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名将传竞拍规则,为什么很多人对她的遭遇感到惋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这场战争至少造成了9000余万人员伤亡和5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在1945年画上了句号。二战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所以如何处置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战三大元凶中希特勒自杀、东条英机经审判被绞死、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吊死。随后成立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和日本其他一些战犯进行了审判。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在死后都被挫骨扬灰。这些战争元凶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战后对他们的惩处令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唯独在处决墨索里尼时出现的一个细节却令人们颇感惋惜。
其实人们倒不是对墨索里尼本人的死有什么惋惜,而是对墨索里尼的情妇克拉拉·贝塔西之死感到惋惜。希特勒的一生只有过两段感情:第一段是对他有着极大影响的格莉·劳巴尔,第二段就是希特勒在自杀前才与之举行婚礼的爱娃。墨索里尼的感情生活要比希特勒丰富得多:他的一生有过两次正式的婚姻以及多位情妇,不过在墨索里尼众多的情妇之中只有克拉拉·贝塔西是最受宠的。
1912年2月28日克拉拉·贝塔西出生于意大利:她的父亲曾是教皇的私人医生,姐姐是小有名气的演员。贝塔西家族虽不算是贵族世家,但也是当地受人敬仰的殷实人家。克拉拉·贝塔西从小的生长环境使她受到了良好教育,因此具有了异于常人的特立独行气质。克拉拉·贝塔西自身的相貌也相当出众:金发碧眼、肤白貌美、身材性感。克拉拉·贝塔西成年后慕名来她家求婚的达官显贵几乎快把她家的门槛踩断了。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指挥法西斯党的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同年11月25日意大利国王和议会在武力压迫下授予墨索里尼独裁权力。1923年法西斯党官方出版社出版了墨索里尼的战争日记。这本书后来成为了意大利学生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墨索里尼就这样在意大利国内掀起了一股对他的个人崇拜之风。1931年49岁的墨索里尼第一次见到了当时只有19岁的克拉拉·贝塔西。
墨索里尼从见到克拉拉·贝塔西的第一眼就开始疯狂追求她。尽管两人的年龄差距颇为悬殊,不过这对墨索里尼都不是事:他是手握大权的国家独裁者,又在国内掀起了狂热的个人崇拜之风。拿下一个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少女对墨索里尼根本就不在话下。墨索里尼向克拉拉·贝塔西狂热表白道:“亲爱的,你知道吗?我疯狂地想要拥有你,你的身体,你的味道,你的一切。明天你将是我的”。
2009年克拉拉·贝塔西的日记被公开后人们逐渐知道了克拉拉·贝塔西在这段感情中的心路历程。墨索里尼与第一任妻子伊达·达尔塞生育有孩子贝尼托·阿尔比诺·墨索里尼,与第二任妻子雷切尔则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克拉拉·贝塔西为什么甘愿给一个年龄大到足以给自己当父亲且有过两段婚姻、多个孩子的男人当情妇呢?首先女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慕虚荣的小心思。
这里我并没贬低女同胞的意思,我这里所谓的爱慕虚荣也不是贬义词。我只是说大多数女性普遍会有与人攀比荣誉的心理。其实男人何尝没有这样的小心思呢?只不过女性这种心理通常是外在表现出来的,而男性的类似心理则相对隐藏更深而已。追求虚荣名利本身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只要不是一味为了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去坑害他人也不是什么罪过。爱慕虚荣其实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
克拉拉·贝塔西在这点上其实并未能免俗。我们今天认为墨索里尼是战争元凶,然而人家在当年的意大利可是受到万众敬仰的。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同一时期的德国人不也疯狂崇拜着希特勒吗?墨索里尼在当时的意大利被很多女性看成是神一般的存在。克拉拉·贝塔西正是当时万千崇拜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女性之一。这也就不难解释她为什么会在墨索里尼的狂热追求下很快就沦陷了。
