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样的勇士中文版,知道哪部电影的幕后故事最震惊你?
应该是李安导演的少年派了。
电影的原型是1884年的英国真实发生的一桩悲惨且无奈的海难吃人案。注意,电影中的孟加拉虎名字叫做理查德帕克,这正是那次海难吃人案中被吃掉的少年的名字。
这起震惊世界的海难吃人案——“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是一起影响深远的刑事案件,它涉及在一场海难后为求生而食人的行为,能否依据海事惯例进行辩护,并最终确立了一个普通法的先例——危急状态无法构成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抗辩。
故事要从1884年5月19日说起,“木犀草”号游船从南安普敦启程,船上有达德利船长、史蒂芬斯、布鲁克斯,以及年仅17岁、无航海经验的理查德帕克。7月5日,在行驶到好望角西北约2600公里处时,海浪突然冲垮防浪挡板,“木犀草”号很快沉没,船员逃上了唯一一艘救生艇。
巨大的海浪、凶狠的鲨鱼、食物与淡水的短缺,连续挑战船员的生存极限。在经过了15天的漂流后,7月20日,帕克开始生病,史蒂芬斯也感到不适。7月23日,帕克昏迷。在死亡的威胁下,达德利说,抽签决定以某个人的死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才是明智的选择。布鲁克斯表示拒绝。7月25日,仍看不到获救的机会,史蒂芬斯按住帕克双腿,达德利在祷告后用折刀杀死了帕克。布鲁克斯事后声称他既没有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而达德利坚持认为布鲁克斯当时表示赞同。剩下的三个人以帕克的尸体为食,还找到了淡水。7月29日,幸存者获救。
9月6日,达德利、史蒂芬斯和布鲁克斯被送往英国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市。入关时,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提供了证词。他们很坦诚,相信会受海事惯例的保护。海关官员以“公海谋杀”之名,向法尔茅斯市市长利迪科特申请并得到了逮捕令。内政部长哈考特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立刻与总检察长詹姆斯及副检察长赫舍尔进行磋商,决定提起控告。
控告的过程异常艰难,整个恐高控告过程持续了3个多月,最终合议庭发现,无论是基于法律先例,还是基于伦理与道德,在普通法上,根本没有任何针对谋杀指控所涉及的危急状态的辩护理由。法庭依法判处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死刑,但建议予以宽赦。最终女王将刑期减至6个月监禁。
“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牵涉的问题众多,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争议甚大:杜德利和斯蒂芬该被起诉吗?他们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了吗?他们有罪还是无罪?如果有罪,他们的行为到底构成何种犯罪,是故意杀人罪还是侮辱尸体罪,抑或两者兼有?对他们行政赦免合适吗?这种赦免会构成对法治的伤害吗?当法律规则与道德原则冲突时该如何化解?这个案件牵涉千头万绪,让人左右为难,所以它不断地被人以各种方式解读。
你可以发一首原创的现代诗歌吗?
《老表》
老表,老表,
幼时最好,
嘻笑玩闹,
亲情饱饱。
步入青年,
离多聚少,
成家立业,
音讯飘渺,
自为前程多忙碌,
偶有嫌隙怨难消。
待到儿女生,
自顾且不易,
哪有闲功夫,
想起亲老表!
人入中年时,
心胸渐豁达,
悟得骨血浓于水,
碍得时空与地域,
心欲觅亲亲难找。
年迈花甲近,
儿孙膝前绕,
天伦幸福言难表,
细细尽思量,
总觉有所少,
儿时时光如影现,
牵肠挂肚唯老表,
梦里寻他千百度,
却不晓,
曾有多次,
擦肩回眸近咫尺。
只因造化弄,
亦或缘未到,
而今得知均康健,
心亦宽,
眉亦笑,
只待重聚时,
语重心长道一声,
你好,老表!
李登峰
2020.4.5
此诗站在一个约为古稀之年的老者的角度,表现了人生不同阶段,对“老表”这个人物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生活压力和时代变迁对于亲戚关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父辈们的热情歌颂!
有哪些改变了历史但却没有留下名字的小人物?
