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配音王者五虎将是谁,周星驰和张柏芝你们怎么看?
小伙伴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表演也是为了生活能够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群内都有这么极大谜团,比如陈坤儿子的妈妈,还有张柏芝三胎的爸爸...........这些料也被圈内外的人吃瓜给吃烂了,也被传烂了!
这部最近的港媒又来了,emm.........张柏芝和周星驰宣布大婚???这也太扯了吧!
要说起张柏芝和周星驰的绯闻,可能真的要从两人合作《喜剧之王》开始了,并周星星的作品在港媒心中实在是太过于深刻了,以至于他们还没从几十年前的“我养你啊!”剧情中跳脱出来。
这个新闻早在去年一月份就曾曝出来过,但是!当时张柏芝工作室就已经出来辟谣了,至于最近为啥又被港媒扒出来,只能说疫情期间实在是没什么新闻了?
大家找乐子都开始“文艺复兴”了?
可如果真的要较真起来,为什么港媒就抓着张柏芝和周星驰不放,那我也只能说,这和张柏芝本人也脱不了关系吧,毕竟她自从《喜剧之王》“柳飘飘”这个人物开始,就总是时不时的捆绑着周星驰。
除此之外,她这些年也是时不时的就提起自己的前夫谢霆锋,早在前几年,张柏芝突然就开了一家潮牌店,当时虽然没什么明星捧场,也没什么新闻头条,但张柏芝还是很会自我营销那一套的。
因为她在店里推出了一个镇店之宝,那就是《喜剧之王》里面的一本书“演员的自我修养”。
事件一出,在香港已经“臭名昭著”的张柏芝,马上就被毒舌港媒嘲了一番。
说她这一波,虽说这个镇店之宝是不会批量生产的“非卖品”,但是这一波星爷的情怀热度也是蹭得飞起啊。
不过当时星爷本人也是非常佛系的,所以这本书根本还不够他的新店宣传,随后张柏芝又在ins上晒出了大儿子和自己合照。
嗯........怎么说呢,张柏芝是个好妈妈没错,但是频频拿孩子出来说事儿就没意思了,还记得曾经她发过“吃饭累到睡着,儿子给妈妈剔牙”的离谱新闻吗?
既然拉出了姓谢的大儿子,那她的通用套路肯定不会放过谢霆锋。
紧接着就出现了这样的新闻“张柏芝新店离谢霆锋的‘锋味’餐厅仅仅150米的距离”。
不是姑婆太自我啊,看看大家的评论就知道了,到底是张柏芝“狼来了”玩多了,还是大众对她的偏见太深相信大家自有定夺。
而且在记者提问张柏芝关于谢霆锋的问题时,她不仅装傻不答,还甩头离去。
离婚这么多年了,她也有了新人和三胎,这是还想做出一种“老情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情景?
不不不绝不可能,毕竟在很早之前张柏芝就说自己爱谢霆锋是爱错了人。
按道理说,她早就放下了呀,但放下不放下不要紧,分开了还一直拿前任说事儿确实有点迷。
其实这些年张柏芝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主要还是她自己作的,她和谢霆锋的那段感情姑婆也说过,她也是受害者,只是受害者连自己都不想振作起来,众人又能怎么帮她?
这些年张柏芝是真的有些一言难尽,比如刘德华曾在《康熙》中爆料自己遇到过一个女明星,刘德华说自己在吊威亚的时候那个女明星还一直在讲电话,而自己就一直吊在六楼等她讲电话。
除此之外她还被郑佩佩这样的香港老艺术家点名批评态度最差,也被陈勋奇说过是“坏了香港娱乐圈的形象”。
导演杜琪峰也曾亦扬言永不录用张柏芝:“不够专注,不会再用!”
