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漩涡,日本人所说的侘寂是什么?
从最先开始了解日本美学,是从“物哀、幽玄、侘寂”开始。
前几天重新看了《寻访千利休》,千利休是日本的一代茶圣,也是他将侘寂这个美学概念推向了极致。
最先开始,是信了别人推荐时说的那句话,“也许看懂了这部电影,就明白了侘寂”。
在概念里,侘寂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一直以来,我了解侘寂,但我从来不能好好说明这种感觉,或者像别人解释。
但是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也释然了,不仅是我,日本人本身也是如此,侘寂无法被解释。
包括《茶之书》,作者冈仓天心在文章里也避免直接提到“侘寂”这两个字。
因为侘寂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未完成的,太过清楚的解释“侘寂”这个概念,也许只会削弱他的力量。
所以,如果我说清楚了侘寂是什么,也许这是失败的。
在美的国度里,理论永远次于感觉。
侘寂到底是什么?
在此之前,我的理解是粗糙,不对称,简朴、节制、自然、亲切。
更具象一些,也许是长满青苔的庭院石灯,缺角的古旧茶碗,枯寂留白的禅寺山水。
在千利休的眼里,侘寂是这样的。
他打扫完满地的落叶,然后摇晃一棵树,好让少许的叶子落下来。这是侘寂。
他割下一捆捆草,使它们竖立在原野上,并把顶部绑紧束好,就这样,一座草屋出现了。
第二天,松开草束后,一瞬间草屋又回归为广大草原上的草堆之一,这也是侘寂。
后世给日本茶道美学列出了七个文化关键词,同时,这也是侘寂的。
自然,缺陷,枯槁,简素,幽玄,脱俗,静寂。
我在看《寻访千利休》的时候很多次都想哭,因为每一个片段几乎都融合了一个或几个侘寂的关键元素。
自然之美
利休举办茶会招待前,走到樱花林,折了樱花,而归布置茶房。
轻轻推开房门,屋顶装饰的樱花被风吹落,大自然让整个茶室变成了气韵流动的“间”。(“间”,也是日本的八个审美要素之一)
这一点还有千利休年轻时造出来的水月。
乍一看只是普通的漆器,拿来给织田信长献宝时还遭到了同行的嘲笑。
而当它注满水,放置到月亮之下,月亮倒映进来,便是镜花水月。
朴素之美
黑乐茶碗是利休特别推崇的茶具,质感漆黑,极为朴素,甚至留有手工的痕迹。
千利休所创建的草庵风格的茶室“待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之一。
而这座国宝级的茶室大概只有三四平方,装修布置极其简素。
简素之美
幽玄和阴翳分不开。
庭院深深深几许,通往茶室的路要穿越树木,栅栏,岩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与俗世逃离。
幽玄之美
而幽玄之美一定会引发脱俗之美。
脱俗,脱离俗世。
我觉得这是任何美学都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逃离感。
丰臣秀吉还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时,官场失意,于是就来千利休的茶室讨一杯茶喝,接着就进入了一个安然、静谧的空间,茶室短短的帘,隔开的是一整个外面的世界。
脱俗之美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很喜欢和学艺术的朋友待在一起,他们自身的小宇宙,有时候就是一个可供逃离的空间。
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细节。
千利休在烛火前,放有剪着鸟儿影子的薄纸,上下晃动,移动在只有树枝的古画前,就像鸟儿在挥动翅膀。
电影的最后一句台词,是由千利休的妻子,宗恩说出来的。
深爱的丈夫被丰臣秀吉下旨自裁,而她却依然能保持镇定的盖一袭白布到一地的鲜血之上。
这又何尝不是“无常之美”的一种。
“格子拉窗、小炉床、
土制的柱子和天花板围成壁龛,
弯腰才能穿过的小门……
凡此种种,莫不为美,
皆为我夫利休,对完美茶道的极致追求“
千利休完成了对茶道的改革和完善。
自此,日本茶道不再是饮茶,而是融合了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雕刻、陶器、漆器、竹器、礼仪,变成了一种综合的文化体系。而茶室的本身也从一个空间变成了一种场域文化。
千利休对于日本的影响其实远远超出了茶本身,他所坚持的东西不仅影响到了美学,也影响到了日本文化、世界观和哲学。
