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3218,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古斯塔夫方阵可以算作欧洲最后一种方阵了。它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荷兰莫里斯方阵基础上改进的步兵方阵,在三十年战争中,依靠方阵和其麾下精锐,古斯塔夫多次击败以传统西班牙方阵建军的天主教军队,布赖滕费尔德战役的胜利,更是为他赢得了“北方雄师”的称号。此战之后,各国开始争相效仿古斯塔夫方阵的战术方式,并按照其思路训练军队。不过,古斯塔夫方阵显然和我们所熟悉的近代线列步兵战术依旧有很大区别,那么,前者是怎么逐渐演化为后者的呢?
如果从类别上区分的话,古斯塔夫方阵和莫里斯方阵一样,应该被归属于荷兰方阵战术体系,而当时的其他国家,则大多效仿西班牙方阵战术。虽然莫里斯方阵和古斯塔夫方阵在创立后,最显著的特点是火枪兵数量要远多于原先的西班牙方阵,但实际上,荷兰系和西班牙系的最大区别并非在于热兵器数量的差异,而是在于方阵的结构。荷兰系方阵规模较小,且经常以小军事单位交错排成二或者三个横列,后排部队既可以作为预备队,也可以在敌人冲击时灵活填补前排的火力空缺。而随着火器的优势逐渐显现,无论是荷兰系还是西班牙系,都在大幅度提高军队中火枪兵在方阵士兵中的比例。
但从三十年战争的结果来看,由于荷兰系方阵的设计优势,西班牙方阵即使拥有相同比例的火枪兵数量,依旧难以抵抗同样规模的荷兰系方阵的火力倾泻。实际上,即使是已经经过调整和优化的莫里斯方阵和古斯塔夫方阵,同样不能完全发挥新式火枪的威力。由于持枪姿势的限制,同一列士兵们即使是想要持枪同时射击,最多也限于3排,剩余士兵往往只能作为预备队。
值得一提的是,古斯塔夫方阵中的火枪兵擅长依靠三排齐射对接近的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在敌人接近时,原本六排火枪兵迅速变阵为三排,第一排跪立,第二排弯腰,第三排则站立,端枪同时开火。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排列方式无疑能够更合理的运用火枪手的全部火力。但事实上,瑞典火枪兵最常用的战术依旧是逆向行军式射击法,即六排火枪手依次射击后从后排士兵的间隔处退回阵后装填,保持持续性火力。
可见,这种常见于线列步兵战术的齐射方式,在当时依旧不算常见。事实上,即使是后来的线列步兵,在军事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齐射这种战术并不美好,射击时很容易伤到后排士兵的锁骨或者第二排士兵的手或者胳膊,因此在线列步兵出现后,最常见的打法依旧是一排接一排的排射法,只不过,由于火枪的射击速度提高了,三排士兵基本上可以保持战线提供连绵不断的火力攻势(十八世纪的精锐普鲁士步兵甚至可以两排保持持续火力)。
十六十七世纪,火枪在激烈的战争中迅速进行着技术迭代更新,和老式火绳枪相比,新式燧发枪有着明显的优势。轻便、短小的滑膛枪,由于采用更加坚固的金属枪管,可以让1盎司重量的弹丸拥有305米/秒的初速度,杀伤力完全不逊色于同时期的重型火绳枪。不仅如此,这种依靠燧石撞击钢片激发火药池的武器,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点火成功率,而火绳枪则只有一半。另外,火绳枪点火时需要明火,这就导致火枪手们在列队时必须保持将近一米的间隔,否则一旦自身携带的火药被身边战友打火引燃。燧发枪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燧发枪兵可以肩并肩排列成更加密集的阵型,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火枪部队在单位面积内的攻击力。
除此以外,几乎和燧发枪同时流行起来的椭圆形纸壳弹药,极大提高了滑膛枪射速,子弹发射时,纸壳又填补住了子弹与枪筒之间的空隙,有效降低了滑膛枪子弹的散步。在这一神器的帮助下,滑膛枪迅速取代了老式火绳枪。
莫里斯方阵一般以营为单位进行部署排列,古斯塔夫方阵则是以中队为最小单位。相比于莫里斯方阵长矛、火枪兵5到10人的纵深,古斯塔夫方阵的标准队形则为6行。这并不奇怪,两种方阵的创立时间相差数十年,这数十年里,火枪的效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既导致了方阵中火枪兵比例的增加,同时,射速的提升使得火枪兵在采取逆向行军法射击时,即使减少了同一列火枪兵的数量依旧可以保持较强的持续火力,相反,过大的纵深虽然有利于防御却会造成兵力的浪费。这种进化趋势并没有因古斯塔夫方阵的最终成型而结束。
