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基金,中国太平洋儿童教育基金保险?
可以退,但退了会有损失的 ,保险因为其前期的管理费用比较高,所以购买了尽量不要退,否则损失会很大
准备每个月定投1000元作为教育基金?
近期不少看到基金业绩突出的朋友来咨询,问有哪些基金可以推荐,是存给小孩长大读书用的。我觉得朋友是受当下基金收益的刺激,并没有充分考虑教育金的使用特点,未来是有可能吃亏的。
教育目标决定投资规模,教育刚性决定风险程度首先我们要清楚定义所要准备的教育金的范围是什么,是私立名校初高中教育经费,国内高等教育经费(又可以再分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艺术专业教育等)还是出国留学经费(可以再细分香港、欧洲、美国、日韩等)?不同的目标就意味着要做不一样的准备。
其次我们要认清不同阶段的教育金支出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很少,支出较大的是课外兴趣培养;高中阶段,如果是私立名校则学费高昂,普通高中可能课外补习费用不菲;国内高等教育根据高校所在地不同,学费和生活费支出会有所差别;研究生阶段应以标准收入目标;国外留学不同国家和不同排名,学费和生活费差异较大,尽量不做奖学金预测。虽然不同阶段的支出额度和性质有所不同 ,但他们有1个共同的特点:费用支出的刚性。即一旦小孩到了那个年龄,也考取该阶段的读书资格,那么相应的费用就必须立马兑付,无法拖延。这个是必须要极度重视的特点。
此外,教育费用的年涨幅是高于社会通货膨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时要用较高利率来测算。长时间、高过通胀的收益率、又安全可靠,这就决定单靠某类资产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根据目标做不同理财产品的组合。
满足基本教育支出优选年金或定存由于教育经费刚性支出的特点,我们需要有确定性的兑付方案。如果选择基金(无论哪种)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需要支出教育经费的时间节点遇到股债熊市,就有可能造成本金较大损失而无法足额支付。因为没有人能预测资本市场的周期转换节点,以最近的行情为例:2015年的熔断,2018年的贸易战,亏损30%左右,若刚好碰到需要支出大额教育经费,很可能就得割肉离场且不足支付。
与之相反的年金和定存,虽然年化收益不高,但本金绝对安全,到期支取本息足于支付基本教育经费支出。例如500元每月,一年6000元,连续18年,总计10.8万。这笔费用或许足于支付国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但无法支持国外留学。 而且目前部分教育年金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4%,已经高出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
基金定投的策略1.优选规模大、跟踪误差小、交易费用低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因为沪深300指数代表了沪深两市市值规模最大的优质企业,可以说代表这中国经济的最优代表(未来也会有变化,特别是科创板等新板块的崛起)。此外跟踪误差小和交易费用低可以让我们的投资尽可能减少损耗。
2.组合过往业绩优异、规模适中、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的偏股型基金。由于题主设置的投资金额并不高,选择2支不同公司、不同经理、不同风格的基金较为合适。这样在可以适当降低风险的集中度。同时在投资的过程中,仍要定期检查基金的状况,如出现业绩不正常波动,则要及时处置。
小结1000元每月的投资计划,建议分成两部分来操作,50%以年金或定存的方式进行,50%以基金的方式投资;如果1000元之外已经有年金或定存,则可以指数+股票型基金 的组合进行投资理财,基金数量控制在3支。
教育基金一年交6000能领多少?
年交6000元交20年高中三年,每年领取1万元教育金大学四年每年领取2万元教育剩余3.5万元继续累积到65岁宝宝可以拿回15万元养老金身价保障宝宝18岁前至少10万身价保障9.9万元大病保障。(投保生效后每年享受公司分红)交了三年的教育基金保险退了能退多少?
如果说还没有到期的话。那差不多只能退60%左右
国家给西湖大学拨款吗?
给的。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主要开展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坚持发展有限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突出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