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任务线,电视剧或电影里的路人都是花钱的演员吗?
电视电影里面的路人,他们被称作临时演员,又被称为群众演员(在这里就叫群演好了)!
群演风好多种,问题中的路人甲之类的只是其中种。
群演包括,武术特技队、马队、以及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歌舞表演等人群,最基础的就是演路人甲的人群。这些人统称为群众演员,还有特约演员(特约演员,就是有一两句台词的,或者些影视剧为了画面好看,专门挑选的身高一米八以上,白白净净的小白脸做为前景的人员),这些人都是群众演员之列!
全国各地有N个影视基地,有剧组的地方就有群演,有群演的地方就有专门带领群演拍戏的部门,有的正规,有的不正规。
其它地方先不说,就说下横店,横店有专门的演员公会,专职管理群演和剧组的接洽事宜。
如果剧组要人,由演员工会统一放通告给下面的领队(过去说的群头)由领队找齐所需要的人数,按照通告的集合地点和时间统一前往拍摄地点。
一天的拍摄任务完成后,由领队去找剧组的制片部门签单(结算当天工资)然后由公会财务,和剧组财务按照单据去接洽,统一发放群演工资(打卡形式,半个月发放一次)
群众演员工资按照八小时80元计算,演员工会抽成10元,那么群演实际上就是八小时70元,工作超过八小时,每超一小时加10,总金额超过100元,每超一个小时演员公会再抽成1元,以此类推,群演的工作就这么多,如果剧情需要,有抹脏,抹血,戴孝、下跪的另外加钱,5块十块的。
特约演员工资相当高些,现在最低的二百左右,就是那种不说话的路人甲,长得类似小白脸的人群,他们是十六小时工作制算的,当然到底干多久要看剧组当天的工作量。特约每天工作不固定,有一天没一天的,一个月能跑二十天就是是有关系的内部人员了,所以收入寥寥无几。
普通群演一个月就是一天不落下,也就三千多点的收入,还要是十二小时以上每天,不然是没有的!
有时候有没有收入要看有多少剧组,剧组不要群演,群演只能歇着。
开头就说了,群众演员就是临时演员,顾名思义,临时演员就是临时用的,群演工作就是有一天没一天,工资不固定的!
谁才是真正军事家?
三国真正的军事家不止一人,但帅气、大度的周郎周公瑾(周瑜)绝对值得推荐。《三国志》评价周瑜“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雄烈”、“胆略兼人”,是正史对周瑜全方位的肯定,尤其是反映军事素质的筹略、胆略。
周瑜的军事才能,在他为孙氏集团创业江东时,已初露锋芒。在奠定三分天下的赤壁大战中,周瑜作为孙刘联军的统帅,具体策划、部署和指挥,最终以弱胜强,从而 “威声远著”。
赤壁大战中,周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军事预测、临阵指挥、战略战术以及善于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1、有勇气——坚定的主战派
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挥兵南下,当时孙吴面临的大势是:曹操攻克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率军投降,“曹公得其水军, 船步兵数十万”;这时的刘备已为曹操所破,“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欲引南渡江”.
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压境(《资治通鉴》采用《江表传》说“80 万”),东吴“将士闻之皆恐”,以张昭为主的投降派主张“不如迎之”。
从鄱阳赶回的周瑜和鲁肃力排众议,力主抗曹,最后以周、鲁为主的主战派战胜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使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进而实施联刘抗曹的行动计划。
而周瑜坚定的主战,则是来源于对形势的正确分析,以及恰如其分的军事策略筹划。
2、有眼光——超群的战略分析
周瑜的军事才能,首先表现在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上。
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智慧的竞赛。军事谋略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首要的任务是善于透过扑朔迷离的表面现象,洞察敌我双方实力的强弱.做到知彼知己,并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
周瑜同鲁肃一道,为孙权制定了夺取荆州,西取巴、蜀,南面称王,后图天下的正确战略目标和方针。在挫败曹操企图用人质挟制孙权的图谋中,在处理孙刘联盟的复杂关系的策略上, 周瑜都表现出难得的“王佐之资”的战略头脑。
正确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地理和军事实力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周瑞在赤壁之战前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是古代战争中料敌决策的范例。曹操号称“ 八十万” ,而周瑜指出曹军“久疲”,“不过十五六万”,“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周瑜深刻地分析了东吴在政治、军事、地理和民心诸方面的有利条件,得出了孙刘联合, 同心协力,曹军可破的结论,从而坚定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3、会指挥——得当的临敌战术
