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此城,原神此诗送此城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是完成“无常与歧路”主线任务,收集到齐“风之石”的12颗碎片,并完成“清元流程”中的相关任务。这是因为原神此诗送此城是在完成以上任务后,开启了清元流程后,通过与清元对话触发的任务,需要前往清元的城市“虚空之都-稻妻”,进入其城内与某个NPC交互即可开始任务。“风之石”是任务所必须收集的道具,完成“无常与歧路”主线任务也是进行“清元流程”的必要条件。
有哪些劲爆好看的电影?
你好,我是黑黑大师电影剪辑
这10部电影很劲爆。
让你肾上腺素和荷尔蒙急速上升,坐稳了
-
1.《罪恶之城》
导演: 弗兰克·米勒 /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 杰西卡·阿尔芭 / 布鲁斯·威利斯 / 克里夫·欧文
年份:2005
豆瓣评分:8.4
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代表作《蝙蝠侠》)的经典成名作,带有十分强烈的风格。
电影视觉上只有黑白与血红色。看过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常不喜欢,一种是非常喜欢。
在这座虚拟的罪恶之城中,没有仁义,只有强权、暴力、和无尽的黑暗。
性格截然不同的三个男人,都深爱着一个女人,当心爱的女人受到威胁时,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暴治暴。
短斧、长刀、飞镖、弓箭轮番上阵,血和血腥都淹没在电影的黑和灰白色之中。
2.《处刑人》
导演: 特洛伊·达菲
主演: 威廉·达福 / 肖恩·派特里克·弗兰纳里 / 诺曼·瑞杜斯
年份:1999
豆瓣评分:8.2
一对热血的兄弟,想通过一己之力对抗社会渣滓,以暴制暴。
他们酷劲十足,在替天行道前要念经文,他们有时很幼稚,与对手通风管道里厮打起来,直到双双坠落。
这部电影有淋漓尽致的暴力美学,暴力场景经常采用高速摄影,配以风格各异的音乐,赋予杀戮一种舞蹈般、仪式般的美感。
影片还有一群丰满而精彩的配角,时不时贡献一点黑色幽默。
3.《被解救的姜戈》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 杰米·福克斯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 塞缪尔·杰克逊 / 凯丽·华盛顿
年份:2012
豆瓣评分:8.7
鬼才导演痞子昆丁三年磨一剑,继《无耻混蛋》后又一巨制力作。本片延续昆汀一贯低调奢华的风格,处处可见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和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更有强档群戏,豪华卡司,可谓看点十足。
舒尔茨实则是要把姜戈培养成无法无天的赏金猎人,为其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姜 戈的唯一条件是:从暴虐的糖果庄园主卡尔文·坎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饰)手中解救出自己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凯丽·华盛顿 Kerry Washington饰)。本片是昆汀向1966年由塞吉奥·考布西执导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迪亚戈》的致敬之作。
4.《热血警探》
导演: 埃德加·赖特
主演: 西蒙·佩吉 / 尼克·弗罗斯特 / 吉姆·布劳德本特
年份: 2007
豆瓣评分:8.3
这是一部由《僵尸肖恩》原版人马制作的略带Cult风味的动作片。
一位伦敦的警探,因为太过优秀而遭到排挤,调职到乡下的警察局,没想到平静的乡间,竟然隐藏着连续杀人狂。
前几十分钟负责搞笑,后二十分钟负责动作,结合得天衣无缝。
5.《黑鹰坠落》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 乔什·哈奈特 / 伊万·麦克格雷格
年份: 2002
豆瓣评分:8.4
电影被戏称为欧美男神群芳谱,堪称群星璀璨。
影片以残酷的方式还原了美国陆军与索马里武装民兵长达15小时的巷战。
动作和阵容十分强大,真实又恐怖的战争,弹壳如雨点般飞落。
片中出现的所有“黑鹰”和“小鸟”直升机均属于美军第160特种行动飞行团,很多临时演员都是真正的突击队员。
6.《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导演: 乔治·米勒
主演: 汤姆·哈迪 / 查理兹·塞隆
年份:2015
豆瓣评分:8.5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堪称2015口碑票房都超高的“神片”。想要好好夸夸这部电影,都感觉词穷!
