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概念股,还会相处下去吗?
外孙子给我下载的今日头条已经三年多了,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注意,直到二〇一九年初,我和它才算是初步认识,经过了一年的相处,对它的印象真是欲语又止、一言难尽!至于还会相处下去吗?这要看双方今后的情意。
只是现在的气候让人不寒而栗,所以老妪决定给自己放一个寒假,过一个欢乐詳和的春节。我在等待着春和日暖、百花齐放的好天气!在此告知条友们、微友们暂时不要与我联系。
我们花费了二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
说出最让你幸福的故事?
我毕业后的第二年,因为和单位领导不合,就一气之下辞职了。
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手里没有什么积蓄,所以接下里的日子里,过的很是凄苦,在付了半年的房租后,我身上满打满算就剩下二百块钱。
那段时间不停地在网上投简历,可是邀约面试的单位很少,看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时,一个人躺在出租房里,突然感觉自己有些悲哀,好歹是个重点院校大本毕业的人,怎么能混到这个份上。
接下来有一天,手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以为是招聘的打的电话,就很有礼貌的接起来回了句“你好”,谁知电话那头没人吭声,传出一阵咯咯的笑声,我郁闷这年月招聘的小姐姐,都已经这么调皮了?没等我继续再问,电话那头说话了“我是紫妍”。
紫妍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因为有次学校组织工地实习,紫妍在勘察仪器时因为过于专注,险些被旁边塔吊掉下来的钢索砸到,而我那会恰好在紫妍身旁,看到此景想都没想,就将她扑倒在一边。
事发后紫妍对刚才的事,我看她真的是害怕了,不停的给我说非常感谢,我明显看到她的手不停的抖,尽管我俩在班里几乎都没说过话。
她约我出来见面让我很是惊讶,在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内,我见到了紫妍,才毕业一年时间,而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学校更加成熟和沉稳了,她见到我开门见山问我过的怎么样,现在还是一个人,在哪住等等问题,我都一一回答了。
原来紫妍从我的死党哪里,打听到我毕业后的近况,自从那次我救了她之后,紫妍心里一直对我心存感激,总想找个机会说要报答我,而我是那种爱装高冷性格的人,就这样紫妍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见面紫妍给我一个重要讯息,她父亲的建筑公司正在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建筑类优秀毕业生,最重要的一点她父亲看中人品,所以紫妍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我,她今天是特意来告诉我,让我去她父亲的公司上班,不仅仅是为了答谢救命之恩,更重要的是她不想我埋没才华。
紫妍说出这话的一刻,我觉得自己当时,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前几天新闻说巴铁兄弟被蝗虫侵袭?
前几天新闻说巴铁兄弟被蝗虫侵袭,现在怎么样了?
大吃货帝国的子民一直都在等着蝗虫翻越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但突然之间蝗虫都不见了,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蝗虫尸体,这让大家对印象中懒散的印度执行效率不得不刮目相看,刚刚炒热的蝗虫咋就偃旗息鼓了呢?
蝗虫真的是印度杀灭的吗?难道各位要抹杀印度的努力了吗?绝对不能,尽管印度的无人机比较差,在灭蝗行动开始的一天中就坠毁了三架,但各位只能抱怨印度产品质量不太可靠,绝对不能忽视印度在灾难面前的决心,毕竟这关系到13亿印度子民的肚子,所以印度还是义无反顾和蝗虫展开了殊死之战。
直升机灭蝗
效率极高,从1月底到2月中,半个月期间印度就搞定了蝗灾,所以在拉贾斯坦邦的农田与道旁,一层层蝗虫尸体触目惊心,群众都在欢呼印度政府的效率极高,农民们也长舒一口气,印度子民的肚子终于有保障了,再也不会蔓延到其他邦,再也不用担心蝗灾通过东南亚曲线从云南进入中国了。
印度农民展示被扑杀的蝗虫
我们可以欢呼了吗?且慢,我们先来看看这波蝗灾的发展曲线
其实这个蝗灾源于18年阿拉伯半岛,蝗灾的发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极度的干旱是蝗虫卵发育成虫的最佳时机,所以当年阿拉伯半岛沙漠中的降雨后的干旱中,蝗虫孵化了,初期降雨的植被给了蝗虫若虫期提供了最好的食物,这是最佳治理期,但很可惜错失良机了,后期成虫的持续干旱给了蝗虫迁徙的最佳条件。
沙漠蝗虫在气温合适时一年可以繁殖2-3次,每只雌虫可以产卵200-300枚,每个批次的蝗虫都在前后不长的时间内产卵和孵化。一只蝗虫的寿命不过就几个月,所以我们要说的是,即使你不去管它,这批蝗虫也将在一两个月内死亡,当然这是好事,但各位不要忘记了,蝗虫在死前会完成最重大的任务,就是交配和产卵。
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才会一再警告,如果不加控制,这个蝗虫群将会扩大数百倍,就是这批蝗虫卵孵化后规模将比现在更大,但时间会在一两个月后,当前的平静期波澜不惊,但更大的汹涌就隐藏在这个平静的水面之下,而且比上一次更猛烈,危害将更大!