在作战指挥上,周瑜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居于战略防御地位,当时有两种作战方针可供选择:凭险防守、持久疲敌和积极迎战‘以攻为守、速战速决。
周瑜正确地选择了后者。这个方针体现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的。
赤壁之战的序幕拉开之后,周瑜审时度势,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心理,抓住有利战机,采取火攻战术,突然发起进攻,并及时投入主力进行决战,以扩大战果,使曹操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从而迅速夺取了作战的胜利。
周瑜还善于根据战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实施机动灵活的指挥。如围攻江陵之战,在战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周瑜果断地改变作战部署的重心,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法,迫使曹仁无力固守江陵。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周瑜很好地实践了孙武的这一战争指导原则。
4、有担当——身先士卒
周瑜不仅“有王佐之资” 的战略头脑和杰出的战争指挥才能,而且具有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优良素质。他每次“”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赤壁之战后期,曹操败退江陵,不久又留征南将军曹仁守江陵,自己北返邺城。周瑜、程普率军进军南郡,与曹仁隔江相峙。
周瑜在逼近江陵后,一时难以攻下,遣甘宁率军先夺取夷陵。曹仁闻讯,分兵围攻甘宁。甘宁求救于周瑜,周瑜以凌统留守,亲率吕蒙援夷陵,大败曹军,获马三百匹而还。
吴军士气大振,周瑜乘胜率军进抵北岸,包围江陵。周瑜身先士卒,率军掠阵,为流矢射中右肋。曹仁闻周瑜伤重卧床不起,带兵临阵挑战。
周瑜带伤巡视部队,激励士气。前后围攻曹仁岁余,杀伤甚众,曹仁不得已弃城而走。周瑜夺取江陵,孙权任命其为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为周瑜奉邑。
5、有气度——折节容下
史书记载,周瑜在与朝臣共事中“唯与程普不睦 ” 。
程普是东吴一个屡建功勋的老将。他早年随孙坚攻城野战,多次受伤,后又随孙策南征北讨,救过孙策的性命。孙策死后,程普又作为孙权的得力战将,从征江夏,再建功勋。
由于这些原因, 他对于周瑜这位 “后生小子” 很有些看不起,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全军统帅后,程普竞令其子代班,托病不出,并多次有意刁难和侮辱周瑜。
但周瑜 “折节容下,终不与较”。这使程普深受感动,“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
后来,程普又对人说:“与周公瑾变,若饮醉酶,不觉自醉。”
周瑜正是以这种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团结功臣宿将,共同为东吴的兴盛而尽心竭力,足以令后人景仰。
张灵甫是王耀武的老部下?
成立整编74军,王耀武最终为何舍弃张灵甫而启用李天霞?
民国军事史上,74军是个很独特的存在:直属军委会(国防部)战略预备队却一直不受待见;高级军官任免不受上级干预却无人提拔重用;属于御林军却长期一线作战.....
1937年9月1日淞沪战场上,军委会将当时装备、战力较强的王耀武第51师、俞济时第58师组建为第74军。俞济时任军长、冯法圣接任58师师长。
为何要在战场上成立新军?蒋介石需要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能打仗的御林军。74军创始人俞济时是浙江宁波奉化人,黄埔一期生,历任蒋介石侍卫大队排长、连长;警卫旅营长、团长、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直至警卫师师长。
俞济时如此升迁速度,在国军、黄埔系中比较罕见,加上他的部队有相当特权,以及最终成为蒋介石总裁办主任、侍卫长,外人传说其为蒋家外甥。
俞济时由御林军总管身份来组建74军,更像是蒋介石在配置亲军:74军调动、作战一直由军委会掌握,非蒋介石命令不得动用。长沙战役时,薛岳密令74军不遵从军委会部署,曾使蒋介石震惊。
俞济时是个难得将才,作战勇猛、治军有方。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抗战时,第88师师长俞济时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直至肠子被打穿、抬下火线,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凭借俞济时特殊关系和影响,74军打下名军基础。首先,74军名将如云:王耀武、冯法圣、李天霞、廖龄奇、余程万、施中诚、周至道、邱维达等均为当时俊杰。
比如当时因杀妻案在南京服刑的张灵甫,经王耀武保荐、俞济时首肯,得以提前出狱、担任51师305团上校团长,一位将才不至于埋没。
其次装备方面,第74军远优于普通国军。如成立时第58师就有重机枪54挺、轻机枪274挺、掷弹筒243个;山炮、野炮、榴弹炮16门;迫击炮、平射炮30门。
其次作战补给一直优先全军,如74军是第一批换装苏械的军,其火力强于一般日军师团。74军多次以寡敌众,依靠强大火力击退日军主力围攻。
同时俞济时利用自身关系,使74军拥有许多特权,如南京保卫战时,俞济时通过交通部关系,为撤退预留了小货轮,使得八千残部得以撤回江北。
