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许褚的帽子是什么,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么?
“说曹操,曹操到”,有两个原因,一是汉献帝被困,正准备让曹操救驾,曹操就出现了;二是曹操和吕布大战,被打得抱头鼠窜,吕布正在四处寻找曹操,曹操就出现在吕布面前。
下半句是“当面错过,岂不可笑”,是说吕布当面遇到曹操,却没把他认出来,就这样错过了杀掉曹操的最好时机。这一句是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里面,毛氏的评注。
我们详细说来。
说曹操,曹操到《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却说董卓被诛,他的手下李傕、郭汜二人本来打算就此散伙,谋士贾诩站出来说你们散伙的话,恐怕真的死翘翘了,不如打回长安,给董卓报仇!李、郭二人一听,此言有理,于是带着兵马打回长安,刚刚平息下来董卓之乱,朝廷还没缓过气,李傕、郭汜两人又来了,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叫“贾诩一语乱长安”。
要乱长安,第一步是控制天子。但天子也不是傻瓜,你追来了我不会跑吗?汉献帝就这样跑到了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经是宫室烧尽、街市荒芜,百官朝贺都只能在荆棘丛中。这时太尉杨彪跟天子说:
“前蒙降诏,未曾发遣。今曹操在山东,兵强将盛,可宣入朝,以辅王室。”意思是说曹操可是个忠臣,而且兵强马壮,皇上您召他入朝,可以平定李郭二人之乱。
汉献帝一听,忙说那还不赶紧去请曹操来啊!当即降诏,派人去山东宣召曹操。
此时曹操在山东也听说了皇帝逃往洛阳,就跟众谋士商议该怎么办,荀彧说: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文公纳周襄王,高祖为义帝发丧,都是以臣子本分,收买天下民心的做法,荀彧这句话意思是说,您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奉天子以令天下。
曹操听了荀彧的建议,立马发兵去洛阳勤王,所以当天子诏书刚刚下来,曹操已经到了天子跟前,人们就说曹操来得及时啊,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其实荀彧想多了,当时天下那些诸侯,各个心怀鬼胎,都巴不得献帝早点死,自己好当皇帝,怎么可能去勤王呢。这才给了曹操机会,也从这里开始,曹操的宏图霸业正式展开。
当面错过,岂不可笑《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这一回是说,曹操在濮阳跟吕布大战,被吕布打得抱头鼠窜,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慌忙逃命。逃命途中,吕布追上来,用方天画戟往曹操头盔上打了一下,问:“喂,当兵的,曹操去哪儿了?”
曹操心中暗喜,想吕布这个傻子竟然没把我认出来,真是天不亡我啊,于是手指反方向说:“呐,前面那个骑黄马的就是曹孟德。”吕布听了之后,纵马去追,曹操由此逃过一劫。
毛宗岗在评注里说:
“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是嘲讽吕布有勇无谋,十足的睁眼瞎,到嘴的鸭子就这样给放走了。
也无怪后来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所杀,这么个睁眼瞎,在乱世中怎么活得下去。而曹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统一北方,成就一番伟业。
怎么评价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
每当一个王朝开始变得腐朽不堪,就会有各路乱世豪强站出来掀翻统治,建立起丰功伟绩,创立新朝。
只有元朝末期,在还没有推翻旧王朝之前就开始了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的大乱斗局势。
各路豪杰在南方打得热火朝天,把偌大的元王朝当成傻子一样晾在那。
在元末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不俗的人物,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彭莹玉、张士诚、朱元璋,还有陈友谅。
后面的这三位每一位在乱世之中都有成为华夏大地主人的能力,可惜的是,他们处在了同一个乱世之中。
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一个人能笑到最后。
是谁笑到了最后,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最大的对手:
陈汉皇帝陈友谅
枭雄出身1320年元朝第四代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驾崩于光天宫,同年沔阳的一个小小的渔家之中出生了一位令元朝闻风丧胆的起义军领袖,一代枭雄陈汉皇帝陈友谅。
陈友谅的出身很悲惨,他出身于渔民家庭,还是那种最低等的渔民。
他的爷爷老谢是个倒插门,随别家姓成了老陈。本就是遭人白眼的货色,更是一个低等的渔民,其处境可想而知。
但小陈同学很有上进心,童年时受到的嗤笑和白眼让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往上爬,那些鄙夷他的人才会敬重自己。
最开始他努力读书,闲暇时会学习武艺,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当地的县衙找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
按现在的道理考上一个公务员虽然不能说是衣食无忧吧,但是温饱总能解决的,出去说自己捧了个铁饭碗也不是太丢面子的事。
但那是现在的道理,在当时的那种环境,起义军遍地而起,朝廷自己都快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了,要是被干翻了不也是颜面扫地,一个小县城里的小公务员,这点问题算个屁。
所以小陈公务员的工作依旧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尊严,看不上他的人依旧看不上他。
于是小陈同学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踩着所有人往上爬,永远不能让别人再踩他!!