蝗虫发展趋势图
怎么来杀灭这波蝗虫?其实天然降雨是最好的,因为蝗虫卵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难以孵化,所以印度人将听到一个坏消息,因为印度的雨季通常是6-9月,将会迎来西南季风,在此期间的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大半,所以从现在开始到6月份之前,印度的雨水并不多,这将会导致一个非常麻烦的后果,这波蝗虫卵将会无可避免的孵化。
各位可能会很担心,蝗虫卵孵化后又将形成一波超级灾难,但并不是这样,因为蝗虫必须经过虫卵、若虫到成虫期,进入成虫期后蝗虫是会飞的,聚集成群形成蝗灾后杀灭效率极低,但在若虫期还聚集在地面,各种防治手段介入即可确保无忧。
化学杀灭:无人机喷洒农药,杀灭效率极高,缺点是有些污染生物防治:大量的鸡鸭将蝗虫的若虫给吃了,这是中国的经验,还能有一大波副产品收益但无论如何,都有有组织,有条件的干预,像非洲索马里这些比较动荡的区域,似乎就没有人来关心蝗虫的发展,从而错失良机,酿成了东非蝗灾,继而这波蝗虫又迁飞,波及更大的区域,然后继续产卵孵化,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的不断循环。
群居的蝗虫就不好处理了
还有个事实要提醒下的是,蝗虫的若虫期和成虫早期是可以吃的,但聚集成群的蝗虫晚期就没法吃了,所以到那会,无论是鸡鸭还是吃货大军估计就无能为力了哈。当然我们相信印度能完成自己的职责,怎么说印度也是一个地区大国么,区区一只蝗虫,难道就搞不定吗?
军衔遇到警衔?
《新世界》剧中保密局北平站上校处长去京师监狱提人,对小警察们严重的不客气,然后孙漂亮出演的“金爷”端起中正式连放五枪,大小特务望风而逃,很牛很拉风是吧?这都属于瞎掰,主角光环罢了,金海不过是个二杠二豆的荐任官,跟三颗花的军统上校动枪,那基本就是活的不耐烦了。
不仅仅是金海的警衔大致略低于对方的原因,更重要的那是所谓的“勘乱救国”时期,这四个字也不太好展开解释,通俗点说,就是非常时期的战时军管状态,军队系统在彼时掌握着所有军政大权。比如华北五省二市的军政、行政、警政的最终领导权,全部归于一个单位:华北剿总,总司令正是陆军二级上将傅作义。
所以这一时期军官的地位远高于警官,即便衔职对等,比如金海撞见个保密局中校,他也不敢吆五喝六的,不是他无能,是整个大形势造成的,不光秀才,“警察遇到兵,也是有理说不清”。警察无论哪不服哪不理解,后者一句军事秘密或者军事行动,你就没辙,战时管制情况下,耽误了“军机”是要掉脑袋的。
注意《北平无战事》里面的“五人调查小组”配置,北平警察局长、党通局(中统)处长徐铁英挂的是四颗豆的最高警衔,然而这个调查组的负责人却是预备干部局的曾可达少将。论年龄、论资历,“太子党”出身的曾可达都远远不如徐铁英,但他是小蒋的人,是军方的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就是凌驾于地方系统之上。徐铁英被拿下时,曾可达干脆代管了警察局长的权力。
民国后期的警衔比较复杂,如果从肩章来区分的话,大体分为特任官、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四大类,其中特任官(全金色肩牌)并未授予,所以级别只有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三等,大体上跟军衔的将、校、尉官近似,但分级比较细致:
简任官的肩章上是三道金线,一级或二级缀金星四颗,三级或四级三颗,五级或六级二颗,七级或八级一颗;荐任官肩章金线二道,一至三级缀金星四颗,四至六级三颗,七至九级二颗,十至十二级一颗;委任官肩章金线一道,一至四级缀金星四颗,五至八级三颗,九至十二级二颗,十三至十六级一颗。
看懂了吧?徐铁英就是简任二级警官,因为上面还有内政部警察署长的顶级职务,所以差不多顶个少将。而方孟韦就是荐任十级以下,因为太年轻了,无非是为了跟职务挂钩,而金海那就是荐任七至九级警官。至于民国军衔我们大体了解,陆军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等等,那么互相之间如何对应呢?
