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楚国枭雄,刘裕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有些人呢,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命。
刘裕,恰巧就是这种人,与之相反,他的童年却穷苦至极。
因为家境贫寒,他的父亲竟然想过要将刘裕遗弃,幸亏姨母慈悲,历尽艰难将刘裕抚养成人。
刘裕年长后,恰逢时局动荡,权臣桓温当国,东晋逐渐突显衰败之势,而成年后的刘裕身为北府军下属的养马官,即“司马”一职,起初始终默默无闻。
《魏书·刘裕传》: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卖履为业。意气楚剌,仅识文字,樗蒲倾产,为时贱薄。《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但很快,刘裕迎来了一生中第一个大机遇,请注意,这是第一个,因为刘裕真正开挂的人生,此刻才刚刚开始。
由于五斗米道道士孙恩在东南一带起兵造反,晋安帝派遣大将刘牢之前去镇压,而正在养马的刘裕,则因为才能出众,颇得将军孙终的赏识。
恰巧刘牢之率军平叛,正是用人之际,孙终便顺水推舟,将刘裕举荐给刘牢之,任参军一职,随大军前去平定叛乱。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晋隆安三年十一月,祆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此处的“帝”,说的正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即当时担任司马的刘裕),命与数十人觇贼。此后,在首次领兵外出侦察时,刘裕遇到敌方数千兵马的围困,所率人马半数战死,而刘裕杀的双眼通红,刀刃翻卷,却仍旧在浴血死战,随从皆大受鼓舞,于是这一小队人马,竟然在数千人的围困中迟迟不倒。
很快,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率领援军赶到,将起义军杀退,见到刘裕的时候,刘敬轩看着浑身带血,甚至手中战刀几乎断裂的刘裕,心中极为敬佩。
而刘裕顾不得休息,骑了战马,紧接着前去追捕逃兵,更接连率军斩杀俘虏逃兵千余人,乃至一路杀进山阴城,竟然将孙恩一众逼退出海。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帝(刘裕)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疑帝(刘裕)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遂平山阴,恩遁入海。刘裕凭此一战成名,迅速跻身大将之列。
很快,刘裕又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大机遇。
来年五月,即隆安四年的春天,孙恩从海上休养生息,再次杀回会稽,斩杀守城大将谢琰,宣布第二次起兵造反,半年后,刘裕第二次领兵平乱,竟再次将孙恩杀的片甲不留,直至将其击退于浙江浃口一带。
此后将近一年时间里,刘裕同孙恩前后交手十余次,几乎每战必胜,且以少胜多。
凡战,刘裕必身先士卒,勇猛在前,手下军心凝结如铁,治军严明,深得朝中与百姓信服,直到元兴元年的三月,孙恩残部被刘裕大军追击至临海郡,面对仿佛一生无法战胜的刘裕,以及临海郡守辛昺(bǐng)的围困,孙恩最终含恨,跳海自杀。
此后,积累赫赫军功的刘裕,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大机遇:
由于孙恩长达十余年的起义,致使东晋内部的门阀士族受到猛烈冲击,具体表现为权力失衡,内部分裂初现端倪,门阀士族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日渐衰弱,更因连年混战,致使国防空虚,手握重兵的权臣桓玄看准时机,密谋篡位。
此时前将军刘牢之再度领兵前去平叛,然而在刘牢之大军抵达溧州后,却遭遇桓玄大军的伏击,刘牢之心知不敌,便有意派出儿子刘敬宣前去求和,但遭到刘裕坚决反对,刘牢之执意求和,未予采纳刘裕的反对意见,谁知桓玄连夜攻下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所驻之地,这司马元显即是刘牢之的顶头上司,桓玄杀了司马元显,携兵符收回刘牢之的兵权,后者望风而逃,在逃亡途中自缢身死。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元兴元年,荆州刺史桓玄举兵东下,骠骑将军司马元显遣牢之拒之,帝(刘裕)又参其军事。(桓玄)玄至,帝(刘裕请求刘牢之出兵迎战)请击之,牢之不许,乃遣子敬宣(刘牢之儿子刘敬宣)诣玄请和。帝(刘裕反对)与东海何无忌并固谏,(刘牢之)不从。(桓玄攻克建邺城)玄克建邺,(将刘裕取代刘牢之,任其为会稽内史)以牢之为会稽内史。此时刘裕也算没了上级,眼见大势已去,颇具长远眼光的刘裕,决定暂时投靠桓玄,再做打算,而桓玄早前便在军中听闻刘裕大名,再加上刘裕本身因为数次军功所积累的声望,所以他的投靠,令桓玄喜出望外,便任命刘裕为中兵参军,辅佐在侧。
所谓刘裕的第三次大机遇,正是选择正确了阵营,当时的桓玄势力如日中天,东晋内部已无兵力可挡,如不投靠桓玄,刘裕势必被其所杀。
元兴二年,之前和孙恩一起举兵造反的卢循,也就是孙恩的妹夫,再次聚集兵马,意图谋反,桓玄便派出刘裕前去平叛,很快刘裕便大获全胜,斩杀卢循麾下大帅张士道,迫使卢循向南逃亡,因此战大获全胜,独揽战功的刘裕被加封为彭城内史,在桓玄内部可谓风头无两。
但刘裕并非一心想要寄人篱下,尤其桓玄是篡位夺权,名义上并不正当,因此刘裕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直到桓玄对东晋军队主力——北府兵,进行瓦解大清洗,致使大批旧将被杀,其余残部,则与刘裕在暗中联络,与密谋扳倒桓玄。
于此,刘裕迎来了人生中第四次大机遇:
元兴三年春节后,刘裕见时机已到,借打猎之名,在京口聚集北府兵残余部众数千人,借机起事,剑指桓玄,随后便杀死了京口驻将,也是身为桓玄叔弟的桓修。
此时此刻,篡位东晋的桓玄才认清了刘裕的真面目,他这怎是简单的雄才大将?!
分明是想自立为王!
然而意识到刘裕真正的野心之后,桓玄为时已晚,他先是派出麾下两员大将,吴甫之与皇甫敷,但刘裕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先杀吴甫之,再杀皇甫敷。
接连损失两员大将的桓玄,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危机,而这个危机,正是曾经自己寄予厚望的刘裕。
一个月后,刘裕便率军攻至桓玄驻扎于覆舟山的守军,不过数日便攻克,大势已去的桓玄,面对势如破竹的刘裕,只得落荒而逃。
于此,刘裕又迎来了人生中第五次大机遇:
因起兵抗击桓玄有功,刘裕获扬州刺史王谧等重臣极力推举,先后出任使持节、总领扬州,徐州、兖州等八州军事,不久又被任命为总百官行事。
当年那个险些因家境贫寒而被生父遗弃的刘裕,彻底成长为东晋末年权倾朝野的执牛耳者!