这部片子几乎汇聚了所有拉风大片的元素:大漠孤烟,追车枪战,有远程狙击,有近战搏杀,有重金属摇滚,有溢出屏幕的金黄色沙漠,有完美黄金分割的构图。
血与沙,末日与狂欢,告诉你什么叫毫无喘息的2小时。
7.《黄海》
导演: 罗泓轸
主演: 河正宇 / 金允石 / 郑满植
年份:2010
豆瓣评分:8.3
《黄海》是继2008年的《追击者》后,原班人马的一次重度出击,该片获得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了朝鲜族人久南因欠下债款,被偷渡到韩国实施杀人行动,寻找失联多时的妻子。
计划不如变化快,久南的首尔之旅变成了不归之旅。
这部电影可以用血性、生猛、真爷们来形容。手持摄影追逐与爆血动作场面,将落魄杀手丧家犬般孤注一掷的极端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8.《孤胆特工》(《大叔》)
导演: 李桢凡
主演: 元斌 / 金赛纶
年份: 2011
豆瓣评分:8.1
电影获得了韩国大钟奖、青龙奖等多个奖项,是2010年韩国最卖座电影。
一位与世隔绝的“大叔”,在唯一能敞开心扉的少女被绑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出她……
影片被称为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加入韩国的特色,特工宅大叔与小偷萝莉的组合,丝毫不逊色原作。
9.《大佬》
导演: 北野武
主演: 北野武 / 欧玛·艾普斯
年份: 2000
豆瓣评分:8.3
集齐了一切北野武的暴力元素。
一个日本大佬带领着一群美国人打天下,建黑帮。
这位以《花火》《座头市》等代表作闻名全球的日本导演,擅长以缓慢的动作或静止的场景来渲染影片氛围。说切腹就切腹,说断指就断指,一点都不含糊。
10. 《杀死比尔》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 乌玛·瑟曼 / 刘玉玲 / 薇薇卡·福克斯 / 达丽尔·汉纳 / 大卫·卡拉丁
年份: 2000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豆瓣评分:8.0
昆汀·塔伦蒂诺通过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其实电影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内涵,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
有没有让你一见钟情的句子?
1、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长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4、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静静和衣睡去,不理朝夕。
5、
桥边的童谣会不会唱
唱你留下的那些 过往
6、
谁来陪我唱这一出
从年少唱到迟暮
踉踉跄跄脚步熬过这一世沉浮
百年后栖身何处
翻一本旧戏书还有谁同哭
7、
兰花指捻红尘似水
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
唱别久悲不成悲
十分红处竟成灰
愿谁记得谁,最好的年岁
8、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也去得完美
9、
如何渡一生?
山前停马蹄,绿水揉春风,林间耸翠入眼,崖前无尽深渊。
行到星子入夜,白鹿饮溪边,风声渐停,万事都成空。
10、
原来诀别是因为深藏眷恋
你用轮回换我枕边月圆
我愿记忆停止在枯瘦指尖
随繁花褪色 尘埃散落 渐渐的渐渐搁浅
(ps: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谢谢邀请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也钟情“君”多才多艺,“君善抚琴我善舞。”无奈当夜深人静时,“曲终人离心若堵”……。
最让我一见钟情的是:“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刘禹锡)送美人过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恨”字“到今朝”,意味深长,两人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成恨了,恨对方杳无音信,真是望穿秋水,无限情思,别离之情,欲说还休,真挚感人。
“相思相见知何日?”想起曾经相遇相知,感慨两人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孤独悲伤,我心中的那个人啊!真是“此时此夜难为情”……。
“绵绵相思为君苦”,“魂随君去终不悔”!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是谁,从唐风宋韵里提笔,细细从金陵秦淮描绘到天明?
是谁,在巴山秋池的夜雨里,婉约人世别离?
是谁,在后世凄美的月色下,提笔写下三千辞海,寄予诗情?