历史上的一件小事情,一个小物,很有可能影响到历史走向。有些甚至连姓名都没有流传下来,却真实的影响到了历史的发展。
1.当年刘邦和项羽的争霸,很多人都不看到刘邦,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项羽都十分的厉害,而这次争霸的结束,就在于项羽的自杀,那么项羽为什么宁愿自杀也不回家乡卷土重来呢?
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叫做田父,这并不是他的名字,因为历史没有记载,这个名字是一个形容词,是指这是一个种田的老头。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史记 项羽本纪》
史书中记载,项羽失败后,本来打算回家乡修整,可是走到一个地方迷路了。这时遇到田父,给他指了去路,结果那一条路确是一片大沼泽,因为这次遭遇,项羽被刘邦追上了。
田父为什么指了一条死路?
秦末乱世,项羽威名远扬,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战争就意味着屠杀:坑杀降卒、屠灭咸阳、分封诸侯、激活矛盾。由于战争,百姓不得安生。田间老汉可能就是痛恨战争,才如此坑害挑起战争的人,最后逼得他乌江自刎。
2.战国时曾在江边救了伍子胥的渔父,假如没有他,伍子胥不可能逃脱楚兵的追杀,倘如此,吴国的历史要改写,楚国的历史也要改写。
3.刘秀进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城守,去此八十里。”秀即驰赴之。——《资治通鉴 汉纪》
刘秀,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翦灭群雄,建立后汉(即东汉),开创“光武中兴”。
昆阳之战是刘秀的成名的传奇之战,绝境逢生。新朝王莽派出各州郡精兵,势必要剿灭新生的更始政权。刘秀先率十三骑乘夜色出城求援调兵。最终刘秀以三万不到的步骑大军大胜,号称“百万大军”的新朝军队,三辅震动,王莽的新朝顿时土崩瓦解。
下面要说的就是小人物扭转局面的故事。一次大战中,追兵在后,刘秀迷路不知何去何从,路边老父主动指路,说去了那里定可活命,还鼓励刘秀。后来果然如此,其他地方都投降了敌军,唯独老父所指之地没有,还给了刘秀大帮助,不仅捡回一条命,还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关于刘秀为何得路途中素未谋面的老父相助,很可能是看他相貌不凡,儒雅随和吧。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
4.宋朝的小兵就更厉害了,这两位宋朝的小兵至今没有任何姓名流传下来,却是真的改变了历史。
第一次发生在宋真宗时期,一位小兵用八牛弩射杀了辽国的主帅,直接导致辽国退军,给宋朝带来的一百年的和平,也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澶渊之盟。
第二次,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主力防御四川,一路所向无敌。1259年,兵临合州钓鱼城。小兵是谁,没人晓得。但蒙哥死后,就延缓了防御南宋,也因之后的继位之争,形成蒙古帝国分裂,造福于全世界。假设蒙哥没死,南宋能够沦亡更早,蒙古短期很难分裂,前面的忽必烈洗洗睡吧。
5.明崇祯皇帝,在北京城陷落后,第一时间并没有想着上吊,而是提着手铳准备出城逃跑,然后找勤王之师,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可是命运不济,在城门那里守门士兵死活不让出城!这个不知名的守城兵士,也许是千总把总之类的小人物,成了要崇祯皇帝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里最具豪情壮志的一首是?
,我最喜欢的古诗词是苏轼的故国神游,遥忆周郎(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
导语:河南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它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不少王朝在此建都,也有诸多著名人物在此诞生。举例来说,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宋太祖赵匡胤等等,都出生于此。那么,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呢?
