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领主的法令,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
每当翻阅我们近代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悲怆和屈辱的感觉涌上心头因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历史。
悲伤之余,还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这世界上既然有了古老伟大的文明古国中国,为什么还会有西方国家?
西方有文艺复兴、有资本主义兴起,有工业化革命,有民主传统,让我们有点自惭形秽,自叹不如。
面对着中国近代的巨大落后,近代中国很多开明人士感到绝望,甚至认为以东西方差距之大,我们对西方文明似乎永远都赶不上了。
可是日本的崛起却否定了我们的悲观,给了我们启迪,给了我们信心。它用实际行动告诉近代中国人,原来东方人并不笨,这种差距也可以缩小甚至超越他们。
日本的经验就是脱亚入欧。日本跟中国都是黄种人,同种同文,而且日本是蕞尔小国,按照一般规律,日本摆脱不了宿命,永远要在中国的后面当小弟。
日本生在一个孤岛之上,而且资源匮乏,比较起来中国要比日本要优越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地理上说,日本是个先天不足,命非常苦的孩子。
正是日本的地位让日本人感到自卑,所以一千多年以来,日本一直仰慕我中华灿烂文明,诚惶诚恐拜中国为师,亦步亦趋向中国学习。
19世纪之前,中国跟日本一样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悠闲自得。日本的锁国力度一点也不比中国小,早在1633年,日本的德川幕府跟中国皇帝一样,害怕开放丢失了自己的政权,颁布了禁止国人跟西方人通商的锁国法令。
不过日本也曾允许自己的国民,在指定的九州长崎跟外国人进行交易,日本人因此耳濡目染向荷兰人学习了不少先进的东西包括理念。
19世纪中叶,中日这对难兄难弟先后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都饱尝了丧权辱国的屈辱,都见证了西方列强的威猛和强大。
所不同的是,大清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再接再厉,见了棺材也不流泪。
日本却痛定思痛,拜打败自己的敌人为师,选择了脱亚入欧的道路。日本没有历史包袱,没有文化优越感,所以日本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只要是有用的都要借鉴甚至原封不动拿来。
既然日本没有自己引以为荣的文化和历史,所以他们对西方文化和制度没有抵触心理,所以日本人在蒙受屈辱后,对西方的一切都如饥似渴。
19世纪末期,日本好多学者提出向西方学习,但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的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1853年3月,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被日本史学家公认的最早、最系统、最全面的“脱亚入欧”理论。日本的史学界甚至把它编入了日本近代史的大事年表,可见其影响非常深远。福泽谕吉在文章中指出,中国跟西方相比,已经沦落为“非文明”国家,日本要再以中国为师,只能被世界文明抛弃,死路一条。
福泽谕吉断言只有向西方学习,融入西方文明,才能让日本强大。
他说,总有一天日本不但可以让支那人顶礼膜拜和臣服,还会跟列强平起平坐、扬眉吐气,“而且辱其英人,而将东洋权柄掌握于吾国之中。”
1896年,日本学者、政治家竹越与三郎进一步阐述,日本应该以欧洲文明的继承者自居,洗心革面跟过去告别,凤凰涅槃获得新生。废派遣使团出访欧美,考察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司法制度
派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吸取西方文化精华。
通过国营工业,带动私营工业发展,用各种手段扶植鼓励私营工业。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制,
发展重工业,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建立一套类似西方的警察、司法制度。
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军队向欧洲学习,建立起跟欧洲相同的军事体制。
总之,跟中国相比,日本的脱亚入欧是彻底的,动真格的,是壮士断腕式的,不像中国只搞洋务,不学精髓,治标不治本,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但是日本的西化也走了样,没有引进西方民主体制,过分强调政府主导和政府权威,以及行政干预,导致日本强大之后,法西斯军国主义主导了日本,为日本入侵亚洲各国埋下伏笔。
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哪条?
背景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先后变法图强,希望能够在弱肉强食的大争之世崭露头角。魏国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使得魏国国力大增。变法之后的魏国在与秦国的斗争中夺得河西之地,宣告变法大成。韩国任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主张术治,以法律为依据主张君王对官吏实行考核。以上变法都主张法治,但是实质上还是人治,一旦昏君当朝,便前功尽弃。商鞅变法虽然以魏国李悝的《法经》为蓝本,但是却是真正的法治。他彻底推翻了奴隶制度,动摇了秦国贵族的统治根基,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使秦国崛起于诸侯。
秦孝公时期,秦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孝公选择抛弃祖宗发展的老路,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希望能够为秦国招来有识之士,以此促进秦国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鞅放弃了魏国中庶子的位置,来到秦国。商鞅来到秦国,便看到和山东六国完全不同的场景。秦国土地广阔,但是却大多是荒地,秦国人口众多,但是生产力却非常低。商鞅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具有土地和人口的秦国却无法提高农业生产呢?