问题在于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在当时都已结婚。由于墨索里尼的身份过于敏感,所以要他离婚后再与克拉拉·贝塔西结婚几乎不可能,所以克拉拉·贝塔西只能成为墨索里尼的地下情人之一。至于克拉拉·贝塔西的丈夫则被墨索里尼打发到了日本。在此之后克拉拉·贝塔西搬进了意大利总理府威尼斯宫。尽管克拉拉·贝塔西名义上没和墨索里尼正式结婚,可实际上她所享受的就是意大利总理夫人的待遇。
这样的待遇自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克拉拉·贝塔西在人前攀比的爱慕虚荣的心理。与此同时克拉拉·贝塔西的父亲和兄弟也得到了优越的职位。克拉拉·贝塔西因为墨索尼里而一度风光无比,然而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平心而论克拉拉·贝塔西尽管有些爱慕虚荣的心理,然而却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墨索里尼所作的恶并不是出自于她的唆使。
随着法西斯轴心国在战场上屡屡碰壁之后意大利国内人民开始对法西斯独裁政治进行反思。克拉拉·贝塔西的父亲也在这时出现在了游行抗议的队伍中。这时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已意识到曾受到意大利人民狂热崇拜的墨索里尼实际上就是一个战争恶魔。老医生已意识到墨索里尼最终必将走向败亡的命运,所以他不惜多次以死相逼想要让女儿离开墨索里尼。
可惜这时的克拉拉·贝塔西已沉浸在“元首夫人”这一身份带来的虚荣感满足感中无法自拔。1943年克拉拉·贝塔西的苦心营造的美梦走到了破碎的边缘:这一年战局已变得对法西斯轴心国一方越来越不利。在这种状态下意大利国内反墨索里尼的政治势力试图发动一场政变。1943年7月25日夜晚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在召见墨索里尼时要求他辞职,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一个无党派政府。
昔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墨索里尼就这样被打入深渊。此后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被关进了阿布鲁齐山的一处监狱。这时克拉拉·贝塔西面临两个抉择:要么和墨索里尼撇清关系,这样她就能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要么继续守在墨索里尼身边,这样做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克拉拉·贝塔西尽管有些爱慕虚荣的心理,然而却不像其他那些爱慕虚荣的拜金女一样。
墨索里尼风光时她跟着一起享受风光,然而等到墨索里尼败落时她并没选择离开。很快事情出现了转机:意大利新成立的巴多格里奥政府同盟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希特勒意识到意大利有倒向盟军阵营的风险,所以他决定派出军队去营救墨索里尼。1943年9月德国空军来到阿布鲁齐山上空。德军依靠空中火力压制和地面敢死队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把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贝塔西营救了出来。
墨索里尼被希特勒救出后建立了一个被称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听命于希特勒的傀儡政权,然而没过多久之后战局的发展就令希特勒就自顾不暇了。1945年法西斯全面崩盘之际墨索里尼深知大势已去。墨索里尼打算穿着德国军装混在战俘队伍里逃出意大利。墨索里尼在跑路的前一晚找到克拉拉·贝塔西道别说:“你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这时克拉拉·贝塔西却提出要和墨索里尼一起走。
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往德国途中被意大利游击队捕获。随行的克拉拉·贝塔西自然也一同被游击队俘虏。游击队也知道这个女人并没参与墨索里尼的战争罪行,所以游击队在问明她的身份后告诉她可以离开,但克拉拉·贝塔西坚持要和墨索里尼在一起。次日游击队上校瓦列里奥奉命对墨索里尼一行人执行枪决。游击队在枪决墨索里尼之前仍告知克拉拉·贝塔西可以离开。
然而在行刑时却发生了意外:克拉拉·贝塔西突然冲出来用自己的身体为墨索里尼挡子弹。随后墨索里尼一行15人的尸体被运到米兰广场倒吊着暴尸示众。克拉拉·贝塔西死的时候穿的是裙子,所以尸体被倒吊后大腿和内裤就暴露在了众人面前。克拉拉·贝塔西不愧是风姿绰约的绝世美女:她活着时把墨索里尼迷得神魂颠倒,如今就是变成了一具尸体也引得路人驻足围观。
现场的一名上校注意到了这点。这名上校认为一个并未参与过战争的女人不应当受到如此的羞辱,所以他解下自己的腰带把克拉拉·贝塔西的裙子绑在了大腿上,从而保全了她死后最后一点颜面。平心而论克拉拉·贝塔西确实没任何罪行可言,如果说她有错也无非是跟错了一个男人而已。游击队本来也没打算处决她,她的死完全就是一个意外,再加上人们对一代美人的同情心理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人对她的死感到惋惜。
三国杀卡牌三个人能玩吗?