抗战胜利以后,军队缩编造成大批军官被裁减,部分军官分流到警察系统,当时颁布的《复员军官转任警察人员任用办法》规定:少将以上军官者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简任警官; 中校军官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荐任警官; 上尉军官一年以上者或军校毕业少尉以上满一年者,经警官补习教育后任用为委任警官,基本能体现出军衔和警衔的对应情况。
注意啊,这里所说的是“铨叙军衔”而不是职务军衔,一般来说,陆军上将衔是不可能转入警察系统的,没有那么高级别的位置。而黄埔一期的宣铁吾、黄珍吾等人,转入警察系统后都是简任一级,也包括黄埔六期的唐纵,从军统局转任警察总署署长后,挂的也是简任一级肩章,之前他的军衔是陆军中将。
但是在战争期间,军权仍然远高于警权,比如黄埔一期的黄珍吾曾任南京(首都)警察厅长,简任一级警官,顶个陆军中将了,也算位高权重了。然而就地位来说,就未必高于第74军军长张灵甫,尽管后者的铨叙军衔仅仅是陆军少将,但是人家兼着“南京警备司令”,非常时期,军队享有特殊地位,因为仗打输了政权都将不复存在,警察系统也得跟着完蛋。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因为那是蒋某人独裁时期,具体情况要看蒋某人的眼色和脸色。比如抗战胜利后,黄埔一期宣铁吾被任命为上海警察局长,当戴笠的军统特务们前往上海捞“伪产”时,第一次惊讶地发现上海的警察敢跟他们抢房子抢东西,甚至敢拔枪相向,无他,宣铁吾是准备清算军统的“八人小组”成员之一,敢公开跟军统对着干,摆明了后面有人撑腰。
另外一种特殊情况,是军警之间本来就可以角色互换的,比如军统大特务、少将毛森,解放前就直接兼任了上海警察局长,那么究竟军官和警察碰见了谁更猖狂,就很难说了。
2021年您在郑州过的怎么样?
2021年的郑州,真是命运多舛,可2022年刚刚划入,就来个更大的下马威。
2020年春天,除夕早上六点半接到通知,取消休假,一下上到清明节前,那是一天都没休息。清明节后才开始每周休一天。那时的累是刻骨铭心的。
2021年春节前又来了一小波的不太平,总之不让出郑州,出郑必须报备。这出不出郑州对于我来说真的无所谓。很平静的在郑州过了一个年,感谢真的感谢,这份久违的平静让人觉得好不真实,毕竟国外疫情依然汹涌,国内散发。
2021年五一,国内一片祥和,大家开始弥补曾经欠下的旅游债。我们家也是一样的,孩子们也憋了太久,终于学校不在约束出郑。他爸爸开着车从南阳到湖北然后去四川,本来目的地是重庆的,中间阴差阳错跑到了成都。这也是国内最祥和的五一,因为疫情好似没有了。
2021年七月,孩子们放暑假了,计划着暑期游,还没实施,迎来了轰动全国,震撼郑州市民的720雨灾,千年不遇的大雨瞬间淹没了郑州并且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一时间,都在抗洪,全国各地的救援组织纷纷赶来,伸出援助之手。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730发生了新冠疫情,而且还是因为院感,这让受伤的郑州雪上加霜,也让那些支援的英雄们回去面临隔离。大家迅速从救灾转移到抗疫。
2021年11月份,刚刚好转的郑州又来了一小波疫情,这只是郑州郊区的一小股,很快就控制住了。
大家小心翼翼的等到了2022年的元旦,终于度过了多灾多难的2021。大家走上街头跨年。郑州人民都觉得该苦尽甘来。
可命运又给郑州人民开了一个超级玩笑,元月4日郑州发现两例新冠确诊病人,自此拉开了更大一波的疫情。今天是1月20日,疫情还没结束,我们在期待春节能自由。
多苦多难的郑州人,在经历着在成长着,变得更加坚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