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优置,明朝科举考试分南卷北卷?
自从公元605年隋炀帝开设进士科起,此后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一直都是皇帝选拔人才、笼络人心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科举制走向成熟、鼎盛的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更是牵扯国本、举国关注的大事,出一点差错都是朝纲动荡。
“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科举作为大多数读书人改变命运、走上官场的唯一途径,各种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贿赂考官、作弊抄袭、请人代考等等,即使朝廷使用严刑峻法惩治也难以断绝弊案发生,每一次都是杀的人头滚滚。而1397年却发生了一起蹊跷的科举大案,没有任何舞弊行为存在仍然闹得朝野沸腾,数十位官员无辜惨死,史称“南北榜糊涂案”。
公元1397年,明朝迎来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天下英才云集南京。对于这次考试,明太祖朱元璋寄予厚望,有着多重政治考量。
第一,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攻破元大都结束元朝统治,但是整个明朝统一战争一直打到1389年;另外元朝毕竟统治中原98年,部分士大夫阶层受元朝恩遇,对于新生的明朝并不认可,特别是在后收复的北部地区,这是不利于明朝统治的。
第二,1380年朱元璋以“谋逆”的罪名杀宰相胡惟庸,同时诛杀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1390年朱元璋又颁布《昭示奸党录》,以胡惟庸同党的罪名又杀了韩国公李善长等一大批人;此后又称胡惟庸勾结倭寇、北元,追查党羽,案子一直到1392年才宣告结束,前后杀了三万多人。
第三,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明朝爆发立储之争,最终朱元璋在燕王朱棣和皇孙朱允炆之间,选了朱允炆当继承人。1393年,已经66岁高龄、身患重病的朱元璋害怕自己死后朱允炆压不住朝堂老臣,又弄出了“蓝玉案”,杀了1.5万人。
因此对于1397年这次科举,朱元璋是想达到笼络北方士人、扩大明朝统治基础,利用科举盛会缓和因大肆杀戮造成的紧张氛围,为朱允炆将来执政选拔人才等几个目的。而朱元璋为了这次科举还精挑细选了一位主考官,已经78岁高龄的刘三吾。
刘三吾有多重身份,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朱元璋政治意图的。首先刘三吾是士林领袖,全国知名的大儒,就连明朝科举制度条例都是他制定的,身份地位绝对能当主考官;
其次刘三吾是元朝旧臣,在明军攻克广西之后归隐田园,直到1385年才应朱元璋征召再次出仕,受到朱元璋礼遇重用,被尊为“三老”之一,身份转变极具代表性;
最后刘三吾支持皇孙朱允炆继位,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召集群臣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当时燕王朱棣已经是闻名天下、实力最雄厚的藩王,百官都不敢得罪他,刘三吾却挺身而出明确反对称“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朱元璋听后大哭,后来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可惜刘三吾是一个合适的考官,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明史》中评价其“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说白了就是没有政治智慧。刘三吾完全没有领会朱元璋的政治意图,在1397年这次会试中真是只以成绩论输赢,上榜的51个人全是南方人,榜单一公布就造成轩然大波。
落榜的北方读书人相互串联,联名上书到礼部鸣冤告状、在南京街头拦住官员轿子喊冤,称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人偏向南方人,瞬间舆论哗然,“考官收钱”、“营私舞弊”各种传言满天飞,朱元璋震怒下旨严查。为了以示公正,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但是这个调查小组里面的成员侍读张信等人也都是很正直的官员,不会去作假迎合朱元璋,给出的调查结果是此次考试确实公正,所有录取的读书人都是凭真本事考中的。
调查小组给出的结果更让落榜的北方士子们不满了,继续闹;朝中北方出身的官员也联名上书抨击,要求再派人对考卷进行审核,严查所有涉案官员;还有人上告说主考刘三吾勾结调查小组联手欺瞒朱元璋,故意将考的不好的试卷呈给皇帝看。
那么1397年的会试到底公不公正?调查小组的结论对么?实际上考试结果是公正的,确实反映了明朝现实。在南宋之前,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北方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南方;直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为躲避战乱大批人南迁,南方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不论是金国还是元朝都不重视文教,北方的教育水平自然就被南方拉开了;在加上明朝是八股取士,考的是南宋朱熹程朱理学那套东西,南方士子更占优势了。别说明朝初年,就是到了清朝,文化发达的南方地区长期垄断科举的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善。
但是政治上没有对错,不符合朱元璋意图的官员都要严惩。1397年5月,朱元璋下召称主考刘三吾等人是“蓝玉余党”,刘三吾因为年龄太大只是发配西北,其余人全部处死,成了皇帝平息风波的替罪羊;6月,朱元璋亲自主持选出了61名北方士子上榜,这场“南北榜案”才算过去。此后明代科举南北方士子按比例分开录取成为规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北方矛盾,维护了国家稳定,对于普及文化教育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种人为划分“南北榜”的行为,实际上天然将明朝大臣们划分成了不同阵营,同期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根据籍贯不同拉帮结派,拉开了明朝党争的开端。到了明朝万历末期,党派林立,党争不断,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都是以官员籍贯划分的,就是著名的东林党也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只能说任何政策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根据时代不同不断推陈出新才是长久之道。
卒定变法之令中卒的意思?