可以玩,三国杀斗地主模式就可以。
斗地主竞价从某角色A开始并到A结束,若有人出最高价则立即结束,若A首次时不叫价则最后轮到A时亦不可再加价。
地主拥有双将,其初始体力固定为4点,其性别为左侧将性别,双将中每有一张4体力值武将牌,则起始手牌+1;农民则拥有【聚众】技能,且可互看手牌。
把一手好牌打烂的是什么人?
戈尔巴乔夫;没有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搞垮一个超级大国,当然,除了我本人之外。
2011年12月25日,这一天不仅仅是圣诞节,更是苏联解体20周年的日子。因此,作为曾经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参加了电视节目,结结实实的出来刷了一波存在感。
电视访谈中,戈尔巴乔夫在言谈举止上充满了对普京的不屑、鄙夷,甚至是讽刺;他指出普京已经做了两任总统,一任总理,三个任期已经足够多了,如果再继续统治下去,这就成家族式的统治了,俄罗斯不需要新的沙皇,需要的是民主、是公平的选举。
之后,戈尔巴乔夫还说;如果普京现在放弃权力,他将以积极形象载入史册,民众也会记住普京十二年来为俄国做出的贡献,记住是他将俄国从混乱的叶利钦时代拖了出来。
这……,混乱的叶利钦时代?
那请问,混乱的叶利钦时代是不是也有你戈氏的一份“功劳”呢?
我想,这个应该有,错了,是必须有!
在1999年,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做了一次民调,问题是20世纪的俄国政治人物,谁对俄国发展影响最坏,这次民调显示,戈氏力压叶利钦,牢牢占据了头把交椅。
2012年,俄罗斯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民调再次显示,20世纪俄罗斯历任领导人中谁的政策最不受欢迎,戈尔巴乔夫又一次力压叶利钦拔得头筹,值得注意的是,这俩货比俄罗斯帝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还不受欢迎!
那么,戈氏究竟做了什么让俄国人如此痛恨,他又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典型的是计划经济下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以牺牲农民利益而换取工业化,导致了苏联重工业发达,但农业和轻工业极度落后,人民生活物资匮乏,且计划经济断绝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且浪费严重。
其次,当时的苏联奉行霸权主义,不断地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也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困境,使得内部危机加剧。
再有,后期的苏联体制僵化、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且官员经常以权谋私,贪腐盛行。
但是,这些经济、政治上的问题根本不足以将苏联置之死地,毕竟当时的苏共对苏联有着绝对的掌控力,而且,苏联拥有世界第二的综合国力。
最为关键是,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3月,各个加盟国民众举行了一次公投,结果显示超过77%的人希望保留苏联。这也就是说,普通民众对苏联的凝聚力依旧非常强。
因此,只要能够正视问题,且改革得当,苏联很有可能避免解体。
但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戈尔巴乔夫出现了,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解决问题,反而有一种火上浇油,生怕问题不够大的心态,最终把苏联推上了绝路。
改革是置之死地而不生1985年3月,契尔年科去世,戈氏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正式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上台不到两个月,戈氏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即《禁酒令》,对饮酒进行了限制。
说实话,酗酒问题和苏联当时面对的危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酿酒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是苏联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酒是俄罗斯人的必备饮品,可以看做一种文化传承,上至彼得大帝,下至斯大林,无数的俄国政治强人都不敢下禁酒令,而且这些政治强人还都鼓励喝酒。
简单来说,禁酒无助于解决苏联当前面对的问题,而且还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简直就是稳赔不赚,费力不讨好活儿。
但戈氏就是这么一个耿直真男人,彼得大帝和斯大林都做不到的事情,戈氏一定要迎难而上!