现在的我已经放弃了对“侘寂”这个概念的追寻,也许它就像佛教中的智慧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看到夏日繁茂的树木,想到冬日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横过天空,看到华美的宅院大厦看似宏伟华丽,其实底部的地基长满了杂草和苔藓。
这让我想起了曹雪芹的《好了歌》。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也许这就是侘寂的力量。
侘寂是动态的,是让你想象到过去或未来的,是随时可以发生的,也最不是固有的。
当衰减、染浊和退化的自然过程,都在你的眼前中如实呈现,那一刻,一朵花,一杯茶里,都能看到“人生有限,众生皆苦”。
也许侘寂的真相,就是人生的真相,就是大自然的真相。
所有事物都是非永存的,所有事物都是不完美的,所有事物都是未完成的。
《茶之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给很多人讲过,也很多次写过。
在16世纪,朝颜花在日本是非常罕见的花朵,千利休却整整种植了一个园子,并悉心照料。
这消息传到了丰臣秀吉的耳朵,他表示想要去赏朝颜,于是利休就邀请丰臣秀吉到家里喝一杯早茶。
在约好的那一天,丰臣步入花园,却发现所有朝颜花已消逝无踪。地已经整平,铺满精巧的卵石与砂砾。
暴君勃然大怒,可当进了茶室,映入眼帘的那一幕让他彻底转怒为喜:在壁龛之上,珍贵的宋代铜器中。
独插一枝朝颜。
这就是花朵的全部意义。花朵们自己也能理解与欣赏这种全然的意义。
有些花死得绚烂,将生命交于风,无拘无束,随之飘散。
当百年前,已被岁月附上痕迹的古旧铜瓶中,插着一只满是露水,但明天就会凋谢的花朵。
当被古旧的青苔和千年前被造好的房屋包围着的水塘中间,一只青蛙跳进其中,激起一圈涟漪。
我真的不懂这是什么,或为什么,却一次次因为太美,而流下泪来。
请问你在头条上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我是疫情期间突然想起来入驻头条的。一开始,看见导师一个人发视频、写文章宣传他的理念,主要是为帮他,并没有多想,因为我手上有公众号、博客和微博了。在大家的鼓励下,入驻后一发而不可收。今想想是为什么?用个排除法吧:
一、不可能是为稿费我也写了565篇,其中答题过篇,有的爆款,展现量超150万次,阅读量11.1万次,391次点赞;我至今的收益是0.15元,我对稿费如过眼云烟。
二、也不是为了娱乐有写作爱好和经历不假,但我工作太忙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为娱乐而娱乐。见过风雨,也见过彩虹,见过各种荣誉,不是为名誉和在大众面前的自尊心来的。
三、像是为了一个使命一是为了与读者分享货真价实的实践所感。
新时代的读者对作品质量、品位、风格要求日益高端。
面对心中的读者,我不想搞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文化快餐;
也不想追求无根浮萍、无病吟吟、无魂躯壳,心灵鸡汤式的咸咸淡淡;
更不当市场奴,不沾铜臭气,不做挣钱篇,网红篇,不为爆款而爆款。
力求以充沛的精力、积累的学识、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书写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普通人个性升华的实践。
二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一个时代的美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跋涉过人生的无比艰难。
作者有三年险峻缺氧的西藏高原的高峡深山,
有三年闯过政治漩涡的反腐一线的沼泽险滩,
有三十年的绝壁攀缘、冰花秋雨、塞外雄关,
时间太久了,受过绝壁雪线的人生冰点;
一路太长了,有过山穷水尽和绝处劫难;
影子太多了,有过草原芬芳的朵朵花鲜;
回忆太重了,有了践行渐悟的迷途知返。
三是为了与读者分享一位行者的灵感。
作者走过中央企业的大道阳关,
在思疑解惑中存正气、解公案,
作者有过心灵深处的思学悟践,
在鞭笞时弊中往往只睁半只眼;
把眼力脚力脑力注入笔端,
为力求让读者喜闻乐见,
尊崇读者为高层次审美赏鉴家,
作者在不断地提高学养和内涵。
在人生百状中感受世态万千。
四、一百天的倾心展现想一想这一百天,
作者为兑现无声的誓言,
美的积累或形或散,
美的创作或诗或幻,
美人之美、让美好再现,
美美与共、让美质俱兼,
让美善之心驱散黑暗
让最美人物奋斗向前……
创作是铸造灵魂的诗篇,
浑然天成的是收获后的感叹。
如果您想知道详细的是什么?