人生,就是如此的充满戏剧性。
东晋末年之混乱,便因连续多年战火,致使百官懈怠,桓玄此前篡位时,即使有心整治,却也收效甚微,然而刘裕统领大权后,只用了三天时间,便使百官严明法纪,人人尽忠职守,朝堂上下,一扫往日颓废风气,重回肃穆。
不久,被篡位的晋安帝复位于江陵,改年号为“义熙”,刘裕则率军追击桓玄残部,然而刚到六月桓玄卷土重来,麾下将军桓振攻陷江陵,晋安帝被俘,第二年春天,即义熙二年的三月,刘裕再次将被俘的晋安帝救出,此时天下人尽皆知刘裕之名,接连数次平反,又二次救主,匡扶社稷,威名大振。
《晋书.姚兴传》:刘裕拔萃起微,匡辅晋室,吾何惜数郡而不成其美乎。此后十数年时间,刘裕始终南征北战,先后收复荆州等地,致使割据长达十数年的南方再次一统,局势重回稳定。
此时的刘裕更独享殊荣,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意思分别为,可佩戴宝剑进入皇宫,不必疾步而行,皇帝召见刘裕,赞礼官不必呼其姓名,只宣读其官职即可,此三样特权,乃晋朝时期位极人臣的独有象征,由此可见刘裕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再往后,已是太尉,执掌最高军权的刘裕灭后秦,定长安,再到义熙十四年,刘裕因军功着实显赫,先后受封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等朝中要职,乃至于到最后封无可封,特许其以十州建立“宋国”,封宋公,授予其晋朝对大臣的最高礼遇——九锡之礼,即九种最高礼器,这是除皇权外,一代权臣的最高象征。
此时刘裕的威望已达到从军以来的最顶点,麾下将士无不支持其废黜晋安帝,自立登基,可以说此时此刻的刘裕,已经得到了除皇帝宝座以外几乎所有的权力,乃至于在整个东晋,他可以公然违抗王命,而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晋安帝虽有皇帝之名,却再无皇帝之权。
刘裕心知此刻登基正宜,但他想以晋安帝死后,另立傀儡皇帝,再让位于他的方式,避免自己留下篡权之名,可惜当时的晋安帝身体康健,短期内根本不可能驾崩,刘裕对此心急之下,便派遣王韶之秘密缢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随之另立司马德文为帝,号为晋恭帝,改年号为元熙(304年)。
同年,刘裕进爵“宋王”,追授十郡,既然司马德文是自己亲手送上台的傀儡皇帝,刘裕可谓垂帘听政,先后为自己追加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多项特权,如代表皇权的冠冕——十二旒冕。
再比如享有天子旌旗,即本应用来象征皇权的旗帜,由刘裕这个宋王享有,基本也宣告着刘裕的篡位大计缓缓拉开帷幕。
等到第二年,即元熙二年六月,于丁卯日,万事俱备的刘裕,废黜傀儡皇帝晋恭帝,代晋登基,东晋宣告灭亡,刘裕即位后,改国号为“宋”,称“宋武帝”,改年后为“永初”。
称帝以后的刘裕,吸取了整个东晋末年的失败经验,尤其是他亲眼见证了门阀士族如何祸乱朝纲,如名臣之后桓玄挟持晋安帝,刘裕可谓从始至终亲身经历,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不严加整治豪门世族,将会带来无法避免的大灾难,因此他即位后,首要推举的措施,便是削弱各大豪族的势力与权力,集权中央,成功阻扼了门阀士族的再次发展。
政务上,他实施“土断”。
因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大肆兼并百姓土地,致使民间怨声载道,而东晋皇族对此不问不顾,放任豪强兼并,出身于寒门最底层的刘裕亲身感受过民怨,因此他决定从源头上解决兼并问题,削夺豪门土地,分济于贫苦百姓,致使民心皆安。
为确保豪门不会暗中吞并地产,刘裕甚至指派专人前往四方巡视,一经发现私自并吞土地的豪门世族,便直接依规严惩。
《宋书·武帝本纪》: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于是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由此大大缓和了自东晋时期遗留下来的阶级矛盾,使门阀士族被大大削弱,最主要的,则是减轻了因常年战乱而不得聊生的百姓负担,此前因混战而失去的朝廷威信,也得以重新构建。
此外,对于整个南朝刘宋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刘裕的土断,日后门阀势必会东山再起,而刘裕正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豪门霸地的复杂难题。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其二,刘裕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由于年少时期亲眼所见京口百姓受官吏欺压,刘裕尤其厌恶昏庸无道的官员,为肃清朝中贪污腐败,他下令处死了一众士族,或有之前东晋皇族背景的朝中官员,甚至提出,但凡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者,轻则严惩,重则斩立决。
《宋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其三,重用寒门。
此前东晋时,门阀士族在朝中根深蒂固,东晋朝廷无论是选拔官员,还是任用人才,皆首先考虑士族子弟,致使门第成风,更进一步,有众多无才无德之人滥竽充数,而这也正是导致东晋内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刘裕即位后,便取消此前的选拔官员制度,而是重用寒门出身,不带任何朝中裙带关系,真正具备才学之人,如刘裕此前南征北战时留守建康城有功的刘穆之,再比如跟随刘裕灭后秦屡立军功的檀道济,皆是寒门出身。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先是,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帝乃表申明旧例,策试之。其四,减轻赋税。
但凡历史上的明君,几乎都会实施这一举措,来减轻人民负担,刘裕自然也不例外,他在位时,曾连续多次减免税赋,更严禁地方滥征税役,凡是州、郡、县等官吏假借官府之名,私占屯田园地者,一律废黜。且最令人拍手称赞的举措,还在于凡是官府需要采集的物资,如果从地方百姓手中购买,一律按照市场原价,一分不少的给钱,如若发现有私自压价,或不按原价付款者,轻则依规严办,重则免官发落。
《宋书·武帝纪中》:帝至江陵下诏: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州郡县屯田池塞,诸非军国所资,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其五,重视教育。
由于东晋时期门阀阶层奢靡成风,对于教育甚至一度轻视,而上层架构与资源又全部掌握在世族手中,导致社会发展缓慢,教育低下,刘裕虽然年少便入伍,且大字不识一个,但对于教育,他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视。
于是在永初三年下诏,勒令全国范围内,重点发展教育,大力选备有才学的儒士,弘扬国学,引咎古人学典,加以教授,从而使得刘宋早期的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整体的文化程度比之东晋时期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不要小瞧了教育,正所谓教育乃立国之本,若一个国家的百姓全是目不识丁之辈,那么经济与国力的发展势必将会受到阻碍。
其六,刘裕在登基后,最为人称道的一点,还有对于古籍的保护作出了不可否认的巨大贡献。
此前由于连年战火,导致晋朝各地的古籍遗失严重,刘裕即位后,便命专人组成搜寻队伍,前往各地找回遗落民间的宝贵古籍,致使众多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咱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一些有关南朝刘松或者是前后时期的古籍,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当时刘裕的保护之举,所以对于精神文明的传承,刘裕的确是功不可没。
军事上,刘裕开创了东晋末年时的水军。
众所周知,在古代战场上,很长一段时间水军并不受兵家重视,原因是古人以战马为根本,自古到今以陆战居多,然而戎马一生的刘裕,率先大胆的发展水军,以“陆兵为先,水军为辅”的方式,增加水军的后援能力,在此后的征战岁月中,刘裕这一独具开创性的战术思想,得到了全方位的实践,由于水军的特殊机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采取强力有效的远攻,与陆兵,骑兵协同作战,发挥出难以比拟的作战优势,与此同时刘裕改进沿用于古人的兵法,对“弧形方阵”做出了全面革新,而这其中,他所创立的水军协同作战,可谓发挥出巨大的战术效果,这在整个中华军事发展史上,可谓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巨大贡献,甚至因其开创性,而被史学家称为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其二,治军严明,乐善好施。
刘裕既然是从军队最基层,一路凭借赫赫军功建立起的刘宋,所以他对于军队的把控,有着常人非比一般的视野和格局,所以在治军方面,刘裕比东晋时期任何一位掌兵者都要严苛,但与此同时,刘裕更对麾下将士的情绪深有体会,于是将北伐后秦所获的战利品,尽数分于士卒,犒赏浴血奋战的三军将士,甚至将宁州刺史敬献的珍贵琥珀捣碎成药粉,分于受伤的将士敷用,此举得到了全军上下的一致拥戴,他更主张“择才用将“,不论出身,不论名号,但凡德才兼备,一经发掘,便会加以重用。