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中将。
俞济时注定是大内总管,早已将军事指挥交于蒋介石心仪的王耀武。王耀武全面执掌第74军,开启真正辉煌时代、成为抗日铁军。俞济时打仗勇猛、忠心耿耿,其宁波老乡、黄埔一期的身份,注定成为蒋介石心腹和大内总管。万家岭战役后,俞升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
俞济时交班给副军长王耀武是相当彻底的,日后也未干预74军人事。而王耀武不负厚望,随即打出了名动天下的上高战役,从而开启74军王耀武时代。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蒋介石对其宠爱有加,称赞“善长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王耀武不但善于带兵打仗,还是经商一把好手,但是他却不爱财,将盈利都用来搞关系、作人情,使得国军上下对其都交口称赞,实属罕见。
济南战役中时,王耀武兵败身俘,解放军从他家没有看到任何值钱物件,只找到两台拖拉机,问为何故,王耀武说:这是日后退役还乡,用来耕田。
然而王耀武极度爱权,特别是对74军掌控,几乎到了变态程度。他培植傀儡、杜绝任何大佬染指、是74军真正领袖;并且呕心沥血,一次次为74军解除危机。
文武双全、八面玲珑的王耀武执掌74军后,人事安排首先清除了俞济时班底。第74军辖51、57、58师,王耀武起家部队为51师,源自补充第1旅,是其嫡系。王耀武担任副军长后,提拔李天霞接任师长。
李天霞,江苏宝山人,是王耀武黄埔三期同学,两人关系极深,在军中视为王耀武的接班人。他文武兼备、足智多谋,好讲义气和面子。
第57师是南京保卫战后加入74军建制,原为孙传芳联军残部、属于杂牌,但受陈诚扶持,属于第一批10个调整师之列。后来师长施中诚调任100军军长,余程万接任。
第58师是俞济时的老班底,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师长为俞济时爱将廖龄奇,是个脾气暴躁、作战凶悍的猛将。
俞济时调任后,廖龄奇并未改换门庭、收敛个性,反而与王耀武更加对立,经常对王耀武拍桌子,指责其偏袒另外两个师,常常拿58师当炮灰、打头阵。
面对廖龄奇的桀骜不驯,王耀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只是王耀武隐忍不发,最终廖龄奇不是因他而死,却与他脱不了干系,成为抗战著名冤案。
第2次长沙会战,日华中方面军破译国军电文,发现第74军孤军前出,命第11军主力3、4、6三个精锐师团合围将其歼灭,可极大挫伤国军抵抗意志和士气。
王耀武不知是计,向捞刀河北岸发起攻击,以廖龄奇58师为前锋,51、57师在其后。9月25日晚,廖龄奇发现日军第3师团占据春华山,即发起强攻,将其击退。
26日,廖龄奇将春华山阵地移交给57师,率部继续攻击麻林日第3师团。27日,日第4师团抵达战场,向58师侧翼猛攻。廖龄奇临危不乱,战损3000余人仍死战不退。
而后日11军主力第6师团加入攻击,3个师团合围一个国军师,实所罕见。眼看58师陷入重围、凶多吉少,而援军李天霞之51师迟迟不到。
廖龄奇不知道51师在伍家渡一带被日军咬住,便怒火中烧,认为王耀武见死不救,于是他指挥杀开一条血路,并拦下一辆火车,率部脱离战场,请假回家乡结婚去了。
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莅临长沙,亲自下令以临阵脱逃罪枪毙廖龄奇。而王耀武一声不吭,没有为廖龄奇说话,导致其冤死,说明王耀武为排除异己,心狠手辣。
廖龄奇死后,副师长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如此运作,王耀武清除了老长官俞济时在军中影响,第74军完全以王耀武为领袖,以其马首是瞻。
蒋介石与100军军长李天霞合影
王耀武升职后,为抛开李天霞、继续掌控74军绞尽脑汁,最终选择了施中诚接任军长。1943年4月,王耀武率部取得了鄂西战役胜利,因此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74军军长;1944年2月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辖第73、74、79、100军。
当了集团军总司令,再兼任军长就说不过去了,但王耀武对74军的感情,不想放弃指挥。他向蒋介石提出:保留他对74军团以上军官任免权,蒋居然同意了。
这段时期,由副军长李天霞负责74军日常指挥。按理李天霞资历最老,又是王耀武同窗加好友,部下张灵甫都当师长了,接任74军军长顺理成章。
然而李天霞早年混迹上海滩,为人虽然讲义气、机警伶俐,却有些口是心非,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王耀武升任后,认为李天霞执行自己命令不彻底,不好控制。
王耀武苦思良久,才想出万全之策:100军是74军姊妹军,均为王耀武节制,军官大量互换,属于同体系部队,100军军长施中诚也算74军老人。
于是王耀武下令:100军军长施中诚调任74军军长;张灵甫接替李天霞任副军长;周至道任51师师长;李琰任57师师长;蔡仁杰任58师师长。
老奸巨猾的李天霞升任100军军长,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而施中诚杂牌出身,根本指挥不动张灵甫、周至道、蔡仁杰这班嫡系,只好不闻不问,任由王耀武做主。
这个时期,张灵甫越过施中诚,事无巨细地汇报,无条件执行王耀武命令,凡开会第一句便是:“遵从老长官训示”,令王耀武非常满意,认为其非常忠诚、可靠。
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与部将。
