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2019雷暴,历史上有哪些极其可怕的事情?
历史上有哪些极其可怕的事情?
今天这个故事的版本跟大家耳熟能详的不一样,是我对孙膑和庞涓的故事细思极恐后的大胆推测。
这两位相传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鬼谷子可了不得,是战国时代极其神秘的传奇人物,中国古代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
今天聊的这个故事见诸于初中历史课本,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
孙膑被同门师兄庞涓陷害的故事
起初,孙膑与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军。
庞涓估量才能不如孙膑,便召孙膑前来魏国,又设计依法砍断孙膑的双脚,在脸上刺字,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人身份与他暗中相见,说动了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回到齐国。
齐国大臣田忌把他奉为座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聘请他为老师。
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援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帘车里,出谋划策。
这个故事大家熟悉到没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取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大家熟悉的故事开刀,去寻找故事逻辑上的破绽,在此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听我慢慢分析。
庞涓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陷害并以酷刑折磨同门师弟孙膑?
常规说法是庞涓觉得自己才能不如孙膑,担心后者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将孙膑从齐国骗来,并设计谋害他。
我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两人地位悬殊,孙膑对庞涓没有现实威胁。
庞涓当时已经成为魏国领军大将,孙膑在齐国的职务史料上没有记载,可能是白身,如果孙膑混得春风得意,也不会去魏国投奔庞涓。
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作为齐国的普通老百姓,对在魏国已经拜为上将的庞涓,有什么紧迫的威胁,让庞涓痛下杀手呢?
这就好比现代一名将军,酒足饭饱之余,突然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在军校里自己虽然非常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千年老二,而当年成绩最好的同学现在正在某部队当大头兵,这名将军会不会如鲠在喉,必欲将大头兵除之而后快?
大家都知道,做官需要情商和运气,自己要会来事,领导也要欣赏你,所谓做官的本领是一种综合素质,庞涓不一定不如孙膑。
二是庞涓陷害孙膑有损名誉,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不利。
庞涓和吴起、商鞅相似,本质上都是战国时代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虽然“人狠话不多”,但也绝非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
虽然庞涓暂时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但伴君如伴虎,一旦失去君心,随时改换门庭也是家常便饭。
庞涓肯定懂得,为了维系竞争力,除了努力做出功绩外,也要维护良好名誉这块“金字招牌”。
古代精英圈子其实很小,一旦圈内某人有出格的举动,很快就会在圈子里传遍,不良印象一旦建立起来,终身难以扭转。
比如,韩信年轻时不想惹事,钻了别人的裤裆,后来在战场上频繁被敌人视为胆小如鼠之人,但韩信何等聪明,懂得将计就计,经常利用“骄兵之计”打胜仗。
韩信受胯下之辱
而且庞涓的老师鬼谷子除了教兵法外, 还教“纵横学”,战国时期著名的苏秦、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这些人行走于各国,交接于君主,靠卖嘴皮子吃饭。
如果庞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陷害孙膑,必定被自己的同门师兄弟抛弃,在他们添油加醋的宣传下,庞涓必定会迅速身败名裂,前途尽毁。
三是庞涓不一定自视不如孙膑。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爆发马陵大战。
在这次战役中,孙膑率军进入魏国地界后马上掉头退兵,并沿途减锅减灶,意图麻痹魏军并伏击庞涓。
庞涓果然中计,丢开大部队,率领精骑追击齐军三天,并在众将面前嘲笑齐人胆小,其实就是说孙膑胆小。
如果孙膑知道庞涓高看自己,为何要采取骄兵战术?
换言之,如果庞涓觉得自己本事不如孙膑,为何像张灵甫一样孤军深入、猛打猛冲,临死前还要讥笑孙膑为“竖子”呢?
