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三国杀插画,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
一本《三国演义》,将袁本初黑出了翔。
直到现在,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都会愕然:“袁绍居然还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这就是被小说诱导了的直接证据。
袁绍不仅仅是东汉末年董卓被杀之后最大的军阀,同时也是中国北方就有权威和声望的世袭贵胄。我们常常所说的“四世三公”形容的就是袁绍的家境。
袁绍家道殷实、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为袁绍的崛起奠定了基石。
袁绍并非嫡长子,袁氏家族传到袁绍这一辈,嫡长子是冢中枯骨袁术。袁术也经常以袁绍并非嫡出而嘲讽、挖苦。
袁绍作为兄长,并没有跟袁术计较,而是埋头苦干,拉拢士绅。董卓霸京师之后,想要废帝另立,袁绍直接在酒宴之上反对董卓,并且抽刀抵抗。
卓案剑吆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后汉书》
袁绍得罪了董卓,奔冀州而去。董卓本来想杀了袁绍,但是朝廷有人为袁绍求了情,董卓也想用袁绍一人收复天下士子之心,于是将他封为渤海太守。
董卓顺利的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帝,自立为相国,骄奢横欲,酒池肉林。时常大宴群臣,席间随机挑选一名官员将其打死,他在座位上搂着先帝的妃子,用着先帝的物件。越是血腥和残暴,越是能激发出董卓的情欲与酒欲。
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众名数万。——《资治通鉴》
董卓的倒行逆施最终引来了全天下的声讨,大家公推以前顶撞过董卓的袁绍为盟主。集合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典军校尉曹操、后将军袁术,共计十二路大军,数万部队起兵反董卓。
董卓先是杀掉了袁绍亲族,随后派人前去招降,结果招降的人全部被袁绍、袁术所杀。因为袁绍挑起了反董大旗,天下响应。董卓迫于无奈,只能迁都,退守长安。
此时的关东联军见董卓西逃,既然置献帝于不顾,开始争抢地盘,袁绍最终虎踞冀州,一统河北,到建安199年时,袁绍已经成为而来中国北方最大的军阀。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袁绍手下积累了大量的猛将,主要有以下九位:
鞠义鞠义此人并不为人们所知,是因为他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太多戏份。人们只知道袁绍有张颌、高览、颜良、文丑四位大将,殊不知袁绍第一猛将其实是鞠义。
鞠义,西凉人,精通羌人战法。本来是韩馥的手下,因为其率先反叛韩馥,引得公孙瓒功绩冀州,这才让袁绍有可乘之机成为冀州之主。夺得冀州之后,鞠义为袁绍大业鞍前马后,统一河北,居功至伟。只是可惜,鞠义为人傲慢,时常居功自专,惹得袁绍不满,最终被杀。
张颌“河北四庭柱”之一,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曹魏集团三朝元老。
最早在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一开始便跟随袁绍。平定河北战功卓著而被升为宁国中郎将。但是袁绍识人乏术,而且袁绍帐下谋士郭图嫉贤妒能,最终将张颌逼反,成为曹操手下得力干将!
高览“河北四庭柱”之一。
高览是袁绍较早的一批武将,正史上的他并没有很多的着墨,我们只知道他跟随张颌一起投降曹操,投降之后就没了下落。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高览在追击刘备时被赵云三回合刺于马下。
颜良“河北四庭柱”之一,早年跟随袁绍,勇冠三军,英气逼人。
史书初次登场为官渡之战,但是在官渡之战中,颜良的表现只能说是十分一般。我们对于颜良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别人的评价,如孔融评价:“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颜良的实战可谓是“一战定乾坤”,出场一次就中了贾诩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紧接着在乱军阵中被关羽用手刀斩下头颅。
颜良没有什么出色战果,却为关羽创造了“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神话。
文丑“河北四挺柱”之一,与颜良为友。早年跟随袁绍,孔融赞誉:“勇冠三军。”
官渡之战,文丑中曹擦诱敌深入之计,被曹操以600铁骑杀退5000骑兵,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
由此观之,“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文丑水分很足啊!