到了后来,小纵深已非古斯塔夫方阵独有的特点,各国的方阵都开始减少行数。而火枪兵和长矛兵的比例,也维持在4:1乃至5:1左右,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被部署到整个方阵的中心。以十七世纪末法国方阵威力,当时一个营级单位中,通常有120名长矛兵和4倍于他的火枪兵,另外还会有50名手持滑膛枪、手榴弹的掷弹兵。也许是效仿荷兰系方阵的特点,营中士兵被部署在队列的中间部分,两翼是数量众多的火枪手,至于精锐掷弹兵则和普通士兵一样呈5排编组,置于方阵最右。这种方阵设计,在防御骑兵时显得捉襟见肘。
虽然火枪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的确与骑兵的衰落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有个细节经常被人们忽略。古斯塔夫二世的改革,对于骑兵的战术演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摒弃了当时西欧流行的骑兵半旋转射击,重拾日渐式微的冲击战法。在他的训令下,瑞典骑兵虽然同样携带转轮手枪,但只有在冲锋过程中方能使用其中的一支。和原先依靠护甲、武器优势碾压步兵的战术不同,新战法强调骑兵攻击的迅捷性,以此来寻找步兵方阵列阵时的弱点。这种战法在布莱登菲尔德会战、吕岑会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威力,自此,西欧各国骑兵放弃了缓慢且低效的半旋转射击战术,这也使得骑兵在之后的会战中继续成为步兵方阵不可忽视的重要敌人。
由于长矛兵的数量远少于古斯塔夫时期的比例,火枪兵基本暴露在敌军骑兵的冲击攻势下,因此,在遭遇骑兵威胁时,法军有时还会采取一种防御状态:火枪兵被摊薄成一排,列于方阵中间,其余滑膛枪兵则列成4排,分别部署在长矛兵前后。这种阵型可以让长枪兵同时翼护前后两侧的火枪部队,但问题是,在这种防御阵型下,由于长矛的阻挡,后排的火枪兵根本无法射击。
另一种布阵思路则是将长矛兵化整为零,组成规模更小的小队,这样一来一旦有骑兵冲击方阵,火枪兵就可以处于小队长矛手的保护下,这种思路虽然并不算错,但由于长矛兵总数已经极为稀少,所以一旦遇到大股骑兵,方阵也很容易被冲散。虽然两种部署方式都并不完美,但由于火器的威力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各国已经难以恢复成原先的布阵方式,否则,不用等到骑兵的突袭,在方阵对射时己方就已经输了。因此这一时期的步兵方阵,依旧保留着古斯塔夫方阵预留大量预备队的做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减免正面火力的情况下,抵抗敌方骑兵的冲击。
也正是基于骑兵威胁的前提,长矛兵的编制虽然一直在持续减少,但并没有彻底从方阵中消失。直到其替代品刺刀的出现。刺刀早在17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这种安插在枪口内部的冷兵器,使得火枪兵即使在近身战中面对骑兵也能有一战之力,但早期刺刀属于插入式刺刀,插入后火枪就失去了远程作战能力,因此,它的使用往往还需要受到作战时机的限制。
因此,17世纪70年代各国军队虽然已经开始部分列装刺刀,但长矛手依旧存在于军队中,这种状况持续到17世纪末, 法国军事工程师、陆军元帅德沃邦发明的套管式刺刀问世后,火枪兵终于有了兼备远近两种攻击模式的武器。虽然刺刀的长度难以和长矛相比,但由于此时的大多数骑兵已经放弃了笨重的长矛转用长剑、马刀作战,因此,排成密集阵型的步兵只要保持阵型稳定,就可以抵御住骑兵的突击。
无需长矛保护的燧发枪兵,可以更加灵活的变阵,因此,原本大而无当的五纵列方阵就变得没有必要。除了法国之外,各国都不约而同的缩减了方阵纵深,至此,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三排线式横阵基本成型了。和古斯塔夫方阵相比,新横阵取消了队列间的间隔,在作战时,各营首尾相连成一个整体,火力密度无疑比原先的方阵更加强悍。
参考文献:
1.《战争艺术史》
2.《西方战争艺术》
3.《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4.《14世纪西欧的步兵革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