投身天完就在小陈同学考虑如何让才能出人头地的时候,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大元朝都他娘的乱成一锅粥了。
1351年四月随着一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白莲教的刘福通,韩山童在阜阳起义,号称红巾军。
这时候南方的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也不甘寂寞,因为徐寿辉长得非同凡人,如同弥勒在世,于是他们就打着”弥勒降世“的旗号开始起兵,也叫红巾军。
九月,起义军打败了元朝威顺王宽撤普化,攻占了蕲州、黄州,于水陆要冲之地蕲水立”弥勒降世“的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
“大”上加“一”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压倒“大元”。
牛皮吹的倒是响当当,但当时的徐寿辉等人地盘不大,所以遣丁普朗、徐明达攻陷汉阳及兴国府,邹普胜攻陷武昌,曾法兴攻陷安陆、沔阳,徐寿辉攻陷江州,欧祥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许甲攻陷衡州,项普略攻陷饶州、徽州、信州。
就在徐寿辉的队伍经过沔阳时,我们的小陈同学遇到了他的伯乐,号称倪蛮子的天完国统军元帅倪文俊。
倪文俊
但是如果再给倪文俊一次机会的话,他肯定宁可与元军再大战几百场也不愿遇到这个心狠手辣,冷血无情的陈友谅,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时的陈友谅正处于满腔热血却无出路的状态,此时倪蛮子的出现正中了他的下怀。
而倪文俊见此人虽出身贫贱,却能文能武,是个可造之才,就把他带在了身边任薄书掾。
薄书掾,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文秘,为老板写稿子,改批文的活,虽说职位不咋高,但在当时那个农民起义军中,他属于少数的几个能识文断句且有些本领的人,所以倪文俊对他十分看重。
獠牙初现要不说树大招风,天完国一系列大规模的行动终于引来了多方关注,很快,天完国就被揍的体无完肤。
1353年,天完国占领的城市大规模被攻陷,天完的灵魂人物之一彭莹玉于瑞州战死,皇帝陛下徐寿辉也逃进了深山老林。
此时身为天完国领军元帅的倪文俊没有退却,一直在带人四处征战。
1355年,倪文俊趁着元军抽调兵力去镇压日益壮大的刘福通,张士诚等起义军时,带领军队大举反攻,于武昌再次击败了镇守于此的元威顺王宽彻普化,元威顺王的几位王子先后被俘被杀,宽彻普化本人也狼狈而逃。
接着,倪文俊指挥天完红巾军乘胜出击,在这一年内陆续攻克武昌、汉阳以及襄阳、中兴路等城池,天完政权得以在困境中走出,重新出现了振兴的局面。
1356年正月倪文俊将天完政权的都城从蕲水迁至汉阳,修治宫室,并迎接回了狼狈而逃的天完皇帝,倪文俊被封为丞相。
几年的征战使陈友谅得到了极大地锻炼,他经常为倪文俊出谋划策,因此极受倪文俊的宠信,而作为元帅秘书的他也越来越有威望。
如果此时的陈友谅就这样兢兢业业的干下去,他将来必定前途无量,身为天完国丞相最宠信之人,万一某天来一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陈友谅的追求可不是一人之下。
陈桥兵变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但是黄袍就不一定加在谁身上了。
1357年,作为丞相的倪文俊越看徐寿辉越不顺眼,徐寿辉这个人,本是一个卖布的,只因面相伟岸,神似弥勒,就被彭莹玉等人扶成皇帝,说白了,除了长得好看,有些侠义之心外,什么本事都没有。
被这样一个人骑在头上,整日呼来喝去,倪文俊的心里很不爽,我拼了命打天下,凭什么你来坐江山?
倪文俊的野心逐日膨胀,感性终于战胜了理智,使他做出了弑君夺位的举动。
但是他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开始动手,结果被人泄密,事情败露,只能独自逃往黄州,因为黄州有他最为宠信、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陈友谅。
但是他不知道,在那个以“义”字为天的起义军中,有个人却把这个字当成大便,早就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所以他这个选择注定使他万劫不复。
倪文俊仓皇逃到黄州,受到了陈友谅的热情接待,端茶倒水,锦衣玉食,这使刚刚逃出追杀的倪文俊大感宽慰。
第二天,倪文俊的脑袋摆在了徐寿辉的桌子上。
毒蛇,终于露出了它的獠牙。
雨夜称帝倪文俊死后,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堪堪保住皇位的天完皇帝徐寿辉,而是倪文俊最看好的小弟,陈友谅。
陈友谅杀死倪文俊后,得到了徐寿辉的信任,自称宣慰使,后又称平章政事,吞并了倪文俊的旧部,直接晋升为二把手。
倪文俊的死成为了陈友谅戎马生涯的转折点,使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一跃成为一方巨擘。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在此之后,陈友谅迅速崛起。
1358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瑞州。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
1359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
天完国在他的领导下日益壮大,名声鹊起,一跃成为南方起义军最大的势力。
此时那个遭人白眼,任人唾弃的陈友谅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陈友谅。
他现在已经不安于做一个下属了,他打起了和倪文俊一样的主意,但显然,他没有倪文俊那么蠢。
徐寿辉,现在只是个工具而已,让他去见马克思也就是动动小手指那么简单,但是陈友谅不能那样做,至少现在不能。
