而成的个人武艺,只要是练成了,那么对于格斗技术的掌握,水平实际都是差不多的。
真打起来输赢如何,就全得靠临场时的勇气与运气。
而勇气与运气二者,对于单挑的胜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1)勇气。
若论死战不退的单挑,那就是拼命。拼命拼得就是勇气。
勇气足,就不胆怯。
不胆怯者,打起来放松,就能运用得出平时所练。
照戚继光的说法,凡能在实战中运用出平时所练五成以上的,基本天下无敌。
可见,武艺练成容易,而难在运用。
而胆气充足即为运用的前提,故而古人云:一胆二力三功夫。
这样说,许多人肯定不信。那么你去看如今拳王对决,拳王之间技术水准都在伯仲之间,而比赛之前多要认真进行系统化备战训练,而决定输赢的,就是临场发挥与运气各占五成。(2)运气。
运气这东西,只有有过实战打斗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哪怕武艺高强的人,真打起来,决不会能像武打电影与小说中一样,他这招来,我这招去破。那是决不可能的!
打斗双方都是凭平日反复训练而成的动作,条件反射似的在进行攻防互捶。
运气差的人,下意识一个躲避动作,正好迎面碰上了对方的攻击。
这要是挨了一拳脚,就叫迎击。立即被KO。要是挨上的是长矛刀斧,那就当场挂掉了。真实打斗,永远充满了不可测因素,这就叫运气!
正史中的张飞,与关羽并列号称为当世虎臣,勇武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但要说单挑,估计不输于张飞的,三国人物里面很多。
至于,能否用单挑打败张飞,还是那句话,就看打起来时候的勇气与运气,谁的临场发挥更出色。
你千万别不信,打斗的技术区别并不大。
都练好了,只要力气相等,真打起来,就是这么回事。有打斗经历的人,自然明白这一点。
那么张飞的武艺到底有多厉害?本文只根据《三国志》记载的武艺。
如写吕布,陈寿用笔为:膂力过人,便弓马、善骑射,号为飞将。
膂力乃是腰背、腰马之力,而不是臂力。
董卓更了不得,陈寿用浓墨描写其武艺曰:
“(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左右驰射,就是能在飞驰的战马上左右开弓,皆能射中目标。
那可是了不得之绝技。整部《三国志》唯独给了董卓这样的描写。可知董卓壮年之时的勇武,其之武艺,看来是让演义弱化了。
而对张飞的武艺,竟然一笔也未描写,这就着实令人费解了。
这也可以说,张飞的武艺,并无过人之处。
当然,没有过人之处,并非是说张飞武艺不强。而是说,并不是很突出的强!
张飞的优势,就在于他的胆气充足、无与伦比。有胆气者,武艺哪怕不是出类拔萃的强,当然也决不会弱。
敢于单骑横矛断桥,独对千军万马,怒斥敌曰:“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这样的勇气,千古以来却是罕有的!
《三国志·张飞传》: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曹军并非是让张飞单枪匹马给吓倒了。
曹军真正害怕的,其实是桥后小树林中,那二十骑弄出的隆隆马蹄声与烟尘,让曹军捉摸不定,里面当底藏了多少伏兵。
再则,曹操轻骑急追刘备之目的,是为了截回让刘备裹挟而走的十万人口,人口就是财富。人口既已截回,曹军作战目的已经达到。故而,自然不会再去犯险与张飞斗勇。因而成就了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的千古美名。
反之,也是张飞的智勇双全成就了自己。因为,若不用二十骑在林中布疑兵,任他张三爷再勇猛,也会在曹军虎豹骑百骑轮番冲击下,化为肉泥。
参考姜维之死,演义中能与赵子龙打得难解难分的姜维,武艺也是绝伦。而身陷乱兵重围中死斗,手刃五六人,力尽而亡。那么以此类推张飞。若是身陷重围,就算比姜维厉害十倍,那也最多格杀三五十人,然后必定阵亡。事实上,单挑武艺强不强,在古代成规模两军战斗中,根本难起作用。张飞所经历过的败仗。
(1)两次败于高顺。
吕布占徐州,与刘备交恶后,吕布麾下偏将高顺,领一军击刘备,当时张飞关羽皆同在。
刘关张三人,就打不过高顺,溃败而走。
曹操又遣夏侯惇率军助刘备,然后刘关张与夏侯惇合兵,并力与高顺交战,又被高顺击败。
建安三年,吕布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三国志.吕布传》。
(2)败于曹洪。
建安二十三年初,刘备派遣张飞、马超等率军攻下辩(今甘肃成县)。
张飞马超,演义中两位万人敌级别的大将。
然而战斗结果,却是二人被曹洪所督的曹军击败。蜀军交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三国志·武帝纪》。
通过历史记载,可知张飞有威名,有胆勇,从“据矛断桥”事上又有急智。但这并不代表他有超凡绝伦的个人武艺。史书与演义的区别,就是史书真没有说张飞武艺有多强悍,陈寿竟然没有给他加上“善骑射”三字。实事求是的讲,张飞虽然威名赫赫,但他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因为自古为大将,必定善待自己的士卒部属。士卒是大将的爪牙。没了士卒,大将再有威名,也如同是没了爪牙的老虎,那就只如一头体型大一些的猫了,如此谁还会怕它?而张飞是显然不懂这个道理的!张飞的性格,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经常虐待鞭打自己的贴身卫士的大将,按中国历代为将标准来看,这决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将军。自古为大将者,皆以恩义结士卒,士卒才会在临阵时为大将赴汤蹈火,虽死不辞。而张飞反其道而行之,终于自作自受,死在了自己卫士的刀下,这也是大将之中少有的。若是刘备没有义名,且没有得到历代民间话本、评书演义等等因刘备之大义,而对刘关张的极力推崇。那么,张飞这样不恤士卒的将军,或就会在演义中变成一位嗜酒如命、暴而无恩的庸将了。(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