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大秦帝国之纵横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记得看《大秦帝国》的时候,那种激情还在。商君崇尚法律,徙木立信,力主变法,秦孝公礼贤下士,君臣进行自上而下的彻底变法,这一变法为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依稀还记得金戈铁马的战火硝烟,宫廷的腥风血雨。而商君不但书写了一曲悲壮的恢弘史歌,也成就了一段轰轰烈烈爱情的千古绝唱。高圆圆那灿烂的笑容,伴随着商君慷慨赴死的豪情,让人想起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温婉与凄美,也让人回忆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那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后来央视隆重推出了《大秦帝国之纵横》,就算是《大秦帝国》之续集吧。那时候没时间看,断断续续看了几集,这几天集中火力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深深为秦惠文王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的品质所打动,也为张仪困境不屈,实现宏伟抱负的精神所鼓舞。所谓纵横者,合纵连横之谓也,合纵之策以公孙衍(犀首)为代表,而连横之策以张仪为代表。首先要说古人也是有理想的了,尤其是这种名士,张仪师从鬼谷子,学的就是邦交,那就是外交学院毕业的。鬼谷子教的几个学生都很厉害,孙膑庞涓是军事家,苏秦张仪学的是邦交,苏秦佩了六国相印,而张仪则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列强之间,推行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理想。秦国想东出,而三晋(韩、赵、魏)则是尽力封锁秦国,似乎跟我们现在的形势差不多,我们想突破第一岛链,日本、美国总是设置障碍,对我们进行围堵。战国七雄,谁也灭不了谁,要想强大,就必须联合他国。那么怎样联合呢,就是通过邦交,先伐交,出使邦交国,晓之以利害,该送礼的时候送礼,该威胁的时候威胁,无所不用其极,但主要还是分析形势,晓以利害,这一点张仪还是很厉害的。当然张仪之所以成功,除了自己娴熟的外交技巧和务实的邦交手段外,最主要的是秦惠文王这个坚强的后盾。秦惠文王对于人才的重视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而且对人才也是额外的爱护,譬如把张仪母亲接到咸阳,关心张仪的个人问题,听取张仪的对策,心系张仪的安危等等。当然,秦惠文王对别的人才也是这样,这就容易使天下有志之士都聚集在秦国。反观其他几国的国君,在人才的使用和对情势的判断上,跟秦国国君相比就差得很远了,而且对人才也是弃之如敝屣,最典型的就是魏国国君,张仪和公孙衍都是魏国人,但是这两人都为秦效力,只是后来由于张仪和公孙衍两人的政见不同,张仪主张连横,公孙衍主张合纵,公孙衍要与张仪一决高下,便在率秦军斩杀魏军8万人后又做了魏国的将军,然而魏国的朝廷一盘散沙,魏国国君反复多变,因此总是整不成事。虽然合纵也小试牛刀,但是在张仪各个击破的政策下灰飞烟灭,韩国还失去了太子。如此看来,干事业就是要凝聚成铁板一块,要统一思想,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搞不成事。这部电视剧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秦惠文王和张仪,秦惠文王的扮演者富大龙,在走西口里演过一个角色,演的挺好,这次演的秦惠文王也是很有个性,很出色,演出了君王的气势和性格,人物心理刻画的很到位,时而诙谐,时而严肃,时而畅怀,时而盛怒,细节把握的也很准确,显示了深厚的功力。譬如在秦王的姐姐被韩国的武安侯休回国那出戏中,秦王先是震怒,发誓要讨个说法,在接姐姐时,殷勤寒暄后扶姐姐上车,在车上随即童性大发,挠姐姐的痒痒,紧接着就像个孩子一样把头枕在了姐姐胳膊上靠着闭上了眼睛,这样一是容易回忆起童年的趣事,那时候姐弟情深,二是在姐姐遭受婚姻之变时以这种亲情方式最容易打消其忧伤,这种亲情和别后的思念油然而生,怎不令人感动呢,一国之君做如此举动,令人忍俊不禁,却也感到了人之常情。对于张仪的刻画,喻恩泰这个演员表现的很优秀,以前没怎么看到过他的作品,这次看他演的张仪,服了,彻底扭转了我以前对张仪的负面印象。小时候看连环画,张仪欺楚,把楚王收拾的可是够呛,感觉这个张仪很坏,但是通过这部电视剧,感觉张仪是个懂得孝道,为人至真至纯,富有理想,通晓世故之变,忠于自己的职守这么样一个人。尽管在剧情里张仪自己自嘲说世人皆道我张仪乃势利之徒,我也承认这样的话,但是这种势利却是因势利导,算得上是识时务。在个人情感上,张仪则显得表面机灵,实则木讷,跟苏萱姑娘和周朝公主都是这样,心里有,真到表白的时候似乎在行动上就没有那么畅快了,这一点与他办邦交时的机动灵活和当机立断相比就逊色多了。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最终赢得了两位女子的心,因为他自己的心是执着的,真诚的,热的。当苏萱最终跟张仪走到一起,朋友说选个良辰吉日把婚事给办了,张仪再次显示出了他的果断气势,牵着佳人的手说,十指相扣,便是良辰,多么经典!我看到此不禁击节叫好。宁静扮演的芈八子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感觉她演的不是很成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宁静是个笑脸,怎么看都感觉她是在笑,感觉是玩世不恭,漫不经心,属于那种没脑子没心机的,而在从燕国作为人质归秦后,那时候秦惠文王和秦武王都不在了,武王把王位传给公子稷,也就是芈八子和秦惠文王的儿子。而朝中以赢壮公子为首的宗族势力不甘心把王位传给稷公子,此时的芈八子也体现出了聪敏睿智,果断干练的一面。但是宁静刻画的人物没有深度,譬如武王还没有下葬,芈八子在跟武王的母亲魏纾讲话时依旧笑嘻嘻的,其实应该是面露戚容的,这就是最大的败笔。另外在跟大臣们讲话时那也应该是很有气势的,但是从宁静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没有内涵,也没有力度,尽管芈八子也有诙谐没心没肺的一面,但这种表现让人感觉总是缺少些什么。相反,魏纾的扮演者表现的就很好,哭的时候梨花带雨,笑的时候灿若云霞,愁的时候眉头紧锁,怒的时候顿生威严。屈原的表现很不好,让我感到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实就是一个愤青,脾气还不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没有什么深度。我想历史上真实的屈原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电视剧里有两句话值得深思,一是秦惠文王说“天下卑秦久矣”,二是列国提起秦国都会说“秦乃虎狼之国”。实际上,近代中国一直被列强瞧不起,甚至用大炮打开我们的国门,一百多年来我们饱受屈辱,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经过伟大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我们现在强大了,西方又炮制“中国威胁论”。不管别人怎样看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事最主要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说我们没有衣服啊,我愿与你同披战袍。国家要兴威武仁义之师,赶快把我的金戈铁矛磨得锋利,我与你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侮。听着铮铮之音,仿佛看到了咸阳古道上,夕阳余晖里,大秦的威武之师在行进,铠甲铮明瓦亮,喊声响彻云霄。
变革,总会有保守势力的阻挠,譬如剧中的甘龙杜挚等宗族顽固势力,而秦惠文王的态度就是扫除阻碍。这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幸福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得来的,需要伟大的斗争”是一个道理。
关于本次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和大秦帝国之纵横篇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