徐寿辉虽是个傀儡,但他毕竟是起义的领导者,还有很多人是忠于他的,比如赵普胜。
赵普胜是一员猛将,素有“双刀赵”之称,威猛无比,但是此人心眼不多,素来只知道遵守命令。
在他的眼里,徐寿辉是他的老板,他要死心塌地的为老板工作,陈友谅是他共患难的兄弟,他们一起开疆扩土,为老板服务,义字当头,甘为兄弟两肋插刀,但他不知道,此时他的兄弟却想插他两刀。
陈友谅当然知道,赵普胜一直将他当兄弟看,但是他属于徐寿辉的死忠,绝对不会看着徐寿辉被拉下马。
于是陈友谅深谙人不狠,站不稳之道,又从武曌那里学来了“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况且双刀赵也不是他的至亲,只是一枚棋子罢了。
1359年九月,陈友谅诈以会军为期,将赵普胜邀至安庆。
赵普胜不疑有他,如期赴约,陈友谅闻其至,且烧羊出迎,于雁水义登舟见陈友谅,见面就被陈友谅砍了。
陈友谅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赵普胜,挟徐寿辉,移都江州,自立为汉王。
徐寿辉的部下丁普郎,傅友德等人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跑路,投奔了日益壮大的朱重八,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陈友谅这一系列心狠手辣的行为使他终于离最高的位置只差一步,同时,也为他以后的兵败留下了祸根。
此时的徐寿辉终于知道,之前一那个小小的薄书掾的地位,已经不是他可以撼动得了。
他害怕了,他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陈友谅,只求能够活下去,只可惜,已经太晚了。
1360年,陈友谅攻克采石镇,六月十六日,这天阴云密布,连绵大雨,陈友谅邀请徐寿辉去五通庙拜神,他眼中透露着寒光,令徐寿辉不寒而栗。
徐寿辉也许是已经猜到了陈友谅将会加害自己,他用乞求语气对陈友谅说“只要你不杀我,我可以把皇位让给你,你做皇帝,我来做平章”。
陈友谅冷冷的看着他,宛如看着一具腐烂的尸体,
“就你这么天真的人,怎么在这乱世中活着的?”
徐寿辉听后面如白纸,他疯狂的乞求陈友谅,陈友谅看都懒得看他一眼,事先安排好的伏兵直接将徐寿辉的脑袋用铁锤打开了花。
徐寿辉
一切尘埃落定。
当晚,陈友谅在暴风雨于五通庙登基,定国号为汉,史称陈汉。
命丧鄱阳湖人的野心总是无法满足的,陈友谅登基之后,他的胃口就不仅仅满足于之前天完国的地盘,他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天下,他要做天下之主,做那个万人敬仰之人。
当时能坐到那个位置的人只有三个人,张士诚,朱元璋,还有他。
张士诚不可怕,那个人鼠目寸光,胸无大志,不足为惧。
怕的是那个朱元璋,这个人,从一个放牛娃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心思手段绝对不是张士诚可比的。
当时的陈友谅部队兵强马壮,他没有犹豫,立即率军兵临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城。
他选择了一个绝佳之地进攻朱元璋,这是他第一次犯错,这个选择也使他损失惨重。
他率水军攻向江东桥,这本是一个木桥,从此处攻入,朱元璋必被一举重创,何况他还有内应,他的好友康茂才。
结果到了桥头他却发现本应是木头做的桥变成了坚固的石桥,他的内应康茂才也未如约在桥头接应他,这他才知道他被骗了。
没有办法,他只能带领部队前往龙湾决战,这并不是个有利的战场,但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结果他在龙湾受到了早有准备的朱元璋部队的迎头痛击,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本来雄心壮志的他,第一次东征,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
这是陈友谅尝到的首次失败,这使他狠狠的肉痛了一把,从此时开始,这个意气风发的陈汉皇帝也开始了他急速下跌的过程。
一直以来,陈友谅都是一个成功者,他从一个小小的渔民做到了起义军的薄书掾,平章政事,汉王,皇帝,一步一步,他都没有输过,这次的失败,是陈友谅不能接受的。
但是人要是倒霉起来,放屁都蹦脚后跟,因为他接连的弑师,弑君,暗害肱骨大将,使得原本忠于他的部下接连叛离他。
原本属于天完国的四川省平章明玉珍公开和他唱反调,他的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直接缴械投靠了朱元璋。
1361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
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
他的部将吴宏于饶州投降,王溥于建昌投降,胡廷瑞于龙兴投降,直接就相当于把城池拱手让给朱元璋。
此时的陈友谅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他开始大力扩建他的水军,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因为他觉得,这次的战斗,他是输在了内应身上,没有发挥出他舰队的全部实力,如果再来一次,他必定把朱重八那个死和尚打得落花流水!
终于,他等来了机会。
1363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
陈友谅亲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洪都,飞梯冲车,百路并进,这一选择注定使他万劫不复。
此时的朱元璋精锐尽出去救小明王,如果他率军攻打朱元璋的老巢,本可以摧枯拉朽迅速消灭死仇朱元璋,甚至趁热打铁一统南中国。
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因为洪都是他的部下欧普祥献给朱元璋的,他当然气不过自己锅里的鸭子飞到别人的锅里,况且此时的南昌城没有多少人镇守,到嘴的肥肉怎么能不吃呢?
六十万大军围困洪都,咱老陈这辈子没打过这富裕仗!