商鞅经过数月的探访,终于找到问题的根结。虽然秦国人口众多,但是奴隶占了很大的比例,为奴隶主做事生产积极性很低。而且在井田制的框架下,就算一般的平民也是在为大贵族种田,因此国家的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另外,秦国的荒地很多,但是却无人耕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就算农民把废弃的荒地开垦出来,这些劳动成果却还是进了贵族的口袋,农民还是血本无归。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秦国农民,劳动一年开垦出来的荒地却成为了贵族的私有财产,你还会开垦荒地吗?
商鞅必须拿出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土地矛盾,解决农业问题。商鞅针对农业上的问题,拿出了以下几个措施;
1.废除奴隶制废除奴隶制,能够使原先成为奴隶的人变为平民,能够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业生产力。在商鞅变法后,许多奴隶摇身一变成了“新国人”。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和土地,开始了积极的农业生产,开垦荒地。使秦国生产力在战国时代迅速提升。
2.废除“井田制”,“开阡陌”战国中后期,很多诸侯国都开始了土地私有化的潮流。经过土地私有化,农民可以获得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以前为别人种田,只是为了把每天的任务完成,但是给自己种田,农民想的是怎样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为了能够给农民公平的分得土地,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垦荒地,使原本荒芜闲置的土地,变成产出庄稼的沃土。
3.重农抑商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有商人的存在,商人南来北往,东买西卖来获得利益。但是商鞅为了制造一个战时的农业社会,就必须重农抑商,限制商业的发展。因为在秦国这个社会,农业生产极其落后,生产力十分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够解决最基本的矛盾。而且过多的商人南来北往,会导致人口流动很大,既不方便管理又难以稳定税收。
4.奖励生产商鞅变法中,对于农业提出来奖励政策,农民如果粮食产量高的话,可以获得相应奖励。比如,奖励下一年春种的种子,减免部分赋税。而且开垦荒地,也能够获得奖励,比如减免被开垦荒地的三年赋税之类。如果粮食产量低,或者懒惰导致田地荒芜,会受到惩罚,例如罚做徭役。
商鞅的所有举措都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战争。商鞅之法是一部临时的战时体制,它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军事力量。商鞅变法前,秦国军事实力非常低下。秦国在西边,经常受到戎狄的骚扰,而没有斩草除根的实力。在东边,秦国与魏国因为河西之地打了几十年的仗,但胜少败多。商鞅游历秦国途中,见到了许多老战士,他们虽然战功赫赫、伤痕累累,但是却从来没有获得过秦国的封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变法前,秦国士兵在战场上所获得的战功都会累加但主将身上,而地位低下的士兵,即使战功再高也难有出头之日。
因此,虽然秦国士族不畏死,但也是败绩累累。为此,商鞅在新法中为提高军事力量,拿出了以下举措;
1.废除奴隶制战国时期,是奴隶制逐渐被封建制度取代的时候期。废除奴隶制,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在以前,奴隶是没有权利参加战争的,这就使秦国的战斗力被大大的限制。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以前毫无地位的奴隶在变法后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并且能够依靠战功来进一步提高爵位,改变自己的命运。
2.军功爵制以前,即使士兵获得再杰出的战功,战功也会被累加到将领身上,而且就算是战死,也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商鞅变法,为秦国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士兵可以通过斩获首级来提高爵位,甚至可以晋升为将领。威名赫赫的战神白起,就是通过战功一级一级晋升成为上将军的。
3.废除世卿世禄制在古代,许多官职和爵位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继承而来,只要先祖有功,子子孙孙都可以享受爵位。因此,秦国许多高官贵族,都是继承了先祖的官职和爵位,才能一生碌碌无为而又高枕无忧。商鞅废除了贵族们的特权,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所有官职和爵位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得到,只能通过战争来得到。这就迫使原本可以一生高枕无忧的贵族,开始走上战场通过战功来维持爵位。
