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
“嫁个猎德佬,日日数钱数到老”
曾经,广州的猎德村是广州天河最穷的城中村,然而到了现在,在猎德村随便找个保安,也许都可能是个千万富翁。这并不是笑话,它真实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它来自于广州。
曾经天河最穷村
在旧时的猎德,那一片片密不透风的“握手楼”和又黑又臭的河涌基本是其对外人的印象。早期的猎德居民对村其实并不满意,抱怨这条村穷里吧唧,并且缩在江边位置不好。像石牌村、冼村靠着黄埔大道,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好。
对于当时的本地人来说,大部分的想法都是,努力挣钱,然后攒够钱了,去外面买间房,就再也不用住在这里。
华丽的逆袭
转机出现在1992年,当时广州开始为珠江新城征用土地,在当时土地利用价值不高的猎德村被提上了改造议程。鱼塘、林地、菜地等生产用地被先后征用,而村民每人能获得5万元征地补偿款。
到了2007年5月猎德村宣布启动城中村改造,成为广州市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之后便建起了如今广州最重要的CBD珠江新城地区,高楼大厦在这里如春笋般建起,就连广州地铁也在这里建立了猎德站。
在此次的改造中,许多村民在珠江新城分得多套回迁房,一夜间身家翻倍。当然具体有多少,无人透露,不过也有人算过一笔账:猎德村村民大部分都有10套房以上,最好的有20多套,除了留一套自住,基本一年可以光收租金就差不多几十万元了。而对于那些有二三十套的大户来说,一年租金收入甚至可近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真“富豪”。
拆迁造就的“拆一代”和“拆二代”们
猎德村的“拆一代”的年纪大概是四五十岁以上,相比较同龄人,他们已经提前进入退休生活。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其平时每日除了打理出租屋外,大部分时间都打发在喝茶聊天打麻将上。
而对于对于年轻力壮的“拆二代”,因为没有的经济压力,大部分人更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薪酬并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他们更加在意工作是否加班,离家否是够近。
曾经有个段子,说有个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小伙子 每天开一辆奔驰上班,领导说他太张扬了。他换了一辆奥迪,领导还是觉得他太高调了,跟他谈。后来他换了一辆宝马,领导说他总是豪车出入对单位形象影响不好的。他说:这是我家最便宜的一辆车了。。。。后来他离职了,他上班的原因纯粹是因为他家人觉得他太闲,给他找了一份事业单位的活,朝九晚五签到打卡就好。
不过对于上进打拼的拆二代来说,猎德村民的身份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他们抹不掉的一个标签,就像他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自己说的:面对外人询问自己是哪人时,我都会刻意忽略猎德这两个字。
这就是广州这座城市的神话,并且这个神话还在继续,为了推进本地城市化进程,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城中村改造被提上了日程,下一个神话又是谁呢?
是冼村?杨箕村?林和村?还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