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被最想拥抱的人威胁了未增删动画第二季的问题,以及和我们还需要一个美好的拥抱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7月15日(周六)14:00,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第159场活动,我们联合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邀请作家苗炜、表演艺术制作人与策划人葛慧超、身体探索者王宣淇,围绕《自我决定的孤独》一书,一起聊一聊身体与距离的关系。欢迎预约各平台直播间。
新京报书评周刊·新书月榜书店陈列
从乡村的熟人社会走向挤满陌生人的城市,从大家庭走向小家庭,直到拥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现代人将社交的距离视作一种进步,强调我们都拥有不被触碰的权利,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主体性。
我们主张个体的边界,保持距离以抵御伤害,从而获取安全感。任何非自愿的靠近、触碰都是不被允许的。我们用降噪耳机“自成世界”,委托外卖系统提供不用出门的生活,支付码又在最微观的尺度内解决了陌生人社交的尴尬,移动网络的发展与独处的渴望在某种层面上实现了“双向奔赴”。
我们正一步步迈向“无接触社会”,但现代人真的不需要触摸或被触摸了吗?人终究是需要身体接触的,缺乏抚摸的孩子无法健康发育,缺乏身体接触的老人无法得到慰藉;我们即便没有一个TA,也需要猫咪小狗等“毛孩子”提供温暖的触觉体验。事实上,网络世界再美好,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在其中苦苦搜索另一种“接触”。
究竟什么样的身体距离才是合适的,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个美好的拥抱?疫情结束之后,正是探讨身体与距离关系的最佳时刻。2023年7月15日(周六)14:00,在歌德学院,我们将举行《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新书分享会——
不被触碰的身体:我们进入了“无接触的时代”吗?
作家苗炜、身身不息创始人葛慧超、身体探索者王宣淇、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罗东,将共同探讨身体的“适度”距离。
嘉宾
葛慧超
表演制作者、策划人
苗炜
作家
王宣淇
身体探索者,“十口无团”创建者
主持
罗东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活动时间
2023年7月15日
(周六)
14:00-16:00
直播预约
——直播平台入口——
预约各平台直播间
微博
快手
抖音
——
活动书籍
《自我决定的孤独》,[德]伊丽莎白·冯·塔登(ElisabethvonThadden)著,顾牧译2023年3月版
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不再用纸币交换商品,不再亲自去市场购物,不再与人近距离交谈,在隔离中逐渐适应居家办公、在线教育……我们似乎可以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保持一种无接触的生活。这是“社恐”的福音,还是孤独的当代症状?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政治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人在生理上渴望与他人接触,抚摸、拥抱、握手……但我们的世界始终存在暴力的威胁,保护人不受伤害的制度和社会共识又姗姗来迟;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压缩着个体的边界,作为资源的身体在市场上被最大化地利用,这一切都将我们推向了亲密关系的反面。当发达的社交媒体在人与人之间竖起顽固的技术屏障,脆弱的现代人似乎找到了免于伤害的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将迎来什么样的未来?是能够无所畏惧地相互关心、心甘情愿地彼此亲近,还是充满猜疑地自我封闭,保持缺乏亲密感的无接触式生活?
运营团队
联合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本文编辑吕婉婷
海报设计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本文校对刘军
关于本次我被最想拥抱的人威胁了未增删动画第二季和我们还需要一个美好的拥抱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