于是,头铁的戈氏为了禁酒,关闭了酿造伏特加的工厂,以及销售商店,之后还派推土机铲平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等地的葡萄种植园。
最终,现实给戈氏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首先,由于禁止酿酒无法阻挡苏联人喝酒的热情,因此,地下酒业疯长,催生了大量垄断地下酒业的黑帮组织,社会治安问题频发。
其次,种植园的农民,酿酒厂的工人,以及和酒类有关的销售人员大量失业。这些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很多人被迫变成了流民,苏联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第三,由于酿酒产业,以及相关的产业被摧毁,苏联的财政收入因此锐减670亿卢布。
当然,最重要的是,禁酒令的失败,让苏共中央的权威大打折扣,地方上对戈氏的政策有了抵触。
禁酒失败后,戈氏又将目标瞄准了经济改革。
为了发展经济,戈氏提出了一项名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完善经济机制的新措施》。
这份计划的开头很热血,戈氏提出要在20世纪末让苏联整体财富,以及国民收入翻一翻,工业产值增加一倍,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5倍,食品供应提高80%以上。
那么,为了这些大饼,错了,应该是目标,戈氏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加强前期计划工作,其次,完善中央经济管理组织,削弱中间环节的权力,由中央从上到下的统一协调各地的经济发展。
这……,究竟是改革,还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
在这种政策下,戈氏很快加大了重工业的投资,希望以重工业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显然,戈氏不明白,苏联需要的不是重工业,需要的是关系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
最终,苏联又回到了原来只关注重工业的老路上,而且这一次陷的更深。
改革失败后,戈尔巴乔夫最终瞄准了苏联的政治体制。
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一种说法是戈氏深受欧美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对西方的政治体制充满了向往,另一种说法是经济改革的失败使得戈氏权威下降,由此戈氏需要对政治领域进行改革,从而稳固其自身地位。
个人认为,这两种因素兼而有之。也就是说,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氏,在内心上很可能成了西方培养的公知、带路党。
当时,戈氏认为是苏联的体制阻碍了他的禁酒令和经济改革,因此,他必须要对苏联的政治体制动手。
那怎么动手呢?
苏联的强大是因为其意识形态,那就从根本上消灭这个意识形态。
于是,戈氏废除了书刊检查制度,所有的信息可以不经审核发布,这就导致了大量批判苏联,批判斯大林的作品出现在苏联民众的视野中。另外,戈氏还赦免了大量政治犯,以及流亡西方国家的学者。
这些人里面或许有被冤枉的,但也有罪有应得的人。不过,不论这些人是否被冤枉,他们都对苏联充满了仇恨,完完全全变成了公知,美国人的带路党,用尽了一切方法抹黑苏联。
最终,各种真真假假,关于苏联黑暗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导致了整个苏联思想陷入了混乱。
1988年,戈尔巴乔夫又来了一次更骚的操作,和苏共划清关系,从宪法上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紧接着,戈氏宣布苏联实行多党制,苏共如果想继续执政,那必须竞选。
同年,戈氏宣布放弃干涉东欧国家,停止对东欧国家的干预。
西方国家看到这儿开心到了极点,专门给戈氏颁一个诺贝尔和平奖。戈氏也因此对西方的好感加深,随后,戈氏在苏联设置并担任了苏联总统一职,堪称公知带路党最高成就!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大的公知带路党——叶利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叶利钦成功的取代了戈氏,让苏联彻底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1991年12月25日,戈氏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苏联也在法律上正式解散,西方国家为此欢欣鼓舞。然而,等待俄罗斯人的却是又一段衰退历程。
总结来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苏联依旧是世界第二大国,国民依旧对苏联有很强的向心力,因此,这些经济、政治问题根本不足以致命,只要学学东方大国引入市场经济,学学美国从越南战争中主动撤退,苏联依旧有存在下去并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可能性。
然而,戈尔巴乔夫来了,一阵不知所以的骚操作后,苏联终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呢;一个脚痛专门砍头的医生,头掉了,脚也就不痛了!
真不知道戈尔巴乔夫劝普京辞职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和戈尔巴乔夫一切去给西方国家拍电影、做广告代言吗?
当然,戈尔巴乔夫并不是没有贡献,比如困扰东方大国数千年的北方边患,就是戈氏解决的,贡献还是有的。
请问太平天国的钱币的价格值多少?