可就算是遭到了香港众多导演的弃用和封杀,向家夫妇依然是没有放弃张柏芝。
还在尽力的给她戏拍,按照向太当时的话来说:“其实柏芝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因为成长背景复杂,没有人教她,才会做错了这么多。”结果呢?张柏芝最后还是和向家闹翻了。
至于最近传的她和周星驰绯闻那就更不用说了吧,其实这个料最牛逼的地方不是真假,而是这个瓜的大小足够爆炸,所以第一时间大家都只会吃瓜了。
周星驰在圈内的女友就那么几个,周星驰当时跟朱茵的感情也因为《大话西游》一部电影给流传至今。
当时虽然两人经常被拍同游,但周星驰始终不愿意公开他和朱茵的恋人关系。
因为周星驰是朱茵的初恋,加上周星驰这个人私下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朱茵更是迷恋他到不行,一开始她也并不介意不公开。
直到95年《大话西游》正式开拍,那年也是朱茵周星驰相恋三周年,但周星驰却在拍摄过程中与莫文蔚传出了绯闻。
不过朱茵在媒体面前说过 "周星驰太花心了,在这三年半的时间内,我流过的眼泪实在太多了,受的痛苦也太深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我已经全都尝过了,我们分手的原因,主要是我觉得他暂时不适合恋爱,在爱与痛苦的天平上,痛苦的比重太大了。"
在朱茵之后大家就很少听到周星驰的恋情了,可实际上朱茵根本不是那个最重要的人,周星驰生命中最最要的是罗慧娟。
罗慧娟是周星驰的初恋,两人88年就因《盖世豪侠》结缘,随后开始了3年的地下恋,随后分手。
当时分手的原因是周星驰母亲不允许再加上周星驰又正好结识了朱茵,时间线的重合,还有之后周星驰始终不承认和朱茵的恋情一事,让人一度怀疑朱茵才是导致两人分手的主要原因。
和朱茵分手后周星驰也才明白,自己最需要的人还是罗慧娟。后来在自己之后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罗慧娟的影子,那一年周星驰《大话西游》的失败,罗慧娟也因为金融危机破产,一度陷入绝望。
后来在《喜剧之王》中却出现了这样的台词:“我养你啊。”(所以这句话不是给张柏芝说的!!!)
虽然周星驰这么深情,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好,因为罗慧娟后来因患上了癌症而去世,这也是周星驰至今未取的原因吧,采访中周星驰说:“一万年太久了。”
“假如可以重来,我就不要那么忙了,所以就别等太久了。”
这么说吧,现在的瓜真的有点离谱,张柏芝的三胎生父不明明就是传闻中的“富商”吗?哪来的周星驰啊?就因为《喜剧之王》里面的cp吗?
如果非要这么说,那么b站上面的“贾玲和言承旭的cp剪辑”是不是也能成为两人恋爱的证据了?把你们的看法放在评论里,同时再顺手给姑婆点一个“在看”吧!没有在看的姑婆简直太难了~~~
姑婆的动力都来自于大家的支持,点赞分享加关注走一波鸭!
影视剧中有哪些极其经典的荧幕形象?
感谢邀请,很高兴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以下几个荧幕形象是极其经典的。
小龄童版的孙悟空可以说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好的孙悟空,我相信很多人看到孙悟空的名字,第一瞬间想到的都是同一个人,即使后来再多的影视明星都塑造过这一角色,可是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相比,总是缺少着那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韵,或者应该说是那份独属于我们自己童年的回忆吧!《甄嬛传》里的甄嬛,由孙俪饰演,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女一直到看清世事的太后,甄嬛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她经受住了嫔妃的各种迫害,被皇上感情伤害过,也遇到真心相爱的允礼,她的一生非常丰富,并且孙俪的演技在线,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才有了经典的甄嬛。《琅琊榜》里面的梅长苏,近几年高质量的国产影视剧。提起胡歌,当然少不了他的《仙剑奇侠传》,不管是第一部的逍遥还是第三部的景天,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啊,再也没有这么经典的仙侠片了。大话西游里朱茵饰演的紫霞仙子的形象就非常的经典,尤其是她手上戴着手链,嘴角一挑微笑的样子更是深深的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 丁力经典剧集《上海滩》的主要角色,也是吕良伟为大众熟知的经典形象。虽然早年吕良伟参演了很多精彩的电视剧集,但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丁力身上,因为这个角色实在太经典了。赵雅芝饰演的白娘子,这个形象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形象。目前后来翻牌的还没有能比的过赵雅芝版本的。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是哪一集?