商鞅通过“耕”和“战”两条主线,来进行改革。通过新法确立的农业制度,可以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通过新法的军事制度,秦国的战斗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只通过这两条来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分封制的前提下,秦国的许多疆域并不能受到君主的直接管辖。如果要在贵族的封地实行商鞅的新法,可谓难上加难。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秦国需要一个君主统一集中管理的政权制度,来保证商鞅之法的顺利实施。
商鞅为了使秦国权利集中,便于国君集中领导,也为了限制贵族的权利,商鞅在秦国设立郡县制。县制并非商鞅首创,限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首先在楚国设立县制,由国君直接遴选人才对县进行管辖,而郡制则起源于秦穆公时期。商鞅在秦国设立郡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为县,由国君统一派遣官员去管辖。商鞅又在县的基础上,将五户人家合为一“伍”,十户人编为“什”。
这使得君主对于秦国百姓的管辖,变得非常严格和精准。郡县制对于战争的动员和准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国在战争前若要想征用士兵,国君的命令可以直接传达到各县,各县又可以非常精准的招募到士兵。而且郡县制也使赋税的收集变得高效,秦国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战前准备。一旦秦国打算出征,通过县制,可以快速的准备好粮食和士兵。
总结:商鞅变法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郡县制,它不仅保证商鞅的改革措施得到完整和高效的落实,而且便于君主进行高效的管理。郡县制不仅在封建社会传承了两千多年,而且沿袭至今。商鞅的郡县制,不仅对于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日本等中国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郡县制是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措施。
我是一观澜,一个用心写作的历史爱好者,我会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位读者,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支持我!
古代改革者的命为什么都很惨?
所谓“改革”,就是改变、革除旧有制度或法规,代之以全新的制度或法规。改革前后新、旧两套不同制度或法规下,必然存在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因此不同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一旦旧体制与法规下的既得利益者战胜了改革集团,必然会对改革者进行打击报复。这就是历史上诸多改革者后来结局都不太好的根本原因。
然而,历史上是不是所有改革者的命运都很悲惨?
这倒也未必。
历史上有很多改革者推行了重大改革,但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都还算是一帆风顺。公元前741年,楚王蚡冒去世,其弟熊通却杀死太子,自立为君。篡位成功后,楚武王就推行一项重大改革——创立了县制。县制的核心作用,就是革除分封制弊端。
长期分封制之下,西周中央集权被缓慢侵蚀,导致周王室地位每况愈下。公元前771年,在西申国联合鄫、犬戎的大力攻击下,镐京城被攻破,周幽王在骊山下被杀死,西周从此覆灭。有鉴于西周覆灭的深刻教训,楚武王才创立了更便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县制:废除分封制的世袭制,改成县制的官长任命制。在楚人建立了第一个县后不久,权县县尹斗缗就曾造反,结果被楚武王所杀!
道理上说,楚武王创立的县制,可谓是触犯了分封制下既得利益阶层的根本利益,会遭到那些既得利益阶层的顽固反对,动摇他的执政根基。可实际上,楚武王执政地位不但异常稳固,他还成功率领楚国突破汉水天险,基本控制了整个南阳盆地!后来,楚武王在出征随国途中不幸去世;楚国大臣们遵其遗愿,在逼迫随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后才为他公开发丧。
楚武王篡位自立,随即又发动了得罪传统分封势力的重大改革,不但执政地位稳固,还能得到善终,这是为何?
楚武王杀死侄儿自立、又杀死了斗缗,为人看来极其蛮横霸道。有人以为,正是楚武王强势地压制住了反对者,才让他得以善终。
可事实上,楚武王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蛮横霸道。
公元前699年,莫敖屈瑕率军前往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前往送行,看出屈瑕有些骄傲自满,便提醒楚武王需要及时派兵增援,以防意外。楚武王听说后,立刻派人阻止出兵,却未能追上。结果,楚军遭遇一场大败。回国后,屈瑕惭愧地率先自杀,其余将领也自囚起来,等待楚武王处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楚武王居然把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头上:“这都是我的过错!”然后,将这些将领全都放了!