施中诚调走后,王耀武考虑再三,提拔张灵甫为军长,再次放弃李天霞。施中诚是个有爱国情怀的将领,由于他没有派系,为人低调、忍让,使得74军团结一致,屡立战功。雪山战役后,施中诚实现了“报效我河山”的梦想。
1945年12月,施中诚率74军在衡阳接受日军投降。次年春率部驻扎南京,并兼任南京警备区司令,使74军成为真正的御林军、最耀眼铁军。
74军接受整编改为整编74师后,王耀武通过运作将施中诚升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但施中诚不愿再做傀儡,以年老体弱为由不愿上任,回到家乡办学。
整74师师长位置空缺,身为100军(整83师)军长的李天霞喜出望外,认为按照施中诚惯例,自己可以接任,从而重新执掌天下第一师。
凭心而论,李天霞除了治军严谨不如张灵甫,其资历、关系、战功、谋略都在其之上,加上又有钱大钧作靠山,李天霞认为师长宝座非他莫属。
但是王耀武心中自有算盘,在张灵甫、李天霞两个人选上,他心中天秤早已倾向张灵甫,因为张有最大的优点:听话,只有张灵甫才能完全听命于自己。
李天霞有钱大钧作靠山又如何,王耀武此时已贵为山东省主席、统一绥靖区总司令,俨然是一方诸侯,他不会让任何大佬染指他天下第一师的人事。
而蒋介石对张灵甫也非常满意,他在日记里说张灵甫、胡链是他最喜欢的两个将领,打仗勇猛、遵从领袖,因此他也支持张灵甫出任师长。
王耀武不合作、护犊子的心态,使得自己体系只有两个军,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张灵甫不断的招惹麻烦。如果王耀武利用好俞济时等大佬关系,从整74师可以扩充出大量部队,但他不合作、护犊子的态度,最终小派系内只有整74、83师两个军级而已。
反观级别比他低的多的青岛警备司令李弥,低调务实,从整8师基础上扩编出整9、39师,实实在在一个整编军规模。
他看中的张灵甫,虽然事事汇报、言听计从,但张灵甫在整74师内部排除异己,赶走不少老人;对于老上司整83师李天霞,也是看不上眼,两支姊妹军亦不能和睦。
对于战斗力不强的友军,张灵甫更是不屑一顾,比如涟水之战就得罪了桂系,以致孟良崮战役,右翼整7、48师袖手旁观,仅派出1个团磨洋工。
不光与同僚不能相处,张灵甫依仗蒋介石、王耀武为靠山,经常口出狂言、得罪上司:兵团部、绥靖公署甚至参谋本部都对其比较反感。
所以整74师虽然经常打胜仗,却经常遭人恨、被穿小鞋。二战涟水中整74师惨胜,损失达1万人,不但没有撤下来整补,反而被要求充当先锋进攻苏北山区。
再如武器装备,整74师是五大主力中最差的,不但没有坦克、装甲车辆等重武器,连载重卡车都不足20辆,天下第一师的后勤运输,全靠骡马畜力。
整74师严重缺乏单兵武器,自从张灵甫命全师换装日械、国械后,武器都严重不足,如运输团只有班长才配备步枪;3个补充团连日械都申请不到,只配发汉阳造。
以上种种不可思议的事,都是张灵甫不会处理上司、同僚关系,被处处卡脖子:你不是最能吗?你不是天下第一吗?那请继续你的表演吧。
狂的不只张灵甫一人,第5军邱清泉也很狂,但他有办法:为了抗拒整编制,邱清泉说老子天天前线打仗,没空!张灵甫嘴上抗拒,却只能接受,再不停申请恢复9团制。
二战涟水后,王耀武最终认识到张灵甫的不足,以及他头脑简单、糟糕人事关系会给整74师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和后果,于是他建议成立整编第74军,辖整74、83师。
这次人事选择上,王耀武终于向李天霞倾斜,在他心里,已有了李天霞出任整74军军长;张灵甫改任第5军军长、蔡仁杰升任师长的预案,并得到俞济时的支持。
李天霞、张灵甫为整74军长位置明争暗斗,用的手段不太光彩。以致张灵甫赌气上了孟良崮,李天霞追悔莫及。1947年3月开始,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3个兵团45万大军南北对进、紧密靠拢,步步紧逼的战术,试图攻占苏北首府临沂,歼灭华野主力或将其赶到黄河以北。
汤恩伯第1兵团辖8个整编师20万人为主力,吸取以往教训,绝不分兵冒进,即使整72师近在咫尺被围歼也不救援,步步向沂水、坦埠一线逼近。
第1兵团又分3个纵队:桂系整7、48师为右路纵队;战斗力最强的整25、74、83师为中路纵队,司令官为整83师中将师长李天霞。
李天霞是个讲义气的人,虽然争夺整74师师长位置失败心中不平,但当上第1纵队司令、王耀武有意扶持自己任整74军长后,表现出尽释前嫌,对整74师相当照顾。
李天霞指挥作战相当机警,在国军破译粟裕准备合围第7军电文后,行动更加警觉。当他得知坦埠附近华野活动频繁,判断出粟裕有歼灭整74师的作战企图。
李天霞于是表现出大哥风范,在未获得兵团批准下,命令张灵甫整74师原路后撤;自己率整83师断后,退往瑷玉湖。这种舍己救人的作法,在国军中相当罕见。
空军侦察机发现中路纵队并未前进,而是在大步后撤,立即向兵团部报告。汤恩伯闻讯向张灵甫问询情况,张不仗义乘机告了李天霞一状,并借机要求脱离李指挥。
迫不得已到山区作战的张灵甫怎么会不知道李天霞苦心,他屡次申请离开沂蒙山区作战未果,早就给胡链信中说预感不妙,可能会被围而死无葬身之地。
他得知李天霞将出任整74军军长,自己将被老长官抛弃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他想赌一把,得到军长宝座,唯有再立战功。
勃然大怒的汤恩伯果然免去李天霞纵队司令职务,将整74师划与黄百韬指挥。张灵甫赢了一把,于是舍身冒进垛庄,准备拿下攻占临沂首功。
张灵甫率整74师共26000人(缺3个补充团和重炮营)准备从垛庄出发进攻临沂,由于兵力不足,需要李天霞整83师接替防务掩护后翼。
张灵甫立功心切,自己不好意思向老长官“霞公”开口要兵,于是打电话给王耀武求救。王耀武虽然怒其内斗,毕竟大局为重,命李天霞派1个团接防垛庄。
李天霞不好违抗王耀武旨意,但怒火未消,于是派最弱的罗文浪第57团进驻垛庄,并嘱咐其一旦发现危险可退回来。罗文浪是74师老人,最后随张灵甫上了孟良崮。
而张灵甫遭遇华野合围,并非无路可走:往左离黄百韬25师仅10里;往右离李天霞83师只几个山头,可是国军有严苛军令:抛弃重装备逃生的部队主官,一律严惩!
