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大劫难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大劫难以及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万一战事因诸多原因而旷日持久,那只能让部队留在华北过冬,如在天津。但这会带来种种麻烦,种种可想而知的问题和危险。且不说官兵们的不满,因为他们没有谁想在当地过冬。若待来年春天再打仗,就会遭遇恢复元气的清军。可以说,在这种特定场合下,对华“远征”可能会灾难性地结束。
关于这一切,联军一目了然。特别是法军参谋部对1812年俄国之战记忆犹新……蒙托邦曾不断强调不能在这里重蹈在莫斯科的覆辙,哪怕规模较之略小,联军将领们也清楚,清廷将尽全力在军事上和外交上争取时间,以把英法部队拖住,迫使他们就地过冬。
法军动作严重迟缓,英军有理由为之担心。他们自6月中旬以来就已准备就绪,并认为有利于军事行动的数周好天气已经白白错过了。对于法国人一再要求的延期,英国人在“远征”记叙中可以说讽刺、嘲笑、生气、愤怒与焦急不安兼而有之。他们认为,法国盟友总那样不守时,不是认真办事的人!
6月18日,英法联军在上海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与会者有格兰特和蒙托邦将军、海军将领贺布和沙内,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公使,以及双方联络官弗利上校和雷布尔指挥官等。会议主要商议联军部队登陆的准备事项,此系发起军事行动的第一步和首要阶段。但是,在何处、何时登陆呢?蒙托邦宣布,法军打算在白河南侧登陆,并沿河而上直至大沽炮台。
格兰特认为法军的登陆计划太冒险,强调在无停泊处的海岸登陆困难很大。他还指出,法军步兵会面临听任清军骑兵摆布的危险。因此,他提议在白河之北登陆,那里海水深,利于舰队停靠,而且可夺取北塘镇,使之变成今后作战的基地。他还建议,法军从后面攻打大沽炮台,并断言炮台抵抗一阵即会陷落。
但法军主帅坚持自己的立场。很明显,他想单独行动,私下的算盘无疑是要单枪匹马夺取大沽炮台以独得最大的荣誉。当然,也是全为法兰西帝国争光!因此蒙托邦提议联军行动按此方案进往“各自为战,各负其责。”格兰特无可奈何只得接受。既可完全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作战,又不受法国人拖累,他何乐而不为。他觉得自己的力量足以办到这一切。何况,他想心满意足地看到盟军自食其果呢!
然而,听到蒙托邦声明7月15日之前不准备开战,格兰特十分不满,因为他希望7月1号起开始动手。他担心碰到雨季,路面被淹,妨碍部队行进。然而在这一点上,他同样别无选择。有训令约束他,必须与法军联合行动,因此必须“耐心”等待。
于是,英法联军决定分头登陆,地点各异。英军于白河北侧8海里之处,法军于南侧12海里之处登陆,随后同时向大沽炮台进发,最后在那里会师。卜罗德准将侦察地形后得出结论,靠近白河南侧的海岸登陆相当困难,但依然可能。而最后的侦察仍须由法军完成。
(未完待续)
《1860:圆明园大劫难》法国作家笔下的历史。本书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写起,叙述了英法两国任命将领、筹划“远征”、漂洋赴华、途经香港、抵达上海,进而攻占大沽炮台、入侵北京的战争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以战争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为依据,描绘了英法联军官兵贪婪地抢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无情地破坏华丽辉煌的宫殿,最终在熊熊烈焰中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御苑毁为废墟的情景,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了一幕真实而又触目惊心的历史。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南门西侧“清史书店”购买《1860:圆明园大劫难》。
微信号:yuanmingyuanpark
关于本次大劫难和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