第34集。
第34集剧情介绍:
诸葛一席话,刘备闻如天籁,孔明不堪其苦劝,最终答应出山相助。江东吴郡,孙策在行猎中遭遇仇家报复,不幸身负重伤。
孙权闻之,急忙赶回将军府,沿途遵照张昭吩咐,连连发出严训,迅速封锁消息。孙策临死之际将三江州郡托付给孙权。孙权在无奈中接过江东印符。
年方十八的孙权面临着重重危机:江东三面大敌,内部皆是父辈文武。驻守巴丘前线的周瑜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回吴城,抛下兵马,只身奔丧。灵堂之上,周瑜义辞了孙权让其统领江东的建议。
并表示誓死扶助少主,永固江东。新野城中,刘备自得诸葛亮后便以师礼相待,终日谈古论今,关张二人又气又妒。这时,曹操派夏侯惇率兵攻伐新野,兵临城下。
扩展资料:
第33集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徐庶离去之后,刘备翌日就要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关张二人对刘备的态度不以为然。不料,孔明远游未归,三人扑了空。
就在回新野的路上,三人碰到了孔明的学生兼好友崔州平,刘备对崔的远见卓识所惊叹,也愈加坚定了他求贤的决心。腊月里,山间传来口信,说孔明云游归来。
刘备率二弟不顾风雪交加毅然前往拜访,不料又扑空。关张二人对孔明颇多怨言。回到新野,刘备得知蔡瑁扣下了刘表发给刘备的粮饷,而且处处刁难。
刘备不顾两位弟弟的劝阻,依然坚持在未见孔明之前,绝不离开。冬去春来,刘备用龟板占卜,卜得一佳期,遂率关张再次拜访孔明。
张飞一把火惊醒了酣睡的孔明,刘备终与孔明一见。二人推心置腹,指点天下江山。从此,“隆中对”传为千古名典。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人物介绍:
1、诸葛亮(陆毅 饰)
字孔明,绰号卧龙先生。蜀汉丞相,以《出师表》而出名。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为后人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典范。
2、刘备(于和伟 饰)
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3、关羽(于荣光 饰) 配音:程寅
子云长,刘备的义弟,五虎上将之首,曾在万军之中斩颜良和文丑而名扬天下,之后在水淹七军而威震华夏。
4、张飞(康凯 饰)
字翼德,刘备的义弟,五虎上将之一。曾在长坂坡大战中大喝曹操百万军而名扬天下。
对于沈腾拍过的电影?
说起沈腾,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角色应该就是小品中的那个角色“郝建”。沈腾作为开心麻花的团队成员,在后来又主演了很多的喜剧影片。在影片中他将每个角色都饰演的非常的到位,也是因此收获了大批量的粉丝。而沈腾的才华和演技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将每个小品电影都加入了自己的元素,而且沈涛现在也是越来越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沈腾曾经演过的几部电视剧吧。
我个人感觉夏洛特烦恼是他的成名作吧,夏洛特烦恼这部剧是由开心麻花等联合出品的,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话剧,在2015年的时候被翻拍成了电影,讲述的就是沈腾所饰演的一个角色,夏洛因为大闹初恋婚礼。然后穿越回到了初中的时代。
在这个时候他又重新追求自己的初恋,而夏洛也是将现代的歌曲拿到了他初中的那个时代去演唱,从此火遍了全国。但后来也是如愿以偿的和初恋走在了一起,而他的妻子是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夏洛的马冬梅是由马丽饰演的,却因为这件事情远离了他。而且马冬梅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人的妻子。这个时候也是夏洛名气非常大的时候,很多人也都利用他。所以在后来的时候,他就想找回马冬梅。
王者荣耀新皮肤共计15款左右?