如此一来,张灵甫不但无缘于整编74军军长之位,而且会受到国防部追责,轻者丢官、重则上军事法庭。这样的结果,是心高气傲的张灵甫无法接受的。
于是他跳过老长官王耀武、纵队司令黄百韬、兵团司令汤恩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直接向蒋介石汇报:要求上孟良崮,进行中心开花战术。
张灵甫此举,彻底得罪了所有上司和友军,一个战术机动就可以解困,硬被他搞得累死三军的局面:败了大家受处分、胜了他张灵甫首攻。
因此战力最强的黄百韬整25师在天马山裹足不前,直到第2天才勉强发起攻击;右路桂系整7、48师只派出一个团磨洋工。
而张灵甫请求李天霞派1个旅占据孟良崮边桃花山,李只派1个营携电台冒充1个旅。
黄百韬、李天霞的心思,倒不是想让74师全军覆没,只是想借华野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张灵甫、让其收敛,甚至打个败仗、受个处分最好。
要说李天霞想让张灵甫死,是万万不可能的:整74师是李一手培养出来的,未来可能会归自己管辖;再加军法严厉,李天霞见死不救,必受严惩。
关键是以华野在47年的战斗力,能一口吃掉天下第一的整编74师,你说谁会信?蒋介石不信、毛泽东不信、汤恩伯不信,他李天霞更不信。
张灵甫孤傲、张狂的性格,使整74师在5个整编师强援环绕下灰飞烟灭。以致王耀武痛哭一场,一周未走出家门,不知是否后悔处心积虑选的将,最终葬送了王牌。
研究阁小学士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
朱元璋晚年时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动辄抄家灭门,诛人三族,被其杀戮之人仅史册中有过记录的就高达数万。
而明朝开国第一谋士,才智媲美诸葛亮的刘伯温,则果然展现了其深谋远虑的眼光和非同一般的智慧,做出了如题所说这个决定,最终才在惊涛骇浪中保得刘氏一门安宁,子孙繁衍昌盛。
那么,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为何暴起杀机屠戮功臣?刘伯温是否死于他之手?在刘伯温死前,为何不将他一身旷世奇学传给儿孙?他的后代后来又过得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走进六百多年前,一探这位传奇了数百年的明初奇人。
朱元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个多智近妖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未卜先知。
若问中国历史上何人能与这样的一个诸葛亮相提并论,唯有刘伯温。
刘伯温与诸葛亮,二者都是胸有韬略万千,神机妙算的军师;都有广为流传的未卜先知的民间故事;在后世也都流传着一本号称是他们本人所做的精准预言书,刘伯温的是《烧饼歌》,诸葛亮的是《马前课》,精准预言了未来千年间的历史大事。
而比起诸葛亮年少时的声名不显,历史上的刘伯温自小就是传奇。
他看书能七行俱下,不到12岁就考中秀才,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神童;
他13岁入府学,从师学习春秋经。其他人都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而他却默读两遍就背诵入流,还能精辟入理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16岁就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晓,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无一不精;
所以有人夸赞说:“老刘家祖先是积了多大的德,才出了这么个孩子呀,此子必将光耀门楣!”
刘伯温48岁那一年,被朱元璋邀请到军中作为首席谋臣。
其后8年间,刘伯温为朱元璋的霸业筹划全局,将各路义军悉数消灭,最后再帮助朱元璋制定灭元方略,一统天下,居功至伟。
比起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刘伯温则是辅助朱元璋一统江山,所以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诸葛亮与刘伯温鸟尽弓藏,朱元璋的疑心病,最终演变成了明初的一系列惊涛骇浪。1、朱元璋的疑心太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其实历史上所有开国皇帝几乎都有疑心重的毛病,因为一帮人跟着自己从无到有打下江山,其中难免有人功劳过大威胁皇权,当皇帝的就容易警惕和多疑。
但朱元璋疑心实在太重了,因为他是纯草根出身,骨子里还带着一点小农思想,缺乏安全感,就像一个乞丐突然发财了,总感觉旁边的人会觊觎他的财产。
所以为了让自己集权,朱元璋后来甚至都取消了宰相制度,宁愿苦点累点,也要亲自处理政务,将权力握在自己一人手中。
2、刘伯温是否死于朱元璋之手?
