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特朗普2016年靠着铁锈带那几个州的选票当上美国总统后,美国制造业衰落就变得深入人心了。
此后,很多美国政客也在大选中喊着要制造业回流、重新创造就业岗位。而这些议题,又越发加深了人们对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通用电气解体,波音陷入困境等新闻,让人觉得美国制造业好像真的彻底完蛋了。
2018年9月,特朗普在发动中美贸易战的同时,要求国防部“评估和加强美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地及供应链弹性”。国防部回应说,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如今美国只剩下一条大口径枪管的生产线了,川皇您这调研真是太英明了。
那么,美国制造业真的衰落了吗?究竟是真实现状?还是政客的竞选话术?又或是美国放出来的战略忽悠?中国古训:料敌从宽。高估自己、低估对手,一味的口嗨,不是好现象。所以今天,我们就简单分析下美国制造业的一些情况,看看它到底有没有真的衰落,以及它真正面临哪些困难。
一般来说,外界判断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标准有三个。首先,是总体规模缩小。2021年美国制造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刚达到10%,低于特朗普当政时的12%,而在70年代美国制造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个数字是24.3%,现在连一半都不到。而且70年代美国制造业占世界份额是40%,如今在15%上下。
第二个标准是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连续下降。第三则是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
以上三点,也是特朗普等政客一直在咋呼的,为他的一系列贸易战政策提供理由。
但深挖数据后,我们就能发现,特朗普的话有点经不起推敲。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国这些年制造业的变化,不能简单的用“衰败”来概括,顶多只能说,是个开始。
首先,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总体占比虽然在缩小,但绝对数字还是在增长的,事实上,制造业是美国国内增速较快的行业,增速超过了美国gdp的增速,劳动生产率增速也超过了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增速,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增长非常明显,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铁锈带
你看,生产效率提高,附加值提高,这不是在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实力吗?这不都是资本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吗?
再看美国制造业的结构性变化。
从2021年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来看,前几位分别是化学产品、电脑及电子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石油和煤炭产品、机动汽车、高端机械、航空航天及其运输设备。
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四大产业上。一是航空航天、运输装备和军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还涉及到国防安全。即使有2020年疫情的冲击,美国军火公司也大多实现了利润增长。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增长9.34%,雷神公司增长24.78%,诺斯罗普·格鲁曼收入增长8.74%等等。二是汽车工业,美国的汽车工业已经由传统的大批量、单品种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柔性生产转变了。三是医药行业,含金量超级高。四是计算机和电子工业,吸金能力虽然不及医药,但堪称美国在信息时代技术霸权的基石。
相对的,像钢铁厂这种附加值低的产业,还有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统统向外转移。所以表面上看,美国制造业总体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就业人数更是在大幅滑落,但实际上他依然站在全球制造业的顶端。
而且美国如今走了一条“美国设计,他国制造”的发展之路,保留研发这种核心环节,苦力活扔给其他国家去做,只在美国本土保留最复杂、最个性化的生产环节,这样就能维持他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们上一集讲的跨国供应链战争,在高端制造业,只要掌握了供应端的技术权力,你就可以掌控整条供应链。
黑帮之城芝加哥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底特律、芝加哥这样的工业城市的确不行了呀!难道这不能代表美国制造业衰落吗?
其实,还是和产业转移有关。芝加哥败了,还有新的工业城市在崛起。如今美国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集中在七个大都会区,有52个城市发展制药业,61个城市专攻计算机半导体,44个城市搞航空航天。至于芝加哥、底特律这种传统的汽车工业城市衰退,是因为美国的汽车制造也经历了从空间集中到分散制造的过程。起初,大家都挤在一起,是为了规模效应提高生产力,于是就形成高密度大工业都市区,比如以密歇根州主导的五大湖地区南部的东西走廊 。但是现在信息时代,物流业发达,柔性生产可以做到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地理的区位因素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相反是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再集中到大都市里办工厂,那是和利润过不去的傻缺行为。于是整个汽车工业开始扩散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比如亚拉巴马州南部、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这些都是美国国内比较穷的州。而相对的,传统工业圈搬空了,也就生锈了。
所以说,看问题不能太片面,更不能偏听偏信那些美国政客的叫嚣,什么“21世纪前10年是美国制造业毁灭的10年”,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当然了,美国制造业虽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国际竞争力,但是它也切切实实的面临一些难以突破的困境。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掉的话,长此以往,才会让美国制造业真正走向衰败。
这里的头号难题,就是现在还算成功的“美国设计,他国制造”,这里藏着一颗大雷。设计和制造两个部门长期分家,渐渐地,设计和制造就脱节了。
众所周知,美国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意外的是,如今美国有太多的研究成果,都被搁在国家实验室的保险柜里吃灰。
为什么呢?因为搞科研是需要经费的,钱哪里来?国家拨款、企业自筹,美国也不例外。但美国企业面临一个问题,它手头的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想要再创新,就要投入天价的成本,但对利润的提升极其有限,搞不好还要亏。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华尔街投资。所以美国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上越来越少,过去二十年,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通用电气、IBM 、施乐、AT&T等工业巨头纷纷减少甚至取消研发实验室。目前美国制造业相关制造成熟度上的研发支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7.96亿美元,远远低于日本、德国、韩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数字,还不及人家的零头。