太平天国圣宝最少这枚图1图2价值在20万元以上,这可不是吹啊!图1和图2是一枚特大型鎮库大钱,钱文宋体,横圣宝,原大直径108.5mm,传世真品仅三枚,十五年前: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目录:标价就是20万元。太平天国钱币,清代后期农民起义军政权铸币(公元1851一1864年)币质,黄铜,青铜,红铜,铁,铅,金银等。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型及镇库大钱,花钱等。以太平天国圣宝六字为面,背文,或互相轮换,形成多种版式。因此系农民起义政权铸币,农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毁铸大部,现存世不多,一般普品小平钱,市价约在100元左右。一种小平隐起文,直径23.5mm,重4.3克,市价在2千元左右。天国通宝,直径37mm楷书当十型,厚4mm,重25.8克市价在2万元左右。天国通宝,宋体当十型,直径37mm,重19.6克,市份3万元左右。天国圣宝当十,王圣,厚肉型,直径39mm,市价约在1.2万元左右,总之太平天国钱一般市价较高收藏时,一定要注意存细甄别真伪。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编辑!!(图片资料来源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目录:謝謝!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受到酷刑而死?
说到历史上的酷刑可谓五花八门。如:车裂、凌迟、腰斩、剥皮、人彘等。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历史上就有许多的帝王将相遭受这种酷刑而死。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慢慢讲来:
一、秦朝著名改革家商鞅,死于车裂之刑。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然而在过程中。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二、明代著名军事家袁崇焕遭受凌迟之刑处死。袁崇焕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三、秦国丞相李斯受到腰斩之刑处死。出生于战国末年的李斯,并没有显赫的世家贵胄身份,年轻之时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吏。后来不安于现壮的李斯果断的辞去了小吏的职务,选择前往齐国,拜当时的大儒荀子为师。而在荀子的教诲之下,他学会了如何治理国家。而后便前往了秦国。
后来在丞相吕布伟的举荐下,从廷尉之职,升迁到秦国的承相,这中间他向秦始皇献离奸计,提出先灭韩国,后灭它国。为秦国统一作出了贡献,后来,由于与众臣的意见不和,被赵构陷害。
最终,他也被下狱,而在赵高的构陷之下,李斯也被迫承认谋反,结局便是“五刑加身”,腰斩而死,夷灭三族。
《史记》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四、宋康王宋偃妄国受到剥皮之刑。公元前四世纪,群雄争霸,战国七雄有一个小国叫宋国。宋国的地理位置可是大大的憋屈,它的东面是齐,西面是魏,北面是赵,南面是楚,全都是一等一的强国,而且境内既无高山,也无大川,完全无险可守。由此可见,它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又没有屏障,岂不是非常可怜。可是,当时的国王宋康王宋偃却动起了称霸的念头。
要知道,宋偃只是一个小诸侯国的国王,他上面还有那些大国和超级大国的国王,还有名义上仍然是天下老大周朝的皇帝。各国因此借机发挥,表示对宋国不满,以燕国为首,再加上秦、魏、韩、赵,组成五国联军,就杀过来了。宋国也真是不禁打,军队很快全军覆没,除了即墨和莒城两座边远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包括首都临淄,全部陷落。后来他就跑到其它国家避难,但是他那副盛气凌人,高高再上的嘴脸。使其它国家很是恼火。
宋偃向楚国求援,楚王派大将淖齿领兵相助。表面是相助,其实是想趁火打劫。宋偃见到淖齿,对他丝毫不屑一顾,淖齿很生气,又分析一下利害,知道了与其帮助宋国,还不如和燕国一起,把它瓜分了,更来的实惠。于是,淖齿将宋偃捉拿,悬挂在屋梁之上,活生生地剥皮抽筋。哀号了两天两夜,才算毙命。
五、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在厕所死去。汉高祖刘帮由于花心,结识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并把她娶为贵妃,原配夫人吕雉和刘帮同廿共苦,并帮助刘帮打下了江山。
由于戚夫人,很会撒娇卖萌,深得刘帮宠爱,时長伴其左右,后来为刘帮生下一子叫刘如意。
时光的流逝,吕雉年老色衰,逐渐在刘帮跟前失宠。而戚夫人为了座上皇后宝座,多次在刘帮耳旁吹枕头风,想让刘帮帮她的儿子登上太子位。后来,这事传到吕雉那里,吕雉就怀恨在心。
不久,汉高祖刘帮驾崩。吕雉的儿子刘盈继位。皇后吕雉就用计谋把她的儿子刘如意毒杀。戚夫人被吕雉砍去四肢,挖掉眼晴,灌铜入耳,割去舌头,制成人彘,扔到厕所痛苦而死。
历史上统治阶级对犯法的帝王将相,实施的各种酷刑,可谓种类繁多,残忍之极。让人唏嘘不已。然而,这终将会淡漠在历史的记忆中。留给人们的是对这段历史英雄人物的深深怀念!