卒,最终、终于、最后,副词。
文言文中,“卒”的意义和用法还有:
名词,士兵、士卒。例略。
副词,同“猝”,仓促,一下子。例略。
司马迁的《商鞅立木建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法令。
有什么投资建议?
你有十万闲钱,该如何投资,才能快速的积累财富?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这个话题敢兴趣,那咱们今天就来讨论下这个话题。
关于闲钱的处理方式,传统思想的很多人都会从银行理财入手,当然这也是大多对理财完全不懂的人,因为就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房价增长水平来看,利率水平几乎赶不上经济增长。简单算算投资回报,即使以复利七二法则,投资年化回报率为%1时72年后本金翻倍,即使回报率达到%7.2,,10年翻倍。
第二种从实体行业入手,简单拿房产来说就目前市场平均价格来说过十万美刀闲置资金对这个市场来说那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首先资金量小了且不说,其二现在的房产业就是在等高位接盘侠。且就目前房产投资收益率来说位置决定收益率,十万美刀的资金可投的地段平均年化收益率一般不超过%10且成为高位接盘侠的风险较大,加之近年来的限购政策,购套房还得折腾。想想有些累心。
第三那就考虑下餐饮业,这是一个需要人力以及精力较多的行业,如果兢兢业业的投入进去,幸运的话辛苦一年的收益还是可观的保守%50的收益率,当然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做餐饮投资失败的例子也不计其数,辛苦一年血本无归的比比皆是,市场竞争大,相对10万资金来说这个费时费力的投资只适合部分一心从零开始,且有自己一技之长的创业者,而不适合大众投资者。
第四,理财产品的投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国债.信托)对于国债大家都不陌生,债券的投资算是比较保险的投资。比如2017年发行的某3年期国债年利率也就在%5到%8左右,而同期三年期的银行定期为%4左右,国债也就比它稍微高些,投资的朋友从来不会选择这些产品。风险低,收益低,投资,更多的是用热情去博弈,所以我想很多人就想到了下一个投资方向,股市。
第五,就来说说股市,对一般人来说,金融理财方面的经验都是欠缺的,进股市十有八九都是被割韭菜的,但股市也有个神奇的地方,找对方法的人那就是能够实现十万变二十万的地方,但股市的单边交易又限制了它的空间,所以十万放在股市一年下来不是被割就是放着动不了的,根本就没产生收益还被套牢的概率加大,所以不是牛市的时期股市就不是个好的投资选项。就目前我国CPI同比增长%2.3意味着通胀水平的增加,今年的牛市将告一段落。
第六,就是国际期货市场和股市一样,没有交易经验的人往往亏损的概率达到%70,可它优于股市的地方在于行情波动较股市大,而且是双向交易,利润空间以及灵活性加大,这也是现在很多朋友看好投资的一个原因。波动大的市场里对于一般的人来说需要承受大的心理压力相对加大,对于心理承受力弱些的一般人就不是特别适合,而对这种博弈充满热爱的投资者来说就是天堂,就十万闲置资金来说一个月资金收益率%100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但前提是你不是期市小白,如果你是,而且你运气真的很好那也无可厚非的可以实现,不过期市的投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投资自己充实自己,自己强大了也是投资的成功。
商鞅千金徙木的意思?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
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
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历史上刘备为何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
刘备收养少年寇封
▲刘封
刘封本姓为寇氏,长沙刘氏的外甥,年幼丧父,寄养在舅舅家中。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打败,投奔荆州刘表之时,膝下无子。
相传的轶事典故中说,刘备某次打败敌人与当地县令刘氏共庆胜利之时,见旁边站立器宇轩昂的英俊少年,于是问姓名,方知是县令的外甥叫寇封。宴会期间,军厨不小心掉块肉在地上,寇封竟随手捡起吞咽,这异常举动引起刘备爱慕,遂收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刘备
事后刘备问刘封说:“为何直接吃掉在地上肉,也不责备下人?”刘封回答说:“身为将吏,应时刻体恤老百姓,米粒、肉片也都是老百姓流汗水,辛苦得来之物,随便扔掉挺可惜。兵卒们整天忙碌很辛苦,应该多关爱,偶尔的过失,何必大声斥责?”充分反映出刘封仁义之心,虽然是轶事,但至少说明因刘封仁义而才世间传出此种典故。