《宋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捣碎分付诸将。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谏,即时遣出。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台既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银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内外奉禁,莫不节俭。其三,两次北伐,大获全胜。
刘宋成立初期,除去刘裕在东晋末年完成了南方地区的统一,北方地区则仍处于混战时局,于是刘裕第一次北伐,先后收复淮北以北等关中要地,并光复长安。
第二次北伐,则先后灭掉南燕与后秦等国,基本完成了北方一统,成为自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强盛无人能及的最强王朝。
纵观刘裕的一生,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传奇。
他几乎未尝多少败仗,从青年时期加入行伍,再到最后登临帝位,完美展现了一介寒门士子的彪悍人生,虽然其在东晋末年篡位这一点,并不是如他一生的功绩那般完全光彩,但他的本意也是顺应天下大势,东晋皇朝内外腐败严重,黎民百姓整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尤其当他即位后,做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就足以说明刘裕登基称帝,的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往后千年,不断有帝王为之称颂,丰功伟业,见诸古籍,留于史册,乃至于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当属实至名归。
——————
参考文献:
·《魏书·刘裕传》: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卖履为业。意气楚剌,仅识文字,樗蒲倾产,为时贱薄。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
——————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晋隆安三年十一月,祆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
(此处的“帝”,说的正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即当时担任司马的刘裕)
——————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帝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
·《晋书.姚兴传》:刘裕拔萃起微,匡辅晋室,吾何惜数郡而不成其美乎。
——————
·《宋书·武帝本纪》: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于是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
——————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
——————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先是,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帝乃表申明旧例,策试之。
——————
·《宋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捣碎分付诸将。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谏,即时遣出。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宋台既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银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内外奉禁,莫不节俭。
——————
《宋书·武帝纪中》:帝至江陵下诏: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州郡县屯田池塞,诸非军国所资,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
——————
《宋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
周桓王伐郑之战为何会大败?
公元707年,在今天河北长葛市以北的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
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交战双方的身份。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一方是当时非常强大的郑国,另一方则是周王室统领的军队。
照理来说,当一个诸侯向王室发起挑战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政权即将要覆灭的时候了。但有趣的是,这场战争,从头到尾打得都很诡异。作为诸侯的郑国,虽然打败了王室,但却没能取而代之,反倒是开启了一个群雄混战的时代。
那么,这场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周王室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当时作为诸侯国的郑国,要和周天子打仗呢?为什么战后明明是郑国取得了胜利,郑国却依然还要自称臣子,而无法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当时的周王室,已经持续衰落,整体实力已经连一个大型的诸侯国,都比不上了,所以才打不过郑国,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有关这场战争的历史,我们还得从西周灭亡的时候说起。
话说在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在位时期,西周逐渐衰落。这种衰落,倒并不完全是因为周幽王的错误。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虽然确实不算什么明君,但也绝对不像民间传说当中那样,为了搏美人一笑,便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历史的真相是,周朝和其他朝代没多大不同,都是前几位皇帝不断努力,国家逐渐达到了巅峰期。但是接下来,受制于分封制的约束,其他诸侯国越来越强大,而这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就势必要威胁到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如此一来,周王室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只能不断对外征战,以武力来震慑那些诸侯国。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周王室后期不得不常年作战。光是对外战争这一块,就已经对周王室形成了巨大的负担。
所以,经过连续数代的发展之后,到了周幽王这一代,周王室已经被拖累得非常虚弱。最重要的是,之前几代周天子主持的战争,基本上除了震慑作用之外,并没有给周王室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好处,这就导致周幽王接手的周朝,基本上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突发事件,彻底引爆了所有问题。
这个突发事件,其实不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而是周幽王想要换王后和太子。
周幽王原本有一位王后,太子也是王后的儿子。但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周幽王打算废掉太子,同时废掉王后。在民间传说当中,周幽王这么做,是因为宠爱那位美人褒姒。但在正史上,这件事其实非常复杂,再加上年代太过久远,史料匮乏,直到今天大家也没完全搞清楚。
总之,到了最后,周幽王确实把那位可怜的王后给废了。而这位王后被废之后,自然就要回自己的娘家,偏偏往后的娘家又非常强大。王后的父亲,是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申国的国君。这位申国国君,一听说自己女儿被废,外孙也不再是周朝太子,立马就不干了。
所以,在这之后,申国联合一些小国,又拉上了西边的犬戎,直接攻破了西周的都城,干掉了周幽王。而西周都城被攻破之后,犬戎更是狠狠洗劫了一番,并且点燃了一把大火,彻底焚毁了西周的都城。
申国的这个行为,如果从西周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以下犯上。但问题是,当时申国打出来的旗帜也没毛病。人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支持西周的太子,也就是申国国君的外孙做天子,并不是想要由申国取而代之。虽然事情就是这样的事情,但经过这样一番包装之后,申国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忠臣。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场变故之后,西周算是彻底毁了。在这之后,那位申国国君的外孙,在申国和其他诸侯国的支持下,顺利登基,这就是周平王,只是因为旧的都城已经被焚毁,再回去重建成本反倒更高。所以在这之后,这位周平王干脆把都城迁到了洛邑,这就是平王东迁。