牵招最初跟随袁绍,袁绍死后跟随袁尚,后被排挤而转投曹操。
牵招明显比颜良文丑档次高得多。跟随曹操之后南征北战,后来专司镇守边陲,并且与诸葛亮交过手,诸葛亮也没能占到便宜。
陈寿评价牵招:牵招威风远振,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
蒋义渠蒋义渠在史书上也没有什么着墨,史书上只写到他在官渡战败之后主动迎接袁绍,并且收拢残兵败将。所以袁绍十分赏识,至于其他军功,史书未描写。
淳于琼淳于琼是袁绍身边比较有分量的一位大将,成名也比较早。早在中平五年,汉灵帝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而此时的曹操也仅仅是典军校尉。也就是说,最初的淳于琼与曹操地位不相上下。
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乃杀之。——《曹瞒传》
淳于琼在看官们心中成名于官渡之战,因为其喝酒误事而被曹操火烧乌巢,被网友赐名“乌巢酒仙”。
实则不然,淳于琼并非醉鬼,作战当晚也并没有喝醉,淳于琼的失败归根结底是袁绍上层谋士将领不和。许攸叛逃时候将乌巢兵力情况全部透漏给曹操,曹操夜袭乌巢,淳于琼拼死护寨,但是郭图却从中作梗,让袁绍的精锐前去攻打官渡,乌巢陷入绝境。战败被俘后,淳于琼被割掉鼻子、耳朵。曹操本来想放了淳于琼,但是许攸说如果放了淳于琼,他会记恨一辈子。于是曹操下令诛杀淳于琼。
为何惨遭曹操血手?
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融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家学渊源,饱读诗书,少年时便以异才闻名乡里,加之勤奋好学,和陶丘洪、边让一起被誉为“三俊”。
汉献帝即位后任孔融为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后攫为北海相,所以人称“孔北海”。
孔融以孝出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出仕后,政声颇佳,尤其在北海为相六年,修城邑,建学校,兴儒学,荐贤才,颇有治绩,后经刘备上表举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子袁谭率军攻北海,孔融与之鏖战数月,最终兵败逃奔山东。
不久,他被朝廷任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后又晋升为太中大夫。
史载,孔融学富五车,有名士风范,他好养宾客,喜欢议论、抨击时政,言辞激烈,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被诛杀。
话说袁绍兵败官渡后, 以少胜多的曹操又打垮了据守邺城的袁谭,占据了冀州。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其门生故旧很多,大都是些主张“克己复礼”儒生,他们对击灭袁氏 ,执法如山、不避权贵的曹操切齿痛恨,时任少府的孔融忠于汉室,他预感到曹操必将篡汉,于是想利用这些人干一番复辟事业,所以暗中煽动大家反对曹操。
孔融带其死党杨彪特地从许昌赶到邺城,秘密召集袁绍余党开会,暗室密谋,给他们出谋划策,撑腰鼓气,怂恿他们反对曹操。
曹操见邺城的儒生态度猖獗,便下令禁止这些人乱说乱动,后来干脆派兵将为首的给抓捕扣押起来。孔融见状心中大骇,不得不暂时收敛、蛰伏起来,再伺机而动。
一日,曹操召集麾下文武举行庆功大会。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纷纷向曹操祝贺,称颂他扫灭群雄、统一北方的功绩。曹操谦逊道:“诸位过奖了,有今天之胜,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家少说歌功颂德之语,多说说我的不足之处”。众人见曹操态度诚恳,于是陆续给他提了不少意见,曹操仔细听取。
座中一人忽然站起来大声说:“先祖(指孔丘)有言,闻过则喜,善莫大焉。但愿主公能真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在我看来,主公的错误实在太多了”。曹操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孔夫子之后、恃才傲物的孔融孔北海,看都懒得看他一眼,冷冷地说:“你有什么意见就大胆提吧”。
孔融说:“ 远的不说,主公最近颁布的禁酒令,我觉得就办错了”。曹操解释道:“近来各地闹灾,发生饥荒,百姓饿死不少,禁酒只为节省粮食,对百姓有好处,有何不对之处”?
孔融:“你下令禁止民间酿酒,不许百姓喝酒,这是不仁。先祖曰:‘仁者爱人’,不准人饮酒难道不是违反人道吗”?
曹操:“禁酒也是违反人道,先生真是高论啊”。
孔融:“先祖是圣人,酒量很大,畅饮百杯而不醉。您为何要禁酒呢?桀纣因女色而亡国,您为何不禁止男女婚嫁呢”?