取木推测
在推测结果前,先简单说一下当时的国际局势,魏惠王执政后,为对付齐国,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并启用庞涓重整魏武卒,魏国实力大增。
面对来自魏国的军事压力,齐国君臣寝食难安,当时齐国最大的权臣是田忌,也就是初中语文课本《田忌赛马》中,连齐威王都敢赢的那位主。
田忌手下有一名刚刚加入,还处于政治见习期的智囊人员—孙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鬼谷子的学生、魏国大将庞涓的师弟。
不知是庞涓主动邀请,还是出于齐国安排,孙膑来到魏国,投入庞涓帐下,真实身份是齐国间谍。
孙膑心机颇深、懂得藏拙,赢得了庞涓的信任,庞涓经常与孙膑商量军国大事,并毫不设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料由于情报体系出了纰漏,孙膑暴露,按照魏国国法,孙膑被实施膑刑和黥刑。孙膑的罪行本应伏诛,但庞涓考虑到师出同门,向魏王求情留下了孙膑一条性命。
事后庞涓并未对孙膑严加监视,这就给了齐国机会,田忌派出使者秘密将孙膑营救回齐国,并通过孙膑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的魏国军政情报。
孙膑立下大功,顺利通过了政治见习期,并被田忌推荐给齐王,进入齐国核心决策圈。
取木认为,庞涓不仅没有高看孙膑,反而小瞧了孙膑,并对孙膑不加提防,成为透明人,被孙膑予取予求,最终兵败身死。
今天的这个故事本来是个“基督山伯爵”复仇的故事,最后却被解读成“老实人死得快”的故事,我自己也没想到,各位读者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曾说出了一句经典话?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他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不过让人很意外的是,张飞在当时逃命的时候却抛弃了自己的妻子,但他最后说出了一句话,却流传至今,并成为了黑帮的名言。
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于是刘备便组织起了一支英勇的军队参与消灭黄巾军的战争,当时少年时期的张飞和关羽便一起加入,随着刘备四处征战,三人情同兄弟,同床共枕,作为大哥的刘备在出席各种宴会时,张飞和关羽就一直守护在他的旁边。
关羽是一名儒将,才能很高,能文能武,所以他在做事的时候都是十分谨慎地,与关羽恰恰相反的便是张飞,他不擅文,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武将,正是因为他时常瞪大双眼,这就造就了他威严的一面,大声吆喝一声就能吓死胆小的人。
也正是因为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得力的兄弟,刘备的军队才得以日渐壮大,他们两个人紧随刘备,跟着刘备到处跑,所以刘备的军队并没有被逐渐打垮,反而日渐变得更加强大,在征战的同时他又吸纳精锐士兵,从而使得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到了公元194年的时候,刘备等人的军队日渐壮大,在自己也军队有1000多人的情况下,在沿路上还不断地吸纳新的士兵,与此同时,徐州的陶谦当时又赠送给了他4000士兵。除此之外,刘谦又给了刘备一个新的根据地,那就是下邳。
于是奔波多年的刘备兄弟,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所以他们十分的开心,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在公元196年的时候,袁术跟曹操开始发生冲突。当时的曹操十分生气,于是便把刘备册封了一个镇东将军,当时袁术大规模的进攻,已经被陶谦分配给了刘备的徐州。
看当时的袁术家族是十分厉害的,不仅有精锐的士兵,还有强大的将领,于是两人便在盱眙、淮阴打了起来。刘备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几千人毕竟干不过对方,因为敌众我寡,最后不得不撤退,这也就印证了随机应变,切不可鲁莽。
在刘备退军之后,他又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下邳,在他回到家的时候,他恰逢遇到了满脸惆怅的张飞从远处走来,看到刘备后便趴在地上向刘备请罪。请罪的原因是这样的,再刘备和袁术展开大战时,他便带走了精兵,而守家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没想到竟然被吕布偷了家,所以他便前来请罪。
张飞是三国第一个与吕布单挑50回合的人。吕布也意识到了张飞十分的勇猛,因为张飞在三国战争中的名气很大,张飞很喜欢揭别人的短,他之前大胆的挑衅吕布,让吕布感到十分的生气,因此吕布在心里已经埋下了痛恨张飞的种子。
每次张飞被大声挑出来扰乱吕布的思想。每次张飞出去迎接敌人,他都没有分心。所以吕布对于张飞还是特别小心的,他对于张飞也有些许的害怕,因为张飞的作战能力也是很强的,所以吕布做事的时候都会处处想到张飞。
话说张飞也是一名大将,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但是不幸的是就算有再好的作战经验,没有可以用的精锐士兵还没白费力气的,当时吕布派遣了大量的精兵向张飞发起进攻,气势十分的凶猛,而吕布的士兵也要远远比张飞的多,所以不得不仓皇逃走。
遇到不利势力的攻打,该收手的时候就该收手,切不能因为自己的莽撞而毁了自己的前程,因为在明知道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如果再选择继续进攻那么无疑是自讨苦吃,因为这也就注定了这是一个败仗。
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慌忙之中,张飞居然把刘备的妻子弄丢了。此时的张飞不仅丢了城池,还把刘备的妻子弄丢了,这边使得张飞十分的难过,他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所以便十分的惭愧自责,于是便向刘备请罪。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的人听到消息后无一不感到十分气愤的,因为这是一件十分大事,不仅丢了城池还丢了妻子,这是何等的伤心事啊!张飞这是犯了大错,如果是放在了曹操那,一定是会被杀头的,没有任何生的希望。
相反,刘备便并不跟他们一样,因为刘备有自己的为人处世方法,他认为张飞是自己门下的一位猛将,对自己军队的扩张还是十分有利的,因为他身边目前也没有几个能拿出手的将领,除此之外,张飞也非常能得到刘备的喜爱,这边也给他带来了可以活下来的理由。
仔细想想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的怪张飞一人,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自己把精锐的士兵全都带走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与吕布大量的精锐士兵相比,张飞简直被拿捏得死死的,根本就没有战争上的可比性。
最终刘备便对张飞说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也就表明了自己已经原谅张飞了,因此这件事便让张飞十分的感动,他便想要更加忠诚地对待刘备,不料这一番刘备安慰张飞的话后来成立黑帮的一句黑话。
语文老师说人间失格是乱七八糟的小说?
