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刘罗锅电视剧,我们被电视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部《宰相刘罗锅》电视剧可谓是风靡全国各地,红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刘墉为国为民,刚正不阿,智斗奸佞的忠臣形象使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滑稽做法更是让人捧腹大笑。然而,历史上的刘墉却不是这样的,他既不是“宰相”,也不曾与和珅斗智斗勇,而是一个依靠父亲的影响上位,且工作马虎,业绩平平,经常被皇帝批评的官员。
既然如此,那么电视剧为什么把刘墉描写的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呢?因为电视剧并非历史,我们不好妄加指责,只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由于刘墉在乾隆、嘉庆两朝并非股肱之臣,为官也没有突出的作为,所以关于他的事迹在史书中记载很少。笔者在查阅有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把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刘墉介绍给大家。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字石庵,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其父刘统勋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一代名臣。清朝有个规定:官家子弟在科举考试时,可以不通过乡试(考举人),就能直接参加会试(考进士),这叫做“恩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以举人身份参加了会试,一举夺得了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朝廷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官名),从此步入仕途。
几年后,刘墉被调到冀宁道台任职,他依仗荫科出身的优势,处处摆着官老爷的架子,工作并不积极认真。乾隆三十一年,他因对曲阳县令段成功贪污受贿案件失察被人弹劾,此事件在朝中造成了很大影响。
刘墉所犯的错误,按照大清法律应被革职并要处于极刑的。乾隆帝看在他父亲刘统勋的面子上对其格外开恩从轻发落,仅被发配到军台充军赎罪。因刘墉在流放期间积极改造,有悔罪表现,第二年就被赦免,调入京城担任修书处行走,成为一个闲官。
有了这一次被贬的教训,刘墉的思想有所转化,工作较以前积极了。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里除了练习书法外,还协助朝廷做了一些事情,逐渐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史载:“墉攻书,有名于时。事政较勤,使众刮目。”
刘墉的父亲是当朝从一品大官(相当于副总理),在他的积极活动下,乾隆三十四年刘墉再次被启用,授予江宁(今南京)知府。几年后又连续升级,先后任湖南巡抚、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理国子监事务和玉蝶馆副总裁,成为朝廷二品大员,皇帝的重臣。看来,这一段时间刘墉的表现还是令乾隆帝满意的,不然不会得到如此重用。
接下来刘墉又开始“翘尾巴”,表现得不这么好了,工作中连连出差。乾隆五十二年因泄露他与皇帝关于工部尚书稽璜、顺天府尹曹文埴的谈话内容,被免去协办大学士职务。当年他又在奉旨主持祭拜文庙时,因没有按规定进行被大臣们弹劾,受到乾隆帝的严厉申斥并和处分。嗣后刘墉似乎好了一些,但没过多久又接连犯错,出现了二次大的失误:
国子监发生乡试考生贿赂考官案,因他没有认真查处,导致学生闹事,被御史祝德麟弹劾;又因他主持会试阅卷草率,致使很多不合格的试卷过关,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刘墉的一再犯错使乾隆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他降为吏部侍郎(副部级),弄得他声名狼藉,威信扫地。可见,这个时期的刘墉是连遭弹劾,自顾不暇,说他与和珅明争暗斗是不可能的。
刘墉犯的这些错误,要放到其它官员身上,不被充军发配也要削职为民。可是刘墉只受到了降级处分,这完全是乾隆帝看在他父亲的份上,对其网开一面。
对于这个事情,我们在《乾隆朝上谕档》中找到了记载:“墉系大学士刘统勋之子,朕念伊父宣历年久,特加恩擢用,其在府道任内颇觉勤勉,及为学政,即不肯认真。逮授湖南巡抚,声名亦属平常。因内用尚书,其办理部务更是一味模棱,朕尚曲赐优容,未加谴责。伊自当感激朕恩,亟思愧奋,益矢勤慎。乃竞亦置若罔闻,似此事事辜负,溺职于国家则为不忠,于伊父则为不孝,其过甚大,岂可复邀宽宥。”
由此可见,乾隆帝对刘墉的工作表现是十分不满意的,并给以了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说他是不忠不孝,有负朕恩,被任用全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然而,关于刘墉勇斗和珅的记载,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
嘉庆初期,皇帝提拔了一批新官,连年轻的户部尚书董浩都被晋升为大学士,却把资历更深的刘墉排除在外,这说明他仍然没有得到嘉庆帝的重用,智斗和珅更是没有的事情。
后来,因为乾隆朝的大臣们有的死了,有的体弱多病告老还乡,嘉庆帝想重振朝纲,但无人可用,他考虑再三才勉强把年近八十的刘墉增补为“仁体阁大学士”,但是皇帝对他提出了警告:“如再不实心任职,办事怠惰,务当知过,免除旧习,随时可以革去职位。”刘墉虽然成为了大学士,但不是“宰相”,更没有精力与和珅斗法。
说明一下,因为清代同明朝一样,没有设置宰相职位。但是,人们通常把身为大学士又兼军机大臣的官员称为“宰相”。刘墉没有入职军机,所以不能称为宰相。
嘉庆四年,刘墉奉旨参与承办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一案。由于刘墉与和珅同朝为官的时间较长,对其较为了解,办案期间能积极主动揭发、调查和珅的罪行,事实清楚,结案较快,迅速列出了和珅二十条罪状,得到了嘉庆帝的认可,故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既然这样,刘墉仍然不是宰相。据史料记载,刘墉对和珅的作为一直看不惯是真的,说他一生智斗和珅,却无其事。这恐怕是电视剧编导的有意为之吧?
嘉庆九年,八十五岁的刘墉病死在北京。按照大清的规定,像刘墉这样的官职及工作绩效,死后赐不赐谥号都是可以的,但嘉庆帝念他后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且办理“和珅案”时有功于朝廷,又顾及到他父亲刘统勋是三朝元老的面子,所以赐谥号为“文清”,入祀贤良祠。这也是皇帝对刘墉一生的肯定,使他得到了善终。
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描写刘墉智斗和珅的情节是忽悠,可能有点重,但最起码是不真实的,是虚构的。不过,在乾隆朝的确有人始终同和珅斗智斗勇,但不是刘墉,而是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在清史中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再赘述。影视剧不代表历史。不过,《宰相刘罗锅》确实是很成功的电视剧,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了。
好了,关于刘罗锅电视剧和我们被电视剧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