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国的名将当中,最出名的当属五虎将。除了五虎将之外,当属魏延。甚至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魏延比起五虎将里面的黄忠、马超还厉害。但是论起知名度,魏延则与五虎将相差甚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诸葛亮,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压制跟排斥,才让本是大将之才的魏延无大将之名。
说起魏延,其实早在刘备时期便是蜀国重要的将领之一。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正是击败曹军、斩首夏侯渊、取得汉中不久之际。汉中地区北进可取曹魏的富庶之地——八百里秦川,南则守住蜀地大门,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对蜀汉来说,荆州与汉中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居于益州门户之地,地位极为重要,派谁去守一直困扰着刘备。当时最适合的人是关羽,但是关羽此时正在镇守荆州,同样很重要。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刘备会选择自己的三弟张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刘备居然没有让张飞去汉中,而是选择了五虎将之外的魏延,让魏延出任汉中太守。
为了堵住其他臣子的议论,刘备当众问魏延,有没有信心守住汉中。魏延回答道:“若曹操率天下人来进攻,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带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可谓豪气干云。蜀国建立时,魏延官拜镇北将军,继续担负镇守蜀汉北大门的重任。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等大将。后来,刘备又加封他为都亭侯,以奖其御守汉中之功。
以魏延镇守汉中的功绩来看,其军事指挥能力与五虎将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后来刘备临终之时,还交代了因为自己攻吴导致手下数员大将陨落,让诸葛亮日后可重用魏延。可惜诸葛亮并没有完全听进去,因为对魏延的偏见(认为魏延有反骨)所以在日后北伐当中,诸葛亮对于魏延并没有过于重用。即便是魏延在数次北伐当中,表现优异。
在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当中,魏延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建兴八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延奉命入羌中,与曹魏军大战。由于魏延平日善待士兵,军士听命,自己作战勇猛无比,身先士卒,遂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蜀后主刘禅下诏拜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以表其功。建兴九年,魏延又与高翔、吴班大破司马懿亲自率领的大军,获甲首3000级,逼退司马懿。
即便表现得如此优异,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对魏延委以重任。最直观的一件事,便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镇守长安关中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夏侯楙就是一个庸才,既无武略又贪恋美色,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只是因为他是曹操的女婿,身份特殊而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员。针对这种情况,魏延献计于诸葛亮说:“夏侯楙因是曹操之婿,才为镇守,此人胆怯无谋。请丞相准许我率兵五千,带足粮草,从褒中出兵,循秦岭而东,经子午谷向北,不过十天就可到长安,夏侯楙听到我带大军杀到,一定弃城而逃。长安守备不足为拒,这一带又有足够的粮食可供我军所食,此时丞相就可以率主力从斜谷出军,会师长安。待到魏军从东边调兵来救时,我们已控制了成阳以西的地方,如此一举可定矣”。
但是就因为诸葛亮用兵谨慎,认为魏延的这个计谋是孤军深入的“危计”,太冒险了,不如走大路,稳扎稳打出祁山,收取陇西来得安全,没有采纳魏延之计。 但是诸葛亮只考虑到稳扎稳打,却忘了蜀国的综合国力。如果此时的蜀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储备,自然是可以如此稳扎稳打。但是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后面蜀国无论是北伐失败还是国家覆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实力的弱小,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战争。
相反魏延主张从东边子午道直插长安,道路虽然艰险,有高山险谷,但路程是最短的,而兵贵神速可以出奇不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占据富甲天下的关中而下长安,又可避免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且魏延提出这个计谋的时间是第一次北伐期间。此时曹军还没有意识到蜀国会主动出击,在防守上整体都比较松懈。倘若真用了魏延这个计谋的话,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了。
可惜了魏延如此奇妙的计谋就这样被诸葛亮否定了,而魏延名垂千古的机会也被诸葛亮给耽误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