首先,我认为你们老师的话太过武断。
我个人认为,对大部分初中及以下学生来说,说“《人间失格》是乱七八糟的小说”是可以理解的
我之前有回答一篇问“如何评价《人间失格》”的问题:(静静等待繁华落尽 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724837425878663428/
当时我说:
《人间失格》是一本好书,但也是一本让我永远不想读第二遍的好书!我读完的感受是绝望,坠入深渊的绝望,整本书气氛压抑,充满着对死亡的渴望,对生命的漠视!初中及以下的学生:
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自控能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性格特点,就决定了孩子们不适合读,本书代入感极强,作为一个成年人,读一段时间,尚且需要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更何况孩子。当然,这只是说的大部分孩子的天然的性格,有些孩子心理成熟较早,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有很乐观、积极向上的话,读一读,也并非不可,但我个人建议,最好是不要读,即使要读,最好也要在父母的陪伴下。
对大部分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来说,单纯的做文学探究是可以的,最好不要太过于代入
高中及以上的学生:
心理已渐趋成熟,心理的内部也较为稳定性,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也相对较好了。
可以了解一下,这本我称作“压抑、恐惧”的书了,也可以了解一下为何叶藏说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也可以感受一下叶藏所谓的
彻头彻尾的绝望,残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纯粹的青春,永恒的青春文学凄美之作,失去作为人活在世间的资格。也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之前的回答中我不理解的一段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究竟是最后的美好?还是再一次的讽刺?
结语
学生时代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可以推荐一下,心中怀有负面情绪时不建议阅读!
老师用“乱七八糟”这个词是有些过分的,抛开书中个人的情绪不谈,书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老师可能是害怕书中的情绪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不想让你读,只是措辞有些问题。
关于书,关于人生的些许见解,有死亡的勇气,何不勇敢地去追求幸福,毕竟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功利一点的说,活着无论可能失去什么,首先还拥有生命;死了无论得到什么,首先要失去生命。
不信任幸福的人终究是不幸的,正如书中的叶藏,还有太宰治自己。
访仙高中录取分数线?
丹阳: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丹阳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境区存有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
丹阳是人文荟萃之地,名人志士,贤臣良将,代不乏人。近现代,丹阳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戴伯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以及对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共产党人夏霖、黄竞西、管文蔚和匡亚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领导新四军在丹阳及邻县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解放前夕,《解放日报》在丹阳创刊。1949年4-5月,丹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华东军区和中共华东局临时驻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丹阳运筹帷幄,指挥了解放大上海的战役,培训干部,准备物资,为接管上海作了大量准备。
丹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横贯市区;常州机场坐落市境,西距南京机场8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2小时车程,班机直航世界各地;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4′~119°54′,北纬30°45′~32°10′,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
【地貌】丹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西部和北部是宁镇丘陵余脉的低山丘陵岗地,其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洼地交替分布。低山群中最高峰为水晶山,主峰海拔166米。东部和南部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7米左右。
【资源】土地资源:在全市陆地面积中,平原6.12万公顷,占陆地的72% ;低山丘陵岗地2.38万公顷,占28%。2002年底,全市耕地面积5.69万公顷,其中农田保护区5.38万公顷。?
水资源:(一)地表水。全市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公里,其中以京杭运河、九曲河、丹溧漕河为主脉,沟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网络,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另有大小水库9座,库容688万立方米;大小塘泊近万个,蓄水1500万立方米。(二)过境水。水资源丰富,北可引长江水,西和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过境水主要是长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闸10余座,引排流量500多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亿立方米左右。(三)地下水。一般在200米~300米深处,部分地下浅层在30米~100米处。地下水储藏量约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约1.2亿立方米/年。目前因地表水丰富,地下水极少利用。?