但是他却没想到这块表面是块肥肉的洪都,内里却藏着一块硬骨头。
此时朱元璋忙于与张士诚作战,无暇西顾,就算挥师西援,以朱元璋的势力,也很难与汉军抗衡。因此,为了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朱元璋给洪都方面下达了命令: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
洪都守将朱文正接到这道命令后,平日里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他此时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迅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他以一个最高长官的身份用坚定的口吻对每一个将士说:“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他立即分配兵力防守各个城门,接下来朱文正和南昌守军们将要面对的是60万大军——当时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庞大,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
洪都保卫战打响了,六十万汉军在陈友谅统一指挥下,对洪都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城楼上的守军与敌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城外,数十万敌军展开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城内,英勇的守军日日夜夜在做拼死的抵抗。成千上万的箭离开战士们的弓疾速地射向敌军阵中,箭阵如黑云般遮盖了整个上空。
为了鼓舞将士,朱文正亲自统率自己的亲兵,登上城楼,与战友们站在一起,用大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60万敌军一番又一番地猛攻!
在洪都守军强硬反击之下,汉军只能退出城外。朱文正忙派人修补城墙。由于洪都将士奋战死守,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85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陈友谅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
从此时开始,陈友谅便开始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
七月,缓过劲来的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战斗最开始,因陈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汉军连连告捷。
天下也仿佛即将到手,只要干掉了这个死和尚,我就是这片大地的主人!!!陈友谅这样想。
但是上天却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正当朱军连连告败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
黄昏时分湖面上吹起东北风,朱元璋选择勇敢士兵驾驶7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大将均被烧死。
此时的陈友谅终于清醒了过来,当他看到了漫天的大火时,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急忙命令军队回防,召集众将商量对策。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
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
接二连三的败仗使汉军内人心惶惶,不久,左金吾将军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
先是三两个人偷偷跑,而后竟然是成群结队,将领带着士兵跑,就这样似开闸的洪水般,直到陈友谅眼看成了光杆司令。
陈友谅陷入了绝望,而此时的朱元璋还玩心理战,打击汉军士气,他给陈友谅寄来了两封信,大致内容如下:
“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
虽然生气,但是还是要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开始思考后路了,开始带残军突围。
但是好运不会总眷顾同一个人,在仓皇逃跑的过程中,一只流矢宛如一道流星,划过众人,不偏不倚的射中了陈友谅的头颅。
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一年后,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友谅次子陈理出降,汉亡。
一步踏错终身错,纵观陈友谅的一生,早年受人歧视,遭人白眼,中期坏事做尽,不讲信义,后期喜好杀戮,贪恋权势,处于和平时期,当是为祸一方的恶霸,但是处于当时那种乱世之中,却也算是一代枭雄。
诸葛亮临终为何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如果诸葛亮看到了这个问题,诸葛亮会感到很懵,他会问自己,我什么时候安排马岱斩杀魏延了。
看到问题的如果是马岱,他也得说,安排我斩杀魏延的根本不是丞相,丞相是没有过这个安排的。
至于魏延,他则更郁闷,怎么罗贯中的小说对人影响这么深,怎么我也是蜀汉大将,难道大家连真正杀我的凶手都不知道么?
分析魏延这个名字大家不会陌生,只要是对三国史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魏延此人在蜀汉后期的重要性。
在刘备死后,蜀汉硕果仅存的两位重要将领,一个是赵云,一个是魏延。赵云作战时中规中矩,或许不会有什么大功,但不会有大过;魏延喜欢冒险,“子午谷奇谋”就把其性格完全表现出来了。
而赵云死于诸葛亮之前,等到诸葛亮死后,魏延就成为蜀汉“唯一”的统兵将才。可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最终却死于内斗,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魏延的大饼魏延这个人在蜀汉的地位很特殊,他追随刘备的时间不算长,同时也没有足够强悍的“豪族”背景,但刘备却对他很重视。
刘备对魏延重视的最直接的体现,就表现在刘备在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任命了魏延。这一点,整个刘备集团没有人能想到: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想来刘备之所以如此重视魏延,除了因为魏延有能力外,还和魏延是带资入股有关: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不过,就小编来看,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魏延画饼。魏延的饼画得很大,就像袁崇焕画给崇祯皇帝的饼一样。让统治者就算骗自己,也要让自己信这个饼: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我真心不知道,以蜀汉的兵力,魏延如何能做到他说的这些。魏延虽然能力出众,但绝非凭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乾坤的人,起码我不觉得魏延有这个本事。
魏延给刘备画饼,让刘备任命他为汉中太守。索性魏延运气不错,曹操自打汉中失利后,就没有大规模向汉中发动攻势。
刘备死后,魏延开始给诸葛亮画饼,这个饼就是大家熟知的“子午谷奇谋”: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诸葛亮因为谨慎,而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也成为了后来人们诟病诸葛亮的原因之一。可从全局出发,子午谷奇谋除了“奇”之外,是一点不“谋”。
子午谷的道路早已损坏,魏延不可能从这里过去。就算过去了,五千人攻打长安,能拿得下么?夏侯懋真那么无能么?