从这时候开始,往后的周朝,就叫做东周了。
对于周王室来说,所谓的平王东迁,只不过是把国家首都换了个地方而已。那为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会成为两个时代的交错点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周幽王时代,周王室虽然逐渐衰弱,但好歹还算是天下共主,而且军事实力也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强的,没有之一。但是,到了周平王时代,连周平王本身,都是人家申国和其他几个诸侯国拥立上去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诸侯国会不会顺手捞点油水?迁都之后的周平王,想要重新恢复西周鼎盛时期的军队规模,当真那么容易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到了周平王时代以后,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已经无法再压制整个天下了。而当王室无法压制天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诸侯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距离天下大乱自然也就不远了。
更要命的是,在平王东迁的同时,很多原本支持周幽王的诸侯国和势力,开始支持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在西周首都附近再立新国,同样自称天子。因为这地方当时称之为‘携地’,所以这位王就被称之为周携王。
相比周平王,周携王这边的支持力量没那么多,但却同样有一部分力量支持。如此一来,周王室就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连周王室内部都无法统一声音,无法一致对外。那周王室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变得更低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平王和周携王这哥儿俩,谁也奈何不了谁,毕竟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双方是真正的亲兄弟。而且双方背后,都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没办法很快消灭对方。所以,直到周平王登基二十年之后,因为晋国支持周平王,帮周平王出兵,周平王才算真正灭掉了周携王,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但是,长达二十年的两王对立,对于周王室的损害,无疑是极为恐怖的。在这二十年当中,很多我们熟悉的诸侯国彻底做大,比如秦国、燕国、齐国等国家,就是趁着这个混乱的节点,兼并了周围其他几个诸侯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彻底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这二十年,无疑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时间段。
如果说,二十年之前,西周刚刚覆灭的时候,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还仅仅只是无法压制天下,导致天下开始逐渐混乱。那么经过这二十年之后,其他几个诸侯国,已经逐渐后来居上。
到了这个时候,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周王室。所以,此时的周王室,别说是想着弹压天下,就算保证自己天下第一强的宝座,都有些困难了。
就是在这种困境当中,周平王灭了周携王之后,又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里,周平王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却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大势。等到这三十年结束后,已经有不止一个诸侯国,实力远超周王室了。
这就麻烦了。
要知道,以往周天子能够坐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靠着王室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如今,王室本身的力量,已经极为弱小,那这个天下共主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答案是,坐不稳,但依然可以做。
因为当时的局面是,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那些诸侯国虽然逐渐强大了起来,但在名义上还是臣子。最重要的是,这些诸侯国当中,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能够真正做到力压群雄,能够直接横推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
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能够胜过周王室和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马上就可以改朝换代。但遗憾的是,此后数百年里,直到秦昭襄王打赢长平之战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点。就算是秦国,只要敢对周王室下手,马上就会给其他诸侯国联手进攻的理由,一样会觉得很麻烦。
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此后很多年里,周王室逐渐成了一个类似吉祥物性质的存在。
周平王一生在位五十多年,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王室衰落,也算是死不瞑目了。而周平王去世之后,因为其嫡长子去世比较早,所以就只能由他的孙子即位,这就是周桓王。
而周桓王上位之后,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自然也是心有不甘。周桓王也不愿意看到,周王室就此衰落下去,还想带领周王室再度复兴,做一位中兴之主。但问题是,想要带领周王室再度崛起,首先需要摆脱其他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控制,恢复强大的军力。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事情。
要知道,周王室原本是天下共主,本应该是控制其他诸侯国的存在。但因为之前平王东迁以及灭掉携王的时候,周王室都是由其他诸侯国支持才得以成功。所以,此时的周王室,被诸侯国渗透得极为严重。
在这其中,对周王室影响最大的,就是郑国。
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说起来还真是不远。简单来说,郑国初代国君,是周平王爷爷的弟弟。而到了周平王后期以及周恒王时代,当时在位的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国君的孙子。
简单来说,郑庄公的爷爷,是周桓王太爷爷的弟弟。如果从辈分上来说,周桓王还得叫郑庄公一声堂叔。
就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关系,在整个周平王时代,郑国一直鼎力支持周王室。因为对于郑国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而且还不算太偏。如果王室主脉衰落了,那对于郑国来说,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当年郑国初代国君郑桓公,就和周幽王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当中;第二代国君郑武公,便曾经率军帮周平王迁都洛阳。
而到了第三代的郑庄公时代,郑庄公本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再加上郑国确实也很有实力,所以干脆就被周平王拜为卿士。类比后世的话,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是周朝的丞相,大权在握。
周平王重用郑庄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郑国的强大。打算借助郑国的国力,完成对周王室的复兴。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掌权之后,非但没有帮助周王室复兴,反倒是开始以权谋私,借助周王室的力量,反过来帮郑国变得更加强大。
最开始的时候,周平王倒也没太多怨言,只是想着大家都是姬家子孙,郑国的强大,对于周王室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但时间长了之后,周平王却发现,郑庄公似乎完全没把周王室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只是在帮自己谋福利。
既然这样,那周王室为什么还要用郑庄公,来挖自家的墙角呢?难道是嫌周王室没落得还不够快?