2020年春节期间可能推出的皮肤据爆料出的有“五岳” “SNK”系列,不得不说腾讯爸爸还是厉害,SNK的版权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样一来不知火舞,橘右京,娜可露露终于有自己的皮肤了,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关于最新皮肤的爆料。
1.首先根据王者荣耀官方微博透露SNK皮肤率先登场的就是人气打野娜可露露的皮肤,
但是小编估计这款皮肤的价格可能会在88元,应该会是一款史诗级别的皮肤,当然做为一款史诗皮肤他是一款全特效的皮肤。
2.之前炒的火热的五虎将皮肤离奇失踪,取而代之的五岳皮肤,今这些年的王者荣耀国风皮肤颇多,伽罗、韩信、典韦、庄周、甄姬也笑到了最后,拥有自己的国风皮肤,这5款皮肤一款为传说品质,其余都是史诗品质,这五位英雄正好一套完美的阵容,
东岳泰山:典韦(对抗路)
西岳华山:伽罗(发育路)
南岳衡山:韩信(打野)
中岳嵩山:庄周(辅助)
北岳恒山:甄姬(中路)
3.没有官宣但是有相关爆料的皮肤可以请各位参考一下
李白荣耀典藏皮肤(多形态切换)
情人节皮肤(后裔,嫦娥)
五虎将(春节虽然鸽了,但是还会出)
貂蝉(FMVP)
以上就是我目前知道的相关皮肤爆料,各位小伙伴如果知道更多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邵氏是如何由辉煌走向没落的?
1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香港。
当时,邵氏兄弟早已在影视圈声名远扬。早在1925年,兄弟四人就凭借雄厚的家产,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老大邵醉翁自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给哥哥们帮忙。
在兄弟的合力经营下,“天一”一度成为旧上海的三大电影公司之一,又将事业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一家名扬海外的跨国公司。
上世纪50年代,南下的邵氏兄弟,正逢香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此地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
然而,负责香港业务的二哥邵邨人却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方面,而是将兴建戏院作为重点,很快遭到其竞争对手“国泰”的打压。
雷厉风行的邵逸夫来到香港的第二年,便成立了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随后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展现过人的创业气魄。
他斥巨资在清水湾买下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开山填海建影城,并从美国重金购买器材。他一手打造的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一千三百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好莱坞”。
▲邵氏经典片头。
邵邨人的保守主义很快被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摒弃。
为了彻底夺取老二的制片权,邵仁枚和邵逸夫想出一招“杯酒释兵权”。他们在邵邨人的六十大寿上,当众宣布:“二哥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还是退休享福为好。”
邵邨人被弟弟逼宫,不甘认怂,尽管让出了制片权,却在邵逸夫大刀阔斧进行建设时从中作祟,他先将旧邵氏片场卖掉,之后收购的新华戏院不放映邵氏电影,而给西片做首映。
直到1961年,邵邨人才正式退出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家族企业一分为二。
在邵氏公司盛衰沉浮的风雨历程中,权力的斗争贯穿始终,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也成为香港影视圈一个聊不完的话题。
2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立之初就面临兄弟分家的邵氏公司,内忧外患不断。
邵逸夫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谈起工作,他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 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
出自邵氏门下的导演张彻亲眼见识过邵逸夫的敬业,据他回忆:
“(邵逸夫)数十年如一日。每天9时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从不间断。上班时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写好纸条,每人一张,到厂后第一件工作,先看导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着看,一边看一边做甩手运动。”