就算他无能,潼关和长安互成犄角,魏延即便占领了长安,曹魏只需要一个骑兵突袭就把魏延和他的部队包围了,怎么和诸葛亮遥相呼应。
二流的能力,配置上一流的雄心,魏延这个人,有些时候给出的承诺太高,给自己的期许也太高。到头来害了自己。
诸葛亮很“无辜”很多人在讨论魏延之死的时候,会把诸葛亮临终的一个举动拿出来说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一个“密”字,让很多人揣测诸葛亮这次安排身后之事是要针对魏延。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毫无依据的。
诸葛亮身在前线,又是临终之前,他是蜀汉的精神领袖,他生病这件事本身就应该保密。而知道这件事的人,本就应该是他身边之人。
前线是敌人探子最多的地方,如果诸葛亮不秘密安排,而是大张旗鼓的安排,那蜀汉还如何悄悄撤并,司马懿不是早都做好准备了么?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叫魏延,原因并非是要“暗算”魏延,而是以诸葛亮对魏延的了解,魏延很可能不会听他安排,秘密退兵。
如果魏延早早就知道了诸葛亮的安排,以魏延一贯的风格,很有可能会导致蜀汉早早地就兵分两路,而蜀汉想要秘密退兵这件事,也很容易引起司马懿的警觉。
说白了,诸葛亮不告诉魏延,只是想妥善地安排退兵,而并非要安排人除掉魏延。一心北伐的诸葛亮,死前所想的也是如此。
他自然知道,魏延的北伐信念,以及魏延的个人能力,他不会断蜀汉的臂膀。
死于内斗的魏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蜀汉自然不会摆脱这个规律。其实,自打刘备站稳脚跟后,集团内部政治斗争就频频发生。
在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内部,又发生了新的政治斗争。这次政治斗争的主角分别是杨仪和魏延。
诸葛亮很欣赏杨仪,也非常重视杨仪。当然,杨仪自己也自视甚高,而且给蜀汉立下很多功劳。
可我们只要注意一点,就能发现,诸葛亮对杨仪的欣赏是只限于能力的:
亮病笃,汉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谘弥日,有所不尽,更来求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诸葛亮临终之前安排后事,选择了两个继任者,一个是蒋琬一个是费祎。按理说,当时的杨仪身份和资历都高于蒋琬,费祎,可他为什么不选。
说白了,诸葛亮觉得以杨仪的品行不足以当百官之首。可杨仪本人不这么想,他不仅想要当诸葛亮的继任者,甚至还想像诸葛亮那样,成为蜀汉新的精神领袖。
而他想要这么做,所会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魏延。因为魏延无论是在资历、能力、战功上都要比杨仪强。
杨仪想上位,就要控制魏延。但魏延不会被杨仪所控制:
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其实,魏、杨二人之间的矛盾,早在诸葛亮死前就常常发生: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说白了,魏延之死,就是杨仪一手操控的。杨仪想要成为蜀汉领袖,而魏延不服,从而两人爆发了矛盾。再加之积怨已深,所以杨仪诬陷魏延谋反。才有了后来马岱斩杀魏延之事。
结语魏延本来就没有反迹,他也不会造反。他只是不愿意听从诸葛亮退兵而已,魏延之死完全就是杨仪“挟私报复”,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而且,就算是诸葛亮想要暗算魏延,他也不会用马岱。彼时的蜀汉虽然人才凋零,但马岱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
比马岱合适的人还有很多,廖化、王平等人都要比马岱更合适。而诸葛亮安排马岱斩杀魏延,不过是演义上面的“杜撰”,是当不得真的。
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就是枭雄?
如果以所投靠的势力来说,吕布最早是跟随丁原的,丁原被何进召到洛阳做官,也把吕布带到了洛阳,董卓进京后,引诱吕布杀害的丁原,吕布之后便投靠了董卓,后来吕布又在王允等人劝说下与董卓决裂并杀死了董卓,之后便算投靠王允为首的朝廷。
李傕、郭汜等原董卓手下反攻长安时,打败了吕布,吕布率军逃走,先是投靠了袁术,与袁术不和,被迫离开后吕布又投靠了袁绍,为袁绍打败了黑山军后,袁绍猜忌吕布,派兵追杀吕布,吕布又投靠了张扬,后来又被陈宫迎立到兖州与曹操作战。
吕布与丁原
两年的兖州之战,吕布被曹操击败,向东逃到了刘备镇守的徐州又投靠了刘备,并趁刘备在前线与袁术作战时,派兵偷袭了刘备的后方,夺了刘备的城池,刘备无路可走,于是刘备又反过来投靠了吕布,被吕布安排在小沛,刘备趁机在小沛招兵买马引发吕布的猜忌,吕布又派兵攻打刘备,刘备战败,投靠了曹操,之后曹操与刘备联合打败了吕布,曹操在刘备的劝说下,杀了吕布。
仔细看吕布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投靠主公的过程,吕布先后投靠了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扬、刘备七任主公,而不是三任主公。
再来看刘备,刘备最早是投靠公孙瓒,后来徐州陶谦向公孙瓒求援,刘备与田楷率军救援陶谦,刘备就干脆投靠了陶谦,在陶谦去世前,将徐州让给刘备,于是刘备平生第一次拥有城池而没有投靠他人,但在第一次徐州之战时,前后受敌,刘备于是投靠了吕布。
吕布与董卓
没多久吕布又攻打刘备,刘备于是投靠了曹操,之后刘备联合曹操一起打败吕布,接着刘备参与了衣带诏事件,又背叛曹操抢了曹操的徐州,曹操攻打刘备,刘备大败于是投靠了袁绍,在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前,甚至还没有分出胜负前,刘备就已经率军逃离了袁绍,而向南投靠了刘表。
刘备投靠刘表过了差不多七年安稳日子,直到曹操南下攻打荆州,长坂之战刘备大败,逃往江夏郡投靠刘琦,江东的鲁肃找到刘备还问过刘备之后怎么办,刘备回答:准备到交州去投靠苍梧太守吴巨。幸亏刘备没去,否则历史就没有三国了。
仔细看刘备的一生,大半辈子不断在征战,不断地在投靠,刘备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琦七任主公,而不是五任主公。
刘备
因此算起来,吕布所投靠的主公数量与刘备所投靠的主公数量是相同的,为何吕布总是被人骂作三姓家奴而刘备却没有人骂?
