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目的,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5、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
1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2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1洋务运动的意义
1、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的教训
1、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
2、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
3、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不可能完成自救。
如果当年袁世凯站在了光绪一侧?
1898年9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被光绪帝召进宫会面。
光绪帝这次召见袁世凯的目的很简单,他希望袁世凯可以带兵包围颐和园,控制慈禧,诛杀荣禄,替自己夺回政权。
因为袁世凯早在3年前进京觐见时加入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的强学会,维新派都觉得袁世凯是自己人。
然而袁世凯转头就把这事告诉了荣禄,跟着慈禧就在第二天宣布了重新临朝训政,仅仅维持了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袁世凯为什么会背叛光绪很多朋友想不明白同为维新派的袁世凯为什么会在变法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背叛光绪,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袁世凯除了是维新派,他还是淮军的代表人物,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变法的内容。
首先废八股、兴西学。乍一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实际上是把士大夫集团垄断了前年的选官制度给废除了,直接动了士大夫集团的利益。
跟着康有为又提出了经济改革,一系列有利工商业发展的的措施倒也确实能发展经济,但问题出在他要断了八旗子弟的粮,让不愁吃喝,养尊处优了近300年的八旗子弟自谋生路,这不是开玩笑吗,变法就又把这群旧贵族给得罪了。
最后还有一堆好高骛远的政治举措,总之是把能得罪不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一遍。
当然,改革总是要面临一些阻碍的,不管是古时的商君还是近一些的张居正,无不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商君革秦至少得到旧贵族头目的支持,张居正改革,人家自己说了就算,没人敢反对。
但维新派要啥没啥,就连仰仗的资产阶级在当时力量都还非常弱小,根本就经不起什么波折,康有为单纯的以为抱住了皇帝的大腿就能学商君。
但光绪又不是秦孝公,他压根就没啥实权,没有实力步子迈得还大,不失败才怪。
而袁世凯这种八面玲珑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变法没希望,他之所以加入强学会,一来是他也确实有改革的想法,他掌权后创办公学等一些列措施就能看出来。
二来就是他作为淮军代表人物,江南这块淮军的根据地中还有不少诸如张之洞一类的洋务派实权人物,他不想让这些人觉得自己是老佛爷旧派的人,表明一下的态度,以便获得这部分人的支持,好接李鸿章的班。
对于戊戌变法,其实不管是洋务派还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势力都是持观望态度的,尤其是军队系统,毕竟无论变不变法,都得仰仗军队。
所以袁世凯和他们一样,一开始是抱着看戏的态度看待戊戌变法的,谁知道这些维新派的胆子竟然那么大,想要发动政变,重点是还让袁世凯去挑这个头。
这种事失败了可不是掉脑袋那么简单,要诛九族的。
何况就算成功了,立宪后首相也轮不到他袁世凯,毕竟当时李鸿章李中堂可还没死呢!
风险大,收益小,袁世凯怎么可能会当大冤种,所以袁世凯转头就把光绪给卖了。
如果袁世凯坚定站在光绪一边,变法能成功吗?就像上面说过的,负责变法的维新派实力太弱了,在当时,别说洋务派和淮军这种实权派了,就连慈禧都能轻松拿捏他们,所以就算变法成功了,无非也是为淮军做嫁衣,没有任何意义,军队掌握政权,最后大概率就是军事独裁,变法依旧失败。
看看袁世凯后来的所作所为,他不就是想进行独裁统治吗。
还有,光绪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被慈禧压制,有思想想进步的受害者形象。
但要知道他也是从小就接受帝王教育的。谁又能保证维新派不是他为了扳倒慈禧夺回政权的工具呢?
退一步说,光绪确实是一个思想进步,想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作出牺牲的大好青年。
但光绪将来就不会反悔对维新派倒戈一击?毕竟那是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皇权,而且维新派又是那么的弱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光绪都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的设想是好的, 但却脱离了实际。
日本能君主立宪是因为日本皇权早就旁落了近千年了,那么掌权的是国会还是武士对皇室来说并没有多大区别,他们已经习惯了。
反观大清,那可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巅峰的存在,想在大清君主立宪,那就是厕所里打灯,不仅要面对皇室的阻挠,就连和皇室共天下的士大夫们都不能同意。
所以,康有为当时不顾国情盲目学习日本本身就是一种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行为。
何况康有为考虑的或许根本就不是富国强兵,只是他自己权利和腰包罢了。
光绪的问题也是一样,被康有为一通忽悠后就开始憧憬自己成为中兴之主后的日子。
根本就没考虑过自己身后以慈禧为首的旧贵族这座大山根本就不是他能翻过去的。
除此之外,外有强敌环伺,随时可能撕咬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清,内有淮军在江南虎视眈眈。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慈禧看得要比光绪通透,知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要往西安跑而不是往江南跑。
这些问题光绪都没考虑过就盲目支持变法,就算最后能成功,就像上面说的,也需要军队来捍卫变法成果,结果大概率就被军队给摘了变法果实。
结语戊戌变法的初衷是好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甚至为之后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但过程实在是过于草率了,甚至就连袁世凯都看不上这群维新派。
百日维新目的?
维新运动,时间:1898年
目的:救亡图存。
戊戌变法对当时朝庭有何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是一次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良运动。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空前的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刺激了在京参加科考的举子们,在康、梁领导下进行″公车上书",拉开变法序幕。
这场变法得到光绪帝支持,在光绪帝支持下,康、梁成立变法机构,从1898年6月至9月,进行了103天的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坚强的政权支持。光绪帝虽贵为皇帝,但政权掌握在反对变法的慈禧手中。
二,变法太急躁,短短100多天,发布众多法令改革,让人无所适从,难以落实。改革应渐变,不能剧变。
三,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光绪帝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他们没充分考虑到变法的阻力和方式,感情用事,情绪急躁。
四,袁世凯的叛变加速了变法失败。
至于说对清廷的影响,为慈禧继续掌握政权提供了机会。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说明了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启迪中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
中国百日维新掀起了什么的狂潮?
近代中国掀起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它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