邵逸夫曾说,他没有娱乐,看电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娱乐。他自称自己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以前,每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
为了保证影片质量,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
邵氏成立早期,邵逸夫毙掉的电影数不胜数。“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句口号绝非空话。
在邵氏艰难发展的同时,邵邨人出走带来的问题很快暴露。
邵邨人有子三人,其中次子邵维瑛才能出众,深受邵逸夫赏识。在邵邨人退出邵氏公司之后,邵维瑛依旧被六叔盛情挽留,担任总经理,成为邵氏早期的骨干,邵逸夫有意将其培养为邵氏电影事业的接班人。
但是,邵邨人因被弟弟们挤走,心有不甘,不愿儿子“给别人打工”,勒令邵维瑛退出邵氏兄弟。邵维瑛不愿忤逆父亲,只好向六叔递上辞职信,远走日本,从此默默无闻。
贤侄离开后,邵逸夫明显感到捉襟见肘,只好四处求贤,记者出身的邹文怀正是在此时加盟邵氏,并成为邵逸夫的得力助手。
邵维瑛出走时,接任其总经理职务的是周乃文。邵逸夫不愿将大权托付给外人,周乃文只负责发行领域,公司的大小事务由邵逸夫一手提拔的邹文怀负责。
邹文怀在邵氏多年,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但职位一直限于宣传主任与制片经理,最高时仅为副总经理。在此期间,总经理几度换人,就算不掌实权,也始终压在邹文怀头上。
邹文怀很郁闷,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法独当一面,更成不了股东。邵氏是家族企业,早在创立之初,公司章程上便写着,主要股东只能是邵家的人。
如此安排为日后邹文怀出走邵氏,自立门户埋下伏笔。
3当时,邵氏的竞争对手国泰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佳作,让邵氏有些着急。邹文怀为邵逸夫出谋划策,从国泰挖角,出两倍片酬从对方手下请来了香港最红的女星林黛。
▲林黛。
林黛,本名程月如,其父程思远是桂系大佬,曾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林黛被导演李翰祥称赞为影坛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可惜遇人不淑,嫁给了“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五。
1964年,林黛因婚变自杀,年仅30岁。此后很多年,香港人想起红颜薄命的美女,总会提到林黛。
林黛跳槽到邵氏后,于1958年出演电影《貂蝉》。这部影片在第五届亚洲影展获五项大奖,导演是李翰祥。
李翰祥学美术出身,痴迷于戏剧,年少时拿着伪造的高中毕业证去报考大学,被发现后取消学籍。1948年积极参与各种学生运动,却在政权鼎革前夕南下香江,躲过了之后的文化浩劫。
李翰祥是邵逸夫最器重的导演之一,他擅长的黄梅调电影成为邵氏当时的一大招牌。
1963年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翰祥自编自导,取得票房佳绩,在台北上映后,创下台北连映六十二日,票房总收入800余万新台币的纪录。
反串出演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访台时,引得万人空巷,万千市民排队争睹。她因此片获得第2届金马奖的“最佳演员特别奖”,之所以会有这个奖项,是因当时评审不知该颁给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
《梁祝》让台湾成为“狂人城”,此后30年,台湾电影市场一直唯香港马首是瞻。如台湾演员张艾嘉所说,台湾片商觉得,只要有香港演员出演就是好电影。
正当李翰祥事业蒸蒸日上时,国泰将其策反,支持他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李翰祥本想干一番事业,在台湾也拍了一些好片,可由于经营不善,没过几年就濒临破产,到1971年只能狼狈重返香港。
听闻李翰祥想回邵氏,邵逸夫本欲拒绝,还是他三哥邵仁枚不计前嫌,劝说道“咱们争财不争气”。李翰祥重回邵氏,风云再起,又开拓了骗术片、风月片、清宫片等新式商业电影。
就是拍情色片,后来的许多导演也比不上这个老司机。
李翰祥的结拜兄弟胡金铨,也成名于邵氏。胡金铨是个理科男,后来首创用弹簧床拍轻功跳跃,正是从学习理工科得到的灵感。
他将华语武侠电影推向世界,拍摄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大醉侠》更是被称为新派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然而,胡金铨与邵氏也屡生龃龉。
1964年,胡金铨为邵氏执导抗日电影《大地儿女》,因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反种族法,该片上映前被邵氏大量删除日军暴行场面及中日两军对抗的镜头,特别是有国旗的场面都被剪光。胡金铨对此很不满意。
之后,胡金铨编剧的电影《红胡子》,本来在台湾看好外景,邹文怀也已经与台方签约,却被邵逸夫下令停拍。之后由其他导演在台湾拍摄完,改名为《山贼》,胡金铨为挂名编剧。