不过,要说直接把郑庄公免职,好像也不太行。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等于是彻底撕破脸了。当时在姬家的这些诸侯国里面,就数郑国血脉最近,而且国力也强。要是连郑国都不支持王室,那王室只会没落得更快。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当时的周平王,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干脆再请一位卿士,分享郑庄公手里的权力。这样一来,王室不用和郑庄公撕破脸,同时也能逐渐收回郑庄公手里的权力。而且,有了竞争者之后,郑庄公说不定还得支持王室,贡献更多的力量。
但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比想象的做得更绝。得知此事之后,直接翻脸,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于郑庄公的翻脸,周平王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周平王虽然讨厌郑庄公挖王室墙角,但也不得不依仗郑国的力量,生怕郑庄公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就此回国,周王室也就此失去了郑国的支持。
所以,在这之后,周平王只能稍微低头,表示没有这样的事情。为了重新赢得郑庄公的信任,周平王还不得不把太子派去郑国做人质,再让郑国太子也来周王室做人质,通过双方交换人质的方式,以此来巩固双方关系。
不得不说,堂堂天子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窝囊的了。
再之后,因为郑庄公的手腕确实比较高,所以周平王也没能再找到机会,除掉郑庄公的权柄。反倒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最终周平王先被郑庄公给熬没了。
而周平王去世之后,那位之前一直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也得以回到洛阳准备即位。但大概是因为太过悲伤,这位太子给自己老爹办葬礼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给送走了。而这位尚未即位的太子去世后,自然就只能由他的儿子即位了,这也就是周桓王。
以上这些,就是周桓王即位之初,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周王室忌惮郑庄公的强大,但同时也不得不依靠郑国的力量,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不管是用还是不用,对周王室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坏处。
如果是周平王在位的时候,肯定会尽可能地用更温和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年轻气盛的周桓王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此时的周桓王,刚刚即位,正想大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抱负。再加上之前他爹的死,其实也和在郑国做人质有点关系。所以从私人角度来说,周桓王对郑庄公也有一些怨恨。
既然如此,那周桓王的削权手段,就注定不可能太过温和了。
所以,周桓王即位之后,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来洛阳,和郑庄公一样担任卿士。虢国和郑国差不多,都是姬家人的封国。只不过相比之下,虢国的血脉要远一点。虢国的初代国君,是当年那位周文王的弟弟。所以到了周桓王这一代,双方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很远了。
而郑庄公这边,得知此事之后,反应更是非常激烈。郑庄公当即下令,派军队进入周王室的封地境内,割了周王室封地里的麦子。
郑庄公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试探周王室的底线。要知道,周桓王那个时代,和今天可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换做今天,割了人家的麦子,最多算偷盗。如果数量少的话,说不定连刑事案件都不算。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粮食比什么都贵重。郑庄公的这个举动,等于是在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果周王室再次低头,郑庄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大权。而如果周王室反应过于激烈,郑国也可以见招拆招,不会落于下风。
经过这次割麦事件之后,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越发紧张起来。周桓王也没有低头,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担任了卿士,分了郑庄公的权力。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周桓王不断削除郑庄公的权力,到了八年之后,干脆直接免除了郑庄公的卿士官职。
这下,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要知道,之前双方关系虽然紧张,但只要郑庄公还有卿士这个头衔,双方就还有缓和的余地。可如今,既然连这个头衔都拿走了,周桓王等于是彻底扫了郑庄公的面子。如此一来,郑庄公自然也不得不给予反击了。
所以,在这之后,郑庄公直接宣称,就此拒绝朝觐周桓王。
在当时那个时代,郑庄公的这个举动,几乎和彻底独立差不多,就差宣称不承认周桓王的天子之位了。以往的很多年里,好像只有楚国这样位于偏远地区的国家,仗着距离比较远,周王室的军队过不去,才敢这么搞。但如今,郑国这么搞了之后,整个中原的目光,瞬间就投向了这里。
如果周桓王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拒绝来朝觐周天子。要是那样的话,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就彻底没了。而且,整个还是王室近支,要是郑国都反了,以后还有谁会听周天子的话呢?
于是,在郑庄公宣布拒绝朝觐之后,周桓王也不示弱,直接下令,出动王室精锐,并且下令让陈国、蔡国和卫国同时出兵,前来助阵,帮助周王室一起征讨郑国。
这三国出兵的诸侯国,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国家,好像只是小国而已。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三个国家,绝对是真正的大国。
陈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文王心腹大臣的儿子;蔡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的初代国君,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可以说,这三个国家,已经是当时周王室所有铁杆支持者当中,最强的三个诸侯国了。
简单来说,周桓王这次出兵,几乎已经是出动的全部的家底,而且还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但如此一来,周桓王也就彻底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一旦这场仗打输了,那周王室以后就彻底完了。
随着周桓王出兵,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彻底爆发了。
而郑国这边,得知周王室正式出兵之后,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出全部家底,打算和周王室来一场主力决战。而双方交战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长葛市地区。这地方在当时叫做繻葛,所以后世才将这场战争称之为繻葛之战。
至于接下来双方交战的过程,其实反倒没多少值得说的了。
郑国这边,虽然只是一个诸侯国,但实力却很强大。而且,因为指挥权都在郑庄公手里,所以可以团结一致对敌。反观周朝那边,虽然带来了三个小弟,但蔡国和卫国军队,战斗力偏弱,唯一一个强一些的陈国,当时国内还在内乱。
所以,郑庄公当即决定,先在战场上解决三个诸侯国的军队,给周王室的军队造成混乱。然后借着混乱,直接正面击溃周王室的主力。
开战之后,就如同郑庄公预料的一样,三个诸侯国的军队,面对郑国军队的进攻时,首先溃败。然后,这种混乱导致周王室的精锐自乱阵脚。郑国军队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突袭周王室主力军队,先是以战车为主,冲破周王室军队的阵型,然后步兵压上,对混乱的周王室军队进行屠杀。
乱战之中,郑国军队的箭矢,还射中了周桓王。虽然没能直接杀了周桓王,但却导致周王室的军队军心大乱,然后彻底崩溃了。
照理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郑庄公其实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直接灭了周桓王,将其取而代之。但实际上,在得知周桓王中箭之后,郑庄公反倒比谁都害怕。
因为一旦周桓王身死,郑庄公就要背上‘杀死天子’的恶名。到那个时候,其他诸侯国绝对会组成联军,一起讨伐郑国。他们未必真的是想帮周天子报仇,但却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击败郑国,瓜分郑国的领土。
所以,在此之后,郑庄公连忙下令,停止进攻,还派人去慰问了一下周桓王。得知周桓王只是轻伤之后,郑庄公这才松了一口气,并且表示愿意和周王室修复关系。而周桓王也借这个台阶,借坡下驴,表示这都是一场误会,就此撤兵了。
就这样,随着周桓王撤兵,繻葛之战也就结束了。
其实如果单从战争角度来看,繻葛之战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大。参战双方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就不到五万人。和后来战国时期动辄上百万人的大混战相比,规模实在小的可怜。
但问题是,这场战争,对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影响可就太大了,远比后世那些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混战,影响更大。
因为这一战之后,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就算是周王室内部,也不太团结。而且,郑国本身其实也不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周王室已经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却仍是连一个郑国都打不过。那其他更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还要听周王室的话呢?
所以,此战之后,周王室颜面扫地。而且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也陆续开始拒绝前来朝觐周天子。在这之后,周王室就彻底成了一个吉祥物性质的东西。大家虽然因为他的名头,不会去进攻他。但周王室本身,想要再影响和控制其他诸侯国,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这场规模并不算特别大的繻葛之战,本质上其实是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这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历史意义。
正史都有哪些有趣的记载?
01
南北朝时期的何尚之与颜延之从小时候关系就很好。两个人长得都挺矮,何尚之经常称颜延之为猿儿,而颜延之就叫何尚之为猴儿。
有一次,二人同去太子西池游玩,在路上,颜延之问路人:“我们两个谁像猴子呀?”
