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农村的,不算太偏,和县城隔一条公路,公路西边是县城,东边是我们村,拆迁的消息传了十多年,还是这个样子,村里的养猪鸡马牛羊的都因环保的原因不让养了,煤改气,厕所也改成抽水的了(这个工程大街上下管子各家的厕所和污水管联在管子上,)都是免费的。但花钱多了。从前烧煤我家一年三吨煤球,花一千五百块钱,还能烧水做饭,就是脏点累点。现在一年取暖做饭五千多。干净省事了设定好温度,不用管了,做饭也不用在想着瓶里的气还能用几天了,只要不欠费,随便用,但是原来卖煤的,打煤球的,卖烧煤炉子和罐气得掏厕所的都失业了。
以前买东西要等集市,现在村边就有大型超市,每天随便买,生产越来越方便了,越来越有空闲时间了(地早就不种了大部分卖掉了剩下的全租出去了)但是我发现村里的败家仔比过去多了。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我们七零后基本很少出败家仔。因为我们七零后,少年时家里基本上都不富裕,吃过苦过得紧巴巴的日子,(现在也有好多人日子紧巴巴,但是生活质量比我们小时候的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我上小学时,村里还是生产队。父母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一天四毛九分钱的日值(这不算是最低的,听说有的生产队一天一毛九的日值)吃能吃饱,但是不是一年全吃细粮,窝头,饼子,野菜团子,玉米地瓜粥,玉米南瓜粥为主。水煮白菜都不能顿顿吃。面粉都要掺和着地瓜干磨的粉。或者是掺高粮面。过年才能吃十多天鲜肉,虽然当时七毛五分钱一斤猪肉,二三分钱一个鸡蛋,我们小孩子基本上没有零花钱,所以我们都是自己挣零花钱,这是现在的孩子们不相信的,但这是事实。
我们大多从七岁上学前头一年。就开始挣自己的零花钱了。方法大多是养兔子,养大鹅。养兔子的占多数,省吃俭用,过年才有的压岁钱不花,开春后用这些钱买小兔子,在院里用捡来的碎砖砌成一个个池子,每个池子里放一对兔子一公一母。买兔子还有好多小孩子上过当。因为小母兔贵,小公兔便宜还不好卖,有的卖兔人就用两只小公兔充当一公一母,而小孩子不会分辨。时常上当,当时小兔子七毛钱一对一公母。有的只卖五毛钱,后来才知道五毛一对大多是两只公兔。
买了兔子,剩下的就是每天放学打草喂兔子了。父母告诉我们,什么草兔子爱吃,什么草兔子不吃,不能用带露水的草喂兔子。放学后一人一个柳条筐,一把镰刀组团打草,不怕累就怕兔子不够吃。养肥了,母兔又下小兔子,越养越多,把小公兔养肥卖掉,就有零花钱了。而我们村里有个大鱼塘,所以我和小伙伴还有项收入是卖草给鱼塘,三十斤草一毛钱,每天打够了兔子吃的草就打卖鱼塘的草。干活慢的能卖一毛钱,干活快又不怕累能挣二毛钱。现在的小孩子给五元也会说大人抠门,五元能买啥。
可是我们小的时候,二毛钱就能吃一顿饭,一毛一个加焖子火烧,一毛钱一碗豆腐脑。小孩子二毛钱能吃饱。二毛钱能买十块麦芽糖,能买十根冰棍(那时的冰棍就是加点颜色的冰块又硬又没味二分钱一根)膨化食品是一种,用玉米粉做的型似老年人用的拐棍,五分钱一个。其它的比如瓜子一毛钱一把,江米条二毛钱给一把。别的吃食就只有花生米了和山楂糕了两毛钱也能买点吃。没办法那时就这几种零食。吃的说完再说穿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是传说,那时的棉粗布是穿不料那么长时间的,由其是男孩子们。又爱爬墙爬树,打草捉兽的最多两年就不能穿了。不能穿的衣服也不能丢了,母亲会把破衣服一块一块一层一层用面糊粘在一起弄鞋底子的。
那时候的娱乐是看电影和看电视,最早是看电影。村里每年能放十来次电影。邻村或是更远的村里放映时间是错开的。我和小伙伴们最远去过十五里地的村子看过电影。那时候就是走着来回的。一开始电视是极少的,后来村里有铁饭碗的干部和工人家里有了电视,我们就不跑那么远去看电影了。早早地去占地方,人很多的比看电影还热闹。射雕英雄传,霍元甲,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就是那时候看的电视家家都有那是上初中一年级以后的事了上小学时刚开时是用一种山里的小石板和石笔来写作业的。小石板写作业有个好处,是做业留的少,多了写不下啊。因为那时候是买不起铅笔和纸本的。
后来上二年级后我们的老师,每个星期天领我们去县城捡破烂,集中起来交了换钱。钱多了买来本地小作坊用麦秆做的粉帘纸的。裁成小块定成本子。每人发两个本子五支铅笔。在其他班极还在用石板写作业时。我们班早就用上了铅笔和本子。报纸报道了我们老师的事迹。后来我们的老师到市里去教书了。在后来听人们说这个老师去市政府里上班了。
又有人说这个老师是某干部的女儿,是来我们这里支教的。我二十八岁时曾经在市里偶遇过这个女老师,确实在市政府里工作,是个管政法的二把手,那时候的老师能有这个机遇的是极少的。后来我求这老师办过一次事。老师也给办了。她退休后去了南方,就没有联系了。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小时的生活,让我们农村七零后的人懂得了知足长乐。能吃苦耐劳的性格。我们的经历,特别是吃苦的经历,是零零后孩子们不愿意听的。我给孩子讲过,孩子淡淡的说我们没经历过,也不会有你们那种心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