根本原因是:吕布对待他所投靠主公的态度与刘备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吕布原本是丁原的手下,被董卓引诱杀了丁原,如果吕布算是丁原门客的话,那吕布的行为就是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犯了谋逆罪,是被当时的人所不耻的行为,这是背叛与谋逆,是被当时主流价值观所不接受的。
吕布投靠董卓后,又在王允的引诱下杀了董卓,吕布算是董卓的义子,义子杀害义父是为不孝,不孝是当时很重的罪,要知道两汉以孝治国,孝是最基本的道德,不孝就是重罪,也是被当时主流价值观所不耻接受的。
吕布
吕布投靠袁术,袁术直接拒绝,吕布投靠袁绍,袁绍却想杀了他,吕布投靠刘备,抢了刘备的城池,吕布投靠的七任主公中,亲手被吕布所杀的有2个,是丁原和董卓,不欢而散的有1个,是袁术,变成仇敌的有一个,是袁绍,吕布投靠后又背叛并抢了人家城池的有一个,是刘备,只有张扬和王允算是正常一点,吕布没有对他们下黑手,但投靠了七个,与其中五个有矛盾,甚至还杀了2个,吕布这个德性,哪一个主公愿意接受他呢?
再看刘备,刘备不管投靠任何人,都能获得被尊重的地位,因为刘备对所投靠的人,基本上没有伤害,刘备投靠公孙瓒,凭自己的实力获得封官,两人友好相处,因为刘备援助陶谦而离开,刘备投靠陶谦,人家陶谦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这份感情谁能比得上?
刘备投靠曹操,曹操三次给刘备加官晋爵,一次比一次高,而且曹操给刘备的待遇是两人共乘一辆车,这可是对刘备相当敬重的表现,刘备投靠袁绍,袁绍是亲自出城二百里来迎接,这是把刘备当成诸侯的礼节,反观袁绍对吕布的态度,是不是和对刘备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刘备的人格魅力原因。
刘备
刘备投靠刘表,刘表同样是把刘备当成诸侯,以诸侯的礼节出城迎接,这说明了刘备在当时的威望
相当高,为何曹操、袁绍、刘表等人把刘备看成诸侯,以诸侯的礼节来对待他呢?
根本原因就是:刘备的名声与为人处事让人敬重。
孔融当年被黄巾军围困时,特意派出太史慈来向刘备求援,刘备二话没说,派出数千士兵救援孔融,想想看,孔融为何不请别人救,比如曹操,偏偏请刘备救?因为刘备当时有着仁义的名声和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刘备手下有关羽和张飞两个万人敌,非常能打,所以孔融综合考虑之下,请刘备救援。
刘备当平原国相时,有人对刘备不满,派刺客刺杀刘备,刺客来到刘备的住所,刘备以为是来拜访自己的人,因此把刺客待为上宾,以宾客的礼节来接待,完了以后刺客深受感动,不杀刘备,刺客为何感动啊?因为当时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刘备当时好歹是个平原相的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县的县长,亲自接待一个普通百姓,给上宾的礼节,这个礼贤下士足以让刘备得到百姓的敬重与支持,这也是刘备名声在外的原因。
刘备
还有长坂坡之战,有十余万百姓跟随刘备向南逃,要知道古代人是非常看重祖籍的,轻易不会放弃自己的故乡,十几万人跟随刘备,连刘琮身边的人也投靠刘备,这说明刘备在当时不仅有仁义的名声,而且很有影响力,当刘备作为乱世枭雄投靠其他势力时,因为刘备的名声,所以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礼节,所以就有袁绍与刘表的出城迎接和曹操与刘备共乘一辆车的礼节,这是对刘备的看重,而吕布根本就没有这个待遇,也没有这个名声,吕布害的人太多了,所以其他势力对吕布的防备也很重。
从袁绍对待吕布与刘备的待遇不同也能看出吕布与刘备的巨大差异了,刘备得到当时主流士大夫的尊重和支持,但吕布显然没有,当然了,刘备的皇室后裔出身可能也有些关系,吕布毕竟是普通百姓出身,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历史上最坑爹的人物有哪些?