从古至今,河南的名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此便姑且挑选一些比较著名和受人们喜爱的例举一部分。一、灌婴——出将入相的大汉名将
灌婴(?—前176年),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出身低贱,以贩卖丝绸为业。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灌婴弃家投奔刘邦,因忠勇善战受到刘邦信任。秦亡,楚汉逐鹿中原,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战,汉军大败,返守荥阳,楚军骑兵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率部在荥阳东败楚兵,扭转了战局。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灌婴率骑兵东下,与韩信合兵击败依附于楚的齐军,俘齐将周兰。垓下(在今鹿邑县境内,一说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一战,楚军溃败,楚霸王项羽串残部800人突围,灌婴挥军猛追,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尔后灌婴率军渡江,平定了楚地。天下一统之后,他又先后帮助刘邦消灭了燕王臧荼、韩王信和淮南王英布等割据势力,为巩固汉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颖阴侯,是汉初12名封候的开国功臣之一。
吕后死后,灌婴协助周勃诛灭诸吕,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汉文帝)。文帝三年(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丞相。他当政期间,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生产,西汉王朝开始再现政治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为相一年后老病而死,谥“懿侯”,被称为西汉的“开国功臣,治国名相”。
二、冯异——古之儒将的代表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人。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新莽时,刘秀起兵反莽,冯异献父城五县投降,被刘秀任命为主薄。
冯异归汉后,向刘秀推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才,劝秀结交更始左丞相曹竟、尚书曹诩父子,得以顺利经略河北,并建议秀施行恩德,分遣官属,循郡县、理冤结、布惠泽,扩大政治影响。不久,王郎起兵称帝,冯异又助刘秀破王郎,以功封应候。之后,冯异又击溃了更始帝的部将取得大捷。刘秀即帝位后,冯异被封为阳夏候并率军东进大破赤眉军,收降八万余人,陆续剿灭了关中的各路割据势力。后来,刘秀亲征公孙述,冯异驻军在栒邑,他在此用计打败了隗嚣的部将王元,于是西北诸豪强都纷纷投降了汉。随后冯异又击破了贾芳、匈奴王的军队,威震西北,公元34年,冯异在进攻落门的战斗中病逝于军前。
冯异是汉光武帝开国二十八将中的杰出者,他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当战斗胜利后,别的将领都在争功邀赏的时候,他总是一人独立于大树之下,默不作声,久而久之,人们便都叫他“大树将军”,他是中国古代军事将领中儒将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黄忠——老而弥坚的蜀汉名将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今河南省南阳)人。最初在荆州牧刘表属下任中郎将镇守长沙攸县。当曹操南下时,仍忠守长沙。后刘备派关羽攻长沙时,城破被困,投降刘备。
刘备平荆南四郡后,随其进取四川,常为先锋,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刘备取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用计斩曹军大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封为征西大将军。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发百中,年岁虽大,却常不服老。刘备为汉中王后,拜忠为后将军,后赐关内侯,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蜀汉“五虎大将”。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于征吴的军中,享年七十五岁。
四、王濬——完成三国混一的晋朝老将
王濬(206年—285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人,出身官僚家庭,曾任西晋大将军羊祜的参军。公元272年,身为广汉太守的王濬平定了益州的叛乱,被任命为益州刺史。王濬上任伊始就开始打造战船,训练水军为平定东吴做准备。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司马炎终于下定了攻灭东吴的决心起水旱大军20余万进攻吴国,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王濬率领着益州水师沿长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丹阳、西陵、荆门、武昌等重镇,于公元280年3月攻入吴的首都建业,吴主孙皓自缚受降,东汉末年以来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结束了,晋朝统一了中国。
在统一战争中立有大功的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后病死于家中,终年80岁。
五、谢玄——以一抵十的北府名将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出身于西晋的官僚士族家庭,自幼聪悟,才智过人,深受其叔父东晋宰相谢安的器重。后经谢安推荐镇守广陵,并在那里组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率87万大军南下企图一鼓作气灭亡东晋统一全国,在这大兵压境之季,以八万北府兵为主力的东晋军队,在前锋都督谢玄的直接领导下,开赴前线。谢玄利用前秦军准备不足之机,主动出击大破秦军并乘胜追击进军淝水,并一鼓作气在淝水彻底击败了秦军,使不可一世的前秦天王苻坚从此一蹶不振。
淝水大战之后,谢玄又率军北伐,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被东晋加封为康乐公。但由于东晋政权的腐败,谢玄很快被削减了兵权,后死于会稽内史任上。
六、张巡-—正气浩然冲天的中唐名将
张巡(709年—757年),邓州南阳(今河南省泌阳县附近)人,少时博览群书,聪明过人,开元末中进士,天宝年间,担任真源令,不畏权贵,使百姓安居乐业。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几十万叛军南下向唐朝的两京杀来,张巡起兵讨贼,扼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屡破叛军。唐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犯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率兵三千增援,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一处,共抗叛军。张巡统领全城兵马,以弱兵数千,拒叛军十三万。皇上闻知,乃诏拜张巡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五月下旬,张巡用“疑兵之计”抢粮获大胜,斩敌万余,还射瞎了叛军将领尹子奇的左眼。张巡数月间屡败贼兵。城中粮尽,乃罗雀掘鼠,煮树皮、纸为食。封死四门,誓与睢阳共存亡。十月九日,城陷落,与部将南霁云等同遭杀害。