曹操听出他话里隐含辱慢讽刺的意思,反唇相讥道:“先生真是高见,喝酒能成为圣人,那么多做些酒缸、酒桶,天下的酒徒岂不都成圣人了吗”?
众人哄堂大笑。孔融无言以对,脸上表情很尴尬。孔融的同党太尉杨彪站起来说:“主公今日广开言路,我也斗胆进一言。您攻占冀州,对名门世族杀的杀,关的关,抄家的抄家,很多人都家破人亡,您对社会贤达多方打击,视若粪土,实在是毁千载之人伦,留万世之骂名”。
曹操想起杨彪曾勾结袁术,想和他里应外合,一举消灭自己,不由得起了恨意。他答道:“那些豪强贵族鱼肉人民,欺男霸女,横行不法,罪恶滔天,不严惩他们,不足以平民愤。还有那些在暗地里说三道四,专搞阴谋活动的腐儒,本来就粪土不如。我对他们已经很宽宏大量了,太尉怎么替这些蛇蝎之辈鸣冤叫屈”?
杨彪:“名门世族是开国勋戚宿将之后,世代受天恩、天禄。主公加罪他们,实在是伤天害理。儒士是国家栋梁,你侵害他们,是在损害国之精英”。
曹操大怒,厉声道:“胡说!过去你曾经图谋不轨,暗通袁术,我还没有治你的罪,今天你又来辱骂我,我岂能容你”!
谋士郭嘉也气愤的说:“这个私通袁术的内贼,早就该杀掉了”!曹操遂命武士将杨彪拉出去关押起来。
孔融忙起身求情道:“杨太尉四世三公,清廉自守,海内闻名。倘若这样一位贤德之士也无辜受戮,岂不寒了天下人的心 ?!我是圣人后裔,堂堂鲁男子,太尉果真获罪,我明日便辞官归隐,不再上朝了”。
孔融以为他这么一说,曹操就会让步,不料曹操挥一挥手说:“少府,请吧”!一副好走不送的态度。孔融问:“此乃何意”?曹操答:“你不是说明日要辞官归去吗?那还不如今日就走”。孔融见曹操真的要革他的职,罢他的官,心里着慌,忙改口道:“主公,我不过随口一说而已,并非真有此意”。
曹操揶揄道:“我是无德之人,在我手下做事恐怕会玷污先生圣人之后的名节”。
孔融急忙道:“主公德比天高,好比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能在雄才大略、胸襟恢廓的主公手下做事,吾三生有幸”。
曹操本只想戏弄下他,见他那副虚伪的嘴脸,不禁有些恶心,于是以严厉的语气催促道:“被啰嗦了,快走吧”!
孔融也顾不得啥圣人后裔与名士风范了,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还流出几滴眼泪,恳求道:“先祖说‘君子成人之美’,望主公收回成命,留我为您效劳”。
曹操冷笑道:“堂堂鲁男子,怎么如此没骨气”?他接着说:“我对孔圣人的学说不太了解,也很少研究,所以不懂何为成人之美。我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但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狡黠之徒,惩处阴谋复辟之辈,却还是义不容辞且有些办法与手段的。孔少府,你还是请便吧”。
孔融见乞求无效,有些恼羞成怒,便从地上爬起来,以愤懑的语气咬牙切齿道:“国贼!你欺君罔上,窃国揽权,奸诈残忍,嗜杀如命,不仁不义,若不幡然悔悟,改辕易辙,将死无葬身之地”!
曹魏悍将于禁听后怒气冲天,须发倒竖,大骂道:“无耻腐儒,恶贯满盈,还敢满嘴喷粪,老子今天要取你项上人头”!
孔融:“吾乃先圣子孙,天生德与我,你能奈我何”?
曹操喝骂道:“腐儒孽种,虚伪小人,本应早就正法,念你是孔门之后,我一忍再忍,你却不思悔改,顽固到底,暗中颠覆于我,今天我必杀汝。来人!把这个不知死活的腐儒给我拉出去斩首”!卫士们一拥而上,将孔融横拖倒拽出去......
孔圣人之后,一代名士,因不知变通、冥顽不化、狂妄自大,瞬间化为南柯一梦。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搬运】
万圣节初音原画师是谁?
万圣节初音原画师是陈琳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你喜欢三国杀中哪个武将的台词?