▲古代少年
现代通常指十二岁至十七岁孩子称之为少年,古代人寿命短,通常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儿童时期为少年总角时代,因为他们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之为“总角”。十五岁就束发,开始学习技能之类东西,属于青年期,二十岁称之为弱冠,已经是成年。
刘备是公元201年到荆州,公元207年刘禅出生,可推算刘封出生时间为公元188~200年期间,比刘禅至少大七岁。《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七年(212),刘备“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从而可以确定刘封为当时的“九零后”。
刘封拒接救援关羽,孟达投敌▲张飞
刘封气力过人,武艺高强,建安十九年(214),跟随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溯江而上参加益州之战,平定益州后,因战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平定汉中,自立汉中王,可谓事业蒸蒸日上。又命令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往北攻占房陵。
▲孟达
孟达斩杀房陵太守剻祺之后打算攻取上庸,但刘备担心孟达一人难当其任,派遣刘封从汉中沿着沔水而下在上庸会师,并统领孟达军队。果然不负众望,不战而胜占据上庸。
同年八月关羽北上征讨曹魏,围攻樊城、襄阳之后,关羽屡次令刘封、孟达发兵救援。但他们以刚攻占上庸三郡,局势不稳定为由拒接出兵。看来生性高傲的关羽同事关系搞得极差,要么背叛要么拒绝帮助。
▲关羽
起初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杀庞德而威震天下,取得初步性大胜利。之后曹魏反扑派遣徐晃支援围困的曹仁与关羽对峙,在后方联合孙权偷袭南郡,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和镇守江陵的糜芳相继投降,南郡失守。
风云突变,听闻南郡失守消息之后,关羽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他还是选择向南撤军。此时,蜀军士兵无心恋战,最终关羽在临沮被吴军斩杀。听到关羽被杀事件后,刘备对拒绝救援关羽的刘封和孟达产生极大怨恨。
加上刘封和孟达关系不融洽,时而发生纷争,刘封仗着刘备养子尊贵身份欺凌孟达,于是孟达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带领自己部曲四千多人投奔曹魏。
▲徐晃
投降到曹魏的孟达得到魏文帝曹丕的欣赏,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不久,派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孟达共同征讨刘封。
征讨前孟德写信劝导刘封说,你跟刘备是非亲非故,只是养子而已,目前刘备已封刘禅为汉中王世子,你不会再有往日尊贵身份,也无长久立身之地。以你目前兵力无法阻挡曹魏进攻将会战败,若尽早投降还可以保住性命。但刘封断然拒接,准备抗拒曹军。
刘封义子身份和刚猛性格,引起杀身之祸▲诸葛亮
不幸,刘封属下原曹魏的降将申耽、申仪兄弟反叛,终究战败逃回成都。刘备严厉斥责刘封欺凌孟达,拒绝救援关羽的行为,起初,刘备未曾想赶尽杀绝。
但丞相诸葛亮提醒刘备说,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尽早除后患,于是刘备让刘封自裁,刘封悔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看此情形刘备很伤心,为刘封哭泣。
▲刘禅
当时,汉中王世子刘禅才十三岁,刘封为年富力强、刚猛、有能力的成年人,万一刘备发生不测,刘禅可真不是刘封的对手,准会把蜀地闹得天翻地覆,甚至将会取代刘禅。袁绍和刘表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不能重蹈覆辙,刘备也只能狠心采取“歹毒”的处理方式。
世上皇帝宝座只有一个,若不狠心消除刘禅的竞争对手,则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因内部争斗而将会被别人纳入囊中,身为蜀汉政权绝对核心层人物诸葛亮和刘备首先顾及大局,表面上以未救援关羽之罪赐死刘封,无可厚非。
结语▲刘封
“为人莫生帝王家,富贵荣华眼前花,今朝座上客常满,明日便为阶下囚。”本该与帝王家族毫无瓜葛的寇封,阴错阳差成为刘备义子,虽罪不该死,但其义子身份不能不让人防范,只有死路一条,痛恨当初不该出现在庆功宴,反之或许能平凡地过着小老百姓幸福日子。
孟达的结局究竟如何了?