睢阳守卫战共历10个月,张巡以六、七千兵力,歼灭了安史叛军12万人,有力地牵制了叛军南下,使江南沿海人民免遭战火荼毒,为唐王朝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肃宗下诏褒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
七、岳飞——千古第一忠将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岳飞生于政治腐败、军备松驰的北宋末年,他自小就熟读兵书,深通韬略且膂力过人,武艺超群。由于家境贫寒20多岁的岳飞毅然弃农投军,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以此为他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他投到东京留守宗泽麾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中。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总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说起来都是名将,非要排个第一第二的没什么大的意思。江山代有人才出,青出于蓝胜于蓝嘛,我们只要记住英雄给我们带来的未来,心里不要忘记他们的牺牲就好,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排名方面不要太计较啦。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说道黑吃黑的事件,我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安史之乱,也不是苏联和德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是和甲午战争有关的辽东半岛。
俄国和日本在辽东半岛上的争夺,是一次典型的黑吃黑事件。
说起两国在辽东半岛上的争夺,还要从甲午中日战争说起。
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国力不断增强,对外扩张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日本是个亚洲国家,又是个岛国,他如果想要侵略自然从亚洲开始。
环顾日本的周围,日本最想欺负的、也容易欺负的国家是谁?是朝鲜。而一旦日本开始侵略,早晚必将和中国有一场战争。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和日本离得不远,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有万里河山。
正如乾隆皇帝所说的:“我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这虽然是乾隆皇帝面对英国时的夜郎自大,但也反映出了我们中国的特点: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有大量的财富。
而金钱和资源,正是日本想要得到的东西,因此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只是当时的中国经过洋务运动后,国力也得到了提高。日本并不是没有侵略中国的想法,只是碍于实力,没办法立即和中国翻脸打架,只能选择自己默默的发展。
但忍耐归忍耐,等到一定时机,日本还是开打了。日本看见洋务运动后的中国的工业、国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心里觉得有些害怕,再加上日本高层亲眼目睹了北洋海军的威力,更是觉得日本的军事实力还无法和大清相比。于是,日本选择了养精蓄锐,继续努力。
日本为了战争,可谓到了疯狂的地步。日本天皇以身作则,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大量的银子来支持海军的发展,还号召全国的百姓一起捐钱,为国家做贡献。
有了大量的财富作为基础,日本军队的实力自然得到了大的发展,再加上日本右翼势力的渲染和宣传,使得日本对中国的敌视增强。日本政府用北洋军舰的大炮,堵住了想要和平不要战争这类人的嘴,在全国掀起了养战备战的浪潮。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日本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找准机会挑起了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而告终。
日本狮子大开口,不料俄国却来插一脚。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廷只得派人前往日本求和,日本自然不会放弃这次议和的机会,想要对中国好好的敲诈一番。
果然,日本在谈判中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款。即便是经过了几轮的谈判,日本的要求也非常过分,主要的内容是:
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2.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半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其中,日本对领土的要求非常之高。不光想要台湾、澎湖列岛,还想要把辽东半岛给吞下去。
只是,日本没有想到俄国会拉拢别国来干涉这件事,让自己不得不放弃辽东半岛这块大肥肉。
俄国人认为辽东半岛被日本占领后,会阻碍自己向中国东北扩张,会使自己的利益得到重大损失。因此,俄国一方面联合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进行干涉,另一方面直接派出军队向远东集结。
日本自然不愿意将这到手的肥肉拱手让出去,只是甲午战争虽然是日本胜了,但日本方面也损失惨重,此时的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和俄国干一架。
因此,即便日本心里有100个1000个不愿意,日本也只能选择将到手的肥肉给送出去。
当然,放弃辽东半岛也不是白白放弃,日本要求中国以白银3000万两将辽东半岛给“赎回去”。
这场黑吃黑,以日本多拿到三千万两白银、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而告终。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俄国出手干涉并非是因为公义,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国际舞台中,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了他的话语权,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不惧挑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