谢邀,三国杀武将的台词感觉都还不错,喜欢的也不少,至于引经据典,贴合历史,由于本人历史不是太精通,就说两个靠谱点的吧。
曹昂:“父亲快走,孩儿殿后!!!”曹昂死于宛城之战,曹操出兵宛城,宛城张秀投降,曹操拿下宛城后出于好色,纳了张济遗孀邹氏,邹氏是张秀婶婶,张秀不堪受辱起兵造反,曹军疏于防范大败,为保曹操安全撤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战死。曹昂不仅勇猛过人,更是孝心可嘉,他保的不止是主公,更是父亲。三国杀曹昂有张皮肤也有所体现:曹昂满身伤痕,背后是曹操骑马逃走的背影。。。曹操有子如此,应当无憾。
典韦:“主公!快走!!!”典故同曹昂。世人皆知许褚悍勇忠诚,典韦逊色于他么?
神诸葛亮:“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原文。诸葛亮北伐前给刘禅的上表,原文感人肺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诸葛亮可不是说说而已,可时势以不在汉,无可奈何。。。
刘谌这武将的台词我特别喜欢,尤其是这两句:“宁可战死失社稷,不愿拱手让江山”。这句话据说是他力谏父亲刘禅不要投降,与魏国死战时说的,不知刘禅听到这话时脸红了没?如果这句说明刘谌很有骨气,有气节的话,那这句更是把他的爱国之情表现的凌厉精致:“无言对百姓,有愧见先祖。。。”力谏父亲死战遭拒后,刘谌跑到他爷爷刘备灵位前痛哭,哭诉着魏军兵临城下,父亲不战而降,绝望之下杀了自己的妻儿,随后自杀,如此气节,让人由衷敬佩。
李儒:“我要这满城的人都来给你陪葬!”出于董卓迁都,李儒建议董卓迁都长安,迁都后李儒更是建议董卓毁掉洛阳,于是火烧洛阳就这么发生了,李儒不愧为三国第一毒谋。。。
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出于煮酒论英雄,历史上有没有这事我不清楚,但曹操对英雄的理解和定义还是比较中肯的,原话是“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黄盖:“铁锁连舟而行,东吴水师可破。”出于赤壁之战,老黄盖诈降历史上确实存在,但苦肉计却是小说虚构,是小说作者为了让曹操相信黄盖投降变得合理、可信而杜撰出来的,真实历史上黄盖是怎么让曹操相信的不得而知了,可黄盖诈降,为赤壁之战东吴的胜利立下了巨大功劳。
张角:“苍天不复,黄天当立!”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领袖,在起义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传教在全国拥有几十万的信众,后来因为皇帝大权旁落,官员腐败黑暗,更有张让等宦官霍乱朝纲,又刚好遇上百年不遇的天灾,导致百姓疾苦,民不聊生,于184年,张角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虽说张角发动起义后不久就病死,黄巾军也很快被镇压,但在镇压黄巾过程中,不少英雄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不乏后来的军阀枭雄,如袁绍,公孙瓒,董卓,袁术,曹操,孙坚,刘备等。
张让:“睁开你的眼睛看看,现在是谁说了算。。。”十常侍之一,灵帝在位时,权倾朝野,仗着灵帝恩宠故作非为,勾结张角,买卖官职,残害忠良,霍乱朝纲。朝廷上下无不痛恨之,灵帝死后,袁绍上表大将军何进,列出张让等人多条罪状,何进怒而欲杀张让等人,不想张让等人求得何太后(何进之妹)求情,何进一时为难,后采纳袁绍建议,招外兵入京给太后施压,顺便借外兵之手诛杀张让等人,可张让等人不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他们假传何太后诏书骗何进入宫,将何进杀害,何进被杀后,袁绍大怒,领兵杀入皇宫诛杀阉党,张让走投无路投河自尽,后来董卓奉何进之命领兵入京,没想到何进先死了,之后的事就不说了,都知道。
三国杀武将台词出处比较靠谱的就想到这些,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三个国家?