孟达这个人比起吕布还要反复无常,最后的结局非常凄惨,不过这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
公元228年,魏国的大臣孟达想要背叛魏明帝曹睿投靠蜀国丞相诸葛亮。结果司马懿率领军队在8天之内连续奔袭了1200多里,迅速攻破孟达占据的上庸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孟达。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魏国新城太守孟达在上庸造反,打算投靠蜀国诸葛亮,并射杀了前来镇压自己的魏国名将徐晃,一时风头无二。徐晃是曹操时代的猛将,官拜魏国右将军,先后经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最后却死在了孟达的暗箭之下。不过,志大才疏的孟达最后被司马懿消灭,并被割下首级。
在正史《三国志》中,孟达的结局和演义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射杀名将徐晃的情节。
说起三国之中“反复无常”的人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吕布。不过,这个孟达其实比吕布还要可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君主,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孟达这个人没有任何忠义可言,他先后跟过刘璋、刘备、曹丕、曹睿等好几位君主。
第二、孟达最后被杀也是因为他还想背叛曹睿,结果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孟达最初是益州军阀刘璋的部下,担任小官。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割据四川等地长达20多年。孟达与法正都在刘璋手下做事,不过他们都觉得刘璋能力平庸,不堪大用,于是投靠了刘备。
公元211年,刘璋派人请荆州的刘备进入益州,帮助益州对抗汉中的军阀张鲁。结果刘备反过来消灭了刘璋的势力,吞并了益州地区。
孟达在刘备平定益州的过程中就投靠了他,成为刘备麾下的宜都太守。
这是孟达的第一次叛变,从刘璋的阵营叛逃到刘备阵营。刘备大概也认为这个人确实靠不住,所以不怎么重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小职务。孟达看到自己过去的好友法正在刘备手下担任高官,自己却没有得到厚待,十分眼红。
公元219年,刘备平定了汉中全境,派手下的孟达、刘封领兵向东,攻破了上庸、房陵等地。结果不久之后,关羽在荆州兵败,孟达拒绝发兵支援关羽导致关羽被杀。
事后,孟达害怕受到刘备责罚,率领部众4000多人投降了曹丕。这是孟达的第二次反叛,从刘备的阵营叛逃到曹丕阵营。
曹丕称帝后,册封孟达为建武将军,并让他掌管上庸、新城、西城三个郡的地盘,出任新城太守。在这三个郡的地盘里,孟达就是“活脱脱”的土皇帝,享受了荣华富贵。这一时期的孟达不仅没有因为反叛而惹来厄运,反而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他在魏国国内受到皇帝曹丕宠幸,同时结好魏国权贵桓阶、夏侯尚等人。
可惜好景不长,曹丕只当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继位的魏明帝曹睿大概也觉得孟达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所以不太重用他,只把他丢在一边。与此同时,孟达过去在朝廷里结好的权贵们也相继去世,在朝廷里无人撑腰。到了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忧心忡忡的孟达受到诸葛亮的煽动,又在魏国的上庸起兵造反,打算重新归降蜀国。
这就是孟达的第三次反叛,也是他人生的结局了。
过去的俗话说得好,做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孟达过去的好运气在这里已经用尽了,毕竟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会受到任何人尊重。以前,孟达两次背叛君主都没有受到惩罚,而这一次就悲催了,因为他遇到的对手是那个老奸巨猾的司马懿。
孟达之所以敢大张旗鼓地造反,是因为上庸距离魏国首都洛阳很远。孟达估计朝廷派来镇压自己的军队要过很久才会到达,所以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结果他没有想到,魏明帝曹睿居然派司马懿前来镇压自己。
司马懿趁孟达防守松懈,连夜从洛阳出发,带兵突袭了1200多里,最终攻破了上庸、杀死了魏国新城太守孟达。
孟达死后,官职和爵位都被废除,而且子嗣也受到朝廷的监视,大势已去。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孟达射杀了魏国名将徐晃,却打不过司马懿的军队。司马懿军队包围孟达之后,孟达的部下李辅和外甥邓贤与司马懿里应外合,偷偷打开了城门投降司马懿。
孟达在混战之中被杀,首级被送到洛阳。魏明帝下令把孟达的首级焚毁,而把尸体安葬。由于孟达的造反失败,诸葛亮想收复上庸的计划落空,不得不从正面进攻陇西,揭开了第一次北伐。
不得不说,孟达一辈子都在反叛,最后也因为反叛而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背主小人。无论是魏国还是蜀国都不会真心接纳他,因此他的悲惨结局也是自己找的,实在不值得人同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