都在头条问答的下述文章中有分类展现,您有时间可以进入看看。
对路,就赞一赞!
01"没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写出来就是浪费读者的时间",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02季羡林说: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那么我们还为什么而活着?03作为头条号创作者,我们应该怎样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04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五、结 论拙作能与您一见就是有缘!
祈望能化作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
助您发现美的生活、美的自然、美的憧憬;
感谢您对我创作个性的尊重,
希望助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助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扫除心灵泥泞。
作者:方 广——身于咫尺之方,心游万仞之广;
欢迎鉴读于百忙,请关注、批评、表扬、收藏!
黑洞是个洞吗?
黑洞是个洞嘛?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把黑洞看成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球体,其中心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Singularity)、半径被称为“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球面则被称为“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在这个球体之内,任何物质都无法逃逸出去。
顺便讲一下,黑洞自身的质量并不是想象中的无限大,从理论上来讲,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史瓦西半径,只要其自然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这个物体就可以成为黑洞。比如说我们地球的史瓦西半径约为0.9厘米,只要将地球的半径压缩到小于0.9厘米,地球就变成了黑洞。
现在问题就来了,既然黑洞是个球体,那为什么科学家要说黑洞连接着另一个时空?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他指出引力的本质是时空扭曲,凡是具有质量的物质都会使时空发生扭曲,4年以后,英国科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利用一次难得的日全食机会首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正确性,时至今日,这一理论早已得到科学界的认同。
那么时空是怎么扭曲的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一张纸看成一个二维空间,当我们把这张纸弯曲的时候,对于处于三维空间的我们而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二维空间出现了扭曲,并且其方向也是确定的(向上或向下)。
请注意,在以上描述中,我们加入了额外的维度(上下)才可以解释二维空间是如何扭曲,但假如在这张纸上有一个根本无法感知第三维度的二维生物,那他有办法知道这张纸扭曲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二维生物可以在这张纸上画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然后测量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曲率来判断这张纸是否弯曲。曲率是表明一条线在某个点上的弯曲程度的数值,曲率越大弯曲程度就越大,而如果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的曲率均为零,则代表这个三角形所处的二维空间是平坦的。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是用“黎曼曲率”来描述时空扭曲的,这是一种与时空自身几何结构相关的内禀性质。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与上述类似的方法来测量时空的曲率,从而判断出我们所处的时空是否扭曲,而不需要再加入额外的维度来解释。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描述,黑洞强大的引力其实就是它的奇点将时空扭曲到了极致,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是没有质量(静质量)的光也无法逃脱。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三维空间里,黑洞不是一个洞,它表现为一个三维的球体,而对于可扭曲的时空而言,黑洞确实是一个洞,它连接着另一个时空。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了:我们有没有可能利用黑洞来穿越时空呢?
通常来讲,任何物质进入了黑洞的事件视界,就会不可避免地坠入黑洞的奇点,再也无法逃逸出去。但世事无绝对,理论上来讲,有一种黑洞会帮助我们实现穿越时空的梦想。
“克尔黑洞”是新西兰物理学家罗伊.克尔(Roy.Kerr)在1962年提出的,这是一种由爱因斯坦场方程推导出来的另类黑洞,简单地讲,“克尔黑洞”就是一种具有极高自转速度的黑洞。
罗伊.克尔认为,高速自转的黑洞会产生与黑洞引力相反的离心力(注:离心力是虚拟力,其本质是物质惯性的体现),当这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在这个黑洞的内部就会出现一个稳定的环状区域,这被称为“奇异环”,因此在某个物体进入这种黑洞时,它就不会被黑洞的引力干扰,而如果这个物体具有足够的速度(或动力),那么它就可能从这种黑洞的另一头逃逸出去,从而完成穿越时空的壮举。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我们拥有相当的科技,这种穿越时空的方式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黑洞的另一头连接着一个什么样的时空……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孙悟空成佛之后去了哪里?
