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
说起北京,心神向往,纵然不能长住,也希望可以到北京游览一场,不仅仅因为她是一国之都、国际政治文化交流中心,科技中心,更是因为那里的悠久历史、古迹风貌。
到北京游玩,大都会选择故宫、长城、颐和园、博物馆等等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游走的过程中也许不会对低矮、灰色的胡同砖瓦墙留下太多的印象,但就是这些长长短短的胡同里灰色的砖瓦墙,传承着老北京世世代代的历史……..。
在老北京人的眼里,二环以内的地方才是老北京城,出了二环,就称之为现今的北京市了。在北京城里,则是一条条胡同串联组成,北京城经历了元、明、清到如今,而“胡同”一词,来源于元代的蒙语,翻译成如今的汉语即为:小街巷。北京胡同大大小小星罗棋布,而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胡同与井有着密切的联系,无水无法生存,元朝的街、坊及居住地在建立的时候都会考虑好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街、坊及居住地的布局,有钱人家是家中有井,没钱人家则是巷口有井。
北京胡同的名字则更加千奇百怪:因“井”的缘故,以井命名的胡同不下四五十个:甜水井、苦水井、干井、湿井、东南西北前后井、大井、小井……等等等等,曾经北京小井胡同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把北京大杂院的生活浓缩在故事情节里。有些胡同的名字用现今汉语无法解释,而每一个胡同的名字也并非我们如今看到的字面意思,就拿“甜水井”胡同来说,并非因井水甜而命名,最初名字为“屎壳郎”胡同,现在听来,这是多难听,多别扭的名字,但是把“屎壳郎”再回译为蒙古语,即为“甜水井”。墨河胡同,并非水质黑如墨,而是这个胡同被污染过且味道熏人。
除此之外,有些胡同以在清朝为宫里做工而命名:帘子库胡同,不知道外地人有没有听说过。垂帘听政大家都耳熟能详,当时执政的慈禧垂帘听政所用之竹帘都由工匠精选南方的上等慈竹,经过几十道工序精工编制而成,而这些竹帘磨损后会被换下,因为帘子是皇家所用,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可能使用的,所以不能流落到民间,只能找地方存放,这就有了帘子库,而帘子库所在胡同,慢慢就演变成帘子库胡同。
大栅栏胡同,则是北京十大胡同之一,地处老北京中心地段,距今已有500年历史,而之所以称之为大栅栏,仅仅因为这条胡同栅栏制作的比其他地方都出色,并且保留的时间也较长,逐渐瞩目北京城,也有的说,当时因为此地处于繁华地带,做买卖的人较多,为了防止盗贼,栅栏比其他地方建的都高大,也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渐渐的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
北京的胡同千百条,每一条胡同都有着独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引人入胜的文化,胡同里每一块砖,高墙上每一片瓦,手感触摸似乎还可以感觉到遥远的历史回音,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北京胡同记载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