企业已经选择躺平赚钱,那么研发的大头只能靠国家。而美国的传统是,联邦资金绝大部分是用来投资基础科研的。一小部分适用于实业的资金,集中在很少几个行业,比如他们会通过能源部的先进制造办公室、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先进制造计划,以及国防部的制造技术项目等机构,来分发资金。这种模式,会导致尖端项目的实验室占用大量联邦研发资金,实验室做了很多概念原型,可是要搬出实验室进入生产线,又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来试验,可企业的钱都在股票期货里,于是这些研发的新技术很难被商业应用规模生产 。
波音工厂
举个例子,大约是2017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牵头,搞过一个“电子复兴计划”,预计在未来五年投入15亿美元,把已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半导体工厂搬回来,重振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基地,联合国防工业基地、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创新温床,开启下一次电子革命,从而开创他们下一个十年乃至百年的领先。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如今5年期满,大家有听说过任何后续消息么?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愿意把生产基地搬回来,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研发资金。
用一个比较专业词的来说,就是美国现在的研发,局限在提升技术成熟度,而非用在提升制造成熟度,说来说去,还是研发与制造脱节,制造业在吃老本。长期这样下去,他就会失去制造业的创新和领导能力,然后失去技术霸权。这才是美国制造业真正面临的危机,而不是那些低工资岗位或低技术产业的外迁。
第二个难题,依然源自“他国制造”。过去这种跨国供应链的生产模式,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率。但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肺炎后的全球供应链危机,让美国终于意识到,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系统性冲击。
最典型的例子还不是奶粉断供,而是国防产业。2018年9月,特朗普要求国防部评估国防供应链的可靠性,结果,除了视频开头说的“只剩下一条枪管生产线”外,还查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美国唯一一家转翼齿轮箱大型薄壁铸件供应商早在2016年就破产了,这个零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对阿帕奇、鱼鹰和CH-53K重型直升机至关重要,现在美军要保养直升机,只能用进口货。此外,无论是弹药、枪支这些基础武器,还是导弹、空间系统这样的高端武器,供应商数量也有非常明显的下降。为啥呢?这些零件的供应商,国防供货只是业务的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业务的原料是进口的,产品也是出口的。大家猜猜,他们进出口的大客户是谁呢?
(投票:1. 东方某大国;2.有声有色某大国)
平日里,正是这种日常的商业收入支撑他们生存下去。贸易战一打响,整个跨国供应链乱成一锅粥,美国资本家,特别是那些国防承包商伤的可不轻。特朗普的对策很简单,把这些产业链迁回美国不就得了?既能保障国家安全,还能拉动就业。可问题是,这涉及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网络,就凭美军那点业务哪里养得起,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第三个难题,还是源自“美国设计,他国制造”,那就是两极分化。从数量上统计,美国制造业的基石,无疑是一大批员工少于500人的中小企业,但他们没能在跨国供应链中享受到太多好处。
生产线转移,无疑让大型跨国公司赚了大钱,却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造成了致命打击,因为生产任务本来是他们的,如今没了业务,他们不得不苦苦挣扎,或者倒闭了事。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在被跨国公司不停的挤压生存空间。一个小企业只要研究出一点新技术,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大财团的收购和吞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型公司变成一个参天巨人,但企业越大,官僚就越严重,反应速度就越慢。而这些巨型企业热衷金融投资,却忽视创新,面临国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还反应不过来。
此外,没了中小型企业夯筑的基石,跨国集团又太过于依赖国际供应链,搞得美国制造业有点像建在沙滩上的城堡,在贸易战和疫情的冲击下,随时都可能出现供应链断裂危机。
第四个难题,和“他国制造”也有脱不开的关系,那就是劳动力成本。当初,美国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才把产业链外迁,如今,留在国内的那些高端制造业,也在想办法继续节约人工成本。方法,就是开发机器人、搞人工智能、推广大数据等等。
谁都知道,这是未来制造业强国的必走之路。天朝正铆足了劲拼命追赶,但美国却因为政治原因,要开历史倒车。
原因很简单,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技术,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要的,是那些没掌握,也不想学技术的年轻人,以及“铁锈带”的失业工人。
可问题是,谁的人口多呢?谁手中的选票多呢?
铁厂重开,民主党的蓝州变川粉了
对政客来说,是花很长时间,花很多钱去培养一小批高技能工人,等他们出师的时候没准自己已经下台了;还是补贴建立一批低技术门槛的制造业工厂,快速拉动就业,然后向选民宣传这是我的政绩,即便厂子要倒闭了那也是我任期结束后的事情。
换成我,我也会选第二个的。我下台后,哪怕洪水滔天!
除了以上这四点外,美国制造业还面临一些更细节的困难。比如基建落后、工人素质变差、拉裤子的总统瞎指挥等等。种种困境,如果美国无法克服的话,会使原来的“美国设计、他国制造”模式,变成“他国设计、他国创造”,到那时,美国制造业才是真的衰败,死灰难复燃。
凡事都有一体两面,结合上一期供应链战争,我们这两期视频,也是从正反两面分析了跨国供应链带给美国的好处和弊端。美国制造业如今虽然还谈不上“已经衰败”,但它的确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向前悬崖,回头是岸。当然,以美国的尿性,想把它拉回来也不是件容易事。
好啦,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大家觉得未来美国制造业会是什么走向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喜欢这期视频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参考资料:
科技部: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
中国航空新闻网:DARPA将在7月“电子复兴倡议”峰会上介绍微电子研究动向
环球时报:怕被中国“卡脖子”,特朗普又下令了!
马雪:美国制造业的“假衰落”和“真困境”
刘彬彬:中美制造业产业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
胡鞍钢 任皓 高宇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评述
刘建江 李诗:新冠疫情冲击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举措及前景研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