我是读史静思,欢迎点赞留言关注我。
南锣鼓巷攻略?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历史文化背景
■南锣鼓巷:北京古都风貌中 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热夏季中一个少有的细雨霏霏的凉爽午后,我又一次来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纵跨炒豆、板厂两胡同的王府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的王府。是蒙古科尔沁旗人,1825年袭封科尔沁郡王,1855年晋封亲王。他能征善战,但在历史上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1859年在大沽海战中他督军奋战,大败英法联军。1863年后又受命剿捻,在山东、河南、安徽镇压捻军。1865年5月,率部在山东曹州与捻军激战中阵亡。死后,其子伯彦诺谟诂承袭亲王爵,因而这一带的老住户,还称这所府址为“伯王府”,伯王曾任御前大臣,做过光绪的“谙达”(老师),教光绪骑射。
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
民国后,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现在的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现在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
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进口不远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是,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陈宝国、陈道明、姜文、巩俐、……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这里原是靳云鹏旧宅。靳云鹏(1877-1951),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在云南任清军19镇总参议。后受袁世凯信任,任山东都督。1919年后任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靳云鹏买下这里后,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1921年年底,靳云鹏辞职后,长期在天津居住。上世纪60年代,院里仍有几处旧楼,当时作为办公楼和单身教师宿舍。又过去了40年,旧建筑已全部拆除,靳宅早已无迹可觅。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住在雨儿胡同,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
东棉花胡同对面路西是雨儿胡同,这里曾住过我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进胡同不远,路北13号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大门开着,左边是传达室,一位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照例问我找谁,我说明是想看看齐白石的故居。这位先生比老干部活动站的服务员和善,他说这是单位,照理是不能参观,不过你大老远的来了,就简单看看吧。
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边看,这位先生还边给我讲。他说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买下来,由齐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车胡同,所以,现在齐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车胡同。
■尊贵的帽儿胡同
出雨儿胡同,沿着南锣鼓巷,继续往北走。路西就是帽儿胡同。
在南边的几条胡同里,我看见过几拨背包旅行者,但人数不多,不像某些报道中所说。我想可能是这几天下雨,南锣鼓巷又在修路,路面凹凸不平,泥泞难行,阻止了旅行者的脚步。但刚拐进帽儿胡同,就发现自己错了。帽儿胡同里人群熙攘,热闹非凡。胡同边停着数十辆“胡同游”三轮车,一拨拨的外国游客或是围着导游听讲解,或是跟着小旗子在游览观看,摄像拍照,个个神情专注,兴趣盎然。
■可园: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
路北7号至15号(单号)院,原是一组大建筑群,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五院并联,占地达11000平方米。文煜是清满洲正蓝旗人,曾历任四川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光绪10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精心修筑了自己的住宅和花园。花园落成于1861年,名“可园”,约占地4亩,虽然不很大,但疏朗有致,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
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对外开放。好几个人围在院门前议论:恭王府花园都开放好几年了,可园何时才能对外开放,让大家欣赏一下其“庐山真面目”。
这座宅院也是几易其主,历经沧桑。北洋政府时,袁世凯死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由南京来北京就任时买下了这座宅院。日本占领北平时,冯家将这所房屋卖给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9至11号院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后来又改做招待所和单位宿舍。虽几经变化,但这片住宅始终保存尚好,总体格局没有大的改动。
