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在二战中,各国军队的建制有时也是很受人们关注的,尤其是大型作战集群单位,比如说在1941年苏德开战之初,被迅速被分割包围,整整几十万人被整建制歼灭的前苏联西方面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本时的特混舰队,还有德军在二战前期,完成闪击战任务的强大装甲集群。
二战德军装甲集群,与装甲集团军群,有什么关系?
在1940年,德军装甲集群在西欧长驱直入,绕过马奇诺防线,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爆发时,共有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群、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霍特第3装甲集群和霍普纳第4装甲集群,四个“装甲集群”分别隶属于三个集团群中,在各欧洲传统强国陆军面前,展现了以坦克为主的现代装甲兵的战役机动能力,那么装甲集群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编制呢,在陆军中属于多大的建制单位呢?具体来看一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装甲集群并不是德军的正式建制,属于临时战役建制,对于装甲集群,如果使用装甲军团或者装甲兵团这类比较笼统的称呼,并不能很直接地反应其在德军中的建制层级,装甲集群则是为了实现战役目标,临时将数个装甲军等建制集中在一起,组成更为强大突击力量,相当于集团军级。
与常常被提及的“加强连”等建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是加强连的主体原本的连队建制,通过增加兵员和火力来实现单独加强的目的,加强作战单位的主力仍是单一建制,装甲集群则是多个平级建制加上其他单位临时混编,而相同之处就是,结束战斗,临时征调来的个建制部队,都会返回原部队。
另外,“装甲集团军群”这一名称也并不准确,二战中,德军有集团军群,但是并没有装甲集团军群,集团军群是陆军中最大的作战单位之一,属于战略战役兵团,本身包含多个集团军,本身也是战时编制,可以单独进行大型战役,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一下集团军群和装甲集群。
1、上下级隶属关系,集团军群指挥装甲集群
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德军组建两个集团军群,分别是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和博克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总计有88.6万人(加上预备部队共160万人),此时并没有装甲集群,下面共有七个装甲师,集团军群也是德军此后陆军作战的最大单位。
到了1940年“黄色计划”闪击西欧时,德军组建了第一个装甲集群,也就是“克莱斯特装甲集群”,与德军正式建制最大区别在于,这个集群是由人名来命名的,没有正式番号,下面包含了3个装甲军(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莱因哈特第41装甲军和第14摩托化军),指挥官为克莱斯特上将。
就建制关系来说,此时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隶属于龙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与同样隶属A集团军群的第4、6、16集团军属于平行关系。
德军的集团军群一般由2至4个野战集团军、1个装甲集群组成,装甲集群一般由2-4个装甲军组成(隶属的作战序列并不像正式集团军那样稳定,而是临时抽调组建),与有多个集团军组成的上级建制对比,由数个装甲军组成的装甲集群的规模要小得多。
2、前后继承关系,装甲集群与装甲集团军
虽然并没有装甲集团军群这一称呼,不过德军确实有装甲集团军的正式建制,而装甲集群与装甲集团军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隶属,而是前者变成了后者的“继承关系”。
在1941年9月30日开始的莫斯科战役前,德军将4个装甲集群,正式改编为装甲集团军,第1装甲集群也就是第1装甲集团军,德军实际组建了多个装甲集团军,编制规模略大于普通集团军。
不过转变为正式建制的装甲集团军,其坦克数量和任务范围也都发生了变化,德军装甲集团军中的装甲部队比例,对比装甲集群时明显下降,增加了相当数量步兵师,实际相当于从装甲部队变成了多兵种合成部队。
装甲集群在二战期间只要执行“闪电战”中的快速装甲突击任务,当做全集团军群的箭头“闷头推进”就可以了,占领公路和主要目标地域,完成分割合围后的内部清剿任务,有机械化步兵等单位完成就可以了,装甲集群可以继续推进,但是装甲集团军则是攻守结合,不仅要完成攻击任务,也要完成指定方向的区域防守和全盘作战任务,需要实现步坦协同多兵种配合的复杂作战。
当然,这本身也反映着德军在二战过程中不同的任务变化,在进入相持阶段后,装甲部队的突击任务更少,而稳固战线和占领区的守卫等任务成为了重点,在二战后期,德军装备和人员大量损失,装甲部队又实际变成了四处堵漏的“救火队员”。
3、装甲集群临时建制特征:“打架靠摇人、后勤求别人”
相比较于集团军群、集团军和军、师等正式建制,装甲集群的临时建制有着不少的“临时”特征,一方面,装甲集群下属的装甲军等单位,都是临时冲其他集团军抽调组建的,完成一次战役后,装甲军可能就回到原本的单位了,相当于“打架靠摇人”。
如第1装甲集群在法国战役期间,下辖为2个装甲军和第14摩托化军,不过按计划,突破默兹河建立桥头堡后集群司令部就解散,三个军将隶属于第12和第16集团军;到了巴尔干战役中下设仅剩第14摩托化军,总计有2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1个山地师和1个机械化步兵师,另有3个营及其他辅助单位,基本都是临时配属的,十分符合为了单一战役目标,临时组建的作战集群这一定义。
另外,由于装甲集群内的军、师建制都是临时抽调的,装甲集群虽然有大将一级的指挥员(如古德里安、霍特等),不过整体指挥机构很小,不仅没有足够的参谋和各级指挥人员,内部建制并非常设,也导致装甲级群没有集团军、军等级别样足够的直属辅助单位,更也没有自己的后勤单位编制。
一般后勤物资补给,都是有更高一级独立作战单位向下逐级配发,物资集散就需要兵站等内部单位来完成,而装甲集群虽然等同于集团军,但是属于临时编制,并没这样直属的后勤补给编制,引起只能借用其他单位的兵站等进行后勤补给。
这一情况,实际直到装甲集群改成装甲集团军,内部架构和编制稳定,辅助单位全部到位后才真正解决,不过,相比较于临时抽调组建,组建集团军正式建制是比较麻烦的,最先组成的第1装甲集团军,实际上到1942年初才完成全部组建工作。
整体而言,德军装甲集群隶属于集团军群下,属于集团军级别,是二战前期德军集中坦克等装甲力量,实现闪电突击对方防线相对+薄弱环节,实现战役目标的一种临时建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