不久,胡金铨离开邵氏公司,前往台湾。
4与胡金铨共同开创武侠电影江湖的是邵氏另一位干将,张彻。
张彻出生在一个浙江军阀家庭,早年从政,先在上海做“文运会”专员,后来去台湾得到蒋经国提拔。身在官场,张彻总想过过官瘾,可是在权力斗争中频频失利,只好退出政坛,从此纵情声色,和女星李湄传出绯闻,因此阴差阳错当了导演。
初到香港,张彻先在国泰工作一年,之后被邵氏挖走。在邵氏做编剧主任时,张彻每日都会收到邵逸夫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好交办事项,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除了邹文怀之外寥寥无几,足见邵逸夫对张彻的期望。
张彻没有让他失望。
上世纪60年代,高瞻远瞩的邵逸夫采纳邹文怀提出的差异化战略,适逢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风靡香港,遂有意打造“武侠世纪”。这一时期,邵氏终于超过对手国泰,电影事业达到巅峰。
张彻凭借武侠片独挑大梁,其电影中的人物,与胡金铨擅长的女侠、儒侠不同,更像是先秦时便已存在的游侠、刺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由张彻执导,1967年上映的《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香港电影,一举奠定张彻的江湖地位。
《独臂刀》编剧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1957年,倪匡从广州偷渡到澳门,再辗转来到香港,起初只是在染厂里打工,偶然间给《真报》投稿,没想到阴差阳错写出名堂,成了作家。
倪匡也写武侠。1965年,金庸一边经营《明报》,一边创作小说《天龙八部》,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暂停连载,读者势必难以接受,可金庸实在分身乏术,只好请倪匡代笔。
走之前,金庸告诉倪匡,千万别把小说里的人物写死了。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小说中的阿紫弄瞎了。等到金庸回来,发现倪匡彻底放飞自我,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问,倪匡笑道:“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倪匡在武侠电影剧本方面成就较高,但他写完一部作品,拿钱走就撒手不管,所以内容常被导演大肆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毫不介意,他开玩笑说,《独臂刀》只有“独臂刀倪匡”五字是他写的。在这部电影之后,他与张彻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张彻片中的大侠英俊潇洒,朴素的古装扮相尽显阳刚气质,眉宇间常有抑郁之色,上演了一个个悲情豪侠的故事。
李修贤、狄龙、姜大卫等都是张彻的得意弟子。
姜大卫出身演艺世家,和哥哥姜昌年都是童星出道。姜昌年后来取艺名“秦沛”,也是香港有名的演员。他们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又生一子,取名尔冬升。
演艺圈的兄弟并不罕见,可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哥仨姓名完全不同,还是兄弟的,估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张彻御用男主角姜大卫。
5张彻因《独臂刀》获得“百万导演”的名号,然而邵氏旗下还有一个导演号称“楚千万”。
此人就是楚原。
楚原自小痴迷上海电影,解放后在广州读大学,研读不少前苏联的电影理论著作,1954年逃往香港。
楚原本来想当演员,无奈个子太矮,只好向编剧、导演发展,或许是放不下对演戏的执著,楚原晚年时不时在影视剧里客串一把,成龙《警察故事》中的大反派正是由楚原出演。
现在谈及香港电影,很多人还以为小时候录像厅和电视上看的国语片是内地引进的配音版。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是国语片的天下,李小龙的电影上映时配的是国语,到80年代重映,才改配粤语。
楚原擅长的古龙武侠片在港台上映时也是国语配音,他表示:“古龙的对白,国语念来最有味道。”
但是让粤语片起死回生的,也是楚原。1973年,其执导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一经上映,轰动全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影响深远,在日后衍生出各种影视剧。
然而,此时香港电影的江湖,已经不是邵氏一家独大。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6张彻曾为邹文怀写过一幅字:“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在香港影视圈的棋局中,邹文怀毫不犹豫将邵氏一军,他给邵氏打了N年工,虽然备受邵逸夫重用,但也屡受掣肘。
1970年,年过六旬的邵逸夫本来心情大好,喜事接连不断。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终于停止制片业务,远走台湾的“叛将”李翰祥经营艰难,早晚要关门大吉。