是谁,在等霜林染尽,月落乌啼,深藏了回忆?朦胧的烟雨,斑驳了诗意,焚一炉思绪,暖三尺深寒,又是谁,跟随着浮云浪迹,沧海觅尽,万世飘零,才续写下珍惜?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长歌长,孤烟凉,枯骨许谁故地葬,风月心中藏;携天苍,泪千行,举杯与谁诉天长,倚楼天涯望。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念烟波浩渺几千年,豪杰满诗篇。似铮铮铁骨,铿锵正气,壮志冲天。一片丹心斗战,保半壁江山,历数当年事,无不夸谈。
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颜易逝,伊不离君不弃。相濡以沫,执子之手偕老。青色烟雨,孤影等你归来。
今生焚尽,来世葬心,只愿不染红尘之事,做个无心无情之人,静逸安然。
携一缕清风,踩着古韵悠悠的诗词,笙歌墨咏,袖手千年,伫立在楼兰的烟雨中,踏遍青山绿水,拂看五千年的历史长廊:隔世恍惚中,走过秦时明月,雁过汉时城关,穿过魏晋遗风。
一蓑烟雨任平生,融了世俗的尘埃,纵横阡陌的心事,明灭闪现。将缱绻的旧事伴着月色的辉映,肆意泼墨写意着相聚的渴望。屏障起尘埃飞扬的俗世,掬着天河之水,细磨一纸砚香。
填一阕阕相思词,横枕千年情丝于彼岸,试将遗恨,写入婉约的旧章中。
提杯把盏,在暮落黄昏、在金风玉露的夜色中啜进清莹的容颜,抿思在晓风残月里咽泪愁欢。
安居之地,山高水远,鹿鸣莺啼,此后与山鬼为友,与山月共饮。
不知所起,不知所栖。不知所结,不知所解。不知所踪,不知所终。不知你所知,不知我所止。
人已去,空阁楼。独留一行清泪,自消愁。梨花落,笙歌尽,满目凄清惆怅,与谁休。 忆往昔,笑欢颜,如今不见故人,泪先流。
情丝网,思思连结;卿如画,笔笔入心。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你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山河缥缈,岁月痕浅,我曾忆那日阳光落入你眉眼。
辗转轮回今日,浩然军魂在,英魄盘旋。少年无僝僽,血汗染边关。枕孤月,入梦思眷,著风霜,捍卫保家园。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待韶华微亮,我定会退让,轻叹物是人非太无常,从此不惧别离,四海流浪。
秋渐凉,同倚斜阳,难共赏。蔓草下安睡的脸庞,是相隔万里的苍茫。
那一世,不为羁客,只为卿人,她身化为鸿若翩仙的娇子,从周敦颐的荷风中徐徐走来,执一叶扁舟,载我孑然清寒的一蓑烟雨,与殷殷期盼中,卿卿我我。她点绛朱唇,闭花羞月,有采莲女子轻快的歌谣,有秦淮浆声灯影里的旖旎温润,有烟雨楼台的隐约迷蒙,有檀板清歌的婉转清丽,有折叶为舟,织荷为裙的古韵流转……
你若无心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把酒千杯平日月,吟诗百首度春秋。
一川云水,一朵彼岸,流年于指尖散落,一影碎念,一场风花,浅吟低唱成曲。
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颤颤妖柔律风中,空淡漠,孤零香风晨欲迟,赏摘倩谁怜!寒风中,烟云梦留,除却此间,便行惊珠落。恐沾尘,花间醉,花间碎,自飘摇芳中莹玉!
世中仙,千般流连是风月。惘人间,千般婉转皆戏言。忆少年,忆不过逝水经年。倾城颜,莫怪笑人太痴癫。
几段唏嘘几悲欢,曾轻狂,惘情殇,徒留不过是清欢。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后来又是什么意思?
一、最初的意思是:
开始被认为是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要拉着对方的手,共进退,共生死。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悲惨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诗经》中的《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古老而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
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
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
“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
“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诗凡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后两章转到夫妻别时信誓,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上下紧扣,词情激烈,更是哭声干霄了。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二、现在引深的意思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意思是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汉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
1、《击鼓》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
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白头吟》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翻译: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男子应当以情义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唐伯虎的桃花庵诗?