成佛后的孙悟空
孙小圣正在花果山水帘洞与众猴子分天上抢来的果品时,突然太白金星驾到,要求他出来拜见佛祖。孙小圣哪里见过佛祖啊,就问什么佛祖。太白金星说,是老大圣斗战胜佛来了。太白金星指着云端上的孙悟空让小圣看。书上描述此时的孙悟空道:
容虽毛脸,已露慈悲之相;眼尚金睛,却含智慧之光。雷公嘴,仗佛力渐次长平;猴子腮,弄神通依稀补满。合眼低眉,全部以力;关唇闭口,似不能言。善痕可掬,疑不是出身山洞;恶气尽除,若未曾闹过天宫。
孙小圣一看,这个老大圣这么温柔,心里就怀疑是不是假的。他掏出金箍棒,想试探下这位所谓的大圣。当他拿金箍棒向孙悟空打来时,孙悟空只是一挥手,金箍棒就飞到了他的手上,随后变成了绣花针,飞入了大圣的耳朵里。
小圣一看真是大圣来了,赶紧跪下恳求大圣饶恕。大圣给了他一个紧箍,随后便准备离去。孙小圣见爷爷要走,跪下来扯住他的衣襟挽留。孙悟空不舍,留下来两句诗给孙儿:顽力有阻,慧勇无边;不成正果,终属野山。
世间已无孙大圣
不知读者读到这里心里是什么感受,反正老僧读到这里时,陷入了无限的感慨。如果所谓的成佛、成果就是变成这般模样,那么倒不如不成了好。这里反映的是英雄好汉一旦进入体制高层,被体制彻底驯化的现实。
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拥妖兵四万八千多,吃过人,杀过人,上过天庭,下过地狱,所到之处,无人不惧,不怒自威。这样的孙悟空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圣,才是我们崇拜了一生的偶像。孙悟空成佛后,他所有的遗产都变成了传说。
花果山剩下了老弱病残,齐天大圣宫落满了灰尘,蟠桃园的树木都已经枯死。孙悟空加入取经团队本身就是个错误,成佛更是错上加错。对一个孙悟空一样的英雄来说,唯有蓝天白云是他的归宿,唯有征伐杀戮是他的本分。
所以,《后西游记》只不过是顺应了取经后成佛的逻辑,却没有顺应真正的人性。然而,电视剧《西游记后传》就聪明很多,把取经后的西天斗争描绘得酣畅淋漓。所以,老僧宁可相信,取经后的世界是《西游记后传》的世界而不是《后西游记》的世界。无论是哪个世界,当年的孙大圣都不复存在了。
银河系外有什么?
一、太阳系外面银河系,银河系外面是宇宙,那宇宙外面是什么?
人类是一种充满着好奇心的动物,因为好奇心我们不断的探索着未解之谜,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因为好奇心我们人类在很久之前开始了宇宙的探索,我们通过探测器,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到了宇宙,发现人类乃至于地球和太阳系都是太过渺小的存在了,因此我们的探索永远没有停止。
地球是人类所居住的星球,也是一个表面积除了水就是陆地的星球,地球在人类看来是十分巨大的,即便如今的人口数量已经很庞大了,但是依然还有不少的陆地是被荒废的,这足以说明地球的面积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地球之外还有着太阳系的存在,在太阳系当中存在着很多比地球更大的星球,这也是促使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动力。
太阳系的范围非常的广阔,即便是以人类如今的科技已经没有办法让探测器飞出太阳系,我们只能通过太阳望远镜来观测宇宙,因此我们发现了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拥有着大约数千亿颗恒星以及大量星团和星云等物质所组成的星系,庞大的太阳系在银河系面前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已。
然而即便是庞大无比的银河系,在宇宙面前或许连一粒尘埃都比不上,宇宙就是如此的浩渺,然而你们可曾想过,宇宙的外面有什么?其实科学家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宇宙大爆炸认为宇宙本来是一个无限小的奇点,通过一场爆炸膨胀开来,迄今为止宇宙仍然在不断的膨胀,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膨胀必然是需要空间的,所以宇宙之外肯定是有着空间的存在的。
二、银河系之外是广袤的星际空间。
星际空间中并不是荒芜一物的,还会有其它流浪的恒星或者是行星,也会有许多的矮星系,银河系的边缘外围经常会吸收一些新的矮星系来扩充自己的地盘。
矮星系是光度非常弱的星系,在15万光年外就看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距离地球254万光年的仙女星系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直径约为22万光年,相比较银河系的直径15万光年来说,还是蛮大的。
银河系与仙女星系都是本星系群中四十多个星系中的一员,星系群一般由数十个星系组成,而银河系位列其中的星系群,我们称之为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中大部分的都是矮星系,含有20多个矮星系,像银河系、仙女星系这种规模的大星系占比还是很少的。一般像星系群这种结构,它的直径都在1000万光年以上。
略比星系群大一小级的结构是星系团,在它们俩上面是超星系团,而银河系位列其中的本超星系团又被叫做室女座超星系团,包含超过100个星系群或星系团,我们银河系所处的本星系群只处在本超星系团的边缘地带。
