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房事百科,以及中医科普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中医对气血的解释
明代《景岳全书.血证》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关系着脏腑机能的运行和身体的健康。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气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食物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功能。
而血的生成则以营气、肾精、津液作为物质基础,血对机体有濡养及化神(精神活动)作用,机体任何部位缺少血液的濡养,都会影响其正常机能,造成功能紊乱及组织损伤,严重还能危及生命。
气为血之帅,对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等作用,血为气之母,对气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气血充盈,气机调畅,则百病不生,如果气血亏虚,内脏经脉得不到濡养,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生理机能衰退,长久得不到改善则导致百病丛生。
2、什么是阳虚体质
阳虚是指身体脏腑功能活力不足,生理机能衰弱,温煦功能减退,代谢活动减退的病理现象。多是由于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精神情绪失调、饮食生活不规律、久病不愈、手术之后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阳气有温暖肢体和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阳虚长久得不到改善还可导致阳痿早泄,性欲衰退或者流产,不孕不育等疾病。阳虚型体质者一般可通过“温阳暖肾补气”来调理改善身体。
3、什么是血瘀体质
中医认为,离开经脉的血不能及时消散而且瘀滞于某一处,或者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内呈凝滞状态,就是血瘀。多是由于气虚运血无力,或者气行不畅,而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常见于精神情绪失调、寒冷侵袭、年老体虚、久病未愈、跌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
血瘀容易出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脸上长斑、口唇黯淡、发质差、脱发、身体疼痛、月经不调,月经淤血、痛经、闭经等。
长久得不到改善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瘀型体质者一般可通过“行气活血化瘀”来调理改善身体。
4、寒邪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中医认为,月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虚血亏,寒邪很容易乘虚而入,寒冷容易引起气血凝滞,所以血流运行受阻不畅,经血就不能及时排出,瘀阻在胞宫(子宫),所谓“淤则堵,堵则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会引起痛经、月经淤血、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通过暖宫祛寒,温经止痛,可以使寒凝消散,淤堵化开,气血畅通,女性的宫寒痛经淤血等情况自然也就得到缓解。
5、中医对女性月经的解释
《黄帝内经》:“二七,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是妇女月经、怀孕、哺乳的基础;当女性到了青春期,气血充足时,冲脉的气带动任脉的血运行,于是开始有月经,具有生育能力了。如果女子没有怀孕,气血就会向下走变成月经,怀孕的时候,气血就会提供营养濡养胎儿,女性生产后,气血就会上行变成乳汁分泌出来。
而月经的多少是取决于人体气血盈亏和脏腑平衡的状况。在更年期之前,如果体质强壮,经期三至七天属正常情况,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量稍少些,中间正常经量,最后结束时比较干净,不会出现淋漓不尽的情况。
若经期时间过短,经量过少,则说明气血亏虚,可能存在卵巢早衰情况,如果经期过长,经量过多,则说明可能存在气虚血热,或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疾病。
6、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概念解释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
西医认为,在大多情况下,人体的形态、功能偏离了均值范围,过高或过低,导致“不正常”,就属于疾病。
中医认为,机体受到某些外来因素或内在因素的扰动,使其原来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进而偏离了原来保持的动态调节范围,这就属于疾病。
以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对这次上海疫情的分析为例:这次上海疫情出现了众多无症状感染者,所谓“无症状”是因为他们的症状表现没有偏离正常人的均值范围,所以是“无症状”。
但有些无症状感染者,出现了倦怠无力、舌苔腻、脘腹胀满等中医证候表现,这说明了他们机体的平衡状态其实是被打破了的,这让他们很容易发展为患者,甚至重症患者。中医的优势就在于能更早发现并干预这种情况,防止病情恶化。
文章分享结束,房事百科和中医科普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