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金属矿种主要有铁、锰、方铅,但质低量少。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砾石、斧劈、奇石、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质量优良,蕴藏量达亿万吨。??
【气象】2002年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12月~2月)平均气温5.9℃,比常年偏高2.5℃,是历史最高值,也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16个暖冬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共26天,极端最低气温-4.6℃,出现在2001年12月25日和26日;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15.8℃,比常年偏高2.0℃,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12.0℃,比常年偏高4.0℃,是历史的最高值;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偏高0.6℃,≥35.0℃的日数为8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8.6℃,出现在7月15日,仅次于1959年的38.8℃;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0.8℃。2002年的终霜日为2月24日,初霜日为11月2日,无霜期250天,比常年长29天。?
年降水量1243.3毫米,比常年多184.9毫米,偏多17.5%,属正常略偏多年份,但降水的多寡,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冬季降水量153.4毫米,比常年多41.1毫米,偏多36.6%;春季降水量407毫米,比常年多144.5毫米,偏多55%,其中5月份明显偏多,偏多111.7%,属特多月份;夏季降水量507.3毫米,比常年多38.2毫米,偏多8.1%,属正常年份,但7月份特少,降水量仅为75.4毫米,为常年同期的42.3%,由此造成了明显的伏旱现象,对秋熟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秋季降水量174.0毫米,比常年少43.2毫米,偏少18.7%,其中11月份特少,为10.5毫米,仅占常年的19.6%。全年总降水日数111天,比常年少10天。降水日数最多的月份是4月份和12月份,降水日数均为15天,降水日数最少的月份是9月份和11月份,降水日数均为4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天,出现在12月17~25日,降水量57.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天,出现在1月27日~2月2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2.5毫米,出现在6月20日。全年≥50.0毫米的暴雨日为6天,比常年多3天,其中6月份两次暴雨,5月、8月、9月、10月各有一次暴雨。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长度为20天,梅雨量243.6毫米,梅雨情况基本正常,但梅雨量略偏多(偏多16.6毫米)。?
全年日照总时数1548.3小时,比常年1992.6小时少444.3小时,偏少22.3%;除1月和9月略有偏多外,其余月份均偏少,最少的4月份,仅为常年值的40.9%。冬季日照时数340.7小时,比常年少75.6小时,偏少18.2%;春季日照时数244.5小时,比常年少231.0小时,偏少48.6%;夏季日照时数501.3小时,比常年少100.6小时,偏少16.7%;秋季日照时数492.9小时,比常年少6.0小时,偏少1.2%。由于全年日照偏少,对农作物的热量吸收、光合作用及水稻的分蘖、发棵带来不利的影响。?
全年以偏东风占主导,其风向频率为16%,其次为东北风,其风向频率为8%。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0.3米/秒,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出现在3月21日,另一次是出现在8月26日的西风;8级以上瞬间大风日数为3天,是常年的69.8%。全年雷暴日数共22天,比常年(32天)少10天。全年大雾数为26天,比常年(39天)少13天。
丹阳市辖13个镇: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导墅镇、皇塘镇、吕城镇、陵口镇、访仙镇、界牌镇、新桥镇、后巷镇、埤城镇、云阳镇。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曲阿县为凤美县。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为云阳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民国元年(1912)丹阳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属镇江市。?
【文化、文物】丹阳有6000年的文明史。历史上人文荟萃,三国吴的韦昭,南朝的萧衍、萧统、萧刚、萧子显,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许浑、张潮,宋代的吴淑、蔡肇、高述,明清时的姜绍书、吉梦熊等,他们分别以文学、史学、书画等名垂史册。近、现代,则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唐邦治、文学家束纫秋、孔学家匡亚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们均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丹阳的民间文化艺术亦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曲艺戏剧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剧,就是取之民间艺术精华,为优秀地方剧种。?
丹阳境内的文物众多。南朝齐梁陵墓石刻有1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总前委旧址等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玉乳泉井、明朝万善塔等60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丹阳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还不采纳^^^^^^^^
三国演义第一个登场的为什么是大青蛇?