而若论明朝开国功臣中令朱元璋最忌惮的人,刘伯温必然名列榜首,因为他一身才学旷古绝今,一人足抵千军万马,得之可得天下。
刘伯温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他打算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
此前,明朝的第一任宰相,一开始就跟随朱元璋打江山并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也明白伴君伴虎的道理,选择了辞官身退。
然后,刘伯温推辞了朱元璋让代替李善长做宰相的提议,上书朱元璋表示也要辞官归隐。朱元璋同意了,随后另选了胡惟庸做宰相。
胡惟庸可是,像刘伯温这种人哪怕是归隐了也总会被人记得。因为他之前说话得罪过新任宰相胡惟庸,一直都被胡惟庸怀恨在心,所以胡惟庸找了个机会,给朱元璋说刘伯温在家乡找了块有王气的墓地,准备埋骨于此。
朱元璋本身就对刘伯温的才智非常忌惮,现在听说他还给自己找了块有王气的墓地,这是想让他子孙当皇帝的节奏呀。
就这样,朱元璋疑心更重,对刘伯温更加防范,还直接剥夺了他的俸禄,丝毫不顾多年君臣之谊。
刘伯温深谙朱元璋多疑的性格,照此下去,朱元璋很可能会对他下手,甚至祸及家人。于是他准备进京与朱元璋推心置腹地交谈一次。
刘伯温进京没多久就感染了风寒,朱元璋闻讯后便派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给他看病。这个就非常耐人寻味了,朱元璋明知胡刘二人有无可化解的矛盾,一个小小风寒还偏要派胡惟庸带着御医来,也不怕刘伯温看到他后更加重了病情?
果然,刘伯温服下御医开的药就腹痛不止,不久后他抱病去见朱元璋,给朱元璋说了这个事情,不想朱元璋只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于是,心寒不已的刘伯温在他人护送下返回了家乡,不久后便病重西去。临死前,刘伯温做了一系列安排,正是其中的几个决定让他一门在后来的惊涛骇浪中得以保全,这点我们在下文细说。
史料中虽然对刘伯温的死因记载得模棱两可,但隐隐让人感到,其实朱元璋很可能才是害死他的幕后黑手。而胡惟庸与刘仅因一句话而结怨,并无生死之仇,顺手构陷一下可以,但犯不着上手取人性命,何况刘伯温还是朱元璋的第一谋士,开国大功臣。
3、朱元璋的疑心,终酿成一场史上最大规模、最残酷的屠戮功臣的腥风血雨。
刘伯温或许应该庆幸他去世得早吧,就在他去世五年后,随着朱元璋的年纪愈大,疑心越来越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屠杀也随之开启,将明朝开国功臣杀戮了大半以上。
首先被杀的,便是宰相胡惟庸,被诛三族。
并且朱元璋还将胡惟庸案不断做大,一直延续了十年,就以勾连胡惟庸谋反为由,诛了数十个王公贵族、开国功臣的三族,前后多达三万多人被株连,其中就包括第一任宰相李善长及其家族。
继胡惟庸之后被杀的,便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蓝玉。借口蓝玉谋反,并以此为契机,朱元璋不仅灭了蓝玉满门,还将被封侯拜将的武人集团杀得心惊胆寒,受此案株连的人,仅列入《逆臣录》的就有两万五千多人。
一年后,在朱元璋死前的第四年,他又灭门了多位国公、侯爷。至此,这次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功臣屠戮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朱元璋杀功臣的本意,其实是为了集权,为了他所立的皇太孙朱允炆能坐稳皇位。不料,就因为开国功臣被大量屠杀,导致几年后朱允炆做皇帝时,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手下甚至没有可派之将,败得毫无悬念。
刘伯温死前做了什么决定?是怎样让子孙得以保全的?当时,刘伯温吃下胡惟庸带来的御医开的药后就一病不起,告诉朱元璋后,朱也只轻描淡写地敷衍他几句,心寒不已的刘伯温便颓然回到了家乡。
随后,刘伯温的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到了弥留之际。临终前,他叫来两个儿子刘琏和刘璟,然后嘱咐他们,让子孙后代都不要踏入仕途,如此可保刘氏繁衍昌盛,并且刘家获朱元璋赐封的世袭爵位诚意伯方可能一直传承。
同时,刘伯温还告诫两个儿子,他已将自己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百战奇谋》兵书,但不会将这本秘笈传与他们,让他们自己也不要学,因为他二人才智不足,才不配位,不足以承受这样的旷世奇学,如果勉强去学,反而徒惹祸害,倒不如平凡度过此生。
随后刘伯温又说,当今圣上多疑,就算献上《百战奇谋》,刘家兄弟也难免会受到猜疑,以为刘伯温可能还会给两个儿子留了一手。所以,倒不如把书一把火烧掉,如此可保刘氏一门安宁。
果然,当朱元璋知晓刘伯温死讯后,就立即派胡惟庸前往吊唁,而更深层次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刘伯温所著的兵书。
刘家兄弟对胡惟庸坦言告知,说《百战奇谋》已经被家父焚毁得一干二净,只剩一封给朱元璋的亲笔信和另一著作《郁离子》。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的遗物,只见没有兵书,只有一本类似日志笔记的《郁离子》,就随手将《郁离子》丢在一旁。
然后,朱元璋又拆开刘伯温的遗信,信中大意说,臣创作《百战奇谋》,是为了帮助陛下打江山,如今江山已定,天下太平,也就用不上了,未免此书在后世流落至奸佞之手,所以已把它毁掉以绝后患,而那本《郁离子》是臣的日常创作手稿,特奉上以留纪念。
这样,朱元璋就更加寝食难安了,他深知《百战奇谋》是刘伯温的毕生心血,怎会甘心烧毁?到底是否传给了刘氏兄弟?或者埋在刘宅底下?