路人指着何尚之说,他比较像猴子。
听了这话,颜延之得意得露齿大笑。路人看了说:“他像猴子,而您是真猴子啊。”
尚之爱尚文艺,老而不休。与太常颜延之少相好狎,二人并短小,尚之常谓延之为猿,延之目尚之为猴。同游太子西池,延之问路人云“吾二人谁似猴?”路人指尚之为似。延之喜笑,路人曰“彼似猴耳,君乃真猴”。
——《南史·何尚之传》
02三国时,蜀国天旱,官家下令禁酒,酿酒的人会被处罚。有官吏从百姓家搜到了酿酒工具,官员们议论要不要与酿酒的人一样惩罚。
有一次,简雍和刘备在街上遛弯,看到一男一女路过,简雍说:“他们两个就要行淫欲之事,为啥不绑了他们?”
刘备很疑惑:“你怎么知道的?”
简雍回答:“他们两个有作案的工具呀,和想要酿酒的那些人一样。”
刘备秒懂,哈哈大笑,放了那些藏着酿酒器具的百姓。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03齐桓公二十九年,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船上嬉戏。
蔡姬识得水性,在船上摇晃小舟,齐桓公害怕,不让她乱摇晃,但蔡姬不听,还在那摇晃小船,气得齐桓公把蔡姬赶回了家。
蔡国国君也很生气,就这理由把我闺女赶回了家?蔡国国君一气之下把蔡姬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一听,气得不得了,干脆发兵攻打蔡国。
齐桓公三十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讨伐蔡国。蔡国大败。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
——《史记·齐太公世家》
04齐国崔杼想要杀齐庄公。有个叫陈不占的人,听说自己的国君有难,准备去救驾。
可他生来胆小,在去的路上,吃饭时,因为吓得手抖,勺子都拿不住;上车时,因为吓得腿软,上车都踩不稳。
别人问他:“你害怕成这个样子,去了有什么用啊?”
陈不占回答:“为国君而死,是义;害怕,是我的私事。岂能因私害公?”
到了战场,听到兵器交击的声音,陈不占竟然活活吓死了。
人们都说:“陈不占是仁者之勇啊!”
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匕,上车失轼。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遂往,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
——《新序·义勇第八》
05楚国边邑锺离城与吴国边邑卑梁城相邻,两城居民大多养蚕为生。有两国女子,因为争夺桑叶起了矛盾,竟然惹得两城相攻打。
最终惹得楚平王大怒,发兵攻打吴国。
吴国派遣公子光攻打楚国,一股气儿打下了锺离城与居巢城。
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
——《史记·伍子胥列传》
06唐朝的阳城为道州刺史。道州盛产侏儒,每年都要上贡到朝廷。阳城感叹侏儒家里生离死别,有一年没有上贡。
皇帝派使者来要,阳城上奏:“道州百姓都是小矮子,若是上贡,不知道该上贡谁。”
从此,道州再也不用上贡侏儒了。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
——《新唐书·阳城传》
07明朝王越参加廷试时,一阵风刮来,把他的卷子刮跑了。经过监考官员请求,重新给他试卷,才能完成考试。
第二年,高丽国使者进贡时,竟然呈上了王越的试卷,原来他的试卷被风吹到了朝鲜。
算命的人说:“这是万里封侯的征兆呀。”
廷试日,旋风起,扬其卷去,更给卷,乃毕事。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廷试日,旋风掣其卷颺去。逾年,高丽贡使携以上进,占者曰:“此封侯万里之徵也!”
——钱谦益《列朝诗集》
08辽太宗耶律德光撤离到临城时,得了病,到了栾城,病情严重,苦于炎热,御医只能把冰放在他的胸口腹部以及手脚上降温,也让他吃点冰降温。可惜,走到杀胡林时,一命呜呼。
无奈天气炎热,要想回到辽都,耶律德光遗体必然腐烂。随行的官员只好刨开他的肚子,里外里地抹上盐,这才运回了辽都。
当时的晋朝人,叫这为“帝羓”。“羓”意思为羊肉干。
契丹主至临城,得疾;及栾城,病甚,苦热,聚冰于胸腹手足,且啖之。丙子,至杀胡林而卒。国人剖其腹,实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羓’。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后汉纪一》
历史上有哪些知名的元帅和将军?
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的法律文件规定,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设而未授,授予元帅军衔的共有10人,1973年因为林彪叛变被开除党籍军籍等成为9人: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开国元帅了。那您知道他们名字的由来嘛?
今天小鱼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开国元帅们不为人知的改名故事!
一、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元帅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4岁时,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1909年初春,朱玉阶(即朱德元帅)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只收云南省人。他求学心切,就来到报名处,假称自己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即兴将名字改为“朱德”。二、彭德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彭德怀元帅,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华。得华兄弟三人,他是长子,二弟叫彭金华,三弟叫彭荣华。当年,彭得华应好友黄公略之邀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考取之后他回家告诉家人,自己改名叫彭德怀了。晚上,他对妻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主席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三、林彪——嫌“林育蓉”太女性化而改名
林彪原名林育蓉。1925年,林育蓉报考黄埔军校。到广州后,他没有先去报考,而是走向了杨家祠堂中共广东区委机关,想先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路上他一直想着改名字的事情。他认为“林育蓉”(有时也写作毓蓉、育容)过于女性化。
其实,他刚进入武汉共进中学就已考虑改名,他为自己起的新名是个“彪”字。但其父亲认为“彪”字含有刑戮、凶疾、失败之意,用在名字中不好。但是,当林育蓉走向杨家祠堂大门时,他在门房递上的会客单上,还是写下了“林彪”这个名字。而“彪”字也应了其父亲的话,不知道林彪知道他日后的结局会不会放弃改名的想法!四、刘伯承——由“昭昭之明”到“子承父业”
刘伯承元帅在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刘正富和祖母杨氏就在7天内先后离开了人世。因此家里给他取乳名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丧戴孝。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个失意秀才,一天突然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就给刘伯承起名刘明昭,这是刘伯承最早的名字。“伯承”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后来给他改的。伯,即长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业之意。五、陈毅——“士不可不弘毅”
陈毅元帅5岁那年启蒙入学,父亲陈昌礼给他取的学名叫世俊,号仲弘。陈毅15岁考入成都甲种工业职业学校,18岁赴法勤工俭学。一天,他读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感触很深,于是他改名陈毅,将号“仲弘”与名“毅”结合在一起。