而对于这种空间结构,它的直径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料,都在数亿光年以上。
从这方面看,银河系只是偏远地区的一个小镇而已,镇子里面有个叫做地球的一户人家,那里发生着关于我们的所有故事。而小镇之外,是我们目所能及,但事实上却达不到的更广阔的空间。
三、宇宙的外面会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宇宙就是最大的,不可能存在外部空间,那你的思维就和古人认为地球就是最大的,地球的外面不可能存在空间一样。古人认为地球外面是没有空间的,但现代人都知道地球外面是广阔无边的宇宙,这和人类的认知有关。我们现在认为宇宙是最大的,宇宙之外不可能有空间的存在,但再过几千年或几万年后,那个时候的人类的认知又会和我们不一样,或许那个时候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很大,宇宙之外可能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虽然现在人类的科技限制,对宇宙的认识还很少,我们的宇宙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够探测明白,更不要说去探索宇宙之外的空间了。科技有局限性,但人的思维和想象是无限的,科学家也通过猜想去预测宇宙之外的空间会是什么样。
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无限大的,宇宙之外没有空间,但更多的科学家却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有边界的,是有局限的,宇宙之外是有更加庞大的空间存在,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这个广阔空间的一部分。
为什么认为宇宙之外会有空间呢?我们用很简单的道理来说明,我们都知道,宇宙来源于起点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直在快速膨胀,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宇宙为什么能够这么无限膨胀下去?我们知道,一个气球之所以能吹起来,是因为气球之外有广阔的空间存在,如果把一个气球放在一个固定大小的空间中,它的膨胀就是有限的,一旦达到这个空间的极限,再吹气球,这个气球就会爆炸。
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明白的道理用在宇宙中也是适用的,如果宇宙之外没有广阔的空间存在,那么宇宙如何不断膨胀?宇宙之外没有空间存在,宇宙膨胀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像气球一样爆炸,宇宙毁灭,但现在我们的宇宙自爆炸以来一直在不断膨胀,这说明宇宙之外是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存在的。
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多元的,也就是存在着无数个宇宙,而这些宇宙存在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混沌空间,在混沌空间里,宇宙像星球一样林立存在,我们可以把银河河系想像成混沌空间,而银河系中的每一个星球就相当于一个宇宙,我们的宇宙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宇宙是多元的,站在宇宙之外看我们的宇宙,你会发现,宇宙其实和星球一样,而在宇宙之外的混沌空间里,有着无数的宇宙,这些宇宙有大有小,宇宙的年龄也不同,不同的宇宙有着不同的规则,里面也有着无数的生命和文明。
虽然宇宙之外存在空间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要真正想走出我们的宇宙到达外部空间,那是非常困难的,主要限制就是速度,没有超光速的速度,想要到达宇宙的边缘甚至走出宇宙根本就不可能,而人类离这个目标还非常遥远,我们现在的宇宙飞船速度想要达到光速,可能至少还需要几百年以上的时间,而要实现超光速飞行,恐怕没有几千年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即使宇宙飞船达到超光速,但想要到达宇宙边缘,可能也需要几万倍光速的速度才有可能,这对于人类是无法想象的,但相信随着人类的不断努力,未来总有一天可以到达宇宙的边缘,走出宇宙,去探索宇宙之外的空间奥秘。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宇宙之外有空间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四、宇宙之外的宇宙之外到底存在着什么呢?有多大?
很多人认为是虚无的空间,很多人认为是另一个或者是更多的宇宙,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还需要等待科学家的解答。你有什么猜想,也可以分享给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