作为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几乎看过,虽然《三国演义》中与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有一定出入,也就是三国演义是将历史中的三国史记小说话了,取源于实际,却超脱于实际。
但是三国演义小说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真是的历史的。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的第一章就叫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相信大家一看见第一章的名称,或许大家在心中就已经大概有所了解这第一章节讲述的故事就是有关于刘备,张飞,关羽三人在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及斩黄巾的故事。
可是作者在小说的开头的安排却是让读者会摸不着头脑,首先登场的并不是刘关张三兄弟,也不是他们所结义的桃园,更不是被斩首的黄巾,最先出场的而是一条大青蛇!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 将下来,蟠于椅上。 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 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 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 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为什么会是大青蛇呢?它的寓意又是什么?其实据传说,大汉的江山也是和蛇息息相关的,刘邦所位于的刘家天生便与蛇有着神奇的不解之缘。高汉祖刘邦在当年便是斩白蛇而揭竿起义,造就了大汉近400年的江山。
可是到了刘备这个时候的时候,汉王朝却是已经岌岌可危,如同在风雨中摇曳的船舶一般,不知道会在何时便会坍塌。
而同时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条大青蛇,这似乎就是在告诉着人们,事事皆有因果循环,江山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就在建宁二年四月望日,汉王朝的皇宫中突然狂风骤起,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条大青蛇,并伴随着这股妖风,直接就把当时的皇帝从龙椅上吓落了下来,皇上也因为突然出现的大青蛇被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也均被这个神奇的现象所吓住,纷纷逃窜。
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就在人们惶恐中那条大青蛇却是有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但是就随着大青蛇消失之后伴随而来的则是各种风雨交加,夹带着冰雹在洛阳的上空瞬间落下。
这种在当时让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毁坏了不少的民居,要知道在古代人都是非常迷信的,他们认为国家兴旺,肯定是伴随着祥瑞之兆,而同样如果国家衰败之时,也必定会有妖孽作怪!
而恰逢这个时候出现的大青蛇就在冥冥之中给整个大汉王朝起到了灾害还有灭亡的寓意了。 这条大青蛇也会让所有人联想到400年以前刘邦挥剑斩白蛇的事情,作者就此想告诉读者们天道有轮回,天理有循环,王朝即将易主,冥冥之中似乎正应了天意。
接下来便是出现了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汉王朝也就在这个时候走向了灭亡。出现了三足鼎立,战火连天的混乱世代,而这个世代也成就了三国演义这样经典的小说名著!
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有关寒食节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年桓谭的 《新论·离事》:“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记载虽简单,但寒食节的禁火、为介子推而设却是非常清楚的。
其后《后汉书·左周黄列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明罚令》中云:“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由上可以推知,寒食节出现于西汉、兴起于太原,其后地域逐渐向三晋扩展,“寒食”时间也在逐渐增多;到东汉未年,至少已经扩展到晋中、晋北,禁食时间竟达三个半月之久的一百余日。虽魏武帝以及其后的石勒等都曾禁止过寒食,但六朝之后寒食节被更广泛的地域接受,有关寒食节的文字记载渐多。
据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载:“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东晋陆翙《邺中记》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
《晋书·载记》记载:“勒下书曰:‘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子推诸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从其议,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子推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子推历代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并州复寒食如初。”北魏太和二年二月,魏孝文帝下诏禁止国人绝火寒食,诏曰:“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昔介子推......世世祠祀,頗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
可见这一时期,寒食节已由晋中扩展到整个中原地区、即所谓“中国”,寒食的时间也又由长缩短,向一个典型的“节日”模式靠近,但此节日尚未被官方正式承认。
对于寒食节的起源于介之推一说,也有人提出过异议,其主要观点认为寒食节的核心要素———禁火,其起源应是更为久远的上古“改火”风俗。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周书·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清顾炎武《日知录》:“唐李涪《刊误》曰:《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汉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遂。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待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又《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曰禁火。此则禁火之义昭然可征。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以钻燧证之。...《升庵集》:《容斋随笔》谓,寒食禁火不由介推,其言是矣。”
所谓“改火”是古人“万物有灵”思想的一种表现,上古时火种得之不易,故需保留火种,但古人认为火亦有生命,到了一定时间就应该将“老了”的旧火熄灭,换成新燧的火种,这就是“改火”。
唐韓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这种风俗在唐代依然为人所知的例证。应该说这种认为禁火之俗源于“改火”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更应看到随着社会走进文明时代,火种的取得变得方便之后,对火的崇拜逐渐减退,“改火”的习俗也就渐渐消匿,而当此时晋中的民间文化采用了极其巧妙的“移花接木”之术,将介子推的传说注入古老的“改火”风俗,虽然保留了“禁火”这一形式,但却将其内在意义由原本对火”这一自然现象的崇拜,变成对先贤的祭祀和追怀、对忠勇行为和高尚人格的褒扬,也只有此时才可以称作是寒食节形成了。
有趣的是,在寒食节的形成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移花接木”竟会再一次出现,但不幸的是这第二次“移接”却是将寒食节移入清明节之中,从此使寒食节渐渐归于消匿,这种现象在我国文化传承史上怕也是第一无二的特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