屈瑕是楚武王之子,承担战败职责而自杀;可楚武王却放过了其他将领,足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一面。因此,说楚武王靠强势的执政方式压制住了反对者,确实不太可靠。
最关键原因在于,楚武王的县制改革,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创立县制后,楚国在对外扩张过程采取了“灭国为县”的策略。因此,楚国每扩张一处领土,就被牢牢控制在公室手中,增强了公室实力。另一方面,楚国并没有一刀切地废除分封制,分封公族依然可以保留或得到分封的土地,只不过规模要小得多。因此,虽然楚武王虽然改革,却不至于与旧利益集团产生尖锐冲突了。相反,在楚国大发展之后,那些既得利益者在楚国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多利益,当然也就更不会反对楚武王了。
不触动别人利益,并能与别人分享改革红利,这才是楚武王执政稳定、并得以善终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645年,因为晋惠公的背信弃义,秦穆公率军伐晋,结果在韩原一举俘获了晋惠公。数月后,秦穆公决心放晋惠公回国,以缓和两国关系。自知人心尽失的晋惠公,委托吕诒甥召开“国人大会”,替他收买人心。
晋国新近大败,国人正处在羞愤交加的氛围当中。“羞”的是大败,国君被俘;“愤”的是韩原之败并非实力不足,而是内部分裂、人心不齐,秦人胜之不武。因此,国人们对晋惠公是“哀其不幸”,却怒其不争气——如果不是他偏听偏信,晋人何至于大败?
为缓解国人的怒气,吕诒甥首先代晋惠公向国人认错:“寡人即便回国,也已让社稷蒙羞,请各位通过占卜来决定如何辅佐太子圉吧!”众人以为晋惠公是真心悔恨认错,都大受感动,不少人甚至当场哭了出来。
见人心可用,吕诒甥顺势就推出了“作爰田”和“作州兵”改革。
“作爰田”改革是将晋国公室土地完全私有化给卿大夫阶层,公室从此完全由卿大夫们缴纳贡赋来维持日常运营。“作州兵”改革,是改革乡遂制,将遂人(野人)也纳入征兵范围,以增强晋国军事实力。
由此可知,“作爰田”改革本意是晋惠公施惠于国内卿大夫、以收买人心。但在客观上,土地私有化后,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增强了晋国经济实力。然而,“作州兵”改革虽然是强军之举,可这就意味着增加每一位晋国国民的赋税负担。通常来说,增加国民赋税负担的改革,必将遭到大多数国民的反对。可吕诒甥推出“作州兵”改革时,竟然是“众说(悦)”——众人都极为高兴,一致同意了“作州兵”改革。
“作爰田”与“作州兵”改革是影响深远的两项基本制度改革,晋国在春秋中期的兴盛与在晚期的没落,根源都在于这两项改革。可改革时不但没遭遇强有力反对,反而让晋惠公、吕诒甥赢得了国人的空前支持。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作爰田”改革是普惠大众的改革;其次,晋国刚刚经历国难,百姓都深受其害,都想变革以图强雪耻。正因如此,晋惠公和吕诒甥的执政地位反倒是愈发稳固了。
可惜晋惠公死后,吕诒甥却死在了晋文公手下——这算不算悲惨的结局呢?
晋平公时,大臣阳毕劝他灭栾氏并重用功臣之后,所提到的功臣家族就有瑕、原、韩、魏四族;瑕,是否为吕诒甥之后?如果是的,说明他的改革功绩并未被晋人遗忘。瑕吕诒甥之死,并非改革之错,而是政治立场不同造成。
这与商鞅之死是一样的:商鞅被杀并非因为改革,而在于他太过位高权重,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执政地位。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却没有废除他的变法成果,就可充分证明这点。
公元前841年,西周王都镐京突然爆发了一场内乱,诸多卿大夫、军士、以及城内士人们揭竿而起,攻打周厉王。周厉王因此被众人放逐到了彘地,软禁了起来。其后,众人推举共伯和为王,西周进入了“共和执政”时代。
周厉王之所以被推翻,根源就在于他的“专利”改革。所谓“专利”,就是将周王畿内的土地山林资源全部国有化,由周王室垄断经营,以获取垄断利润。周厉王此举,迅速增加了王室收入,使得周王室在短期内实力大大增强。因此,在周厉王执政期间,周王室先后对淮夷、犬戎发起了多次强有力的反击,一度慑服了淮夷人。但由于王室长期垄断经营、与民争利,导致周王畿内民怨沸腾,到了周厉王晚年民间怨气终于爆发,诱发了“国人暴动”。
共和执政十四年后,周厉王去世。此时,共伯和主动让位给厉王之子姬静,是为周宣王。
周宣王上台后,为稳固自身地位、增强王室实力,也进行了一场改革:“不藉于千亩”。所谓“不藉于千亩”改革,实质上与“作爰田”改革一样,将王室土地全部私有化,彻底抛弃了藉田制。与父亲一样是改革,周宣王的改革却得到了大多数人欢迎,人称“修明政治,遵循文、武、成、康之遗风”,王室赫然中兴!