历史上“坑爹”的人倒是不少,但是,要是上一个“最”字的话,我想导致“国破家亡”和“江山陷落”的那些,应该是算的上的吧,那么,我就跟列位来说这样的一个人。
宦官王振鼓动明英宗亲征瓦剌,致使明英宗做出错误决策王振本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一个侍从宦官,只不过,当明英宗还是太子的时候,王振就跟随身边,等到明英宗登基之后,他便被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内监”之中官职最高的人, 并且还有“内相”之称。
明英宗在位之时,关于北方的边患最为主要的还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政权”,好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不断地攻伐当时残存的北元政权,并且还深入腹地,致使北元政权分裂为瓦剌和鞑靼,并且全部都逃到了漠北的苦寒之地。
而后期,随着瓦剌和鞑靼之间互相争雄,到了正统年间,也就是“明英宗”在位的时候,瓦剌的势力逐步强大起来,并且还时不时南下侵扰明朝的疆域。
加之,当时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来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而当时明朝又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进行派发。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先便不断增加使者的人数,进而从明朝骗取更多的赏赐,最后瓦剌派出的使团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而当时“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便下令减少了赏赐,而正因如此,也先便有了一个好借口,他立刻率军挥师南下,直逼大同,进而威胁北京。
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不过二十来岁,加之他的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没有人能够在这件事情上给他更好的建议,所以,明英宗便单纯地认为这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同时,他看到北方鞑子竟如此放肆,也是颇为恼恨的。
于是,王振便借机鼓动明英宗,建议他御驾亲征,前去征讨瓦剌,然而,针对此事朝中的多数大臣都在劝阻明英宗,然而,英宗竟是充耳不闻。
明英宗在颁布了“御驾亲征”的诏旨之后,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便力言此事明军尚准备不够,皇帝决不能轻率亲征。
除此之外,吏部尚书王直亦也率群臣一同给明英宗上疏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
虽说众大臣再次极力劝阻,可明英宗还是听信了王振的话,一心想着要建功立业,彻底征服“瓦剌”。
随后,明英宗和王振在两天之内便凑了20万大军,还对外宣称是50万,除此之外,粮草和武器也是在匆忙之中配发的,准备根本就不充分,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结构极为松散的明朝大军便匆忙出发了。
更可笑的是,当时在大军之中,还有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同行,然而明英宗根本不让他们参预军政事务,却把一切军政大权全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
可想而知,一个宦官,甚至说得难听一点,一个皇帝身边的侍从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统军作战”,然而,王振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三军统帅”,不得不说,这位明英宗也是太“任性”了点儿。
正式由于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所以,大军刚刚出发不久,大军便出现了内乱,还没有抵达到大同,粮草便已不济,不断地有士兵死亡,尸体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致使人心惶惶,整支大军还没有到达前线,军心便已不稳。
王振行军毫无章法,致使明军不断内耗,土木堡遭遇瓦剌军队,毫无抵抗之力既然已经军心不稳,最好的方式便是折回北京重新修整,当时一些随驾的官员,见到此种情景,也都再次请求英宗回军。
然而,王振听到这些话,大为恼怒,为了杀一做儆百,他竟然惩罚当时极力劝谏明英宗回军京城的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让起来。
此外,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曾以“天象”不祥进行劝阻,王振仍然不听,仍然逼着大军继续前进,可谓是“刚愎自用”至极。
此时瓦剌方面,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于是便佯装败退,从而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以北的地区。
等到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之后,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便以为瓦剌是害怕英宗亲征,便坚持继续北进。
而此时邝埜等人再次感到一路之上未见瓦刺一兵一卒,大同乃是山西重镇,明军这么简单的就进入了, 绝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他便担心瓦刺有诈,因此,他们便第三次上书英宗请求回军,并且不断地提醒王振不要中了瓦刺的埋伏。
然而,即便如此,王振仍然不听,直到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给了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这才害怕起来,急忙传令,在第二天撤出了大同。
而既然要退兵的话,自然要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线,然而,此时的王振并未给明英宗和大军着想,竟然还想着要带着大军绕道去他的家乡所在之地蔚州,除了“回家看看”之外,还能享受一下“衣锦还乡”的感觉,真是可笑之极。
于是,王振便下令取道紫荆关经蔚州从而返回回京,然而,沿着他设计的路线走了40里以后,他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了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军。
此时,瓦剌方面已经知道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变得极为十分紧张,于是,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便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
然而,此时的王振心中想的还是不能让大军毁坏他家乡的庄稼,因此谁的意见都没有采纳,坚持一意孤行,折向宣府进而返京。
明军沿着王振所调整的路线迂回奔走,几天之后才退到宣府,而此时,瓦剌大军早就已经追袭而来。
紧急之中,早就慌了神的明英宗急忙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他撤退,结果,此二人全部战死沙场。
见此状况,明英宗又派出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然而,朱勇等人冒险进军至鹞儿岭,却陷入瓦剌的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三万人全军覆没。
而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安排撤退,三日之后,整支大军退守到了土木堡,这个地方距离怀来城仅有20里,于是,随行的文武官员便全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
可是,小心眼的王振却认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还没能到达,他担心他辛苦搜刮来的东西会有损失,便全然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就地宿营。
见此状况,邝埜一再上书要求英宗先行驰入居庸关,以确保安全,同时,还要组织精锐部队以断后拒敌,心中只想着“私利”的王振全然皆置之不理,没想到的是,明英宗竟然也没有说任何的话,表达任何的意见。
也正因如此,这支没有经历什么大战却已经变得“千创百孔”,早就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明军,在王振这位“自私”而“任性”的主帅的错误引导之下,硬硬地被阵容齐整的瓦剌军追上并且围困在了“土木堡”这个地方。
而至于最终的结果嘛,相信列位都知道,便是明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数万明军全都成为了“瓦剌”的俘虏,随行的文武官员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可以说,这是字自宋代“靖康之耻”之后,中原的强大封建王朝面对蒙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第二次“大败”,因为都是导致“当朝皇帝”变成了俘虏。
再来说一说王振的结局,当队伍齐整、战斗力更强的瓦剌大军前来冲杀早已经“身心俱疲”的明军时,这位昔日刚愎自用的明军主帅,被斩杀于乱军之中,虽说他是死了,但是,他却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正是应了那句话,叫做“主帅不明,坑死三军”。
威震西凉的锦马超?