于是朱元璋再派胡惟庸仔细查问刘家人,又说刘伯温功大,要为其把府邸建成墓园诚意伯府,以风光大葬,借此机会对刘家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搜查。
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始终不能发现《百战奇谋》的踪迹,朱元璋只得悻悻作罢。
随后,刘家人逐渐淡出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百战奇谋》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渐渐变淡,刘伯温的光芒也渐渐模糊,刘氏一门才在几年后的朱元璋发起的功臣大清洗中,得以保全。
而《百战奇谋》到底去哪里了?真的被刘伯温烧毁了吗?当然不是。
两百多年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在皇宫杂物中发现了他的偶像刘伯温手书的《郁离子》。于是李自成欣喜异常,细心翻阅郁离子,由于年代久远,书页多有残破,竟无意中发现页内还有页,而内藏的另一本书,就是失传的《百战奇谋》。
关于刘伯温的子孙后代们,除两个儿子刘琏刘璟非正常死亡外,其余都平平安安,繁衍昌盛。
不知是否为了寻找《百战奇谋》,刘伯温的长子刘琏在刘伯温去世四年后,被胡惟庸一党人迫害坠井而死。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遵循父亲不入仕途的训诫,辞官归隐故里。却不料因为实在太优秀,明成祖朱棣造反登基后,非要逼他去做官,并为此软硬兼施,最后还把刘璟关进大牢,不做官就坐牢。不料刘璟宁死不从,在牢狱里用发辫自缢了。
朱元璋当时酬功,赐了刘伯温称号“诚意伯”的世袭伯爵爵位。刘伯温去世后,朝廷一直没有让刘家袭封爵位。直到刘伯温长子刘琏去世后,刘琏的儿子刘廌才袭封为二代诚意伯。可是刘廌这个诚意伯仅做了一年就因个小事而获罪,被朱元璋直接撤回了刘家的世袭爵位封号。
直到100多年后,到了嘉靖年间,刘家诚意伯的爵位才被嘉靖皇帝重新让其袭封,此后世袭传承,一直到明朝灭亡。
刘伯温是今天的浙江温州文成县人,所以他的后人多在温州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子孙繁衍昌盛,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异常庞大的家族,以温州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发展,甚至已蔓延到了国外。每年祭祖的时候,从国内国外赶回来的人多达数万,其中还不乏各种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
刘伯温后人宗亲联谊会如此繁荣昌盛的一个大家族,再看明初那些将军、宰相,或者爵位还在刘伯温之上的开国功臣们,却早就灰飞烟灭了,仅在史料上留下几行苍白的文字。
所以,一个人在获得成功时,如果想要获取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更高的财富和地位并不困难;
最难的是,当他在功成名就时,能有从意气风发中清醒、从辉煌中趋于平淡的勇气和魄力。
而这一点,才是最难也是最可贵的!
三国谋士你们觉得谁最雄才大略?