《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扩展资料:内容简介
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
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继而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形势
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共同立起辅佐汉室的大旗。刘备在汝南遭曹操战败,投奔荆州刘表。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而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
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和江都。此时,刘表亡故,其长子刘琦守江夏。次子刘琮接管荆州,后投降曹操,荆州于是落入曹操手中。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凭借机智在江东舌战群儒,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并在赤壁之战中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大破曹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
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互争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向孙权献计,欲骗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权之妹孙尚香为妻,进而扣留刘备,威逼诸葛亮以荆州换之。不料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周瑜死后,吴军忙于与曹军开战。曹操平定西凉马超、韩遂后,先后进爵魏公、魏王,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打败刘璋,夺取西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此时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不得不退守麦城并在突围过程中被擒。关羽宁死不降而被孙权斩首。与此同时,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魏王的爵位,进而篡汉称魏帝;刘备也已在益州称帝,国号汉;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至此,天下大势底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称帝后的刘备,执意东征吴国。出兵前夕,张飞亦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刘备痛心疾首,挥师东进。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刘备在率败军撤至白帝城之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曹丕此时趁机联合东吴、南蛮、羌族和蜀汉降将孟达进攻蜀国。诸葛亮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与东吴。诸葛亮则亲领大军七擒七纵,平定了南蛮孟获之乱。
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六出祁山,决心为刘备完成匡复汉室的遗愿。在此其间,诸葛亮收服姜维并以己平生所学相授。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抗魏却被昏主奸臣所害,退避阆中。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图谋复国,也在魏军的围攻下身负重伤,拔剑自刎。
东吴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在魏国,曹睿死后曹芳继位,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得兵权。后曹芳被废,司马兄弟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大权独揽。最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国最终也被西晋所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战乱终于在此划下句点,西晋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局面。[3]
作品目录
《三国演义》
第00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00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00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005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006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展开全部
内容来自:[4][5][6]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7]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
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2]
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2]
人物介绍
核心人物
政权 人物 介绍
曹魏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8]),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9][10]
司马懿 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经常与曹丕谈论大事,研究谋略,深为曹丕信服。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时把辅佐曹睿之重任交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曹睿即位,是为明帝,他封司马懿为舞阳侯。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司马懿当机立断,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马懿与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诸葛亮的进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岁的曹芳即位。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挟小皇帝外出拜谒高平陵,暂离京城。司马懿当机立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
蜀汉 刘备 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再夺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为替关张二人复仇发兵出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因此惨败使汉国元气大伤。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11]
展开全部
其他重要人物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13]三国之中的一些经典人物罗列如下:
势力 属性 人物
曹魏 文臣 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司马懿
武将 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
蜀汉 文臣 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诸葛亮
展开全部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1,《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2,《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小说第1回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第37回刘备“一顾茅庐”时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又谈论了汉朝四百年的“治乱”:“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沫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而小说《三国演义》本身,就是演义了汉末“由乱入治”的天下大势。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或是宿命论的思想。然而,至少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周末七国分争”至清代,这一规律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3,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14]