唐伯虎用一首佛偈风+打油诗风的绝世佳作,写出了传颂几百年的人间清醒。
看过周星驰演的唐伯虎,我其实深感周星驰非常理解唐伯虎这种人物的性情和境界。
虽然电影是搞笑无厘头,但是在搞笑里面,隐含着江南才子至情至性和天真纯善的关键要素。
我们一听古人,仿佛那几千年来的人都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腐儒,其实不然,周星驰式的演绎,恰恰把人性里的真实表露了出来。
唐伯虎也不外如是,即使早期的功名之恋,也不能淹没才子的活泼才情。
唐伯虎一生坎坷,可谓极其倒霉。他当时才华横溢,诗书满腹,已经是高中解元了,但一心还想中状元,欲望驱使他进京赶考,卷入了一场说也说不清的考场舞弊案。
要说他没有舞弊吧,里面的巧合让所有人都不信,唯有相信他才华不需要偷题。可是他和主考官的来往关系,却无法摆脱嫌疑。
在被锦衣卫抓进大牢折磨了一番后,弘治皇帝终于网开一面,搞清楚他是被冤枉,但也被罚终生不能入仕,罢为小吏,也就是说状元之材,一辈子只能去街道做主任。所以唐伯虎等于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就直接落入谷底。
相信这次大祸,还是没有能惊醒他的官场名利梦。他之后长期郁郁不得志。曾写一首诗描述自己的官场梦碎的悲凉:
二十年余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 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 自分已无三品料,若为空惹一番忙。 钟声敲破邯郸景,仍旧残灯照半床。
从这诗里看得出,他还在为当年那件事做噩梦。耿耿于怀。
唐伯虎的才情,吃上饭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个年代,不入仕途的读书人,等于人生黯淡无光。
唐伯虎才华横溢,其实光靠为达官贵人定字作画是可以养活自己的,只是唐伯虎喜欢逛青楼,消费自然要远比普通百姓高很多,所以才会入不敷出,越来越穷。
在多年的折腾下,他再一次找到了名利的契机,那就是做了宁王的门客。宁王很是器重他。
可是,当他发现宁王有心造反。这可不行,搞不好是要掉脑袋加满门抄斩的。
只好装疯卖傻,脱了衣服裸奔,才得以脱身,躲过一劫。
这以后,一代画家,诗人唐伯虎,才算真正从名利场的旋风里清醒过来。于是,后来才有了这首《桃花庵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首诗的语句用法,已经脱离了诗词的美学范畴,大白话写的好像打油诗一般,但也有几分佛偈的感觉。一般诗词里面同一个字顶多就用一次两次,出现三次断然不可,可是他这首诗里面,桃花就有五次,花字也是很多次,道理说得非常简陋,
比如不愿鞠躬车马前,这种话拿来入诗是魏晋先秦的做法,明朝人写诗,没有这样的大撒把。
唐伯虎早年苦心钻研《昭明文选》写诗直追六朝气度,很注重字句修辞和辞藻用法。
可是后来的他写诗,全部都是信手拈来之笔,无法度、无造作,浑然天成,直白真挚。
所以从造句看,唐伯虎这诗,已经开化了,摩顶放踵了。
为什么?因为一生的传奇坎坷,灯红酒绿的名利梦和钱财忧愁混过来,不清醒都不行,道理太明显了,必须直白地说出来才有力量。
前面写的自己当自己是桃花庵里的神仙,其实是自嘲,自得。
你看看我,坐在这桃花庵里,种种桃树卖点桃花,只为几个酒钱。每天半醉半醒的,混日子。
为什么,就因为不愿鞠躬车马前。老子是有骨气的,这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的脾气。
车马之奢侈生活,是富人的快乐,我这样的穷人,只能玩玩酒盏花枝。
前面一通,几乎都是套路话,最后四句,才是经典。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四句,有点魔力,正因为它不像唐诗或其他诗词一般的优雅、没有视觉美感。说的是佛偈式的大白话,可是正因为如此,才有直抒胸臆的效果。
好像喝了几杯酒和老朋友扯淡,人家都在笑我疯癫,我呢,笑你们看不穿。为啥,你没有看到五陵豪杰墓,都已经被锄作田了。
这语气,绝对是老友扯淡的语气,无花无酒锄作田,好大的口气啊。顶级吹牛的境界莫过于此、
可是这吹牛里面,这豪迈里面,是一种解脱、清醒、和放下。
曾经也是王侯将相梦,不料人生坎坷多唏嘘,如今独居桃花庵里面,有花无梦,无钱有闲、管它的功名利禄,这个时候还不看穿,就不算是个明智人了!