六、贺龙——“云中长者” 即为龙
贺龙元帅小名叫“长长”,5岁入学时又取名“平轩”。11岁时,因家境贫穷,父母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兴家业。 18岁时,贺龙参加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后,又取名云卿。 按贺氏族谱,贺龙为“文”字辈,本名为“贺文常”。后来,他的父辈们认为“文常”、“云卿”这两个名字,表达不了他们所寄托的期望。他叔父贺士奎是个教书先生,说:“云卿、文常(长),取其中云长二字演义下去,云中之长者,当然是龙。我看就以‘龙’字为主,再加一个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们始终没议出个结果来。在一旁的贺文常(即贺龙元帅)说:“我看就用一个‘龙’字吧,又好说,又好记!”从此他就改名为贺龙。 七、罗荣桓——“桓桓于征”
罗荣桓元帅的父亲按照族谱的行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大家都称他“罗宗人”。1914年,他转入岳英小学读书。第一任校长罗炳文嫌罗宗人的名字不好听,父亲便请这位兼教国文的校长另给他起个名字。 罗炳文略作沉吟,顺手取一张纸,写了“荣桓”二字,并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罗宗人此后就改名为罗荣桓。
八、徐向前——“继续向前”
徐向前元帅的两个哥哥的名字是“银仓”、“银福”,祖母便给他取了个乳名为“银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锦,发财享福。 徐向前的父亲是村上学问最大的秀才。他给这第六个出生的孩子起了学名、字和号。于是,小“银存”有了上家谱的正名大号徐象谦(“谦”为《易经》中64卦之一,是64卦中唯一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 大革命失败后,徐向前下定决心,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于是便将“象谦”改为“向前”。
九、聂荣臻——“百福骈臻”
聂荣臻元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个没有改名的人,而其的名字是父亲聂仕先翻书翻出来的。 聂仕先翻阅《随身宝》时,指着书的最后一句对妻子唐氏说:“‘百福骈臻得双全’,这句话吉利。按家谱排列我儿是‘荣’字辈,就给他取名‘荣臻’,字 ‘福骈’,你看要得不?”唐氏高兴地点头同意,想了一下,接着说:“我看娃儿的小名也照这书上取吧,就叫他‘双全’。”聂仕先也点头答应。因此,与其他元帅都不同的是,聂帅“荣臻”这个名字用了一生,从来没有改过。
十、叶剑英——“民之利剑”
叶剑英元帅的父亲叶钻祥生有8个子女,叶剑英排行第二。其父亲很喜欢这个儿子,按照叶氏族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叶宜伟。 1917年夏,叶剑英等几个同学冒着盛夏酷暑,长途跋涉乘火车来到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
好了,这就是开国十大元帅改名的故事了,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流行改名,十个有九个都改过!搁在现在,改名可要麻烦许多了!
我是小鱼,关注我,每天分享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谁把一盘好棋下死了?
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些奇葩,把一盘好棋下成了烂棋,留下万千悔恨和遗憾。
这些人中,有些生下来就有一把好棋,有些是通过努力获得了一把好棋,但这些奇葩的结局都一样,都是走入了“末路”的大道。
1、项羽项羽出生世家,力能扛鼎,可以说勇猛异常。前期跟着叔父项梁过日子,在全国反秦浪潮起来时,和叔父快速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项梁命薄,但叔父的死并没有阻挡住项羽前进的脚步,在一次次战役中显露着他的“无敌”,特别是巨鹿之战,更是杀得秦军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当项羽进入咸阳时,已成为天下最厉害的一支武装,眼看着西楚统一天下的时候到了,可是,就在这个大好局面下,项羽频频开始出错。
错在哪里呢?其一,没有继承秦制,反而继续诸侯制,使权利不够集中;其二,回到自己家乡彭城建都,将富庶并且有影响力的关中地带放到了一边;其三,明明知道刘邦是个威胁极大的对手,却没有在鸿门宴上干掉刘邦,埋下了祸患;其四,没能用好手下的人才,使人才大量外流。
当项羽在家乡耀武扬威时,韩信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韩信入了关中时,变数就开始了,刘邦实力逐渐增强了,而项羽却慢慢衰落了。
也许直到垓下时,项羽才发现,好棋被他下死了,最后无奈地霸王别姬,无奈地自刎乌江。
2、袁绍袁绍是东汉末年人,他的青中年时期恰逢各种变数,先是黄巾起义,再是十常侍之乱,后来又是董卓之乱。
总之,在这个乱世,有识之士开始四方而起,袁绍也是不让人后,而且成为了中坚力量,并在后面成为了“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的盟主。
那时候的曹操,以袁绍马首是瞻,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曹操就像袁绍的左右手。
由于袁绍有个好出身,其家族四世三公,所以拥护的力量增长迅速,很快,袁绍成为了除“大汉”集团外最大的力量,而大汉的集权能力并不行,所以袁绍的前景看起来是“黄灿灿”的,是真正的一手好棋。
可是不久,袁绍曾经的副手曹操也开始单干了,看到曹操的那点兵马,袁绍不厚道地笑了,就那点人马,能成什么事?
但,聪明的曹操做了一件事,让自己的实力大增,什么事呢?就是在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然后打着汉室广招自己的人才。
公元200年,袁绍向曹操开战了,大家本以为袁绍能轻松获胜,因为袁绍派了十万精兵,而曹操只有两万人左右。
但结果是,在官渡袁绍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而曹操一跃成为最强的集团军,不久后,袁绍郁闷生病,一命呜呼。
袁绍是典型的好棋下烂的“高手”。
3、李自成李自成的结局谁也没有想到,因为李自成是不死鸟,被明军围剿无数次,都没“剿”死,反而攻进了大明的京城,逼得崇祯自杀,并顺势建立了大顺。
看起来,一切尽在李自成手中了,但变数出现了,这次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漂亮异常,倾国倾城,名字叫做陈圆圆。
李自成自然是喜欢陈圆圆的,可是,陈圆圆此时已是吴三桂的女人,在京城吴府。
都是大顺皇帝了,难道眼皮子底下的一个女人搞不定?搞,一定要搞定。于是,陈圆圆被李自成派人抓了过去。
此时在边关的吴三桂,本来就在各种犹豫中,大明已经亡了,是应该和大顺联合?还是应该和大清联合?还是应该自立?
当听闻自己的女人被李自成霸占了,刹那之间,吴三桂火冒三丈,打开边关,放清军入了关,可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被大清和吴三桂的人马杀得溃不成军,就此,大好局面付之东流。
李自成真是个烂棋高手。
4、张学良张作霖是一代枭雄,无论日本人多么狡猾奸诈和凶猛,张作霖都将东北大地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气急败坏的日本人看张作霖实在碍眼,于是炮制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杀爹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张学良和日本人还是继续和睦相处。
中原大战时,张学良将不少军队拉到了关内帮助蒋介石。确实,在张学良的帮助下,蒋介石统一了各路军阀。
但是,统一了,你就该回原来的东北啊,可是人家不回,而是分兵两处。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命令下,不做抵抗,而且把兵马撤到了关内,可以说是将东北大地拱手相让,这成了无法抹去的耻辱。
日本占了东三省后,不断的调兵遣将,对整个中国虎视眈眈,并且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时的张学良在哪里呢?