周宣王的改革目的,与周厉王一样,都是为了增强王室实力。为何周厉王改革后被众人背弃、结局悲惨,而周宣王却被人誉为“中兴之主”?
核心差别在于,周厉王的“专利”改革是由王室独占改革红利,而周宣王“不藉于千亩”改革是与天下卿大夫共享改革红利。所以,即便周宣王改革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却比父亲要好得多。
由上述种种案例可见,改革虽然必然要面对种种矛盾和冲突,但改革者的命运未必都很悲惨。要想改革成功,最基本原则就是尽量避免独占改革红利,反倒是要积极地与大众分享改革红利。楚武王、吕诒甥、周宣王、甚至商鞅等人的改革,正是如此。其次,改革是要能顺势而为,能得到广大国民的共同拥护,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吕诒甥推行“作爰田”、“作州兵”改革的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任何改革,如果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即便改革者的意愿再良好,都难以成功。
刘禹锡、柳宗元参与的永贞革新,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在唐朝皇室集权逐步衰落的前提下,原本就困难重重。王安石的改革,大多是师从管仲、桑弘羊,加强中央集权对经济领域的控制权,自然会遭受到更多民间经济实力派的强力反对。可以说,这两次改革,在与天下人共享改革红利的设计上存在严重不足,极大地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的根本利益,失败也就属于正常了。
改革一旦失败,改革者的命运又能好到哪去?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美国独立战争的真正的参战方是英国与法国,而美国只是战争中最不起眼的影响。
华盛顿的大陆军在今天来看,那完全就是一支要钱没钱、要武器没武器的土八路。
在独立战争前期,装备齐全、训练精良的英国军队完全是压着美国的大陆军打。
整个北美独立战争的三个战场,不管是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最高统帅指挥的中部战场,或是南以及北战区,美国大陆军都一退再退,最后只能以骚扰的方式阻碍英军平推的速度。
原因不复杂,大陆会议组织起来的大陆军完全没有任何征税权,可以说这批人除了靠部分美国独立派的捐赠外,完全就是“为爱发电”都不为过。
哪怕是各州组织起来的民兵团,可能装备都会比华盛顿的大陆军好上不小。
可以说如果按照这个时态发展,美国的独立战争完全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但英国人在当时是牛啊,但也不是没有对手的,你大英帝国占据那么多殖民地总会有国家看你不爽的。
对,说的就是你——法国。路易十六世在今天还有另外一个调侃的称号——卖头援美路易十六。
当然了笑话归笑话,当时路易十六的大好头颅还好好得呢,但法国和英国可是死对头不是?
毕竟法国当了那么久的万年老二,现在看死对头的殖民地造反了,肯定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而路易十六一看美国人那么水就不高兴了,我看了那么久的戏,就等着英国人灰头土脸从北美殖民地被打出去呢,结果你们美国人就这水平?
好吧,既然你们美国的大陆军不行,那我法鸡就亲自上场呗,让我们的大法国陆军来给英军一点颜色看看。
英军实力到底如何?虽说笔者调侃的有点狠,毕竟大陆军和北美民兵比起英国的职业军队确实水,但奈何人家多啊,这就跟老毛子的灰色畜生一样,质量不够人数来从凑嘛。
在法国参战前的一刻,其实英国就已经有些吃力了,当然了如果没有法国参战肯定是顶得住的。
所以说要说美国大陆军对这场战争毫无贡献确实夸张,但如果没有后面欧洲列强的加入,美国独立基本不可能。
并非是大英陆军比不上美国土八路,而是英国军队人少,并且补给也开始跟不上了。
这么说吧,在法国大革命前,所有的英国职业陆军加起来才四万左右,这么点人就算全扔到北美的殖民地,也就只能冒个泡而已。
反观大陆军这边,根据美国这边的数据至少有十万人(对于是否包括各州民兵军团则存疑)。
而英国军队在战争前期还好,到了中后期不管是人数或者是后勤都开始跟不上了(后勤是因为英国不能在北美殖民地抢夺进行补充,当时英国还对收复北美抱有很大期望来着。)
而大英的陆军眼看着是不行了,英国只能开始雇佣各种雇佣兵团上阵,以及忽悠各地的印第安人部落上场一块参战了嘛。
这也让美国大陆军受到的压力徒增!
