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我们将学习分类法理论中的“时间分类法”,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
高手都善用时间分类
听到“时间分类法”这个概念,也许有的书友会认为这个方法是讲如何规划时间的。事实上,“时间分类法”并不是要把时间分类,而是把时间作为一个维度参与分类的设计。
高手都善用时间分类。于是,在分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主要的时间分类法,分别是“共时分类法”和“历时分类法”。顾名思义,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时间是怎样纳入分类的。
在“共时分类法”中,参与分类的主题内容,是在同一个时空中,各自保持不变的,这样我们才更容易把它们按照各自的特性,分门别类地安放到不同的类型之中。
而在“历时分类法”中,时间是一个重点考虑的维度,参与分类的具体内容,本身就存在着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所以都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所以,在分类的时候,除了要看它们各自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前后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
这两种方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一路追寻到林奈和达尔文的时代。
在前面的一节中,我们重点讲述了生物学家林奈对于分类法的贡献,他被许多人称为分类学的“奠基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沿用至今的生物学分类的方法。和他差不多同时代的另一位生物学家达尔文,似乎有着更大的名气,也在应用他的分类方法,致力于研究生物的起源和变化,也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区分。
如果我们把这两位科学家放在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就会发现,他们在对生物界进行分类研究的时候,正好是采用了两种不一样的时间分类法。
简单地说,林奈的分类法更偏向于“共时分类法”,假定参与分类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在同一个时空中的,各自的特点存在稳定性,这样才构成了分类的基础。而达尔文则更偏向于“历时分类法”,时间先后的变化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维度。
“共时分类法”的应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分别讲解两种时间分类法的具体应用。首先是“共时分类法”。
共时分类法反映的是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甚至某个时刻对事物的分类。
比如我们去一个图书馆,想要找到一本具体的书,就要根据书号的指示,先找到一个大类,这本书是属于文学还是历史?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找到了大类之后,再找小类,在小类之下,会有不同数字的排序,沿着书架,我们就能准确定位那本我们需要的书。图书馆的这种分类方法,就是“共时分类法”的典型表现。
图书馆的书可能有成千上万本,如果没有合理的分类,面对茫茫书海,我们就无从下手,精疲力竭。因此,“共时分类法”的一大好处,就是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
有了这个好处,除了可以应用在图书馆检索图书之外,共时分类法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几乎是随处可见。
例如,我们常用的各种字典,里面对于词条内容的分类,应用的也是共时分类法。我们在查字的时候,可以用多种分类方式检索,比如按读音、按部首、按笔画数、按四角号码等等。
遇到了一个生僻的字或词,如果我们知道怎么读,但不知道怎么写,就可以按读音分类进行检索;如果知道怎么写,但不知道怎么读,就可以按部首分类或笔画分类来查询。
总之,这些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锁定想找的内容。
“历时分类法”的应用
说完了“共时分类法”,我们再来看,“历时分类法”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是如何应用的。
前面我们说过,“历时分类法”的特点就在于,它把时间作为一个维度,单独凸显出来。这其中的原因是,万事万物莫不存在于时间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一件事,我们只有去剖析其中的时间线,才能理清彼此之间的关联。
这一点,在商业分析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分析公司的业绩,判断未来的发展,就要制作一张包含了时间维度的表格,把各项数据,分门别类地填入其中。本季度的业绩如何,上一个季度的业绩如何,去年同期的表现又是怎么样,前后的增长率变化、业绩走势,都是我们要重点观察的内容。
于是,我们经常听到以下的这几个词:“同比”、“环比”、“累计增长”、“平均增长”,这些概念都是应用“历时分类法”得出的数据。
除了分析数据、做决策,历时分类法还可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现在企业常用到两个工具:流程泳道图和甘特图。
其中,流程泳道图适合用来展示长期的工作流程。如果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的协作,要通过这个表格来建立好流程,接下来再分工协作。在泳道图中,每个部门画成一列,排在一起,就像游泳比赛中的泳道一样,所以起了“泳道图”的名字。
而当我们遇到临时性的工作项目,就要用到另外一个工具——甘特图。它是以其发明人亨利·甘特的名字来命名的。甘特曾经是美国陆军的顾问。
当时在战争中,军队的各个部门,要同时推进很多项目,需要协调的部门、人、事、物异常繁多。于是,甘特发明了这个动态变化的图表,清晰、明确地展示各个部门在各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内容,其中设定了每项任务的截止时间和预期目标,当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大家集体复盘,再调整、规划下一步的安排。
那么,对于上面我们介绍的这两种分类法,在具体工作、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确定自己要使用哪种具体的方法呢?
本书的作者罗蓓老师说,在很多场景里,我们要学会抓重点,善于做减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在选择分类策略时,我们要大胆减掉次要因素,从而把握住问题的真正症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