之后,邵逸夫又将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邵氏,执掌采购部。歌星出身的方逸华甘为“妾室”多年,直到62岁才正式嫁给邵逸夫,人称“六婶”,一说将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称为“四大天王”正是她。
邵氏在小小的香港重新建构大中华文化,他说:“我生产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因为邵氏存在,香港成为当时华人电影的中心。
偏偏在此时,传来坏消息。邵逸夫手下的第一能臣邹文怀带着一班邵氏旧将出走,成立“嘉禾”公司。
邹文怀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实是同一类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两个我们,实在是太挤了点。”
嘉禾成立之初,并不成气候,邹文怀筹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与日本合拍的《盲侠大战独臂刀》,还请来《独臂刀》的主演王羽继续出演,有点儿噱头。
虽说《独臂刀》系列是邹文怀参与制作的,但这不明摆着山寨邵氏嘛。《盲侠大战独臂刀》一上映,邵逸夫就把邹文怀给告了,直指嘉禾侵犯版权。
反目成仇的邵、邹二人为此对簿公堂,还花掉了上百万的律师费,直到影片映期结束,还吵得不可开交。
7不过,邹文怀并非有样学样,他和他的嘉禾不久后就找到对付邵氏的武器,还是一个大杀器,他就是李小龙。
1970年,在美国发展的李小龙接受港媒采访,表示只要片酬、剧本合适,将要回香港发展。邵氏率先与其接洽,结果不仅片酬少(2000美金),态度也很傲慢,这让骄傲的李小龙很不满。
邵氏的片酬一直是个坑。
虽说邵氏在成立之初也曾砸重金招揽林黛等已成名的当红明星,但在此后始终坚持家族企业的模式,实行月薪制,签约邵氏的员工经常要忍受长期合约和低工资。
60年代拍粤语片的陈宝珠每年拍几十部戏,有几百万身家,但片酬不超过一万。
那时演员的片酬甚至比武师还低,混过武行的姜大卫就曾对张彻说,自己宁可做替身,也不愿做演员。
李修贤曾经谈到当年邵氏的管理制度,称当时演员都是不能在晚上外出的。
邵氏的老员工谈起老东家,经常会说一句“邵老板养活了很多人”,但很少夸邵氏福利多好。
反观今日,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还有所谓阴阳合同,有人因为逃税,一判就是8个亿。要是让当时的邵氏演员知道,估计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邹文怀与李小龙。
和邵氏谈崩后,龙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转而跟嘉禾谈。
邹文怀看出李小龙的价值,豪爽地给出7500美金作为片酬,并承诺会满足他的其他要求。李小龙很满意,和嘉禾签了两部电影。
1971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一上映,就创造了香港的票房纪录。
李小龙火了,嘉禾活了,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邵逸夫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一向睿智的邵逸夫在此时却一时糊涂,屡屡错过良机。李小龙争霸香江时,为邵氏效力多年的“冷面笑匠”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找邵逸夫谈合作,想要自导自演,甚至还想分红。
分红?门都没有。
许冠文见邵逸夫太抠门,也跑到嘉禾,拍摄喜剧《鬼马双星》,这部电影针对香港人普遍好赌的心理,以本土粤语俚语编织笑料,自然大受欢迎。1974年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625万,再一次破纪录,正好弥补嘉禾因李小龙去世造成的损失。
至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电影,全部夺得当年的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半斤八两》海报。
8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此时香港电影的市场已不是邵氏所能掌握的,对电影公司来说,市场便是财源,票房才是王道。
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新艺城、德宝、中国星、英皇等公司相继崛起,邵氏的电影事业却日薄西山。
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宣布正式停产,尽管在90年代曾与TVB合组“大都会”重出江湖,可是并没有赶上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末班车,而是很快归于沉寂。
邵逸夫并未就此退隐江湖,而是将垄断电视业作为主要方向。
1967 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邵逸夫是 TVB 的重要股东。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邵逸夫在电影市场逐渐力不从心,其精心打造的TVB 却进入制度化时代,在收视竞争中高奏凯歌,在电视剧、音乐、综艺各方面极具开创性。