司马懿智慧与谋略并存。
三国归晋,人生巅峰毛主席就评价司马懿说,“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还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批注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凡聪明能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司马懿,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人,他的聪明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他虽然有雄心有抱负,但是司马懿却不蛮干,他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会没有把握的去强求,他有谋略,他懂得知进退,他的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会为自己谋划好了将来的一切,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的人终究是一个掌握大局的人。他能屈能伸,他懂得世故圆滑,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而且他还能隐忍,他知道怎么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最佳时期,然后,牢牢的把握住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真正能够掌控全局的人,才会有如此宽大的胸怀。
从前我们说起三国,总会想到曹操、关羽、刘备、诸葛亮等,这些人固然是一世之雄,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要说三国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司马懿。曹操和曹丕奋斗了一辈子,让魏国成为最强的国家,没想到是为司马懿做了嫁衣。司马懿趁皇帝年幼就夺了大权,为儿子篡位铺平道路。在他死后10多年,司马炎就逼曹奂退位,建立了西晋,并追封司马懿为宣帝。
为人处世的智慧1.谨慎
三国前期,出尽风头的是曹操、刘备等人,对司马懿交代的并不清楚。只知道曹操任司空时,听说司马懿很有才,想招其为官。按理来说,这对司马懿是一种机遇,但他却称病不出。曹操派人监视,司马懿演得滴水不漏,骗过了曹操。后来曹操平定北方,挟天子令诸侯,再次派人去请司马懿,他立即扔掉拐杖,跑去效力了。一开始司马懿没投靠曹操是因为天下大势未定,北方还有袁氏兄弟争雄,不知道天下谁主。等到后来曹操平定北方,大势已定,司马懿再不给面子,那很有可能被杀掉。没看见大势之前就不轻易做决断,这是司马懿谨慎的一面。在曹操手下,司马懿也过了一阵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曹操见司马懿有“鹰眼狼顾”之相,对他处处提防。然而司马懿为人谨慎,做人低调,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始终没让曹操抓到把柄。为人低调,做事谨慎,是司马懿在乱世中身立命的根本。
2.多疑
司马懿的多疑在空城计中可见一斑。诸葛亮用3000老弱残兵摆下空城计,率领十数万魏军的司马懿却以为这是诸葛亮的埋伏而撤退,失去了除掉诸葛亮最好的机会。多疑虽然是个缺点,但有时也能变成优点。诸葛亮三出祁山时,为引诱司马懿交战,佯装拔寨退兵,以此引诱魏军。第一次蜀军退军30里,张郃认为应该追击,但司马懿认为这是诱敌之计,坚持按兵不动。蜀军再退30里,司马懿依旧不动。蜀军第三次又退30里,这下不管司马懿怎么说,魏国将领都忍不住了。司马懿只能让张郃带兵追击,结果落入诸葛亮的埋伏,全军覆没。可想而知,如果司马懿不疑有诈,亲自带军追击,那死的就是他了,正是司马懿的多疑救了他一命。
多疑一般是个贬义词,但有时候在政治斗争中和战场上十分有用。前提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同时也看到对方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这样才能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3.隐忍
隐忍是司马懿最重要的性格品质之一。在曹操的手底下既能保持重用,又不被怀疑,司马懿将他的“狐狸尾巴”藏得很好。司马懿初到曹营,曹操让他在将军府参与拟定作战计划,后来让他当了太子曹丕的老师。司马懿逐渐取得了曹操和曹丕信任,相信在这时,他并没有篡位的念头。等到曹丕继位后,对老师司马懿更加重用,封为安国乡侯。在曹丕率军出征的时候,司马懿负责看守老家,没有一定的信任,是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的。曹丕去世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真同受诏命,辅佐魏明帝。司马懿北征辽东,南征东吴,立下了不少战功,显露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魏明帝去世前,司马懿又与曹真的儿子曹爽一同接受诏命辅佐只有八岁的曹芳。后来曹爽弄权,拔除了司马懿的兵权,逼得司马懿只能辞官回家。此时,能压制司马懿的曹操死了,有恩于他的曹丕也死了,司马懿再没有心理包袱,可以放手去干了。他一方面继续隐忍,装病骗过曹爽,另一方面,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势力。终于趁着有一天曹爽离开都城的时候发动兵变,杀了曹爽,成功夺回了大权。就像当年的曹操一样,挟幼主以令百官。司马懿的隐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先示弱麻痹对手,再一举拿下。自古以来,忍辱负重就是胜利者最可贵的品质。司马懿深得“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忍术精髓,一生中两次装病,麻痹了精明的曹操和专断的曹爽。最后成功上位,为建立西晋奠定了基础。要说司马懿最大的对手,不是曹爽那个草包,也不是年幼的魏明帝曹睿,而是蜀国那位多智近妖的丞相——诸葛亮。要做诸葛亮的对手,不沉着冷静是不行的。诸葛亮善于用心理战术,你看周瑜,就被活活气死了。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五丈原时,坚持龟缩战略,因为看准了蜀军粮草供应不足,不能久战。诸葛亮为了刺激司马懿出战,派人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他。意思是,像个爷们儿一样出来打一架,不要总躲在家里像个女人一样。魏军将领看到都大怒,纷纷请命要领军出战。没想到司马懿神色自若,穿上女人衣服转了一圈。顺便还跟蜀国使者聊起了家常。当听说诸葛亮事必躬亲且吃得很少时,司马懿就预言诸葛亮快不行了:亮体毙矣,其能久乎?果然没过多久,诸葛亮就病故身亡了。司马懿沉着冷静,被羞辱而不恼,最后将诸葛亮活活“拖死”,取得了胜利。
总结我们看到,在跟司马懿的交战中,诸葛亮几乎一直在打胜仗,甚至差点就烧死司马懿。但司马懿依旧没有被彻底打败。一方面是因为魏国实力雄厚,经得起损耗;另一方面,司马懿永远保存着实力,吃点小亏就马上撤退。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诸葛亮恢复中原的雄心大志,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手。
在蜀魏相争的战场上,司马懿得时时把握住一种分寸感,赢不能大赢,“兔死狗烹”的道理他很清楚;输也不能大输,只能小输,保存实力。我们也应如此,在没有取得一定成就之前,当如司马懿,要谦虚谨慎,切不可锋芒毕露、喧宾夺主。尤其是在资历比自己高的同事及领导面前。
俗话说,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原则。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应当着眼于最后的结果。打几次小败仗没关系,只要拿下最后决战,你依然是成功的!
所以,我认为司马懿才是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能看清所有当前的局势,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使遇到了紧急情况,也不慌不忙的,先使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正确的去分析其中的情况,再作出正确的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