■路北35号、37号院,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再往西走,路北35号、37号院,是郭博勒氏的家。说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点说,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11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婉容的父亲荣源,由于女儿“册后”,后父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这所府邸又成为承恩公府,更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规格。比如将原来一间的院门,改为三间的府门,内外影壁、左右屏门都重新修建。
现在看到的房子,三间府门,已经砌墙变为三间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间南房的后檐墙,开了两个门,成为现在的35号、37号。
从一些资料上看,再往西45号,是清提督衙门。我满怀兴趣往前走,可再没有看到什么像衙门的建筑。突然看到45号的门牌,里面却是一片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的六层宿舍楼,临街竟有一栋高达十多层。我心里一凉,这可能是这一街区唯一的一座高层建筑,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音。
特别应该提到,我国的文物专家和清史专家,被称为文物界“国宝”的朱家溍先生,在帽儿胡同13、15号,35、37号和炒豆胡同71号院都住过,对这些府邸都有过详细的描述。幼年他住在13号、15号院时,还亲眼看到过“后邸”的修缮、改建。朱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他对北京的史地、文物、民俗等,都有极为深入的研究。他于2003年9月29日逝世,确实是我国学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秦老胡同和黑芝麻胡同中的几座宅院
出了帽儿胡同再往北,路东是秦老胡同。
秦老胡同35号,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是很大,但十分精致。他的书房前有一小花园,名绮园。园内有叠石假山、游廊池榭,还有一个船形敞轩,虽小巧却意境深邃,颇有江南园林的意境。站在大门前,仅门楼上的砖雕,已让我赞叹不已,雕工极为精美,保存又十分完好,真是不可多得的砖雕珍品。
出了秦老胡同往北,西边是黑芝麻胡同。进了胡同,雨突然大了,我快步走到13号,躲进门洞避雨。门在高高的台阶上,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对面是高大的影壁。门洞里有两个男孩在玩球。我问他们:“你们住这里吗?”“是啊。”“这院子大吗?”“可大了!”“你们知道这里过去住过什么大人物吗?”他们摇头说:“没听说过。”几句话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我告诉他们这里是清末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奎俊的府邸,他们很感兴趣。我说:“我能进去看看吗?咱们边走边聊。”男孩们热情地带我走进了院子。
院内虽搭建了一些小屋,但大体格局还看得出来。共五进院落,都比较完好。我本想照几张相片,但无奈雨太大了。我辞别了热情的孩子,再回门洞避雨。我想下次来一定多照几张,但下次还能遇到这么可爱的孩子吗,还会让我再次进去吗?
我寻访的府邸,都在两边的胡同里,南锣鼓巷就没有吗?当时的宅院都坐北朝南,所以多在东西向胡同里,而且大宅门都在胡同北面。但南锣鼓巷,也不是完全没有。南锣鼓巷59号就有一座,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明末降清将领洪承畴的府邸。洪府当时很大,沙井胡同与黑芝麻胡同之间的大部分院落,都属于洪宅,一直到方砖厂东口。现在这里仍住有姓洪的人家,不知是否洪承畴的后代?
■茅盾故居与蒋介石行辕
与黑芝麻胡同相对,东面是后圆恩寺胡同。进胡同不远,13号即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今年7月恰是茅盾诞辰110周年,故居经过整修重新开放。我进入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
出了茅盾故居再往东走,隔不多几个门,看到一个很大的院落,是圆恩寺胡同7号。这里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的府邸,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既有四合院,又有西洋楼房,还有很大的花园。园中有西式拱形圆亭、喷泉,又有来自圆明园的刻石,同样是中西合璧。这所宅子也是几易其主,民国时曾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现在是友好宾馆。
■名扬中外的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说他名扬中外,是因为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
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他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菊儿胡同东口,现在的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原是清代直隶总督荣禄的宅邸
菊儿胡同东口,现在的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原宅很大,分为三部分,西部是西式楼房,中为花园,东部为五进的中式四合院。此宅,解放后一部分曾作为阿富汗大使馆,后又被划为几部分,改为职工宿舍,格局已被破坏,保护状况较差。
【南锣鼓巷酒吧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值得一提的是,南锣鼓巷的每家酒吧都免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酒吧价位普遍偏低,店家还提供各种精美的小吃,西式的、中式的都有,老板和服务员都很随和,很有一种家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