法鸡军队登场卖头援美的伟大路易十六世,本来看戏好好得,但奈何主演北美人也不给力。
而恰好当时大陆会议将富兰克林为代表的特使团派到了法国谈判,以期望获得法国对美国独立的支持。
戏是看不成了,但总不能让死对头重新拿回北美殖民地吧?
由富兰克林为首的代表团很快得到了想要的回答:路易十六愿意支持美国独立,并且不只是支援枪支等物资,还愿意亲自上场打击大英帝国。
1778年2月,当时还未建国的美利坚与法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而欧洲大陆的各强,看着法国先一步出头痛打英国了,也开始上场当起了墙头草,西班牙、荷兰等列强也对正式对英国宣战。
本来就打得吃力了,先是西班牙军队从佛罗里达登录,从英军手里拿回了大片地区。而除了北美外,法、西联军也和英军在直布罗陀打得热热闹闹。
而北美殖民地这边,自从法国对英国宣战后,英军就需要面临被法国陆军和美国大陆军“包饺子”的局面。
最终在胜利无望,反而英国军队基本招惹遍了所有欧洲列强的情况下,英国只能无奈放弃了北美的殖民地,放任美国独立。
最终在1782年,英国和美国在巴黎进行了谈判,确立了双方初步停战的条约。
次年九月,美国与英国在凡尔赛宫签订了1783年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剑合众国的合法性。
关于大陆军和民兵团在独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笔者之所以看不上大陆军,并不是说其它的,而是由大陆会议临时组建的大陆军,实在是太业余了!
乃至于比起大陆军来说,笔者觉得有着地方联邦州支持的民兵团,都比这支虚名大于实力的大陆军要强上许多。
首先是大陆军没有任何专业性质,说是职业军队,但它比挂着“民”字的业余民兵团还要弱。
乃至于在整场独立战争中,大陆军的补给以及军饷问题,大陆会议都没有给予任何解决。
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因为军饷问题,大陆军还和大陆会议产生了矛盾,最终还是以大陆军将大陆会议逐出费城为结束。
而各联邦州的民兵团哪怕再不济,在美国的历史记载中也没有发生过“兵变”吧?
美国独立战争,从名字上来看是美国人自己打赢英国取得的独立,但实际上没有法国、西班牙以及荷兰的加入,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个笑话。
如何评价英雄联盟s8新符系统?
大家好,我是台长,欢迎关注@游戏电台,将带给你有趣又有用,好玩又健康的游戏资讯;
还能怎么评价呢?社会在发展,游戏也要跟着变化的嘛,顺应时代的潮流!
总体来说呢,这次改版之后就是一个词:interesting!
怎么个有趣法呢?下面听台长一一道来:
LOL中最有趣的8个新符文:我能在商店赊账,还能轻功水上漂LOL新版符文更新之后,经过一个星期的熟悉,各位召唤师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吧,那大家有没有发现新符文中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符文呢?
1、水上行走
俗话说轻功水上漂,这个符文能够让你在河道行走的时候更快,不仅如此还可以增加攻击力和法术强度,看来是比较适合河道蟹的一个符文;
“愿你如奔腾的河流一样迅捷,如受惊的峡谷迅捷蟹一样机敏”
2、海克斯科技闪现罗网
这个符文就厉害了,20s一个闪现,就问你怕不怕!
怕啥啊,你有种闪一个看看?2s的引导时间我还干不死你?
3、完美时机
免费的金身,这个可是值600块钱呢!和游戏内的秒表道具一样的效果;
4、饼干配送
3分钟免费送一个小饼干,而且恢复能力超强,有了他不怕赖线,就跟你耗起;
5、行窃预兆
这就就是小偷行为的一个符文,不过我很喜欢,攻击敌方英雄可以掠夺额外的金币,金币还是福袋装着的呢,还有消耗品,这可就厉害了,不知道你都掠夺到些什么东西?
6、僵尸守卫
将敌放的眼清理之后,变成僵尸眼,并且还能收归自己门下,怎一个6字了得;
7、魄罗幽灵
在草丛中产下一只小魄罗,还能提供视野,那不是美滋滋;打野可以带着羊儿去对面野区遛弯了;
8、未来市场
这个就比较有趣了,我还能跟召唤师商店的老板赊账,看我多厉害;
大家觉得,这些符文是不是都比较有趣呢?
我是台长,欢迎点赞走一波,将带给你有趣又有用,好玩又健康的游戏资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