正被蒋介石软禁,因为在1936年逼宫蒋介石后,彻底得罪了蒋介石,这一软禁就是近半个世纪。
诚然,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的正确举措,值得鼓掌,但何尝又不是对曾经战略失误的补位呢?
张学良有一手不错的棋,至少没到缴械投降的地步,可是张学良拱手让出东北,其实就是向对手日本人认输了。
日本人一看,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中国容易,于是野心激荡,开始了全面侵略的脚步。
张学良也是个拿着好棋,不是下坏了,而是直接投降认输的主。
拿着好棋,却下了死棋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在我看来,这四人比较典型。
执金吾是何等官职?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出自《后汉书》,据说是刘秀早年的人生两大目标。这句话与后来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异曲同工之妙。执金吾是两汉的九卿之一,部级干部。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发妻,第二任皇后。
执金吾是什么官?执金吾就是秦汉时期的中尉,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执金吾。执金吾职掌北军,职责有两个,一是护卫京师防卫和治安,二是皇家卫队。
两汉京师有南北二军,南军掌宫城防卫,首领叫卫尉。北军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卫和治安,类似于现在的公安部兼卫戍部队。同时执金吾还兼任皇家卫队,负责皇帝出巡时的安保工作。
卫尉和执金吾都是九卿级别的高官,两汉中央官制叫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丞相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级别。
三公之下按职能划分为九卿: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中尉(执金吾)、少府。九卿之下各设司监。
当然,九卿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部级单位”,远不止九个,比如还有大司农、水衡都尉等。各阶段九卿究竟指哪九位部长,略有差异,一般情况执金吾算作九卿之一。
刘秀所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就是指他偶然看到皇帝出行时,皇家卫队(执金吾)的威严壮观,觉得很拉风,有点类似小朋友看国旗班的雄武,由此感慨而发。谁知一不小心,执金吾竟成了刘秀手下“微不足道”的小官!
阴丽华与刘秀的婚姻阴丽华是南阳郡新野人,阴家与刘家有一定交往,两个家族都是南阳豪族。阴氏是春秋时期齐相管仲的后人,南阳刘氏是汉景帝的庶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
阴丽华的异母哥哥阴识,跟刘秀的哥哥刘縯,应该有不错的交往。当年尚在长安读书的阴识,听闻刘縯举兵,立刻抛弃学业回到新野,率领族兵加入刘縯的队伍。
刘秀与阴丽华成亲,发生在刘縯举兵的第二年,那一年刘秀已经二十七周岁,阴丽华十七周岁。刘秀为何一直到二十七岁才成婚,一直是个谜,寻根拜祖认为,刘秀其实并不像史书描写的那样,早年就是个读书种田人,他应该是当地豪强,江湖人士,有点像老祖宗刘邦,所以婚姻耽误了。
刘秀娶阴丽华后,要出巡河北,为了防止阴丽华受到更始帝刘玄的加害,刘秀就将阴丽华送回老家,由他姐夫的侄子邓奉保护。
后面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刘秀在河北为了拉拢当地豪族刘杨,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派人将阴丽华接到身边,而此时,他与郭圣通的长子刘彊已经出生。
建武二年,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彊为太子,而发妻阴丽华的身份却降为妾。史书上说,是阴丽华“固辞后位”,我觉得有点不实。
刘秀与郭圣通虽是政治婚姻,从他与郭圣通生五子一女的情况看,俩人夫妻关系应该相当不错。当然刘秀对阴丽华也不赖,跟她也生了五个儿子。那么后来为何刘秀要废掉郭圣通,改立阴丽华呢?
有人认为,刘秀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他的真爱一直是阴丽华。其实这个说法一点靠不住,我不是说刘秀不爱阴丽华,至少刘秀更立皇后,其目的跟爱没多大关系,而是政治形势的需要。
在更立皇后前两年,因为度田事件造成了全国性的动乱。度田是刘秀与豪强世族的一次摊牌,而这些豪强世族很多都是刘秀的功臣。刘秀对豪强们的叛乱,采取边打边拉的政策,好容易压制住了他们,也让刘秀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刘秀的功臣集团中,存在两大阵营,一个叫南阳集团,一个叫河北集团。到度田事件发生时,河北集团的核心人物都已经去世,对皇权的威胁不大,最让刘秀头疼的就是他的家乡南阳集团的功臣派。
刘秀更立皇后,其实就是为了安抚南阳集团。因为郭圣通家族就是河北豪强,阴丽华家族就是南阳豪强,她们分别代表两大势力集团!废郭圣通就是因为河北集团势力的衰微,立阴丽华就是为了给南阳集团一个未来的预期。
揭开这个本质,似乎让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变得黯然失色,有点残忍。不过,我们也没必要遗憾,事实上刘秀与阴丽华虽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那么美满,至少他们夫妻感情还是不错的。
阴丽华之所以走上后位,除了政治因素,跟她的优良品行有关,《后汉书》记载:“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被誉为一代贤后。
刘秀是否真的说过此话?再说一个让大家失望的事(我是不是太过分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很可能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编造的!《后汉书.光烈皇后纪》记载: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在长安是他少年时代,那时候是王莽新朝时期,他在长安求学,十几岁的少年。按《后汉书》记载,在去长安前,刘秀就结识了阴丽华,那时候阴丽华还是几岁的小丫头,还没长开。不说一个几岁的小丫头,能美到什么程度,刘秀那时候就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有点流氓?
再说,既然那时候就心仪阴丽华,为何一直拖到自己二十七周岁才娶阴丽华。西汉规定,女子十五岁(虚岁)前必须出嫁,否则就课以重税,阴丽华嫁给刘秀时,已经十七周岁了!
显然记载有问题。
史书记载刘秀去新野在哪一年呢?地皇三年,即刘縯起兵的那一年。那一年,刘秀因为宾客犯罪受牵连,跑了,跑到新野避难,顺便帮他哥哥采买粮食。刘秀见到阴丽华,应该就是在那一年。我们前面提到过,阴识那时候正准备加入刘縯,我估计跟阴识具体联络的,就是刘秀,因而他有机会出入阴府。
所以,范晔的这段记载,要么搞错了时间顺序,要么就是他编造的。为什么要编造,因为刘秀和阴丽华在历史上的口碑太好了,他们应该有个美满的爱情,应该有浪漫的海誓山盟!
别怪我打碎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我只是根据史料分析。其实,爱情是否美满,完全存在于读者自己的感受,试想一下,刘秀与阴丽华蜜月分离,刘秀的牵肠挂肚,二人的悲欢离合,那不也是一种甜蜜吗?何必在意真的圆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