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在改革开放之初传入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从此以后,每一个中国观众的记忆中都会有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
▲《上海滩》剧照。
TVB于1972年开办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更是为华语影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人才。
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林岭东、杜琪峰、陈玉莲、吕良伟、黄日华、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吴君如等等,都是从TVB的艺员训练班走出。
1982年,两个年当弱冠的年轻人同时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
他们是好朋友,其中一个从小立志当演员,另一个只是被他拉来陪考。结果那个一门心思想做演员的小伙子不幸落选,陪考的那个反而因为相貌帅气,被意外录取为第11期学员。
落选的是周星驰,录取的是梁朝伟。
不服输的周星驰经过不懈努力还是挤进了TVB,常年在电视剧跑龙套,和成为“无线五虎将”之一的梁朝伟(其余四人为黄日华、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被李修贤发掘,周星驰的事业才步入正轨,成为我们熟知的 “喜剧之王”。
除此之外, TVB从1973年开始评选“香港小姐”。香港电影中那么多绝代佳人,这一选美节目几乎囊括了半壁江山。赵雅芝、张曼玉、邱淑贞、钟楚红、李嘉欣、周海媚、蔡少芬、袁咏仪等,都参加过港姐评选。
无论是训练班学员,还是港姐,这些人一出道就带着邵氏的印记,有人从跑龙套开始,吃苦耐劳,熬了许多年,有人事业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他们后来都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9邵氏的传奇不仅在于影视,还包括邵逸夫的慈善事业。在一个世纪的人生中,邵逸夫的善举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家学习。
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光投向祖国内地,他说:“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香港一个邵逸夫,大陆多少逸夫楼?这是邵逸夫去世时,一些网友发出的疑问。
一名网友在微博贴出图片显示,他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结果近3万座,几乎遍布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几乎都可以在他们当地的学校中找到一座逸夫楼。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向内地捐助了40亿港币,在内地兴建了六千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
这个开创了一个影视江湖的百岁老人,直到晚年仍然行动自如,谈起养生秘诀,他说,一要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当邵逸夫归隐山林,颐养天年时,香港电影正在走向衰败。
90年代,台资大量进入香港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打定主意要在九七之前捞一笔,于是从台湾片商手中争取大量投资,粗制滥造。1993年,台湾八大片商与香港电影从业协会就压低演员片酬协商,提到“共有250多部台资港片未如期交货”。“烂尾”投资多不胜数,港片最终失去了台商的信任,失去台湾市场。
1997年前后,曾在香港影视发挥重要作用的黑帮资本也接连撤出,香港电影又失去一大依靠。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捞金,本土市场日渐凋敝,似乎早已无力回天。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年107岁。
那时,邵氏电影的辉煌已成为历史,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早已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
赵卫防:《百年逸夫的历史贡献》,《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傅葆石、刘辉:《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电影的大中华视野》,《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刘琦:《论香港武侠片在六七十年代的成熟、衍变及其意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