4,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
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典型地宣扬了“义”的思想。
关羽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在民问名声尤大,小说中的关羽,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因其髯长二尺,故人称之为“美髯公”。小说第l回中写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后来又加上“跨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从而构成了《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整体形象。
作品中还多处表现了关羽的忠义性格。实际上,作品中突出表现的正是关羽“义”的一面,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作为一个“义”的典型而出现的,“义”是关羽性格的基调。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中“义”的人格化。
5,作品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大批智慧型的人物,比如蜀国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姜维,魏国的曹操、司马懿、荀彧、邓艾,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这些智慧型的人物,其实就像胡适所说的包公一样,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而通过这些智慧型的人物所演义的三国故事,不管是变化多端的战争,还是复杂多变的外交,抑或治国治民的政治,无不闪耀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光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智慧型人物便是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用力最多、倾注感情最深,也是作品中占用篇幅最大的一个人物,因此,有人说诸葛亮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这也明显体现了作者罗贯中的乡土观念。
实际上,作品中的诸葛亮是作为一个“智”的典型出现的。可以说,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人格化。[14]
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4]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15]
三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化等目的。这些特征在《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15]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16],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15]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
《三国演义》的写作主体显然没有历史和文学的区分意识,所以,小说文本没有呈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性理念,所有历史和文学的故事元素和话语表达都是被混淆界线与纠缠不清的。正是导源于先天性质的美学观念的局限,小说被涂抹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符合文学一般规定性的一个混合性文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历史和文学的同一性关联在哲学意义上,它们都应该和必然地表现历史的客观规律及其偶然性结构,换言之,历史和文学都必然共同地隐含着历史理性和辩证逻辑。[17]
然而,遗憾的是,《三国演义》也没有让读者阅读到这种哲学意义的历史与文学的同一性可能。于是,呈现出令阅读者沮丧的思想场景: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而相应的是,本应该被同一性关联的历史理性却被割裂了或缺席了。所以,《三国演义》宿命性地选择这样一种草率和粗俗的历史观: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在所有的叙事场景中,历史的公正性或历史理性被消解和侵蚀掉,只有杂乱的历史故事的剩余物出场和偶然性的碎片主体成为历史的主角。[17]
《三国演义》的时间叙事是散点或弥散的,而这些散点或弥散的时间叙事缺乏统一的逻辑线索将它们串联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与断裂的时间叙事相对应,《三国演义》的空间叙事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小说表现的历史空间和地理地域相当广袤而丰富,故事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产生、发展、渐变、突转、结局,理应为小说展开多幅富于审美惊异和快感的故事场景。但令人遗憾的是,原有的历史地域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没有提供给小说书写者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反而让作者迷途于空间叙事,整个小说的空间结构缺乏逻辑秩序而显得破碎零乱,主次、前后、轻重、衬映、深浅等应有区分度不够分明,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统一性、有机性没有获得精妙的体现。[17]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18]
人物形象
由于高似孙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19]”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18]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18]
后世影响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20]
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21]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家人皆大喜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这则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不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么,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22]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21]
名家点评
1.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21]——(清)章学诚
2.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23]——(清)魏裔介
3.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4.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5.这部书现行本(毛宗岗本)虽是最后的修正本,却仍旧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话虽如此,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25]——胡适《序》
6.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26]——毛泽东
7.《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27]——袁阔成
8.《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28]——金庸
9.《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21]——(俄)科洛克洛夫