古代许多有才情有智慧有骨气的读书人的生涯,多半如此。
陶渊明、刘禹锡、郑板桥、唐伯虎、蒲松龄.......这些人,本就不是官场的料子。
就如顺治皇帝写的诗: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生在帝王家。
造物弄人,生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考功名,做大官,你也得这样走一遭。不去那里面混一次,哪里能看得穿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在红尘中滚一滚,不知道为何叫做红尘如梦啊。
红尘如梦,所以要看穿,看穿了活着,在别人眼里,是笑话,是疯癫,是乖僻。
桃花庵诗招人喜欢,第一个大原因就是因为通俗易懂,一点不晦涩,一如曹雪芹的《好了歌》,写的也是大白话,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和唐伯虎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俗易懂,不是因为写诗的人没有水平,唐伯虎写诗可以写出很雅致的诗来,可是这首,不能雅致,这首必须真性情,必须平常道来,必须一针见血。
犹如毕加索丢弃了写实主义、丢弃了矫揉造作的立体主义,后期直接几根线条出感觉,没有什么比那一下的线条更加直接表达了。
没有什么比桃花庵诗更清醒地表达了。喝这种用一辈子血泪抑郁酿出来的酒,再用美丽的修辞,就太LOW了。
直接上LOW的,明眼人却看出来,这种LOW,一点都不LOW,很高级,因为很难写。
最简单的诗是最难写的。风月诗好写、江枫渔火、寒山寺、渡口、都好写,因为有意象可以借助。
可是这样的人生大道理,洋洋洒洒谈吧,显得多余,雅致地来,又显得矫情。
因此这几句话,写的虽然简单甚至看似毫无文学技巧,但是它胜在第一时间最快速明了地把主旨交代清楚。
其实这种诗词并非出自推敲字句所成,而是出自内心的性情和智慧流露。属于自然天成。
这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以任由大众咀嚼,极有韧性。
久吃不腻的佳句。其实这句,我们何必把它当成美感的诗歌,不过是一个人生失意的才子,在百般折腾后的一句清醒大话。
而因为他恰恰说中了许许多多狂浪不羁、淡泊名利的人的心事。
于是整首诗,别人干脆忘掉那些桃花树桃花酒桃花仙,只记得这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可以说,这是唐伯虎一生的金句,他可能也没有料到,自己作诗无数,就这一句留下名来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是不是人间清醒?唐伯虎与徐渭有点像,但唐伯虎没有发疯,所以艺术造诣,在后人心里,没有徐渭那么登峰造极。
唐伯虎五十多就死了,死之前的那些年,过的非常落魄,大师级的人物,常常是如此,落魄,曹雪芹也一样。
他们不愿意再为金钱名利而献出哪怕一丁点的光阴,其实这是一种清醒,虽然并未算得上透彻,却依然极其难得。
我们来看看唐伯虎其他的清醒诗,或者说是豪迈不羁的诗吧。其实艺术成就不比疯癫句差。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这四句我一直都很爱,也是通俗易懂、大气如同酒后闲话,却极有文学张力。
《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像这样的诗词,在他中后期的创作里,几乎随意可见。
所谓人间清醒,就是不为名利抛头颅洒热血,不为五斗米折腰吗?当然不是,为名利的人并没有错,许多人心里头有刺,不喜欢名利,或者说,不喜欢蝇营狗苟的名利,尤其是读书人。
读书人清高的很,自以为自己了不起。
于是乎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名利面前卑颜屈膝,把那些不得已在名利场里的人,看的一文不值。
其实他们内心是希望天下有绝对的公平、有人仰慕他们才华,被众星捧月一般抬出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李白也是这样的人,满心其实都是名利欲望,不过眼前的现实,并非他心里要的那种。
所以他们的诗篇才有那些潇洒不羁的气质。但内心是不是真潇洒,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因此我们从文字,也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修为,文字是愤世嫉俗故意这样写,还是真正地人间清醒境界到了那个地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
比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家都是在人生际遇的苦难中磨过来,可是苏轼的词,却淡定从容、沉稳平和,所以,豪迈不羁,不一定是最好的人间清醒。
真正的清醒,是风波之下路要照走,绝不逃避,亦无厌恶愤恨懊恼,内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是,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能够结庐在人境,躲开车马喧,做个桃花仙,忍受经济拮据的痛苦,保持内心的一汪净土,已经是足够清醒不容易了。
唐伯虎的凄惨悲凉,一点不比其他人少。他一生除了事业悲催,亲人也都离他而去。最后的时间,常靠朋友接济过活。我们来看他这首:《贫士吟》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唐伯虎后面的生活过得怎样,这首《贫士吟》就是最好的回答。家里已经断粮好几天,妻子儿女都挨着饿,可是老天像是在戏耍他一样,扇子一直都卖不出云。靠字画谋生,确实艰难。但是在他心中,也似乎有苏东坡的那股淡定了。三日无烟不觉饥。靠什么在活着,全靠精神生活意志力在支撑啊。《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首是据说唐伯虎最后的一首诗,和其他诗篇一样,通俗不装,毫无润色,甚至可以说干枯,文学感全无,却冷清寂然,让人慨叹。所以古人说:天妒英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