在马超的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是在潼关之战的时候。在这场战役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不过在这场战役中,马超也遇到了强劲的对手,那就是号称“虎痴”的许褚。马超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他们的胜负究竟如何?
一、看似平手的单挑。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和许褚的单挑被作者演绎得十分精彩。作者用浓墨重彩把两人的性格、作战风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马超和曹操阵前相见的时候,注意到曹操身边的许褚。他素知许褚勇猛,有了和他一决高下的心思。
许褚也因为对马超的重视,决心和马超单挑。于是在双方的互相挑战下,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在战前,曹操为了激励许褚,说出了“马超不减吕布之勇”的话。许褚因此勇气倍增,不顾一切地进入战场,和马超决一死战。
在与马超作战的过程中,双方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双方大战了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此时双方的马匹已经累得支持不住,因此两人回去换马,重新投入战斗。第二个阶段,双方又战了一百余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于是许褚回到阵中,脱掉盔甲,赤膊提刀,再来与马超交手。
到了第三个阶段,双方又交手了三十余回合。许褚用刀砍马超时,被马超躲过。马超则用枪直刺许褚的心窝。许褚弃刀将枪挟住,双方在马上夺枪。结果许褚的力大,把枪杆拗断。两人各拿半节枪杆在马车上厮打。此时曹操怕许褚有失,派人助战,被马超军阻止。双方发生混战,才结束了这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结果,许褚在混战中臂中两箭,受伤而回。马超和他的部下在混战中打败曹军,取得了胜利。不过仅仅从马超和许褚的战斗来看,双方交战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以此判断,双方应该是平手告终。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二、马超是实际的胜利者。其实,如果从双方在战斗中的表现来看,马超应该是占据了上风的。我们先来看看双方武艺的特点,两人都各有所长。许褚本人膂力出众,曾经和以膂力出名的典韦交手,丝毫不落下风。在面对天下第一强将吕布的时候,许褚也曾和他交手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马超的特长与许褚不同,他在力量上不能与许褚相比,但是他在机动灵活上则远超许褚。马超生长在西凉,以骑兵作战见长。他选择的武器是枪,招式变化多端,再加上眼明手快,可以拨打雕翎。而许褚选择的武器是大刀,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加持,和敌人硬打硬拼。
于是在双方的决斗中,看似平手的战斗中,双方胜负的天平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马超凭借的是自己的招式和灵活与许褚的蛮力对抗,看似不占优势,实际上却占了很大的便宜。在第一个阶段的战斗中,许褚气势最盛,马超与他进行周旋,也不落下风。随着双方马匹的疲乏,许褚的气力也受到了损耗。
到第二个阶段时,久攻不下的许褚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力气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与马超这样周旋下去,最终会让自己走向失败。于是他便回去,脱去了盔甲,要和马超决一死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个阶段,同样是交手一百余回合,双方的马匹却没有疲乏。这说明这个阶段的战斗强度要比第一个阶段差了很多。
在第三个阶段中,双方仅仅经过了三十回合,就从厮杀变成了厮打。这是因为许褚在和马超的交手中,寻找机会和马超争抢枪杆造成的。当时的许褚丢弃了自己的大刀,却挟住马超的枪杆,这个动作让人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许褚的武器是大刀而不是长枪,他就算是夺走了马超的长枪也不会使用得当,更难以打败马超。可是许褚就是主动丢弃了自己的武器,来和马超争夺他的长枪。这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许褚已经失去了战胜马超的信心,故意采取这种手段来寻求结束战斗。
随着战斗进入第三个阶段,许褚已经进入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地步。他脱去全身的盔甲,依然不是马超的对手。于是许褚决定在他的力气还没有耗尽之前,凭着自己的蛮力来与马超最后一搏。如果他夺去了马超的武器,这场决斗自然就结束了,那么他就可以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
因此许褚便用计挟住了马超的枪杆,并用蛮力拗断了它。这样双方就算是谁也不愿意认输,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即便如此,身上没有盔甲的许褚也还是落入了下风。齐装贯甲的马超,防御力要远高于许褚。为了解救许褚,才发生了曹操派兵混战的一幕。
因此,虽然我们看马超和许褚的交战似乎打成了平手,但是马超取得了实际上的胜利。这个结果在后续的战斗中,也能够显现出来。按理说许褚受的伤并不重,可是从此之后,许褚再也没有上战场,与马超交手。相反倒是马超十分活跃,围着曹营挑衅,让曹操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的话来。
结语:在潼关之战中,马超与许褚进行了一场血战。在这场战斗中,双方经过三个阶段,共计二百多回合的战斗,基本上打成平手。后来双方兵马上前助战,造成的混战才打断了双方的决斗。许褚在混战中臂中两箭,从此再也没有再出战马超。
这场战斗虽然看似平手,实际上是马超占了上风。这是因为马超发挥自己的武艺特长,克制住了许褚的力大刀沉得特长。最终许褚只得与马超拼死一搏,去抢夺他的武器。即便如此,曹操也看出了许褚处境危险,派人接应。如果双方的决斗再继续下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许褚必败无疑。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