10.《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29]——(日)吉川英治
11.《三国演义》有一面可疑的旗帜:忠义;两颗有毒的药丸:伪善与权谋。这是我对《三国演义》的定义。[30]——易中天
12.一部《三国》,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又是“诡计”的密钥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31]——潘知常
13.《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把中国的人心推入黑暗的深渊,使中国人原是非常纯朴、非常平和的心灵发生变形、变态、变质,变得愈来愈可怕。[32]——刘再复
相关版本
总体版本
按照《三国演义》版本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类。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33]
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通俗演义版本类甚为复杂。种类繁多,包括《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夷白堂刊本、周日校刊本、夏振宇刊本、郑以桢刊本、古今演义刊本等。各版本均为240则,每则又列有一单句标目。其中,嘉靖刊本和夷白堂刊本为24卷,每卷十则。周日校刊本和夏振宇刊本为12卷,每卷20则。[33]
演义通俗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为依据进行改编而创作的小说。其不少故事情节乃作者根据小说创作需要而虚构,其以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和人物形象凸显而著称。而且,其语言浅显易懂。[33]
志传版本
《三国演义》志传版本类包罗万象,涵括余象斗本、余评林本、汤宾尹本、黄正甫本、乔山堂本、杨闽斋本、郑云林本、朱鼎臣本、忠贤堂本、杨美生本、雄飞馆本、三余堂本、北图本、种德堂本、嘉庆本、诚德堂本、忠正堂本等数十种版本。[33]
《三国演义》志传类版本基本以《三国志传》作书名,形式上为上图下文,内容上则多插增关索或花关索故事。由于绝大多数版本刊刻于万历年间的福建并且基本上集中于建阳一带,故又俗称为“闽本”或“建本”。[33]
批评版本
《三国演义》批评版本类也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其包括钟伯敬本、李卓吾本、吴观明本、两衡堂本、芥子园本、绿荫堂本、宝翰楼本等十几个版本。[33]
《三国演义》批评版本首次将《三国演义》回目由单题变为双题,并且把240则合并为120回,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开创《三国演义》版本批评之先河,敢于大胆阐述自己的批评观点和独特见解。[33]
毛氏版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是由清康熙年间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版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并作详细评点,全面整理修订而成,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乃后来最流行的毛氏版本《三国演义》。[33]
毛氏版本类流传至今的版本约有70种之多,其故事情节流畅、文字精练更具可读性。毛氏父子还删去了大部分完全与史料不符合的情节,使《三国演义》小说相对来说更加接近《三国志》史料,故事情节也更加紧凑精练,并且更加能够凸显经典人物形象。所以,毛氏版本极受清朝时期的老百姓的欢迎。[33]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34]
罗贯中
毛纶,字德音,号声山,明代文学评论家。与金圣叹是同时代人。他在当时也颇有文名,但一生穷困不仕。中年以后,双目失明,乃评《琵琶记》、《三国志演义》以自娱。评书时,由他口授,再由其子毛宗岗校订、加工和最后定稿。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是现存《三国演义》的修订者,其情节上有一定的变动,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得知刘备称帝?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于洛阳,太子曹丕即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
同年七月,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表,奏称:
“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甚重”。
众臣也纷纷上表,劝魏王曹丕顺应天人之望,禅代刘汉。十月,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张者奉皇帝玺绶诏册,主动表示禅位于魏。曹丕假意推让一番,众臣极力劝进,遂令在繁阳(今河南临颍县西北20里处 )筑坛。
坛建好后,曹丕登坛,由公卿、列侯、文武百官、匈奴单于、四夷来使数万人陪同,接受皇帝玺绶,正式即皇帝位,是为魏文帝,改元黄初。
十一月,文帝曹丕下诏,改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皇帝,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权,东汉名实俱亡,中国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三国时期。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县公后,虽然东汉不复存在、他也不是皇帝了,但曹丕待他还算客气,除不得擅自踏出封地外,其余的待遇照旧,日常生活物资供给颇为优厚。
曹丕篡汉称帝的消息传到成都,当时讹传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蜀汉君臣(彼时刘备已袭夺益州、汉中,称汉中王)无不悲愤填膺。刘备乃“发丧制服,谥(献帝)曰孝愍皇帝”。
就在刘备为汉献帝服丧时,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黄权、张裔、大司马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譙周、议曹从事杜琼等以汉中王乃汉室苗裔,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劝刘备早日登基称帝。
众大臣给刘备的上言中,满篇都是“天命在刘”的谶语。他们极力鼓动刘备宜继汉统,延续汉祚,即位称尊。
虽然群臣纷纷劝进,但刘备对称帝之事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在众人纷纷劝进时,前部司马费诗则与众不同,另有想法。他希望刘备能乘为汉献帝发丧的机会,传檄天下,讨伐篡逆的曹丕,师法前汉高祖刘邦为义帝发丧声讨项羽的事迹,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与号召作用,同时又可占据道德制高点。同时费诗也知道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正欲兴师伐吴,所以他上奏谏阻刘备称帝,这一奏疏也寓有谏止伐吴而把曹丕作为“国贼”来对待的意图。可是,内心蠢蠢欲动的刘备对此深感不快,竟将费诗贬往永昌,改任益州刺史部永昌从事。
诸葛亮见刘备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像猫爪子挠一样难以平静,于是斟酌形势,俯察舆情,也上书劝进。
诸葛亮的表文从彼时形势出发,旁征博引,以古证今,用“正统”的观念,把刘备应该当皇帝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刘备看后,也就不再推辞了。
就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即公元221年4月,经过一番筹备后,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山之南。根据诸葛亮、许靖等人的建议,认为“汉” 乃“高祖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应定国号为“汉”,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刘禅为太子,其余官员各有封赏。刘备建立的“汉” ,被史家称为蜀汉。
后来,得知汉献帝被害乃是谬传,刘备也没有主动退位 ,仍旧在西川做他的皇帝,并打着“汉贼不两立”的旗号大举东征孙吴,直至兵败身死。
综合史料记载,发现山阳县公(献帝)刘协对刘备称帝一事是知道的。本来他禅位给曹丕后心情早已平静,但由于“皇叔”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心中再起波澜,史料中没有记载刘协得知刘备称帝后对着西南方向大笑三声,即便有此事,个人觉得他不是在笑,而是在嚎哭,一哭刘备口口声声“兴复汉室”不过是个幌子,他自己要当皇帝才是真;二哭自己葬送了汉祚,成了亡国之君;三哭自己自幼聪明过人,也有心振作汉室,却命途多舛,自9岁被董卓立为皇帝后,30多年里都在轮番做傀儡,壮志难伸,如今满嘴仁义道德的刘皇叔竟然也暴露出狼子野心,悍然称帝于西南,自己唯一的希望也落了空......普天之下哪还有一寸汉土一个汉臣?!
此时的刘协,除了喟然长叹,对天恸哭几声,借此发泄下心中失望、愤懑情绪,还能做什么呢?
【插图源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